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6-2014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侠客 发表于 3-6-2014 12:53 AM 
帮你纠正一下,实际是《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而不是《分身集会品第二》
不过,我翻看了整本《地藏菩 ...
但佛陀明言:地藏菩萨乃因发愿的关系, 虽未成佛,但与佛无异。待我查了出处再阐明。在无量义经中也说明了最重要的是成佛最重要的是发起菩提心。
|
|
|
|
|
|
|
|
发表于 3-6-2014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mInG0917 发表于 28-5-2014 07:37 PM 
「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曾顯實。是故眾生得 ...
先让你明白一些比较浅的道理。
如果释尊是我们唯一的老师,我们上小学,学算术,释尊的心是想我们小学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当我们上中学了,我们学数学,释尊的心是想我们中学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当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高级数学的时候,释尊的心是想我们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
对,我们的根性如你所说,各有不同,但是释尊的心,是要我们学法华经还是什么?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已经明确的告诉众生: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当然,很多人都会费解,如果释尊想众生都成佛的话,为什么释尊不直接说出法华经?有啊!释尊在过去世化身不轻菩萨说过二十四字的的法华经: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但是得到的却是谤法者,法无法弘之。
所以释尊在现世间,知道众生的机根,必须先教小乘,次教权大乘,后教实大乘。必须先清楚,当时是正法时代。
然而释尊在法华经有说过: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所以,释尊是为了说出法华经而出世于现世间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经典得知: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然而,在大集经中有言:五五百年后,于我法中,斗诤言讼,白法隐没
再对照法华经经典: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所以在末法时期,这个『时』,『机』和『教』,释尊要我们怎样?学什么?教化众生什么?不言而喻吧。。。。 |
|
|
|
|
|
|
|
发表于 3-6-2014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mInG0917 发表于 3-6-2014 01:04 AM 
竟然未显真实,那你们又把那些典籍纳入,岂不矛盾?
还有,无量义经言的并非四十余年未显真实,而是四十 ...
嗯,有缘晚上见面。
那你来解释一下“四十余年未曾显实”的意思?释尊要显实什么?
那么那时候的众生,有些刚出世,有些刚认识佛法,为什么在眾生得道差別之下,还是要说法华经呢?
|
|
|
|
|
|
|
|
发表于 3-6-2014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鏡花水月 发表于 24-12-2013 03:33 PM 
沒什麼,只是純粹對創價學會及日本宗教好奇而已。
創價學會難道不是附佛外道?因為佛教界無論是南北傳 ...
好可惜哦,如果你能去观法华经展就好了! 哪里可以解答你一切的疑问~
|
|
|
|
|
|
|
|
发表于 6-6-2014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你们称日莲圣人为佛的依据是什么?法华经的哪一品?
6,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在此品,佛陀不曾为日莲圣人授以佛号。佛陀在法华经中清楚为弥勒佛、舍利弗及龙女授记为佛,那么你们却称日莲圣人为现在佛,是否属谤法?
那么那时候的众生,有些刚出世,有些刚认识佛法,为什么在眾生得道差別之下,还是要说法华经呢?
我还是这么说。。为了增加信徒们对佛法的信心。就像佛陀在譬喻中譬喻长者(佛陀)为了救那三个孩子脱离火海(三界火宅),并以羊,鹿,牛车来救度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分别为声闻、缘觉及大乘)。只要这三个孩子相信长者,并遵从长者的指示,定能脱离苦海(火宅)。而佛陀最终以大车送予孩子。(立即成佛)
那你来解释一下“四十余年未曾显实”的意思?释尊要显实什么?
在这四十余年的传法(声闻、缘觉、大乘),佛陀分别说明了成佛需历经许多劫。如声闻,最快三世,缘觉最快四世,大乘最快三十二福因,在最终欲显实的是,不管哪一个,最终都可以成佛(长者给予的宝车)。或许你会问,那佛陀不是在说谎咯?其实不然,在譬喻品中佛陀已经清楚回答: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著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佛陀言:我本来答应送以羊鹿牛车(三乘),却在最后赠与珍宝大车(即成佛道)。就观念如果今天我们的孩子被困火海,那么你最后给他们的,是原本我们答应好的,还是最好的?我们答应孩子的只是(方便力),只要他们下来,他们得到的一定是我们能给予最好的(佛道)。不是吗? |
|
|
|
|
|
|
|
发表于 6-6-2014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6-2014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mInG0917 发表于 6-6-2014 12:24 AM 
6,你们称日莲圣人为佛的依据是什么?法华经的哪一品?
6,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在此品,佛陀不曾为日莲 ...
如果你引用三界火宅的故事,我倒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佛陀最终以大车送予孩子?而当时不用羊,鹿,牛车?
如果为了增加信徒们对佛法的信心,也可以继续用羊,鹿,牛车啊!
