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美丽旅程

一贯道的借窍,开沙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14 12:1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0-5-2014 08:54 PM
耶稣没有说明祂本身要替门徒受洗,而是吩咐门徒要为世人受洗。
所以,基督教的重点是遵守基督的吩咐,
...

这是你最后的肯定吗?
耶稣本身并没为任何人施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5-2014 01:0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1-5-2014 12:29 PM
其实,我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要攻击一贯道的修道门法,而是,基督教的真理与一贯道的真理根本不一样;所信 ...


我就这样说好了,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因缘,缘起缘灭,觉緣)
等等

它,
并不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
但是,
各教主,教义或教典借籍来印证指出它。



各教,在当时都是属救世的。
让人不致於糊里糊涂行差踏错而受永刑入罗网中。

一个人若能在某教而贯通悟觉了道,那么他看待各事物都是豁达了。
因为,
体会了道,而不执於教,
知守了德,而非执於义。
当然他在某教实是,
借教会道,憑义守德。

一贯道是应时籍各教指出道。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3-5-2014 01: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4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3-5-2014 01:06 AM
我就这样说好了,


中文圣经翻译的「太初有道」。这个「道」字与一贯道的“道”含义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
   
  圣经的原文字义:「太初」起初,开端;「道」话,言语(用于表达思想、观念、智慧);「同在」陪伴,向着,在...面前,面对面。
     文意注解:「太初有道,」『太初』与『起初』(创一1)原文同字,但两处的意义却不同;『起初』是指神创造的开始,亦即时间的起头;『太初』是指在未有时间以前,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存在──自有永有。
    『有』字乃过去未完成时式,表示连续、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换言之,『道』之存在将会持续下去,并没有停止其存在的一天。
    『道』(logos)指『话』或『言语』,但与平常应时的『话』(rhema)有别,这里的『道』指『常时存在的话』。言为心声;言语乃是一个人心思意念的表达。这里的『道』即解释、说明、彰显并代表神的属性。
    耶稣基督是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存在的『道』;祂乃是神的解释、说明和彰显,是祂将神表明出来(18)
  「道与神同在,」这句话至少有下列四个意思:(1)表明『道』与『神』一样,是有位格的;(2)表明『道』与『神』处于同等的地位,并不分孰优孰劣;(3)表明『道』与『神』彼此同时存在,并无孰先孰后之别;(4)表明『道』与『神』彼此面对面,彼此之间心意相交相通,向着对方并无秘密。
    耶稣基督与父神同时存在,是与神同等的(腓二6),并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
  「道就是神,」本句表明道与神二者原为一;并非道是道,神是神,彼此分开。这里暗示神的身位乃是复数却又是一。
  『是』字在原文为过去式,表示这个『是神』并不是后来才逐渐变成的。
    注意,本节的『神』字原文无冠词,表示所强调的是这名词的属性;『道』自己并不构成神整个的本体,而是在本质上与神完全相同。『道』乃是三一神的一部分。
    耶稣基督与父神原为一(参十30),祂就是神。


可参考其他翻译本:
和合译本- 约1: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思高译本- 约1:1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2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
恢复本约1:1太初有话,话与神同在,话就是神。2这话太初与神同在。
英译本[kjv]John1:1.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God.2.The same was in the beginning with God.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13-5-2014 12:5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4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3-5-2014 12:19 AM
这是你最后的肯定吗?
耶稣本身并没为任何人施洗?

圣经有这样的记载:
3:22「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
4:1「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祂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4:2(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祂的门徒施洗。)

基督徒是根据太28:19,耶稣的吩咐:「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
受洗的意义是根据圣经的教训,洗礼让基督徒在众人(包括上帝、人、魔鬼)面前承认自己与耶稣基督出死入生,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另一个意义是加入教会,从今以后加入承担基督徒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4 06: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3-5-2014 12:49 PM
中文圣经翻译的「太初有道」。这个「道」字与一贯道的“道”含义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       圣经的原文 ...

