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球技术的报道分享 ...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复制链接]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4-2008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把脉:后场反手不高不低的球应怎么对付
2008年04月02日16:32 《羽毛球》杂志
提问者:姚国铭男,广西藤县人
提问:在书上、电视上看过不少应付后场反手高手位区的球的方法,但那种“中高手位”的球该怎么处理呢?既没高到要伸直手去接,又没低过头面,还特别近身,没办法伸直手发力。
肖杰: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你可以尝试运用平高球将球反击至对方后场两个角落,或是将球拦截吊至对方网前两个角落。因为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你处在场上后场反手底线不是太主动的位置上,并且你是采用反手击球姿势击球,那么运用这两种线路回击,目的是拉开、调动对方的位置。但是,对于这种后场反手区域半高不高的球,如果你能判断起动再快一点,采用头顶正拍面姿势回击的话,速度会更快,威力也会更大。比如,当你遇到这种后场反手区域不高不低的来球时,你可以采用头顶抽杀球回击,方法是判断对方来球后,运用后场头顶步法,一步跃起,手臂伸向来球的同时快速后倒引拍,在头顶齐平的高度,快速挥拍、闪动发力将球抽杀过去。这种击球方式,不但能提高场上的速度节奏,出球还常常会使对手措手不及。你不妨在练习时尝试、体会这种击球方式的击球效果。但这种击球技术的难度相对会大些,它要求脚步移动步伐要快,摆臂动作也要快,必须抓住瞬间即逝的打点位置,才能把球抽杀过去。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4-2008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把脉:如何才能发好反手小球
2008年04月02日16:58 《羽毛球》杂志
小黄:男,25岁,两年球龄
提问:在双打比赛中,发球时一般反手小球运用得很多,但我控制不好力量,发反手小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要不就发成短球。请问如何练习才能在发反手小球时控制好力量,发出高质量的发球?
肖杰:双打接发球区域从长度上来说比单打缩短了一截,接发球者还不用顾虑与下一拍的衔接,因为有同伴的帮助,接球后同伴会补空档位置,因此,通常情况下接发球者会全力以赴抢高点接发球,这样发球方的压力就大了,对发球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发出的小球落点准确,还特别要求发出的小球过网不能太高,否则接发球者会抢扑网前。
高质量的反手发小球一是发球时要充满信心,不能犹豫不决,担心自己发球过网高了,被对方扑等等。比赛中,既然决定选择发小球,就要相信自己平时磨练出的功夫,果断、自信地将球发出。
二是发球过程中需要找准击球角度,即拍面在击球瞬间是用反拍面“正”击球托底部(向前推送发力击球),还是反拍面“切”击球托的左后侧(对右手持拍反手发球而言)。需要根据个人习惯,确定一种方式。
三是发球瞬间要持上力,即发力要集中、完整。如果发力不集中,动作慢,发出的球不但不往前走,也没有速度。
四是发球挥臂动作要小。可以握拍向上靠一些(握在拍柄顶端),掌心空出,运用手指、手腕力量发力击球。动作小,挥臂距离短,力量集中,便于控制出球,有利于增强发球的稳定性。
平时练习可以用数个羽毛球 组成一筐多球,分别向设定好的1、2、3、4号位置进行发球练习(图1)。练习时瞄准某一落点连续发球,不断体会发球击球的角度和力量的控制。持续一段时间练习,当发球过网质量、命中率和准确率提高后,可以找一个同伴站在对面接发球,增强对立面,在有心理压力的情形下练习发球。进而到比赛中练习发球。最后过渡到比赛中能够自如、准确地发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4-2008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把脉:如何才能发好反手小球
2008年04月02日16:58 《羽毛球》杂志
小黄:男,25岁,两年球龄
提问:在双打比赛中,发球时一般反手小球运用得很多,但我控制不好力量,发反手小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要不就发成短球。请问如何练习才能在发反手小球时控制好力量,发出高质量的发球?
