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1-2008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只有三个人知道自己在想的里面。其他人都不知道,都在外面。我要问,在想的里面根在想的外面会怎样?有什么好处,可以赚钱?还是可以猜中四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8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008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008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3-2008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蕴
想的定义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
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
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
当观此欲为从何生?复从何灭?如来所说:夫去欲者,以不净观除之。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复害他人,起若干灾患之变,于现法中受其苦患,复于后世受苦无量。
是故,当除想念,以无想念,便无欲心,以无欲心,便无乱想。(增.二九一)
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欲念起于想,须从消除想念下手。
|
|
|
|
|
|
|
|
发表于 5-3-2008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知道自己在想的。在不断反省深思中,自然而然的会反映自我的思绪。是可以确知自己在想的。
小弟偶尔会想(烦恼)了一阵子,才发现是正在想。![](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3-2008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o1j2m3 的帖子
如果可以在想(念头)一出来就知道,那就可以往好的方面去想,那烦恼就可以减少了~
换句话讲,当你一察觉到念头一出来,你就不用被烦恼障(行蕴)牵着走。 |
|
|
|
|
|
|
|
发表于 5-3-2008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班曰常生活中,多少众生會起观想 ? 連最基本的走路,也許都忘了是左脚先还是右脚先......![](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unk.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3-2008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别理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了啦~
先顾好自己再说吧~
走的慢,当然可以知道左脚先还是右脚先啦~
试下走快快,如果还可以知道的话,
包你一定头昏。。。
因撞到电灯柱了。。。哈哈哈。。。![](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5-3-2008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5-3-2008 09:40 A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
请问
1)思惟和想有何分别?
2)如果已经舍了净想,还需要思惟不净想吗?
3)思惟不净想是否有限制?意思说不可以思维其他事物,只可以思维不净想?
4)当我们修习不净想,要在什么时候停止呢?
谢谢。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3-2008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难民 于 5-3-2008 06:21 P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
1)思惟和想有何分别?
2)如果已经舍了净想,还需要思惟不净想吗?
3)思惟不净想是否有限制?意思说不可以思维其他事物,只可以思维不净想?
4)当我们修习不净想,要在什么时候停止呢?
...
1)思惟是思考的意思。想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2)如何说已舍了净想?当你在思惟不净想的时候,就不会有净想。有净想就不会有不净想。
3)没有限制,任何事物都可以思惟成不净。也可以思惟无常想、无我想、不可乐想,转换的思考。
4)时时刻刻地修习直到远离贪、噌、痴或看到真相为止。
共勉 |
|
|
|
|
|
|
|
发表于 6-3-2008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是否能被"灭"或者说想不会起
想如何能不被生起,这里不知哪位贤者体验过这般境界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3-2008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第二 的帖子
想有可能灭或不升起吗?
试想一个人如没有思想,那会是怎样子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3-2008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蕴者,谓五遍行心所法中之「想」也,即是了知觉受之心所法;谓身根之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皆由觉知心意识所了知,此了知者即名为想;是故佛云: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一阿含经》卷28[0707b16])】是故并非仅限语言文字所作之思惟思想方名为想阴,举凡识阴六识已生起知觉性者,此知觉性皆是想阴所摄,经说「想亦是知」故。若因想阴知觉性之了知五尘,然后生起苦、乐、舍之觉受者,已是受阴所摄,已非想阴也。想阴一法为何仍是积聚而成蕴?谓想蕴之了别性者,乃是由色蕴、识蕴、受蕴之「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方能有「了知性」之「想」故,由是故说想蕴亦是积聚而成蕴者:由色蕴五根界、识蕴六识及意根一处所蕴集而成为想阴,故说想阴亦是蕴;若是诸法蕴集而成者,当知虚幻不实。境界受中之想蕴成就以后,方有六想身:所谓眼想乃至意想。
