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7-2009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那个粥看起来很好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7-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0# dollydolly 的帖子

要用爱心煮才好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09 07: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入太庙每事问》

孔夫子当初到太庙去,也是“入太庙每事问”,遇到很多事,他都会去请教太庙里面负责的一些工作人员。

其他的人就会觉得很奇怪,夫子的学问如此好,为何还要向人请教?

夫子回答说:“每事问是代表对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能这个环境有其规矩,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有失礼之处。

所以,我们到一个新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和规定,甚至于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自去更动。如果随便去改动,就会造成当地工作人员的麻烦,有可能犯了“无心非,名为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读了四年都是进进退退。升五年级的时候,刚好分配到姚老师那一班,我的母亲也在我们学校任教,

老师就问我妈妈:“如何教导这个孩子?

妈妈想了一下说:“这个孩子不爱念书,但是很爱面子。

爱面子好不好?不好!但是可以因势利导。

我们老师一听就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编班那一天,所有的四年级学生都在操场中间,十二位老师站在操场旁边,然后开始念同学的名字,学生就跑到那一班。

整好队伍以后,回到教室,姚老师就说:“蔡礼旭,你跟两个同学一起去拿扫把。”小学生被老师叫到都很高兴,可以为老师服务,就赶快跑去拿扫把回来。

接下来老师又说:“蔡礼旭,带五个同学去搬书。”我们又赶快去领新书。

所有这些前置作业都完成了,老师就说:“我们来选班长,我提名蔡礼旭,其他的你们提名。

选举结果如何?新编的班级,认识的同学只有三、四人而已,而大家耳朵里听到的就是蔡礼旭,所以我就这样顺利当上班长。班长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我的成绩就不能不好,不然面子挂不住。老师不费吹灰之力,没有教我如何用功,从此以后,我的名次就没有再落到第三名以外,我再也没有为了学业而令父母担心。确实,教导孩子可以因材施教,善于观察,用善巧的方法去成就学生。

后来我考上了教师也很欢喜,又回去找我的小学老师。我请老师在素食馆里吃饭,因为我也常跟母亲去这一家用餐,所以服务员走过来问:“请问这一位是?”我就跟他介绍,这是我的小学老师。他一听很羡慕,小学老师现在还有联系,还一起吃饭,很少见。

那时我已经听闻佛法,我就把《认识佛教》、《三皈依》这些老和尚的教诲送给老师。他拿了很欢喜,就对我说:“从今天起,我是不是要叫你师兄?”我跟老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是老师。”内心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缘分,是人生很高的享受。

我还跟老师就教学经验做探讨,老师也把他很多宝贵的智慧介绍给我。后来我到海口去发展中国文化,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打电话给老师,跟他报告学生在大陆做事的情况。讲完以后,老师在电话里一直在笑,他说:“有你这样的学生真高兴。”

从中我体会到,只有两种人绝对不会嫉妒你的成就,一是父母,二是师长。其实我们对于师长,在物质上也没有什么好的供养,最好的供养就是立身行道,让师长的教诲指导着我们的言行,利益家庭、社会、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9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教育首重以身作则》

有一位老师是教五年级,他除了教书以外,每天还安排三个小时深入圣贤经典。每天早上他都是很早到学校,自己读诵《弟子规》、《孝经》。他的学生一进门,本来还拎着早餐准备慢慢地吃,看到老师已经正襟危坐在读经,小孩立刻走到自己的坐位,坐下来把经书拿起来跟着念。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由于他的用心,他们班的成绩还有礼貌都有很大的进步。

校长看了以后,就问他:“你们班是怎么教的,怎么会教得这么好?

这位老师跟校长说:“因为我请了数百位古圣先贤来教我们的学生。

有一套书叫做《德育故事》,里面有七百多个圣哲人的故事,分成八个单元来编排,这八个单元就是“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每天跟学生讲两、三个德育故事,这些孩子听了以后,懂得见贤思齐。又以《弟子规》做为班规,学生犯错不等老师讲,自己就会知道错在哪里。

比如说在教室里奔跑,结果撞到椅子,学生会说什么?“宽转弯,勿触棱”、“事勿忙,忙多错”。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出现,孩子会想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孩子懂得勇于认错,勇于改过,不会推诿,不会掩饰,也会想到“德有伤,贻亲羞”。

