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8-4-2009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9# y973 的帖子
对,不一样
现在你"了知"你在想,
请问是你捉住想, 还是想捉住你? |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8-4-2009 12:09 AM 发表
O记是想证明给佛教徒看,他一贯道比佛教徒更了解佛教。
我说O记根本就不解佛教,不过跟他讲也是浪费时间。
这里人人想当大师,不是讨论佛法的好场所。
渐行渐远。。。
拿时间打坐念经念佛看经更好。。。。。
(去运动也不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9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1# 三法印 的帖子
想是被借用。
观也是被借用。
了知也是被借用。
用在那里,
就要看灭谛是什么了。
还没上岸,不可放下想。
从十二缘起这个地图中,寻找灭的彼岸。 |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3# y973 的帖子
还没上岸,不可放下想。
---
没放下想, 就不可能上岸. 你捉住想如何上岸???
你不想上岸???
% |
|
|
|
|
|
|
|
发表于 8-4-2009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8-4-2009 05:53 PM 发表
渐行渐远。。。
拿时间打坐念经念佛看经更好。。。。。
(去运动也不错)
古时候有个大财主把巨大数量的宝物埋藏在山顶某岩石底,留给家族子弟地图,希望后世的族人能找到宝藏。
几百年后这个宝藏的地图已经公诸于世,可是就是没有多少人看得明白,找到宝藏取得宝物的人也凤毛麟角。
这时候有个邪见之人自作聪明的推敲宝藏藏在湖底。
他盗窃了大财主家族宝藏图自己研究。由于他的邪见,他把地图各种重要线索都看成是到达某湖的重要途经,还擅改地图。由于邪见,这个人永远找不到宝藏。由于他擅改地图,结果害到根据他地图寻宝的人也不找不到宝藏。
邪见之人找得到找不到宝藏不是重点。问题是他带领人去荷兰,这很失德。 |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8-4-2009 08:49 AM 发表
我在行灭的论点也说完了。
不过,你认为我误解了行,所以之后的行灭论点也无法被接受。
走回头,你说:
行 = 因缘和合。
那么,请问,佛说解脱的境界属于行灭的,断行的,断欲的。
应当如何理解呢?
行=因缘和合法
断行=断因缘和合法
欲是因缘法吗?
若因缘法断了,还剩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卡帖!!!!! |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9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9-4-2009 09:42 AM 发表
行=因缘和合法
断行=断因缘和合法
欲是因缘法吗?
若因缘法断了,还剩什么?
你认为“行=因缘和合法,断行=断因缘和合法”
请问,经文中说到解脱境界是断行,那么,如何才是断因缘和合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9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7# peggy_str 的帖子
你问:欲是因缘法吗?
我觉得:欲是因缘法
你问:若因缘法断了,还剩什么?
答:先定义什么是因缘法?什么是因缘?
因缘会离散。
因缘法会断?不明白所谓的断是什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9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8-4-2009 08:17 PM 发表
没放下想, 就不可能上岸. 你捉住想如何上岸???
你不想上岸???
我们当然希望放下五蕴中的想。
问题是:你所了解的放下,是否真正的放下?
你不想,就代表放下想吗?
头脑什么都不想,就能解脱想吗?
不要想,只是转变执着而已。
从执着想转换成执着不想。
进入不想的境界,又如何解脱这种“不要想”的意识境界呢?
我们必须要追查想是什么缘起的。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11-4-2009 09:41 PM 发表
你问:欲是因缘法吗?
我觉得:欲是因缘法
你问:若因缘法断了,还剩什么?
答:先定义什么是因缘法?什么是因缘?
因缘会离散。
因缘法会断?不明白所谓的断是什么?
你认为“行=因缘和合法,断行=断因缘和合法”
请问,经文中说到解脱境界是断行,那么,如何才是断因缘和合法?
因缘和合法,大家大概都可以从经书上得到些所谓的"知识"或"理解"。
但真正可以如实观之而明白因缘和合法的意义的人有多少?
既然不明白,讨论如何断因缘和合法岂不是言之过早吗?
因缘会离散,没错。
但别忘记因缘从未间断过,生灭。。生死。。聚散。。
这就是造成我们继续轮回的原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4-2009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3# peggy_str 的帖子
最近有新发现,请到我的新楼“修行的步骤”,
最后一个步骤有说到: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973
这个人的存在与否,都不是放下行(停止震动)所需要知道的。
反而,追问这个问题,就需要六入,也就不断的行(震动)。
网上search 这个人(楼主)的文章,
发现了楼主犯了严重的错误,
那就是在(行)下手。
楼主把无明和爱支分开了,这也是严重的错误。
楼主应该问问自己,你在那里找到行?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行可以灭,不过不是从行下手。
而是从欲爱。
楼主,爱支的爱不是你了解的无明爱欲。
你需要多了解四食的经文。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6# fsyps 的帖子
爱支的爱不是你了解的无明爱欲.
那这个爱是指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973
有一个人想戒烟,
他不断注意自己鼻子和喉咙的感觉,只要他断了对这两边的感受贪欲,他就成功戒烟。
在十二缘起中,他在六入,触,受下功夫,所以成功断爱取(抽烟)。
如今,如果要断六入的缘起,你需要更提前一步,向名色的缘起下手,之后,在上一层。。直到面对无明和行的地步。
这些可以讨论,之后就可以从实践中探求。
这个部分错误,
你忽略了爱欲。
你太注重行缘起识。
你把爱欲摆在爱支上,所以,你对治无明的时候,忽略了爱欲的可怕。
这样会导致你的修行失去下手处。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7# 三法印 的帖子
你依然没有防备识食,还有楼主也是犯同样的错误。
你必需要认清识食在那里?
你必需要知道爱欲如何附上识食,然后从这里缘起识。
你要知道如果向这个识食物刺了三百剑,那么这个食物和爱欲分开后,他们的孩子(识)也消失无踪。苦也随之寂灭。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缘起中的爱支出现在受支之后,接着就是-取-有-生老病死。
如果比较另一片经文,爱欲+识+名色三支芦苇才能站立,或者另一篇经文(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们从以上三个经文内容看来,爱欲不可以被忽略丢在爱支上。
楼主就是犯了这个重大错误。
缘起法有很多例子,以上三个都是缘起法,但是次序不一定一样。我们最重要找到重点,爱欲这个关键不可以忽略。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