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西湖安静

“仁者无敌”和中华文化中的“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4-2004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kit 于 27-4-2004 06:48 PM  说 :
朋友,请问偶哪里骂到你了?

看,这就是丑陋的另一点,扭曲事实,死不认错。


奇怪了,我在那裡說你罵我了?哦,也許是你記錯了,剛才是不是罵了別人記不清楚還以為是罵我?

但,你現在可是無緣無故的在罵我呀!?沒關係我會原諒你的.但可以告訴我為什麼罵我嗎?

還有,我問的問題你還沒答呢,請問bukit兄認為世上那一種思想最好最優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4-2004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謙益 于 27-4-2004 11:03 AM  说 :


容我雞婆:中国的诸子百家对仇敌的至上教导就是,
     仁









     者












     無











     敵


謙益兄出了个哑谜。

兄心中关于仁者无敌的真正意思应该是说 真正的仁者,眼中可没有敌人这个概念。所以称之为仁者无敌也。

虽然我可以进一步为圣人辩护,但是我倒想看看謙益兄的朋友如何破解。
今天我才开始注意到兄。兄之机智并不是出自兄能言善辨,而是出自兄心里有极圆满的概念,这是真本事。倒是兄的朋友,我认为概念上不及兄。

我想保持沉默当个傍观者慢慢研究我的假想。。。

[ Last edited by 海神之風 on 27-4-2004 at 07:45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7-4-2004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安静 于 27-4-2004 19:10  说 :

西湖认为,儒家是人的思考精华,所以能够改动,能够创新,也能够与时并进。然而正是因为儒家是人的哲学和修养系统,所以没有一个“超意志”(比如神)来调控儒家的步伐和改正儒家的错误的。儒家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


在下认同西湖兄的看法,可惜在下对儒学的认识不深,无法交流什么,非常抱歉.
谢谢西湖兄的所有分享,在下受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4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仁者無敵
樑惠王說:“晉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這一代,東面戰敗於齊國,長子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受辱於楚國。我對此感到恥辱,願意替死者來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樣才能辦到呢?”

孟子答道:“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能稱王天下。大王如能對民眾施行仁政、減省刑罰、薄斂賦稅、深耕土壤、清除雜草;青壯年在空閑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裡用這些來事奉父兄,出外用這些來事奉尊長,就能使他們拿著木棒來打擊秦楚的堅甲利兵了。那些國家侵奪民眾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農田來養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凍受餓,兄弟妻兒離散。那些國家虐害自己的民眾,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大王對抗?所以說仁者是無敵的,希望大王不要猶豫。”

原文:
 
樑惠王曰:「普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以上说的仁者无敌与海神兄所说的有些出入,请海神兄或谦益兄开示。偶不是在挑衅你们,请不要误会,偶真的很想弄明白。。。

老实说,偶不是很了解儒家思想,但偶以为墨家思想追求的兼爱不是更伟大吗?墨家具有最初步的平等概念,不是吗?

各家都有其可取之处,不是吗?墨家固然有其落后不可取之处,难道儒家就是十全十美的吗?

偶看了 Passion of The Christ 后很感动,耶稣很伟大,不是吗?耶稣临死前还能够为自己的敌人祈祷,这种胸怀是多么的伟大啊。难道耶稣不够仁慈吗?为何他还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呢?不是仁者无敌吗?

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没有敌人吗?是真正的没有敌人,还是主观的认为没有敌人呢?

[ Last edited by bukit on 28-4-2004 at 05:24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4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zt] http://www.china-hero.org/ll5.htm

《再造中华》

作者:龙之子

 

第二部分  立论   
        

精神篇

    强大的民族核心精神力量、坚定的民族共同信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傲立于世界之本!

