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尋夢人

鬼节谈超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9-2009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7# 佛国的祝福 的帖子

注重是比较看重..
佛书或佛牌,念珠那些东西是重要, 但比起"心", "心"更重要, 若把心注重在外在的东西是比较危险的, 佛陀时代的一个僧人因爱自己的迦纱, 死后生为虫留在自己的迦纱里... ,
不管对好的东西或坏的东西, 执着只是带来坏处...

其实东西重要不重要, 是心"相信"而已, 因为心"相信"才变成重要, 是心让它变成重要, 那最最重要不就是"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9-200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1:33 PM 发表
注重是比较看重..
佛书或佛牌,念珠那些东西是重要, 但比起"心", "心"更重要, 若把心注重在外在的东西是比较危险的, 佛陀时代的一个僧人因爱自己的迦纱, 死后生为虫留在自己的迦纱里... ,
不管对好的东西或坏 ...


不否认你的见解。
心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9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16-9-2009 12:09 PM 发表


阿姜曼就曾经跟一对守着古塔的姐弟幽灵说法,
他们是建古塔的布施者,因为执着,所以一直徘徊于该处,
而阿姜曼知道后,就劝他们放下执着,而得以超度他们。
更详细的细节
我就不知道了.


阿姜曼尊者的传记有记载,

这两位鬼道的姐弟后来投生在忉利天(三十三天),

是非常殊胜的天界,佛陀的母亲也是投生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值得多少錢?

管他甚麼真理或真相,大家只為談話而談話.

如果真的是要尋找佛法真理,一張 A 4 的白紙已嫌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9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6-9-2009 01:03 PM 发表
沙马内拉


Samanera =沙马内拉 =沙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9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6-9-2009 01:05 PM 发表

这样的话,师兄如何看待大乘佛教地藏王菩萨重在渡地狱众生的说法?


我还未想过这个问题;

看来要开夜车翻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6-9-2009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6-9-2009 01:05 PM 发表

这样的话,师兄如何看待大乘佛教地藏王菩萨重在渡地狱众生的说法?


我还未想过这个问题;

看来要开夜车翻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16-9-2009 01:07 PM 发表


而更好笑的是,
说与大禅师讨论过这个课题。
问题是,禅师是外国人,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而且还提到,获得所有比丘的认同,
殊不知其实大家是不想浪费时间去讨论这些与禅修没关系的东西 ...


原来如此...

看来是一小撮人在搞小圈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9-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6-9-2009 01:05 PM 发表
第二种是地狱众生,他们身心受苦无间断,心不能安静下来.
对他们说法,他们听而不闻.。。。

这样的话,师兄如何看待大乘佛教地藏王菩萨重在渡地狱众生的说法?


其实梦人兄说得没错。这与地藏菩萨久远劫来于地狱超度罪苦一事并不违背。

要知道,地狱之大不是所有众生都有缘听见地藏菩萨名号的,更甭说能听闻佛法僧说法讲经的,

地藏菩萨之所以能从地狱救拔罪苦,也是与这些有缘众生,得以克服自身障碍,信此得度之门为前提的。

其实与菩萨有缘的众生,主要是处于极苦,心欲寻真道出离苦,又想解决自己根本无明问题的众生。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6-9-2009 02: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8# 尋夢人 的帖子

沙弥从那里翻译来? 沙弥=SAMMY??

只是把翻译的名称修正, 接近原来的发音..... 知道你很北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2# 佛国的祝福 的帖子

所以长老说, 佛牌只是工具, 真正的力量是来自心... 要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1:07 PM 发表
对于超渡, 我们只是依个人看法..., 你有你的看法, DAS有他的看法, 我有我的看法..这是立场, 观念和逻辑思维的老生之谈, 都是想蕴...

书本阿罗汉??
其实不只佛书, 连佛牌, 我已经不再注重...
那只是心外 ...


佛牌,佛书,不再注重?那你怎么学佛?或者以什么管道学佛?入定,到他方世界听闻佛法?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2:33 PM 发表
沙弥从那里翻译来? 沙弥=SAMMY??

只是把翻译的名称修正, 接近原来的发音..... 知道你很北传....


梵语:śrāmaṇera。。。 我也知道你很南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1# 三法印 的帖子

佛国讲的Luangpu Waen..应该就是那位在云上坐禅, 而被军用飞机上的乘客发现而出名的高僧, Luangpu MAN的弟子...
Luangpu MAN的弟子现在还在的应该只乘LONGTA ...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3: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1:33 PM 发表
注重是比较看重..
佛书或佛牌,念珠那些东西是重要, 但比起"心", "心"更重要, 若把心注重在外在的东西是比较危险的, 佛陀时代的一个僧人因爱自己的迦纱, 死后生为虫留在自己的迦纱里... ,
不管对好的东西或坏 ...


佛陀时代与现代的时代一样吗?佛陀在世的时候,成就了多少位阿罗汉,菩萨?我们这个时代呢?同样的,佛陀那个时代尊敬袈裟就如同自己生命一样,现在不是说没有,只是还有那么盛吗?同样一个例子,放在不同的时代,就不可同日而语。。。

佛陀时代的给孤独长者可以黄金铺地来供养佛陀祈园精舍,这个时代还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2# jackson2009 的帖子

不要误会...佛牌,佛书,不再注重的意思是注重更重要的...
真正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
听闻佛法就是观--五蕴十八界和心.
四念处--修修法念处就是无时无刻"听闻佛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9-2009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5# jackson2009 的帖子

你知道泰国有多少位阿罗汉吗? 去问佛国大大...

来来...什么是心? 你看道你的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4# 三法印 的帖子

Luangpu MAN的弟子不只剩LONGTA,但也不多,几位而已。
如果没记错,有一位在不久前圆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8# peggy_str 的帖子

就是...所剩无几...
一位在不久前圆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6-9-2009 03:59 PM 发表
不要误会...佛牌,佛书,不再注重的意思是注重更重要的...
真正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
听闻佛法就是观--五蕴十八界和心.
四念处--修修法念处就是无时无刻"听闻佛法"..


别误会,很多学佛的人会掉入一种迷思,修行=静坐=观四念处,对这是没错,但是怎么却你去观察四念处,的心态,是正确还是错误,所以,“多闻”才是真正的方式。。。

有些人修习了四念处,所掉入的习性就是什么都不想知道,已有什么烦恼,就入定,去观四念处,到头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以前去过大专的禅修营,有些人出来了之后,动作慢了许多,走路也慢慢来,吃饭就要吃一个小时。我不是说修四念处不好,只是要注意,你修了四念处,是否执著了禅乐?你修四念处,是否有融入你的生活?你修四念处,是否问题一发生,只想入定,什么都不想去做?

只是指出当时候的通病。。。没有指责的意思。。。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2-2025 06:27 AM , Processed in 0.1102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