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山林居民

中國傳統學術與當代西方科學比較與批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4:09 PM
那你是说莱布尼茨等人也是不懂分辨的糊涂人咯?或许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我来给你了解一下,也和其他朋 ...

莱布尼茨,其实不必过多认识。几百年前的人,他对中国的认识,难道超越现代人?
罗素就研究过莱布尼茨,也写过一本书介绍他。莱布尼茨不懂中文,他只能从人家听听说中土世界的故事。
其他的东西,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4:54 PM
秉持这讨论学习的态度,我翻了翻黑格尔的资料(http://boxun.com/news/gb/pubvp/2011/12/201112172241.shtm ...

又来搞黑格儿,黑格儿是狗屎。一个玄学家,搞什么绝对思维。玩弄无聊的模糊语言。辨证法,实为变戏法,骗饭吃。
他的学生马克思同样的玩弄“语言变戏法”。害死无数的人。
黑格儿那里,几乎没一样东西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5:18 PM
又来搞黑格儿,黑格儿是狗屎。一个玄学家,搞什么绝对思维。玩弄无聊的模糊语言。辨证法,实为变戏法,骗 ...

黑格尔是你的引文中反儒的重要代表啦,你不会连自己的引述都没看就发上来吧!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重要支持者都骂了,太不厚道了吧.如果是这样,可怜的黎鸣真的冤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5:06 PM
莱布尼茨,其实不必过多认识。几百年前的人,他对中国的认识,难道超越现代人?
罗素就研究 ...

唉,他出过一本论述东方思想的书呀!知识讨论不能那么没诚意呀,至少先查查网络再放话呀!你这样很对不起跟贴的朋友的啦,也让支持你的朋友郁闷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3:11 PM
天下所有的“儒”,非痴即骗           黎 鸣
自古以来的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 ...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罗素们早就直截了当地戳穿了孔夫子言论中的“无聊乏味”、“支离破碎”,其中除了一些一味自表真诚的悦耳的常识和愿望之外,实际上在哲学(智慧的意义)上毫无任何新思维的建树。

我又很好学的翻了翻罗素对中国的看法,实在让人郁闷,我在和骗子讨论知识呢!郁闷呀.以下为部分截文,读者可自行上网查证,阅读全文.
http://bbs.chinacath.org/thread-76-1-1.html

近日,拜读伯兰特·罗素在80年前写的《中国问题》一书,细细地品位这位“世纪智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1920年10月12日至1921年7月11日,罗素应邀来华讲学。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有军阀混战,外遭列强欺侮的时代。在结束了9个月的中国讲学回到英国之后,罗素在英国各大报纸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1922年,他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对中国问题的见解。

在此书中,罗素一反当时西方人普遍藐视中国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他说:“中国现在虽然政治无能,经济落后,但它的文化与我们不相上下,其中有些是世界所急需的。”“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现在的西方人正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技术上的功效最可贵而道德毫无用处。”“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现在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滥用封锁、毒气、、潜水艇和黑人军队,很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互相残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中国人温文而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正义和自由。他们的文化比起我们的更能使人类快乐。”

罗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得益于他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深了解。他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极有价值的成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5:39 PM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罗素们早就直截了当地戳穿了孔夫子言论中的“无聊乏味”、“支离破碎”,其中除了一些 ...

唉,或许楼主是为了突显当年为何庄子会提出"混沌开窍而亡"的重要意义,所以才放了这几遍子虚乌有,张冠李戴的文章出来警戒现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为楼主的为知识献身的情操给与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8-2014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05:06 PM
莱布尼茨,其实不必过多认识。几百年前的人,他对中国的认识,难道超越现代人?
罗素就研究 ...

说句良心话古人对中国的认识很可能超越现代人.容我问句楼主,关于儒家的重要论述(四书五经),楼主真正看过的有那几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6: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 发表于 20-7-2014 01:57 PM
世人原本就喜欢极端。。。
虽烂中观可以看清。。。
可惜在,看清后又能否忍住极端的诱惑。。。

中庸真的很难,而且要说明的是,中庸讲的不是中间路线,讲的是刚刚好路线,技术术语为"分寸".打个比方,我让一杯茶喝起来有我喜欢的茶香的当儿,同时喝起来不会烫到嘴就是中庸的一种表现.当然在兼顾各个面向需求的情况之下,极端的情况就比较不会出现.但是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立场的人对中庸的看法也会不同.所以,在社会框架里讨论中庸的话,协商是实行中庸的具体表现,其希望达到的效果就是现代人常常挂在嘴边却不理解其背后意义的"双赢",或者"大家都赢",但是有可能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贱猪头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8-2014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6:46 PM
中庸真的很难,而且要说明的是,中庸讲的不是中间路线,讲的是刚刚好路线,技术术语为"分寸".打个比方,我 ...

上面提到了 “极端的不极端”。。 中庸 也得要避免 “极端的中庸”。。

勿让保持极端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 那种达不成的苦恼只是我们成长的障碍。。

还是那句自然就好, 苦恼不好, 强迫也不好, 压力也不好。。 刚刚好这些都违反了现在的社会市场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11-8-2014 08:13 PM
上面提到了 “极端的不极端”。。 中庸 也得要避免 “极端的中庸”。。

勿让保持极端成为我们成长的障 ...