当我们的下一代遇到事情,都能提起《弟子规》的教诲,他这一生一定会过得很充实,也会很有影响力。校长开始重视了,就邀请我们中心的老师去向全校的老师做两次演讲,我们也把《弟子规》送给他们。所以,一个人立定志向要“为往圣继绝学”,他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展,他对自我的要求就会非常严格,就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位老师跟我们接触了半年时间,他就开始跟着我到中国大陆去演讲,把他的经验不只在学校推展开来,还贡献给其他地区的老师和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9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护持正法》

在场听课的朋友们,都是在护持正法,因为你们都用和善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有灵感。

有些朋友听了觉得对自己有帮助,也带了其他的朋友来,这都是在护持正法。

有的妈妈把儿子带来,我相信她先生会很欢喜,因为只要儿子闻了正法,就可以兴旺好几代。这都是护持正法。

所以,有很多年轻人发心出来讲经,我们也要好好地鼓励护持他,他就会愈讲愈好,护持的功德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7-2009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人情练达皆文章》

有一个学校举办旅游,搭车时,很多男老师就坐前面,其中有一个女老师学过《弟子规》,但也不方便直接指责他们,若直接说他做错了,他可能会恼羞成怒。所以,老师都要好好学习《弟子规》,不然言语、行为可能都会起反面的教育。

所谓“人情练达皆文章”,她就运用言语的艺术,跟他们说:“女士优先,你们往后走。”后来有年长的老师上来了,这位女老师立刻就站起来让坐。当有一个人做出来,其他人的恭敬心也就提起来。所以,我们在任何团体,处处要表演给人家看。

除此之外,他们一进饭店房间后,很多人把所有的灯统统打开。为什么统统打开?因为不花自己的钱。假如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钱,就会做出很多折损自己福报的事。这些灯会发亮,能源是从哪里来的?电。电又从哪里来的?电力、水力,有很多发电的方法,而所有发电的方法都必须耗损地球的能源。这一代使用的愈浪费,下一代就愈缺乏。

我常常说,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会被下一代骂得很惨的是哪一代?就是我们这一代。可以预见未来一百年后的人一定会骂:“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水?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空气?留给我们的是已经被破坏的天空,留给我们的统统是那些喷了农药的土地,致使我们在此地球上都无法生存。”:@

想想几千年的老祖宗如何对待我们,都留最好的、最宝贵的人生智慧。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好榜样的长者、祖宗,才对得起后辈儿孙。

这位老师也没有直接指责他们,反正别人开灯,我们关掉就好了。所以,当老师的要时时想到,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应该是给学生、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很多老师会说:“那当老师不是很辛苦?

其实,讲这种话的人都是还没有真正去力行圣贤教诲;假如他真正做到了,就绝对不会这样讲,因为圣贤教育是让你的生活真正过的美满。当你真正依照这些礼节去生活,你的身体会很健康,你会过得很轻松。当这些恭敬的态度已经内化了,做起来就会觉得很舒服、很自在,一点都不造作。

因为他人不了解,才会产生这些误解,因此也要靠我们大家去做更加精彩的表演,让人觉得读圣贤书的人都是笑容满面,与人相处也很融洽。虽然你在学习圣贤经典,但不要学到最后变成一张苦瓜脸,那人家看了都不敢学了。我们是孔夫子的招牌,是圣贤人的招牌,要常常把它擦亮。时时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态度,来长养自己的道德和学问,也时时期许以身教去带动他人的那一分恭敬心、那一分仁慈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良师令人终生受益》

我有个很老的朋友,是二十年前的小学同学。我发现他的太太总是说:“我们老师说、我们老师说…。”常常提到她的小学老师。

我心想,假如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我不会感到意外。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还常常把“我的老师说什么”挂在嘴上,我就很惊讶。由此可知,老师给予她的影响,不亚于她的父母,所以对她的老师生起崇敬之心。

我就脱口而出:“我是否可以跟你的老师见见面?”她的老师已经教书三十多年,是一位女老师。

她就说:“好,我去问问我们老师。

当天晚上我觉得自己太唐突了,还不认识她的老师,就提出要求,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我就打了一通电话给他的太太说:“我看算了!下次有机会再说。

