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Mr.Business 的帖子
不为什么,只是手上有类似的股票。也是瞄准消费市场的。不过我是真的觉得AEON会有看头。如果长期的话,我们应当监测利息走向。。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险呢? 算好风险了吗?
在你的决策层面里, 已经看出潜在的风险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chukh1 的帖子
我认为AEON Credit可能面临的风险:
1. AEON Credit的业绩好坏来自于民众愿不愿意借贷消费。如果经济展望不如预想的变好,民众不愿意消费,就不会借贷, AEON Credit的业绩就会差。
2. 坏债的管理。我相信AEON Credit的主要利润是信用卡的利息。如果控制不好,乱乱发卡,信用卡使用者的品质不好,欠债不还或宣布破产,AEON Credit的业绩就会被影响。
3. AEON Credit不是银行,所以没有deposit业务为她提供便宜的资金。就象origen兄说的,利息走向会影响她的profit margin (因为她是从bond/ debt market取得资金)。
4. 同业 (主要是银行)的竞争。
5. 执法当局对信用卡业者的进一步管制。
这几个只是我暂时所想到的,还有什么风险吗?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1:0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0:48 AM 发表
我认为AEON Credit可能面临的风险:
1. AEON Credit的业绩好坏来自于民众愿不愿意借贷消费。如果经济展望不如预想的变好,民众不愿意消费,就不会借贷, AEON Credit的业绩就会差。
2. 坏债的管理。我相信AEO ...
哈!我只可以为你补充看看而已。。
1. 按照大马政府的剧本, 民众只会越借越爽!经济不好的时候,这些人就是这些公司的烂帐!这些公司跟银行面对的风险是几乎一样的!明白后,我想你大概也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抛售吧?哈!
3. 你这个答案就已经解答了你之前的问题为什么aeon 要让他上市!哈!
进退自如,进退自如,就是如此而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贷款无孔不入
信用卡债务仅为冰山一角
日期/Apr 12, 2006
【本刊苏爱萍撰述】据《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引述国家银行消息来源指出,当局有意以更严格的条例管制信用卡市场;行业分析师认为,这是意料中事,因为最新的银行呆账数字显示,消费信用贷款的资产素质有恶化迹象。
不过,由于信用卡债务在银行体系总债务和总呆账比率微不足道,政府收紧信用卡的发卡条例,未必可以减轻国人负债累累的趋势。再者,市面上银行已提供比信用卡更方便的个人贷款配套,仅仅是严管信用卡,对改善情况难有显著效益。
2005年第四季消费贷款素质恶化
根据本地一银行业分析师指出,根据国家银行每季发布的银行贷款数据,截至2005年12月份的消费信贷,其素质有弱化的迹象。
其中,房屋贷款的毛呆账比率从2005年9月份的9.2%恶化至9.4%、汽车贷款的毛呆账比率则从2005年9月的3.7%恶化至4.0%,信用卡的毛呆账比率则从之前的4.2%恶化至4.5%。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住宅产业贷款的呆账比率最高纪录是在2005年3月份写下的9.41%。
分析师指出,在这段时期,国贸银行(Eon Bank)开始采取更严格的呆账定义条例,可能是促使银行的消费信贷呆账情况恶化的原因。其他两家小银行――艾芬银行(Affin Bank)和安联银行(Alliance Bank)――若未来也采取同样做法,估计消费贷款的呆账比率还会再攀升。
以呆账总额来看,自2005年9月份至12月份,住宅产业贷款的呆账额增加了5.5%或7亿2960万元,至记录新高的马币140亿元。这数字相等于整个银行系统内呆账总额的26.8%。
另一方面,在这四个月内,汽车贷款引致的呆账额增加了马币3亿8332万元(或12.1%),至马币35亿5090万元,这相当于整个银行系统呆账总额的6.8%。信用卡的呆账额则增加了马币4900万(或7.1%),至2005年12月的马币7亿4370万元。
由于银行滥发信用卡,信用卡债务经常成为媒体的讨论焦点,似乎信用卡泛滥已达到敲响警钟的地步。事实上,信用卡债务只占了银行系统总债务的3%,而信用卡债务引致的呆账也只占区区的1.4%。
不过,分析师指出,呆账数字被低估的可能性很高,原因是许多卡主没有能力还清债务,只应付每月的最低还款额,这些户口的债务有变成坏账的风险,但未被纳入计算呆账额。
真正威胁:住宅产业贷款户口
真正构成威胁的是住宅产业贷款户口,这一类贷款占银行系统贷款的26.7%,是比重最显著的消费贷款。与此同时,由住宅产业贷款引致的呆账额也占26.8%比重,同样是最显著的项目。
