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anghai_noodle

普賢行願品~普贤行愿品偈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0-2014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麼涅槃翻作滅,是滅煩惱,息也是息煩惱的意思;或者我們講滅的時候,滅生死,息的是息煩惱。

煩惱是因,生死是果報,這是因與果統統都滅息了,所以是不生不死,涅槃是不生不死的意思。

今翻就是玄奘大師翻作滅度,這個意思也非常好,滅就是滅生死煩惱,度就是度入彼岸的意思,就是到達菩提涅槃,有這個意思在,度就是這個意思。

底下有,「謂滅五住煩惱,度二種生死也」,二種生死就是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在我們現在是兩種生死都有。

分段生死是說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大的區分來講,譬如說我們到這個人間來,我們從投胎、生下來,一直到死,這一段,這是一個段落;死了之後又要去投胎,又有生、又有老死,就跟十二因緣裡面講的六道輪迴的生死,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這是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我們天天在變化一天比一天老了,這叫變易;剎那剎那在變,不是一年比一年老,而是剎那剎那地老了,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不覺得。

你看佛在楞嚴會上跟波斯匿王講的,不是一月一月老、不是一天一天老,剎那剎那在老啊!這是屬於變易生死,我們是兩種生死都有。

那麼證得阿羅漢果以後,分段生死沒有了,三界之內六道輪迴的生死沒有了,但是他還有變易生死,他還有變化。變易生死的苦比我們現在輕得多了,我們現在輪迴,這個太苦太苦了,他沒有輪迴了。

怎麼個變易法呢?譬如菩薩,我們講真正斷了三界之內的分段生死,按照圓教來講七信的菩薩,華嚴經裡面講總共是五十一個位次,前面十信位,十信位從初信到第六信沒有超越六道輪迴,還是有分段生死,到第七信位超越了;所以七信位的菩薩等於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他斷證的功夫跟他相等,但是智慧比小乘人高得太多了。

那麼從七信位以上一直到等覺統統叫變易生死,因為他這個菩薩地位提昇一級,他要有一個階段的修行,修行很苦啊!不是隨隨便便,他要努力精進。到一個層次,他有個變易,就是一次變易,他的菩薩地位就升等一級;就好比你們在學校念書,你們一年級念完了,下個學期要升二年級了,那一年級就死了,二年級就生了,這叫變易,就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真的有生死。

這個生死是比喻苦,你吃過一番苦頭,經過一段時間你晉級了,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叫變易生死。

那麼兩種生死都要盡了,那就是圓教成佛了,因為等覺還沒有盡,等覺還要經過一次變易才能到妙覺位。

下面給我們解釋涅槃,涅槃有三種,這三種通說的,一般經論裡頭都是這樣講法,第一種叫「性淨涅槃」,性是真如本性,淨是清淨,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這種是從理上講的,人人具足,所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統統具有性淨涅槃。

那麼「義翻圓寂」,它的意思就翻作圓寂,「法爾無缺曰圓,體自真常稱寂」。法爾有自然的意思,有本來的意思,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是修成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原原本本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一句講法爾無缺這四個字,就跟六祖大師在悟道的時候他老人家所講的,何其自性,本來具足,就是這個意思;本來具足,不是外面來的,具足就是一點欠缺都沒有,這叫圓。無論是智慧、無論是德相,統統都具足,一樣也不缺少,這叫圓。

體是講本體,心性之本體,也是原來就是真、原來就是常。真就是決定不假,不是虛妄的,它是真的,常是永遠就是那個樣子的,從來沒有變易過;在佛不變,在菩薩他也不變,在我們人乃至於墮到地獄還是不變,從來沒有變過,這叫寂。

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上來看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你的性淨涅槃是從來沒有失掉過嘛!而我們眾生所謂是迷失了、迷了,這是不是真的失掉了?沒有,雖迷不失。

不失為什麼說失呢?迷了的時候不起作用了,所以從作用上不能夠發揮作用就等於是失掉了,是這個意思,並不是真的失掉。

所以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他對你很尊重,為什麼?你跟他沒有兩樣,他是佛,你也是佛;不過現在是你不知道你是佛,很可惜就是這一點你不曉得你是佛,你要曉得你是佛,跟他有什麼兩樣呢!所以這叫性淨涅槃,從體上說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645.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0-2014 12:5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0-2014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第二個意思,「方便淨涅槃」,涅槃都有圓寂的意思,但它說法就不相同了,「謂萬德成滿曰圓,眾累永息稱寂。」前面性淨可以說是法身、本體,是心性的本體;那麼方便淨這講報身,是我們自受用身。報身是萬德成滿,滿是圓滿,成是成就,就是你修行證果了,這叫圓。

那麼證什麼樣的果呢?當然有大乘、小乘,有四教,都是講到最高的果位,譬如說小乘要證到阿羅漢果才叫涅槃,有圓寂的意思,小乘法裏面他的功德圓滿了,得清淨寂滅了。

大乘法裡面,四教有藏通別圓,那麼就藏教,藏教有佛,通教有佛,別教也有佛,都叫做圓寂。

但是真正講到涅槃,講到最高最圓滿的,那是圓教佛,所以圓教佛通常也講入大涅槃,加一個大字,加一個大字一定是大乘圓教的涅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他真是萬德成滿,眾累永息。

累就是煩惱、生死,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都斷盡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都了了,所以這時候稱方便淨涅槃。

方便淨跟性淨是完全相應了、相契了,從性淨上講本具的,方便上講是修得的。

第三種講「應化涅槃」,這就是我們通常講佛菩薩入涅槃都是講這個意思,這就是示現,前面那個不是示現,這個是示現,示現是說什麼呢?「化用周遍曰圓」化是教化。

所以佛法裡頭用的這些詞句,諸位要注意它有很深的意義,普通我們講教學,教學沒有講到成績;教化是有成績了,化是結果,變化氣質,化凡為聖,學了之後他就變化了,這學了就有成績了。所以佛法用的字有因有果,教是因,化是果,因緣果滿,這才是真正的成就。

化用周遍就是教化眾生這個大用是周遍虛空法界,這叫圓;佛菩薩教化眾生不限定在一個地區,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道場,這是圓的意思。