肖杰:双打接发球区域从长度上来说比单打缩短了一截,接发球者还不用顾虑与下一拍的衔接,因为有同伴的帮助,接球后同伴会补空档位置,因此,通常情况下接发球者会全力以赴抢高点接发球,这样发球方的压力就大了,对发球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发出的小球落点准确,还特别要求发出的小球过网不能太高,否则接发球者会抢扑网前。
高质量的反手发小球一是发球时要充满信心,不能犹豫不决,担心自己发球过网高了,被对方扑等等。比赛中,既然决定选择发小球,就要相信自己平时磨练出的功夫,果断、自信地将球发出。
二是发球过程中需要找准击球角度,即拍面在击球瞬间是用反拍面“正”击球托底部(向前推送发力击球),还是反拍面“切”击球托的左后侧(对右手持拍反手发球而言)。需要根据个人习惯,确定一种方式。
三是发球瞬间要持上力,即发力要集中、完整。如果发力不集中,动作慢,发出的球不但不往前走,也没有速度。
四是发球挥臂动作要小。可以握拍向上靠一些(握在拍柄顶端),掌心空出,运用手指、手腕力量发力击球。动作小,挥臂距离短,力量集中,便于控制出球,有利于增强发球的稳定性。
平时练习可以用数个羽毛球 组成一筐多球,分别向设定好的1、2、3、4号位置进行发球练习(图1)。练习时瞄准某一落点连续发球,不断体会发球击球的角度和力量的控制。持续一段时间练习,当发球过网质量、命中率和准确率提高后,可以找一个同伴站在对面接发球,增强对立面,在有心理压力的情形下练习发球。进而到比赛中练习发球。最后过渡到比赛中能够自如、准确地发球。 |
|
|
|
|
|
|
|
发表于 3-4-200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资料。。。
hihaboy。。。你应该是一位高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4-2008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揭秘:装备与输赢无关 (1)
2008年04月02日18:28 《羽毛球》杂志 于小璇
和杨维聊她对装备的心得,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所谓“痛”,是因为杨维是一个对装备并不太在意、要求也不是很高的人,如果不是记者的频频追问,很多问题是杨维从来不去想的。至于“快乐”,是因为在聊天的时候,杨维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一些耐人寻味的“杨式名言”。
其实,装备是一种习惯。
对于装备,杨维似乎没有什么偏好,她觉得,用什么样的装备其实都是一种习惯。照她的话说:新的东西,用久了就好了。在装备方面,杨维一向是让自己去适应装备,而不会主动去挑选什么,像以前的YY20球拍,她就觉得挺好用的,只是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在选择球拍时,杨维通常是先拿起拍子,用手握握,感觉一下顺不顺手,然后再拿个球试打一下,如果这把球拍能够贴得住球,她就认为这把拍子还不错了。至于拍子的型号,她历来不太在意。另外,据杨维介绍,她的拍线一般拉得不是很紧,大概在29至30磅的样子。
在把胶方面,杨维喜欢不太容易脏的颜色,白色一般不去选择,因为太容易脏了。区别于以前的毛巾胶,杨维还是钟情于现在使用的把胶,因为毛巾胶在使用过后,会变得很僵硬,而且在换新的把胶的时候,不容易撕下去。但是她建议手汗比较多的人,还是可以尝试一下毛巾胶。
不要太在意外界的东西
出去打比赛的时候,杨维不太喜欢穿裙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裙子是分里外两层的,穿在身上会感觉比短裤重,人在场上的感觉不会那么轻松。再有一个就是,裙子洗起来比较麻烦。
对于服装的色彩,杨维并不像很多人似的有自己偏爱的颜色,无论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对她来说都无所谓,只要舒适就好。很多选手习惯将输球时穿的衣服束之高阁,但杨维却不会将穿什么衣服与输球赢球联系到一起。她说:“我也知道一个统计,一般来说,运动员穿大红色衣服取得冠军的机率比较大,但是我和张洁雯穿红色的衣服也输过球。所以,我觉得在这些方面,人还是不能太迷信。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把握住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就好了,至于其他外在的事情就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为什么还要去要求控制别的呢?!”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4-2008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揭秘:装备与输赢无关 (1)
2008年04月02日18:28 《羽毛球》杂志 于小璇
作为奥运会 女双冠军,原本以为杨维会像其他冠军一样,把自己夺得金牌后的衣服收藏起来,但是得到的回答却大大出乎记者的预料。“当时比赛打完后,我应该是记得要保留一下的,可能也是我妈妈让我留一下。但是现在我已经不知道那件衣服放在什么地方了。”说这段话的时候,杨维自己也哈哈大笑。“其实不仅是当时的那套衣服,就连当时比赛用的那支球拍,我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时间长了,什么都过去了。过去的事情,你再去回忆,那也只是叫做回忆罢了。”
