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7-2009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沧浪澈 的帖子
我也來針對主題分享一段經文:
皈依三寶後,要時時不忘三寶,才會長智慧的哦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
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性故。加逆罪相不可思議。何以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不生天上不墮地獄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
無我無常水月本一家,
福德果報因果皆平等。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123木頭人 的帖子
哈哈。。。有意思,我来给你补充一点,抛砖引玉。
《大般若经。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二 》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于九等至次第超越。顺逆入出。自在游戏。非诸声闻独觉等境。是菩萨摩诃萨。有时入初静虑。从初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第二静虑。从第二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第三静虑。从第三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空无边处定。从空无边处定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识无边处定。从识无边处定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初静虑。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诸等至方便善巧。次第超越自在游戏。然于其中无染无着。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虽已得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虽已得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虽已住苦集灭道圣谛。虽已得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而不取预流果。若一来果。若不还果。若阿罗汉果。若独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得预流果。若一来果。若不还果。若阿罗汉果。若独觉菩提。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虽已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虽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虽已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虽已修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虽已修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虽已修五眼。六神通。虽已修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虽已修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虽已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不取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一切声闻独觉果智。即是菩萨摩诃萨忍。舍利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地。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能为斯事。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久已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严净覩史多天宫。舍利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此贤劫中定得无上正等菩提。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虽已得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已得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已修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已修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已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已修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已修菩萨摩诃萨地。已修五眼。六神通。已修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已修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已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于圣谛。现未通达。舍利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一生所系
水月无相无家可归
因果有名有律不昧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7-2009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分享, 感激不尽
在我发帖的第二天, 无意中有人送我一本书, 写道:
"为善必昌, 为何不昌? 必有余殃, 殃尽乃昌; 为恶必殃, 为何不殃, 必有余昌, 昌尽乃殃"
了解过后, 我反而怜悯那些还没出现果报的人, 因为他们一旦福报享尽, 所积累的业报将一发不可收拾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Abaddon 的帖子
太上感应篇。
基本上,业力虽然说随着因缘到来,但是,还是可以分成两个大略的格式:
1。先甜后苦
2。先苦后甜
通常,先甜后苦的人,都是比较麻烦的。
所以,修行,就是先苦。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o1j2m3 的帖子
不反对你的说法。
善业,还是恶业先显现,这必须视哪个业的因缘具足先。
这句"所以,修行,就是先苦",好像跟前面的业力没有关系。![](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山野草夫 的帖子
固然,善恶业需要看哪一个因缘先具足,不过,太上感应篇这么说,也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的。
基本的例子:
恶人,总是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财富和其他的等等,所以,善业自然很快兑现,直到财富和其他的被花费到差不多的时候,剩下的自然就是恶业,因为之前的善业都拿去造恶了。
至于,修行就是先苦:
善人,总是会以正当的方式生活,对于不心安理得的财富和其他的等等,都会推托,所以,有时候善业来了却为了心安而不接受,逐渐的把善业都累积了,而之前的善业都拿去做新的善业,恶业则逆来顺受没有了,日子起初一定比较难过,后来则逐渐安乐。而修行的一部分,就是在这些善道里。更何况,如果修行的过程中,不让大部分的善恶因缘成熟,善业恶业也依然会累积,最后也还是尽可能的回报在最后的人生当中。(很多阿罗汉的故事,都可以显示出这个部分)
业会累积?会的。比如,今天你帮助了一个人,那个人打算给你1000,你不接受,那个人感激你无私的帮助,在未来,等到其他善业同时到来的时候,这个人却可能给你10000来协助你度过一个很困难的难关,2000是之前的善业累积,8000则可能来自当时候的善业。不过,这个是一个分析而已。
实际例子:我本身曾经被人欠了几笔钱,那些人过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来,回来见我的时候,因为没有计较的关系,那些人反而介绍了我比之前他们欠我还多几倍数目的生意,甚至还协助我度过几次经济危机。不否认的,有些欠钱的,则还在人间消失之中,不知道去了哪里,不过,那也是因果问题而已,谁知道曾几何时,这些消失了的人又回来帮助我们呢?
我们很难去确定,善业恶业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转换,不过,我们却可以把善业再累积善业,把恶业转换成善业再累积,这就是在家修行的重点。这样子,一段日子后,就可以在比较少的干扰下,修行了。(先苦后甜)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1-7-2009 01:50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很难去确定,善业恶业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转换...
不善业也不恶业不就成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09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1...1 的帖子
过去的业只要有成熟的可能性,依然还是会成熟的,虽然现在无善无恶。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7-2009 0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7-2009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o1j2m3 的帖子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2-1-2010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华社受电影、连续剧影响倾向在生活中搞恶作剧,
如何看待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