 

墨家思想      

   

    关于墨家思想简摘如下:

    墨翟,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做过宋国的大夫。 他早年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来“背周道而用夏政”,抛弃了儒家学说,创立墨家学派。现存《墨子》一书,其中有的直接记载了墨翟的思想和活动,有的则是战国末期墨家学派的著作。

墨子自称“贱人”,当过工匠,接近“农与工肆之人”。他的门徒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他们结成一个严密的团体,有严格的纪律,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墨子的思想原则。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在十大主张:

    “兼爱”。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实行普遍的、无差别的互相友爱。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兼以易别”。所谓“兼相爱”,就是“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使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这样,“为彼,犹为己也”,就会彼此相爱,从而达到“交相利”。

 

    “非攻”。他把非正义战争称为“攻”,反对侵略和掠夺战争。墨子认为发动掠夺战争是一种极不正义的犯罪行为,给个体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危害。战争是“天下之巨害”,只有制止互相征伐,社会才能得到安宁。历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主张。

 

    “尚贤”、“尚同”。“尚贤”,就是尊重、重用贤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同”就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而天子则尚同于天,这样,整个社会也就达成统一了。怎样对待人才才算是“尚贤”?墨子说,这有三个根本的办法(“三本”)。那就是:要在政治上给予他们尊贵的爵位,要在经济上使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还要给他们发号施令,决断事务的实际权力。这叫做“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还提出“贤”的基本标准是:有力气的要帮助别人,有财富的要救济别人,有知识懂道理的要教导别人。

 

    “节用”、“节葬”、“非乐”。墨子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主张“节用”,他说:“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民利”是用财的标准;加费而又加于民利的事是可以作的;加费而不加于民利的事是不可以作的。他批评“当今之主”“暴夺民衣食之财”,结果是“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墨子还主张“节葬”,反对儒家所鼓吹的厚葬。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墨子还用同样的理由来“非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他指出,当时“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而贵族们鸣钟伐鼓,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加重这些灾难。

 

    “非命”、“天志”、“明鬼”。墨子批评当时的天命论,认为王公大人所以努力听狱治政,是因为他们知道“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官吏们所以努力办公收税,是因为他们知道“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同样,农夫早出晚归,努力耕种,妇女日夜辛苦,纺纱织布,而不敢怠倦,是因为他们知道“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因此,他认为“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述),非仁者之言也。”是说天命论是统治者们编造出来愚弄人民的,如果相信它,便要受苦了。墨子“非命”,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反映他所代表的平民小私有者重视物质生产以及对贵族们过寄生生活的不满。但是,这一阶层经济上政治上十分软弱。墨子一方面反对天命,另一方面又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在他看来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是衡量人世间一切言行的尺度。他说:“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天志的具体内容是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他说:天希望“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顺着天的意志去做,必得赏;违背天的意志,必得罚。

 

   品位墨家思想,它所崇尚的是:平等、博爱、大度、奋进、竞争、节俭、守纪律、注重自然科学。现代西方思想与其中部分思想很接近。墨家理论更适于共和社会及国际竞争社会。因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它是超过儒家的显学。但在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时期,其“非天命”的思想使其受到了冷落。而且,相对儒家,墨家显得平俗而不够深厚、丰富。

[zt]

请哪位高人来解释解释,此文所述之观点是否正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4-2004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kit 于 28-4-2004 17:22  说 :
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没有敌人吗?是真正的没有敌人,还是主观的认为没有敌人呢?
...


敌人的客观定义是什么?

所谓的敌人现象是否非两个人同时视对方为敌人才算?
或只是单方面视对方为敌人为准?
还是两者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4-2004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两者皆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4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论哲学,我认为寻找一个「霸据一方」的「完美哲学」并不是研究哲理的好办法。这样的态度甚至会为某种浪漫情怀所约束。

当我们观看中国历代哲学发展时,也看见历代不断的哲学批判。正是这些批判,尝试把盲信某套体系的人们,由其是掌权者,从不实际的「万灵丹美梦」中敲醒。同时,咱们也别忘了,众主流哲学都是不断的演变,也不段的受批判,然后反思、改进。即使是儒家,到了今日依然在发展着。

敌人是谁?有很多说法。有时也很笼统。最普遍的,也最多不合理和漏洞的,应该就是「凡是对不起我的就是我的敌人」吧。基督教那句「爱你的仇敌」,有时会给人们一种「粉刷的宗教道德虚伪」。不是吗,若你眼中还有敌人,你的「爱」又算得是甚么「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却也可以看见,我们虽然未必能够即刻消除对一个人的恨意,但藉着真诚且努力的善行,去「爱仇敌」的时候,就是把对方那仇敌的标签从我们的眼中抹去。那时,其中的仁爱就更趋于真诚了。

试问,仁爱,岂是那么容易实践得十全十美的事?但,也正因这真挚的仁爱如此难得,也因此值得有志者去追求,去坚守,不是吗?

