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ailoute

科学与宗教,还是迷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12-2010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叁 所谓“科学与信神的冲突”

许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知识分子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深处有一种饥渴,要相信、接受神,但在心思上却有一些困惑和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认为科学与神或圣经有冲突。例如,历史上的所谓“日心说”与 “地心说”之争,以及“进化论”与“神创说”之争等。障碍之二就是基督教在历史上抵挡科学,迫害科学家。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冲突都是有意、无意的误解。

一 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这一学说否定了广为接受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约85-165)地心说。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完全属于学术(科学)本身的争论。然而,由于当时历史的背景,罗马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和对圣经的不认识,所采取的支持地心说、否定日心说的态度,使这场争论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科学与神(或圣经)的冲突。有人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神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确推翻了地心说,但它却丝毫无损“神创造人类,并为人类创造万物”的宇宙观。事实上,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引伸出来的,与圣经中的启示毫无关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322年)的宇宙观曾经是西方社会主要的思想,他认为每一样东西或生物都具有形式和物质两部分,地上的物质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而天体是以地球为中心,永远不变的。人无法感到地球在动,人类是宇宙的中心。他认为,宇宙是由几个同心圆所组成的,最中心的即为地球,依次再为其它星球,每个星球都有灵性,神在最外圆之外,以灵性吸引带动圆球的转动。所以,神是宇宙转动的第一因素。

托勒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但对其天体运行说进行了修正。他提出,行星轨迹的几何圆心乃是地球,但行星运动乃是以圆内另一点为中心;行星运动也不是等速运动,乃是等角速运动。

中古时代的基督教经院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1226-1274),将亚理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引进天主教,形成罗马天主教会的宇宙观,简单称做地心说。他还认为“存在”分为三种:有形又有物质的存在,如人和生物等;有形无物质的存在,如天使;无形无物质的存在,即神。

哥白尼后来发现,如果以太阳为中心,行星轨道周期的计算才合理、准确。但是,因为此一观点和罗马天主教的基本教义相违背,他直到去世前才发表他的论著,引起很大的争议。

泰革(Tycho Brahe, 1546-1601)准确地观测行星运行二十年,也提出哥白尼式的日心说,即行星绕太阳转,太阳带动行星旋转。

开普勒归纳泰革的理论提出三大定律,即行星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行星与太阳联线时在相同时间扫过的面积相同,行星绕太阳时的时间平方与椭圆形的长半径立方成正比。

伽利略提出了惯性理论,即作用力产生加速度,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地球停下来。他并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上的山与坑,木星有四个卫星,而木星本身又是另一个中心,金星的形状不断地变化,地球绕着太阳走。最后,牛顿以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日心说的理论依据。

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发现,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本质,是一种正确的科学观点与错误的科学观点的争论,并非科学与神或圣经的争论。因为圣经从来没有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或太阳绕着地球旋转。事实上,日心说挑战的不是神和圣经,它挑战的是罗马天主教廷的教义和权威。除了“地心说”之外,天主教还从异教以及希腊的哲学吸取并发展了许多异端的教训和神学,例如炼狱之说、圣母崇拜之说、功绩赎罪之说等。这许多的教训和神学,不但是违背圣经的,也是迷信荒谬的。

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仑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位虔诚爱神的基督徒。他绝对相信,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绝不会错,但人对圣经的认识和解释是会错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学说是会错的。因此,需要不断改进。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并指出“地心说”的错误,一面是根据他的观察研究,一面也是根据他对神的认识而有的灵感。他指出,托勒密体系为了将地心说之下的行星轨道图合理化,不得不发展出一套复杂的本轮、均轮体系(数目多达79个),象是一个“怪物”,肯定不符合神的旨意,因为“造物主不造出累赘无用的东西”。

哥白尼“对于哲学家们不能对造物主为我们造成的美好而有秩序的宇宙提出正确的理论,而感到气愤”,决心“在神允许人类所及的范围内追求事物的真理”。正是在这种动机下,哥白尼建立了不同于托勒密理论的新宇宙模型。

哥白尼认为,这个新体系的顺序显示出,“宇宙具有令人赞叹的对称性和轨道的运动以及大小的和谐”,从而显示出“神圣造物主的庄严作品是何等的伟大”。

后来,被爱因斯坦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根据望远镜观察的结果,体会到哥白尼体系比托勒密体系远为优越。因此,一六一三年在罗马发表了《关于太阳黑子的信》,在信中伽利略表示了对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的支持。伽利略因此受到了罗马天主教廷的严厉定罪并被处以监禁。

然而,伽利略和哥白尼一样坚持他的基督徒信仰。他本人明确地说:“真理不会相互抵触,所以如果物理学的理论是正确的,所得的结果必定由正确地认识圣经得到印证……有人指控我的发现是暗示圣经有错误,我却认为我在物理上的精确研究,更印证圣经的准确性……只有相信圣经是绝对真理的人,才有勇气对世界上任何伟大的理论提出挑战。”

伽利略还指出,人对圣经字面的领会和解释,可能与圣经真实的涵义不同。一六一五年,伽利略在《致克里斯蒂的信》中指出:“如果我们理解了圣经的真正涵义,那么,圣经绝不会告诉我们谬误,但其真正的涵义―我看无法否认―常常隐藏在深处,并与字句表面的简单解释大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2010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进化论与神创说之争

关于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与圣经中所启示的神的创造,在本刊第三期有详尽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简言之,达尔文根据生物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发生种内变异的事实,提出了生物不同种类之间可以由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学说,这一“进化说”在科学上是未被证实的假说。然而,这一假说却被无神主义的哲学家用来当作否定神和神原初创造的理论。因此,这一“进化论”与“神创说”的争论,实质上是一哲学上的争论,信仰上的争论,根本不是科学上的争论,更谈不上是科学与神的冲突。

三 中世纪罗马教廷抵挡信仰与科学

前文已经提到天主教种种的异端、错误。在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简略地分别几个概念:圣经、基督、基督徒、召会(教会)和基督教。

关于圣经,本刊第二期的主题文章有详细的论述。简单地说,圣经乃是神的启示、神的话、神的呼出,是神借着历世历代祂所使用的仆人、申言者和使徒所写出来的,从主前十五世纪到主后一世纪末,经过四十多位作者完成的。这本圣经在写成(一世纪末)并被神的儿女认定(四世纪末)后不长时间内(六世纪),就被天主教禁锁起来,达一千年之久,在十六世纪的改教运动中才被公开出来。在此后的几百年中,神兴起许多的仆人,把圣经中的神圣启示逐步揭示出来。

照着圣经的启示,基督乃是神成为人,祂是神而人者。祂在两千年前在地上为人生活三十三年半,末了上十字架为全人类完成救赎的死,使凡相信祂的都得蒙救赎,就是罪得赦免;祂死后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复活里,重生所有相信接受祂的人成为神的儿女;这些神的儿女就是基督徒。基督徒乃是神从各个世代里,呼召出来,凭信耶稣基督而得神称义、蒙拯救、得重生的人。这些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就成为教会,圣经称之为基督的身体。教会这词在希腊原文的字义为,艾克利西亚“ekklesia”,意即蒙召出来的会众。所以,最好译为召会。因此,召会(教会)不是建筑物,不是礼拜堂;也不是宗教的组织,乃是基督徒团体的聚集。

按照圣经的启示,召会是属神的、属灵的、属天的。召会在一世纪主耶稣死而复活、升天后就出现在地上。她首先受到犹太教的逼迫,后又受到罗马帝国近三百年残酷的大逼迫。在召会经历逼迫的年代,召会基本上维持了自己的纯洁。

第四世纪初,康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后,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开始了政治和宗教的结合,逐渐导致了召会的腐败和堕落。此后,更在六世纪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宗教阶级制度和教皇制度,这就是罗马天主教的形成。

天主教形成后,圣经更被封锁达一千年之久,这就是历史有名的黑暗中世纪。中世纪如此的黑暗,主要是由于圣经―神的话被封闭了。在这一千年的黑暗时期,教廷完全背道、堕落、腐化。这些背道、堕落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社会的各个层面。主要包括政治与教会的混杂所带进宗教阶级制度,圣物、圣人崇拜、偶像崇拜,贩卖赎罪券,以人意代替神意,以传统代替圣经等。

毋庸置疑,改教运动的兴起所带动的文艺复兴是近代科学运动产生的重要条件。当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等人在欧洲开始改教运动时,首先把圣经公开出来,把信仰从传统和仪式里解放出来,而且强调人得救是因着信耶稣基督。这些圣经中真理的传播,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政治局势的变动,大大削弱了罗马天主教的影响和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人享受神所赋予信仰上相对的自由,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并借此认识宇宙万物运行的方式,服务人群社会。人的心和灵也得以释放,使人有充分的自由,对神所创造的物质宇宙进行研究、探索,发展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肆 科学的研究与认识神

如前所述,科学研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或三个方面:A、观察现象(事实),B、发现普遍规律(原理),C、根据规律作出预测或推论。近代科学更把从诸多现象所得出规律和原理纳入一个逻辑演绎系统,即由逻辑法则及数学方法推理,产生一系列具体结论(预测)。这些结论和预测可与实验事实(观察现象)作比较以验证其可靠性。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方法和步骤无限推广,并且真正采取科学的基本态度―实事求是,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对于我们认识神是有帮助的。因为科学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基督徒在信仰的事上更是实事求是,二者是不相冲突,不相矛盾的。骄傲、主观和自义是科学研究的大敌,同样也是拦阻人认识神、经历神的大敌。