在球袜方面,杨维因为平时要戴护踝,所以会选择袜筒比较高的球袜。至于鞋,她喜欢鞋底软一些,并且要有一定厚度的那种。不然的话,像她们平时这样的训练强度,很容易把脚磨出水泡。
一般情况下,选手不太愿意穿一双崭新的鞋去参加比赛,但杨维却是穿着一双新鞋夺取的奥运冠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根据相关规定,不允许未经授权的广告出现在赛场上,无论是场地上的器材,还是一些细小的地方,其中也包括了选手比赛时穿的鞋。杨维说:“当时我们自己都准备了平时常穿的那款鞋,但是因为奥运会的这些规定,在比赛之前,我们只能再让厂家做一批没有LOGO的鞋,所以在打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穿的都是新鞋。”
虽然在装备方面,杨维对自己一点要求都没有,但是从她的言谈话语之间,记者还是感觉到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的风范。用杨维自己的话说,“比赛嘛,输了球就是打不赢人家,没有什么客观原因好找,更不要说在装备上找原因了。”
杨维给球友的小建议:
1、现在很多打羽毛球 的人,习惯将自己的球包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如果在冬天,尤其是在北方,天气很冷,很容易让球线受冻变脆,也会让球拍的外框变得容易断裂。因此建议大家应该把球包放在跟室温差不多的地方。
2、平时要注意爱惜球拍,不要让水洒在上面,因为这样容易让球线失去弹性。到了冬天,建议大家可以给球线打一些蜡,这样可保证球线不容易断。
3、在挑选装备时,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4-2008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4-2008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haboy 于 4-1-2008 12:01 P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何解析一把羽毛球拍:选拍四大参数
2008年01月04日02:38 《羽毛球》杂志 天堂有羽
![](http://img1.qq.com/sports/pics/8092/8092023.jpg)
所谓好打的球拍,排除用拍者的品牌潜意识等外部因素,仅从手感本 ...
奇怪。。怎么防守型反而选择比进攻型较重的球拍。。。 |
|
|
|
|
|
|
|
发表于 8-4-2008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能加粗拍柄而不增加重量
2008年06月13日14:36 《羽毛球》杂志
YONEX球拍的性能坐标图
网友 feifat:我打了十几年的球,前几个月才改为正确的握拍方式,掌握了手指闪动发力的技巧。技术提高之后,我感觉拍柄太细,闪动后手指关节疼痛。后来我把手柄缠粗了,两条毛巾胶,这样打起来手指的疼痛不明显了。但加粗了手柄后感觉球拍重了,如何才能加粗球拍手柄而不增加球拍重量呢?
中国羽毛球 网器材论坛版主天堂有羽:这种情况可以试一下带海棉条的棱状手胶,如金万利119、108等型号,这种带海棉条的手胶体积大(容易加厚)而重量轻(不容易影响平衡),应能符合您的要求。
请介绍一下傲仕的球拍
网友tgy3000:我想买傲仕的球拍,但不知道哪款适合我,以前用过傲仕RGA 25,感觉不错,但不是长拍,现在想买一支长拍,能介绍介绍吗?最好有各款的评价,谢谢。我算是攻守平衡打法。
中国羽毛球网器材论坛版主天堂有羽:傲仕的球拍大多都遵守同一个参数范围,平衡点280-285毫米,重量86-88克,这是比较适合一般亚洲人打法的参数。通过框型、球拍长度与杆粗细等等细微的调整又可以划分一些性能,比如传统长度、圆头的傲仕RGA 25会比较适合控制性打法;加长/方头/细杆的3100和加长/方头/全MP走线槽的M1系列,会比较适合力量不见长但喜欢进攻的球友;与3100同个系列的3200与3300,同样是加长/方头,但传统粗细的拍杆,会比较适合力量较好又喜欢进攻的球友。如果是手头稍宽裕的球友可以试一下其最高端的纳米能量系——NP104。目前这个系列也推出了NP101 、MP102 、MP103等新型号,喜欢尝鲜的球友可以一试。
KIMONI的拍子怎么样
网友cycheung:最近我有好多球友都买了KIMONI的球拍,听说他们都是到南京买的,直销价都要630元,我想应该是南京产的吧。看上去拍子挺漂亮,好多球友都换它了,说好打。介绍一下吧。 中国羽毛球网器材论坛版主天堂有羽:首先得说清楚一个事实,KIMONY与KIMONI虽然有个同样的中文名叫“金万利”,但却不是同一个品牌。前者是日本的品牌,后者是我国香港地区的品牌,前者主要生产手胶、吸汗带、减震器等外设配件,后者是前者的中国总代理商,同时也推出很多型号的品牌球拍,产地主要在国内,涉及行业机密,具体地址未知。本人用过金万利NP-7000,确实弹性非常不错。
推荐挥拍速度快,弹性好的圆头拍
网友 四月:几年没用过圆头拍了,我突然很想再感受一下。因为现在打球时间长,我用头重和中杆太硬的拍有点吃不消。希望专家推荐一款合适的。
