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醉八仙

重量级羽坛球员分享!(199顾俊,200金东文,201钟腾福和张洁雯,202黄综翰和盖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7-2007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国强 (Foo Kok Keong)

球星   :傅国强 (Foo Kok Keong)
职业   :男单球员
出生地点:雪兰莪,马来西亚
出生日期:8.1.1963

羽球生涯:
傅国强1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18岁选人国家队,是马来西亚80年代中后期涌现出来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实力的男单选手。他在原中国国手韩健的训练、指导下,进步很快。

球星介绍:
傅国强的进攻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快,脚步移动快,扣杀力量强,曾多次把世界冠军拉下马。傅国强是典型的“拼命三郎”,他在场上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要战绩:
1986
汤姆斯杯大马队获季军主要成员
1988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亚军
汤姆斯杯大马队获亚军主要成员
1989
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亚军
1990
新加坡公开赛冠军
法国公开赛冠军
汤姆斯杯大马队获亚军主要成员
共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
日本公开赛亚军
香港公开赛亚军
大马公开赛亚军
1991
全英公开赛亚军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亚军
大马公开赛亚军

1992
大马夺回汤姆斯杯主要成员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亚军
1994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冠军
汤姆斯杯大马队获亚军主要成员

    我印象较深的一场有关傅国强的球赛, 在90年代初的大马羽毛球公开赛, 其中一场半决赛, 傅国强对上印尼王阿迪, 两人最终打上两个多小时的男单赛, 打了三局, 两人后来都在场边呕吐, 最终比傅国强年轻九岁的王阿迪险胜, 但进入决赛后就没体力和大马第一单打拉锡决战了.
    印象中, 傅国强是第一个在羽毛球场上不断使用飞身跃救的球员, 无论对手杀向傅国强场地的边线球, 甚至奥运会男单金牌魏仁芳的网前扑杀, 傅国强都不放弃且一一把球救起及把球回到对手的球场去, 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这一招飞身跃救的绝招基本上是傅国强的独门绝技, 而且他把边线球救起之后, 再进入接下一个球的准备的反应也非常快. 后来, 陆续有其他的单打球员也掌握了傅国强这一绝招.
他的"拼命三郎"称号, 或多或少和他的这一招有关系. 所以每次看傅国强打球, 都觉得他打得很辛苦, 很拼, 大部分的中立观众都会因为他的这一套打法而最终全力支持他并给他最热烈的掌声, 也赢得很多对手的尊敬, 因为他对每一个对手都很认真, 都很拼.
    还有一件事漏网新闻:当年(1992年)大马夺汤杯时,傅国强的太太刚好怀着身孕,那时大决赛大马火并印尼时,其太太还是座上客,我那时还替她担心呢,如此激烈的赛会,搞不好会提前生产呢!还好没有发生,后来傅国强替这宝宝取名THOMAS,纪念他老豆帮国家夺取汤杯!现在傅国强跟太太离婚了,最近在蜜运当中呢!
  
P/S:拿了这么多亚军,果然是名副其实的二奶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7-2007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矛:南洋乐,亦思乡

赛场上的李矛显得很冷酷。 中青在线图片


  李矛,一个曾如雷贯耳的名字。曾是中国一流的羽毛球男单选手,后任中国羽毛球队男单主教练,董炯、孙俊、陈刚都是在李矛执教时冒尖的。
  1998年,中国羽毛球队曾经发生过一次“内讧”:男队教练李矛和女队教练李玲蔚以及一批运动员联名上书,对总教练李永波一些做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各方意见难以统一的情况下,李永波留任并开创了羽毛球队新的辉煌;李玲蔚则到国际羽联理事会任职;而李矛则远赴韩国与李永波“对抗”。在李矛的帮助下,一向以双打著称的韩国队的单打水平突飞猛进:两年前,中国队把持了8年的苏迪曼杯被韩国队夺走,男单丢失了至关重要的一分;雅典奥运会中国男单遭遇重创,韩国队朴泰相、孙升模分别淘汰鲍春来和陈宏。
  如今,转赴马来西亚执教的李矛在北京苏迪曼杯赛期间又发出宣言:在今年8月份的世锦赛上,他要率领马来西亚队重现辉煌!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高志明

  习惯漂泊,习惯挑战

  “你呀,80岁的膝盖,6岁的大脑!”见刚打完比赛的女弟子黄妙珠躺在地板上,左右膝盖和右手肘上各敷着一个冰袋,李矛半疼爱半开玩笑地说。在13日进行的苏迪曼杯2组的决赛中,马来西亚队击败日本队,顺利重返1组。
  光头,快言快语,精力过人,这是李矛给人的第一印象。从韩国到马来西亚,面对国内的种种非议,李矛显得很坦荡:“我有什么争议?没有什么争议呀,要有争议也不是针对我呀!”
  
  时时面对内心的挣扎
  李矛在马来西亚除了带队训练,平时就爱一头扎在网上打牌。一如往常,今年春节过后回到马亚西亚,这个身在异乡的汉子又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
  李矛和几乎所有踏出国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相同,也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内心的挣扎。其实,李矛是一个家乡情结很重的人,自从1998年离开中国国家队后,李矛一直渴望回国。在他的心里,除了祖国,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久留,韩国不是,马来西亚也不是。
  “我没有长期执教马来西亚队的打算,毕竟我的家在中国,家人都在国内,没有谁愿意在外漂泊。”李矛说,马来西亚27摄氏度的冬天和数不清的蚊子让他更想回到杭州,“我只是想在这里证明自己,目前看来,马来西亚是最适合我的地方。这里华人多,我的队员都会讲中文,起码会讲广东话,不像在韩国,没有队员会讲中文。”但是,马来西亚华人再多毕竟还是在国外,“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愿意听从召唤。说白了,我也是一个打工的,在这里执教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此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李矛时时得面对寂寞和孤独,为此,他还迷上了网络。你想像不出,47岁的李矛还是一位前卫的网络高手,用QQ、MSN聊天,还经常上联众打桥牌。“我已经给电脑装了摄像头,经常跟远在杭州的老婆儿子‘见面’聊天。”李矛有些得意地说。
  
  得做出成绩证明自己
  从最近一次国际羽联的世界排名来看,马来西亚选手仍处于较高水平。在李矛看来,他的队员依然有发展潜力。成功率领马来西亚队在苏迪曼杯重返1组之后,李矛将目光瞄准了今年的世锦赛和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对于这位即将跨入50岁的男人来说,惟一能够及早证明自己的办法,只有直面世界顶级水平的中国队,而这绝对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游戏。“在我的计划里,争取两年内带领马来西亚的男单冲顶,”李矛说,“中国队实力过于强大,目前要击败他们还比较难,但至少要能与他们形成对抗,这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李矛无疑是爱国的,但他常常提醒自己是一位职业教练。“作为职业教练,就得打败所有强队,包括我曾经带过的中国队或者韩国队,这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对竞技体育的一种尊重。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我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李矛说。
  在执教韩国队时,韩国队的单打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李铉一、朴泰相、蒋瑛秀等一批新人,老将孙升模则在雅典奥运会上出人意料地夺得男单亚军,而如今的马来西亚也拥有黄综翰、哈菲兹、李传成、李崇伟等一批老将新秀,李矛的到来无疑将使马来西亚的男单实力如虎添翼。