一 科学中的观察

观察现象和事实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最初步、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认识外部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我们人类也具备一些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这种对外部现象的观察主要是凭着我们的五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及这五觉的延伸。例如,借着眼睛的视觉,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借着听觉,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音乐等。然而,人的五觉的观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例如,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光谱中很小的部分,红外线看不到,紫外线也看不见;即使最健全的人的听觉也只能听到声波的一小部分,超声波就听不到。

因着人观察能力的有限,就有各种科学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以扩大人观察的范围。例如,望远镜使人观察到遥远的星球;显微镜使人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细菌,甚至分子、原子;X光使人观察到人皮肤里面的骨骼和五脏六腑。为了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有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例如,阴极射线管的使用使人不仅观察到电子,甚至可以测量电子的各种现象流量。

关于人对现象和事实的观察和测量,有几点是需要指出的。第一,人观察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所观察的现象和事实总是有限的。比如,过去历史上所发生的事,就没有办法观察到,将来要发生的事也没有办法观察到。人只能观察现今周围可观察的现象。尽管各种仪器扩大了人观察的能力和范围,但仍然是有限的。

科学发现,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未知的就更多。爱因斯坦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象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知的,圆圈外是未知的。这个圆圈很小时,外部未知的也很小;这个圆圈扩大时,外部未知也增大。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恩格斯的说法(“无知等于神,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不断增加,神将不断地被驱逐出去”)是永远无法成立的。法国著名科学家俄歇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科学的极限》的论文,其中指出:“随着人类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增长,仍然有某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这同技术的能力没有关系,而是由于基本物理学上的壁障。”俄歇指的极限有:观察的极限、旅行的极限、能量的极限、思维的极限。俄歇曾从具体的科学原理本身论证了这些极限之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唯物主义的研究员钱时惕也在他的《科学与宗教》一书中,进一步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论证了这种极限存在的理由。他指出:“现代科学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揭示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根据现代科学,人类生活的地球在整个宇宙之中只是茫茫太空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球,而人类历史又只是整个宇宙时间长河中短暂的一瞬。”根据以上的论述,任何人如果宣称,他没有观察到的事物就不存在,他因为没有“观察”到神,所以神就不存在,这样的宣称若不是狂妄自大,至少其态度也是不科学的,不实事求是的。

第二,科学观察和测量的准确度是有限的。在二十世纪以前,在宏观物理的领域,人们对物体的观测和测量似乎是精确又准确的。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当人们的认识进到微观的领域时,爱因斯坦发现,空间和时间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来说只是相对的。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量子力学的先驱之一,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研究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相对关系时,提出了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也就是说,为了准确地测量一个数值,测量其它变量的准确性就要打折扣。

即使在宏观的领域,人的观察也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人不可以偏概全,以局部代全部,以所知有限的来推论所未知无限的。英国数学家Ian Stewart(1945-)在《现代数学概念》中讲了个故事。有一天,一位天文学家、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在苏格兰度假。当他们从火车窗口向外看时,看见一只黑色的羊。天文学家说:“啊,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物理学家澄清说:“你太不严谨了,我们只能说,某些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数学家敬虔地望天吟诵起来:“在苏格兰,有一只羊,有一面是黑色的。”这个故事有点极端,但可以说明人观察的片面性、局部性。

第三,要正确地观察现象和事物,必须用合适的器官或仪器。要听音乐必须用耳朵,要看颜色必须用眼睛,人不能用耳朵闻气味,也不能用眼睛尝味道。生来瞎眼的人不能欣赏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来耳聋的人也不能收听美妙的音乐。要接收外部的信号必须有合适的接收器。例如,要收听无线电波必须有收音机,并且调对频道。

人的五觉以及延伸五觉的各种观察仪器都只能观察到物质界的事物和现象,对于属灵界的事物和现象是无能为力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神乃是灵,祂是在属灵的范围内、是在神圣奥秘的范畴里的,是不能用身体的五觉来观察、来接触、来认识的。人必须用灵―最深处的器官来“观察”,来接触神。圣经说,神是灵(约四24),神也为人造灵(亚十二1),敬拜神的必须在灵和真实里敬拜(约四24)。如果我们放下成见,谦卑自己,敞开我们的心,用我们最深处的灵来观察、接触、敬拜这一位神,我们一定会遇见祂。因为祂的话说,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他开门。

二 科学的规律

宇宙中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任何人能创造任何规律。规律不是人创造的,人只能去发现、去应用、去服从。在认识了有关规律之后,我们若应用、服从规律就会受益,否则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吃亏、受损。例如,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有助于人身体的健康。人若实行这些,身体就受益;相反的,人若不注意,身体就受损。近代科学中所发现的许多规律都被人们应用而转化为科学技术,从而极大地改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牛顿三大定律及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发现和应用,带进了第一次的工业革命。电、核子、电子运动规律的发现和应用带进了电的时代、核子时代、电子时代和计算机时代。

圣经启示,创造万有的神是一位规律的神,祂制定了宇宙万物的规律。祂在祂的创造中,处处显出祂的规律。人能认识规律,应用规律,事实上是服在神造的规律之下。

三 科学的规律与神迹

基督徒的信仰是建立在圣经上的,而圣经中最不能为人文主义者所接受的莫过于圣经中所记载的神迹。抵挡神和圣经最厉害的人文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说,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神迹,根据归纳我就永远不能指望会见到一个神迹。这种论断在逻辑上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神迹”并不意味着,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神迹。

基督徒相信,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因为神是有序的。但是我们不认为,物质世界必须呆板地随从一些规律的控制而不可改变。神有权利“介入”祂的造物,并为祂独特的目的改变这些被造的规律。正如一个电脑工程师可以编写一个功能强大,又运转正常的电脑程序,但是他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更改,这种能力及权利显示他对于这个电脑程序有绝对的主张权力与能力。

四 科学的论证

科学家从大量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科学规律后就要验证这些科学规律的准确性,这就是所谓的科学论证。科学论证包括逻辑论证和实验证明。

逻辑论证是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只要你有一个起点(公理),并按照既定的法则,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并不需要实验,因为这个结论已经用逻辑证明是正确的。现代科学开始于数学的进步,数学论证的精确性令人折服,由此某些人就产生一个简单的结论:如果某一个理论或说法不能用数学证明,那么它就不正确。

事实上,科学本身是以归纳推理为基础的,也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提出理论解释,这些理论可以是非常确定的,但也带有某种局限性和其适用范围条件的。任何逻辑的论证都是具有条件的(比如,假设与公理),因此,即使最严谨的数学逻辑也有其局限和适用范围,这是所有客观的数学家都承认的事实。数学论证在许多事件与环境上是不适用的。比如,历史事件和人物,人的精神领域,情感的事等,都不在数学的范围内。又比如,“爱”是无法用“数学”来证明的,但没有人能够否认“爱”的存在。

科学论证中另一种证明的方法乃是实验证明,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验证科学原理、规律的正确性。在化学研究中,为了证明某个化学原理,需要作大量的实验。化学工作者可以对某个化学原理、假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有许多的争论和观点。但是,只要不主观,最终的实验结果会产生一些结论。

科学上的实验证明之法在信神的事上原则上也适用。但信神的事不是在物质的范畴,乃是在灵与魂的范畴。有一些属灵的律,与物质的律是不相同的,但可以借着经历而证明。圣经所启示的真理已被千千万万的人相信、接受,成了他们的主观经历。历世历代以来,千万的基督徒从他们亲身主观的经历证明了圣经所启示真理的正确性。例如,圣经启示神是客观存在的,但祂并不喜欢在人外面接受人的敬拜,祂乃是要进到人的里面作人的生命,成为人主观的经历。圣经启示,神要作人的生命,祂是我们生命的粮,生命的水,生命的气,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可经历的。圣经又启示,这位创造宇宙万物,并且爱世人的神经过了种种的过程(成为肉体,为人生活,钉死十字架,复活、升天),如今成了赐生命的灵,祂这灵要进到所有相信、接受祂的人里面,作他们的生命。祂并且作为生命之灵的律作工、运行在信徒里面,拯救他们脱离罪和死的律,并将他们模成神儿子的形像,使他们象神并彰显神。当神这样作工在人里面的时候,人的生命就发生奇妙的大改变,例如忧愁变为喜乐、空虚变为满足、患难中产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这是圣经所启示的真理,也是千万基督徒主观的经历所证明的。

在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所发生一再重复的事实,乃是基督的确住到了我们的心里。

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实验,在信神这件事上,你不妨也作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只要谦卑自己,敞开你的心,从你全人的深处,真诚地向祂作这样简单的祷告,“我实在是个有限的人,不知道是否有一位创造万物和规律的神,更不知道如何去认识。但是,宇宙的主宰啊,你若存在,必是全知、全能又全然良善的,我把这件事信托与你。你若启示,我必接受你。我愿意谦卑我的心,愿意知道,愿意接受启示。”这位神是真实的,活的,而且是可经历的,借着这样的祷告你就可得着永远的生命,经历人生奇妙的大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伍 科学的发现与认识神

一 科学发现与认识神的关系

近代科学近四百年的发展中,在大至银河星系、运转、位移的宏观系,小至基本粒子和量子的微观现象,都有极其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破除了许多迷信传说和科幻故事的想象,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解释。这使得极少数骄傲自大的科学家远离神、拒绝神,甚至以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主宰、就是神了。牛顿发现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之后,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1687年),确立了机械自然观(绝对时空观)的形成。不少人就认为,宇宙的一切都可用物理的公式来表示。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1749-1827)就认为,给定了方程和初始条件,宇宙的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拉普拉斯在把《天体力学》一书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问道:“你的书中为什么没有神?”拉普拉斯狂傲地回答:“我不需要神那个假设!”但是,那时的方程在今天看来只是近似的表达式,而且,没有人能知道宇宙的初始条件。拉普拉斯的话实在是太狂妄。