  
应该是这样的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912864.html





道就是神。
  太人与希腊神学家和哲学家对“道”这个名词有不同的解释。在希伯来经典中,万物藉著“道”受造(参诗33:6),道是藉先知向人所传递的信息(参何1:2),也是神的律法和他神圣的标准(参诗119:11)。在希腊哲学中,“道”是推理的原则,或是仍在意念中的思想。约翰所说的耶稣(1:14)是神的真实写照,万物是靠著他而立的,他也是宇宙的创造者。对于犹太读者,“道就是神”是亵渎的话;对于希腊读者,“道成肉身”是难以置信的概念;但对于约翰来说,这个对道的新理解就是福音——耶稣基督的好消息。
  我们再逐一看:
  【约一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原文字义〕「太初」起初,开端;「道」话,言语(用于表达思想、观念、智能);「同在」陪伴,向着,在...面前,面对面。
  〔文意批注〕「太初有道,」『太初』与『起初』(创一1)原文同字,但两处的意义却不同;『起初』是指神创造的开始,亦即时间的起头;『太初』是指在未有时间以前,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存在——自有永有。
  『有』字乃过去未完成时式,表示连续、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换言之,『道』之存在将会持续下去,并没有停止其存在的一天。
  『道』(logos)指『话』或『言语』,但与平常应时的『话』(rhema)有别,这里的『道』指『常时存在的话』。言为心声;言语乃是一个人心思意念的表达。这里的『道』即解释、说明、彰显并代表神的属性。
  耶稣基督是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存在的『道』;他乃是神的解释、说明和彰显,是他将神表明出来(参18节)。
  「道与神同在,」这句话至少有下列四个意思:(1)表明『道』与『神』一样,是有位格的;(2)表明『道』与『神』处于同等的地位,并不分孰优孰劣;(3)表明『道』与『神』彼此同时存在,并无孰先孰后之别;(4)表明『道』与『神』彼此面对面,彼此之间心意相交相通,向着对方并无秘密。
  耶稣基督与父神同时存在,是与神同等的(腓二6),并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
  「道就是神,」本句表明道与神二者原为一;并非道是道,神是神,彼此分开。这里暗示神的身位乃是复数却又是一。
  『是』字在原文为过去式,表示这个『是神』并不是后来才逐渐变成的。
  注意,本节的『神』字原文无冠词,表示所强调的是这名词的属性;『道』自己并不构成神整个的本体,而是在本质上与神完全相同。『道』乃是三一神的一部分。
  耶稣基督与父神原为一(参十30),他就是神。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要明白一件事物,必须追溯到最起初的情形。
  (二)话语是一个人的显露与表明。一个人若保持缄默,他就显得神秘。基督作为神的话,乃是将奥秘的神表明、彰显出来了。
  (三)从前神是神,人是人,彼此无关;但如今基督来了,乃是神的话来了;当话一临到,神也就临到人。

  【约一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背景批注〕在第一世纪末叶,盛行一种异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原来是一个平常的人,并不是神,乃是在某一个时点才成为神。
  〔文意批注〕「这道,」或『这一位』,是暗示并强调前面第一节的整个『道』的界定。
  本节不仅是第一节的重复,并且也是一个确认:指出耶稣基督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是神,并不是突然由人变成神的。
  〔话中之光〕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恒的,绝对的。从亘古到永远,他就与神同在,他也是神。难怪在《约翰福音》里没有提到耶稣的家谱,因为他是『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七3)。

  【约一3】「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原文字义〕「万物」万有 ... 展开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14 07: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3-5-2014 12:49 PM
中文圣经翻译的「太初有道」。这个「道」字与一贯道的“道”含义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       圣经的原文 ...


我就这样说好了,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因缘,缘起缘灭,觉緣)
等等

它,
并不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
但是,
各教主,教义或教典借籍来印证指出它。



各教,在当时都是属救世的。
让人不致於糊里糊涂行差踏错而受永刑入罗网中。

一个人若能在某教而贯通悟觉了道,那么他看待各事物都是豁达了。
因为,
体会了道,而不执於教,
知守了德,而非执於义。
当然他在某教实是,
借教会道,憑义守德。

一贯道是应时籍各教指出道。



从来,各教教主在宣传道时并没有指出,这个道只限制於在某某教中。
因为这个道,是无局限,全体的。

有的是,在各教中不难找到的字眼大意如下,
所宣传的要人相信教主所宣传的是道,道路,是引向道的路。

好比如佛家,
佛是因生死一大事因緣而出世。
(佛是天人师,师既是引导教导牧羊人之意。)

好比儒家,
志於道,据於德,游於仁,游於艺。
(孔聖被喻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而老子道德经,
却是在全世界翻译为最多语文的一本道藏书。(聖经后下来是道德经翻译为最广的书)



聖人并不执於教,字词等文章。
聖人会道而守德,而代天宣化。

现在一些人从各教中却只是执於教与义,还不完全会道守德。
执於某教才是有道,把道局限於某教中。豈不可笑?