李矛在指导弟子李崇伟。 中青在线图片
  ■ 对话  ??
  栽树结果了就换一个地方

  记者:你作为男单教练为什么还要督战女单的比赛呢?
  李矛:我的确是男单教练,现在要带5个男单弟子。但同时,我也挑了一位女单队员,她就是黄妙珠,理由很简单,我觉得她有潜力,看看她今天(在2组的最后一轮小组赛中,马来西亚队击败了劲敌荷兰队)在场上的发挥,就能说明问题。
  记者:不学韩语是你离开韩国的原因吗?
  李矛:我不需要学韩语,只要用肢体语言他们就能明白。可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你需要开口讲了,你不会讲那自然就该离开。不过这个境界至少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球员身上才会发生。你觉得奥运亚军孙升模的水平到了吗?如果到了,就说明我栽树结果了,我成功了,应该换一下地方继续种树。马来西亚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记者:可是马来西亚男单实力本就是世界一流啊!
  李矛:首先我要说去那里和钱没有关系,离开韩国是因为合同到期了,我想换个环境。栽树肯定希望结出好的果,目标是世界冠军,但也不强求。就好比这次和马来西亚队签约时,并没有列出明确的指标,但是成绩好坏肯定对续约有影响,这就是我与他们签订2年+2年合同的原因,前两年如果成绩好,续约是必然,如果不好,另外2年肯定就没有了。至于新加坡,我不去不是对那里有什么不满意,而是那里的队员都是从印尼来的,我又要面临语言关。现在马来西亚我主管的五个队员中四个会讲中文,另一个来自印度的队员也能听一些中文,我开展工作不就方便了吗?
  记者:能评价一下你眼中的马来西亚球队吗?他们和中国队相比有什么优劣?
  李矛:马来西亚男单的水平原本就不错,这就让我有更好的发挥基础。与中国队相比,他们的硬件设施很差,甚至还不如我们一支省队的训练环境。可是他们比中国队练得更刻苦。由于处在热带,他们训练20分钟汗水就把球衣浸透了,一天下来不知要换几件球衣。但是,他们从来不抱怨。付出总会与收获成正比,这也是他们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
  记者:你在那里生活还适应吗?包括气候、饮食和生活习惯。
  李矛:还行吧,就是那里太热了,一直出汗,还有蚊子。那里很热,一年四季都有蚊子,这个实在太讨厌。至于吃,倒还好,那里有中餐,我会和队员一起吃,没问题。家,当然想,好在两地相隔不远,今年春节我就回家了,一月份也回来过,这次比赛结束,我也会回去休息十来天。
  记者:你好像现在比较喜欢上网打游戏吧?
  李矛:当初去韩国时还不会上网呢,后来会了,简直就离不开了。去马来西亚时,就只要电脑就够了。训练完,我就挂在网上,陪家人聊聊天,有空就上联众打打游戏,当然QQ和MSN也用。别看我47岁了,新鲜事物还是接受了不少的。
  记者:没有考虑把家人接过去吗?或者把儿子接去读书。
  李矛:我也想过,可儿子不愿意。现在儿子15岁了,读初三,马上就要升高一了。他太胖了,小时候还想培养他打球,可是拉他来球场他还是不感兴趣。你说我是搞体育的,他妈搞文艺,可我这儿子没一点体育基因,体育成绩经常不及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羽毛球的七支碎片

一)弗罗斯特的胯下击球
  那时,我还是看球不打球的懵懂少年,对手力拔千均的一记扣球,弗罗斯特用更为华丽的胯下一击轻轻化解,惊为天人。
   后来自己打球了,才知道从这个部位接个球并不难,难得是接好这个球。自己打球的时候被对手骗过,飞奔后场,背身胯下击球,也过网了,却只能静等对手一记重扣——还好,球友用高远球把一切都友好化了。
      
职业和业余的最大区别,以我现在的体会,并不是技术、战术、心理这些软件,而是硬件:力量、体力、反应、爆发力,尤其是下肢力量。没有身体,谈何技战术。
      
那一球的惊艳记至今天。再后来陈康/陈红永也曾屡次有过背后击球的妙笔,但共鸣与记忆都远不如弗罗斯特那一击。因为,那个时代是四个天王的时代,一个才华横着溢的时代。可是那时的我,是一个浮躁的看球人,只能做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而不是见证——丢掉的却是最华丽的一个时代。

二)中国双姝         
       第一次看到李玲蔚的时候,正是中国体育运动员开始频频在电视镜头中出现,可是,没有美女,一水的土得掉渣——可以想像,中国的体育制度决定了运动员是一种特殊职业(而且与西方的“职业”还有天壤之别),一种远离教育、远离社会的职业。而李玲蔚却是那时候不多见的美女,不厚道的说,我确实是先看到她的脸蛋,后看到她的球技。脸蛋经不起记忆,球技却不可遗忘。
   仅仅说说她和韩爱萍这一对双打吧,世界排名一二号的一对双打,不说绝无仅有,但也足够写入记录。试想现在如果把张宁和谢杏芳配一对双打,绝对把球迷吓一跳。可是,人家的战绩却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你甚至只能说,她们的对手真的不行。
   那时候的中国队算是黄金中的黄金,号称羽球王国的的印尼慨叹:你们不拿羽毛球的金牌可以有大把其他金牌可拿,我们印尼只能拿这块,你们还要从我们手上抢。

   虽然他们双打战绩没有林瑛/关渭贞辉煌,但已足够强大,加上她们各自的单打,那个时代的女子羽毛球,属于她们二人。

三)赵剑华的击掌
   如果说有比李玲蔚和韩爱萍更闪耀的一对双星,那就非赵剑华与杨阳莫属了。这里不再赘述杨阳习惯于落后个七八分再打球的“怪癖”,仅仅说说那一个镜头。
   汤杯决赛,杨阳仍是无可争议的一单,二单归了熊国宝(熊国宝/丁其庆的双打组合本来挺欣欣向荣的,居然让我们大吃一惊地看到另一个韩健横空出世了),均轻松胜出。五局三胜的比赛中,谁也不会期待对手能抢走金杯了,而最后的荣誉就由赵剑华来担当,那个大病初愈排名低于熊国宝的赵剑华。
   一切都显然太轻松,都不能用举重若轻的那种轻来形容。


四)贺耶拉申的冰与火
   即使在中国羽毛球最低谷的时候,也不乏精彩。
   当96年奥运会董烔杀入决赛时居然有人吃惊,愤愤地我只能仰天长叹:世界排名第一进决赛很希奇吗?
   可惜,决赛属于贺耶拉申。北欧人沉静得象修道三十年的智者,表情动作不带一丝感情,稳定地击出每一记球。董烔的热情在这道冰墙前灰飞烟灭。
   最后一记得分,奥运冠军属于丹麦人的那一刻,我们惊异地看到了这个冰人的狂放:长啸、扯衣。
   不同于麦克尔·杰克逊的呼啸和撕扯,那都可以被模仿。96年的贺耶拉申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后来利物浦的杰拉德实现逆转后举杯高呼可堪一比。
   董烔,只能把遗憾传递给了下一位

五)孙俊·战士
  同样的天才,同样的失意。
    97年世锦赛,2小时4分钟的艰苦对决,孙俊丢掉了冠军,却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战士,第二局13平后抢五,孙俊已经不能移动,05输了第二局。第三局,在一条腿已经完全僵硬的情况下,一次次跃起杀球,拼命在抵挡着比分的迫近。1015,结果不可挽回,记忆却永久存留。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羽毛球迷,请去看看,孙俊,一个真正的战士,以及那场入选25场最伟大比赛的录像。


