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江南烟雨

除淫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11-2009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4-11-2009 06:47 PM 发表


那还有一个挑战你的难题。。。你肯定这是佛说的话,那你了解佛说的四圣谛八正道有多少,你怎么不怀疑这是人们通过翻译时候自己说的呢?别试图用中文英文的经典来解说,因为这些已被嫌疑是非佛说的经典。

哈哈 ...

我不了解不代表不是佛说的啊?
我不怀疑因为它真的指出世间的真相 经过我本身的思考与查证所以我相信
至于
"别试图用中文英文的经典来解说,因为这些已被嫌疑是非佛说的经典。"
嫌疑就应该查证
  
还是不懂你要带来什么意思  有谁可以帮忙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1-2009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1# 江南烟雨 的帖子

江南烟雨:那么大般若经以你的"智慧"来说 是佛说过的吗?

沧浪澈:我认为是佛说过的,正如你认为中英文经典也是佛说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9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钻钻牛角尖也是一番滋味。不钻白不钻,就钻到够,清醒之后就出来。我是过来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9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4-11-2009 05:21 PM 发表

你的解说比他容易明白

非也。难道你真的明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下,楼主是男生或女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4-11-2009 05:28 PM 发表

我已经发愿继承如地藏,观音般的精神
等我做了观音再来跟你论法

这样的观想非正见也。
要培养慈悲心是受到鼓励的事情。但也要慈悲的有正见呀!
正见者,明白无常苦与无我也。
如果要学某某和某某,要渡完所有众生才成佛的观念就错了。因为众生永远是渡不完的,而且这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话表明这位某某是永远不死的人物,违反了无常的定义。
为何不学佛陀呢?难道佛陀不慈悲?佛陀的教导没有违反真理的定义。 他说所有现象都是无常苦与无我。他本身都必需面对死亡,谁都逃不过,何况是一位菩萨而已呀!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5-11-2009 01: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4-11-2009 07:11 PM 发表
江南烟雨:那么大般若经以你的"智慧"来说 是佛说过的吗?

沧浪澈:我认为是佛说过的,正如你认为中英文经典也是佛说的一样。

劳烦师兄可以说清楚断灭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4-11-2009 08:34 PM 发表
好奇下,楼主是男生或女生?

变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4-11-2009 08:38 PM 发表

这样的观想非正见也。
要培养慈悲心是受到鼓励的事情。但也要慈悲的有正见呀!
正见者,明白无常苦与无我也。
如果要学某某和某某,要渡完所有众生才成佛的观念就错了。因为众生永远是渡不完的,而且这句地狱不 ...

成佛需要修行很长远的时间
我发原从此身开始 无论将来受生到哪里 都要以哪个身份救度众生
直到成佛为止



我觉得地藏菩萨可以随时取得佛果
只不过他不愿意早入涅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6-11-2009 05:21 PM 发表

成佛需要修行很长远的时间
我发原从此身开始 无论将来受生到哪里 都要以哪个身份救度众生
直到成佛为止



我觉得地藏菩萨可以随时取得佛果
只不过他不愿意早入涅盘吧


哈哈哈。。。。。我愿你欲想成就果位的心愿可以实现。
但不支持以下两段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6-11-2009 05:16 PM 发表

变性人...

你很想成为变性人吗?  心念是业的源头。。。小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9# 江南烟雨 的帖子

你是不是要渡自己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9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6-11-2009 06:02 PM 发表


哈哈哈。。。。。我愿你欲想成就果位的心愿可以实现。
但不支持以下两段的观念。

谢谢你 希望你也一样
其实每个学佛人的发愿 方向都不同 每个人或许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但最后的成就也是一样的。
菩萨的大悲大愿是值得赞叹,学习的 我相信很多菩萨就如下面经典说出的愿力一样
普贤菩萨行愿品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就如地藏菩萨般 明知众生无法度尽,所以他度众生的愿力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9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6-11-2009 06:29 PM 发表
你是不是要渡自己先???

是啊 要一边自度一边度他
就像我现在般 于佛法的认识只能用经典上的形容 恒河里的一颗沙
但是会尽自己所知道的佛法 告诉我身边的人知道 精神和物质上帮助每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9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4# 江南烟雨 的帖子

要度自己,就要守好自己的五戒十善,只有这样才可以度自己,所有菩萨阿罗汉佛都从这样开始度自己的。

只有从佛法僧处受得五戒,也就只有五戒的基础上,才有能力持八戒、十戒、出家戒、菩萨戒等等戒律,这样才可以生出自己的定和慧。才可以次第性彻底摆脱魔的重重诱惑和考验。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8-11-2009 02: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9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4# 江南烟雨 的帖子

渡是渡人出生死, 若不体証, 还只是一边自学一边教导他人所谓的善道...
应该不能说渡, 不然可以说那老师是在渡学生..

自己一大堆烦恼, 当烦恼来自己都可能倒下去了, 如何叫别人去断烦恼, 佛和阿罗汉渡众生是能够的, 一般人还是先自渡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9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8-11-2009 04:43 PM 发表
渡是渡人出生死, 若不体証, 还只是一边自学一边教导他人所谓的善道...
应该不能说渡, 不然可以说那老师是在渡学生..

自己一大堆烦恼, 当烦恼来自己都可能倒下去了, 如何叫别人去断烦恼, 佛和阿罗汉渡众生是能够 ...

断烦恼是要很久的事了 就算佛也不能直接让所有众生断烦恼
要让一位众生种下善根,弃恶从善 从小开始

当然,自度完了 也不要忘记去度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9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8-11-2009 01:45 PM 发表

谢谢你 希望你也一样
其实每个学佛人的发愿 方向都不同 每个人或许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但最后的成就也是一样的。
菩萨的大悲大愿是值得赞叹,学习的 我相信很多菩萨就如下面经典说出的愿力一样
普贤菩萨行愿品 ...

其实学佛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就解脱,愿达至涅磐,没有其他。
如你所说,个人学佛法的发愿方向都不同。那么是否可以告诉我你的方向?
如果你有个方向,但你的方向与解脱目标对立,那么你就必须反省再作分析了。
希望你的方向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11-11-2009 09: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9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8-11-2009 01:48 PM 发表

是啊 要一边自度一边度他
就像我现在般 于佛法的认识只能用经典上的形容 恒河里的一颗沙
但是会尽自己所知道的佛法 告诉我身边的人知道 精神和物质上帮助每一个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请问:要如何一边自渡,一边渡他?
相信你一定有个方案解决“一边自度一边度他“这桩事情。
说出了,我们可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9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断灭相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6-11-2009 05:15 PM 发表

劳烦师兄可以说清楚断灭相吗?


『断灭』就是『断见』,与之相对的是『常见』,佛法说诸法缘生缘灭,故不是『常』,但生灭不已,因果相续,毕竟性空,并非指拨无因果的『断灭』。
佛陀时代,有些外道说人死如灯灭,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断灭见』,或叫断灭相。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有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就是说发菩提心者,不执断灭,也不执常有,但取中道实相。

兹心非心与诸位大德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2-2025 12:16 AM , Processed in 1.5466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