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ndlessrain

【太极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4-2006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太极拳界怪事多

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许许多多太极拳名家凭着自己多年炼就的太极拳功夫兢兢业业地传授太极拳,使得太极拳在国内外蓬勃发展,造就了当今武术界的太极盛世!但这百花齐放的太极花园中,却有一些极个别人,虽不炼太极拳功夫却想尽了脑汁往太极拳界钻,靠太极拳出名出国发财致富者也大有人在,一时间弄得太极拳界怪事连连,众生生怨。笔者从众多怪事中抽出几例,稍加叙述,以飨读者,供大家一笑。

  一、 太极拳界传人多:

  曾几何时,报刊杂志、名片上“传人”一词铺天盖地,席卷神州大地武术界,尤其是太极拳界更胜一筹,“第×代传人…”此类文词充满武术类报刊、杂志、电视台,“传人”遍布太拳界的各个角落。笔者曾有幸见到一位传人的自述,此人豪气百倍地直言:“我是×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一边说一边舞着一把刚买的宝剑。我笑着问他:“您学×式太极拳几年了?”这位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我才学了三个月”,我说:“您刚学三个多月就已经成了太极拳传人,您真够聪明的”,因为如果象一般习练太极拳者,苦练终生却无缘“传人”之名份者占绝大多数,象这位先生,若无绝顶聪明和过人的功夫,不可能在习练三个多月后便成了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太极拳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这种文化,需要过人的勤奋、名师的指授、绝高的领悟能力,才有可能将先辈传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佛家称之为“衣钵传人”,就是继承了上代老师的衣钵之意,在武术界传人的称谓可能更广泛一些,但也须掌握基本的功法,具有其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品德才有可能称为传人,否则“传人”一词便会愈传愈滥,其弊端不可轻视。

  二、 太极拳界大师多:

  众所周知,在棋界,多有“大师”之称谓,佛家虽也偶有此称谓,却是对某寺住持或主要僧侣的尊称,非正式称谓。在棋界大师的类别有大师、特级大 师和(国际级特级大师),是棋界权威机构根据一定的条件逐级升阶而上的,就象从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的晋级过程,是有严格考核并须逐级晋升的,也就是俗语所说“有说法的”。太极拳界的大师是不是也有说法呢?暂且不去细说,现在报刊、杂志在介绍某人一般都在姓氏之前冠上某式太极拳某代传人、太极拳大师等定语。笔者在此郑重咨询:“太极拳大师之称号,是职称呢,还是学历证明,究竟其评定的具体条件有哪些?敬请知情者告知,在此不胜致谢!”更有甚者,某某嫌“太极拳大师”之称号不够气派,将之换上了“太极拳特级大师”之称号,你今天说自己是“太极拳大师”,明天说自己是“太极拳特级大师”,后天号称“太极一支笔”,到底哪一个称呼更符合您的身份、学识和功夫?究竟您的太极拳练到何等高深地步了呢,您能自己详细介绍明白吗?许多人到处在“说”太极拳而不是真正在炼太极拳,在报纸上说、在杂志上说、在公开场合说、在自己家里说,却不肯花大气力去练功。总是与人说得天花乱坠,一经交手,身上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这是早年杨澄浦先生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就已经扫进垃圾堆的那种人。这种人还四处吹嘘自己是太极拳名家,是太极拳特级大师,真是玷污了太极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其实,真正的大师从不说自己是大师,这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大多时间去练功修真,传功育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指责张家长李家短呢?所以中国打假专家司马南先生说得好:“不仅气功界需要打假,许多行业(含太极拳界)都需要打假”。做人要诚实,是练太极拳的就是练太极拳的,不练太极拳的何必总往太极拳界钻呢,难道太极拳真的能出名?难道太极拳真的能发财?