六)鲍春来的失意与林丹的军礼——新双星
     02年鲍春来大好形势下输给哈菲兹时,一脸的迷惘,让我记忆深刻。之所以深刻更是有后来林丹军礼的衬托。
   我对双生闪耀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一如桑普拉斯与阿加西。同期的他们,一个沉稳、一个张扬,一个球风内敛、一个杀气腾腾,但是,我又要说但是了,看小鲍打球,总是揪着心,例如与丹麦老将的那一场逆转;而林丹,也不是没看到过输球,却没有揪心的感觉。小鲍,这个各个教练口中“各个方面都极好”的小鲍,却在各个方面逊于林丹。起始点,也许就是02年。
   球风改变不是那么好改的,也未必能改好,小鲍坚持控制球的打法也不为错,只是,我希望他多一些杀气、霸气,把眼睛瞪成虎眼,把手臂胀成熊鼓,把对手的信心磨灭——双星时代,也就到来了。


七)张宁的年纪
   最后一片碎片,给了张宁,却不是因为她输给16岁张海丽那次打击,也不是她重新的崛起(值得小鲍学习啊)。
   张宁在我眼中,是美丽的,不是因为她甜甜的酒窝,而是因为她31岁的年纪。打过球的人都知道羽毛球这项运动多么地消耗体力,所以媒体才会说赵剑华当年以“28岁高龄参加……”这类的话语,也确实30岁以上的球手太少太少。
   当李玲蔚韩爱平退役后,唐九红接班失败,直到叶钊颖中国才重拾王位。而张宁,正是小叶的队友。曲指算来,几夕几载。
  我们不用再指着马丁洋妞说,看,人家的运动寿命。
    32岁,光有天才是不够的,光有训练也是不够的,她能站在赛场上,就是对羽毛球的一种热爱和付出。
  总有一天她会退役,不管是08前还是08后,她都值得我们为她鼓掌。


P/S:这是八仙无意之中在一个网上找到的一个球友写的文章,觉得很好。这里边有些是八仙所陌生的,因为我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没有见证中国羽毛球的起伏跌宕,但看过这篇文章后,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 本帖最后由 醉八仙 于 19-7-2007 10: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07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得志--张宁张海丽合演十年传奇生涯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演绎得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其实透过这场比赛的表象,最出彩的并非战局的跌宕起伏,而是张宁和张海丽两人之间球场上的“恩恩怨怨”,以及她俩颇具传奇色彩的羽球人生。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994年。那时的张宁虽年仅19岁,但上佳的身体条件和不俗的攻击力,使她在同龄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在好手如云的国家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年5月,张宁随中国女队出席了第15届尤伯杯赛。那届比赛,依仗王莲香、菲娜蒂/莉莉等新人的崛起,印尼选手替代了正处于新老交替之际的韩国队,成为中国队的最大对手。正如赛前所预料的,中印两队最终在决赛场上狭路相逢。赛前,国内外媒体一致认为,印尼队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欲阻挡兵强马壮的中国女队实现“六连冠”霸业,为时尚早。然而,这场比赛并没有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中印两队杀得天昏地暗,前四盘双方战成22平。第五盘,中国队派出了新星张宁,而印尼队则遣出了名不见经传的15岁小将张海丽。
    三局战罢令人大跌眼镜,张海丽以21力挫名气和实力高过自己的张宁,使印尼队时隔19年后重新高举起尤伯杯,而中国女队丢掉了保存达10年之久的冠军奖杯。通过这一战,张海丽一夜之间成为印尼妇孺皆知的英雄,而张宁却被一些媒体和球迷扣上“罪人”的帽子,这一巨大的压力使她的自信心大损,步入了一段漫长的低潮期。两年后的第16届尤伯杯,大红大紫的张海丽和队友再次击败中国队,蝉联冠军。此时的张宁,却已从主力阵容中消失了。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随着年岁的增大,年少得志的张海丽烦恼也一天天多起来。严父对她成绩的苛刻要求,队友之间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使张海丽每天都处于重压之下,她的精神状态甚至一度处在崩溃的边缘。张海丽走进了教堂,她想通过上帝的力量使内心重新回复到宁静的状态。一天,张海丽在教堂里邂逅一位荷兰小伙子,这对一见初衷的年轻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为了和男朋友约会,张海丽开始不断地违反队规甚至夜宿不归,最终遭到了印尼羽协的处罚。此时,性格倔强的张海丽选择了出走。值得敬佩的是,一心报国的她在矛盾的漩涡中,仍参加了1998年尤伯杯。
    不久,张海丽远嫁荷兰,过上了一个全新的日子。就在这时,张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渐从寂寞和失意中走出。1998年,她夺得全英公开赛亚军,虽然这一战绩仍未她使跻身于当年尤伯杯赛阵容之中,但张宁并未泄气,她在“同龄人”叶钊颖、韩晶娜、戴韫和“师妹”龚智超、王晨之间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默默地拼搏着,时刻为新的腾飞创造条件。1999年初,张宁在国际羽联大奖赛总决赛中笑到最后,夺得了自己羽坛生涯的第一个世界级重大比赛金牌。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她,翌年她第二次与心仪已久的奥运会失之交臂。此时,她已25岁。
     奥运会上,“同龄人”叶钊颖、戴韫退出沙场,“师妹”龚智超一年后也淡出羽坛。张宁没有随大流,她依然留在国家队,和小她五六岁的周蜜、龚睿那、谢杏芳等新一代国手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和这拨师妹的激烈竞争中,已接近而立之年的张宁的心理素质逐渐增强,技战术水平也不断上升,她不仅没有落于下风,却开始脱颖而出。2002年整个赛季,张宁是中国女单四大花旦中成绩最佳,这位八年前的新星重新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2003年世锦赛,张宁技压群芳,夺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单打世界冠军。
     和张宁一样,张海丽也是一位视羽毛球为生命的羽坛女侠。虽然荷兰的羽毛球环境和视羽球为“国球”的印尼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张海丽来说,放下羽毛球拍却是难以忍受的心灵折磨。这位当年的羽球神童重新拿起了球拍,重新回到国际赛场。两年的休整使张海丽的实力下滑不少,她不再是当年那位呼风唤雨的天后级人物,也不再拥有高人一筹的技战术水平:2002年她首次代表荷兰队参加了尤伯杯赛,虽然她竭尽全力,但球队因整体实力不足,仅取得第三名;去年的世锦赛,张海丽在半决赛中与当年的手下败将张宁狭路相逢,这一仗让心高气傲的张海丽相当难堪,大器晚成的张宁以压倒优势获胜,其中一局竟剃了她一个“光头”。对张宁来说,这场胜利虽然一解多年之恨,但她却丝毫不为此而轻视张海丽的实力,因为实力回升的张海丽仍是中国女单的最强对手之一;因为在她俩多年的交战史中,双方均各胜六场,刚好打成平手。张宁冥冥中有个预感:她和张海丽将有一场真正的决战。 
     雅典奥运会给了“二张”一次彻底了结十年恩怨的机会。不是冤家不聚首,张宁和张海丽两位老将均连过数关,在决赛场上狭路相逢。这场比赛,刚淘汰龚睿那的张海丽士气正旺,对张宁制造了极大的威胁。面对失掉首局的险恶境地,经受了多场大风大雨的张宁表现了异常冷静。在一场技术意识、意志品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全方位较量中,张宁战胜了自我,最终笑到最后,在自己人生的第29个年头登上了运动生涯的最高点。张海丽虽然再度与奥运会女单冠军擦肩而过,但在世人的心目中,这位同样有着坎坷人生经历的一代名将也是一名胜利者,因为她和张宁一样战胜了自我,重新书写出新的辉煌。她和张宁合写的“十年羽坛恩怨史”也成为国际羽坛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醉八仙 于 19-7-2007 05: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07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俊明:为爱远赴重洋终不悔

