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0三九卷)
2009/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華嚴經》上講的,你把起心動念放下,超越十法界,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的實報莊嚴土,無始無明習氣沒斷,還有四十一個等級存在。妙,妙在哪裡?
妙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招是真正的妙。
我們想一想,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了,何必還要到極樂世界?
到極樂世界是生在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那跟《華嚴經》上毘盧遮那的實報莊嚴土有什麼差別,都是一樣的境界,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
這裡頭就兩層意思,第一個,放下起心動念是不是真的?
真的放下沒事,如果是相似的,還不是真實的,那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有餘土,不是實報莊嚴土。可是一生到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的功夫,往生的時候佛光注照,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把你功夫就提升一級,真的到實報土,穩穩當當。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的意思,我們從這裡認識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的中心,好像一個都市一樣,華藏世界是個都市,極樂世界是它最繁華、最熱鬧的一條街道,有這個意思在。這是諸佛菩薩讚歎淨土到了極處,你想想看是不是?讚到極處,連華藏世界上的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淨土,這還得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0三九卷)
2009/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妄盡還源觀》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從一體起二用,一體就是法性,
就是大方廣。
法性起心動念就生出依報,依報是遍法界虛空界,同時生出正報,正報是自己,我們自己跟整個宇宙是同時發生的,沒有先後。
這一發生,遍法界虛空界,依報裡面最小的是一粒微塵,正報裡面最小的是一根汗毛毛端,毛的尖端,它自然就有三種周遍,無論是毛端還是一粒微塵,它就有三種周遍。
第一個是普周法界,第二個是出生無盡,第三個是含容空有。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18-5-2009 03:48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七一三卷)2002/5/17
澳洲淨宗學院
【菩薩能修普賢行,遊行法界微塵道,塵中悉現無量剎,清淨廣大如虛空。】
微塵太多了,每一粒微塵裡面都有無量無邊際的法界,都有無數無盡的剎土眾生。
我們正報裡頭毛孔、毛端亦復如是;這個知道是聽說的,我們六根的能力都達不到。
佛決定沒有妄語。那我們就要相信,整個世界是活活潑潑的,是個有機體。
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許許多多的事物,現在有局部、少數科學家證實了。
連這個法界,種種不同的法界,現在科學家他們說是種種不同維次的空間,這個科學家證明確實存在。但是那種種不同維次空間裡面的狀況,他不知道,他一無所知。佛法講的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狀況,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科學家知道確確實實有不同維次空間,但是裡面的狀況是一無所知。
「遊行法界微塵道」,微塵裡頭還有微塵,微塵世界裡頭還有微塵世界,重重無盡。底下這一句話說:
『塵中悉現無量剎』,說微塵,「塵中悉現無量剎」,所現剎土跟我們現前虛空法界完全相同。你看看虛空剎土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毛孔、毛端亦復然,我們毛端沒有放大,無量無邊的剎土沒有縮小,怎麼容進去的?後面會有一段很長的文字,清涼大師來給我們介紹。這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不是凡夫常識能夠達到的。
微塵裡面的世界,毛端裡面的世界,『清淨廣大如虛空』,無法想像。普賢行門能入,我們在「入法界品」,四十卷《華嚴經》的經題上看到了,它的這一品的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這一首偈裡面講的境界,普賢行願。「普賢行願」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所入。你不修普賢行,你怎麼能夠入得了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諸佛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究竟真實圓滿的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才是真實。
自性唯心所現的境界一成不變,那就是一真法界,是經上講的重重無盡的法界。
釋迦牟尼佛在華嚴會上講得這麼清楚明白。我們要是不通過《華嚴》的學習,我們哪有這麼大的心量?
哪有這麼大的想法?完全是得力《華嚴》的學習。
我們今天可以肯定這是世出世間第一本好書,無上的法寶。非常可惜這個世間人,認識它的人太少太少了;我講認識它的人,不是普通人,佛門四眾同修,真正對它認識的太少太少了。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18-5-2009 05:53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芥子納須彌」
定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先後、大小,所有相對的概念與事相都不存在。
一真是如來所證的事實真相,如來所證就是三昧中所現的境界相。
此境界對凡夫來講不可思議。譬如,經上講「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如芝麻一般,芥子沒有放大,須彌山也沒有縮小,如何能將須彌山放入芥菜子中?