「用息歸體稱寂」,所以是佛菩薩那一邊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他教化的確是圓圓滿滿的,沒有欠缺的;是眾生機感這一邊的事情,眾生肯接受佛菩薩教化,他就來了;你很討厭他,不喜歡學了,他就走了,走了這就是寂,所以永息,他那個作用息了,沒有人肯學了他就不教了,暫時就中止了,這叫

「今指笫三」,一切諸佛菩薩他們示現般涅槃都是這第三種。應化的涅槃,不是講前面兩種,這是講應化的,示現的;我們今天沒有人學,他就走了,縱然有人學,不是真學,他也走了,那要真學他才會來,真正發心學他來,不是真正發心學不能與佛菩薩感應。

那麼什麼叫真學?簡單地講,你能夠具足普賢十願,願願你都能做到,真學!那一點不假!你說佛菩薩不化身來幫助你,我不相信。

不具足這十願,哎呀!我很想學,我真學,那是假的;就是說什麼是真學,什麼是假學,你都搞不清楚,把假學當作真學,自己本身就搞錯了。

真學是信解行證依教奉行,這是真學,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

http://book.bfnn.org/books/0645.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0-2014 12:3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14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又介紹出唯識論裡面講的四涅槃,這是法相唯識宗所說的,這四種我們也常常會看到,第一種叫「自性清淨涅槃」,跟前面性淨涅槃是一樣的意思,都是從本體上說的,註子裡面有「謂真如之性,無始時來本自清淨。雖有客塵而不能染,故曰性淨。」所以跟前面性淨涅槃意思相同,不必說了。

那麼跟前面不一樣的就是後面這三種,第一種叫「有餘涅槃,謂三乘聖人,雖斷盡見思,猶有無明餘在。由證擇滅無為,離諸囂動,故號涅槃。」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這就是大小乘,剛才跟諸位說過的,他們確確實實斷了煩惱了,見思煩惱斷了。

小乘阿羅漢有涅槃、辟支佛有涅槃;菩薩裏面這是說藏通別,藏通別這三教的佛都是菩薩,藏教的佛實際上就是十信位的菩薩,信位的菩薩,通教的佛是十住位的菩薩,別教的佛是十行位的菩薩,都還沒有登地。

那麼換一句話說他們無明,就算是別教佛吧!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那麼十地等覺妙覺位這是別教佛,破十二品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後面還有許多還沒破的,他還有餘啊!
還有餘的那麼多他還沒破。如果藏教佛那就更多了,四十一品無明,一品都沒破,所以這叫有餘,這是講這個意思。

底下這一種講「無餘涅槃」,無餘依有兩種,一種是「謂鈍根阿羅漢,厭苦欣寂,灰身泯智,餘跡既寂,故稱無餘。」其實證得涅槃,諸位要曉得,身體都在呀!所以涅槃在活的時候證的,不是說死了才叫涅槃。

但是此地講無餘涅槃,真的,他身不要了,而他是證得涅槃之後不要這個身體了,叫灰身泯智。灰身是把這個身燒掉,泯智,智是分別心,所有一切分別執著通通斷盡,這個心清淨,他喜歡這個境界,這是一種定性阿羅漢,他們很樂意住在這個境界裡,這個境界有很高的享受,是這一類的人,這稱為無餘依。

那麼另外一類雖然證得阿羅漢了,他的身體還留在這個世間,還能夠幫助別人,教化眾生,那麼他身體還在,這也叫做有餘依涅槃,加個依字,他沒有灰身泯智,他的身體還留在世間,所以這個也叫做有餘涅槃。

那麼第四種叫「無住涅槃」,這個多半是大菩薩,佛與大菩薩,他們真的證得涅槃了,他不住涅槃;對我們凡夫來講他不住生死,他沒有生死;對聖者來講他不住涅槃,他生死涅槃兩邊都不住,這叫做無住涅槃,這是最值得讚嘆的,在佛門裡面佛與大菩薩統統都是這個境界。

「謂出障真如」,這個障就是煩惱障、無明障,這兩種障他都破了,都超出了,所以「大悲般若時常輔翼」,大悲是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悲心從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憐憫一切眾生。又有大智慧,般若智慧也現前了。

「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因為他要像小乘一住涅槃的時候就不能利益眾生,所以他不住涅槃。他可以走他不走,不是他沒有能力走,像我們塵世娑婆污穢的世界,他有能力離開,他不離開,這是慈悲。

為什麼不離開呢?為了幫助這些苦離的眾生,要幫助他們,要接引他們,所以他不入涅槃。因為他又有智慧,所以他也不住生死,那麼由此可知生死從那裡來?迷惑顛倒才有生死,智慧現前沒有生死;因為迷的時候你造業,造業才有生死輪迴的果報,般若智慧現前不造業。

不但不造業,所有那些罪業,前面講過般若智慧都把它照空了,般若智慧要生起來的時候,所有一切罪業統統沒有了,全都消除了。所以他沒有業習,因此他沒有生死,這就是涅槃生死兩邊都不住。「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即用即寂,故稱無住。今所請者指第四也。」

http://book.bfnn.org/books/0645.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0-2014 12:1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4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現在要請佛、菩薩、善知識,莫入涅槃,就是要請這種人,這是我們所請的對象。

底下及諸菩薩、聲聞、緣覺,一直到為欲利樂一切眾生,這一段文是「兼請餘聖」,不但我們要請佛,菩薩、聲聞、緣覺、善知識,統統要請;在家出家只要是有修有學的,有證的當然更好,有證的找不到,有修有學的統統要請。

末後註解裡頭有幾句很重要,「佛滅度後,末法時中,親善知識,為第一大事。」這幾句各位同學要特別地注意,要牢牢地記住,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末法時候,你能夠真正親近一個善知識,你就得度了。

底下說明理由,「何以故,善知識為得道全因緣故,雖是凡夫,可為巨夜明燈,苦海良導。」這幾句話不能不留意,應當多讀幾遍,牢牢地記住

遇到一個真善知識決定不放鬆,自己沒有成就決定不能離開,離開了就可惜了,離開之後必定要迷失方向。

所以古人親近善知識最低限度要得法眼淨,他才可以離開,什麼叫法眼淨?自己有能力獨立,能夠辨別是非邪正,有這個能力,這個時候可以離開老師;如果沒有這種能力,不能離開老師。

有這個能力將來在菩提道上你自己眼睛亮了,路認識了,不會迷失方向,不會掉到坑陷裡面去了;你連這種能力都沒有,那一定跟定老師,老師在前面走,你跟他走,不能離開善知識。