自马来西亚经济走出亚洲金融风暴,重新取得成长以后,政府连续多年实行以刺激国人消费和投资的政策,目的是要保持经济的成长动力。政府鼓励国人,也大力提振住宅产业市场,于是,住宅产业领域在数年前开始大收旺场,在利率偏低的大环境里,更多人选择向银行借贷,脱离无壳蜗牛的生活,但这趋势也导致更多人负债。
过去十年,马来西亚的家庭负债增幅超过两成,已跨越50%比率关卡。早在一年多前,国内多位经济分析师已警告,马来西亚的家庭负债非常高,目前的家庭负债大约相等于国家经济规模的61.5%。
经济分析师一般相信,马来西亚应该不会上演如2001年发生在韩国的信贷崩溃事件;但他们也警告,一旦利率大幅度上扬,负债累累的国人将会身受其害,甚至动摇银行体系的稳定。
另一方面,许多人没有留意到,银行强打信用卡之外,还同时不留余力的推销个人贷款(Personal Loan)。最近,外资银行更透过电话销售大军,向国内月入1500元以上的工作人士,推销一种个人贷款便利。
银行强打个人贷款
这类个人贷款以手续简单、发款迅速、分期付款等特质为卖点。以一个月入三千元的执行人员为例,他可以6.7%的利率,向国内某外资银行马上借出马币两万元贷款。这名执行人员只需提供信用卡副本、照片及身份证副本,就可办理贷款手续。银行更声称,借款人五天内就可以拿到钱。以后,借款人得以供车般的方式,每月供款清还债务。
ISI财务公司负责人黄凯顺对《独立新闻在线》指出,这类个人贷款的操作模式类似汽车贷款,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固定的方式发出贷款。
他指出,6.7%的贷款利率,加上6.5%的基本贷款利率(BLR),已超过13%,但很多人却可能误以为贷款利率只需6.7%,是捡到便宜了。针对这类贷款适合哪些用途,他指出,消费人应该问自己贷款的目的,再比较回酬和成本,看看是否划算。
以借钱来投资股票为例,消费人就得检讨一下自己过去的投资纪录,是否曾经取得超过13%的回酬率,更别说一些人伤痕累累的投资纪录,再借钱来加注就等于雪上加霜了。
黄凯顺说:“即使是急用,我们也不鼓励个人向银行申请这类贷款。不管怎样,比起跟‘阿窿’借又好一点。”
综合因素导致破产案升增
根据马来西亚破产法令,个人只要负债超过马币三万元,债权人或债主就可向法庭申请,使欠债人破产。欠债马币三万元既可能破产的条例,使得在今日的生活水平下,绝大部分国人都有破产的“本钱”。
近年来,因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等消费信贷而报穷的人数就有上升的趋势。破产人数的增加,有说是破产法令被滥用所致。不管怎样,国人收入无法赶上生活成本和物价的增加速度,亦是导致我们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身负巨债。另外,缺乏管理个人财务的常识,无法分辨清楚银行机构的宣传花招,也是时下许多青年男女举债过日的原因。
http://merdekareview.com/news.php?n=1512
XXXXX
读者回应
我的意见是回应: 消费贷款无孔不入 信用卡债务仅为冰山一角 |
| 虽然自金融风暴后,政府不断鼓励国人消费和投资,但可能由于缺乏有关的知识,或只是为了投资而投资的缘故,导致负债人士不断增加。
经济是成长了,住宅及产业领域也大旺了;然而,卡奴的数量就也随着提高了。银行不断的推出利率偏低等吸引人的配套,使到人们纷纷趋向于它。有谁不想居者有其屋,行者有其车呢?更有甚者,为了改变本身的生活环境而提升,导致欠债累累。
他们都没错,但错就错在环境给人们的塑造。人们会不惜一切地满足环境的要求而欠债。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环境的因素,使到必需品日益增加。数据所显示的只是官方数字,这还未加上那些非法借贷的数字,想必正确的总数据将会是非常“可观”!
人们都被无形的债台压得不成人形,每一天的工作只为了还债,更甭提什么兴趣及理想了。 |
XXXXX
读者回应
我的意见是回应: 消费贷款无孔不入 信用卡债务仅为冰山一角 |
| 在人潮多的地方,几乎都有不同“品牌”银行的小柜台,竖立着一幅Banner,写着终身免付会员费,而银行职员向影子一样跟随你,劝你申请,还有礼物赠送。
这的优待只是让人很容易拥有卡,也使人感到优越。往往使人先用了再讲,拼命刷卡,满足各种个人的需求,多方便!相反的,当负债多了,要准时付还时又多困难。
难道天下真得有免费的午餐吗?有人这样说,信用卡是另一类的“意念鸦片”,尤其是年轻人,有卡在手,乐趣无穷,好过亲爹娘。
爆了一卡又一卡的“信用人”,今天已不是稀奇少数动物,而会像春江水里的鱼群一样,成群结队地去申请破产。
有正义感的报章要常报道这种事实,纠正用卡人的心态。 |
XXXXX
读者回应
我的意见是回应: 消费贷款无孔不入 信用卡债务仅为冰山一角 |
| 银行为促销套利,不惜发卡给不符条件者;先用未来钱,负债累累!
生话担子太沉重,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好过借大耳窿,债台高筑!
问题来了,银行电话响个不停,又恫言出律师信。谁是始作俑者?