  三、 太极拳界争论多

  关于多种太极拳流源及多种太极拳流派,众说纷纭,多有说法,其实这属于学术研讨范围。各人的资料不同,听说的途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也属正常。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他不只说自己的说法对,还到处去指责他人是错误的,更有甚者还进行人身谩骂、攻击。谁在弄虚作假,谁在实事求是,让历史告诉大家,让实践去检验,不能总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学术问题可以研讨,从言论上可说研讨,从交手实践上也可以研讨,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光说不练嘴把式’是古代名言,现在又增添一种名言“光写不练笔把式”,光写论诸家拳术之长短,自己却不去练或不会练,或根本练得不对,有何理由让大家信服,不如拿出您的真功夫让大家开开眼,一睹“太极拳特级大师”之风采。其实中华武术渊源流长,派别林立,各家有各家之长这是有目共睹的,你认为自己练得对是可以的,但不能说别人练得不对,可以说自己的好,但不要说别人的不好,这就是中华武德。馒头和面条均是中华传统面食,都用白面作原料,但你能拿做馒头的方法去要求“做面条”的也同您一样,这样做出来的“面条”还是不是“面条”?方法不同,其结果不同。更不能拿自己之方法去否认他人,否则武术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门派流传下来了。

  好为人师是人之常情,喜欢将自己的优秀经验告知众好是开明之表现、长者之风度,但是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之基础上,盲目指诘他人恰是“无德”之表现。“身备五弓”是陈、郝式太极拳之练功时的一种要求,但不能让杨、吴、武式太极拳都跟着你身备五弓,有人竟认为看法与某某先生之看法背道而驰是大错特错。难道练太极拳之练功方法与练大红拳不同就大错特错?古之“三人成虎”是有其深刻道理的。武式太极拳始自武禹襄,郝式太极拳始自郝为真,两种拳间联系是:郝式始祖郝为真曾随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先生习艺多年,颇有研创之才拳架历经三世改编而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郝式太极拳(详见河北科技出版社的<<郝式太极拳>> 一书)。正如杨式太极拳源自陈式太极拳而自成一大流派一样道理,杨式拳总不能去指谪陈式太极拳练得与杨式太极拳不一样是大错特错,这可以当成一句笑话而流芳百世。其实,你有某种特殊的练功秘诀恰是你的高明之优点,不必要非要让大家都知道,都练之于身,假如你真的开明,可以公开你掌握的秘诀心法,但学不学,是读者的事,是学术研究,而不是圣旨和命令,您也大可不必为别人不学自己的秘诀而苦恼得大动肝火,急怒攻心可不利于练功进步哟!

  四、 太极拳界专著多:

  目前,只要走进新华书店,琳琅满目,太极拳之专著、大作溢满书架,一翻武术文刊,所列武术专著明细中太极拳类最为众多,大有“人多势众”之嫌。《某派太极拳体用全书》、“某家太极拳秘传”诸如此类书籍,从学术交流观点来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有莫大道理。但笔者也发现了一个有趣之处,发现以写论述文章(杂志)和写专著而出名的许多作者自述其习拳经历,很明白,作者并不曾深研太极拳,却仍然能写出“专著”供大家习拳时参考,我们此时真有些疑惑了。假如你不练拳,你的体会自何而来?道听途说,还是找几个不着边际之人“神聊”、“海侃”而成?你述之言又能为练功者提供多大的帮助?要知道,真药治病,假药可害人!假如您自己在家健身,随便比划几下,有些健身方面之体会,可以跟同事邻居聊天以消寂寞之困忧,也可以在健身祛病杂志专栏述明健身之体会,完全不必去搞专著去“帮助” 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还弄得一些读者拿着您的专著去评论别家别派,成了砸人之“砖头”,是不是有些心血来潮,潮如钱塘之水,无法自制!出名可以有很多方式,大可不必往太极拳专著这里赶。太极拳界有资格写专著的,国内外就那么几个人,大家均心知肚明,您心血来潮写了专著,也如愿出版了,万一哪一天有些“不懂谦虚的”太极拳“爱好者”屡屡与您切磋,您将有悔不当初之感叹。太极拳是国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武术宝库之重要部分。武术是要讲究技击实践的,不是象气功中自发功似地比划几下可以代表得了的,花一生的精力尚不能穷其奥妙,非退休养老可以炼好的,所以真正的学术专著是很严肃的,著名太极拳家李雅轩先生的高徒张义敬先生说得的好:“大家都应该对太极拳负责,对读者负责,在今后的太极拳著作中,如果功夫成就赶不上前辈,大可不必出拳照,以免乱人心目,求名贻祸,何苦呢!”

