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2-5-200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5-2008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此“有”与缘起的bhava是一样意思,要表达的是如果因缘a,b,c生起的时候,d,e,f就会生起,
如缺少其中一个因素,d.e.f就不会生起。
[有]缘起于无明,行,。。而接着生起种种苦。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8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老师说过:缘起的现象是有的而自性是空的。
以上是在谈及三恶道是‘有’ 还是‘空’; 而作的结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08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das 的帖子
此有故彼有
Imasmim sati idam hoti
英文此有故彼有的有是exist/being(存在),而bhava是becoming(转成、生成,不是自有的,是有条件的转变成为有)
此有故彼有是法说,无明缘行...是义说
义说必随法说,法说是广,义说是偏有此分别。
[ 本帖最后由 等待晴天的雨 于 23-5-2008 01:5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8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2-5-2008 02:56 PM 发表
这里还有人比阿拉汉更厉害。
厉害厉害。。。。
是什么比阿拉汉更厉害呢?我不知道。
但有一样东西肯定比阿拉汉更厉害的。
那就是“我慢”
佛陀有阿罗汉的智慧, 但是阿罗汉却没有佛陀的大圆镜智。
倒底是你我慢, 还是佛陀我慢?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8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5-2008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2-5-2008 01:24 PM 发表
心是能变 (无), 境是所变 (有)。
这个道理我不解释了, 连乘闻罗汉都搞不清楚的问题。。。
算了吧。
1) 请问出自何经典?
2) 师兄如何得知你的解释 连声闻罗汉也搞不清楚。师兄是否认为自己的解释比阿罗汉理解的高明?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09 AM 发表
1) 请问出自何经典?
2) 师兄如何得知你的解释 连声闻罗汉也搞不清楚。师兄是否认为自己的解释比阿罗汉理解的高明?
声闻缘觉不知本性, 但断除烦恼障, 只得解脱果。 佛菩萨们明心见性, 亲证妙明真心。
当我们亲证阿赖耶识, 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大乘教理都有提到, 海兄只要以清净心去读, 就能看到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4-5-2008 01:21 AM 发表
声闻缘觉不知本性, 但断除烦恼障, 只得解脱果。 佛菩萨们明心见性, 亲证妙明真心。
当我们亲证阿赖耶识, 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大乘教理都有提到, 海兄只要以清净心去读, 就能看到了。
1)大乘经与论劣者读过不少。
2)南传的经典我也很努力去研究。
我只可以说,大乘不理解声闻,南传不理解北传。
大家都理解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对立。
要没有对立,首先就是要充实自己。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OmAHom 的帖子
若读书可以明白真正的佛理的话, 天下人都可以成圣.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4-5-2008 01:21 AM 发表
声闻缘觉不知本性, 但断除烦恼障, 只得解脱果。 佛菩萨们明心见性, 亲证妙明真心。
声闻也证本性,只是名词不同。
当我们亲证阿赖耶识, 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大乘教理都有提到, 海兄只要以清净心去读, 就能看到了。
我没有在大乘经读过亲证阿赖耶识。
不过我知道 “八地菩萨”萧平实居士说他证阿赖耶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25 AM 发表
1)大乘经与论劣者读过不少。
2)南传的经典我也很努力去研究。
我只可以说,大乘不理解声闻,南传不理解北传。
大家都理解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对立。
要没有对立,首先就是要充实自己。
在佛教界里面,其实大乘理解声闻,南传理解北传的;
只是部分人士的习性和修养问题罢了。
其实各教义差异问题是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的,
但目前情况还是看不见那种纯粹诚意的交流。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5-2008 01:37 AM 发表
其实大乘理解声闻,南传理解北传的;
只是部分人士的习性和修养问题罢了。
其实各教义差异问题是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的,
但目前情况还是看不见那种纯粹诚意的交流。
诚意交流是学不到什么的。
最重要是一个人的心态,是否抱持客观的心去寻找真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38 AM 发表
诚意交流是学不到什么的。
最重要是一个人的心态,是否抱持客观的心去寻找真理。
就以讨论法的角度来说,真诚交流包括客观和理性。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5-2008 01:41 AM 发表
就以讨论法的角度来说,真诚交流包括客观和理性。
一群小学生,无法讨论中学数学,除非其中某人非常努力去学习中学数学,然后与人分享。
很多大乘人,学了second hand, third hand 的大乘(人家的看法),就以为是很高明的看法了。这种情况就算如何交流也没有结果。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45 AM 发表
一群小学生,无法讨论中学数学,除非其中某人非常努力去学习中学数学,然后与人分享。
很多大乘人,学了second hand, third hand 的大乘(人家的看法),就以为是很高明的看法了。这种情况就算如何交流也没有结 ...
我来说出一个问题的症结:
当下这里许多南北传的在家众不和谐的问题根源,就是这个first hand 和2nd hand 或3rd hand的成见所致。
有人说无常下不可能有first hand的
有人说就是2nd hand 或3rd hand而让first hand 受破坏的
各执一词不肯放下。
我想这就是不和谐的根源了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4-5-2008 01:5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4-5-2008 01:50 AM 发表
我来说出一个问题的症结:
当下这里许多南北传的在家众不和谐的问题根源,就是这个first hand 和2nd hand 或3rd hand的成见所致。
我想这就是不和谐的根源了
我也是这样认为。
有人说, 真理越辩越明,我否定这个看法。
我只知道有努力的人就有收获。
有收获的人肯与人分享的话,诚心学习的人就会受益。
懂得人与不懂的人分享。
不懂的人努力去寻找答案。
正法就是这样流传下去。
[ 本帖最后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54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8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4-5-2008 01:25 AM 发表
1)大乘经与论劣者读过不少。
2)南传的经典我也很努力去研究。
我只可以说,大乘不理解声闻,南传不理解北传。
大家都理解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对立。
要没有对立,首先就是要充实自己。
其实大乘通含小乘, 南传只含小乘。 本质上完全没有对立, 只是南传凡夫根本不能接受佛陀的一切种智, 认为小乘极果是巅峰。。。 原他们不要再造就痴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