问题产生了,就要确保合理解决,让欠债者按照一段时序摊还母金。
国银要开药治重疴,就得严法厉行。 |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1:17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 May 7, 2007 17:57
250萬信用卡持有人
僅0.07%卡奴破產
(吉隆坡7日訊)財政部副部長拿督阿旺阿迪表示,國內的250萬名信用卡持有人中,只有0.07%,即1656人因欠下信用卡債務而破產。
他說,在國內破產的人士中,只有9.7%是因為信用卡導致破產。
“這也意味,有91%的國人破產,是其他因素造成。”
阿旺阿迪今日在國會上議院,回答拿督珊西雅上議員的提問時,這么表示。
他說,國家銀行制定了申請信用卡的指南,規定只有年齡在21歲以上的年輕人,每月薪水最少1500令吉或每年1萬8000令吉的收入,才能夠申請申信用卡。
影響申請批准
他說,在銀行在發出信用卡前,也會向國家銀行參考申請者的經濟地位,若他們的薪水雖超過1500令吉,但仍有其他貸款負擔或是攤還率不佳等,都會影響申請批准。
他也說,國家銀行也成立了信用卡管理和輔導機構,並且于2006年4月開始服務,以作為個人的信用卡使用教育和債務重組等任務。
他說,在2006年,該輔導機構共接獲1588宗的個案,其中809宗涉及信用卡。由此可見,國家銀行已採取各種的努力,協助面對信用卡債務問題的人士。
阿旺阿迪之后在回答諾哈雅蒂上議員的提問時也說,被判破產的人士,首先應該先解決債券,不應該只想著要重新獲得信用卡。
另一方面,他表示對促銷員在購物中心大力推銷信用卡的問題,表示擔心。
他說,連銀行的總執行長也曾在購物中心,碰上促銷員的極力推銷。
他說,信用卡公司是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另一家公司招攬更多的客戶,以便抽取佣金。但據了解,其中只有10%的申請者最終會獲得銀行批准。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 ... ;art=0508m40a24.tx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社论:精明理财准时还卡债 2007/06/27 17:56:03
●南洋商报
以前,谁的荷包有一张信用卡,就是富翁一个;如今,不是看谁的荷包有没有信用卡,而是比一比谁的信用卡多,但是,无论多寡,持有信用卡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有钱人”。
信用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带来了许多便利;其中最大的功能不外是消费人不必带太多的现金出门,既安全又方便。
可是,随着信用卡的普遍及现代人讲究物质享受的趋势,越来越多不懂得量入为出的人变成“卡奴”。
他们除了经不起物质的诱惑,缺乏自律,另一原因是不善理财,最终很可能导致破产。今年3月间,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透露在2005年,1万6千名被判入穷籍者,其中8%为30岁以下的卡奴。根据贸消部副部长伟拉辛甘去年11月透露的数据,在2005年,每天平均有4名信用卡用户破产。
另一方面,我国财政部的数字显示,在2004年,因无法偿还卡债而破产者共1千397宗,但今年截至4月已有1千977宗。
由此可见,刷一刷信用卡,懂得节制与理财,便是轻松“先用未来钱”;反之,挥霍无度,还透支现金,便债台高筑。
以上的卡奴现象引起了国家银行的关注,于是在去年4月成立了信贷咨询与财务管理机构,为这些陷入财务困境者免费提供财务管理、债务管理计划及财务教育咨询服务。该机构总执行长莫哈末最近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许多前来求助者皆缺乏财务规划及消费不够理智。
财务管理、精明理财——似乎是专业领域的学问——其实未必,普通的市民,尤其是信用卡持有人也应该拥有一些基本的概念。譬如,银行或发出信用卡的公司,都有免息还账期,即通常在20到30天之内,若持卡人在这个期限内偿还全部的卡债,就不必缴付利息。但是,那些在消费前没有考虑清楚而致入不敷出者,可能选择偿还最低款额,这么一来,就必须缴付18%的利息;如果他们无法尽早的偿还所有的债务,在利息加余额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至3万令吉之后,根据1967年报穷法令,银行或有关债权人是可以采取法律行动,申请将欠债者判入穷籍,以致成为破产者。
实际上,若持卡人除了一份薪金,便“一无所有”,即没有其他产业可变卖来还债,将他们判入穷籍对债权人也是于事无补,为此,鼓励他们在特定的期限还债,或提供一些“优惠”,譬如降低18%的利率,则双方都有好处。
为此,国家银行副总裁诺珊西亚宣布,从7月1日起,有条件的将18%的欠款利率降低至15%及17%。那些从7月起,连续12个月准时偿还最低款额的持卡人,所需缴付的欠款利率从最高18%减至最低15%;在12个月内,至少10个月准时偿还最低款额者,欠款利率降至17%。