呵,极端的中庸蛮有意思的。说老实,我还真没想过极端的中庸是怎么一回事,或许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完全没有主见的墙头草就是极端中庸的表现。极端的确满可怕的。。所以古语有云:过犹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12:03 AM
说有知,谁无知。不是主观的人,或者头脑给宣传品洗过的人,说的那些为准确的。
儒家的祸害就是造成相信他 ...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就是要去抢要去打压才是有良知吗?所以当年的非洲人被贩卖表现了西方社会的良知吗?所以美国派兵攻打中东也是因为美国人有良知吗?所以英国在中国售卖鸦片是因为他们有良知吗?所以西方强国因为良知发现洗劫全世界吗?所以中国人不去抢不去打压不去伤害就是没有良知吗?那我大概理解你的良知是什么一会事,如果你当年有参与二战,你要吗就是日本汉奸,要吗就是帮助捕猎犹太人的納粹。因为他们就是去抢,去打压,去破坏。如果你真的这样注解所谓的良知的话,基本上中国人的确是没什么良知的。东方人有你这样一号人物也算是三生有幸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11-8-2014 09:09 PM
呵,极端的中庸蛮有意思的。说老实,我还真没想过极端的中庸是怎么一回事,或许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的 ...

我以前也是那种没有主见的那种人啊,  现在应该也还是。。 现在还在反省中,因觉得自己脱离这类人的条件知识还不完善。。 但是应该也不算墙头草吧。。 因为以前学生时代我都一直都无门无派的。。 那些有伴或突然没伴的头都会找我做伴。。

我想表达的是, “不强求于中庸” 以防止增添自己的烦恼。 会堵智慧的。。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12-8-2014 12: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11-8-2014 11:46 PM
我以前也是那种没有主见的那种人啊,  现在应该也还是。。 现在还在反省中,因觉得自己脱离这类人的条件知 ...

呵,朋友这应该不算没有主见。一般只有在价值观产生冲突时,我们才有可能出现是否有主见这个议题。
这种现象在男性友人特别明显,很多时候我有朋友埋怨男友没主见,去那里,吃什么,看什么电影都没关系。
我回他说“其实很多男生都不大在意这些,他陪在你身边就已经表明立场了.但是如果你有一天抵触到他的价值观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希望他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这位朋友骂儒家骂的那么凶,就让我考考是否有骂儒家的资格.请问一下这几句话源自何处,何解,为何和朋友转发的内容描述有重大出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人家说谣言止于智者,那散播谣言,妖言惑众者不知为何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瞧不起你,但为了不要浪费时间,我就直接给你答案。这是源自大学,大学是四书五经的首要读本,也是入门。截文是大学一开始的段落,也是是儒家的基本纲领。附上原文和翻译,你自己对照一下,你的贴文和原文的差别。http://www.zhlzw.com/Mind/201003/109717.html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6 收起 理由
山林居民 + 1 看看历代儒家,有那个做到那些圣贤要求??
外道 + 5 很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明白什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吗?
好好思考一下上文的三纲八目吧。
不要随便谩骂,那只是说明了你的无知。
儒家不烂,只是你做不到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山林居民 + 1 不符合人性基本的要求,自然被否定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8-2014 12:1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8-2014 12:03 AM
说有知,谁无知。不是主观的人,或者头脑给宣传品洗过的人,说的那些为准确的。
儒家的祸害就是造成相信他 ...

儒家思想怎麽会和当时的皇朝有关联呢?

孔子在世时,并没有君王真正实用过孔子的治世法。

奴才该死。只是说明当时皇朝的权威。在早时,孔子周游例国,他本身并没贪生怕死或屈俱於王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4 12: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良知良能原意本来就源自儒家孟子。

中国人良知死了,是和柏楊所写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同样是在比喻对近代中国的观点。
这和儒家当时的文化有天渊之别的。用宏观,就说当时能百花齐放,诸子百家,就可大意了解当时的文化方向。


黎鸣?请他原作来这谈吧!
一味的转题,所谈的又文不对题!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13-8-2014 12:4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4 12: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断章取义。

儒家所指的圣人就是所谓的执权者?
看看孔子所说的[圣人]是如何的,

孔子曰:“人有五仪④,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庸人?”
孔子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⑤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公曰:“何谓士人?”
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⑥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⑦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公曰:“何谓君子?”
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⑧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
公曰:“何谓贤人?”
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⑨。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公曰:“何谓圣人?”
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连儒家最重视的[仁],人之根本,良知良能,也不能明晓。
还说什麽尊孔,失良知的~

骗些门外汉还可以。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13-8-2014 12:42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外道 + 5 很好. 有證據的澄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4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贱猪头 发表于 21-7-2014 01:58 PM
杂念这问题我还在努力中。 基本上以我现在的了解 “杂念” 就好象 “受电波干扰的讯号那样”, 使得一个人 ...

呵,根据我昨天看的大学(四书五经之一),杂念来自于知识不足。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原文)

物格是对万事万物进行理解与研究,知至是得到知识,然后意诚心正就是无杂念了。然后你才有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看病,我们不懂的时候,我们就心烦气躁,但是当我们理解它是什么病之后,我们就会定下来,按部就班进行治疗。所以知识越丰富,能力也纯熟,杂念就越难出现。

当然,这是大学说的,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2-2024 12:10 AM , Processed in 0.20609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