[ Last edited by 客旅 on 28-4-2004 at 07:34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04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客旅 于 28-4-2004 07:33 PM  说 :
基督教那句「爱你的仇敌」,有时会给人们一种「粉刷的宗教道德虚伪」。不是吗,若你眼中还有敌人,你的「爱」又算得是甚么「爱」?[quote]

客旅兄,你說得真好呀...

Bukit兄,「智者無惑,勇者無懼,仁者無敵」世間的學問不能只用聽說而己.自己的文化精髓,你就算不要,還是尊重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4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那是孟子说的啊,孟子仁者无敌的诠释与海神兄有出入,请问孰对孰错呢?

偶想敌人的解释应该是对不起自己,恶意伤害自己的人吧,也许你很仁爱,但这仍改不了他是你敌人的事实啊。

再者,客旅兄是否误解了耶稣的本意呢?耶稣不是倡导博爱,爱己爱人,甚至“敌人”吗,这所谓的“敌人”指的是伤害自己的人啊,这敌人不是主观存在的吧,是客观存在的。

再说说儒学吧,不知大家读过柏杨老先生的著作吗?柏老的作品对儒学作了很深刻的批判,但又有人说这不是儒学的错,这是因为两千年来不是儒学领导中华文化,而是阳儒阴法。。。众说纷纭,到底真相如何呢?

建议大家读读柏老的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04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对于“仁者无敌”的再一点愚见

bukit 于 29-4-2004 12:03 AM  说 :
但,那是孟子说的啊,孟子仁者无敌的诠释与海神兄有出入,请问孰对孰错呢?

容西湖插个嘴,孟子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也就是实施“仁政”,修生养息,让作孩子的有更多的家庭时间来孝顺父母和亲善家人。孟子认为如此施政将稳固民心,使得人民有归根的归属感和对家园的认同感。从家庭里头发挥了“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的价值体现。如此是从内部作起团结和稳固作为“国”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家”,使得稳固的“家”能够进一步影响并达成稳固的“国”。这就是“得人者兴”的实际应用。而对于缺乏仁政的国家,由于人民生活受苦,民心不在,所以孟子认为“失人者崩”,而“仁者之师无敌”,其实概念上就是“一方在失去正义和民心的支持后,会产生内部的消耗崩溃,而正义的力量就能去导正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就是“正义之师不可被战胜”的原因了。这也是“仁者无敌”的其中一个应用价值。

而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循序的步骤,所以对于个人的修为格外在乎重视。“仁者无敌”亦可以在儒家重视的“仁”的价值体现下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以仁爱行事最终将活得胜利,这里应用的就是“正义之师不可被战胜”的意义;其二,以仁爱行事将会泯去仇恨,达到“以德报怨”的积极效果;其三,由于仁爱之心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同理同情之心使然,仁者眼中是没有敌人的,因为每个人对仁者来说都是以“仁”的心来看待。一般人也不会对施行“仁爱”的人施加伤害,所以“仁者”也自然能够消弭他人的敌意了。三个不同的价值体现层次正好说明了为“仁”的积极性和重要性。西湖认为海神兄和谦益兄对于“仁者无敌”的诠释是正确的,而bukit兄的诠释也是对的,观点的分歧主要是因为切入点的不同罢了。而谦益兄能够从最大处的“仁者眼中无敌人”着眼,西湖深感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4-2004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kit 于 28-4-2004 19:06  说 :
或许两者皆是吧。。。


那海神兄和谦益兄对于“仁者无敌”的诠释是合理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4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kit 于 29-4-2004 12:03 AM  说 :
但,那是孟子说的啊,孟子仁者无敌的诠释与海神兄有出入,请问孰对孰错呢?


孟子那句話是對“國君”說的.

孔子因材施教,佛教有方便法門,無神論說黑猫白猫,會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中華文化與基督教教義的一個差異就是,不認為接觸真理只有一條道路
我們接受人有思想上的差異,接受能力上的差異.你會對小孩子說「外面有很多壞人」,總不成也教育一個思想成熟的人「外面有很多壞人」吧?