然而,对极大多数谦卑、虚心的科学家来说,科学的重大发现,使他们更加谦卑、虚心,把一切的荣耀都归于创造万有并赐人智慧的神。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以科学家的观点发出清晰的评论:“无神论是愚蠢的。当我观看太阳系,我发现地球与太阳有正确的距离,使地球接受合适分量的热和光,这并非偶然。”当牛顿探索星体的运行时,他曾说: “这极其美丽的太阳、行星和彗星星系,只能在智慧的造物主所筹划和支配下而运行……这位造物主掌管万有……祂是万有的主。”

玻意耳(Robert Boyle,1627-1691)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除了以他命名的玻意耳定律外,由于他是进行严谨科学实验的先驱,所以有“近代化学之父”之称。玻意耳认为神和力学所描述的世界之间并没有矛盾。他说,“能够创造力学世界的神,令物质符合运动定律的神……值得我们敬拜。”

一六九一年玻意耳逝世,他在遗嘱中提出,要以自己的遗产设立一个年俸五十英镑的讲座,每年讲八次,要求讲员根据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圣别的神和基督的信仰。一六九二年,本特雷被选为玻意耳讲座的第一位讲员。在准备过程中,本特雷致信牛顿请教,牛顿先后写了四封信回答有关问题。在信中牛顿写到:“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由任何自然的原因造成,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所推动”,“引力可以使行星运动,但没有神的力量,就决不能使它们现在这样绕太阳而转的圆周运动。因此,由于这个原因和其它原因,我不得不把这个宇宙系统的设计归之于一个全智的主宰。”

同样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有的人会归荣耀与神并谦卑自己,有的人则会亵渎神并高抬自己,这全在于人心的光景如何,是谦卑的,还是高傲的。科学工作者因为比常人多知道一些科学的原理和知识,谦卑下来就更不容易,但这样的谦卑也更是难能可贵的。一个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能否成为基督徒,与他科学的发现无关,乃在于他的心。牛顿是一位敬虔、爱神的基督徒,这与他是否有重大的科学发现无关,乃是由于他听见了福音,并接受了福音,并且他一生爱慕神的话―圣经。他的后半生花在研究圣经上。他曾写道,“我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圣经是神的话,并借人受圣灵感动而写成的。我每天都读圣经。”

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从千变万化中找到秩序和规律,发现许多美丽、对称性的结构,发现许多合“目的性”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科学家奇妙或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是激动人心的,这种特别的体验导致科学家想到有神。牛顿就曾写到:“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面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呢?……诸如此类的考虑,已经并且将永远使人们相信,有一位创造万物并且主宰万物的神存在。”

然而,这种激动人心、奇妙或神秘的体验不过使科学家联想到神,并不一定保证他们相信这位神。他们能否信入这位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听见福音,得着神话语的启示,认识神与人的关系。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在谈到科学与宗教关系时,也有与牛顿类似的体验,他说:“一个科学家作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信仰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这个话,我想很难回答是或者不是……”从他们的描述可以得知,杨振宁和牛顿有完全类似的经历,但与牛顿不同的是,杨振宁没有得出神存在的明确结论。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科学研究中的奇妙发现不过见证并“高度提示”神的存在,并不直接启示神的自己。关于神自己以及祂与人关系的完整启示乃是在祂的话―圣经里。牛顿所得关于神的启示并不是从他的科学研究得来的,乃是从神的启示―圣经而来的。圣经启示,不但神的造物是美妙可享受的,神自己更是可经历、可享受的。

二 自然科学的范围和局限

如前所述,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是自然界,即物质的宇宙,因此科学本身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有其必备条件:(1)可测性(observability):即研究对象必须是可测量的,比如长度、重量、强度等等,这就决定了科学受到测量手段的限制。(2)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即研究对象如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试,其结果应是相同的,这就注定对于一次性已完成的事件(如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等),科学是无法推演证明的。(3)可掌控性(manageability):即研究对象的相关元素必须是可掌控的。当我们固定一些因素,就可以加减另外一些因素,以达成不同的反应,然后由此得出研究结果,这就注定科学对于具主动性或独立性的事物无从研究。这些条件决定了科学研究范围的狭窄,也决定了它无法触及神自己和宇宙中奥秘的灵界,因为灵界是完全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只是探测神所“授与”的宇宙,无法直接了解神,因为神是灵,祂住在人所不能近的光中。科学研究可以看到神的作为,但不能看见神自己;可以知道有神,却不知神的旨意。这些只能借着神的启示才能明白。

科学研究的结果多有其暂时性的特质,它们常被后人做某种程度上的修正,甚至被推翻或取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各个学科都俯拾皆是。正是因为如此,科学才能不断进步,推陈出新。当我们面对一个今天盛行的科学理论时,就不能不对它的绝对性有所保留,对它的适用范围更需要小心翼翼地加以规定。

科学最大的局限在于它不能解决人道德的问题,不能满足人心和灵的虚空。当今科学的发展虽然已经达到了太空,但却无法征服、满足人深处的虚空。因着内心极度的虚空,也有优秀的科学家走上自杀道路的。世界上很多国家,比如美国,科学技术非常进步,但人们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等地提高。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第一次就职典礼致词中提到,罗斯福时代美国的危机是经济萧条,物资匮乏,但是,“现在美国的危机恰好相反,我们物资充盈,但是精神匮乏。我们准确着陆月球,却在地球上到处是不和谐;我们陷在战争中,渴望和平;我们被分裂,渴望联合;我们看见的都是虚空的生活,渴望满足;我们看见很多需要,却没有人去做。为了这个灵性上的危机,我们需要一个灵性上的答案。”

科学只能探知物质世界的规律,却不能探知人生及宇宙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当科学越过其适用范围时,它就进入形而上学的领域,成为一种科学至上的世界观,也就是科学主义。这种世界观将科学局部的知识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将科学有限的范围视为唯一的境界,将科学相对的学说视为绝对的真理,并以为在科学之外的其它事物都没有研讨的价值,以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生一切问题,所以高唱科学万能。科学主义今天已经成了一种新的宗教,被许多人顶礼膜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宣称“科学万能”的“科学主义”是过分武断的,是以偏概全的。

三 科学成果的两面性

科学研究的成果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成为人类互相残杀的武器;它既可以用来保护自然,也可以使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核能的发现既可用于核能发电,又可用于制造核弹头。一方面,现代科学减轻了体力劳动,增加了劳动效率,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某些方面也积极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但另一面,现代科学的应用也有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改变。此外,最近高度发展的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也让这个在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距离变得更加接近,无人能离群索居。如今网络通讯的发展迅速,全球各地象蜘蛛网一样连结起来,讯息的传播就在弹指之间。这快速发展的通讯、传播技术,一面可用来传播神的福音;另一面,这传播的技术也可用于传送垃圾、罪恶、甚至犯罪的技巧。这完全在乎使用这一技术的是什么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长气了,,,,,  

重重点来啦

陆 科学家与信神

一 科学家需要神

圣经不仅启示神的创造,更启示神创造的目的,尤其是祂造人的目的。人是照着神的形像、按着神的样式被造的。神创造人的目的乃是要人有祂的形像来彰显祂,并有祂的权柄来管理这地。要有神的形像和权柄,人需要接受神作人的生命。神也把人造成一个有祂那样形像的器皿。这器皿在未接受神之前乃是虚空的。神也为人造了一个灵,放在人的深处,使人不但有接受神的渴望,更有接受神的能力。因为神是灵,敬拜祂(包括接触、接受祂)的必须用灵来拜祂。

然而,人在接受神之前就先堕落了。人受了撒但的欺骗和引诱,把罪接受到人的里面,就被构成了罪人。在人堕落之后,神更启示祂的爱,尤其是祂对人类那超凡的爱。圣经说,神就是爱。神的爱在祂的独生子为世人舍命流血的事上,彰显得完全尽致。“神差祂的独生子到世上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并活着,在此神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平息的祭物,在此就是爱了。”(约壹四9-10)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说,“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神爱世人,这里世人包括所有的人,中国人、美国人,穷人、富人,上至总统、下至百姓,既包括目不识丁的文盲,也包括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科学家不比一般的世人罪多,也不比一般的世人罪少。

科学家可以成为彰显神的人,也可以成为危害人群和社会的不法之徒。看一看见诸于报端杂志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犯罪的事实。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理论”而选择性地使用实验数据;有人为了多发表一篇文章而伪造实验数据;有人为了出人头地而弄虚作假。应该承认,科学家和一般人一样,需要神的救恩和神永远的生命。

John Suppe(1942-)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地理学教授。他曾经撰文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你是不是把圣经严肃地当成神的话?我的经历是,借着读圣经我十二年前接受救恩;借着继续认真地读圣经,圣经改变了我的生活”。他还说,“有些非基督徒科学家常常喜欢和基督徒争论进化论,这绝对大错特错。你知道,科学家们在他们生活里有一些要面临的问题:骄傲、自大、野心、嫉妒,这些正是耶稣基督所说,是祂要来借着十字架的死解决的问题。科学领域里满了自我膨胀、互相倾轧的人,福音是为着每一个人,也同样是为着科学家们。进化论只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话题,如果科学家们寻求他们人生的意义,进化论里面一定找不到。”

