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smah 于 1-9-2010 12:15 AM 编辑
在别的地方看到不错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自由潛水淺論 自由潛水的英文『Freediving』,顧名思義就是免費的潛水,
因為不用租氣瓶!開個小玩笑,事實當然不只是如此。可以翻譯成『徒手潛水』或者,比較符合精神的翻譯成『自由潛水』,個人比較偏好翻成自由潛水,因為,實際上為了安全考量也需要一些裝備,並非真的『徒手』。與其他水下活動比起來,最大的差異在於這項運動沒有任何水下的空氣補給裝置,自潛者完全憑著人們與生俱來的暫時性閉氣能力進行此運動。
蛙鞋、面鏡、防寒衣、甚至呼吸管都和水肺潛水不同,蛙鞋通常採用長蛙鞋,而防寒衣幾乎清一色都是特殊彈性材質、兩件式、完全無拉鍊的結構,目的是為了彈性與保暖(建議水肺潛水怕冷者可以參考) 呼吸管越簡單越好,目前國外的自由潛水人還是偏好傳統的呼吸管,沒有防浪頭、沒有排水閥,目的是為了降低在水下巡行時的阻力。
一般人會立即產生一種疑問:用閉氣的?那能潛多久?潛多深?
休閒級的玩家,有維持一定潛水頻率者(非只在夏季下水者),通常都可在水裡待上兩分鐘,不過這樣講很籠統,閉氣時間和放鬆程度與水下的動作有關
,個人玩到現在,覺得閉氣只要到一分半,就會覺得很夠玩了,潛水深度從水面到三十米深大有人在,這都是一般人經常潛水,不需要特殊的訓練即可達到的程度。 少了BC與氣瓶還有相關的管線,在水下的移動會更流利,少了氣泡聲魚兒會輕易的靠近你,更重要的是,由於沒有使用壓縮空氣,所以在閉氣能力內,水中深度的變化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減壓症、氣胸等水肺潛水所面對的危險在自由潛水裡大大的降低了,所以說將Freedvie翻成"自由"潛水感覺上會更貼切一點。
以上只是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介紹,想要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事前需功課做足,以免發生危險,
所以想要接觸這一方面資訊的人,我建議直接到外國的大型討論區參考資料
,也可以透過討論區和外國的自由潛水選手直接討論練習的心得。
ps:目前自由潛水的世界記錄,已經超過兩百公尺深了,到兩百公尺深再上來全憑一口氣!
基本觀念 潛伴須知 自由潛水潛伴規則 以下這些規則是對於休閒自由潛水而訂,對於深度競技型的自由潛水不適用:
0. 下水前確認彼此裝備,特別是防寒衣厚度與配重是否適當。
1. 水面移動時,最好保持並排,若一前一後則需時時保持注視,確認沒有人落單。 2. 總是有人在水面上待命,當一人結束潛水回到水面,另一人需確認他沒有昏迷的疑慮,而後才進行下潛。 3. 潛水返回水面後,請『主動』對看護你的潛伴表示你的狀態,與潛伴目光接觸並清楚的表達世界通用的ok手勢。 4. 在水面休息的人員,必須時時注視著水下的潛水員,即便是能見度不佳,也需要盡力以目光追蹤潛者的位置,潛者在上升階段尤需注意身體有無不自然抖動(即將昏迷)。 5. 水面人員在呼吸準備時,除了注意自己的呼吸準備時間,也需留心水中人員的閉氣時間(動態、靜態閉氣時間不同需列入考慮)。 6. 潛水人員在沒有妥當的配套措施下,不可鑽入水中的洞穴,也不可游進巨石下方妨礙水面人員的注視。 7. 利用兩人在水面休息時間重疊時,彼此關心對方生理狀態(暈浪、缺氧黑視.........),有一方覺得不妥,則立刻結束潛水活動。 8. 盡量減少冗長的對話,以免干擾對方呼吸準備的節奏。 9. 水面人員有責任注意附近海域有無船隻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