  在此,笔者也向那些得到真传并炼就高深太极拳功夫的太极拳名家们提个建议,你们要将自己的经验写贻于书,多出书,莫保守,目前太极拳真东西本来就少,如再你藏点我掖点,太极拳这种“国术”将有失传的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太极小旋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4-2006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一早就失传很多了。但,如果有机会要学真传的,练起来也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6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13-4-2006 08:22 AM 发表
如果想学比较年轻化的太极拳班,就参加“陈式”的罢。洒家只知道他们有班在雪隆精武体育会和天后宫,其它培训点就不清楚了。如想知道更多资讯不妨联络马来西亚陈式太极拳总会的主席李文剑先生,电话是04-2819007以 ...

这些地方我都不会去咧...我是外地来的学生...
我先PM太极小旋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6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0 唔讲得 的帖子

小仙第一次玩internet吗!!
第一次出山见见世面。多多见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06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深己知处 内功养身心——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云深己知处 内功养身心——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作者: yilvfeng1986

虽然太极拳爱好者都试图让自己内功深厚,从而实现“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梦想,然而,因内功心法之秘要自 古以来很少流于世,所以尽管修炼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内功这个词,也一直在追求,但对什么是内功的本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功修炼,却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极拳名师也都对之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最有意思的是,外国人也对内功的秘密感兴趣,只是他们的研究多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探讨,所以,他们更是隔靴搔痒,只能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语)。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
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过一个向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学习内功心法的经历:
我每星期都到李经梧老师家学拳,几年后,李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教我练内功心法的方法,并吩咐我不要告诉别人。我回来自己练的时候,被一个也跟李老师学拳的朋友看到了,因我抹不开面子,就教给他了。有一天,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拜访李老师,结果,这个朋友不知不觉中就问起那套内功心法的问题。李经梧老师一听,马上呵斥我,让马上离开他家,不准再来。从此往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李老师。
笔者师爷叫汪永泉,他从7岁开始就跟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由于这套拳包含着丰富的内功心法的内容,所以他被要求保守这个秘密,传拳可以,但不能教授内功心法。魏树人老师在其《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一书中曾记载
过这样一个故事:
1957年底,北京市武林界的知名人士聚集在体委召开武协会议,会上崔秀臣、王使林、孙剑云等皆向先师讨教杨家太极拳功夫的真谛。当时先师毫不通融地表示不能在会上公开杨家的秘密,自此武林界朋友皆知先师珍视杨家绝艺,不肯向外界透露的刚直性情。
其实,不轻易传授内功心法的习惯,和“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法不传六耳”一等规矩有关,更和这些内功心法得之不易有关。
什么是内功心法
那么,什么是内功心法呢?由于太极拳来源于道家文化,所以
其内功心法的表述多与道家文化的语汇和修道的阶梯进程有关。一般来说,太极拳是太极拳架、太极术、太极道的融合体。这里的太极架指的是形体动作,太极术指的是内功心法,太极道指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或者说太极文化应该包括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只进行一方面的学练,则表明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如果只练太极拳架而没有内功心法(太极术),则只是在空描,没有深刻的神意气之内涵和功夫上身的内在体验;只有内功心法没有拳架的变化,则生命活动就缺少了的物质载体;只进行道德修养没有拳架(阳面)和内功(阴面)的滋润,则不易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等太极拳修炼的终极目的。
我们应该明了,神意气本身就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修道达真的修炼内容,是事理合一、理法不二的表述。对于太极拳来说,神意气也同样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3个要素,所以,如果给内功心法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心法是符合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训练方法;内功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训练所积蓄而成的能量及内向性的体验。或者可以这样表示,内功是指和太极拳形体动作(阳面)互孕的神意气所积蓄的能量,而心法则是积蓄能量的策略和途径。
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方略
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人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如何做到这这些呢?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中生有。许多人都知道无极生太极这句话。但是、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呢?所谓无极者即”无”,所谓太极者即“有”,无极生太极即“无中生有”之意。此外,道家所说的“无极”也有身体的意思。身体这个无极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就是“无”。如果这个“无”有了运动。比如,我们的心(头脑)发出指令,所谓的“心为令”——念头(意念)一动,这就是太极的动,也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有”,这个“有”是神(精神或者意念的发韧点)意(意念)气(内气和外气)的变化及运动。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也是指太极拳爱好者通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而产生一种特异能量、一种新生物质的过程——太极拳老前辈所说的“身上有了东西”,或者说“功夫上身了”——通过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导引这种特异物质的产生和聚积过程,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无中生有乃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总纲。