到自己真正有能力的時候可以,有能力的時候,你想不離開也不行,善知識也會把你趕走,為什麼呢?你有能力,你應該幫助別人,你既然可以帶路了,你帶路何必跟我走,你再帶一批人嘛!他有這個意思在。

所以這是真正有這個能力,那個老師再把你留在身邊是老師的過失,因為他可以教化一方,要讓他去度眾生去,幫助別人去。

他沒有這個能力,老師不能讓他離開,離開他必定會迷失道路;如果他去教化眾生,那就是以盲引盲,那個罪過更大,是自誤誤人,更不得了,所以親近老師是非常非常地重要,那麼這是註子裡面的意思。

除註子之外還有一點意思我說出來,諸佛如來可以說他的示現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盡虛空遍法界;換句話說,諸佛如來本來就住世。但是這種境界,一般說來法身大士才能夠體會得到,像我們初學的人沒有辦法。

所以此地講勸請,裡面也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依智立師,依智不依識,諸佛常現前,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智,我們簡單講理智,要有理智,識是感情;我們能夠時時處處都能用理智而不動感情,與佛就接近了,就相應了。因為你心地清淨,智慧明朗,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諸佛常現前的樣子。

如果我們心裡迷,知見不正,染而不淨,與佛就沒有感應,那麼這就叫不見佛,這就叫做佛滅度了。

底下一段我們把它念完,「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http://book.bfnn.org/books/0645.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11-2014 12: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14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动画 - 普贤行願品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2-2014 11:5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14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2-2014 12:17 AM 编辑

  
普贤行愿品偈颂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离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持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2015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2015 12:34 AM 编辑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二十卷)

           淨空法師講述(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四十三頁最後一行,這是第八段常隨佛學願,「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實際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說願只有七條,前面從第一到七是七種大願,那麼後面這三條都是屬於迴向,註子交代得很明白,「自此至十,三科皆是迴向。」這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願都是屬於迴向。


「前二是別義」,是迴向當中的別義,就是這一條以及底下一條的恆順眾生,這兩願是迴向的別義。

「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頌中,頌第七願竟,便頌迴向。以其欲收前二,屬迴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別義也。」那麼這就本經在後面偈頌裡面能夠很明顯地看得出來,後面偈頌是屬於重頌,就是重複說十大願,這是佛經很好的教學方式。

長行文屬散文,便於疏理,能夠把這個事情理論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講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讓大家能夠明白。


可是這些事理境界,說老實話,一定要記住;如果你要記不住的話,試問你怎麼個修行法呢?你沒有法子修啊!你要把它變成日常生活,那你條條都要記住,記不住你就沒法子做到。

那麼要記誦的話,長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來很困離,文字太多太長也不好背,所以經文後面有偈頌,偈頌就是便利於你背誦。

偈頌可以入譜,等於都是歌詞一樣,可以譜成曲來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韻的,這就很容易記誦了,不要硬記,唱唱就唱會了,你就會記住了。所以偈頌全都是歌詞,意思都是前面所說的,所以叫重頌。

你由此可知佛門教學比儒家還要重視音樂,應當在經講到後面偈頌的時候,大家都來唱,就不是講了,都是來唱,一面唱一面講著,這的確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非常之理想。


那麼重頌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講經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都得要來了;那麼講經畢竟不同學校,所以聽眾有先來後到的,有講了一半他才來的,一半來的前面沒有聽到,那怎麼辨呢?後面偈頌重複再略說一說,所以後來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聽到,便利於後來的,顧及他們。

所以講經的方法確實是為聽眾設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長行文後面都有偈頌;如果長行文很重要的話,立刻後頭就有偈頌,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的許多不同種的體裁,要曉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麼在本經偈頌裡面,這偈頌相當之長,重頌前面十願只頌到第七願,第八就迴向了,所以此地沒有明說迴向,偈子當中很明白地把它都歸納在迴向裡面。


所以我們曉得這十願前七是願,後三是迴向,那麼後三,末後一條普皆迴向,那個沒有話說,那個意思太明顯了,所以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是迴向當中的別義,這兩條也是非常重要的。

註解裡面也說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體」,完全講修行、行門,行門之體就是這兩條,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你們把這兩句多念幾遍,看看能不能體會到裡頭意思。

我們今天道業不能成就,第一個不肯隨佛學,跟佛所學的背道而馳。第二個絕對不肯恆順眾生,順自己就好了,不肯隨順別人,所以完全相違背。

你要想道業成就,不能隨順自己,要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是真修行。隨順眾生裡頭學什麼呢?學佛,佛不離開眾生,菩薩不離開眾生;離開一切眾生,菩薩道不能成就。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015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1-2015 12:32 AM 编辑

這在此地討論了這個問題了,「此科屬自利」,就是常隨佛學屬於自利,「第九」恆順眾生「屬利他」。「至第十,將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願之福,盡皆迴向三處也。」第十願是總迴向。這兩願是自利利他,二行之體,不能恆順眾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隨佛學就不能自利。

佛教一切的設施是為眾生的,不是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設施是因時因地因一切眾生機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樣的;原理是一樣的,決定修覺正淨,這是一樣的,但是形式上來講,就是儀式上不一樣。

我們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個國家的佛教不一樣,在儀式上不一樣;每一個地區不一樣,乃至於每一個寺廟有每一個寺廟的修行作風,也不一樣,的確它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怎麼曉得它的原則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說所依的經論,理論依據不一樣,各人有各人依據的經論,經論這麼多,但都是佛說的,沒有話說。方法呢?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樣,修什麼諸位要曉得,修三皈依啊!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統統不一樣,你問問他早晚課誦裡頭有沒有三皈依?統統都有,只有這個是一樣的,三皈依是一樣的,古今中外學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樣的。


那麼你就曉得八萬四千法門修的什麼東西?修的是覺正淨。

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淨而不染,決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盡管不相同,儀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覺正淨相同的,這個就是佛法。

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離開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門從三皈依開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訴你,你這一生就是學這個東要,千經萬論也是說的這個東西,這三寶,三寶是講自性三寶。

那麼這講迴向三處,這三處就是菩提、眾生、實際,就是這三處,後面會講到的。

此地解釋「言常隨佛學者」,這個意思是說,「托佛從因至果,所歷之行,所為之事,為我所緣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隨而學之。」其實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垂誡我們的見賢思齊,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們供養佛菩薩這個意思不能疏忽。