实际上,释尊的出世本怀就是要说法华经的,因为常不轻菩萨曾经直接说了“众生皆能成佛”的道理,得到的却是石头和木棍,所以要让众生涌现想成佛的心,释尊先使用了小乘法,再使用权大乘法说教,到最后在无量义经说了“四十余年,未曾显示”的明确说出,实际上还没说出“能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法,而在法华经的时候,释尊就说出了一个圆教的道理。而且还明确的告诉众生,释尊不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而是在久远初开已经成佛的道理。(如来寿量品第十六)这些都没有在其他经典说出,而在法华经说出了。
而且释尊还明确的说了法华经是诸经之王,还明确的告诉末法众生要广宣流布这本经典。
看是看阁下要不要去信和实践而已。。。
至于关于日莲大圣人的,因为御书全集不在身边,留在下回才回复你。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6-6-2014 02:33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6-6-2014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mInG0917 发表于 6-6-2014 12:26 AM 
若有得罪之处,尽请原谅。
让你更了解经典与经典的差异,我quote “五时八教”的内容过来。
五时八教,乃天臺宗智顗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分别述之。五时: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於海印,现剎土於毫端;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於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
第三、方等时,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情未泯,故佛更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之。
第五、法华涅槃时,谓佛见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八教分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之为八教。
化仪者,系就如来教化的机应,有四教:一、为顿教,谓佛为应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即说华严顿入教法;二、为渐教,渐即渐次,谓佛应大小乘钝根众生解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三、为祕密教,谓佛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於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隐密赴机,而各得利益者;四、为不定教,谓佛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於同会中听法,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有四教:一、为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由经律论各含藏一切文理,令众生由此证入道果,此指佛於阿含时所说的三藏教;二、为通教,谓佛对大小乘根机所说的共通教法,钝根者闻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闻之,便可通入别圆二教;三、为别教,谓专为菩萨乘所说的教法,别於前面的藏通与后面的圆教;四、为圆教,圆即不偏之义,谓对最上利根菩萨解
http://www.baike.com/wiki/%E4%BA%94%E6%97%B6%E5%85%AB%E6%95%99
评论:不要把自己的智慧看成聋哑,当时是正法时代,所有的小乘和权大乘都是为当时的众生说的。现在是末法时代,不要轻视你的智慧,你是可以修持法华经的。 |
|
|
|
|
|
|
|
发表于 8-6-201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那你的意思是说唯独创价学会是正信佛法,其他的都是迷信,非正信咯?
2)http://cforum1.cari.com.my/forum ... page%3D4&page=2
好,针对以上你的话,我给你地址。你可以自行查证。砂老越林梦会所。我提出,并不是想争论什么,只是希望将你们所犯下的错误改正。日莲佛和释迦摩尼佛论是我从这听到的。
3)你若要这么分,那我问你如何成就佛道?如何成佛?对五戒的看法?因果之论?人死后会去哪里?
4)佛陀也在地藏经@药师经里说道,末法时期,应当修持药师经。你又有何高见?佛陀也在说法期间介绍了诸多佛界,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而,释迦摩尼佛的法华经,是娑婆世界的法。但,这不能代表佛陀所说的其他佛界不存在。再说,观世音菩萨欲守护法华经时,佛陀说自有地涌菩萨守护。为什么?如果法华经是唯一佛陀所宣说的法,那为何不允许观音菩萨守护?因为每一部经典,都有各佛界的菩萨守护。就如,东方琉璃佛土有日、月光菩萨和诸药王及其眷属守护。那如果你说其他佛土是不存在,是世尊说谎吗?
5)佛陀在说法华经时,不止辟支佛离席,许多白衣居士离席,又当何说?
6)我所说的一切,是在我无法清楚地提出看法后,三念释迦摩尼佛佛号而来的看法。我也对圣严法师不是很了解。我是在这两年念诵的药师经,地藏经,法华经(未完)及其他经典而得来的见解。
7)圆教,圆即不偏之义,谓对最上利根菩萨解---〉那你如何确信法华经法华经在顿根器众生的理解和最上利根菩萨相同?如果不同,那又是否会让他们升起傲慢心?或者谤法之罪?
8)所谓众生为何物?根据我对创价学会的理解,众生仅是人,动物并不是(众生)人死后,就只活三世。(前,今,后)。还有一个说法更令我目瞪口呆。
9)还有,佛陀在 |
|
|
|
|
|
|
|
发表于 24-6-2014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mInG0917 发表于 8-6-2014 11:58 PM 
1)那你的意思是说唯独创价学会是正信佛法,其他的都是迷信,非正信咯?
2)http://cforum1.cari.com.my/f ...
如果了解日本人否认侵华就可以理解他们喜欢扭曲事实的民族特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2014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7-2014 11: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侠客 发表于 3-6-2014 01:24 AM
先让你明白一些比较浅的道理。
如果释尊是我们唯一的老师,我们上小学,学算术,释尊的心是想我们小学 ...
同样的,世尊最期待是我们要有小学的根基后,才读中学,大学呢?还是直接进入大学?直接进入大学,你又是否能完美地诠释佛陀教义?不能,因为你不了解佛陀之前的教义和那些教法的深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