2.神为主宰、太极拳强调神为主宰。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发轫点。比如,做任何太极拳的过程必须做到松散通空。意念想“松散”、想“通空”等都是神为主宰,也就是意念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主宰就是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让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意念的发轫点做主人、发指令。神为主宰,主宰谁?其中一方面就是主宰意念的运动。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被姿势催发出去的。一开始练太极拳就以神为主宰,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则“阶及神明”的境界就有达到的一天。如果不养成“神为主宰”的习惯,而是“形体主宰”、“气为主宰”,则就会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3.调整虚实。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分清虚实——重心所在为实。怎么调节呢?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从形体上调整虚实。①先要把两只脚的重心调一调(往当中调),使身体左右平衡;②用脚来调整;根据具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或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③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不同的动作当中有不同的姿势来互相平衡。第二,要从意念上调整虚实。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的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意念所在处为实,意念不在处为虚——在锻炼的过程中多注意这个问题。此外,在运动的时候,如果有往前的力量,则意念要向后;如果有往后的力量,则意念要往前。
4.圆活绵联。一般来说,圆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在动作构成上,每个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要有圆的内容在里边。第二,形体各个部分之间要圆。若不圆就容易僵,一僵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这就是所谓的“圆空法生”。怎样才能做到圆的呢?按照太极拳“腋窝像夹着个热馒头”、“勒腰束气把裆撑” 要求调整好身形。绵联不断的内涵主要有3点:①动作的绵联——动作绵联有两方面的意思。 方面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联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绵联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联。②气的绵联——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际。③意的绵联。太极拳为了把两手的气炼整,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两手一合一开的同时,想着手里边有球,跟着胀大,,撒手就掉了,这么连着动,意的绵联就容易养成了。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千百年来,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引起的内气催姿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拳家们所说的内功心法。现在,我们择其要地简述其中的部分内容。
1.周身一家。周身一家是传统太极拳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极拳老前辈们留下了许多方法。第一,身如钟鼎。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第二,内外相合。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有一动无不动,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肥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百会再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第三,一身备五弓。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阎,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骰骼骨和脚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
2.内外相合。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坚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阎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颈”和“尾阎松垂”的内涵。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内外相合要求把身形和内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练才有可能实现。
3.松散通空。有的老师讲松散“就像十三层塔层层叠叠”,有的老师比喻松散“像烟灰一样松散”,而汪永泉陆扬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秘法就是练“三道气圈”——这是直接练习松散通空的保密之法。经常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逐渐就会飞遍周身不稍滞”,不光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三道气圈,甚至能感到对方的三道气圈(这还只是初级的神明),揉手时可以运用这三道气圈,比如,用自己的气圈或者自己的意念非常快地碰对方的肩圈或者胯圈,则对方会被弹到拙力所远不能及的距离等。当然,我们现在练三道气圈主要还是为了养生。如何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用意念道出一个三道气圈的形象来——等练得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有感觉。刚开始只能是想像(意识导引的意识圈),然后是气的因素强化,到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弥漫圈。
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只能蜻蜒点水的把内功心法理法之髓核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和阐述,更丰富的内功心法之内涵必须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来贯彻体现。此外,除了以上总则外,内功心法还有专门的炼神炼气炼意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06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神气已经得到了内功心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4-2006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nalart 于 19-4-2006 05:34 PM 发表
难道神气已经得到了内功心法了?


非也!非也!

我练的主要是气功,当然也练太极拳。内家拳练的气一般属于“身体”的气,“五脏”的气会练到一点,“神”的气(会明显的开发特异功能)就比较少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06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神气 于 19-4-2006 10:55 PM 发表


非也!非也!