中国羽毛球网器材论坛版主天堂有羽:想要挥拍速度快,平衡点不宜超过290毫米,业余普通水平最好是选择平衡点在285毫米以内的球拍。我个人推荐的型号为:傲仕的GRB-25、Winex的Boron-2、大傻的D-18、4U版本的肯尼士台产Carbonpro787。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球拍重在量力而行
2008年06月13日17:16 《羽毛球》杂志
(图1) 打了十多年的球,我用过很多种球拍。对球拍的记忆,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却刻骨铭心。 目前,羽毛球产品市场已经成型,羽球爱好者的人数也迅速增加,于是,球拍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百家争鸣的球拍市场为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多数人也从盲目追捧YONEX转化为渐渐有了自己钟爱的品牌和款式。
十几年的球龄,我悟出了不少打羽毛球的道理,也对羽毛球产品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各种球拍用了不少,对不同球拍的特点性能也自然有些了解,握在手里基本能够感觉到是否适合自己,俗话说“久病成医”就是这个道理吧。
(图2) 诸多YONEX球拍曾是陪伴我多年的好友。我所用过的外露三通的YONEX C85、C86碳钢拍,老款YONEX的C20、C21和肯尼士777、787都是全碳素的内置三通的经典球拍。再以后的YONEX800、MP99、MP100、TI10和TI王也曾在我手中战斗过。 不过随着台湾和内地品牌的崛起,YONEX产品现在逐渐远离了我的球包。我并不是觉得这个品牌不好,而是觉得这一球拍的价格中的附加值随着赞助国家队和做广告后变得更大了,品牌价值已经大于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一些新的品牌同样具有活力,他们成为我现在的挚爱。虽然YONEX产品一直居于领跑地位,但其它品牌如胜利、凯胜、索德士、佛雷斯、富力特、波利、红双喜,以及北京的贝特、山西的大傻等等在羽毛球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我手中都存有这些品牌的球拍,而且也都使用过。
当年胜利球拍曾风靡一时,尤其是以赵剑华、葛菲、孙俊等命名的胜利球拍一度令我爱不释手,现在的SUPER31、32等也不错,不过更加趋于专业化。凯胜TI98、凯胜100、105、106、300都是球友们不错的选择,目前凯胜这几款中的300是我的首选。索德士SILVER FOX,富力特F3000、F3800,波力WOVEN1000我也在使用。对我来说,它们都是很好的球拍。贝特的高档球拍使用起来也很顺手,且价格低廉,尤其是200元左右的贝特211,是我使用频率较高的一款球拍。
(图3) YONEX新款球拍每把都是近千元,但是与其它球拍相撞后它总是显得脆弱些。业余双打经常出现抢球现象,拍子相撞时常发生,我的一支贝特211曾消灭过两支YONEX9000。打羽毛球的多数是白领阶层人士,如果经常断掉近千元的拍子自然是得不偿失,总会心疼一番的。我一直用的是贝特211球拍,出球效果不比近千元的球拍效果差,况且断掉也不觉十分心疼,所以我们俱乐部中的多数人一直在使用这款性价比很高的球拍。 我想说明的就是如果经济条件许可,追求高档新款名牌无可厚非,但对于大众阶层,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球友来说,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球拍。要明白,不是用了最好的球拍就能够打出好球,选择经济实惠又是自己中意的球拍,那是最好不过的。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再去选择更高档次的球拍。 选球拍应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拍子。力量弱的时候,可选择拍杆柔韧、较轻的球拍;力量增强了,再选择拍杆稍硬、稍重的拍子。拍子的价格只是代表它的价值和性能,但不代表能够适合你,所以建议羽毛球爱好者选择拍子时重点看是否合适,而不是买最贵的。 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各不相同,就像侠客们在使用武器上,有些人愿意使刀,大刀阔斧;有些人喜欢用剑,飘逸轻灵。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才能在使用时轻松自如,达到球拍与人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是使用球拍的最高境界。得心应手的一款球拍,必定会使你打球更加快乐舒畅。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1)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扎线好的羽毛球