我們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們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養菩薩,他是菩薩,我也是菩薩,我也跟他一樣,這叫真供養。

有一些人很謙虛,他是菩薩,我一身罪業,我怎麼敢跟他比呀!這糟糕了!菩薩要是知道了要搖頭,沒有法子,這不叫供養。

真供養是拿他來作榜樣,我要學他,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這是真供養,一定要懂這個意思,千萬不能謙虛。

佛菩薩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薩,並不希望你老當眾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沒有這個道理。

這個托就是以他作一個榜樣,看看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無上道,他怎麼修的;這個中間他所經歷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裡如何來修行,這些統統是我們的榜樣。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2015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2015 12:25 AM 编辑

尤其在這一部華嚴經,善財童子做了一個很具體的表演,善財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

你看看他從初發心,這要在四十華嚴裡頭從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講善財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後遇到文殊菩薩跟他求學,從文殊菩薩畢業出來之後,在社會上服務,服務就是參學,五十三參,你看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如何運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裡面完成自己圓滿的智慧,無上的定功,他成就了。

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代表各種不同的人、物、環境,諸位要曉得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

這五十三個人代表社會裡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薩、有聲聞,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壞人都有,各種職業都有,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所遇到的。

你要是說善財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識,我們一個遇不到,那你大錯特錯了。你早晨起來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類呀!善財他會呀!他在這些境界處處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我們不會呀!處處惹煩惱,處處生是非,這糟糕不糟糕!

華嚴經是妙絕了,你學會了之後,真的你就會做人會辦事了,樣樣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成就自己的道業也真正替大家服務,對於社會是造福人群,對於自己是成就定慧,這書是好得不得了啊!

方東美先生讚嘆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這讚嘆備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沒有念不知道,雖然念,他依文解義,他不懂。全經從頭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體會,這是一種教學的藝術;說到這一層,意思是那一邊,你要能夠體會得到,你才曉得妙處啊!

那麼這是以佛、以菩薩他們行持啟發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智就是啟發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學佛,隨而學之。

「乃以觀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於六塵五欲顛倒境也。」這幾句話很重要,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他在隨喜恆順的時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裡面他心不顛倒,隨順五欲六塵而不染五欲六塵,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

如果不染那麼他的心就愈練愈清淨,這兩條實在講就是古人所講歷事練心,你在不在事上經歷過,你說你心清淨,不能算真實的清淨,要練過,你說是我瞋恨心沒有了,如果不經過歌利王割截身體的鍛練,你說你瞋恚心沒有了,這個不可以說,你自己以為沒有了,到那個境界瞋恚心生了,你才曉得瞋恚心並沒有斷,一定要經歷,不經歷不行啊!


你說我不貪財,真的金銀財寶堆滿時,確實不動心了,那才叫真不貪;你沒有看到的時候,我不貪,到時候一樣起貪心,不行啊!

范仲淹那個時候,我們講他不貪財,這可以說真的,他那麼樣窮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點不要,把它埋起來,這真叫不貪。

你沒有經歷這個境界不能說,所以菩薩一定要經歷,什麼樣境界他都要經歷,在這裡面去練自己的清淨心,歷事練心這叫修行,不經歷這個境界,那怎麼叫修行,那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現前的時候,馬上要逃避,這不行。這即使修行,修小乘,絕對不是修普賢行願,不是修大乘。
修大乘一定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隨喜當中成就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定慧。

定慧實際上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樣樣經歷,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善財童子這五十三參,每一次參訪就是練這個功夫,就是金剛經上講的。

所以金剛經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但是一部經也只有幾句話是最高指導原則,這是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尊者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練這個,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就是練這兩句話。

不管什麼境界裡頭都是不著相、不動心,這是你自己裡頭練功。外面怎麼樣?外面要隨順、要歡喜,要恆順眾生。裡面要不著相、不動心,這是菩薩修行法,修證無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5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2-2015 12:19 AM 编辑

「行者苟能以佛所歷苦行之境,常作心觀。設遇苦事,乃稱本願,不生怨惱。逢諸樂事,自無耽染,以非常時心觀之所願故。有志於學者,勉旃。」真正有志於學大乘佛法的應當要以此自勉,遇到些苦難、折磨,那是自己的本願

你不經過這個折磨,頭一個要把自己瞋恚心去掉,把它斷除掉。瞋恚墮地獄,所以先從逆境當中修,你看一切經論裡頭,逆境裡面瞋恚心沒有了,再從順境裡面斷貪心,貪愛的心,瞋恚與貪愛是一切煩惱的大根大本。

為什麼先從逆境呢?因為逆境果報是最慘的,瞋恚是墮地獄的,所以從逆境裡頭轉過頭來,先不墮地獄;順境裡頭沒有貪愛不墮餓鬼,地獄餓鬼不墮,可以說這個人也不墮畜生,超越了三惡道,縱然在六道裡頭沒有超越,三惡道不去了,所以多麼重要。

所以凡是修行人,從古到今最初學佛都是修苦行,都是從逆境裡頭反過來,從逆境開始學,先要吃苦頭啊!怕苦、畏苦、不願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

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曉得吃苦對自己有利益,消自己業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業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羅密,給自己修定打基礎。因為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等於是預備工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禪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亂,什麼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

所以遇到這種境界現前,決定不能捨棄、不能逃避,好機會來了,這種機會是千載難逢的,到那裡去找啊!