科学家也是有罪的,因此需要基督的救恩。科学家在得着基督的生命之前,内心的深处也是虚空的。这个虚空只有神才能填满。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国际单位制规定压强单位为“帕斯卡”,是纪念他率先提出了描述液体压强性质的“帕斯卡定律”;计算机领域一九七一年面世的 PASCAL 语言,是纪念他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式计算装置。在他撰写的《思想录》里,帕斯卡讨论人生的苦难和对神的信,他留给世人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他也说,“在每个人深处,都有一个神塑造的空间,只有耶稣基督才能填上。”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是一位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一九八三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在他的传记里记载一次的访谈,他说,“事实上,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失望的是,我追求(科学)所应得着的对人生满足和平安的希望,却很大程度上没有得着。”

Kameshwar C. Wali(传记作者)非常惊讶地说,“什么?我不明白。你是说,一心追求科学,了解自然,而且如此卓有成就,仍旧使您不满足?” Chandrasekhar 回答,“我并不真正有一种满足感,我所做的一切似乎没有什么。”

为了使讨论轻松一点,Kameshwar 说,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但是,Chandrasekhar 却并不容许如此,他接着说,“也许是这样。但是,别人有同样的感觉并不能改变我有这种感觉这个事实,也并不因此使得这个问题不再针对我自己。”Chandrasekhar最后说,“在我自己身上,我确实没有那种和谐的感觉。我年轻时候就一直希望能有的那种和谐感,我已经执着在科学领域里五十多年了,花在别的事情上的时间实在太少。”

无神的科学家因着不认识神,也不认识人生存的意义和目的,不但今生在世内心是虚空的,不和谐的,对将来的前途、人生命的终局也是虚空、失望甚至是绝望的。无神论者 William Provine 说,“我看不出生命有何终极的意义。朱利安•赫胥黎 (Julian Sorell Huxley,1887-1975)所梦想的进化论能够为伦理提供基础并赋予生命以意义,也仅仅是一个梦想。即使是在地球上的进化历程中,人类也微不足道。只有某一些人在十代以后还能被记住。对人类而言,不存在终极的意义……我跟一位聪慧而美丽的女人结婚,育有两个好儿子,居住在一百五十英亩的农场。我在一所优秀的大学教书,有优良的学生和许多美妙的朋友。但是我终将死亡,并很快被遗忘。”

然而,对一个信神的科学家来说,人生命的终结却是满了盼望和期待。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 -1867)是电学的鼻祖,今天电容量的单位叫作“法拉第”简称作“法”,他经常传讲福音。法拉第临死的时候,有朋友问他,推测死后会发生什么,因为他擅长作科学上的推测,再用实验加以论证或否定。他回答说,“推测?朋友,我没有任何推测!我只有确切的答案。我感谢神,我这个快死的人不借推测而得安息。因为我确知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守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这事实上也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临终前豪迈的宣告(提后一12)。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美国阿波罗八号的三位宇航员首次冲破地球的引力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又冲破月球的引力回到地球,为登月铺平了道路。二十五日清晨,他们在太空中轮流朗诵圣经创世记一章一至十节。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十时五十六分,阿波罗十一号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左脚踏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他和另一位宇航员艾德林(Edwin E. Aldrin)在月球表面漫步两个多小时,艾德林在月球上通过卫星转播站向人类发出呼吁,“无论你在何处,请暂时停下来,向神表示感谢吧!”他们朗诵了圣经诗篇第八篇的诗句:“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然后将诗篇第八篇留在月球上。一九七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阿波罗十五号的宇航员施高特(David R. Scott)和欧文(James B. Irwin)第四度登月后,欧文向太空总署递交了辞呈,到各处传讲神的福音。他说,“当我们飞向月球时,最初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身后地球上的海洋、白云、和山脉,美丽极了。但四个小时后,地球却小得象篮球,不久又缩小成为棒球、乒乓球大小。这时我才突然发觉自己是这样快地离开地球,内心的感触真是无法形容……神既然允许我安然返回地面,是要我与各位分享一件事情:神多么伟大,人多么渺小,祂也充满了爱。我有独特的权利看见神奇妙的创造,因此神在我身上有特别的旨意,要我对男女老少传讲:神爱世上每一个人,甚至将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些东西宗教人士永远不会明白
ericaquardo 发表于 13-12-2010 11:02 AM


呵呵~~这些东西,反对宗教人士永远不会明白什么叫做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12-2010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这是我个人要说的。。。。。

二 信神的科学家

科学家需要神,也应该信神。不但圣经中神圣的启示、人真实的光景说明这点,许多优秀科学家信神的事实,以及他们人生的改变也见证这点。曾经有历史学家指出,“玻意耳、牛顿和其他英国皇家学会的…… 是敬虔的人……,是他们使得英国人认识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以及发现真理的科学方法。很显然,这些方法不会产生任何与圣经历史及信仰不一致的结论,因为牛顿活在这个信仰里,而且也在其中离世。”事实上,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中许多都信神。

Allan Sandage(1926-)是当代最伟大的观测宇宙学家,是类星体(Quasar)的发现者之一,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宇宙学的“老先生”(Grand Old Man)。Sandage 原有犹太血统,五十岁的时候才成为基督徒。他说,“神的本性特征不会在任何科学发现里找到,人必须到圣经里才能找到。”当人问他,“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一个科学家,又是一个基督徒吗?”,他说,“我就是一个。”他还说,“这个世界所有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联,都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不可能出于随机…… 我确信,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秩序、各种有机体放在一起,实在是太精妙了。”

美国科学院曾经发行了一本小册子,想让读者确信,“科学对神是否存在持中立立场”。现任院长Bruce Alberts 说:“有许多非常杰出的科学院成员有着非常虔诚的宗教信仰……。”事实正是如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多个学科的先驱,宣称自己是基督徒。特别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以致于天文物理学家Robert Griffiths 风趣地说:“如果我们要找无神论者辩论,要到哲学系去才行,物理系派不上用场。”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是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明人。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作科学研究时,他回答说,他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分享神创造世界时的快乐。他也曾说,“我单单只信耶稣基督的工作,在祂里面有护庇和安慰。”

摩尔斯(Samuel Morse, 1791-1872)发明了电报机和后来以他命名的摩尔斯电码。第一句向外传送的电报取自民数记二十三章二十三节,“神行了何等的事!”摩尔斯是位常将荣耀归主的基督徒。他将自己一生的工作描述为,“这是祂的工作……主啊!愿一切赞美都归于你的名,不要归于我们。”

摩利(Matthew Maury, 1806-1873)是海洋学与水道学的开拓者。他极力提倡和主持兴建横跨大西洋的电缆工程,这是全球通讯的重大突破。摩利将自己伟大的成就归荣耀与神,并尊祂为万有的主宰。他为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用圣经而辩护。他曾如此写到,“我被科学界的人士责备……因我引用圣经去证实自然地理学的学说。他们说,圣经不是为科学的用途而写的,因此在科学的事项上没有权柄。我不能苟同!圣经在它接触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有无上的权柄。……圣经是真实的,科学也是真实的;因此,如果我们真心地去领悟两者,便会发觉它们只会彼此证明对方的真实。”

焦耳(James Joule,1818-1889)在物理学有关机械运动与热能的研究使他闻名于世,因此人们将能量的单位叫作“焦耳”。他发现了焦耳定律,又是热力学这门新科学的创始人;他又用实验证明著名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看见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圣经中的真理和谐一致。他和很多科学家都有相同的认识,因而采取行动拒绝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八四六年,七百一十七位科学家在伦敦联署一份声明,题为“自然和物理科学门生的宣言”,文中确认他们深信圣经与科学彼此吻合。焦耳确信神是创造主,并且为自己定下优先的次序,他说,“在知道了和顺从了神的旨意之后,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去认识神的神性、智慧、能力和善良,这一切可从祂的创造中看见。”

George Stokes(1819-1903)是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流体力学和测地学的先驱,曾受聘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注:这是科学界荣誉最高的教授讲座,牛顿曾受聘此讲座,现任为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他写了一本《自然神学》,后来成了皇家学会的主席,常在科学家们的面前见证自己的信仰。

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确立了微生物学和细菌学这两门新科学。他亦发明了疫苗接种法、免疫法和加热灭菌法,这些方法拯救无数人的生命。他创立“生源论”定律。巴斯德看不出科学与基督信仰有任何矛盾之处。他深信“科学驱使人更亲近神”。身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惊叹于神创造的伟大,说,“每当我研究大自然更多,我便更被造物主那叹为观止的奇工所吸引。”

威廉汤姆生(William Thomson, 封爵 Lord Kelvin,1826-1866)是英国热物理学家,他因确立了热力学并精确陈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由焦耳所提出)和第二定律而闻名于世。绝对温度的单位被称为“开尔文”(Kelvin,K),是纪念他发现绝对温度。开尔文说,“环绕我们四周,都有强烈证据显示有智慧和恩慈的设计……无神论何等荒唐,我实在不能用言语去形容。”他看不出科学和圣经有任何抵触。他相信,“有关生命的来源,科学……正面肯定创造的大能。”

理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发明无菌外科手术,他宣告说,“我是位信徒,并深信基督信仰的一切基本信条。”他在给医学院毕业生讲话时说,“我们的职业令人骄傲,所要作的就是照顾不死之灵外面的肉身帐幕。我们的道路应当端正,所要引导我们的是自由的真理和无伪的爱心。诸位要追寻这样一个高贵圣别的呼召,愿神引领你们。”

麦克斯韦尔(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是电磁理论的鼻祖。他爱研读圣经,曾在笔记里写到,“大能的神啊,你按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又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好使他能寻求神的面,又派他管理神的造物,教导我们学习神手所造的工,让我们开拓大地为我们所用,也增强我们服事神的理由。当我们接受神所赐福的话语,我们可以相信那位从神所差来的,祂使我们认识救恩并得着罪的赦免。以上所求,乃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名。”“想想看,神为所有愿意顺服祂的义,愿意接受祂在耶稣基督里永远生命的恩赐的人,所预定的是什么:模成神儿子的形像。”

汤普生(Joseph J. Thomson,1856-1940)是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物理学讲座教授,他因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获一九○六年诺贝尔物理奖。至今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门上仍旧用拉丁文刻着“敬畏主是智慧的开端”(箴九10)。近年新建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门上仍旧刻着这样的话,只是换成了英文,先后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工作学习过。汤普生曾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科学上每一个进步都加深(我们的)感觉,神的工作实在伟大!”