她说:“我已经跟我们老师说了,我们老师说像你这样的人,要赶快进入教育界,所以她已经决定要跟你见面。”因缘就如此促成了。

那个星期,我的同学就开着车子来接我,然后去接他太太的老师。人生的缘分相当奇妙,原来她的老师跟我们家只差五百公尺,所谓缘未到,纵使见面也不相识。上了车以后,她的老师回过头来,第一句话就给我很深的震撼,她说:“我教书三十多年来,我的学生教了我很多东西。”对我们还没有任教的人来讲,这样的言语几乎是闻所未闻,一般老师的形象都是指着孩子,你这里错了、你那里错了。但是她这种深刻的感觉,就是因为孩子的种种情况,提升了她的智慧,提升了她教学的经验。当一个老师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孩子,当然她的学生对她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也非常感恩。

她接着又说:“学生犯错的时候,就是我们教导他的时机出现了,所以不可以乱发脾气。”我从这样的经历中体会到,假如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还没有踏出校园,还没有任教以前,就能得到这些非常有经验老师的教诲,在他以后教学的生涯中,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心态一正,方向就正。所以,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界一定要非常重视伦理,只有重视伦理,才能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代一代往下传。假如没有伦理,我们这些年轻老师一毕业,看着这些年老的老师还说:“我现在读的书,你们都没读过。”傲慢心一起,长者会不会教?不可能,因为我们不会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7-2009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信用和生命同样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看到别人在吃冰棒,忍不住诱惑就去偷了他爸爸一点钱,跑去买雪糕吃。他的爸爸眼睛很厉害,看到了,立刻跟在后面一睹究竟。结果他已买好正准备要吃,抬起头看到他爸爸,吓得直发抖。他爸爸话也没说,把他带到家里,吊起来狠狠地修理一顿。这一次让他记住了,终身不忘,让他经过放钱的地方都会发抖,不敢再轻举妄动。

后来他长大了,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住在老板家的宿舍,离家里也有一段距离。早上要帮忙打扫,在打扫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地上有一百块、两百块,他就捡起来交给了老板娘。

过一阵子,奇怪为何变成三百块、五百块,他又把它捡起来交给老板娘。他说曾经还有捡到超过上千块。他在这一家公司工作,他的学历虽然不高,但是老板都把最好的机会,进修的管道,破例让他参加。一般都是大学生才可以去,但是老板都让他去。

在这个公司服务了很多年,也表现得很好。后来他要出去开店,跟老板辞行。老板就请他吃饭,为他饯行。吃完饭之后,他就跟老板说:“我有一件事想要请教一下,你们家为什么常常可以捡到钱?

老板就笑了,他说:“你一个外人住到我们家来,我怎么知道你的品行如何?那些钱是故意放的。

假如一个人的德行不好,很有可能把一个好机会断送了,所以信用跟一个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9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整冠》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种瓜的田地不要系鞋带,因为农夫在远处看,你蹲下来,很可能像是要偷他的西瓜。假如在李树下整帽子,就好像要摘他的李子一样,这都是避嫌。

还有一句谚语说:“两人不看深井”,只有两个人,就不要去看深井。为什么?

假如他看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很可能会有人说,是不是你把他推下去的?说不定对方又是家财万贯,这就会招惹是非。这是教我们要敏锐一点,有可能会被怀疑的都尽量避开,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7-2009 07: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无礼长自私》

我们来思考一下,假如人与人的交往没有礼节,会出现哪些情况?我曾经去爬长城,有些关口只能容纳一方游客过往,另一方的游客要等我们这边的人过去才能通行。

就在过此关口的时候,很多人不守规矩,就跑到对面的路。结果发生什么事?整个人群就阻塞在这个关口里面。

我们中心的老师在里面一看,发现这样不行,因为后面的人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会一直往前挤,另外一边也一直往前挤,到时可能会有情况发生。我们的老师马上站出来开始指挥交通,叫那些插队的赶快退回去,那些人都看着我们,以为我们是长城管理处的,后来才疏通开了。

有时,该站出来的时候还是要出来,不然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时机点很重要。确实,没有礼节,人与人就会自私自利,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7-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礼敬生友爱》

我到杭州天目山讲了五天的课。我们上山的时候,迎面来了两辆车,我们一看就主动靠在旁边,让它先过去,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两辆车。第一辆车开过来,车上的人很欢喜对我们挥手,我们也对他们挥挥手。