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論與方法。你要難開這個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確確實實在一切逆境裡頭怨恨心不生,你己經磨練到這個程度了,這個可以了。

如果瞋恚心還沒有斷就得要找機會去鍛鍊,要找幾個真正善知識,那善知識是惡人,天天瞧你就不順眼的,找這種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頭的火慢慢地把它消滅掉,你才能夠成就道業。

所以善知識,真正好老師,他看學生有這個習氣,心裡面很愛這個學生,成就這個學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氣,看了就討厭,那是裝樣子磨練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5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2015 12:06 AM 编辑

再看底下一段,這是「釋行願相」,「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這個聚落就是像我們現在講的小鎮、村莊,是許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那麼在古時候多半是一族,一個族都住在一起,從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塊,聚落。

「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這一段先講學本師,怎麼個學法,此地給我們舉例說出來了。這一段文裡面最重要的是講到如來的初發心。從初發心精進不退,這一句最重要。註解裡面我們可以看看,「娑婆」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

毘盧遮那佛是法身如來,盧舍那是報身如來,釋迦牟尼佛是應身如來,應化身,這是講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毘盧遮那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我們講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的應身,應化身,一而三,三而一。

在華嚴,因為它講華藏世界,所以說佛都是講毘盧遮那,你看這裡稱的是本師,他是我們的本師。註解裡面講「乃我本師所王大千之世界」,王念去聲,念王,當動詞講,就是統治,那麼在此地他雖然不是一個政治領袖,用這個字來形容他的教化區,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


「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華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這個在此地不必多說,這是華嚴裡面講華藏世界的組織概略的情形,在大經華藏世界品裡面說得很詳細。

那麼二十重華藏,華嚴用十表法,十代表圓滿,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以十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圓滿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是這個意思。

那麼講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意思就顯示出本師如來利他心切,利他超過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四重;他超過了,他第十三重,所以利他心切,取這個意思。


「意取即此穢土眾生,可以起觀造修也。」諸佛如來在因地發願不相同,那麼在本省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得非常廣泛,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你們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地藏菩薩在因地作國王,跟鄰國一個小國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眾生。

他們兩個人發願就不一願,兩個好朋友,兩個都學佛,兩個人願不相同,一個是發願趕快成佛度眾生,一個是要行菩薩道,眾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願不相同嘛!

因此十方諸佛如來雖然都成佛了,他們在因地上發的願不一樣,因此成佛之後在果地上教化眾生也不相同。如果講他自己的果證,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決定沒有差別;他教化眾生的方法、手段會不相同的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15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刚好看到


感恩大家都分享!
这个非常棒!
普賢行願品,非常殊胜!赞叹!
images.jpg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5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3-2015 12:12 AM 编辑

感恩 estheryu 大大 随喜功德!

那麼講初發心,「言初發心者,毘盧即是釋迦」,這是一不是二,「以華嚴真應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經言應身,故曰釋迦。」這個地方如果還是不太容易懂,我們作比喻,但是比喻諸位要記住,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很恰當,只能比個彷彿,比到恰當不可能的事情,沒法子。
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應身就是用什麼身分去教化。

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學問,學問道德都圓滿了,今天有個小學要是請你去做個老師,菩薩很慈悲,他絕不推辭,他就去了,到那邊是小學老師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人,到小學裡做小學老師這個身分就是應身另外一個中學也請他去做老師,他到那裡是中學老師的身分,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到那一個世界,那些眾生機感必定要與他相應,相應就是應身,用應身。到人間來一定現相的時候要跟人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他世壽也是八十歲,釋迦牟尼佛是八十歲入涅的,那麼也有父母,在家的時候也有太太,也有兒子,出家之後他有六年的苦行,到處去尋師訪道,三十歲示現成佛。

成佛之後就開始教學,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從三十歲到八十歲,所以我們講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這叫做應身。

那麼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給天人說法,他要示現天身,那個身形、壽命,與天也是一樣的。


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說要教一群豬,他一定要變個豬身,也跟那些豬一樣;我們肉眼凡夫不曉得,那些畜生道裡有不少佛菩薩在教化,你看那個豬圈裡說不定就有個豬在那裡講經說法,我們聽不懂,豬可以聽懂。

所以佛是六道都去,所以地獄道也去,在本行經裡面講了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在地獄裡面,他也示現墮了地獄了,在一個叫火車地獄,在經上有;那個車是鐵的,火燒得紅紅的,去拉這個車,用什麼拉呢?把自己身上筋抽出來當作繩索去拉,非常之苦啊!

幾個人拉一個車,他老人家發了慈悲心了,另外看到旁邊同伴好可憐,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那個監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條筋代他來拉,看到他太可憐了,我自己寧願犧牲,我多抽一條筋。

那個小鬼一聽氣死了,一棒就打死他,你們想想怎麼樣?打死就超生了,地獄裡面就超生了,一念慈悲就離開地獄了。

所以在地獄裡頭迷得很重啊,地獄裡面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個苦的環境生一念善心代別人受苦,不容易啊!真正是難啊!


所以這種情形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自己要學,常常要學,看到有苦難的人,寧願我們苦一點,幫助別人一點,你常常有這種心,你真的將來墮地獄,你也會發這個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一下就超越了,就離開地獄了。

所以人真是在苦難的時候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苦難的時候還能替別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順境裡面幫助別人,那個不算,自己在苦難當中還能想到別人,這是難能可貴呀!那麼這講應身,真是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4-2015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4-2015 12:23 AM 编辑

底下接著講「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經尚未施權,故釋迦稱遮那。法華已經顯實,故遮那稱釋迦。」這兩部經都是屬於一乘圓教,一個是在最先講的,一個是在最後講,所以在這兩部經上,一個是稱毘盧遮那,一個稱釋迦,都是說的本師一個人。

「他經已施權,未顯實。故遮那是遮那,釋迦自釋迦,以真應未相即故。」這我們不必加以多說。

「瓔珞本業經云」,這底下幾句話很重要,「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果,乃於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從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菩提心,起一念信,爾時便名,信相菩薩。故云從初發心」,這是解釋初發心,所以我們現在是真正發了心了,就是信相菩薩,你們現在諸位在這個地方幾天,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信相菩薩。

可是我們一結業出去之後就不曉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薩了,你是一退轉就沒有了,如果不退轉能保持住,這是信相菩薩。

段文前面講的是一般的眾生,在佛法裡頭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呀!常言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而當面錯過,你說這可惜不可惜!
得人身遇不到佛法,這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的事情。

遇到佛法當面錯過實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難,的確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百千萬劫難得有一次你能夠碰到佛法,這個機會不容易。所以不曉得事實真相,不知道珍惜,實實在在是可惜。

所以佛門裡面講的師恩第一大,介紹我們接觸佛法的這個人,我們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紹我們聞佛法的這個人,我們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們今天得到這種殊勝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麼能得到,得不到啊!