奥地利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创立了波动力学,其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用来描述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行为,他是一九三三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说,“我非常惊讶地发现,科学所绘出真实世界的图形非常不足,它提供大量事实性的资料,使我们的经验概括有序。但是科学却对那些真正靠近我们的心,真正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事,默然无知。它不能感知快乐与忧郁,苦与甜,不知任何美与丑,善与恶,永远与短暂。有时候,科学试着来回答这些领域里的问题,但是答案常常过于幼稚,以至于我们无法拿它当真。”

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1977)是现代火箭技术的先驱他曾领导研制了四级Jupiter火箭,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送上天。他的团队促成 Saturn五号火箭,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布劳恩认识,科学永远不能满足魂的需要。他写到,“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科学家不能领会,在宇宙的背后有一位超越理性的存在,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神学家会否认科学的进步。科学和宗教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对抗的,它们息息相关……没有任何科学上的理由可以证明,在我们现代世界里,神不能保持同样一个地位,也就是在人类用望远镜和回旋加速器来研究神的造物之前,祂即拥有的地位。”

Charles H. Townes(1915-)因为激光的发明获得一九六四年诺贝尔物理奖,他曾经作过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在他的自传《推波助澜》里,他说,“你可能会问我,神是从哪里参与这个过程(注:激光的发明),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如果你信神,就不存在哪里的问题,祂无所不在……对我来说,神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祂是能力的源泉,因着祂,我大不相同。”Arthur Schawlow(1921-1999)因为对激光波谱研究的贡献,获得一九八一年诺贝尔物理奖,他是Charles H. Townes的同事和妹夫。他曾经说,“幸运的是,我们有圣经,特别是新约圣经,其中用可接受的人的语言,讲到很多关于神的事。”

William Phillips(1948-)因为运用激光冷却及捕捉原子的方法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一九九七年诺贝尔物理奖。在宣布他获奖以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 “神给了我们一个难以置信的迷人世界来居住其中,并且探索其奥秘。”Phillips 是个敬虔的基督徒,在教会中带领读经聚会。

Francis Collins 创立定位克隆的方法,发现了数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如囊性纤维化、神经纤维瘤病、Huntington 氏病。他现任国家健康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所领导的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工作,被称作最伟大的生物学研究之一。在一次采访里,Collins说, “我称自己是个认真的基督徒,也就是相信基督死而复活的真实性,而且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里,不只是当作星期天早晨所谈论的话题而已。我接受这个信仰比很多人晚,二十七岁的时候才信主。那时候,我已经对遗传学感兴趣了,担心我对科学的兴趣会和我的信仰发生冲突……但是,对我这样一个相信人格化神的人来说,对于这样能发现一些前人从不知道,只有神知道的奥秘的机会,是绝不应该放弃的。对于不信的人来说,我想,不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这种机会不只带来科学上的欣喜,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神)的敬拜。”

在华人杰出科学家中,至少有两位基督徒。崔琦(Daniel C. Tsui,1939-),因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得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奖。邱成桐(Shing-Tung Yau,1949-)因在微分几何学上的贡献,一九八二年获得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Fields A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些东西宗教人士永远不会明白
ericaquardo 发表于 13-12-2010 11:02 AM


我想,科学家明白了,只有你不明白吧。测试你的拆弹能力吧。

"the heart locker"戏名对吗?oscar award 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2010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与信神 自从创造世界以来,神那看不见永远的大能,和神性的特征,是世人所洞见的,乃是借着受 ...
alethiacnn 发表于 13-12-2010 11:05 AM



抱歉,你的92%的信仰徒好像已经淘汰了
但这样的认识和掌握绝不能改变物质宇宙背后的创造者、拥有者、维持者和管理者存在的事实。

那么从何处你看到创造者?拥有者?维持者或者是管理者?因为它太奥秘,所以你肯定宇宙是被创造出来的?因为地球有生命,而还没发现其他星球有,从而断定它是特别的?这样来断定一个结论是否太草率了些?因为它还没有合理的解释所以就肯定它是神造的?

而且谁告诉你一个不信神的人就不可以谦虚?不可以有礼待人?
自己生命当然自己主宰,不然为何你拥有头脑?为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别把责任推向他人or它神,别做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进化论与神创说之争

关于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与圣经中所启示的 ...
alethiacnn 发表于 13-12-2010 11:11 AM


未被证实还是宗教人士不希望接受现实?还是你宁愿去相信一本书多过摆在眼前的证据?
宗教人士就是很喜欢,因为圣经写的所以就是这样,盲目的去相信,甚至想去影响其他人跟从。

~如果你要说世上真的有神,那么是道教的神呢?还是基督教/回教的神?
~如说信耶稣才可以上天堂,那么你的神是什么神?博爱的神?自私的神?还是无能的神?而且谁告诉你地狱是痛苦的?就因为圣经写着地狱是痛苦的?如果是一个博爱的神,那么还需要你相信才可以上天堂?如果是一个万能的神,还需要你相信却没有办法让你相信?or还是你的“神”和“魔”在玩一个游戏?互相收集灵魂,而你只是游戏的一部分?你是有智慧的人,请认真的思考~

而且未知不等于就要把神硬扯上关系~
如以前的人一样,你听过神用6天来创造地球的故事吗?相信你也听过,但你觉得符合逻辑吗?先有地球才有太阳?不过对宗教人士来说,相信~因为神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心的读文章吧,你不需要那么急着回应,更不需要向我反应,跟文章里所述,你喜欢的“科学”家去辩吧。有些还活着,网上还可能有他们的email呢。

另外要告诉你的,美国有一个独立组织,有一笔巨款,(亿的噢),是给能推翻圣经的人的,
到如今还没人领。
不知道你白手起家了没有,不如尝试这个。我很欣赏你的自以为是(真的)。你能的。(个人建议罢了)。我没大志,所以拿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长气了,,,,,  

重重点来啦

陆 科学家与信神

一 科学家需要神

圣经不仅启示神的 ...
alethiacnn 发表于 13-12-2010 11:17 AM


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141581
在这之前,请了解自己的脑袋
人的脑袋需要东西来集中精神,把一个人困在黑暗的地方,他就会开始胡思乱想,开始产生幻觉。这就如人创造神一样,以前的人需要创造一个虚物来让自己集中精神。不然他会崩溃。古人看到闪电击中树木,就会认为是神赐给他们的力量。因为在那时的人类没有知识,所以都这么认为。

而你给我看到的都是那些历史的科学家。

世上无神~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十时五十六分,阿波罗十一号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左脚踏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他和另一位宇航员艾德林(Edwin E. Aldrin)在月球表面漫步两个多小时,艾德林在月球上通过卫星转播站向人类发出呼吁,“无论你在何处,请暂时停下来,向神表示感谢吧!”他们朗诵了圣经诗篇第八篇的诗句:“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然后将诗篇第八篇留在月球上。一九七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阿波罗十五号的宇航员施高特(David R. Scott)和欧文(James B. Irwin)第四度登月后,欧文向太空总署递交了辞呈,到各处传讲神的福音。



一个人在黑暗的地方,脑袋也会错乱,更何况是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而且就顺着你,证明真的有东西在跟他们说话,你肯定那是神?为何不可以是“外星人”(如果有)就因为它称它自己为神?所以它是神?

一个开朗的太空人去了外太空后,行为举止会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ricaquardo 于 13-12-2010 01:07 PM 编辑
细心的读文章吧,你不需要那么急着回应,更不需要向我反应,跟文章里所述,你喜欢的“科学”家去辩吧。有些 ...
alethiacnn 发表于 13-12-2010 12:39 PM


那么在这之前只想你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神是博爱的吗?
如果是~为何要信他的人才可以升天?为何还需要地狱?

神是万能的吗?
如果是~那么为何他不直接消灭恶魔?

神是真实的吗?
如果是~为何一年比一年选择不相信宗教的人越来越多,但它却无动于衷?为何有佛教?道教?回教?只有基督才是真教?还是地球是由众多的神组成的?一个是一神,一个是多神?那么哪个才是真的?如果真的有神,他会允许这些事情发生?如果他允许这事情发生,那么他是否还是那么博爱,那么万能?

神是完美的吗?
那么为何还需要新书旧书?为何还需要派耶稣下来曾经被他驱赶的人类?为何它有那么多出错?