上帝說:我來到地上,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叫人動刀兵.bukit兄,你知不知道如果這句話由儒學或佛教的角度切入,可以有另一番非常好又感人的解釋?

「仁者無敵」的三個層次西湖安靜已說得明明白白.其實中華文化中許多智慧結晶都可以如此解釋,問題只是你能接受到那裡去.若仍一直高舉一種理論,一種解釋,堅持自己是真理,我想,你也只能停留在“動刀兵”層次了.

再者,客旅兄是否误解了耶稣的本意呢?耶稣不是倡导博爱,爱己爱人,甚至“敌人”吗,这所谓的“敌人”指的是伤害自己的人啊,这敌人不是主观存在的吧,是客观存在的。


我想客旅兄並沒誤解,你還沒到他那個層次.在你眼中,仍堅持敵我分明.

再说说儒学吧,不知大家读过柏杨老先生的著作吗?柏老的作品对儒学作了很深刻的批判,但又有人说这不是儒学的错,这是因为两千年来不是儒学领导中华文化,而是阳儒阴法。。。众说纷纭,到底真相如何呢?


柏楊是愛之深,責之切呀.

我很少遇到對自己本身文化不肖一顧,如此不用理性評價就掘棄自身文化的人.除了“被洗腦”,我還能說什麼?

西湖安靜兄,謝謝你的耐心講解,慚不慚愧看他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4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鸡婆一下,想介绍本书给大家,是南怀谨老师的"论语别载".此书对儒家有一番新解,希望大家会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4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偶是不会觉得惭愧的啦,不过可以介绍一些论述儒学的书吗?偶假期的时候会去读一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台北遊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4-2004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安静 于 27-4-2004 06:56 PM  说 :
儒家思想并不保守。对儒家思想保守的看法多是因为后来的科举制度下背八股文将人的脑袋都僵化了。如果追本溯源,我们可以知道儒家思想崇尚的是人格的锻炼(比如:忠孝仁爱)和技能锻炼(比如: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将自己的内在发挥出来的一种入世的关怀主义和人道精神。一种作为提炼完美人格的追寻。

如果追本溯源, 儒家追求的是夏商周以降的天下共主制的恢復, 完全是一種保守的政治理念,
"儒"本來是司禮, 就是婚喪祭典的執事,
周公制禮作樂的意義, 就在把商人鬼神的那套規範成為周禮,
繼(商)志述(周)事, 才會受孔子推崇
本來儒家(孔孟)思想只合於先秦那種邦聯式的共主文化 和後來中國中央集權的家天下是水火不容的
是董仲舒之流的懺緯派道士假託天命 才讓儒學死而復生的
(儒家的主張:恢復周禮 是天命思想中道統的重要成分)
儒學的延續, 是為了滿足中國人的道統觀(托古)和天下觀(大一統)
個人修養的問題 是宋明理學所談的 那和先秦的儒已差了十萬八千里
儒家的道德观使得儒家学者对于“道”(有异于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的法则)有一种守护的责任。所以儒家学者敢于对社会的不公平提出控诉,有很高的批判精神。也很入世的关心人民的生活,希望以一种“内在的手段”改善社会。正因为如此,儒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个人修身标准和社会道德标准。

對市井小民來說 宗教思想(生死學)才能解決道德問題 而儒學是不談生死的
5000年中华文明丑陋吗??我们似乎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中华文化中那么重视“孝”。

因為中國不講人權, 孩子是父母的, 老百姓是皇帝老子的
所以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老子要小子的命, 小子不能有第二句話
今天讓你小子好好活著 怎麼不感激涕零?

[ Last edited by 台北遊子 on 29-4-2004 at 03:0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4-2004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kit 于 29-4-2004 12:03 AM  说 :
偶想敌人的解释应该是对不起自己,恶意伤害自己的人吧,也许你很仁爱,但这仍改不了他是你敌人的事实啊。

再者,客旅兄是否误解了耶稣的本意呢?耶稣不是倡导博爱,爱己爱人,甚至“敌人”吗,这所谓的“敌人”指的是伤害自己的人啊,这敌人不是主观存在的吧,是客观存在的。

敌人的定义的确有其主观层面。无论以十字军、北爱尔兰宗教冲突、文化大革命、波黑事变、回教原教旨恐部份子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到,即使不是直接受到对方的伤害,只要对方是自己某种怨恨和愤怒的对像,就有可能成为「仇敌」。