大家都知道在羽毛球装备中价值最高的是球拍,一把球拍几百上千很常见。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在日常打球中耗费资金最多的是在球的使用上,所以如何选择质量好、更耐打的球,对羽毛球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下面结合生产工艺跟大家讨论一下怎样选择羽毛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2)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扎线断线的羽毛球 选球先看毛片 背景知识 羽毛球的毛片使用的是天然鹅、鸭的羽毛。从物理性能上来讲,鹅毛毛片是制作羽毛球最好的选择:鹅毛毛杆直,所制成的球飞行稳定性好;毛杆强度高,耐打性能好;而且毛叶在多拍击打后不会膨松,球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由于价格问题,鹅毛毛片只用于做高档比赛级羽毛球。
现在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羽毛球是用鸭毛制成。鸭毛毛杆弯,毛杆强度比鹅毛低,毛叶紧密。鸭毛球稳定性不及鹅毛球,多拍后,毛叶变得膨松,会使球速降低。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3)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锁好线的羽毛球 选择提示 鹅毛和鸭毛外观上的区别是,鹅毛毛叶纹路比较粗,毛梗突出成四方型,而鸭毛的毛叶比较细腻,毛梗不太突出。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选择羽毛球时,要选毛杆直、粗,毛片厚、丰满且毛色鲜亮的,这样的球就不会太差,起码在耐打性方面会有不错的表现。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4)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扎线后线歪的羽毛球 插毛很关键 背景知识 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使用机器插球,在插毛角度上控制精确均衡,飞行稳定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左毛球、右毛球的区别。左毛球就是毛片完整的一面在外,其飞行性能和毛叶完整的全圆毛片所做的球几乎没有区别。右毛球是毛片有欠缺的一面在外,在飞行中的稳定性相对差一些。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5)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毛片不好的羽毛球
选择提示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选择毛片厚薄一致、弯度一致、毛叶交叉角度一致的16根毛片间隔均匀的羽毛球,其飞行性能会比较好。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6)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毛片好的羽毛球 球托的筛选 背景知识
球托原来是用软木制作,但由于我国不产软木,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且现在羽毛球的需求很大,所以国内市场上的球很少有用软木做球托的。近年来,随着台纤球托研制成功,除了小部分高档比赛用球外,大部分羽毛球都使用台纤球托。台纤球托上部由台纤组成,底部用胶水黏合的碎软木板制作。由于黏合碎软木的胶水品种和用量不同,容易造成球托过软或过硬。容易变软的球托会影响击球速度,也容易碎裂。过硬的球托很难控球并容易损坏球拍和毛片。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6)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毛片好的羽毛球 球托的筛选 背景知识
球托原来是用软木制作,但由于我国不产软木,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且现在羽毛球的需求很大,所以国内市场上的球很少有用软木做球托的。近年来,随着台纤球托研制成功,除了小部分高档比赛用球外,大部分羽毛球都使用台纤球托。台纤球托上部由台纤组成,底部用胶水黏合的碎软木板制作。由于黏合碎软木的胶水品种和用量不同,容易造成球托过软或过硬。容易变软的球托会影响击球速度,也容易碎裂。过硬的球托很难控球并容易损坏球拍和毛片。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8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教你怎样选择羽毛球 (7)
2008年06月13日17:00 《羽毛球》杂志
注胶不好的羽毛球 选择提示 据笔者对行业内的球托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了解,现在的球托从耐用性、硬度等各方面基本和软木球托差不多,唯一有差距的就是球托的弹性,软木的弹性给人的手感极佳,而台纤球托要稍微差一些。羽毛球爱好者在选择羽毛球时,主要是先看看球托是否均匀平整,再用指甲掐一下球托底部,只要不是太硬,球托就基本没问题,不会影响到球的质量。通常球托经受大力击球30拍以上不明显变软即可。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