如果你的“神”确实那么的不完美,为何还需要去膜拜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被证实还是宗教人士不希望接受现实?还是你宁愿去相信一本书多过摆在眼前的证据?
宗教人士就是很喜 ...
ericaquardo 发表于 13-12-2010 12:34 PM

不知你看得明白吗?我希望你能推翻圣经。


创世记第一章如何能与「神导进化论」和谐一致?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小心地为我们所使用的名词下一定义,因为在不同人的使用下,「进化」这名词有不同的含意。我们必须识别「进化」作为一门哲学,抑或是作为一种描述性机制(descriptive mechanism)。设若「进化」作为描述性机制,那么这名词就是描写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物质由较原始的阶段演进至较「高等」或复杂阶段的这个过程。而且,我们也要正确界定「神导」进化论的意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较有利的位置下,处理「神导进化论」与创世记第一章的关系。




「进化」作为一门哲学

「进化」作为一门哲学,是企图解释物质宇宙(特别是生物界)乃以自我引导的方式,从原始状态的物质发展而来。这些原始状态的物质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们可被视为永恒地存在,而没有一个开端。根据哲学性的「进化」,在物质发展的过程中,排除一位有位格的神(personal God)来指引或干预,甚至对是否有非人格化的至高权力(impersonal Higher Power)存在,也抱怀疑态度。一切真像乃由不变的自然律管辖着,而这些真像至终也只是机会下的产物而已。因此,人类之所以存在,并无理由可以解释,而生命也没有真正目的。人类所造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他是自己至终的律法制定者,除了对人类社会负责外,他毋须负上其他道德上的责任。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基础,都是以功利为着眼点,就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利益。


达尔文于一八五九年发表的经典之作——《物种起源》,并没有提出上述所有观点。而且,后世学者将哲学性的「进化」与无神论视为等同,却是达尔文不能接纳的立场。因为达尔文相信,需要一位具创造能力的神,才可以在逻辑上解释在原始时期就存在的无机化合物(ooze),而初等生物正是由这种无机化合物演进而成的。由此看来,虽然达尔文的理论被那些反对神存在的人承受了,但我们称他为「自然神论者」,较诸「无神论者」更为贴切。在此应要指出,纵然「无神论者」表明自己是种种究寻真像的方法中最理性及合乎逻辑的一种,但这种理论实际是自欺欺人,在面对逻辑的考验时便站不住脚。设若所有物质都是机会下的产物,而并非由「至高权力」(Higher Power)或「超越性智慧」(Transcendental Intelligence)引导而产生的,那么,人脑里的分子也不就是机会下的产物吗?换句话说,现在呈现于我脑海中的意念,也是因为脑部组织的原子与分子偶然组合成现在的情况,而没有超然的能力加以控制或引导。因此,纵然是人类的哲学体系,逻辑系统或求真的方法,岂不也只是随机会而得的结果罢了。从上述论证看来,「无神论」为攻击「有神论」所提出的论据,并没有「绝对有效性」(absolute validity,译按:绝对有效性乃逻辑论证之一种)


根据无神论的「假设」,无神论者已使自己站不住脚,因为从他们的「前题」看来,他们的论证没有任何「绝对有效性」。据无神论者所承认的论点,呈现在他们脑海的意念,也只是头脑内的原子偶然组合所做成的。假如上述说法真确,而无神论者又诚恳的话,他便不能对自己的观点比敌对者所持的反对理论更为真确,因为大家的意见都只不过是脑袋里的原子偶然组合而成的结果。无神论者的基本假设是自相矛盾和自我攻击的,因为当他们坚持没有所谓「绝对」时,就即是坚持一个非常教条式的绝对。假如他们不求助于一种仰赖神存在才是确实的逻辑,他们便不能在逻辑上否定神的存在。离开了这位具有「逻辑有效性」的「超越保证人」,任何在逻辑方面的尝试或论证,也只是那些组成人类脑部的分子进行排列行动的配搭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进化」作为一个「描述性机制」 〗

进化作为一种描述性机制,是指生命由较原始的形式演进至高等且复杂的形式。导致这进化过程的,是某些内在的原动力依照它自己的模式运作,而无需任何的外加的控制或干扰。在达尔文时代,学者们相信:上述进化论过程之所以产生,乃由于在物种进化初期,产生了轻微的变异,这些轻微的变异保留于物种体内,然后,经过机会累积并遗传至后代。

由达尔文时代开始,读者们相信「适者生存」这原则控制着以机械过程建立而成的进化公式。但时至二十世纪,因着各种原因,这项信念不再受人支持了。孟德尔(G.J.Mendel)在植物遗传方面的实验结果准确地显示,在一样物质内的变异程度极有限,不可能使一样物种变成另一样新而不同的物种。至于物种变异时所需要的特质是否会遗传下去的问题,经过多次实验后,在二十世纪末,遗传学家已证明这些物种变异所需的特质是不会传递的,因为不能从发展出这些特质的植物中找到这些因子(参Robert E.D.Clark,Darwin,Before and After [Chicago:Moody,1967])。

在一系列由低等至高等的物种中,达尔文的理论假定物种会由生物演进阶梯的「较低目」上开至「较高目」。但这一系列渐进的物种有多个突然中断的缺口,因为达尔文找不到有关的化石证据,他便称这些突然中断的地方为「缺环」。然而,经过无数次研究,科学家最后可能要下结论说:没有所谓「缺环」存在。因此,卡拉克也承认:「假若我们乐意接受事实,就必须相信从来没有所谓居间的物种。换句话来说,由最初时开始,各种主要生物群之间已拥有现时存在的关系。」(Austin H.Clark The New Evolution[New Haven:Yale,1930])同样,辛逊(G.G.Simpson)也认为在已知的三十二「目」哺乳类动物中,每一种都是突然出现于古生物学的记录里。他下结论说:「在每一个『目』中,人类已知的最早及原始的一种生物,都拥有最基本的『目』的特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在一个接近连续的序列中,由一个『目』进化成另一个已知的『目』。」(Tempo and Mode in Evolution[New York:Columbia,1944],p.106)

因此,卡拉克(Clark)和辛逊(Simnson)需要提出一种完全是「非达尔文」式的进化论,称为「量子理论」或「突变进化论」。这种理论宣称新种类的生物会突然随机会而产生,又或是相对于新环境因素的创造性反应。但他们没有明确解释「创造性反应」之所以产生的力量来源。从达尔文理论的观点看来,卡氏和辛氏提出的根本说不上是进化理论。根据韩客尔(Carl F.H.Henry)的观察,「假设有突然发生的生物,已超出了科学分析的范畴,就正如诉诸超然的创造能力一样」(R.Mixter,ed.Evolution and Christian ThoughtToday[Grand Rapids:Eerdmans1959],p.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神导进化论」 〗
神导进化论认为有神存在,他是一位「创造者」,创造了这个宇宙的物质界。他亦是一位「设计者」,各种动植物的「目」都依照他所设计的程序而发展。神导进化论与哲学性的「进化」不同,前者坚持物质并非永恒的,而是神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在这些物质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神所订立的计划控制着。换言之,进化过程的运作在以前和现今都是由神设计,且是受神控制着的,而不是被一些神秘或难以解释的力量干扰指引。
当我们研究创世记第一章是否与「神导进化论」和谐一致时,必须小心地分析我们是否处理一个「自然神论」或「半自然神论」的概念。在「自然神论」或「半自然神论」的概念中,神似乎造了一部电脑,建立了整个运作程序,让宇宙万物都依照那个运作程序而运行,然后,神就退在一旁,袖手旁观了。这样的一个神不理会祈祷,不采取主动,对受造物的需要亦不感兴趣,受造物与神之间没有沟通,而救赎也不会从他而来。宇宙万物都被既定的运作程序管辖着,被关锁在一个僵硬的架构里。
或许我们可以将神导进化论看为:可以容许祈祷,个别人类亦可与神建立起个人的关系。然而,这种论调仍然认为神藉着某些进化的机械过程而产生在生物序列内向上演进的各种「目」,这种演进过程是自我引导的,其动力也来自本身。综观达尔文及其反对者「突变」进化论所提出的所谓科学资料,都是薄弱的;有科学头脑的神学家都不会赞同进化论。(进化论与「突变进化论」相似,正如今日美国式民主与铁幕国家的「民主」一样。)假若一个神学家接纳了孟德尔(Mendel)的意见,认为各物种之间的变异性有限,且自有其完整性,那么,就可以推论说他相信创世记一11、12、21的记载:植物与动物依次被神创造,而所有生物都「各从其类」。设若这个神学家理解创世记第一章记载的六个创造日是神藉以教训人的工具:神要告诉人类,生物世界在几个连续的阶段内依次演进,直至人的受造为止,那么,我们便应退一步承认「神导进化论」就是创世记第一章所要带出的信息。