所以真的是師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師之恩關係我們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

但願我們也能夠像經上所說的,從此以後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起菩提心,於正法起清淨信心,你就可以當信相菩薩這個稱呼了,你就是信相菩薩了,這是真正講到初發心。

可是從初發心最重要的是精進不退,以前李老師早年在台中辦大專講座,我也常常參加,同學們來參加講座很精進,的確一兩個星期之後,氣質都變了,所以老師很歡喜。可是一結業了,同學們到電影院看個兩種鐘點電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


所以李老師搖頭,我們這一個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學,抵不得電影院兩小時,又搞亂了,難啊!真正是難啊!

為什麼?無始劫以來染污的習氣存在,外頭一勾引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

所以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麼呢?退轉了。什麼人成就了呢?精進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轉的人那就是墮落了。

那麼講到精進註解裡面也有,「言精進不退者,簡非懶惰懈怠。」這還有一個區別,精進不是講懶惰的人,懈怠的人,懶惰懈怠當然是不精進,我不懶惰、不懈怠,算不算精進呢?不算精進。

什麼樣才是精進呢?謂勇悍無退曰進」,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這才叫進,往前進。

「萬行無雜稱精」,精就是一門,一門勇猛地向前,這叫精進。

像我這幾天跟諸位說的,我們經以一部,我們行門選一種,這就是精進;經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雜了,雖然有進,不叫精進,叫雜進,雜進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了心雜了。所以一方面進,又一方面要專,這是專精,這才是佛法精進的意思。


尤其諸位要對於其他法門經論要肯放下,不能起貪心,別的人說這個說那個,不要去羨慕他。

人家講這個經那個經,哎呀!這個我沒有看好可惜呀!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動搖了,又被他牽著走了。應當老老實實地只學一門,我這一門不通決定不學第二門,要這樣才行。

其實你一門通了,那些門不要學,用不著學,一聽就會了。像六祖是個例子,他一門通了,一切經他都可以不必學,無論什麼經人家念給他聽聽,他裡頭完全明瞭,你有什麼疑難,他馬上給你解決,這個本事多高啊!太高明了!一經通一切經通。

你搞雜了,搞了一生一樣都不通,那虧就吃大了,所以決定不能夠貪多。


我們看古來的大德許許多多人一生專攻一部經,專講一部經,他不是其他的不會,他都會,他一部通一切都通了,為什麼還專講一部經呢?給後人作個榜樣,以身攝教,作一個樣子給後人看,一門深入的利益,這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

現在人學東西就是貪多,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師講各各都想做大通家,結果是一樣也不通,那可惜了!

佛法的修學是希望你做專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們在華嚴上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各各都是專家。

善財童子去參訪的時候,善知識告訴他,我在無量法門裡頭只知道一個,只會一個,各各人都是這麼說的,各各都是專家,所以一定要發心專攻才符合佛所講的精進不退的意思。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5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2015 12:14 AM 编辑

下面講「精進有三。一披甲精進」,這是比喻,披甲精進底下有個註解,「無惡不斷也」。我們的惡太多太多了,說不盡,這諸位自己一定要曉得,那是惡那是善要能夠辨別。

披甲就好像古時候戰爭衝鋒陷陣,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禦,現在戰爭第一線衝鋒陷陣的用戰車,也是披甲,取這個意思,取勇猛無畏的意思;往前進,絕不退縮,決定沒有恐怖,一定要斷惡。

第二種是「善法精進」,這是修善,「無善不修也」,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學。

那麼善惡我說一個最簡單的標準,諸位把它記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惡,凡是利益眾生的就是善,你能夠常常這樣想,大致上就不會錯了。

念念要想為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說這一些人我喜歡他,我要替他多想一想,給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怨家對頭,我不作惡不找他麻煩,算好的了,我還要給他修善?那這就不行了,這就是不精進了,一定要以平等心,縱然是怨家對頭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這是你真正的修善。

第三種「利樂精進」,這是特別對於有情眾生,「無有情不度也」,只要是有情眾生都要能夠利益他,都要叫他離苦得樂,所以精進有三種。


那麼不退有兩種,第一個是「不退墮」,第二個是「不退轉」,底下有舉例子,「十信為不退墮,不退墮於四惡道故。登住為不退轉。」那麼這個在彌陀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講三種不退。

十信位,你看初信了,這個地方講的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比剛才講的信相菩薩要高,信相菩薩會退,初信位的菩薩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惡道,換句話就是決定不墮三惡道。

為什麼不墮三惡道呢?他三惡道的業因斷掉了,就是見惑斷了,三惡道的緣斷了;因雖然沒斷,緣斷了,沒有緣,雖有種子它不會結果,它沒有緣。

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是圓教初信菩薩,所以絕對不墮三惡道。它這裡講四惡道,四惡道加上阿修羅,他也不會做阿修羅。

那麼換句話說他雖然沒有出三界,他是人天兩道受福報,在人天兩道修行,他不墮三惡道的。

初住也是講圓教的初住,他不會再退轉到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個地方講登住位不退轉,「謂有漏業盡」,就是見思煩惰斷盡了,沒有業力牽引,他不會再退到六道輪迴。

除非他乘願再來,那是示現,那不叫退轉,那是以應化身來教化眾生的,「唯有乘願度生耳」;他乘願再來的時候不算的,乘願再來,他到地獄、到餓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墮,那是以乘願去度眾生,他是自在的,他是願力生的,不是業力生的,他不是有這個業,那麼這是說的從初發心精進不退。

底下講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那麼這講到布施裡面,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常隨佛學第一個學什麼呢?學佛的布施,學佛實在講要從這裡下手,你看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十波羅密裡面第一個也是布施,四攝法裡頭第一個還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萬行之首,而且也包括萬行。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15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5-2015 12:29 AM 编辑

諸位要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布施裡頭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仔細去一觀察,十波羅密、六波羅密,可以統統歸納在布施波羅密裡面。

所以你要問佛法修什麼?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捨。

佛為什麼要重視放下,重視捨呢?因為你要曉得你能夠捨才與你的法性相應,與你的心性相應。因為你心性清淨,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心性的實相,本來無一物;你要有一樣東西不肯捨,你的真性裡面就有染污。

你為什麼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得清淨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捨掉那有什麼法子。

佛之所以成佛跟我們沒有兩樣,就他把這些垃圾統統倒乾淨了,一點也不存了,他恢復了明淨;我們這些拉拉雜雜東西一樣都捨不得丟掉。所以沒有法子,所以菩薩道裡頭修行就是一個布施。

那麼在此地舉出一個例子,舉出以身命布施,這個是最難捨的了,難捨能捨;一但舉這個例子說明難捨能捨,同時更顯示出來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於我們自己的身命,這是佛菩薩的見解。


我們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緊要關頭還是這個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捨啊!