国家银行此项鼓励持卡人按时偿还卡债的新条例,除了提供降低欠款利率的优惠,也同时对那些无法在期限内偿还最低款额者另外征收欠款总额的1%费用或10令吉(视何者为高),之前是尚欠的最低款额的1%或5令吉。换句话说,有“赏”有“罚”——准时还债,降低利率,拖延则罚得更重。
精明理财,对于一般的小市民来说,除了一些浅显的道理与一定的纪律,也要大环境的一些配合。如今银行或一些公司,通过各种推销方式,吸引消费人“人手一卡”,实在有检讨的必要,如制定更高的条件。据悉,现在平均月薪1千500令吉,就有资格申请一张信用卡,反观新加坡,一般是必须至少年薪6万8千令吉,即大约月薪5千600令吉才能申请信用卡。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29&pg=25&ac=744815
XXXXX
我手写我口:一卡在手样样便利2007/07/01 17:50:02
●李依凌
国家银行推出信用卡新架构,以减少我国卡奴的问题,虽然目前欠卡债而宣告破产的国民人数还是很低,不过,为了未雨绸缪,还是提早采取防范措施。
过去一直不知道原来身边很多友人是卡奴一族,这些友人因为一卡接着一卡刷了又刷,情不自禁地消费,最后收到信用卡帐单就脸色变青,唉叹声连连,悔不当初为何消费超支。
其实一卡在手,的确解决很多问题。如今社会治安不靖,所以最好出外别携带太多现金,那么信用卡就是一个很好的消费工具。在你不够现金缴付时,它帮你解开窘境;可是,往往就有人滥用信用卡的好处。
限制银行发出信用卡
财务专家建议国家银行应该限制银行发出信用卡,那就是每位消费者只能申请一家信用卡,如果再向别家银行申请的话,就会被查到,然后被拒于门外。这好像有点不可能,因为每家银行都想做你的生意,那么银行岂不是要亏大本。
银行信用卡部门无孔不入,每天在购物广场、甚至也到企业公司设立为期两天柜台,死缠烂打、送礼品招数、参加有奖游戏等,就是要你申请他们的银行信用卡;信用卡促销员说服更多人申请,抽取的佣金就越高。
银行也看准消费者“贪恋美色”,因此推出漂亮吸引人、还有形形色色功能的信用卡,所以,很多人的钱包里都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虽然政府有意要减少卡奴,但这项新架构可能会弄巧反拙;所以,改变消费者的心态和消费模式才是最重要,不然无论再多的架构和防范措施,也无法有效解决方法。
持卡人若不懂得自律,滥用信用卡,那么,每个月利上加利,无法及时填自己造成的无低洞,便从另一家银行贷款,先缴付这家银行信用卡的帐目,这等于从另一个深窿跳到另一个深洞。
所以,老话一句:“谨慎消费,做好财务规划工作,信用卡为您提供便利而不是带来麻烦。”
(作者是电视台记者兼主播)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29&pg=1036&ac=746066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1:2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chukh1 的帖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知AEON会否开创先河,应许刷卡买IPO,这才叫绝,哈哈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10-7-2007 06:13 PM 发表
我拿我自己做比喻, 我是个好债仔, 限期一到我就还钱
信用卡公司不曾赚过我的利息,只能赚取商家的佣金, profit margin 肯定减半。
江湖兄,
信用卡公司不会喜欢你和我,他们会比较喜欢那近一半償還規定的最低數額的信用卡持有人。。。当然他们也不会喜欢那0.07%的信用卡持有人。
。。。國內的250萬名信用卡持有人中,只有0.07%,即1656人因欠下信用卡債務而破產。
。。。如果深入研究卡持有人的償還模式,可發現有約三分一準時悉數清償所欠的數額,另有近一半償還規定的最低數額。
XXXXX
善用信用卡便利做精明消費人 - Wednesday, June 27, 2007
國家銀行宣佈對信用卡徵收的利息施加新措施,凡是償還記錄良好的信用卡持有人,發卡銀行所徵收的利息將從年利18%減少到15%。
根據統計,在市場上流通的信用卡數量達900萬張。截至今年4月,通過信用卡付款的數額為177億4830萬令吉,而呆賬則佔26億3210萬。如果深入研究卡持有人的償還模式,可發現有約三分一準時悉數清償所欠的數額,另有近一半償還規定的最低數額。換句話說,許多信用卡持有人還是有賒賬的習慣,對信用卡的高昂利息視如不見。
發卡銀行長期實施高達18%的年利,牟取暴利已經有一段長時間。由于利息高昂,發卡銀行甚至被人譏為「合法大耳窿」。然而由于游資充裕,貸款市場又競爭激烈,所以在近幾年來,不少銀行都已調低對信用卡所徵收的利息,不再徵收國家銀行原本規定的最高18%利息。因此國家銀行這次宣佈的利息分級制,無疑給人姍姍來遲的感覺。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的一些銀行,為了搶信用卡客戶,老早就以徵收少過10%利息為招徠,鼓勵顧客將其他銀行的信用卡欠款轉入其戶口。究其原因,在我國約3.6%的低利率環境下,徵收18%利息,意味銀行賺取超過10%的利潤。這是極豐厚的收入,因此各銀行不但無不出盡法寶,包括諸如終身免收年費等促銷手法爭奪這個市場,而且不必國家銀行下達指令就主動調低利息。
