本帖最后由 UMS_Evil 于 10-12-2009 11:40 AM 编辑
回复 49# UMS_Evil
我想不必上载,你只是拷贝和贴在这里就足够了。
如果要代表在座几位,你觉得我们够 ...
~HeBe~_@ 发表于 10-12-2009 11:27 AM
可以尝试联络对方的人,看看是否能够做些什么
以下是我的草稿内容
致: 尊敬的拿督魏家祥, 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
部分临教的诉求 对于上述的标题,我猜想拿督魏家祥也知道这个又是临教的问题了。不错,临教们的不安和无奈,由于没有任何人有实质的权位可以协助我们,所以我们只好劳烦我们尊贵的教育部副部长代为关注。 在各界议论纷纷中,由于没有任何人可以解答有关难题,所以我们唯有冒昧请教,希望尊贵的拿督能够替我们临教解忧。 1.临教无可否认是我国独特的制度,举世罕有,而这个制度对我国的教育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制度化,课程制度化,可是老师的培训却没有制度化,对于我国各源流学校都是一种负担。
2.在我国的师训培训中,每一年收生是否有针对未来的老师退休率来进行?而这个收生是否有明确的反映了各源流小学和中学的师资空缺?会否只是看到数据显示该年缺了500位老师,就直接收取500位新生而已,却忽略了华小和淡小的老师需要(华小和淡小需要双语老师,但是培训出来的老师却只是马来老师)?
3.临教们辛勤工作,为了我国的教育做出了奉献,可是我国真的有珍惜这批师资人才吗?临教没有福利,工作没有保障,只要有新老师进入该校,临教就得打包袱走人,这个现象已经令所有临教心寒,可是却为了莘莘学子而默默耕耘,这个就是我国对待人才的方法吗?
4.每一年临教都期待师训开放,至少他们能够获得机会去成为正式老师,可是每一年的录取人数却比不上老师退休的人数,而造成单单华小就欠缺2000多位正式的老师,其他淡小的呢?教育部副部長拿督莫哈末卜艾也披露国小同样面对师资短缺的问题。
5.教育部是否有任何的方针可以协助这群临教?比如说已经执教超过三年的临教,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已经是有目共睹,而如果他们是不合格的话,也不会被接受成为临教了,所以是否可以立即分批收录这群临教?而不是每次开放师训,面试,最后得到的就是失望,难道学校要的老师,可以因为官员们的不认同而抹杀他们的贡献?
6.如果我国现有的临教没有得到任何的师训机会,教育部是否有任何的打算?会否协助这些临教获得新工作?根据规定,临教只可以担任直至35岁,那么之后这些临教何去何从?如果临教无法获得保障,是否代表临教应该现在就去谋其他出路?而不是将自己的宝贵人生投放在一个无法保障自己未来的地方呢?
我们深切的希望尊贵的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能够体谅我们临教的心声,也能够尽快解答我们临教的难题,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我国的教育而努力。
在此,我们祝贺尊贵的拿督身体健康。谢谢。
一群迷茫的临教谨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