上述一切讨论,当然有赖于神导进化论者是否接受圣经所记载的,亚当和夏娃是被创造出来而真实存在的人。有很多神导进化论者却不相信这一点,他们认为人类是由较次等的类人猿演进而成,直至最后演进出一种对神的醒觉,就在那时,猿人变成「亚当」。例如Lecomte de Nouy(其论调见于Human Destiny ,New York:Longmans,Green and Co,1947)所持的就是这种论调,他认为克马尼翁人(Cro-Magnon)于主前三万年成为真正的人类,那时候,克马尼翁人接受一个精神上的突变,使他有能力作出负责任的道德抉择。这种论调便与创世记二及三章的记载不吻合,因为该处记载亚当、夏娃是确实存在的,有个人的情绪与反应(提前二13、14亦证明这点)。有关亚当的任何超历史性见解(即认为他不存在于人类历史中),例如由新正统神学提出的论调,绝对与圣经及福音派的信念不吻合。有助了解此论题的书籍
Anderson,J.K,and Coffin,H.G.Fossils in Focus.Grand Rapids:Zondervan,1977.
Lammerts,W.E.,ed.Why Not Creation? Grand Rapids:Baker,1970.
Morris,H.M.The Twikight of Evolution Grand Rapids:Baker,1963.
Newman,R.C,and Eckelmann,H.J.Genesis One and the origin Of the Earth .Downers Grove,Ill:Inter Varsity,1977.
Young,E.J.Studies in Genesis One.Philadelphia: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19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2010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创世记第一章如何能与化石层所显示的长远年代和谐一致? 〗
从地质层中的化石及变裂性矿物显出地球已有数十亿年历史,这与创世记第一章有关创造的记载有明显冲突:常有人以此为证据,否定圣经的可信性。创世记第一章明确地指出,创造过程于六日内进行,每日有二十四小时,而人则在最后被造。其实,创世记第一章与用科学方法找到的资料只存有表面上的冲突,而两者之间没有真正的不协调。(科学家根据某些资料而推出他们的结论,但同样资料,在其他地质学专家使用下,却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假若我们照字面意义来解释创世记第一章,现代科学理论与创世记之间,根本不可能和谐。(有些人会以为,若圣经真的是无误并完全可信,那么,照字面意义解释是唯一正确的释经原则。)然而,纯粹照字义或寓意式的解经原则,都不会是相信圣经无误性的正确而恰当的态度;相信圣经作者(不管是神或透过人)所运用的字句含义正确,才是恰当的角度。
若完全照字面意义来解经,那么,根据马太福音十九章24节的记载,耶稣就是教训人,一只骆驼能穿过针眼。然而,我们从这段经文清楚地知道,耶稣只是使用惯常的原则,以夸张的语句强调富人以物质丰裕为做,所以很难悔改,不接受神的救赎。照字面意义解释马太这段经文,可算是异端邪说:最低限度可视为刚愎的意见,与正统的教义全无关连。另一个例证是当耶稣面对群众的挑战,要他行神迹时,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二19):群众竟然照字面的意思解释耶稣的说话。于是,约翰便在二21及22继续解释:「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在上述情况里,照字义释经是彻底错误了,因为这不是耶稣所用语句的真正含意:事实上,他所指是将要发生而更加伟大的神迹——他的身体复活。
从上述例子看来,当我们研究创世记第一章时,不应逃避详细研经的责任,而要尽量澄清圣经所用字句的意思;先知(在这情况下可能是摩西)被圣灵默示,在神的引导下使用某些字句。创世记第一章的真正目的,是否要表明亚当「出生」前,所有创造已于六个二十四小时的「日」内完成?抑或上述意见只是个错误的推理结果,忽略了与本段经文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圣经资料?要解答这问题,必须详细研究创世记一27,这节经文记载人是在第六个创造日的结束阶段被造的:在第六日(很明显是这日将完的时候,所有动物都已造成,被安置于地球上。因此,人被造的时间不会距离日落太远),「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意思是:夏娃也和亚当一样,在第六日将完结时被造的。
但当我们翻到第二章时,便发觉创造亚当和创造夏娃之间,相隔了好一段时间。从二15得知,雅巍以罗兴(即耶和华神)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内,他可以在这理想的环境内发展;伊甸园有茂盛的树木、结果子繁茂的农作物,还有四条河流由伊甸园流向近东的其他地区。亚当要在园内耕作,保持这个广大的园子。二18记载「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我们很容易了解其中的含义:亚当勤恳负责,在园内修理树木,采摘果实,清除野草,经过一段颇长的时间,他渐渐失却在这美丽伊甸园工作的兴趣了。虽然这份工作是如此奇妙,但亚当不再和起初一样的兴奋,这工作再没有挑战性了。于是,他开始有点寂寞的感觉,有点不满足。
为要弥补亚当的寂寞,神给予他一件在自然历史上很重要的工作:他要为在园中的各种动物和雀鸟分类。园子的范围广阔,有四条大河,所以里面必然有数以百计种的哺乳类动物、爬虫类动物、昆虫和飞鸟,还没有计算飞虫。(希伯来文op[鸟]表示包括了飞虫,二19。)十八世纪时,瑞典科学家林奈(Linnaeus),要花上数十年来为欧洲科学家所认识的生物分类。林奈那时候的动物,无疑会比亚当时的多;伊甸园内的动物群当然会少于林奈所知道的生物。不过,亚当为观察每种动物,为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也要花上好些时间了;特别是他要为每种动物命名而没有前人经验可依从。亚当为伊甸园繁衍的雀鸟、动物和昆虫列一张清单,相信他要花好几年时间(最少亦要几个月)。
最后,这件使人感兴趣的工作完成了,亚当又再感到空虚。二20的下半节说:「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亚当仍是个孤独的处男,经历一段颇长期的不满足,于是,神认为亚当在情感上已作好准备,可以接纳一位妻子——「帮助者」(参吕振中译本)。所以神使亚当沉睡,从最接近他心脏——人身体的核心——的地方取下一根骨,造成第一个女人。神把这清新完美的女人带到亚当面前;亚当便沉醉于喜乐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知道的。。。。。。。


我们将创世记一27及二15-22互相比较,结果很明显;创世记第一章从没有表示亚当和夏娃一同被造的第六日,只有二十四小时。亚当与夏娃的被造,相隔颇长时间;由此看来,若坚持亚当于创世记二15-22的经历是在第六日(二十四小时)的最后一或两小时内发生,可谓全不合理性了。唯一合理的结论是:创世记第一章的目的并非要显示神用多长时间完成他创造之工(虽然有些工作是可以立刻成就的,例如在第一日创造光);这章经文的目的是指出那位将自己显示于希伯来民族,并亲自与他们建立个人关系的神,正是唯一真神——创造万物的主。这种信念与围绕着以色列的异教信徒的观念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是一些难以解释的力量,使众人从不知源头的先存物质相继地出现。

创世记第一章是一项庄严的声明,彻底驳斥了古代异教文化的各种宇宙起源说,并显出这些传说只是毫无根据的迷信。全能的耶和华神在万物之先已存在,他藉着自己命令的说话而使整个宇宙存在,并照着自己满有权能的旨意而定规风、雨、太阳和大海这些伟大的力量。异教徒的腐败观念,幻想出那些会争吵而善变的满天神佛;耶和华神与它们岂只有别天渊!独一真神藉着创世记第一章向人类显明,是他自己从无有中创造万物,并将宇宙置于他满有权能的管治底下。

此外,创世记第一章还显明了神的创造是有次序和有系统的;创造之工可分为六个阶段,用一星期的连续六日来表示。在这点上,观察出希伯来文的六个创造日都没有定冠词便很重要了;翻译作「第一日」(the first day)、「第二日」(the second day)等是错误的。一章五节的希伯来文是「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dsy one)」。 希伯来文的「第一日(the first day)」是hayyom hari'son,但本节经文只是说yon 'ehad(一日[day One)。第八节并非hayyomhasseni(第二日[the second day]),而只是yom seni(二日[a secondday])。在这种风格的希伯来文中,有定数的名词通常与定冠词连在一起,只有诗体式的希伯来文才把定冠词删除。其余的六日都没有定冠词,因此我们可以接受创世记第一章所描写的是一连串发生的事情,而非有严格界限的数段时间。

创世记一2-5陈述第一阶段的创造工作;光的形成;主要是指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光。一般来说,阳光是动植物生长的先决条件雌然有些在地底下的生物无毋阳光而仍可生长)。

创世记一6-8代表第一阶段:苍天(expens;raqia')形成;将悬浮在天空的水份与凝结于地面的水份分开。raqia'的意思,并不是某些作者所以为的,指一个锤打成的金属盖(在任何古代文化中,都没有这种概念);这字的意思只是「铺张的穹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以赛亚书四十二5,该处运用同源字roqa',「创造诸天,铺张(源于动词natah[展开]窗帘或帐幕索)穹苍,将地和地所出的(名词se'sa'im时常指动植物)一并铺开(raqa')……的神耶和华如此说」。很明显,raqa'在本段经文并不是指「锤打」或「踩踏」的意思(若这字与金属工程有关,就可以作「锤打」或「踩踏」);而同义字。natah更可证明这字于本段经文应解作张开或膨胀的力量。因此,raqia'这名词的意思只是「苍天」,而没有硬金属盖的涵义。

创世记一9-13乃关于神创造工程的第三阶段;海洋和湖泊的 水退减至较低的地方,使广大的陆地露出水面,成为旱地。毫无疑问,是地球慢慢冷却而引起水气凝结才导致这个结果;因地壳压力而产生的大小山脉,当然也会使水与陆地分开。旱地(hayyabbasah)一旦出现,植物就有机会在地球表面繁殖。

创世记一14-19陈述神于第四个创造阶段将云拨开,使阳光直接照射地面,使地上还可以准确地观察太阳、月亮与众星的运行。第十六节不可解作是指明神在第四个创造日才造成各个天体;反之,这节经文指出,在第一天被造而作为光源的日、月和众星,这时被神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地球上的人类国着观察这些天体而得知时间(「天宫、季节、日子、年份」)。第十六章的希伯来文wayya'as,应该译为「于是[神]『已造了』(made)」。(希伯来文没有「过去完成时态」的语式,只有用「完成时态」或这里的「未完成过去时态」,来表达英文的「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态」,至于是代表那一种,则由上文下理决定。)

创世记一20-23指出,在第五个创造阶段,神已完全使深海生物、淡水生物及飞行生物繁衍了(飞行生物包括昆虫、蜥蜴类或有羽毛的雀鸟)。从观察地层中的化石,得到一个使人感兴趣的发现:无脊椎动物的化石,是突然间在古生代寒武纪出现的。我们不能从寒武纪之前的地层得知五千多种古生代的海陆动物如何繁衍,因为在寒武纪之前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这些种类的化石(参看D.Dewar,“The Earliest Known Animals,”Journal of the Transactions of theVictoria Institute 80[1948]:22-29)。

创世纪一24-26记载创造过程的第六(即最后)阶段。神使地上的动物各按其种类而产生(24节的lminah及25节的lminehu,意思是「各从其类」,但没有指明最先创造的是雄性抑或雌性);这创造过程的高潮是创造人,关于这一点,上文已有详细讨论。