其實講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但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等到我們境界再向上提昇了,清淨心重要,法不重要,因為清淨心能生萬法。有了一法,清淨心就不生萬法了,那個麻煩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夠執著。

我們且看這一段,這一段講布施,註解裡面也說三種布施,「布施有三,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今是財施」,這是經文舉的是財施,「財施有二,一內財,二外財」,這屬於內財,「內財捨身命,外財捨寶物」。

換一句話說外財捨你所有的,我所有的,這屬於外財,我所有的財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這都屬於外財,就是身外之物,是屬於我所有的,這個捨容易。頭目腦髓這是內財,這是要命的,這個捨難,這個捨不容易。

所以剛剛修學的時候,修布施的時候,先從外財捨起,先從容易捨的捨起。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6-2015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6-2015 12:14 AM 编辑

學嘛!練習嘛!我當年學佛也是老師教我從這裡下手。

我接觸佛法的時候,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我頭一天見面就向他請教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勝,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什麼方法叫我一下就入進去了,希望能快一點得到。

我們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這一句話提出來的時候,他眼睛看到我的眼睛,幾乎看了半個鐘點,一句話不說,那個老人很有趣味。

這麼長的時間看些什麼,叫你心定下來了,什麼念頭都沒有,所以這是教學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這種印象給你太深刻了,他然後說出一句話,你一生不會忘記,實在了不起。

看了半個鐘點慢吞吞地說了一個字,有,又停了好幾分鐘,不馬上出來。你跟他在一塊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樣,給我說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

我提出一個問題,半個多小時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邊我想想應該怎麼答覆你,不是的。完全叫我心情不要那麼浮躁,定下來,就是要你定下來,這是一種教學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說話簡單明瞭。

頭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兩個小時只說了幾句話,幾乎都是眼睛對眼睛,都是入定,很有味道啊!


跟他人家相處,別有風味,跟方東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絕跟你說,說的太多了,他老人家說話只有幾句,但是那個幾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會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圓滿的效果。

畢竟我們沒有他那個定功,我們聽他人家說看得破、放得下,馬上接著第二個問題來了,從那裡下手?我的問題提出來,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鐘之後答覆我兩個字,布施,從布施下手。

那一天頭一天跟他見面,印象特別地深,我離開的時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門口的時候囑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訴你六個字,好好地去做六年。我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應,這個力量不可思議。

六年幹什麼呢?布施。原來也很吝嗇啊!不肯布施啊!我們好辛苦一個月一點點薪水攢積起來,怎麼肯隨便就給人家了!不肯幹!


那麼我是從小喜歡念書,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費,統統都在書架上,一年到頭多少錢都能看得出來,在那些那些都看得出來,很愛書,喜歡書。

所以布施就送人家書吧!先送那些破爛的,自己不要的;以前就是破爛的、不喜歡的也不肯布施。所以學先把自己不喜歡、用舊了的、不要的了,可以送人了,逐漸逐漸進步了,自己喜歡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這是很大的進步,能夠把新的東西、好的東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但是重要的東西還是不送人,還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學的。

到最後再進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東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寧願自己不學,讓別人先學,這就很大的進步。

所以我出家的時候,我收藏有很多的好書,線裝書,繕本書我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問我要,我說可以,但是有兩個條件,就這麼白白地送給你,不行。為什麼?送給你保存,不如我保存比你好,我不願意送人保存。

我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發心講這部經,我馬上送給你,我能夠割愛,你發心弘法,這我應當要供養的。
第二個你發心印經,我供養你,雖然不講,你印了流通,我供養你。

所以我現在還有不少好版本的書,你們要發心我都可以供養你們,兩個條件,一個發心講經,一個發心印經布施,我可以供給你這個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課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646.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5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6-2015 12:56 AM 编辑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二十一卷)

                     上淨下空老法師講述(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四面。我們將經文念一遍。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度。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昨天呢?我們將註解也唸了一大段,今天我們繼續看這個註子裡面,我們看這個布施。

在四十五頁倒數第三行,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財裡面有內財、有外財,經上舉的以生命布施,這是內財;以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這屬於外財。

這三種布施得三種福報,財布施是得財富,果報是財富,我們今天世間有許多擁有資財的人都是前生修財布施所得到的果報。

法布施是得聰明智慧的果報,我們也看到有許多,確實有非常高的智慧,智慧雖高,有的他沒有財富,他的生活很艱苦,這一類就是前生當中他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


有很多發大財的,大公司的老闆、董事長,小學都沒有畢業,他發了大財,億萬的豪富,那他就是前生專修財布施,沒修法布施;所以他沒有聰明,沒有念過什麼書,福報大,底下辦事可能都是些博士替他做事,因為這些人有智慧沒有福報,沒有財富。

那麼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因此我們懂得因與果,實在說這三種布施都要修,這福報才算是圓滿。


底下這麼長講了一段因緣,這因緣是經裡面所說的它引用最勝仙人的一段故事,來說明內財的布施難行能行,這個故事諸位自己去看,我們不耽誤時間。

翻開四十六面倒數第三行,「是故當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於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滅。雖在異土,常面見佛,得聞正法。」這幾句話很重要,諸位把前面這段因緣讀了之後,這幾句話的意義你就明瞭了。


在第二行講觀心的解釋,這解釋是兩層解釋,前面是因緣釋,下面是觀心釋謂觀察此身」,這是用智慧去觀照,「若皮若骨,都無定實。」為什麼?是因緣所生法,既是因緣生法,它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自體,正是佛法裡面常講的當體即空。

「無我我所」,在五蘊法裡面,覓我了不可得,既然我都沒有了,那裡有我所有呢?當然我所有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

所以我與我所,實在講是一種虛妄的情執,絕對不是個真實的,可是世間人以為是真實的,這個可以說是根本的過失,就是在這個虛妄的執著。

「雖見似有」,這個有是假有,佛經裡也稱為妙有,不是真的有。如泡如燄,如聚沫、如芭蕉」,佛經上有許多的比喻,金剛經上把它比作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說明有沒有這個相呢?有這個相。是不是真有呢?不是真有,是幻有。


「既無自體,原同法界」,我們要追究它的確沒有自體,一一法都沒有自體,那麼它體是什麼呢?體就是一真法界,體就是真如本性,的確一切法同一個根源裡面發生的,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萬法同一個根源。

「如是一一推徵,三諦具足」,即空、即假、即中依而修之,即成三觀。詮此義時,聞已生解,契圓理機,便是寫經,經是詮表生解義故。如其不觀不推,迷心取相,寫亦奚益哉?」,寫經又有什麼利益呢!