我练的主要是气功,当然也练太极拳。内家拳练的气一般属于“身体”的气,“五脏”的气会练到一点,“神”的气(会明显的开发特异功能)就比较少见了。


哦?特異功能? 難道你會飛了?
開玩笑的...很冷~呼....
那麼你會放出所謂的勁氣嗎?例如...掌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4-2006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t198_sp 于 19-4-2006 11:52 PM 发表

哦?特異功能? 難道你會飛了?
開玩笑的...很冷~呼....
那麼你會放出所謂的勁氣嗎?例如...掌風?


当然不会啦!太极拳哪有这些?练气功只是为健身而已。

特異功能不提了。说了没人会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神气 于 19-4-2006 11:55 PM 发表


当然不会啦!太极拳哪有这些?练气功只是为健身而已。

特異功能不提了。说了没人会信的。


講來聽下吧~如果我覺得邏輯的話~會相信的~我到現在還相信輕功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神气 于 19-4-2006 11:55 PM 发表


当然不会啦!太极拳哪有这些?练气功只是为健身而已。

特異功能不提了。说了没人会信的。


没人会信?..我还看过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t198_sp 于 20-4-2006 01:10 AM 发表


講來聽下吧~如果我覺得邏輯的話~會相信的~我到現在還相信輕功耶~


輕功我听说过... 还没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极小旋风 于 11-4-2006 08:58 AM 发表



噢!我喜欢这句"我的佛呀!"


aqua taichi 报纸看过... 不知道是啥么来的..

在水中练 taichi 会比叫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nalart 于 20-4-2006 08:39 AM 发表
輕功我听说过... 还没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0-4-2006 08:52 AM 发表



我看少林都没啥么人会吧..
看起来好象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像壁虎功多过像轻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4-2006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另外找个帖谈轻功什么的。。。

楼主这帖是谈太极的。

以前好像有个谈轻功的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t198_sp 于 19-4-2006 11:52 PM 发表


哦?特異功能? 難道你會飛了?
開玩笑的...很冷~呼....
那麼你會放出所謂的勁氣嗎?例如...掌風?



http://tjq.100jl.com/web/web/news_view.asp?newsid=90

就开开眼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6 潇遥仙 的帖子

这其实是少林七十二艺之一的“飞檐走壁法”。
飞檐走壁法又名为横排八步,为软功内壮,属轻身功之一,练习飞高走远之另一法门,乃少林独传之秘技也。其练习至简且易,于练功前,用粗布袋,内藏猪血浸过之铁砂,束两小臂及两腿,其初也轻,每日晨昏横跑墙壁,即侧卧其身,两足互换前进,至力尽处落地。跑时须退后十数步,向前跑去,借其摧力,侧身如卧,先出左足,继出右足前进。无论何人,凡在少壮时,均能继续跑二三步甚至三四步,再多不能也。如力尽时,先落右足,则身体由横空变为正立矣。此为左式,右式则先出右足,落地时,先落左足,日日行之,铁砂逐渐增之。一年后,即可横行四五步,是为初步成功。再一年后,则可继续横跑八步,则第二步功成。按八步之长约为一丈六尺,至此已能身体横空,借其摧力,横行一丈六尺之远,再练习斜向上跑,初则中途跌落,日日勤习,不可异难,铁砂亦逐渐增加至十二斤为度,一年后,能横身斜向上进至八步处,则第三功成。至能向斜上跑至八步,再继续练习左右晃臂,及右左晃臂。其法即斜上跑至墙顶,身体仍横空,此时向前跑步之摧力已无,须急晃左臂向左下,右臂随之向左摇晃,则身体借其摇晃之力,已正立于墙顶矣。是为左式,如先晃右臂,再晃左臂,是为右式,至此则全功成矣。除去铁砂,则轻灵如猿猴, 升墙登屋如反掌矣。惟初习时,因身体不甚灵活,易于跌摔,习者切勿因此生疑,须向前猛进,不日间,飞檐走壁之绝技成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6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8 finalart 的帖子

太夸张或神奇了,难道这位喇嘛练成了佛家的六神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2025 04:01 PM , Processed in 0.1896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