 “他在我们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神,球场之上他的技术是那么的完美,球场之下他的为人又是那么的谦和。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知道将与他搭档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实在是太荣幸了!而他的回答更是让我记忆犹新:我也同样非常荣幸。”  --吴俊明的搭挡白国豪
  
  出生于1975年4月9日的吴俊明一直都是一个低调的人,即便在代表印尼队连续拿到了2000年奥运会与2001年世锦赛的冠军之后,他也依然平静得就像一个邻家的大男孩,甚至他与国家队队友埃迪·坦特拉的恋情,也是在他2001年10月突然申请退役以赴美国陪伴女友之时,才真正“大白于天下”的。时隔多年之后,吴俊明的恋情,才通过现在已经是他的妻子的埃迪,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10岁相识,15年后首次约会
  
  吴俊明与埃迪是标准的青梅竹马,两人10岁时便已经相识,但彼此都有好感的两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约会,却已经是1999年的事情。“我们约会的地点是雅加达一个大商场内的餐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吴俊明那样紧张,坐在那里不仅双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两只眼睛也始终不敢正面来看我。尽管餐厅里的空调已经足够冷,但他的额头还是冒出了汗珠。更为搞笑的是,因为太紧张,在下出租车的时候,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钱包,于是他不得不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追赶已经发动的出租车,好把钱包找回来。”
  
  对于像吴俊明这样一个性格多少有些内向的来说,接下来两人的恋爱看上去没有更多的浪漫,但是在训练与休息的时候,吴俊明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却是埃迪无时无刻都能够感觉到的。2000年奥运会后,印尼羽毛球队进行大调整,埃迪因为成绩欠佳而被调整离队并很快就应在美国做生意的哥哥的邀请前往美国读书。同一时间的吴俊明虽然仍是印尼羽毛球男双的绝对中坚,却并不怎么如意,他与陈甲亮的组合虽然拿到了奥运会冠军,但是还是被未给任何明确理由地被强行拆散。他被要求与哈利姆重新组队,一切重新开始。吴俊明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一安排,而且在2001年的世锦赛上便再一次拿到了冠军头衔。
  
  跟随女友远走美国
  
  就在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吴俊明决定离开当时处于混乱状态的印尼队。2001年10月2日,他正式向印尼羽协递交了辞职申请,公开的理由则是跟随女友前往美国读书。因为他的坚持,印尼羽协只有放人。2002年,两人在洛杉矶的蒙特卡洛度假中心正式结婚。这也为3年之后的今天他率领白国豪“反攻倒算”,接连战胜两对印尼组合并夺得世锦赛的冠军埋下了伏笔。
婚后的吴俊明确实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由于在印尼时他便对计算机感兴趣,所以他选择了底夫瑞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但是,由于英语不过关,他必须从学习语言开始,因此桑塔安那学院便成为了他在美国的第一所学校。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两人甚至只能居住在一间只能摆下一张床铺的小房子里。吴俊明清楚地记得,他和妻子在美国的第一部电冰箱还是现在担任他的教练的鲁斯里所送。也正是因为有鲁斯里这位同样来自印尼的前羽毛球运动员,吴俊明才会重新拿起球拍,开始自己在美国的羽毛球生涯。他将自己的家搬到了距离橙县羽毛球俱乐部不远的佛勒顿,球员、教练一身兼。
  
  那段时光是如何度过的,吴俊明甚至表示自己已经不敢再想了:“因为打球,我已经十年没有进过校门了,突然之间有那么多的功课压下来,自己又要抽出时间进行羽毛球的训练,整天的生活几乎可以说只有一个字来形容:累!”相对来说,妻子埃迪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倒还颇有一些精彩的色素:“我始终觉得离开羽毛球,吴俊明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因为他学的是计算机,所以他时不时地便会将家里的电脑折开来,有时回到家里,看着他一本正经地研究被打开的电脑,感觉他真的是可爱极了。虽然看着他忙活着这种与以前在印尼截然不同的事情,我时不时也会产生一种挺陌生的感觉,但是,他同时是我的爱人与知心朋友的身份却从来都没有改变。这也让我们觉得非常安慰。”
  
  被推为美国羽球之神
  
  计算机带给了吴俊明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他对羽毛球的兴趣以及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却一直都没有改变。2002年,他开始代表美国队参赛,而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也让整个羽坛对于美国羽毛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他所拥有的一切实际上来自于印尼而非美国。事实上,正是出于他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的担心,印尼羽协对于吴俊明代表美国参加2003年世锦赛及2004年奥运会都投了反对票。但是,即便是在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状况之下,他带给美国羽毛球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因为他的存在,美国队开始引人关注;因为他的出现,美国队水平开始提升;因为他的人脉,他所在的橙县俱乐部开始成为美国羽毛球的生力军,参加本届世锦赛的15名美国运动员,便有11名是出自这个俱乐部。不过,夺冠之后的吴俊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特别对记者们强调:“我必须告诉大家,我能够有今天,与印尼是绝对分不开的,我不仅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男双教练纪明发,而且遇到了两位同样出色的搭档——陈甲亮和哈天姆!”
  
  去年奥运会后才开始与吴俊明搭档的白国豪甚至如此描述:“他在我们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神,球场之上他的技术是那么的完美,球场之下他的为人又是那么的谦和。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知道将与他搭档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实在是太荣幸了!而他的回答更是让我记忆犹新:我也同样非常荣幸。”今年26岁的白国豪出生于胡志明市,是一位越南裔球员,他曾经的双打搭档是来自中国上海的韩凯文,但在去年奥运会上止步第二轮之后,韩凯文宣布退役,于是才有了他与吴俊明的配合。正是这一转换,在人们在感叹吴俊明所书写的神奇的同时,也同样记住了性格外向的白国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届世锦赛之前,吴俊明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我已经30岁,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是,现在,伴随着这个让很多人都觉得意外甚至不可思议的突破,看来他是不是又该改变自己的决定了。对此,已经是纽约一家公司职业财政服务人员的埃迪依如以往那般平静地表示:“吴俊明告诉我说,曾经有很多人认为他不应该到美国来,但是现在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妥。他说自己不仅不觉得后悔,甚至觉得有些幸运。对我来说,有他这么一句话,也就够了,所婚后的吴俊明确实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由于在印尼时他便对计算机感兴趣,所以他选择了底夫瑞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但是,由于英语不过关,他必须从学习语言开始,因此桑塔安那学院便成为了他在美国的第一所学校。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两人甚至只能居住在一间只能摆下一张床铺的小房子里。吴俊明清楚地记得,他和妻子在美国的第一部电冰箱还是现在担任他的教练的鲁斯里所送。也正是因为有鲁斯里这位同样来自印尼的前羽毛球运动员,吴俊明才会重新拿起球拍,开始自己在美国的羽毛球生涯。他将自己的家搬到了距离橙县羽毛球俱乐部不远的佛勒顿,球员、教练一身兼。
  
