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anwt

【【【新粽子机又上公路了,疑似FC31改 / 服役在即!歼20身披中国空军机徽现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7-2016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ngchoy2 发表于 13-7-2016 07:26 PM
有没有看过j20起落架已经收起的照片

歼20收起落架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16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an 发表于 6-7-2016 04:34 PM
最近日本空军又出糗了,被中国空军打脸,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三架中国歼20同时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16 07: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8-7-2016 06:16 PM
三架中国歼20同时出现

越多越好,只要在军力上能够强势压倒那些敌对国就够了,让他们不敢随便对中国打什么歪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6 08:5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飞机挺漂亮的
B7AB61710355561C17FFBCF3F7D2E4F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6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6-7-2016 07:19 PM
不可能内载反舰弹,除了弹舱浅,也是因为TG现在没有NSM一类的反舰弹。


传言台风的rcs接近fc-31

各国主流战机RCS隐身数据比较。不知台风是如何做到RCS低于1的,快接近歼31了                         
f-22:美国公布为0.0001,感觉明显夸大,实际应在0.01左右
f-35:美国宣传为0.005,实际应在0.05
歼-20:考虑到鸭翼影响和中美技术差距,应当在0.1左右
歼-31:外贸型,应在0.3左右
t-50:众所周知,仅依赖等离子隐身,但该技术耗电量大、技术不成熟,且直筒进气道、三代机结构、做工粗糙,官方称0.5,实际应在1左右
B-2: 美国公布 0.0001,似有夸大
F-117:  0.003,夸大
台风: 0.5
F-18: 1
F-16: 5
F-16c: 1.2
F-15: 25
苏27: 15
B-52:  100
B-1B:1至10,争议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6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地方都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谢谢分享
kanw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9-2016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2-9-2016 04:08 PM
传言台风的rcs接近fc-31

各国主流战机RCS隐身数据比较。不知台风是如何做到RCS低于1的,快接近歼31了                         
f-22:美国公布为0.0001,感觉明显夸大,实际应在0.01左右
f- ...

不是f117的隐身性能最好吗?
我们直接copy b2是对的。
T-50就算了,进气道能看见风扇。
而且发动机一点也不遮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6 10:0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2-9-2016 04:08 PM
传言台风的rcs接近fc-31

各国主流战机RCS隐身数据比较。不知台风是如何做到RCS低于1的,快接近歼31了                         
f-22:美国公布为0.0001,感觉明显夸大,实际应在0.01左右
f- ...

这些都只能作为参考。
F22的正面也许真的可以达到0.001.
有兴趣你可以去用FEKA来评估外形RC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9-2016 10:1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孤帆 发表于 12-9-2016 06:01 PM
不是f117的隐身性能最好吗?
我们直接copy b2是对的。
T-50就算了,进气道能看见风扇。
而且发动机一点也不遮掩

特五菱那个应该不是风扇,很可能是发动机屏蔽盖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6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13-9-2016 10:10 AM
特五菱那个应该不是风扇,很可能是发动机屏蔽盖来的

T-50_001.jpg
这个呀,发动机叶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16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an 发表于 18-7-2016 07:00 PM
越多越好,只要在军力上能够强势压倒那些敌对国就够了,让他们不敢随便对中国打什么歪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16 04: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7-9-2016 01:42 PM

先敌3秒开火?好!这是一种优势,就看中国空军能不能好好发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16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孤帆 发表于 13-9-2016 01:59 PM
这个呀,发动机叶片


那你也一定以为这是发动机叶片了。
blockers_66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6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17-9-2016 08:26 PM
那你也一定以为这是发动机叶片了。

那是什么?
我不是专业的
会影响隐身性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6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某 于 24-9-2016 11:03 PM 编辑
大海孤帆 发表于 23-9-2016 08:42 PM
那是什么?
我不是专业的。
会影响隐身性能吧

雷达堵塞器/雷达屏障
落选的 X-32 的进气口采用了所谓雷达屏障来达成隐身。这是像整流片一样的一组可动叶片。完全开启时,气流和雷达波都可以顺畅地进入进气道,完全关闭将使发动机窒息,当然不可以。但部分关闭,可以使入射的雷达波的大部分被叶片遮挡,剩余的漏网之鱼必须偏转一个角度才能进入内进气道,在返回入射方向时,大部分再次被遮挡,只有漏网之鱼中的漏网之鱼才能逃逸回去,大大削弱有效回波。内进气道的壁上涂敷吸波材料,进一步削弱有效回波。屏障片关闭的程度可由任务和威胁程度来决定,平时可以打开,以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和节约燃油;高威胁时关闭,以增强隐身。这个设计首先被用在 F-18E 上,这也是 F-18E 敢于称为“半隐身飞机”的主要原因。由于进气口位置十分靠前,机头结构引起的边界层问题不大,所以 X-32 只约略在机头下部采取了类似 DSI 的措施,但没有过于下功夫。真正机头进气的米格-15 到 21 根本不用对边界层采取任何措施,这也是早期单发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http://mil.news.sina.com.cn/2003-11-24/16545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kanw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16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ngchoy2 发表于 4-7-2016 07:38 PM
印度有LCA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6-2024 09:24 PM ,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