根據客戶的付款記錄來決定利息的水平,原本就是銀行風險管理的一項重要工具。不準時還錢的客戶風險高,當然要徵收更高的利息。準時或甚至提早還錢的客戶風險低,收取較低的利息也要爭取過來。
無論如何,國家銀行這項規定,無疑有助提醒那些不準時清還卡賬的消費人,是時候善加料理自己的財務,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及好好利用信用卡這種付款的媒介了。我們相信,隨著國家銀行這項宣佈,各銀行將會競相推出更有吸引力的配套,一些銀行甚至可能主動將徵收的利息再度降低,以鼓勵消費人盡量用信用卡付款。
因此,消費人應該對信用卡有正確的認知。信用卡應該是使付款變得方便的工具,而不是賒賬的工具。信用卡提供的付款便利讓消費人不必隨身攜帶太多現金,其賒賬便利幫助持有人更好地追蹤和管理自己的財務。信用卡提取現金的功能更只是應急的措施,千萬不可濫用,以免掉入滿身債,或甚至破產的泥沼。
只是,利息分級制生效日從明年7月1日開始,嚴格地說效率還不夠高。在今天這個電腦化的時代,銀行早就對它們顧客的數據瞭如指掌,並根據有關的數據作出各項借貸的決定。任何一名顧客在過去10年在那一個月少還1分錢,在電腦鍵盤按一個鍵馬上就可以一覽無遺,何況是12個月。也就是說,所有銀行都有能力根據手上的資訊,對記錄良好的客戶徵收更低的利息,何必從下個月才開始計算和累積信用卡持有人的付款紀錄呢?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_item.asp?NewsID=13205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2:3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时报言论 2006年12月20日
〖弹赞由之〗欠债人需要帮助
●林隆
以前银行的设立,是为了方便人们存放现款和汇钱,后来开放业务,也把钱借出去,到了今天,似乎向银行借钱的人,多过在银行存款的人,这是现代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到银行存款,没什么问题,需要考虑的只是利息多寡而已,但如果向银行借钱来用,涉及的问题就很多,也十分复杂,需要慎而重之,多作考量。
借钱容易还钱难,很多人就是贷款用尽,月期供不起,而惹来诸多麻烦,欠债不还,轻者收到律师信,要你赶快想办法还一些,重则拉车、收回房子,还要告你一状,送你破产令一张,真不是玩玩的。
经济不景,行情惨淡,借钱的人越来越多,欠下一屁股债的就更多了。尤其是各家银行为了推高业务,放宽各种限制,申请信用卡十分容易,结果制造大量“卡奴”,现在或多或少背负债务的人,通街都是。
过去有一张信用卡,已经十分了不起,当时的信用卡是身份的象征,但现在,小小一个打工族,随随便便就有三、四张或更多信用卡,但那不代表显赫身份,而是被打上先用未来钱,债主很多的标签,“好看不好吃”,多卡在手,只是方便施展乾坤大挪移,把钱债转来转去。
欠债的人一多,问题就来了,大耳窿就是其中一个,他们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却又制造更多问题,当然,有些人找不到钱,恶向胆边生,干起无本买卖来,使治安益形败坏,有些不敢乱来的,走投无路的,选择提早结束生命,全家自杀的新闻,大家不是才刚刚读过吗?
毫无疑问,欠债的人,很需要帮助,而且是正确管道的帮助,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国家银行设立了一个专门帮助欠债人解决问题的单位——信贷谘询及债务管理机构。这个机构成立到现在,只接到四千人寻求协助,这和实际的欠债人数目,肯定相去甚远。
不过,该机构对欠债人的分析,倒是十分中肯,总执行长莫哈末艾克华指出,无知、缺乏财务规划和自制能力弱,是导致国人面对财务问题的主因。换句话说,那根本是个人问题造成。
我们常常听人抱怨:千错万错,都是社会的错,可就从来不去检讨自己的错,其实这样怪来怪去,并不会使情况好转,“社会”睬你都傻,发完牢骚,到底还是要勇敢面对一切,去找国行信贷谘询及债务管理机构寻求协助,看来是十分可行的途径,它毕竟是国家银行设立的,当然比找阿窿安全得多了。
说到阿窿,这个问题的出现,多少要怪银行“雨天收伞”的无情,试问银行借得到钱,谁要找高利贷?而银行追债的手法,固然比阿窿文明,但也让人喘不过气,苦不堪言,更何况它什么都收费。
政府应该指示银行提供低息小型融资,视借贷者如伙伴,不要一沉百踩,免得制造恶性循环。
(19-12-2006)
http://www.intimes.com.my/sp/122002sg.ht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社會過度消費應提高警覺
updated:2007-06-27 19:04:33 MYT
國家銀行宣佈,下個月起若持卡人連續12個月內準時還賬,或至少償還規定的最低數額,1年後他們就可享有低於15%的賒賬利率;間中若持卡人在未來12個月內,依時償還至少10次的最低數額,1年後將可享有低於17%的賒賬利率。