  那段时光是如何度过的,吴俊明甚至表示自己已经不敢再想了:“因为打球,我已经十年没有进过校门了,突然之间有那么多的功课压下来,自己又要抽出时间进行羽毛球的训练,整天的生活几乎可以说只有一个字来形容:累!”相对来说,妻子埃迪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倒还颇有一些精彩的色素:“我始终觉得离开羽毛球,吴俊明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因为他学的是计算机,所以他时不时地便会将家里的电脑折开来,有时回到家里,看着他一本正经地研究被打开的电脑,感觉他真的是可爱极了。虽然看着他忙活着这种与以前在印尼截然不同的事情,我时不时也会产生一种挺陌生的感觉,但是,他同时是我的爱人与知心朋友的身份却从来都没有改变。这也让我们觉得非常安慰。”
  
  被推为美国羽球之神
  
  计算机带给了吴俊明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他对羽毛球的兴趣以及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却一直都没有改变。2002年,他开始代表美国队参赛,而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也让整个羽坛对于美国羽毛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他所拥有的一切实际上来自于印尼而非美国。事实上,正是出于他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的担心,印尼羽协对于吴俊明代表美国参加2003年世锦赛及2004年奥运会都投了反对票。但是,即便是在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状况之下,他带给美国羽毛球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因为他的存在,美国队开始引人关注;因为他的出现,美国队水平开始提升;因为他的人脉,他所在的橙县俱乐部开始成为美国羽毛球的生力军,参加本届世锦赛的15名美国运动员,便有11名是出自这个俱乐部。不过,夺冠之后的吴俊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特别对记者们强调:“我必须告诉大家,我能够有今天,与印尼是绝对分不开的,我不仅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男双教练纪明发,而且遇到了两位同样出色的搭档——陈甲亮和哈天姆!”
  
  去年奥运会后才开始与吴俊明搭档的白国豪甚至如此描述:“他在我们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神,球场之上他的技术是那么的完美,球场之下他的为人又是那么的谦和。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知道将与他搭档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实在是太荣幸了!而他的回答更是让我记忆犹新:我也同样非常荣幸。”今年26岁的白国豪出生于胡志明市,是一位越南裔球员,他曾经的双打搭档是来自中国上海的韩凯文,但在去年奥运会上止步第二轮之后,韩凯文宣布退役,于是才有了他与吴俊明的配合。正是这一转换,在人们在感叹吴俊明所书写的神奇的同时,也同样记住了性格外向的白国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届世锦赛之前,吴俊明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我已经30岁,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是,现在,伴随着这个让很多人都觉得意外甚至不可思议的突破,看来他是不是又该改变自己的决定了。对此,已经是纽约一家公司职业财政服务人员的埃迪依如以往那般平静地表示:“吴俊明告诉我说,曾经有很多人认为他不应该到美国来,但是现在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妥。他说自己不仅不觉得后悔,甚至觉得有些幸运。对我来说,有他这么一句话,也就够了,所以,不论他是否愿意继续打下一届的奥运会,我都会一如继往地支持。”以,不论他是否愿意继续打下一届的奥运会,我都会一如继往地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07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而言吴俊明不只是美国羽球之神而是双打之神。他不管和谁合作都可以拿下世界冠军。如果当年他没有和陈甲亮分开,他可以成为大满贯的蝉联者。不过也许是因为离开了,我们反而更清楚他那高深莫测的实力,连和白国豪搭档都能拿到世界冠军。他果然是空前的双打之神。如果以后烈西离开了,希望大马能够聘请他当双打教练。不过这应该是天方夜谭吧!他在美国已经生了根。
期待他在未来位美国培养出新的双打世界冠军。最好是男双,女双和混双统统包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7-2007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izhu 于 20-7-2007 04:03 PM 发表
对我而言吴俊明不只是美国羽球之神而是双打之神。他不管和谁合作都可以拿下世界冠军。如果当年他没有和陈甲亮分开,他可以成为大满贯的蝉联者。不过也许是因为离开了,我们反而更清楚他那高深莫测的实力,连和白 ...




你这么说来和你FEIZHU也可以拿下世界冠军咯。。

不要讲到那样的夸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7-2007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雏 于 20-7-2007 05:08 PM 发表




你这么说来和你FEIZHU也可以拿下世界冠军咯。。

不要讲到那样的夸张!

那是支羽球运动员啦!烈西自己也承认自己比不上吴俊明了。这难道不是证明他才是世上最强的男双球员吗?不过再强的也是人会老的。最近他和陈甲亮不断输给一些完全不可能输的人。呜呜呜! 看来退休的日子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0-2007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档案:高崚,星探爸爸和星女儿

崚,音同“灵”,又通“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山高。高崚的爸爸当初为呱呱坠地的女儿用了这样一个生僻的字做名字,一来是为了纪念夫妻二人在湖北利川山区的相知相恋,二来是“崚”的另一个读音“leng”在湖北话里听来是“能”的意思,他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 

令高爸爸欣慰的是,女儿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心意,她用两枚奥运金牌告诉大家她“能”,又用14个世界冠军头衔站在了羽毛球世界的最高峰。 


5岁能走10公里,7岁能站1小时 

高崚的爸爸年轻时是一名篮球高手,还差点进了八一队。高崚小时候,高爸爸正在利川的业余体校负责给篮球队选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星探”,结果没想到,被他探到的最亮的一颗星就是自己的女儿。 

高崚从会走路开始就经常跟着爸爸到体校去玩,每当爸爸教小朋友篮球基本功时,还不到3岁的高崚就会跟着大伙儿蹦蹦跳跳。到了5岁,从小好动的高崚已经能跟着爸爸步行10多公里了。看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蛋,高爸爸心想:闺女肯定是干体育的料。 

高崚长到7岁,爸爸觉得可以让她接受完整的体育训练了,可是选什么项目好呢?当时已经带了伏明霞的跳水队教练看上了聪明灵敏的高崚,但是高爸爸拒绝了,他觉得跳水太危险;已经带了李娜和李婷的网球教练也看上了协调性极好的高崚,但是高爸爸也拒绝了,他觉得网球练下来总会一个胳膊粗一个胳膊细;那练游泳吧?可是小姑娘成天泡在水里,头发枯得像稻草一样,多难看啊;那练排球或篮球?身高又明显不够;那练?古仪颍吭谥泄?蚱古仪虻娜颂?嗔耍?苣殉隼吹摹??驮诟甙职忠怀锬?沟氖焙颍?∫涤嗵逍5睦呵蚪塘范愿甙职炙担骸拔液陀鹈?蚪塘吠κ斓模??蝗煤⒆尤ゴ蛴鹈?虬伞!备甙职盅矍耙涣粒?匝剑?鹈?颍?馐歉鎏辶?椭腔巯嘟岷系南钅浚??⒆哟蚱鹄匆埠苁嬲蛊?粒?褪撬?恕!?