甚至执於把道局限於只在某教主,某教义及某经典上。
原来道在这些裡面??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3-5-2014 07:3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3-5-2014 07:24 PM
我就这样说好了,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因缘,缘起缘灭,觉緣)等等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2这位(话语)太初与上帝同在。
14话语成了肉体(即耶稣)且住在我们中间,且我们见过他的荣耀,荣耀如同独一的从父,充满着恩典和真理。
万物是上帝/耶稣创造的(创/1:1/ 约1:3)。
上帝和耶稣原为一体 (约10:30) 。
是自有永有的(出 3:14)。
因为「道」的原文是logos,「话语」的意思。这与道教的道是没有关系的。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道德经的道生一:“道”既是规律、法则、秩序,一既是“易”、生生不息的变化,“道生一”的意思是由“规律”而产生有方向性的变化;一生二:有了方向性的变化,就产生了对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阳与阴、善与恶、天堂和地狱、支持和反对等等。二生三:对立的两面都是极端的趋向,无法相互依存,二生三就产生了调和两者的中轴,比如天地的中轴是人、五行的中轴是中土、天堂与地狱的中轴是人间等等;三生万物:由“道”这种规则产生的方向、对立和中道,可以映射到万事万物上,大到宇宙的产生,国家的统治,身体的健康运行等等。http://baike.baidu.com/view/9647254.htm?fromTaglist

道教的“道”既是规律、法则、秩序,
然基督教的「道」则是指耶稣基督、是大有能力的话语、真理也是上帝。
因此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因缘,缘起缘灭,觉缘)

在与基督教上帝的道理是冲突的。与回教,佛教道教也有矛盾。儒家却不讲神佛的。因此,这样来引用是更显得矛盾了。

它,
并不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
但是,
各教主,教义或教典借籍来印证指出它。

基督教的教主是神,其他宗教教主都是普通人,没有一个自称是神的。何来印证?

各教,在当时都是属救世的。
让人不致于煳里煳涂行差踏错而受永刑入罗网中。
一个人若能在某教而贯通悟觉了道,那么他看待各事物都是豁达了。
因为,
体会了道,而不执于教,
知守了德,而非执于义。
当然他在某教实是,
借教会道,凭义守德。
一贯道是应时籍各教指出道。

基督教是救赎人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来自神的,所以要由神来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地方。
其他宗教却是各自用人的方法修炼,
但是,神已经宣告必须靠着耶稣的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家。
这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分别。

从来,各教教主在宣传道时并没有指出,这个道只限制于在某某教中。
因为这个道,是无局限,全体的。
有的是,在各教中不难找到的字眼大意如下,
所宣传的要人相信教主所宣传的是道,道路,是引向道的路。
各个宗教要去的道路,方向都不一样

耶稣已经宣告:除了跟随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上帝的家。你也已经知道了,但是,你却口说相信耶稣,但是,行为上却强烈抗拒耶稣,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胜过耶稣,你是要到别的地方去。

既然如此自欺欺人,何不干脆宣告:基督教与一贯道毫无关系?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14-5-2014 12:4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4 11: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Logos的两个版本译解,
這個單字源自於《約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的希臘文版本kai ho logos sarx egeneto,它被翻譯為拉丁文版本 et Verbum caro factum est。古希腊语:Logos,即邏各斯,意為話語,或是道,譯為拉丁语:Verbum。古希腊语:σρξ(sarx),意思是肉、肉身、身體,譯為拉丁语:caro,加上前綴詞 in-,成為動詞incarno,意為使它成為血肉。這個單字,最後成為英语:incarnation。

羅馬公教傳入中國時,傳教士借用中國傳統名詞「天主」稱呼唯一真神,此譯名乃源自中國神話中的天神──天主一詞;中国基督教新教則借用同屬中國傳統名詞「上帝、神」稱呼。《約翰福音》第1章第1节:「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個「道」是新教的譯法,而公教則譯為「言」,聖經恢復本翻譯為“話”。

http://zh.m.wikipedia.org/wiki/% ... 0%E8%82%89%E8%BA%AB
Wiki:道成肉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5-2014 11: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关於logos
你比较喜欢
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话为人身

而我比较喜欢,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和道成肉身,


(「道成了肉身。」的希臘文版本kai ho logos sarx egenet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4 11: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关於翻译,我想说的是大致有两种,
1。意译
2。语译

如果真要以字译翻译,那是有一定矛盾的。

好比东(East),西(west)
但,东西却不能直接翻译为East west。如果直接字译为eastwest的话,就失去所要表达意思了。

什么东西可以直接翻译为what east west吗?