所以,当一个人有礼貌时,一定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何乐而不为!结果我们等了一会儿,第二辆车还没有过来,我们觉得很奇怪,就请人去看一下。

结果对面的车早就停在那里,也在等我们过去,所以我们就先开了过去,两边车上的人都露出了微笑。当人与人都如此礼敬,大家就会感觉得非常舒服。

我们还没有上山以前,就已经考察那里的民情,天目山的人民很淳朴。我们从生活中也时时可以体会到,懂得礼让,才能使我们人生的大路畅通无阻,不至于会塞车、或引起冲突。所以,“教民理顺,莫善于悌”,我们先从家庭中来落实友爱,落实礼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古礼的本质》

古代的拜师礼是在私塾里面,由父亲带着孩子来行拜师礼。一开始父亲在前面,孩子在后面,先对孔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以后,请老师上座,也是父亲在前,孩子在后,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

一个孩子五、六岁以前,最尊敬的人是谁?我们从孩子的言谈中,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开口都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去学校读书以后,变成我们老师说。再往后,上初中了,变成我的同学说。在每一段期间内,做父母的要好好做,当老师的要好好当,让孩子正确的做人态度扎根下去。他如此尊敬的父亲,居然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父亲如此尊重老师,所以这一拜下去,孩子对老师的恭敬心就会达到极处。

学问要有所成就,必须从诚敬心去求,印祖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古代的礼仪都有其深远的影响,而现代人只是看到礼仪的表面现象,并没有了解礼仪的意义与本质。

我在从教的过程中,第一年带班,有一位老奶奶差不多已经六、七十岁,她的孙子忘记带东西,老奶奶就帮孙子拿来,爱孙心切。孩子忘记带东西,应该要自己负责任才对。我们在四楼,所以老人家爬上了四楼,气喘得很厉害。此时,刚好见到我。老奶奶马上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她说:“蔡老师好!”这一躬鞠下去,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老师”两个字从此就压在我的肩上。一个老人家能这样地诚敬,给我们鞠躬,我们要对得起老人家这一躬。

我在那时深刻体会到,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好好教就对不起人家的后代子孙。我感觉到,从前行拜师礼时,这些老师坐在那里受人家三跪九叩,是什么感觉?如坐针毡。为什么?一个读书人,连占人家便宜的念头都没有,更何况受人如此大礼,更是诚惶诚恐。为什么要这样做?成就学生的恭敬之心,古代的老师真正不简单。接受此礼之后,时时刻刻要想着,我假如没把人家的孩子教好,如何对得起他的父亲行此大礼之恩?所以,我们可以从古代师生间的行为中,了解到师生的情谊,并看到老师对学生的一种道义、恩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有礼者人敬》

有一位老师,开了一所古筝学校,他对他们的员工都做过礼仪训练。所以,跟家长座谈时,很多的学生家长一起来开会。

在开会过程中,一开始很多家长就随便坐,什么姿势都有,但是看到所有的老师都坐得如此端庄,慢慢地这些家长也开始坐正。

所以,环境的影响确实是潜移默化。我们坐有坐相,大家就会效仿,家庭风气才会逐步有所改善。假如父亲坐着把脚翘到桌子上,那孩子可能就学会了。

所以,家长跟老师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很放心。”我们的言语行为、仪容,就已经增加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诚于中形于外》

衣着会影响一个人内在的心理,今天我们穿得很整齐,自然举止就很恭谨。假如我们穿很正式的衣服去爬山,适不适合?不适合,爬山应该要穿得轻松愉快。

衣着要有适当的场合,因为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在美国有个销售专家叫做乔吉拉德,他专门卖车子。有一天早上,他躺在床上睡觉,突然就跳起来,然后穿西装打领带,打扮得整整齐齐,因为他跟客户约好了,所以就打电话给客户。

在讲话的时候,虽然客户没有看到他,他在电话里都是“是、是…”,非常地恭敬。谈完事情以后,他把电话放下,把西装脱掉,领带解开,又回床上睡觉去了。

他太太看了,眼睛瞪得很大说:“你是不是发疯?为了打一通电话,穿西装打领带,全副武装。

乔吉拉德就跟太太说:“当我穿得这么庄重的时候,我的内心对客户就非常尊重,他一定可以在电话中感受到我对他的恭敬心,这会影响客户跟我之间的关系。

确实,人的衣着会影响内在的情绪和态度。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找工作,应征了很多家公司都没有录取。后来有个大学生来找杨老师,就问:“应如何去应征?