那麼這個解釋完全是從理上來觀察,可以說是最為深入,真正能夠得佛法的精髓,比因緣解釋要透徹得太多了。

http://book.bfnn.org/books/0647.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15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7-2015 12:20 AM 编辑

但是這不是一般初學人能夠達得到的,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佛經裡面真正的意趣是在這個地方,那麼這一段經文是講寫經,主要提的是寫經,用生命布施寫經,那麼這就講到發心的相狀。

在大智度論裡頭說,如果有人發願,願自己將來作佛要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人就是發了菩提心了。

可是發了菩提心,他心既然不一樣了,他的言行也就變了;我們曉得我們的言語、行為都是受心的指揮,所以心清淨,我們的身口都清淨,心是個佛菩薩的心,他的言語行為沒有一樣不像佛菩薩,會改變的。

如果說心發了,言行還沒有改變,那不是真發心,真正發心一定改變,他不一樣,我們可以在行動裡面,能看得出來。

大智度論裡面給我們舉了十個例子就是說明發菩提心之後,他的態度就不相同了,我們今天所謂是風度、儀表,他自自然然就起了變化;現在也所謂是氣質不一樣了,變了,不是凡夫的氣質了,是佛菩薩的氣質了,不相同了。


那十種呢?

第一種親近善友,他所交往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識,都是身心清淨、正知正見,他跟這些人往來。當然與這些善知識往來,常常受善知識的熏陶,氣質那有不變的道理,一定會變的。

第二,他知道供養諸佛,供養諸佛不必多說,我們十大願王第三願就是供養佛。

第三,修習善根,這在前面都說過了,三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癡,再加上大乘的善根精進,他認真地修學。


第四,他有非常殊勝的志向,他要求最殊勝的法門,這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在一切法裡面那一個法門最殊勝,這是不言可喻,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地清楚明瞭,那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這是最殊勝的法門,真正發了菩提心,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

第五,在待人接物當中,心地清淨、慈悲、柔和,不會有暴躁的行為。

第六,遇到苦難能忍,決定不會怨天尤人。

第七,慈悲深厚,待人接物真正的慈悲。

第八,深信平等,平等是佛給我們講的生佛平等,眾生與佛平等,萬法平等。如果你能夠深信佛所講的平等的理,你在一切境緣當中,決定不會起貢高我慢的心,謙虛恭敬的心才能夠生得起來。

第九,愛好大乘佛法,能夠以大乘佛法幫助一切眾生。

第十,求佛智慧,一定是求如來果地上的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講發心的十個樣子,十種相,我們也應當要知道的。這些在慈舟法師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裡面都引用的有,大疏裡面是更詳細。

http://book.bfnn.org/books/0647.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5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0-2015 12:19 AM 编辑

我們接著看下面經文,在四十七面,「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虛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這一段經文當中有省略,看一個頭,看一個後面;頭呢?是成菩提樹下示現正道,末後呢?是講入於涅槃,這是講佛一生八相成道,是他一生示現弘化利生的事業

而文裡頭特別把弘化的事業說得多,那就是法會,法會就是講經說法,以種種不同身分,或者是對菩薩說法,對聲聞、辟支佛,乃至於對人非人等,這些小註裡都有,我們不要細說。


那麼從這一段文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佛也像孔老夫子一樣有教無類,不管是什麼人;孔老夫子教的是人,人裡頭有教無類,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佛的範圍大,他是九法界的眾生都包括在其中了,上面到菩薩,下面到三惡道,人非人等;這是比孔老夫子教學的範圍要廣大得太多了,也是有教無類。

那麼須要提一提就是此地是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這叫圓音說法,經上常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不可思議的本領,我們人做不到的,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大眾是很多不同類人在那裡聽,他都聽得懂,用不著翻譯。

譬如說佛在這裡說法,聽眾裡頭各國人都有,他們每一個人聽的時候,都佛說他自己本國的言語,這個妙極了,用不著翻譯的,佛用神變把他的音聲都能變成他自己的語言,六道鬼神來聽亦復如是,這不可思議,這種音才叫圓滿音。


其實諸位要曉得這個能力是我們自己的本能,而我們本能今天把它喪失掉了,我們今天去學外國語言的時候,學得好辛苦。

本能不需要學的,真正得大自在,大自在裡頭,這個裡頭有障礙,諸位想想看跟華嚴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語言裡面就有障礙,怎麼說無礙呢?

必須要到這個時候身心清淨一切無礙,一切語言不需要學全都通達,所以我們一定要信,要深深地相信,我們自性清淨心實在是萬德萬能,一切無礙,要相信,這些能力都是本來具足的。

如大雷震,這是比喻佛說法能夠震動人心。隨其樂欲,樂是樂好,他歡喜的、他愛好的;欲是希望,他所期望得到的,他喜歡的,那麼佛所說的話正是他愛好的,正是他歡喜的,所以他能夠接受,他能夠聞法歡喜,這樣才能夠成熟眾生。


那麼這一段我只跟諸位說這一句,其餘的你們在註解裡去看,這一段註得很詳細。

再看下面經文,「如是一切我皆隨學」,佛是凡夫修成的,我們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我們也能成佛,一定要做到見賢思齊,那麼大師註解裡面有兩句話勉勵我們非常之好,「彼既丈夫我亦然,不應自輕而退屈。」這兩句話希望我們多念幾句,要把它記住。

丈夫,在此地這個丈夫不是專指男人,是指真正能夠做到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主,這叫大丈夫,女子做到也叫大丈夫,要明白這個意思。


那麼也叫做大英雄,你看釋迦牟尼佛,供養釋迦牟尼佛的大殿,匾額上大雄寶殿,雄就是英雄。

什麼人稱為英雄呢?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辦到,這稱為英雄。了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我們稱他為大英雄,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隨學就是效法。

http://book.bfnn.org/books/0647.htm
http://book.bfnn.org/article/0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2-2024 02:14 AM , Processed in 0.1591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