仁爱是不可以没有原则的。仁爱若没有公义,这就不叫仁爱,叫庸碌,叫袖手旁观。若一个人看见有暴徒在街上乱杀人,仁者必须为着行人的安全而尝试以武力制服那暴徒。在这情况下,若没有制服的可能性,为了大家的安全,仁者需要以杀害暴徒来停止悲剧的扩张。若一个人只据泥于「不可杀人」而对事件无动于衷,我不认为这是「仁爱」,而是「死守教条」。

好了。倘若暴徒被制服,关在监狱,受害者家属可能会要法庭把囚犯处死。在这环节,是否要处死就可以牵涉到「仇敌」和「仁爱」的课题。有些人主张「杀人填命」。这是报复的态度。但,若我们认同「悔改」和「重新做人」的可能性,我们就有理由连杀人犯的生命权也要尊重。死刑的存在,对我来说,只不过表明社会对犯人改过自新的可能性的否定。

还有,若A曾经对B造成很深的伤害,后来A受了惩罚,也改过自新,B是否信任A的真诚?B是否对往事依然不能忘记?以仁爱为信念的,是一昧的要求B去「爱你的仇敌」,还是帮助B从过去的伤痛中走出来?在这里,B的亲友们自然也视A为「主观仇敌」,对吗?我要说的是,「仁爱」、「仇敌」、「宽恕」,一旦成为教条,就变成了废物。仁爱的动机,不是息事宁人,却是有解放(liberation)的力量。若怨恨依然存在,受害者可能就产生了迫害原迫害者的动机。结果,悲剧继续的阔张,而压迫者和受害者的角色不断的调换、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正是表明报复主义的荒唐。而仁爱,正是对抗这种荒唐局面的一股力量。

我不认为「仇敌」在一个人身上是长久的标签,因为仁爱的用意就是尝试把这标签加速「expired」。

仁爱也会得罪人的。正如公义自然会「对不起」或「伤害」不义之人。若你坚持秉行公义,为受压迫的人伸张正义,自然会有人对你「动刀枪」。在仁义道德的课题上,若太在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乌托邦梦想,是没有任何实际结论的。

不好意思,我暂时只能够尝试解释基督徒的立场。

[ Last edited by 客旅 on 29-4-2004 at 03:59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4-2004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旅 于 29-4-2004 15:42  说 :

敌人的定义的确有其主观层面。无论以十字军、北爱尔兰宗教冲突、文化大革命、波黑事变、回教原教旨恐部份子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到,即使不是直接受到对方的伤害,只要对方是自己某种怨恨和愤怒的对像,就有可能 ...


谢谢客旅兄的分享. 难道真的无法十全十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04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的去芜存精

谢谢各位的热情讨论,西湖想重申的是,中华文化并不局限于“儒家”文化,佛家,道家,法家,墨家等都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所以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看法。西湖发帖的目的绝不是要为儒家辩护,而更希望的是从多方面探讨“仁者无敌”和中华文化中的“爱”

台北遊子 于 29-4-2004 02:56 PM  说 :
本來儒家(孔孟)思想只合於先秦那種邦聯式的共主文化 和後來中國中央集權的家天下是水火不容的
是董仲舒之流的懺緯派道士假託天命 才讓儒學死而復生的
(儒家的主張:恢復周禮 是天命思想中道統的重要成分)
儒學的延續, 是為了滿足中國人的道統觀(托古)和天下觀(大一統)

西湖愚见,儒家中的“道统”观念恰恰正好也是约束古代帝王的一种制衡力量。因为在儒家看来,“天命”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真正的儒者更加不可以是“愚忠迂腐”的,一个没有仁德的帝王是必须被替代的。而儒者必须肩负起维护人民利益大于君主利益的责任,这是来自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诲。可惜后来这样的教诲也渐渐的被“腐儒”遗忘了