就是因為沒有大小,所以能相即相容。
我們會分別大小、執著大小,小不能容大,這就是魔境。而魔境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生的;
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無大小、內外,芥子就能納須彌。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夸克里面有世界
佛经里面有科学。
佛讲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现在讲太空物理,量子力学,在佛经上全都有,比科学家讲得还详细,还奇妙。科学家讲的微观世界里面讲到夸克,那么佛给我们讲的夸克里面有世界,这科学家还没有发现,那个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样大,所以进入那个境界之后,没有大小。
换一句话,宇宙之间没有对立的,这个人不懂,宇宙没有对立,没有对立才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原来没有对立,没有对立的时候,你能够贯通宇宙一切。
对立是什么?对立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建立的。你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佛法有高科技,佛法讲到极处,佛说时间跟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现在科学家也知道了,你能够突破这个维次的话,时间没有了,你可以看到过去。过去2000年3000年,在哪里?
就在眼前,就像你看电视里的画面就在眼前。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
经里面有桩事情,我们总是怀疑,总是很难体会,那就是经上讲的“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华严经》讲得更小,一微尘里面有世界,世界并没有缩小,微尘也没有放大。
谁能够到微尘世界里面去参访?普贤菩萨,这是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的。
这桩事情也被科学家发现了,这是在一九八二年,大概二十五年前,法国科学家发现,英国科学家证实。他发现什么?
发现宇宙是个不可分割的一体,整个宇宙。这就像我们佛经上讲的法性,法性跟法相不可分割;再小的一个现相,里面决定包含着整个宇宙圆满的讯息,这就是微尘里面含摄世界。
全文:
http://www.dizang.org/wj/jkks/087.htm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集) 2008/11/14 台灣華藏電視台
佛經裡面講的微塵是物質裡面最小的,我們知道金屬密度比水密度大,但是還是有空隙,它能夠在空隙當中去走。
金塵的七分之一才叫微塵,這種微塵誰能看得見?阿羅漢能看得見。這很像我們現在科學裡面分析的分子、原子、電子、粒子,現在人講的夸克,是不是到這種程度我們還不知道。
但是微塵還不是最小的,微塵還可以分,分成七分之一叫做色聚極微,這菩薩能看見。
色聚極微還可以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這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也叫鄰虛塵,它跟虛空做鄰居。
鄰虛塵,佛經上講八地菩薩能看見,能夠見到。所以要你親證,不要用儀器,用什麼?
清淨心,心愈清淨你就愈能夠覺察到極其微細的東西。
所以,此地講的「一塵」是極微之微。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凡夫一念,這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很粗,心浮氣躁,粗念。這一念裡面有多少個細念,微細的念頭?彌勒菩薩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是一個粗念,細念多少?細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個單位,也就是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一百個千,三十二億乘十萬是三百二十兆,你看多微細。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細念,組成一念。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形是什麼?物質,就是此地講的頓現,物質的世界頓現了,是一塵頓現,一念頓現。塵皆有識,識是什麼?識是靈性。所以我們了解,物質的世界跟精神的世界是同時出現的。你看看,念它就有形,形它就有識,也就是說一切物質現象它都有見聞覺知、它都有受想行識
只要是物質,它裡面就有精神,有見聞覺知、有受想行識。有見聞覺知、受想行識,它必定有色法,就是有物質。
物質有我們肉眼能見的,有不能見的,這些近代科學也都證實了。
所以佛在經裡面講,一微塵、一毛端裡面,你能夠看到整個宇宙的訊息,這是科學沒有說過的,科學今天只說到佛經上講的類似的微塵,但是微塵裡面有遍法界的信息,科學沒講到。
所以《華嚴》的科學就超過現代,它不需要用儀器,它教你修清淨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集)
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之後,學習達到圓滿,他就開始教學。
當然他所悟入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接受的,所以他要告訴誰?
現在科學家也承認,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的空間,高維次空間的那些生命比我們聰明很多,智慧比我們高,定功比我們深,所以佛就示現在定中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了多久?有些經上講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他就講完了。
佛怎麼能在十四天說出這麼豐富的典籍?我們深入《華嚴》才明瞭,原來時間不是真的,空間也不是真的,在一真法界裡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時空都不是真實的東西。
我們在這個單元裡面,就是《妄盡還源觀》裡面,我們可以知道事實真相。那就是佛在這個經上會給我們講到宇宙的起源,你看《華嚴經》一開始,給我們講到「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這給我們講宇宙的起源。宇宙從哪裡來的?