于是,高爸爸带着高崚来到武汉。到体校的第一天,教练让高崚做一个握拍旋转手腕的练习,小高崚站在一旁认真地练起来。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当其他小朋友已经结束练习离开时,教练才发现被他遗忘在角落里的高崚,他一边对高爸爸道歉:“不好意思,孩子太多了,忘记你女儿了。”一边又不可思议地摇摇头:“其他孩子10分钟就坚持不住了,这孩子一个多小时了还纹丝不动,太有定力了。” 

爱笑是天生的 不偷懒是爸爸教的 

高妈妈说,高崚打从生下来就不爱哭闹,看见人就咧着小嘴笑。由于工作忙,夫妇两个没有太多时间陪女儿,但是懂事的高崚从来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扯着嗓子对要去上班的爸爸妈妈喊“不要走”,才两岁的她,就知道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收音机前,似懂非懂地听着从电波里传来的声音,听到高兴处,就一个人“咯咯”地笑起来。 

虽然高爸爸从小对高崚就很宽容,输球了,他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责备孩子,只是耐心地告诉高崚为什么会输。但是他对女儿爱笑这个性格却很是不满,他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一定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而这些,需要通过场上的杀气和霸气来实现。这些道理,高爸爸苦口婆心地给高崚讲了很多次,但是第二天出现在场上,高崚依旧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 

有一次,一支日本业余球队来体校进行交流,教练问小队员谁能够自告奋勇应战,大家纷纷往后缩,只有高崚一个人站了出来。晚上的比赛,高崚虽然打得不错,但是能跑能喊的日本人打得更疯狂。输掉比赛后,高崚非但没哭,反而笑着和教练、队友打招呼,高爸爸看在眼里十分生气,没理高崚就自己骑车回家了。到家之后他把情况和妻子一说,高妈妈就嚷嚷道:“哎呀,你怎么能这样呢,再怎么不满意,也不能撇下女儿不管啊。”高爸爸也觉得自己这样子有点对不住女儿,赶紧买了一些好吃的回到体校,看到女儿耷拉着脑袋,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高爸爸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从此,他再也没有因为高崚爱笑而说过她。 

高崚第二次挨爸爸的批评是因为偷懒。一天,大伙儿在跑圈,以往都在前三名的高崚不知怎么就落在了倒数第二的位置上。下来后,爸爸问她:“你今天不舒服吗?”“没有啊。”“那你看看你今天跑了第几?”高崚知道自己做错了,低头不语。高爸爸没再说什么,把她的球鞋球拍往自行车上一放,头也不回地往单位骑,而8岁的高崚就跟在爸爸的车子后面跑了半个小时。 

学习成绩年年双百,打球更靠聪明劲儿 

高崚7岁从利川来武汉学球,上学也需要转到业余体校旁边的小学。那时候转学费是70元,作为国家干部的父母,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00元,这笔费用对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于是,高爸爸找到学校的班主任说:“我孩子成绩很好的,你看能不能破格收下。”班主任老师说:“我们收学生很严格的,转学费一定得交。”听了这话,高爸爸没说别的,掏出高崚以前的成绩册,骄傲地说:“你看,全是100分,一个99分都没有。”老师看到如此优异的成绩,最终只收了12元的学杂费。而高崚并没有因为学球而影响成绩,她的功课依旧是年年“双百”。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1989年,高崚进入了湖北省体校。那时候,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但是,高崚的个子总不见长,体格也不见强壮起来,瘦弱的她比同年龄的孩子矮了大个半头。她着急地对父母说:“这可怎么办啊?他们现在都比我水平高,我是最差的一个。”于是妈妈想着法儿给高崚补营养,而爸爸则对高崚说:“羽毛球是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不是说谁强壮就一定能赢,你要多动脑子想想。”高崚听了爸爸的话后,仔细琢磨起来:“我拼后场肯定不行,那我就在网前下功夫。”于是高崚刻苦钻研前半场的技术,终于使自己成为队里前半场能力最强的选手。 

1992年,全国羽毛球优秀苗子冬令营在广东举办,高崚发挥出色,一举拿下了女单第二名,她赶紧给家里写信报喜。看到女儿还稍显稚嫩的字迹,高妈妈忍不住喜极而泣,可高爸爸却有点担心起来,因为高崚这下便没有了退路,而他却看不清这条道路将会伸展到何方。通过这次比赛,13岁的高崚已经引起了国家队教练的注意,他们记住了这个技术还不全面但在场上很会动脑筋的湖北女孩。等到高崚17岁的时候,她和杨维夺得了世青赛女双冠军,1997年,她正式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开始了自己漫长而又荣耀的专业羽毛球之路。 

爸爸的饭菜 爸爸的希望 

现在,已经头顶14个世界冠军光环的高崚每天下午结束训练后都会回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家里,吃爸爸亲手做的美味菜肴。高爸爸说:“食堂都是大锅饭,营养容易流失,我们自己做,营养卫生都能保证。”高家的分工很明确,高爸爸负责高崚的饮食和训练,高妈妈则负责高崚的卫生和情绪,高妈妈说:“她爸对高崚付出的真是太多了,没有一个队员的家长能做到这样的。” 

的确,从高崚第一次到武汉学球开始,高爸爸都风雨无阻地接送,每一次他都会站在场边,等高崚训练结束之后才回去。他的同事们都笑着说:“下午4点以后都别找高峰啊,他肯定送闺女学球去了。” 

为了能帮助女儿提高水平,原本对羽毛球一窍不通的高爸爸自高崚学球之日起,就买来了一大堆关于羽毛球基本功、技术的书籍潜心研究,他的单位楼上有个小平台,他就在那里拉了一张球网,先自己钻研网前技术,再和小高崚对练,他笑着说:“她的网前技术都是我教的呢。”现在,只要是在国内比赛,高崚的父母肯定会到现场观看,而高爸爸一定会把高崚和对手的比赛都录下来,回去一格一格地慢慢分析。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国家队在江西宜春备战。1999年12月31日晚上10点,高崚的爸爸妈妈来到宜春,和高崚吃了一顿饭,等队里12点放完烟火,他们就连夜离开了。这一年,高崚和张军出人意料地夺得一枚金牌。2003年,队伍又来到福建晋江备战雅典奥运会,高崚的爸爸妈妈又是在12月31日的晚上来到这里,和女儿在海边放完烟火,他们又披星戴月地离开了,这一年,高崚和张军蝉联了冠军。高爸爸说,2007年的最后一天,无论队伍在哪里,他们都要赶去和女儿一起度过,他说他们这不是迷信什么,只是希望2008年的8月,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在等着他们。 


附: 

高崚 

籍贯:湖北武汉 

生日:1979年3月14日 

星座:双鱼座 

身高:1.68米 

体重:58公斤 

性格:开朗乐观,尤其爱笑,为人真诚仗义。 

爱好:逛街购物、看电视、看碟。 

持拍手:右手 

打法特点:网前技术细腻,防守稳健,落点刁钻,临场应变能力强。 

主要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混双冠军 

2001年世锦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3年世锦赛女双冠军 

2004年尤伯杯冠军队主力,雅典奥运会混双冠军 

2005年苏迪曼杯冠军队成员 

2006年尤伯杯冠军队成员,世锦赛女双冠军 

2007年马来西亚、韩国超级赛女双、混双冠军,全英赛混双冠军,苏杯冠军队成员,中国大师赛混双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0-2007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神童--王阿迪

阿迪(Ardy Bernardus Wiranata, 1970年2月10日),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印尼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他曾经多次荣获世界大赛中的冠军。是继梁海量,林水镜,苏吉亚托之后的第4代国宝。

少年时期

阿迪,出生於印尼一個羽毛球世家,父親是印尼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小時候就喜好打羽毛球,但天生個子矮小的阿迪只能在家中院內羽毛球場邊為打球的家人撿球,逐漸家人發現,他的羽球天賦,在9歲那年他正式加人當地一個羽毛球俱樂部開始了正規的訓練,一直以前印尼國手刘邦高為模仿對象和學習林水鏡的技術型打法,14歲時即奪印尼全國少年單打冠軍,17歲時又代表印尼出征世界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一舉登上冠軍寶座。
比赛经历:

