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0-12-2009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mahalwin
哦~ 谢谢分享~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0-12-2009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素还真
素还兄,你这样的说法有多少人会明白?
若要追究大乘与外道,或大乘与南传,到最后只能怪罪到一个人身上。
要离苦的就修解脱道,要成佛的就修菩萨道,就这样简单。
否则,再多的论理也只能修轮回道。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9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素还兄,你这样的说法有多少人会明白?peggy_str 发表于 30-12-2009 9:29 A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博览群经才能知道多一点,不过怎样都比完全无知更好。
我读了这么多书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圣谛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理论,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为过。在佛陀之前任何一处人类文明不曾有过四圣谛,印度,中国,中东,欧洲,南北美州都没有。佛陀之后也没有人能在四圣谛法的基础上提升出更玄的四圣谛。
反观大乘佛教玄之又玄之理就不是独一无二的理论。佛陀之前印度外道就有所闻,佛陀之后西亚,欧洲也略有类似的神秘学,东方的老子道家也很玄。结果就变成一家代表万家,一道代表万道。无论如何,这并非说大乘佛教就一无所有,就算是看似模糊的学理,大乘佛法还是有其精妙的地方,独一无二之处。
我在上面提出意见就是说明如何寻找大乘佛教的独一无二。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0-12-2009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素还真
我不否定你上述的意见及看法,但是最终的结论就会像你所说的"是真是伪只有努力修行亲自验证才能知道"。
有一点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要以数条路,兜兜转转地找出大乘佛教的独一无二内涵,而不直接了当地实践修行,亲自验证?
还有一点就是,有多少人能跟素还兄讨论深湛的大乘佛教?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9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素还兄,你这样的说法有多少人会明白?
要离苦的就修解脱道,要成佛的就修菩萨道,就这样简单。
peggy_str 发表于 30-12-2009 09:29 A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成佛也不是要依解脱道吗!?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9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有一点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要以数条路,兜兜转转地找出大乘佛教的独一无二内涵,而不直接了当地实践修行,亲自验证?
peggy_str 发表于 30-12-2009 04:48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上次不是说了佛陀三身,法身大士等。从大乘观点看成佛就是为了长久的在生死大海中普渡众生,假如没有这个根本大愿就不能成佛。研究大乘佛教就要以大乘的角度去看,假如从南传的角度看成佛就是最后一生。不同角度就不同意见。这些我也不想提,反正我没有资格谈佛法。我是一个戒律也无法好好持守的人。
另外我想说除了解脱道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人们不知道的现象与法则,甚至大乘佛教本身就有其他教派所没有的原则。这些都必须辟开另一条道路去走。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9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佛也不是要依解脱道吗!?
mahalwin 发表于 30-12-2009 07:17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大乘佛教角度看有些不同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09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佛也不是要依解脱道吗!?
mahalwin 发表于 30-12-2009 07:17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基本上是,但成佛的道路应该可以比喻成加长版的解脱道。
依我的看法,要成佛的人并不是抱着要解脱的心,而是以我们伟大慈悲的佛陀为榜样,救渡三界六道众生。
另外就是,想掌握一切法或宇宙的知识。
但是,这一切法或知识都是世间法。
无论佛陀或阿罗汗,在入灭后都是毫无分别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09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不是说了佛陀三身,法身大士等。从大乘观点看成佛就是为了长久的在生死大海中普渡众生,假如没有这 ...
素还真 发表于 30-12-2009 11:49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我的问题让你误解了~
你上面说到要研究大乘佛教,要先掌握六师外道的学说再以大乘佛教学说比对,然后再以这三条路与南传佛教比对。但是,最后你说,这样就会得出最终的结论。这个结论是真是伪只有努力修行亲自验证才能知道。
我是问,为什么不直接了当努力修行亲自验证,而要先掌握六师外道等等学说比对?
研究大乘佛教就要以大乘的角度去看,假如从南传的角度看成佛就是最后一生。
别把我看成一直是以南传的角度来学习,那会造成无法进一步的讨论。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09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教角度看有些不同了。
素还真 发表于 30-12-2009 11:50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分享下你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大乘观点看成佛就是为了长久的在生死大海中普渡众生
素还真 发表于 30-12-2009 11:49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入此, 为何还有菩萨不成佛的誓愿呢?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深入的认识佛教,就无法得知它的精髓。
认识佛教者,佛教是不是宗教也不是个问题了。
peggy_str 发表于 28-12-2009 01:05 PM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了,这句话说的真好.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入此, 为何还有菩萨不成佛的誓愿呢?