我從哪裡來的?佛法裡面講依正二報,依報是講宇宙,正報是講我自己,我從哪裡來的,禪宗裡面主要的是要你把這個問題找到,對自己來說,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這兩個問題是哲學、科學裡面,一直到今天都沒有辦法解答,還包括神學,都不能夠圓圓滿滿的解答這個問題,可是在《華嚴經》裡面都說得很清楚明白。
世尊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妄太多了,把它歸納不外三大類,一個是妄想,一個是分別,一個是執著,只要這三個斷盡,你就還源了。
還源是什麼?回歸自性,那就叫圓滿成佛,就是圓證無上菩提。
http://www.seach.org/space-6181-do-blog-id-73411.html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9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我过去讲《华严经》讲了十六年,我对净土的信心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
有一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善财学什么?他修哪个法门?仔细把《华严经》从头到尾细细看一遍,
才恍然大悟,他修的是「念佛法门」。怎么知道的?他的老师是修念佛法门。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在《华严经》上念佛求生净土,文殊跟普贤两个人都发愿求生净土,善财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最得意的学生一定传授最得意的法门。
文殊菩萨发愿求生净土,文殊是菩萨当中智慧第一,他选择的法门一定是第一殊胜,
传给他的学生。所以我们就知道善财必定是跟老师一样,念佛求生净土的。然后我们再细细看,看他参学,第一个是德云比丘。德云比丘这第一个善知识,教给他的是念佛法门。我们中国人常说:「先入为主」,第一个老师很重要!
再看最后的一个,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就晓得自始至终,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我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个事实,才知道这个法门不可思议,重新来观察,重新来肯定,这才真正发心念佛了。
以前虽然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天天劝我念佛,我也不敢违背,但是不甘心,不情愿,所以真的叫「难信之法」。
我还是要把这个事情真的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才肯相信,才肯把这些经教舍弃掉,专修了。 为什么是福慧双修?你想想尽虚空遍法界这些人,哪一个人的智慧能比得了阿弥陀佛?哪一个人的福报能比得上阿弥陀佛?
我们在净土经论里去观察,阿弥陀佛的智慧、福报,不得了!
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叹他,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
光就是智慧,「光中极尊」,就是智慧里面极尊;「佛中之王」,
所有一切诸佛里面,智慧、福报最大的是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的人,若能真心念、诚心念,真诚就能感应道交。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一念相应」,把阿弥陀佛的智慧,变成我自己的智慧;把阿弥陀佛的福德,变成我自己的福德。
佛念久了,不知不觉,阿弥陀佛的福慧我们都沾上光了,都跟他融通变成一体了。所以念佛人修行的时间短,成就不可思议,道理在此地。把阿弥陀佛无量劫所修行的变成自己的,这个方法妙极了。所以,「寂定明察」(也就是福慧双修),我们在一句佛号当中就能完成。
(净空法师)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19-5-2009 02:13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净寂灭
苦乐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来的。
如果人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受是平等的,在极乐世界没有乐受,不会感觉得快乐,在阿鼻地狱你也不会感觉得有苦受。
为什么?你的心平等、清净。凡是有苦乐之受,这是凡夫不是圣人。
佛讲经随顺我们凡夫境界来说有苦乐,如果随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是清净寂灭。《仁王经》里五忍菩萨,最高的境界是寂灭忍,寂是寂静,灭是灭妄想、灭分别、灭执着。诸位想想看,妄想分别执着都灭了,哪里还有苦乐?
如果我们就禅宗惠能大师所说的例子来讲,咱们套他的例子来说,苦乐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你会吗?如果入不二法,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华藏世界,是不是极乐世界?再问问你,这个地方是不是阿鼻地狱,是不是饿鬼法界?你从这些地方去参,你才能懂得真实义。
所以佛说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到最后佛告诉你,佛法也不能执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就真正契入了,契入不二法门、契入一真法界。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十法界依正庄严历历不爽,只要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科学家讲的无量的不同时空维次,它确实有。假如你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断了,都放下了,这境界有没有?还是有,虽有但没有障碍,就是《华严经》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变成无障碍的法界。无碍就是一,所以《华严经》一再说,说了很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就是无障碍,‘多’就是无量无边的法界,科学家讲无量无边不同空间维次,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觉悟的人,在乐没有乐受,在苦没有苦受。不是没有苦,他没有苦受。
我们今天为什么有苦乐受?因为执著有‘我’,我受了,麻烦在这里。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我’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在《百法》里面是属于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并没有事实。
可是你执着抽象的概念,那就有苦有乐,就有迷有悟,就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虽然知道万法皆空,我们还是要断恶修善,还是要破迷开悟。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諸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近代科學家有一種說法,宇宙起源是大爆炸,大爆炸怎麼來的?