個人修養的問題 是宋明理學所談的 那和先秦的儒已差了十萬八千里

之所以说“儒家有一种将自己的内在发挥出来的一种入世的关怀主义和人道精神,一种作为提炼完美人格的追寻”,是从儒家中“修身”这个概念说起的。孔子在和他的学生的对话语录中已经多次提及修身的重要性。杜维明教授也指出了孟子所倡导的是一种“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的作用和功能,“有机知识分子”投身于儒家之道的保存与扩展(“有机知识分子”在组织结构上与社会相连,但在思想上服膺于根本的道德重建)。致力于弘扬儒家“人能弘道”的信念,孟子为“有机知识分子”创造了文化空间和政治场所。根据卫道之士而非从属执行官的角度,孟子重新诠释了儒家“大人”的理念。对于那些通过政治操纵来行使强力的人,孟子表示蔑视。对于他们不能实践真正的天命的感召,孟子表示谴责,因为最终分析起来,他们不过就象臣服的妾妇那样仰承君主的野心。与之相对,真正的大人依天道而“居仁由义”。这样,孟子就重新将儒家学者界定为卫道之士。忠实于儒家的精神,孟子认为道的承载者就是“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作为道德典范而逐渐直接参与政治,他们履行着维护社会结构意义的神圣使命。

對市井小民來說 宗教思想(生死學)才能解決道德問題 而儒學是不談生死的

“宗教思想(生死學)能解決道德問題”的将导出了一个狭隘的结论,就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存有道德问题”,而这个命题下的反证例就是“无神论者并非都有道德问题的”。所以西湖个人会比较倾向于“宗教思想(生死學)是解決道德問題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的说法。儒学不谈生死不代表她不谈道德约束。杜维明教授认为:儒家对于修身、家庭凝聚力、社会稳定、政治秩序以及世界和平的服膺,是基于视世俗世界为神圣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视界之上的。儒家意在从内部转化这个世界,因而,儒家的生命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生命的终极意义是经由日常的生活实践而实现的。这种实效性的理想主义使得儒家能够创造性地转化世界,而毋需诉诸极端超越性的任何形式。儒家表面上缺乏对终极真理的独有性的宣称,但这正反映了一种坚强深透的确信:大道是多元性的,并且,宗教容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金律消极表达的自然结果。

因為中國不講人權, 孩子是父母的, 老百姓是皇帝老子的
所以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老子要小子的命, 小子不能有第二句話
今天讓你小子好好活著 怎麼不感激涕零?

这在在是“迂腐朽化”的最有力指控了。这里的用的是“三纲”概念,三纲原是“法家”为诠释“君对臣,父对子,男对女”的权威控制而提出的,与孟子提出的“五伦”有所不同。后来三纲被亲权派的儒者拿来成为皇权的统治器械,是必须被批判改正的。

西湖对儒家的认识不深,所以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为儒家辩护,事实上西湖欣赏的是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结晶,这也包括了佛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各派有价值的思想。儒家学说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伟大的学说如果不与时并进最终都会沦为迂腐残败的,那将是极度危险的。儒家学说中没有“超意志”力量(比如神)的介入和导正,所以在以“人”的角度“诠释”和“实行”的时候,是会发生偏差的,而这时候导正的力量必须来自于人的“内心醒觉”。“仁者”的眼睛必须是严唆的(一味的顺服并非“仁”的表现),通过不断的反省和批判,改造和重生,文化的吐纳和去芜存精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柏杨说中华文化像一个酱缸,充满了腐臭,虚假和败坏。我们看到了酱缸的污秽,而不敢接近,甚至丢弃一旁。但如果就因为中华文化中有缺陷的部分而摒弃文化中精髓可取的部分,不分芜菁的断却族根,或者看低自身民族的文化,或者不屑自身的文明,那么将是很可悲的。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9-4-2004 at 08:2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04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读到了杜维明教授关于儒家现代化和复兴中华文化的一篇文章,笔触间杜教授对传统儒家做了极为触动人心的批判和反省。西湖认为这类的反思和改造(而不是固守和圆谎)是极为重要的学者研究精神。五千年的酱缸中虽然充满污秽但是也深有精华,去芜存精是必要的。盲目的护短或者毫无保留的摒弃自身文化都是令人不敢恭维的。此外,文中对于中华文化中儒家的现代使用价值也做了独到的剖析,值得参考。

杜维明 《儒家之道的第三期》
http://www.confuchina.com/01%20zong%20lun/heweirujia/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1-2025 02:48 AM , Processed in 0.10921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