國家銀行推行上述新措施,主要是協助持卡人改變付還欠賬的習慣,並儘可能逐步償還卡債,以減緩因卡債累積所帶來的財務壓力。國行這項新措施,明顯是針對那些每個月僅能償還最低數額的持卡人,這些人可能長期無法償還實質的欠款,時間一拖長欠賬如滾雪球一般,難怪某雜誌批發商向信貸與債務管理機構求助,說他7年前欠下4000令吉的卡債,如令卻必須還銀行3萬令吉。卡債累積的嚴重後果令人震驚,而卡奴的悲劇也因此一再重演。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包括韓國、日本與港台等,對社會過度消費已提高警惕,制定特別政策撥款解決卡奴的債務,並指示銀行要與卡奴協調,以減輕利率和延期攤還等方式,幫助減輕卡奴的債務壓力。反觀我國目前宣佈的降低賒賬利率,也不過是鼓勵持卡人償還最低數額,至於具體管制信用卡使用措施仍見公佈,金融機構也沒有收緊信貸的跡象;所謂1%賒賬或10令吉的額外罰款,對那些身負巨債的卡奴而言警覺作用不大。這樣下去,持卡人仍能夠繼續無節制的消費,一張信用卡刷爆後,又可申請另一張重施故技;一旦持卡人無力還債宣告破產,發卡銀行也將遭殃。此與市面上的非法借貸運作方式實在相去不遠。
儘管國行制定持卡人的年齡與收入條件,也規定銀行及信用卡公司須核查申請者的信貸能力,但目前各家金融機構競相角逐信用卡市場,以致濫發信用卡的現象甚為普遍,甚至降低條件以拉攏顧客,出現另類的促銷活動。任何的貸款都要進行信貸評估,如果申請人有良好的現金周轉能力,或者適當的抵押,其貸款申請自然獲准,而提供信貸便利的信用卡申請,也該有一道謹慎評估才行。即使要讓低薪民眾也能享有信用卡的消費便利,也要在賒賬和信貸的條件多加限制,否則即是金融機構能從收取入會費、年費、高昂的利率與佣金費等,彌補小部份的呆賬和壞賬損失,眼前看似有利可圖,長期而言將拖垮那些亳無自制能力的持卡人,最後落個兩敗俱傷。
卡奴年輕化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那些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一般上月入千餘令吉,若還要償還車貸房貸,加上個人的基本開銷,要不極為節儉恐怕不容易在城市生活;一些年輕人缺乏理財觀念,為了應急甚至是奢侈開銷而刷卡,結果債台高築宣告破產。信債管理機構如何在這方面給予30歲以下的持卡人更多的協助,是當務之急。
加強對消費人的宣導和教育,固然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但是消費浪潮狂飆、物質主義蔓延,要以個人的理性對抗這股洪流,並非每個人可以做到,因此除了教育民眾精明理財之外,避免過度消費,國行應提高警覺,先責成金融機構嚴格管制信用卡的發放開始。 (星洲日報/社論•2007.06.27)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 ... ;artid=20070627267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行:信用卡呆賬雖有增無減
無須擔憂金融穏定性
2007-04-10 20:36:06
【亞庇九日訊】國家銀行副總裁拿督莫哈末拉吉夫阿都卡迪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信用卡債呆賬雙位數不斷成長,但是國人根本沒有必要對我國金融穩定性感到擔憂。
他説,這是因為我國信用卡呆賬僅佔了銀行界貸款總額的三點三巴仙,以及家庭債務的五巴仙。
他説,實際上,信用卡債呆賬成長,是因為民衆與商界人士選擇刷卡,不再以現金付賬,以及金融服務界之間的激烈競爭,信用卡公司各出其招爭取客戶所致。
他説,其實這項發展與政府鼓吹電子金錢的目標一致。
信用卡八百八萬張
拉吉夫阿都卡迪今日為在國行亞庇分行為亞庇信貸諮詢與債務管理機構主持推展禮時説,去年,在市場上循環的信用卡數量增長十二點八巴仙,至八百八十萬張,反映出一個更高的消費比率,刷卡亦增長十五點五巴仙,至四百七十五億令吉,其中僅六點一巴仙的交易涉及預支現金。
他説,更加需要聲明的説,過去三年來的記録顯示,六成持卡人在刷卡後有能力付清卡賬,意味著很多人使用信用卡方便付款,而不是為了舉債。
卡債未必是呆賬
他説,沒有付清卡債的另四成,未必是呆脹,因為在充滿競爭和創意的今日,消費人可以向信用卡公司獲取。更新更具吸引力,包括幫助現金週轉的優惠;持卡人更懂得精明購物,因為享有無利息分期付款以及輕微付款方式;以及可以免利息將卡債轉到另一家銀行等等,這與一般信用卡公司傳統上所提供的廿天免利息優待有天壤之別。
他説,由於這種交易方式益受持卡人廣泛歡迎,卡債增加是必然現象。截至去年底,我國卡債達一百九十八億令吉,平均每年成長十九巴仙。
他説,我國信用卡呆賬維持在三點七巴仙的水平,是金融銀行一切形式的貨款之中,最低的呆債率之一,僅佔了銀行貸款的零點零一巴仙。
持卡破產並不嚴重
此外,拉吉夫説與民衆一般的觀念恰好相反,刷卡付賬並沒有導致破産人數達到令人擔憂的地步。過去五年來,只有九點七巴仙的破産人士是因為卡債而破産。
他説,二零零五年,一萬五千八百六十八人被宣佈破産,其中九點三巴仙或一千四百七十九人或持卡人總數的零點零六巴仙因為卡債而破産。
他説,去年,破産人士減少至一萬三千五百九十六人,其中十二點二巴仙或一千六百五十六人因卡債破産,,人數佔持卡人總數的零點零七巴仙。
家庭債務溫和成長
無論如何,拉吉夫說由於國家經濟前景大好,人民購買力企強,再加上層出不窮的金融配套,家庭債務料將繼續以溫和姿態成長。因此,國行已採取策略提高消費人對謹慎理財的醒覺。他說:「如果我們不控制信用卡債的話,恐怕將來會失控,破產率偏高以及金融紊亂。」