華嚴經》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楞嚴經》講:「一切諸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一切諸法」包括了整個宇宙。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世界指大千世界,大講到世界,小講到微塵。
今天科學家研究的方向走兩個極端,一個是無限大,一個是無限小。
《華嚴經》也說,世界無限大,微塵無限小,乃至今天講的量子力學,佛告訴我們,這是「因心成體」。
諸位懂得這個道理後,就應當曉得,宇宙之間的有情眾生,有情是什麼?
佛經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迷失了真心,真心是靈知的心。大乘經講,我們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所不知,本來具足無量的德能,無所不能,本來具足無量的相好,圓滿具足,無絲毫欠缺。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迷了之後,真心變成了妄心,這一迷就把自己的真心變成妄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與眾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問:有言「眾生本來是佛」,何因緣故,復起一念無明,以致迷真起妄。所謂本來是佛,是指眾生本具之佛性也,以合眾生本已證得如來果地之佛果。又言「眾生本來成佛」,此言又更甚難明瞭,所謂本來成佛,其關鍵出於「成」字,既已成佛,卻又歷經修證之功夫矣,又復起一念無明?《楞嚴經》之喻,所謂「木已成灰,不復為木矣」。請問「本來是佛」與「本來成佛』,該如何解釋?
答:這個問題是富樓那尊者提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解答,在《楞嚴經》第四卷。我們今天難在哪裡?我們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件事情縱然辯論一千年,辯論無量劫,都辯不清楚,而且這些辯論全是多餘,為什麼?本來沒有。
我們今天的問題產生在哪裡?執著一個「佛」、一個「眾生」。這問題怎麼解決?
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事實真相立刻現前。
還是六祖這一句老話,「佛與眾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要從這裡入門。印宗法師是從這裡大徹大悟的,印宗問六祖「禪定與解脫」,六祖的答覆是:「禪定與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眾生、凡夫都是假名而已,這一關要是參不透,《楞嚴經》這一段經文,你也無法體會。
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要說他一個字都沒有說,誰要是說佛說法,就是謗佛。那是真的謗佛,不是假的謗佛,因為佛確實沒有說過一句法。為什麼?本來沒有法,本來沒有佛,本來沒有眾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這幾句話很值得參究。
言語是有限的,思惟是有限的,事實真相是無限的,所以最高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時真相全體現前。今天就是佛來當面跟我們講,我們知道佛句句話都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的疑惑不能斷。原因何在?還是在我們自己有無明、見思、塵沙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斷,麻煩在我們自己這一邊,不在佛那一邊。如果我們本身妄想、分別、執著淡一分,你跟佛的教誨必定就接近一分,你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斷了,跟佛就完全融成一體,然後你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希望大家在這當中參究。
——净空法师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20-5-2009 11:2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5-2009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的第一位祖师是谁? 大迦叶尊者(大乘经却说阿罗汉是小智慧 ), 佛陀既能沾花微笑不立文字, 这种更超越文字能用文字明白吗?
什么楞嚴經, 法花经会比不立文字法来的高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十四卷) 1998/6/9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
這一段經文是講「化身自在」。這裡面有兩句,前面一句說明廣容無礙,後一句是說普遍,廣容不礙普遍。毛端是正報最小的,我們講正報就是講身體,身體汗毛的尖端,正報最小的。
世界是依報最大的,不是講一個地球,是講一尊佛的教化區,通常佛經裡面講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世界,一尊佛教化的範圍。這個經裡面講是『一切世界』,意思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都在這一毛端,沒有障礙。通常我們講到事事無礙,多半都是講「芥子納須彌」,這個很不可思議。芥子是芥菜子,大概像芝麻粒那麼大的樣子,須彌是講須彌山;把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沒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這個不可思議。
這一段經文裡面形容的比這個更不可思議,毛端比芥菜子小得太多,一切世界比須彌山不知道大多少倍,簡直沒有法子計算。讀了這一句,我們才真正能夠體會到,事事無礙講到了極處。怎麼能夠相容?這是說如來之身,怎麼能相容?我們一定要知道,毛端雖小,稱性;世界雖大,也稱性;既然都是稱性,哪有不圓融的道理?這個理很深,我們沒有法子想像,不但我們沒有法子想像,聲聞、緣覺、菩薩,乃至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都無法想像。為什麼?因為你想像與自性就相違背,一落在言語思惟裡面,就落到意識裡面去。意識有範圍、有界限,當然沒有辦法緣自性的境界。
所以大經講到,不要說講佛的境界,法身大士的境界都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決定不是籠統搪塞的話,不是的,它是事實真相。只要你離開思惟(就是想像),離開言語,這個境界就現前。在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幾次,如來身相如是,我們的身相也不例外。如來毛端能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剎土,我們的毛端又何嘗不是!只是如來毛端容納十方剎土,他清楚、他明瞭;我們這個毛端含攝一切剎土,我們不知道,我們看不見、聽不見,完全體會不到。這是什麼原因?