杨老师发现他们穿着都比较随便,可能穿着一件T恤就去应征,这样会不会录取?不可能!自重而后人重。所以,杨老师就告诉他,你一定要穿着得体,再去试试看。

果然当他非常重视自己仪容的时候,整体形象就不同于前,就顺利找到工作。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对于衣着,懂得穿的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自重而后人重 自敬而后人敬》

做事要细致,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做事要从细小环节开始,如果你穿得很邋遢,别人跟你交往时,会感觉你好像不尊重我。

所谓不自重就取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可能招致别人对他的轻视。所以,“自重而后人重,自敬而后人敬。”仪容也要相当谨慎。

有一次,我要去讲课,时间比较紧,我在海口就坐了一个“摩的”,这个名词大家一定没听过。什么叫?就是摩托车的士,计程摩托车。一坐上去,就赶快直往教室奔去。结果到达之后,还没有迟到,我也满高兴的,就进入教室讲课。

讲完以后,我到浴室去,一照镜子,发现我的头发是翘起来的,因为坐摩托车,风一直在吹。我就跟中心的老师说:“你们为何都没有告诉我,我的头发已经翘成这样,害我两个小时在那里献丑。

这些朋友确实对我很尊重,不好意思跟我讲。所以,假如我们看到朋友脸上有东西,要告诉他,你不好意思,他很可能会变成人家的笑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7-2009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人无信不立》

我外公以前是开米店的,当时很多人家里都没有现钱,但他都会把米先给他们。

过年过节大部分的人都会来还钱,但有少部分的人没来还,因为没钱,而我外公也不会去要。

人与人都很有信任感,知道对方一有钱一定会来还,现在一定是有难处,我们再去跟人家要,就会丧失了道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09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谨守心诺》

我在杨老师家住了半年,有一天早上杨老师说:“昨天她作梦,梦到一个很深的地窖,地窖一片漆黑。结果走进去一看,有很多的书柜,把书柜打开,每本书上都有厚厚一层灰尘。把灰尘拍一拍一看,原来是四书五经。

杨老师做了这个梦,她心中就起了一念,一定要尽自己一生弘传圣贤文化。因为有这一念之心,她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心愿,后来有机会到海口去发展,她就带着我一起去。后来又因为去了一趟山东曲阜,更体会到文化的退丧太严重,所以在北京创办了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所以,老师所守的信用不是白纸黑字,也不是对任何一个人的言语,而是自己的心愿,自己的承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09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讲话要从小训练》

讲话要从小训练。我是没有从小训练,因为小时候才华较差,所以从未参加过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

在大学的时候,我学习的心境打开了,因为那时也学习一些健康知识,觉得健康对一个人很重要。所以,我就在大学附近的泡沫红茶店,常常找二、三个学弟,我说:“你们可不可以来听我讲讲话?”就跟他们约在泡沫红茶店,开始跟他们讲“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人际关系对人的重要”,从这两、三个题目开始练习。

后来我到海口,杨老师告诉我,只要有机会,尽管只有两、三个人听都去讲。我就谨遵师命,一百多场就这样讲下来。后来讲了一百多场后,又到深圳去讲,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讲了两、三百场。紧接着在七月份又开始举办全国性的演讲,就这样一直训练。

所以,讲话要“勿畏难”,多讲就熟练了。但是讲话也要看我们的存心,最重要的是能利益他人,不然“话说多,不如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以诚相待》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亲人揽了很多债务。他很有责任要去偿还,自己也很紧张,唯恐对方的态度不好。

后来他的朋友建议他,你就坦诚去跟债主谈,“我现在就是这样,若你们有其他的做法,比如说要报复,你们得不到好处,我也得不到好处。我现在是很诚恳要来还钱,我一个月还你们多少”,很坦诚地讲出来,后来很顺利。

所以,世间处世做人的方法,不要想得太复杂,应该要用诚信的态度去对待。


[ 本帖最后由 钦生 于 22-7-2009 08:4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2-2025 04:11 PM , Processed in 0.14420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