mahalwin 发表于 31-12-2009 12:08 PM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不成佛而是有条件的成佛。可是这个条件却无法满足,比如众生度尽方证佛果。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31-12-2009 10:52 PM 编辑
可以分享下你的看法?
peggy_str 发表于 31-12-2009 11:58 AM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应知道诸佛菩萨的功德,法身大士分身千百万亿到诸世界为化身佛,开启了佛法传承,度了无量众生。法身菩萨寿量无可度量,变易生死命尽后转生六道,在六道中分段转生修行。后又证得法身菩萨建立净土世界度化无数众生,如此在生死大海生生死死不断累积六度万行不可计量,最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寿命不可度量,不可思议,为一佛世界之教主化身千百亿万化身佛度无量众生,不可计量。
想象一下佛菩萨能度众生的数量,不可计量。比较在世阿罗汉所能度众生之数,两者是不可比较的。上面见到菩萨变成化身佛等之前的贴已经说明,假如概念上不能接受就当我没有说过好了。
现在进入戏肉,佛菩萨能教化如此无边无量众生灭度,智慧与寿命如此无有穷尽,如何做到呢?这里所说的无有穷尽是指很长远的思议,当然不是永远不死,佛陀最终必然进入无余依涅盘灭度。这些基本概念必须从大乘观点去接受,这样就少了争议。
如何达到佛菩萨的功德?
第一,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
第二,法身菩萨的超凡智慧,以化身佛之身讲说四圣谛。
第三,菩萨在修行阶段,不畏惧生死苦海累积六度万行。
这不是依据四圣谛就可以办得到的。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修习菩萨道不是从南传四圣谛下手,而是要博览群经。这个博览群经还是有其目的地,上面没有提到。
这么说菩萨到底依据什么逐渐的证得法身?这就是大乘佛教的内涵了。假如这个内涵原则错误领悟,走错了路,就好象用沙石煮饭,永远都煮不出饭!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到这里应当知道在大乘佛教里面上述的教理是不公开说明的。除非有心去寻找其中的意义,不然知道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老老实实的帮助佛陀以四圣谛教化众生灭度众生,这本来就是菩萨的使命。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2010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不成佛而是有条件的成佛。可是这个条件却无法满足,比如众生度尽方证佛果。
素还真 发表于 31-12-2009 09:56 PM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众生度尽方证佛果
这句话如何解说?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2010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素还真
这些你之前都大概说过了。
但我觉得还没进入要点。
我觉得你没说的部分,应该在网络上找不到吧? |
|
|
|
|
|
|
|
发表于 1-1-2010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1-2010 08:41 PM 编辑
众生度尽方证佛果
这句话如何解说?
peggy_str 发表于 1-1-2010 04:47 PM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我参照上面这句改动一下。
你想听什么解说?成佛之愿?度人之愿?没有度完人就不成佛之愿?
大乘佛教的概念很多,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有时为了方便理解就略减说明,或暂时用一句话来代替本意,或对完全不肯定的事情不说,只说肯定的事。这样就有很多概念没有说明白,如此对针对文句的人来说就好像有很多缺失,看似文句里面有破绽。
假如你把佛教完全忘到完。只是用你目前所致的的知识来问物理学,你就会发现你的知识不足,根本就领悟不到我说的物理学。为了配合你的学识,有时我不得不把物理学的知识略减,或稍微改变下说法,或省略去深奥之理选择比较简单的,或只举常态的现象,不举特殊的现象。这样把佛学用物理学来替代,一个人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于他不具备基础知识。
同样的大乘佛教的基础知识与概念,没有掌握好或被南传佛教的概念替代,这样就无法理解大乘的殿堂。
你想理解大乘佛教,假如脑袋里面的佛教知识没有清除完毕,还留有偏见就很难去理解了。 |
|
|
|
|
|
|
|
发表于 1-1-2010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1-2010 01:41 AM 编辑
回复 素还真
这些你之前都大概说过了。
但我觉得还没进入要点。
peggy_str 发表于 1-1-2010 04:50 PM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切入要点是指大乘菩萨道依据什么真谛修行吧?这是我故意不说的。
密教认为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假如对此有兴趣可以问一问藏密的朋友或谷歌一下。
特在此说明本人不信藏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2010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素还真
我想知道这句话的解说,就此而已。
以你的概念如此相信此话,必定有其原因。
我相信任何概念一定有它的逻辑性。
我也相信素还兄的言论也是如此,否则,你所说的大乘佛教还真的是玄之又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