迷!迷悟不一樣,但是境界沒有差別,境界沒有迷悟,迷悟在人。不能說迷了這個境界就現前,悟了這個境界就沒有了,不是的,迷悟與境界不相干,境界沒有迷悟。我們人有迷悟,境界沒有迷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現代科技發達,大眾傳播的工具愈來愈進步,有一點點這樣的影子。譬如我們在此地講經,居士林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很小,我們這裡聽眾不多。可是我們這個錄相送到衛星電視、送到電腦網路,立刻就傳遍到全世界,都能看到我們的現場。那個螢幕不大,便能含攝許許多多國家地區的現場。這是用機械也能辦得到,辦到的很有限,總比不上佛毛端含攝一切剎土,這總比不上,那就是我們的機械也是落在意識裡頭。機械怎麼製造的?意識製造出來的,用佛法來講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如來示現這種境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小能現大,一能現多,大小不二,一多不二,不二就是沒有障礙,就是無障礙。
我們要問,我們身上的汗毛太多,每一個毛端都現十方剎土,這兩根汗毛的剎土打架不打架?底下這一句告訴我們,『各現無量神通之力』,各個都現,這是講廣容不礙普遍。佛到哪裡度眾生?佛就在毛端上剎土裡度眾生。佛在十方世界有沒有來去?
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十萬億個佛國土」,十萬億佛國土,給諸位說,也在毛端,這我們才稍稍能體會到一點,古人講念佛往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聽到這個話會生懷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那我還沒去,還在此地。這是世間人妄想分別執著!實實在在沒有來去,也沒有生不生,這才是事實的真相。所有一切境界,都是眾生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現出來的這些幻相、假相。但是我們知道,假不離真,離開真的,假的就現不出來.......
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2&web_rel_index=149&sub_amtb_index=196&Page=2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最新直播开示
直播时间:每日下午4:00-6:00
| |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華藏衛視
直播:2009/3/23起每日下午4:00-6:00
|
地區頻道 | 觀看 | 江蘇‧電信 | | 香港‧和記 | | 台灣(高品質) | |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19-5-2009 07:15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十四卷)
1998/6/9
佛的現身、佛的轉變、佛的變現都是無心的;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佛在什麼時候顯現這些神變?
都是應眾生之感。眾生太多太多了,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數字沒有法子計算。
一切眾生跟佛都有感應道交,佛可以同時示現這些神變..........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时间,空间,都是由于人的错觉。
----爱因斯坦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5-2009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317卷)
净空法师
大乘经教字字句句都跟法性相应,法性无量无边,深广无际。
学佛要有成就,首先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开悟之前绝不轻易换个法门来学,入到一定的深度,就豁然大悟!
悟后就可以起修,悟后不管看什么经,讲演,都得利益,不受其害。
为什么?能转物!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有这种能力,可以把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变成大光明藏。
所以,迷有生死,悟就有涅槃,生死即涅槃,生死、涅槃原本不二,要问这个境界有没有彻悟?
给诸位说没有。如果真正彻悟,生死、涅槃二俱不可得,这是真正彻悟,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
[ 本帖最后由 maxis.. 于 20-5-2009 11:2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5-2009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安勿燥。
佛陀留下来的经典,都只是佛陀与其他人的聊天记录而已。
就好象我们上网聊天的记录一样,那么的平凡。
在聊天记录上辨论,最多也只是说一说而已,并没有真实的意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