翻译工程有一个重要的考核就是该文字民族的文化源流及该文字/句子所要表达的带出意思。

所以相信当时翻译时,他们是考查了两方民族文化文字源流,而採取了接近的相义的文字作为依据。

好比上帝的翻译,的帝字就是华夏的古文字。而也被孔孟引用。禘。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1)大禘,郊祭祭天 (2)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与“袷”并称为殷祭。 (3)时禘。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又如:禘郊(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的大典);禘乐(禘祭时所用的音乐);禘袷(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23584.htm?adapt=1&

大禘,最高的是敬拜上天。
所以最后决定翻译为,至高无上的禘,上帝。


翻译都有一定考查其双方可接纳意思,一定的源流考究。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5-5-2014 12:4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4 01:1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别人的了解,并非自己的了解。要用他人的解释加深在自己所了解中,除非自己已经了解或已经经过自己的分析。
了解吗?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是规律法则?
你所传的帖不过是,作者指出了当道生了二后的事情才产生有了规律法则。
了解吗?

道非物非体,而能生万有。道怎能只限制在规律法则?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道德经深奥广义。
依我看,你还是别在这帖深究的,比较好。不然,你会乱。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5-5-2014 01:1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4 09:5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在与基督教上帝的道理是冲突的。与回教,佛教道教也有矛盾。儒家却不讲神佛的。因此,这样来引用是更显得矛盾了。”


不是说了吗,五教归一非A=B=C=D=E。

儒家祭拜天敬神明,我前面已经指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4 10:0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基督教的教主是神,其他宗教教主都是普通人,没有一个自称是神的。何来印证?”


我前面已经指出了,聖经里只有一个自称为神的独子。
但是嘛,
其它[是人]的先知使者等,都是生效的。在当时的人们都是遵循的。

不是只是身为基督才能作见证为众生的师,创物者也有为[人]作选笃为上天使者的。


你否认这点吗?
还是你要作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4 10:0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4-5-2014 12:38 PM
圣经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直译是这样:
1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基督教是救赎人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来自神的,所以要由神来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地方。
其他宗教却是各自用人的方法修炼,
但是,神已经宣告必须靠着耶稣的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家。
这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分别。


耶稣已经宣告:除了跟随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上帝的家。你也已经知道了,但是,你却口说相信耶稣,但是,行为上却强烈抗拒耶稣,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胜过耶稣,你是要到别的地方去。”


我看你至少还能够勉强於心地接纳我所指出的,
[聖经其中就是对时机的一种见证应验和耶稣基督本身没有权柄为众人施洗],
那,我就依我所知再让你知道好了,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因缘,缘起缘灭,觉緣)
等等

它,
并不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
但是,
各教主,教义或教典借籍来印证指出它。



各教,在当时都是属救世的。
让人不致於糊里糊涂行差踏错而受永刑入罗网中。

一个人若能在某教而贯通悟觉了道,那么他看待各事物都是豁达了。
因为,
体会了道,而不执於教,
知守了德,而非执於义。
当然他在某教实是,
借教会道,憑义守德。

一贯道是应时籍各教指出道。



从来,各教教主在宣传道时并没有指出,这个道只限制於在某某教中。
因为这个道,是无局限,全体的。

有的是,在各教中不难找到的字眼大意如下,
所宣传的要人相信教主所宣传的是道,道路,是引向道的路。

好比如佛家,
佛是因生死一大事因緣而出世。
(佛是天人师,师既是引导教导牧羊人之意。)

好比儒家,
志於道,据於德,游於仁,游於艺。
(孔聖被喻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而老子道德经,
却是在全世界翻译为最多语文的一本道藏书。(聖经后下来是道德经翻译为最广的书)



聖人并不执於教,字词等文章。
聖人会道而守德,而代天宣化。

现在一些人从各教中却只是执於教与义,还不完全会道守德。
执於某教才是有道,把道局限於某教中。豈不可笑?