六想身即是六识对六尘之直接了知性,即是眼根眼识之见性、耳根耳识之闻性…乃至身根身识之觉性、意根意识之知性,总有六种知觉性,是名六知性、亦名六想性,如是名为六想身,即是想阴。有此眼根、眼识等六种知(想)之想阴,方能有离念灵知心或有念灵知心之六种见闻知觉性,然后始有灵知心、觉知心对于身根三种受之分别领受,因此而产生了顺心、违心、俱不顺违之觉受,即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此三受,然后始有意识觉知心自身生起了种种语言文字妄想,思欲离苦得乐,始有忧受与喜受,然后始有初机学人所知之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若究其实,未起语言文字时领受身根苦、乐、舍受之觉知性,即已是想蕴所摄也,经说「想亦是知」故。
想蕴如何是虚妄不实?谓想蕴之生起,必须先有色蕴、识蕴、受蕴三法,然后始有语言文字之想阴生起;或者必须先有色蕴、识蕴等二法,然后最初离语言文字之想蕴(知觉性)方能生起,随后始有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在最后阶段生起。色、识、受等三蕴既然虚妄,由此二蕴、三蕴积聚而成之想蕴当然必定虚妄,是故对于想蕴──了知性或见闻知觉性──不应执着,此想蕴者亦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之根源故,有知有觉即不离苦乐受故,不离苦乐受者即是苦故,无余涅盘中绝无想阴(了知性)可以存在故。若人有智,欲究竟离苦者,当离一切受。欲离一切受者,当离六想身:离见闻知觉性。欲离见闻知觉性者,当灭六识身。欲永灭六识身者,当灭我见;灭我见已,当灭意根所有处处作主之心性,我执始断。意根之我执灭尽已,死后不再入胎而灭六识,意根随之永远不再现起,最微细之行蕴即告灭尽,即入无余涅盘。 |
|
|
|
|
|
|
|
发表于 6-3-2008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修行人都可以做到无想,当然,需要一番真功夫。无想是实相般若,实际地去体会这性空缘起的性空。无想有多个层次,端视个人功夫到哪里。也许你们也有过这种经验,一闪而过,不过自己没有察觉到。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3-2008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花生包 的帖子
是吗?
你指的无想状况是在禅定里吗?
那你知道很多人就是困在禅定里舒服吗?而自己却没察觉到。
这种情况是不能解脱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3-2008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6-3-2008 09:43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很多修行人都可以做到无想,当然,需要一番真功夫。无想是实相般若,实际地去体会这性空缘起的性空。无想有多个层次,端视个人功夫到哪里。也许你们也有过这种经验,一闪而过,不过自己没有察觉到。
没察觉到不代表它不在。 |
|
|
|
|
|
|
|
发表于 6-3-2008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难民 于 5-3-2008 06:21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
1)思惟和想有何分别?
2)如果已经舍了净想,还需要思惟不净想吗?
3)思惟不净想是否有限制?意思说不可以思维其他事物,只可以思维不净想?
4)当我们修习不净想,要在什么时候停止呢?
...
思惟也是想,是想的集中。也许应该在想蕴与行蕴上观察差别,可以厘清疑惑。
2)的问题有古怪。先要明白,不净想的用处是用来破除对于身体的爱执。已经认知了身体是不净,却不一定可以把对于身体的执著消除。所以,主要的关键应该是对于“我“执著。
3)不净想是有一些规矩的,才容易帮助修行人上道。若像我这样乱乱修,就会有反效果。
4 )你应该问,你要在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我们都是忘记修道容易,想起修道困难。最好,就是你能够不停止。
分享一个故事。有个人修白骨观,修成了。他看所有人都是白骨,看所有美女也是白骨。可是,他的欲望还是依然存在,还是有着想要性交的欲望。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人们的欲望,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
|
|
|
|
|
|
|
发表于 6-3-2008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6-3-2008 09:51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吗?
你指的无想状况是在禅定里吗?
那你知道很多人就是困在禅定里舒服吗?而自己却没察觉到。
这种情况是不能解脱的。
普通人的无想状况是在禅定里,如果功夫深,平时也可以。
很多内观的人就是困在初级无想里,走不动。因为观不下去了,那些细微想很难察觉,所以停在半路。你有这经验吗?很危险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7-3-2008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6-3-2008 09:58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普通人的无想状况是在禅定里,如果功夫深,平时也可以。
很多内观的人就是困在初级无想里,走不动。因为观不下去了,那些细微想很难察觉,所以停在半路。你有这经验吗?很危险的。
所谓想者,想亦是知。
如有知,既有想。
既然知道困在无想里,也就是说想还是存在的。
只是太过细微,察觉不到而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