在各段创造过程的记载结束时,都有一句说话出现:「有晚上,有早晨。」这句显示一过程完结的句子之所以存在,似乎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这句经文要弄清楚,「象征性的时间单位」所代表的,究竟是一个由日出至日落的「日」,抑或是二十四小时的「日」。yom(日)可用于上述两种情况中。事实上,yom首次出现于第五节:「神称光为『书』,称暗为夜」;因此,必须显明每一个创造日都由一个完整的二十四小时循环来象征着,而这循环于前一天的太阳下山时开始(依照我们的计时方法),而在第二天太阳下山时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要在下一个创造阶段开始之前,形容上一个创造阶段的开始及完成,二十四小时的「日」便比只是日出至日落的「日」较佳。假如作者写下这句公式化的经文,乃为显示神的创造过程是分几个特定阶段进行的,那么,我们便不应照字面意义解释,而说圣经作者所表达的是神于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一个创造阶段的工作。

有些学者则认为,十诫的第四诚指出,神在第七天歇了一切的工,因此以后每个星期的第七天都要被尊为圣,他们就以此为根据,说创世记第一章的「日」应作字面意义解。但这个理由不够说服力;假如在每个星期的其中一天要分别出来,使平日劳苦工作的人都可以在这天敬拜和事奉神,那么,在任何情况下,这「日」(星期六)的意思必然是二十四小时。事实上,圣经没有指明神在结束他创造之工时只休息了二十四小时。二2-3没有像以前六个阶段结束时一样,我们看不见那句表示完结一阶段的公式化经文。与此同时,根据新约的教训(来四1-11),在一定的意义下,「安息日的安息」持续至教会时代。由此看来,我们很难将第七天的「安息日」,与神创造过程的「第七天」扯上关系,在第七天,神结束了他创造之工。

有关创世记二2所用,yom的另一个证据是,KJV与其他现代的英文版本不同,将第二章二节翻译作:These are the generationsof the heavens and of the earth when they were created,in the day that the Lord God made the earth and the heavens.(译按:中文和合本作:「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前数段经文已指出创造天地的过程至少包括六日,因此,二4的yom绝无可能代表一个二十四小时的「日」。除非圣经上下文互相反驳!(一位基督徒的地质学家发表了有关这题目的详细讨论,可参看Davis A.Young,Creation and the Flood and Theistic Evolution[Grand Rapids:Baker,1977]。D.A.Young的很多论点仍有待商确,他所用的名词也不统一;但总括来说,他这部作品对于研究神导进化论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0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类的远古遗迹 〗

创世记第一章的六个创造日,是代表一连串创造过程的六个特定阶段:上文已陈述各种支持这理论的证据。现在,我们继而研究亚当和人类起源的遗迹。这问题已于本文作者的另一部着述《旧约概论》(香港种籽,页二三—-二三四)有详细讨论。古人类学家给予类人猿(anthropoid)遗骸的远古年份,仍然有待商确。 L.S.B.Leakey用氩化钾的分析方法,来估计他所命名为坦喝尼喀的「辛珍图波斯」("Zinjanthropus" of Tanganykia),约有一百七十五万年的历史("Exploring l,750,000 Years into Man's Past,"NationalGeographic[October 1961])。另一些在Olduvai Gorge发现的标本,还被定以更远的年代。

学者认为尼安德特穴居人类(Neanderthal cave man)生存于五万至十万年前,这种人类似乎已掌握制造石斧及石箭嘴的技术,还似乎懂得利用火来煮食。他们甚至可能与某些艺术创作有关,虽然在亚达米拉(Altamir)穴洞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洞穴壁昼可能是较后期的克罗马尼翁人(Cro-Magnons)的作品。

申论至此,应该陈述地质学上的某些发现,这些新发现使地质科学不能持守传统以来所估计地层的古远年代。德萨斯州玫瑰谷的巴路西河,在河床露出的地层提供了某些地质证据,科学家已对这些证据作了详尽研究,而研究结果已由 Cecil Dougherty of Temple发表,题目是:Valley of the Giants(Minneapolis:Bible-ScienceAssociation,n.d.),这篇着述现已印行达第六版了。另一方面, 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号的Bible-Science Newsletter(p.4)有一篇报告由肯萨斯州里昂市的佛烈贝尔利(Fred Beierle of Lyons)发表,内容是关于他在一九七八年往巴路西河考察的结果。据佛烈贝尔利的考察发现,在裸露的地层可看到一组完整的足印,是由三只脚趾的恐龙留下。在上游不远处,还发现暴龙(Tyrannosaurus Rex)和雷龙(Brontosaurus)留下的足印。夏天旱季来临,水位下降,使这些古生物的足印很容易被发现;于此还可看见早期人类的足印构越恐龙留下的足迹呢!

而且,在同一个白垩纪地层(Cretaceous laver)内,就是发现古生物遗迹附近的一层,找到一黑色的长条状矿物,这条矿物已被证明是一条由树上掉下来的树枝,因火烧而炭化,后来被石灰层所掩盖。这条炭化的树枝直径两寸,有七尺长,位于发现人类及恐龙足印那地点的下游约二百米之处。这条树枝的其中一段被移离原地,送往加洲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贝格(R、Berger)处,进行碳十四分析。贝格后来送还他的研究结果:这树枝约有一万二千八百年历史,误差是正负二百年。假如这项判断得到其他实验结果支持的话,那么,传统地质学家对于地球年代科学,便需要被彻底检查了。我们拥有晚中生代(Mesozoic)地层所提供有关早期类人猿的证据,与此同时代的有最高度发展的恐龙,而上文提及的碳化树枝证明这些遗迹不会有超过一万三千年的历史!

上文提及那期Bible-Science Newsletter中第一页的编者语,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使我们知道,在传统上地球年代学计算年份所用的方法,存有一个基本的错误。利用分析可衰变的矿物(例如铀分解作铅,氩40衰变成氩36)来测定地层年代,乃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所有沉积的矿物,原来都由纯粹的「母元素」组成。科学家假设当熔岩冷却时,「母元素」会开始分解,电子逐渐减少成为原子量较低的「子元素」。不过,科学家从新近(约一千年)前喷发的火山口取得样本,使用「母元素」与「子元素」比例的方法,却测定这个样本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由上述例证可知,在矿物沉积的初期,可衰变矿物已拥有大量「子元素」。因此,用「母元素」与「子元素」比例来测定该矿物所在的地层日期,根本没有价值,且会误导人。传统的地质理论学家如何面对这个在地质学上的新发展,我们要拭目以待。无论持「长远年代」意见的地质学家怎样看这些新发现,或采取防卫态度,也不能长期漠视或瞒骗大众的意见。
无论测定年代的方法是怎样不可靠,导致科学家们错误估计类人猿存活的年份;但事实上,我们不能把这些类人猿存活的年代订定为迟于创世记一至三章亚当与夏娃的创造。无论我们怎样处理创世记五章所记载的统计资料,也不能把亚当被创造的日子订定于主前一万年以前。假若我们相信创世记五章所提及的数字,那么,纵使我们认为这份族谱偶然有一两处中断了,也不得不承认类人猿其实是在亚当以前存在。换句话来说,由克马尼翁人(Cro-Magnon)以至「辛珍图波斯」(Zinjanthropus),都是一些较发达的类人猿,拥有一定程度的智能与应变能力,但在亚当和夏娃被造之前,全都死亡了。

若我们小心审视圣经记载,会发觉当神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亚当和夏娃时(创一27),神把自己的灵气吹送给他们(创二7);在第一至五个创造过程中,神都没有作出这个行动。神的形像是否包括一些物质的形式、特别的骨骼或生理结构?肯定不是,因为神是个灵,不是肉体(约四24)。因此,使亚当成为神创造重心的所在,是他那内在的魂(nepes)与灵(ruah)还有他的生理结构与身体本质,而这些结构与本质使亚当拥有动物的情绪与欲望。第一个真正的人类是会负道德责任的动物,里面有灵,与神有约的关系;由这个人开始,便繁衍出整个人类种族(罗五12-21)。

在亚当以前,可能有一些发达而有智慧的类人猿存活,但后来又死亡了;但这些类人猿不是照神的形像被造的。神的话语告诉我们两者的分别,我们也要在这里驳斥古人类学的理论,因为古人类学家认为亚当以前的类人猿,在生理构造上与亚当相似,他们便假设这些类人猿便是圣经所说的真正人类。虽然这些早期的穴居人类已发展出一定的技术,懂得煮食的技巧,还彼此发生战争(正如动物之间也会自相残杀),然而,尚未有考古学上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拥有真正的人类灵魂。

关于黑猩猩(chimpanzee)与大猩猩 (gorilla)的最近研究结果显示,较人类次等的猿人类有能力使用工具(「除了人类,黑猩猩就是懂得使用最多工具以达成各种目的的动物了。」Jane Goodall,“Life and Death at Gombe",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979]:598)。黑猩猩与大猩猩都懂得握手、轻拍以表示安慰对方,拥抱或甚至亲吻。它们也会用粗暴无情的态度对待同类,甚至吃掉自己亲生的小猩猩。大猩猩能够用讯号语言与人类沟通,还向人类撒谎;事实上,它们更晓得使用照相机(Francine Patterson"Conversationwith a Gorilla,”National Geographic[October 1978]:458-59。因此,纵然考古学家发现史前「人类」有与上述相类似的智慧,也不足以证明这些「人类」有亚当一般的人性,或拥有道德及属灵的特质。由此看来,无论这些「非亚当」或「亚当以前」的种族有什么遗迹留下来,也不能对圣经的可信性有任何妨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02:27 AM , Processed in 0.1281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