甚至执於把道局限於只在某教主,某教义及某经典上。
原来道在这些裡面??


经上指出,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
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神,是主你的神。而非局限在基督“教”的神才是神。这義/律法/戒也一样)


用“人”的字眼,其中一个就是,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
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嗎?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
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於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
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
你們納糧,也為這個緣故;因他們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這事。
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
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罗13:1-14




当仁不让,阿门如是,请多抱涵。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5-5-2014 11: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4-5-2014 11:31 PM
Logos的两个版本译解,
這個單字源自於《約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的希臘文版本kai ho logos sa ...

1:1logos无论是译成道、话、圣言,其实都是指耶稣的一个代名词。这个名称是蕴藏着犹太人的文化背景的。
所以,与中国民间宗教的“道”是沾不上任何关系。
229#关於logos你比较喜欢太初有话语,话语与上帝同在,话语就是上帝。
和话为人身
而我比较喜欢,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和道成肉身,

「道成了肉身」本来是很好的翻译,可惜被居心不良的宗教利用来谋私了。
所以,我运用「话语」的译义来澄清约翰所说的logos的含义,是为了避免被人误导而已。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17-5-2014 03:1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5-5-2014 01:12 AM
别人的了解,并非自己的了解。要用他人的解释加深在自己所了解中,除非自己已经了解或已经经过自己的分 ...

我所要表达的是,耶稣的「道」与中国民间信仰的[道]是两回事,

耶稣虽然是神子,其实祂降生之前是创世神。因此,祂的道就是真理;

老子的[]是他自己的学说,是一种规律,法则的涵义。

一个是创世神的真理;一个是被造人属世的学说。因此,一贯道用两个不相称的事物来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

(我是根据百度百科的道德经资料发表老子的[]的,而你是根据一贯道本身的利益来解说,这样必然是有差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5-5-2014 09:50 AM
“在与基督教上帝的道理是冲突的。与回教,佛教道教也有矛盾。儒家却不讲神佛的。因此,这样来引用是更显 ...
不是说了吗,五教归一非A=B=C=D=E
儒家祭拜天敬神明,我前面已经指出了。



事实是非常清晰的,五个教义都互相冲突的,也互相排挤,当然不能互相等于啦,更不是什么同宗或合一的。
你其实是在坚持2+2=42+2=52+2=6是可以全都接受,包容,是合一的,都是对的。。。
这样的狡辩到头来是天堂路还是地狱的路?局外人也可看出来。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17-5-2014 03:3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5-5-2014 10:02 AM
“基督教的教主是神,其他宗教教主都是普通人,没有一个自称是神的。何来印证?”

我前面已经指出了,聖经里只有一个自称为神的独子。

但是嘛,
其它[是人的先知使者等,都是生效的。在当时的人们都是遵循的。
不是只是身为基督才能作见证为众生的师,创物者也有为[作选笃为上天使者的。
你否认这点吗?  还是你要作判断

其实,上帝在创世纪就自称是唯一的神,你不可有别的神。

神的独生子在道成肉身之前其实是创世的神。参约1:3&西1:16

神的独生子,不是用空口说白话的,耶稣是以行动来证明祂是生命的主宰给众人看的。最后的审判也是耶稣,问题是你能不能接受罢了。

“上天使者”是上帝所造为数众多的天使,用以侍奉上帝的。后来,有其中之一个天使长带领了1/3的天使背叛了上帝,变成了魔鬼。这些魔鬼渴望人膜拜它们。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17-5-2014 03:4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5-5-2014 10:09 AM
“基督教是救赎人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来自神的,所以要由神来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地方。
其他宗教却是各自 ...
我看你至少还能够勉强於心地接纳我所指出的,
[聖经其中就是对时机的一种见证应验和耶稣基督本身没有权柄为众人施洗]