他說,為了改善消費人的個人理財能力,國行將繼續鼓勵消費人多加了解金融產品和服務,使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資料進一步公開,讓消費人按本身的經濟能力發揮選擇的權利。
他說,雖然國行致力在教育民眾妥善理財,但是難免會有一小撮人因為預想不到的情況而經濟陷困,例如病倒,家庭出問題而失去固定收入導致賬務纏,因此國行設立了“信貸諮詢與債務管理機構”(Credit Counselling and Debt Management Agency,CCDMA)協助因預想不到情況而陷困的個人和家庭,重組他們的房屋貸款、分期付款、信用卡以及個人貸款的債務。
助陷困者重組債務
鑑於我國“卡奴”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發卡銀行各出奇招,推出許多優惠,吸引新客戶上門。雖然使用信用卡相當方便,但有些無法自律節制的人可能透支,成為負債族。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促請銀行加強發出信用卡的篩選工作,以及舉辦更多敎育人民如何理財的醒覺運動,以解決國內日愈嚴重的“卡奴”問題。
http://www.founder.net.my/ocdn/news.php?newsid=24014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1:34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南洋社论
一些人向来有一种印象,认为国内华人最富有,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首相署副部长拿督卡维斯披露的报穷局数字却显示,占全国
人口仅26%的华人,在各族群中的破产率却是最高的,达到47.64%,情况极其严重。这个数字,应是华裔社会的警钟。
数据显示,自2004年至今年2月,全国累积破产人数达4万8千820人,巫裔占47.64%,华裔居次,占41.39%;由于华裔在人口比率只
有26%,如今反比例而行,算是最严重者。以2006年数据为例,去年破产人数共1万3千590人,华裔占5千735人,约占42.2% ,若按
总人口比例计算,华裔破产率强势偏高。个中原因,显然在于银行与金融机构贷款。
上述数字是指个人破产,而不是指有限公司企业破产,不过亦可能涉及独资经营的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一旦被追债或被迫清
盘,东主除以股本抵偿公司债务之外,对债权人亦负有直接清偿责任,要以个人财产还债,此是原因之一。
华人经济基础较强,一般都符合银行借贷资格,故容易取得金融机构融资,包括贷款购置房产、汽车、证券及信用卡透支。好景
时“前景一片大好”,不景气时窘态毕露,开始时还可以挖墙补角,借乙偿甲,花钱买时间;除非经济状况能在短期好转,否则贷款
利息重叠,贷者最后将陷于债务困境而不能自拔。
借钱投资生意,购车买屋签信用卡,华人多先用未来钱,本来就是“月光一族”,账户哪有余钱?一旦生意失败、失业,甚至收入减
少,即面对周转不灵问题。市场有句俗语,说金融机构好天时借伞,下雨时却急于收伞,其实,银行做的就钱庄生意,钱银大进大出
才有利可图;收人存款要付利息,必须除作适当投资或找人借贷,坐收差额,才能运作。
银行借给出雨伞,予人方便,不管晴天阴天雨天,到时到候一定得收回,否则银行多开几家伞厂亦不够派送。银行有严密中央管理系
统,客户即使与分行经理关系良好,至多亦只能宽容多三几期,最后仍须交由催账部处理,否则分行经理亦得“炒鱿”。
根据《1967年报破产法》,凡欠债3万令吉者,债权人可对负债人提出破产诉讼,判入穷籍,拍卖财产以偿债务。卡维斯指出,一些金
融机构会惯用此法,动辄启动法律追债程序。法律追债相当有效,但也有很多已是“不怕开水汤的死猪”,最后排队判入穷籍。催收
部门完成任务,国内破产人数又告增添。
“利”是双刃剑,一边是便“利”,另一边是伤人的“利”率。善用贷款融资,可缩短储备与调动资金的时间,紧抓时机增加个人资
产;不善用者,亦可陷人于债务困境,生活于被人追债的诚惶诚恐心态,最后更可能遭起诉而判入穷籍。金融机构推出各种优惠,低
首期付款甚至免首期付款,借贷献议便利,往往使人怦然心动,贪方便而先用未来钱。
手有现款,无需借贷而购置物产当然最好;不过,等待足够储蓄才购置物产,可能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甚至会错失机会而买不到一所
房子。精明利用贷款,根据本身偿还能力而适当借贷,勿过度消费,借贷早偿,虽囊无余款,亦逐渐卸重,最后脱绑而“无债一身
轻”。若遇逆流而身陷困境,亦须勇于面对现实,尽快放弃物产,或与债权机构协商,另作安排,以退为进。
困境皆由贷款起,因此,力有不逮时,延迟购物又何妨?
02-04-2007
http://www.mca.org.my/Chinese/Co ... /020407sclee01.aspx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大大,AEON Credit的IPO是由哪一间发行商发行?