1986年受聘於印尼國家隊的中國籍主教练汤仙虎的培養下,阿迪球技更精進了,他在1989年參加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戰勝了中國羽毛球名将熊国宝獲得冠軍。同年在印尼雅加达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輸給了中國羽毛球运动员杨阳榮獲男單第2名,1992年1月在中华台北羽毛球精英赛中戰勝队友蔡祥林榮獲男單冠軍。6天之後在日本羽毛球公开赛上,又戰胜中国名将赵剑华榮獲男單冠軍。
他最高成就是在1992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第二十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賽上,阿迪榮獲男單第2名,戰勝他的選手是印尼最有名的魏仁芳,1992年世界羽毛球系列大獎賽上,獲男單冠軍,1991年的全英赛羽毛球公开赛上,榮獲男單打冠軍。後來他於1993年再次打入過中國羽毛球公開賽決賽後,但最後輸給印尼後起之秀佐戈僅獲亞軍。阿迪打球,手腕靈活,步法穩健,打出的球神出鬼沒。球路刁鑽,令人難以琢磨。
退役后:
1998年在全英公開賽期間的一次機會,令阿迪到了美国,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變化,他想闖出名堂,但卻說服不了妻子也到美國去,現在夫妻兩人是天南地北的各處一方,而阿迪到了美國後就全心全意做他的教練工作,並且牽引印尼隊退役名將哈林與吴俊明來美國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7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锡西迪+苏明强

01.大马92汤杯队-拉锡西迪  

     拉锡西迪(Rashid Sidek,1968年7月8日,巨蟹座,雪兰莪万津人),可说是大马的天之骄子...很多华人在当时也很喜欢他的...就在1992年的半决赛,他对上赵剑华,许多华人帮大马队,被认为是国民团结的一大进步~(呵呵,现在迷上小鲍哥之后,即使是华人对华人,我依然是帮中国队啦!)

     他是马来同胞,长得还算不错的,笑起来特别可爱.他的技术全面,只是比较不会处理小球~呵呵...但是,看他打球是一种享受,或许与他的家族有关...他的爸爸从小就用自己的方式来训练他们几兄弟,结果在80-90年代中期,他们的家族果然为国家贡献了很多...1992年的队伍当中,就有4名兄弟一起入选,除了拉曼西迪是候补,其他3位包办男单及双的一号的呢!

     虽然他的成就中归中矩,在汤杯之后,因庆祝过度,成绩大不如前,而遭受批评,但是他却是我首位喜欢的马来同胞,也让我开始有兴趣了解及认识马来同胞的文化....现在,他担任大马2012年计划队的教练,祝福他一路好走~




02.大马92汤杯队-苏明强

      苏明强(Soo Beng Kiang,1968年3月19日,双鱼座,吉打双溪大年)的气质跟小鲍哥很像,亲切+和谐+帅气...他跟谢顺吉合伙的日子,虽然是羽球生涯中,成就最高的一段岁月,除了是汤杯英雄,还拿过世界杯冠军,世界大奖赛冠军及世界亚军.但是我觉得他不快乐...因为他们其实有心病...传闻很多,但是一切随拆伙后,一切都消失在夜里了~

      他的脾气总是很好,打得很有耐心的...而谢则暴躁,在球场上,可以看见的是,不论谁失球,谢总是对苏发脾气,好不给面子,看得我心特疼的!...有人说,谢是杀手,双打奇材,所以骄傲得起!但是,我觉得不公平啊!在与苏明强合作之前,谢的小腿已经带伤了,速度与技术已经不是最初那个可怕的小子了,拽什么拽啊~

      虽然是运动员,但是苏明强的身体其实不太好,在1996年的奥运,他与拍档陈金和进了四强,但争铜失败后,而宣告急流勇退...后来,他进入了精英学院就读商业学士课程,当然...顺利毕了业,戴上4方帽了~现在?呵呵,当了学院的市场经理(有朋友的弟弟在精英学院就读,顺便帮我做间谍啊!),新的人生道路,新的开始...但是,我却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帅哥的冷静及忍耐,祝福帅哥永远幸福!


帅哥就是帅哥,扁嘴接球还是帅~呵呵,苏明强,永远幸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7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2 醉八仙 的帖子

“至于新加坡,我不去不是对那里有什么不满意,而是那里的队员都是从印尼来的,我又要面临语言关”

就是説嘛!!!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7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7到吉隆坡看BWF World Championships Final时, 有见到苏明强, 还与他合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7 07: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1 醉八仙 的帖子

"我印象较深的一场有关傅国强的球赛, 在90年代初的大马羽毛球公开赛, 其中一场半决赛, 傅国强对上印尼王阿迪, 两人最终打上两个多小时的男单赛, 打了三局, 两人后来都在场边呕吐, 最终比傅国强年轻九岁的王阿迪险胜, 但进入决赛后就没体力和大马第一单打拉锡决战了."

是阿迪胜吗??那里是...是强哥胜啦..我知他抽筋的,我有看过那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7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1 醉八仙 的帖子

傅国强跟太太离婚了???难怪那天公主发他的相片上来,看得出他很苦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7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勾起不少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0-2007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羽毛球世家-西德克兄弟介绍

  西德克兄弟
  
  西德克兄弟出生在马来西亚羽毛球世家,父亲名叫哈基-西德克,曾获洲羽毛球赛冠军。西德克兄弟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练习羽毛球,并相互砥砺促进,为进入国家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威震世界羽坛的“西德克兄弟”。
  
  老大叫米斯本-西德克,出生于1960年,身高1.82米。他是马来西亚羽坛的一代球星,1980年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冠军。
  
  1981年3月,米斯本夺得联邦德国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振奋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后期曾扬威世界羽坛,拥有像黄秉璇等数名世界级球星,曾连续三次捧回汤姆斯杯,在全英锦标赛上曾八次夺得男单冠军、七度荣膺男双桂冠,并夺得过混双冠军奖杯。但后来,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水平从巅峰跌落下来,在沉寂中渡过了六七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正因为如此,米斯本的胜利使得马来西亚羽毛球界“人人尽欢颜”。同年12月,米斯本在东南亚运动会团体赛中,击败了三届全英锦标赛男单冠军,印尼“国宝”林水镜,使其名声在世界羽坛大振。这一年,米斯本被评为全国最佳男运动员,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向他颁发了奖杯。
  
  米斯本在比赛中善于动脑筋、把握扣杀时机,击球落点刁,特别是擅长变速,使对手难于判断球的速度。他头脑冷静,手法好,失误少,多年来已形成独特的“以柔克刚”的技术风格。他1982年和1983年连续两次夺得瑞典公开赛男单冠军,并在第二届世界杯赛中击败刘邦高、弗罗斯特等名将,进入决赛,获得亚军。1983年,他又进入第三届世界杯赛半决赛,获得第三名。他由于在国际羽坛为马来西亚作出了卓著贡献,在国内受封AMP勋衔。
  
  但米斯本技术发挥时好时坏,水准飘浮不定,曾被人们称作“马来西亚怪杰”。
  
  1986年,米斯本曾获得全英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和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亚军,1987年获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和柯尼卡邀请赛男单冠军。
  
  



男子双打中的佼佼者
  
  
  老二拉昔夫,老三贾拉尼和老四拉赫曼擅长双打,特别是老二和老三是一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男子双打组合。
  
   拉昔夫出生于1962年5月29日,贾拉尼比拉昔夫小一岁,出生于1963年10月11日。入选国家队后,哥俩就配对专攻双打。多年的合作,丰富了经验,技术日趋全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打法。比赛中,他俩经常采用后发制人的战术,防守中挑、抽、挡结合得好,调动、控制对方底线的能力强,前场技术出色,并伴有假动作迷惑对手。
  