圣经从来没有这样说:“耶稣基督本身没有权柄为众人施洗”。
耶稣是人/ 神的身份,祂可以掌管生命,祂有一切的权柄。
请细读耶稣的教训,一字一词都充满权威!
28:16-20
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
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萬民:原文是凡被造的。)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那,我就依我所知再让你知道好了,
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因缘,缘起缘灭,觉緣)等等
它,并不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
但是,各教主,教义或教典借籍来印证指出它。
各教,在当时都是属救世的。
让人不致於糊里糊涂行差踏错而受永刑入罗网中。
上面解释了,此「道」(基督)非彼[](道德经)。
道德经,佛教的缘起缘灭论与圣经的创世论都被一贯道扭曲了,你还是守住你的良心道德才好。

世人都是罪人,罪人凭什么来救赎罪人呢?
只有圣洁无罪的耶稣才有资格替世人赎罪。
一个人若能在某教而贯通悟觉了道,那么他看待各事物都是豁达了。
因为,
体会了道,而不执於教,
知守了德,而非执於义。
当然他在某教实是,
借教会道,憑义守德。
一贯道是应时籍各教指出道。从来,各教教主在宣传道时并没有指出,这个道只限制於在某某教中。
因为这个道,是无局限,全体的。


不错,耶稣基督是上帝赐予全人类的恩典,是给世人的礼物。上帝的恩典,礼物,都可以按照圣经里上帝的规则来领取。凡违规的人上帝已经表明是不接受的。
一贯道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觉悟各种各样的道。
但是,那些都是属世的道,远远地离开了神的道。最后,世人都逃不过耶稣的审判。
请听上帝的教训:
55:8-9「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一贯道的所作所为都与上帝为敌的。当然,这是一贯道的自由选择。

但是,最大的错误是明知故犯的扭曲上帝的话语和亵渎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14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5-5-2014 10:09 AM
“基督教是救赎人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来自神的,所以要由神来带领才能回到神的地方。
其他宗教却是各自 ...
有的是,在各教中不难找到的字眼大意如下,
所宣传的要人相信教主所宣传的是道,道路,是引向道的路。
好比如佛家,佛是因生死一大事因緣而出世。
(佛是天人师,师既是引导教导牧羊人之意。)
好比儒家志於道,据於德,游於仁,游於艺。
(孔聖被喻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一贯道实在不应该扭曲佛教的教义,此乃是狂言。
孔子根本不认识一贯道为何物?也不知道上帝的救恩,根本扯不上关系。
而老子道德经,却是在全世界翻译为最多语文的一本道藏书。(聖经后下来是道德经翻译为最广的书)
聖人并不执於教,字词等文章。
聖人会道而守德,而代天宣化。
现在一些人从各教中却只是执於教与义,还不完全会道守德。

道德经是老子的学说;
圣经是上帝的话语。

其实两者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如果你勉强要把两者扯在一起的话,就等于是挑拨基督教与道教的争论,是没有意思的。
其实,道德经也好,圣经也好,都与一贯道无关的。而是一贯道是从中捣乱罢了。

执於某教才是有道,把道局限於某教中。豈不可笑?
甚至执於把道局限於只在某教主,某教义及某经典上。
原来道在这些裡面??

基督教的道是源自以色列独一神信仰;老子的道是中国民间信仰。
因此,并不是“把道局限於只在某教主”。而是不同宗教,不同的教理。
犹如葡萄树与榴莲树,你把它们说成是“同宗的”,只有挑拨是非制造争论罢了。
你应该认真的去分析和理解才是。

经上指出,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
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神,是主你的神。而非局限在基督“教”的神才是神。这義/律法/戒也一样)

你又来扭曲耶稣的教训了,一贯道的教义除了「扭曲别人的宗教」之外,就看不到有什么好的东西了。
请看圣经的独一神,独一主:
6:4-5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1:24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的神,
12:29-30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17:1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犹1:4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
*          *        *         *         *          *
华人民间信仰是有许多神的,一般上这些神是由民间所主导和封赐的。民间为了纪念某些古人而奉之为神。
民间也有封赐一些奇形怪状的物品为神的传统,(众人皆知的事,不需举例了。)这是中国人独有的信仰特色。
基督信仰则不一样,基督信仰是独一神,由独一神作主导的。神主动与人接触和建立关系,神与人立约。把神与人恢复到父与子的关系。

圣经里有一种称为“神”的代神,是在地上代表神的审判官,这些审判官其实是神职人员。曾经被一些非基督徒误以为上帝也接纳了多神。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读圣经的方法的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2:32 PM , Processed in 0.1213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