日期和发行价有了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0:48 AM 发表
我认为AEON Credit可能面临的风险:
1. AEON Credit的业绩好坏来自于民众愿不愿意借贷消费。如果经济展望不如预想的变好,民众不愿意消费,就不会借贷, AEON Credit的业绩就会差。
2. 坏债的管理。我相信AEON Credit的主要利润是信用卡的利息。如果控制不好,乱乱发卡,信用卡使用者的品质不好,欠债不还或宣布破产,AEON Credit的业绩就会被影响。
3. AEON Credit不是银行,所以没有deposit业务为她提供便宜的资金。就象origen兄说的,利息走向会影响她的profit margin (因为她是从bond/ debt market取得资金)。
4. 同业 (主要是银行)的竞争。
5. 执法当局对信用卡业者的进一步管制。
这几个只是我暂时所想到的,还有什么风险吗?
原帖由 chukh1 于 11-7-2007 11:06 AM 发表
哈!我只可以为你补充看看而已。。
1&2. 按照大马政府的剧本, 民众只会越借越爽!经济不好的时候,这些人就是这些公司的烂帐!这些公司跟银行面对的风险是几乎一样的!明白后,我想你大概也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抛售吧?哈!
3. 你这个答案就已经解答了你之前的问题为什么aeon 要让他上市!哈!
进退自如,进退自如,就是如此而已。。
读了chukh1前辈的评语和我附录的新闻,我想各位想投资AEON Credit的网友会更加清楚她的风险。
AEON Credit的利润当然是很高,可那是因为Personal Loan和信用卡业务都是没担保的借贷,所以需要高利息来补偿高风险。
通常会借Personal Loan和信用卡的民众的理财不会很好,借了太多钱。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他们如果被迫还钱,我想顺序是如此:
1. 大耳窿 (如果他们有借大耳窿的话),喊打喊杀不是好玩的。
2. 汽车贷款 (不还的话,车子被拖交通就不方便了)。
3. 房屋贷款 (总得有地方住吧)。
最后考虑才是Personal Loan和信用卡债务,所以变成坏债的可能性最高。
再看看国家银行的新措施:
国家银行副总裁诺珊西亚宣布,从7月1日起,有条件的将18%的欠款利率降低至15%及17%。那些从7月起,连续12个月准时偿还最低款额的持卡人,所需缴付的欠款利率从最高18%减至最低15%;在12个月内,至少10个月准时偿还最低款额者,欠款利率降至17%。
国家银行此项鼓励持卡人按时偿还卡债的新条例,除了提供降低欠款利率的优惠,也同时对那些无法在期限内偿还最低款额者另外征收欠款总额的1%费用或10令吉(视何者为高),之前是尚欠的最低款额的1%或5令吉。换句话说,有“赏”有“罚”——准时还债,降低利率,拖延则罚得更重。
18%的欠款利率降低至15%及17%,我想对AEON Credit的利润会有很大的影响。银行的资金来自人民的储蓄 (现在的Fixed Deposit才有3.7%的年利息),而AEON Credit的资金来自借贷 (我猜平均成本是6%-7%)。所以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profit margin是大约14% (18%-3.7%=14.3%),而AEON Credit的信用卡业务的profit margin是大约11% (18%-7%=11%)。现在再减个1%-3%可不是好玩的。
而且银行的主要业务不是Personal Loan和信用卡业务,而AEON Credit的主要利润是来自Personal Loan和信用卡业务, 并没有别个业务作为补助,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
PS: 我想到另一个为什么AEON要让AEON Credit上市的可能。之前AEON Credit借贷资金,我猜日本的母公司需要做担保 (或得为此债务负责)。现在AEON Credit上市了,如果将来还有借贷资金的话,应由AEON Credit自己担保 (日本的母公司只是大股东的关系),母公司的风险减低。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2:3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7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11:28 AM 发表
江湖兄,
信用卡公司不会喜欢你和我,他们会比较喜欢那近一半償還規定的最低數額的信用卡持有人。。。当然他们也不会喜欢那0.07%的信用卡持有人。
。。。國內的250萬名信用卡持有人中,只有0.07%,即 ...
哈哈!!
0。07% 的烂账真的很少, 还不足一个巴。。
我是觉得其业务太竞争了, 已经进入红海战, 种种迹象可以见到信用卡减价。
1)免年费- 年费只是挂名罢了, 我从来没有给过年费。
2)BALANCE TRANSFER 6个月免利息
3)年利息从18%到15% , AFFIN 的更低, 我看报纸一年只收9。99%
4)还有CASH REBATE
不过,能打消价战的行业, 证明还有高的PROFIT MARGIN.这点是可取之处。
我还是对其管理层有信心。。。还是会申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7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11-7-2007 02:15 PM 发表
免年费- 年费只是挂名罢了, 我从来没有给过年费。
我还真看过有人每年照还信用卡的年费,原因可能有:
1. 欠信用卡钱,或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不方便换信用卡公司,所以被迫还年费。
2. 记录不好,取消了就很难再申请信用卡,所以要维持现在的信用卡。
3. 无知/ 不知。。。
XXXXX
Jusco的目标客户群是中上层阶级,我猜AEON Credit也会target同一类客户,到时就得看她的坏债控制如何了。
如果只打算申请IPO,过后在上市当天卖掉,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
总而言之,我认为AEON Credit适合短期投机和长期 (一到两年)投资,只要在派对 (牛市/ 经济好景)结束前卖出持股就OK了。。。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1-7-2007 03:11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