  1982年,兄弟俩在全英锦标赛上一鸣惊人,赢得了男子双打冠军称号。凯旋之日,西德克兄弟受到民族英雄礼遇的欢迎。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向他俩颁发了马来传统武士头饰。
  
  1986年对他俩来说,是喜获丰收的一年,先后获得中国台北公开赛、日本尤尼克斯杯公开赛、马来西亚公开赛、大奖赛总决赛男双冠军,并在全英锦标赛和印尼公开赛中获得亚军。1987年,他俩蝉联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和摘取了英国精英赛男双桂冠,还在世界杯赛中第三次获得第三名,1988,1989年连续两次获得大奖赛总决赛男双冠军,1990,1991年又获得世界杯男双冠军,1992年奥运会获得男子双打第三名。
  
  老五拉-西德克生于1968年7月8日,身高178cm。擅长单打,是1992年马来西亚夺取汤姆斯杯的主力成员,在决赛中赢得了关键一分,从而使得马来西亚队以3:2的比分战胜了印尼队。
  
  拉-西德克曾获1992年大奖赛总决赛男单冠军,1991,1992年亚洲锦标赛男单冠军,1992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1994年马来西亚公开赛亚军,1990,1994年英联邦运动会男单冠军,1996年德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全英赛,中国台北公开赛亚军,1996年美国,泰国公开赛第三名,奥运会男子单打第三名,1997年泰国公开赛第三名,1998年日本公开赛第三名,1999年台北公开赛亚军,马来西亚公开赛第三名,2000年韩国公开赛亚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7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醉八仙 于 5-10-2007 11:54 AM 发表
  西德克兄弟
  
  西德克兄弟出生在马来西亚羽毛球世家,父亲名叫哈基-西德克,曾获洲羽毛球赛冠军。西德克兄弟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练习羽毛球,并相互砥砺促进,为进入国家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 ...


对于西迪家族我是有所保留 , 无可否认他们是为我国羽坛培养了不少人才 ;

可是我国球员大过教练 , 老西迪干涉羽总内政的种种坏风气也是西迪家族的杰作 。

我国羽坛也因此而沦落了好多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7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顾俊:希望买票去看奥运会

顾俊,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金牌获得者,1996年至1999年间,她与搭档葛菲在各类国际比赛中未输一场,共同创造了“百战百胜”的神话。对顾俊退役后的状况,读者希望有更多了解,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她,顾俊在回答问题时显示出她坦诚与率真的个性——
  坚强是很重要的
  因为了解一点顾俊的性格,记者直截了当向她提问:运动生涯给你最宝贵的人生经验是什么?顾俊想了想说:“应该是独立和坚强吧。因为我10岁就离开家了,所以独立意识比较强,这尽管对一个孩子来说比较困难。”她强调说,“作为一名运动员,在性格上首先就应该是坚强的,因为他会面临着很多的失败。比如有些人可能认为你一定行,但也有些人可能会有诸多的非议。所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坚强是很重要的。”
  其实,顾俊的运动生涯还算比较顺利,她上世纪90年代便进入了国家队,虽然当时正赶上中国羽毛球队的低谷期,但她与葛菲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在顾俊看来,打破神话后最能体现自己坚强的一件事,还要算2000年4月在日本公开赛上输给自己队友的那一刻。对她俩来说,得冠军已不再是新闻,反之如果输给别人才是最大新闻。但顾俊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气馁。相反,她以健康的心态和坚强意志去面对,用顾俊的话说,“因为在失败的时候,才能够看清楚自己的问题。”

做人的原则是真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气质还是举止言谈,顾俊给人的感觉都是清秀、安静的。顾俊说自己虽然是江苏人,但性格还是挺像北方人的,比较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可能是运动员的本性吧。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为做人的原则是真诚。”
  看得出,无论是面对昔日的辉煌,还是退役后的普通生活,顾俊都一以贯之地以清醒和低调处之,同时还不失其原本的率真。顾俊坦言:“羽毛球运动员不像有些项目那样,十几岁或青春期的时候就退了,我退役的时候已经26岁。其实,每个人面对退役的时候,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尽管每个人都喜欢鲜花和掌声,但是当你选择退役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平淡的生活。我当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自己毕竟从10 岁以后就没有过过一个普通女孩的生活,连逛街、吃饭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尤其是运动员的付出与压力是常人很难理解的。所以,退役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
  家庭和孩子最重要
  顾俊感言:“人这一辈子,时间是最宝贵的,时间是人生每一步走来的最好见证。”当记者问及目前她的心态时,顾俊直言:“脱离了羽毛球,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如果把我和羽毛球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不可否认我是名人,因为我是中国羽毛球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但我现在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很多人问我2008年奥运会想去做什么?我首先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希望为中国健儿去加油。”她告诉记者,届时她会像普通人那样去买票,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看的比赛,因为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
  每一个运动员都曾有过自己的“光荣与梦想”,顾俊认为人在一生中每个阶段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在选择事业的时候,我一定希望它是辉煌的,和梦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我更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一个女人来说,家庭和孩子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将伴随你一直到老。”
  说到组建家庭后的感受。顾俊说,“对于家庭要学会经营它,要支持自己的老公,关心孩子。尤其是我刚刚做了妈妈,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我并不希望我的孩子今后多么强,多么有名,只希望她平安。作为父母,我们会给孩子一个很宽松的环境,让她自己做出更多的选择,在独立中学会坚强,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这就是我对孩子的希望。”
  现在顾俊的女儿已经8个月了,叫桐彤,一说到女儿,顾俊难掩内心的快乐。
  经常参加奥运公益活动
  顾俊退役后凭借自己的天资与勤奋考取了北京大学攻读法学专业。顾俊坦言:“做运动员的时候是比较独立的,而且属于个人项目,没有人可以帮助你,但当我进入校园后发现,同学们会来帮助你,我第一次感受到做学生的温暖。”但较为遗憾的是,顾俊没有将学业进行到底。因为2001年参加了全运会,后又因伤病治疗的时间过长,就没再回到校园。
  当记者问及有无可能重返大学校园时,顾俊有些遗憾地表示:“现在毕竟做了妈妈,所以不会再回去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重点。在运动场上我可能很强,但现在做妈妈了,我也有很温柔的一面。”
  说到今后的打算,顾俊说:“首先是2008年奥运会,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关注的事情。在此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们的体育健儿,至少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一次活动中主持人将一位奥运冠军的项目说错了。顾俊感慨道:“这些体育健儿是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是他们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的。”
  眼下,顾俊和她昔日的队友们经常到一些学校去宣传北京奥运会和奥运知识,参加与奥运有关的公益活动。用顾俊的话说,“一切都是为了奥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7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羽球巨星金东文回国 坦言奥运临近等待召唤
2007年10月08日18:3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树籁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昔日羽毛球混双项目的天皇巨星、韩国人金东文在加拿大留学一年后回国。去年年初去加拿大卡尔加里留学的他,曾在去年9月回国,参加了全国体育大会。他计划将于18日返回加拿大。逗留期间,他对于韩国羽毛球的现状表示了一定的关注,他表示随时等待国家队的召唤。对此,韩国媒体予以了关注。

  在韩国国内逗留期间,他将参加自己代言品牌的签名会。发布会上,他说:“这次回国能见到很多前辈和师弟们,我觉得很高兴。”金东文在卡尔加里大学进行语言研修,2006年在圆光大学得到了体育生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又在准备攻读博士后。

  加拿大是个羽毛球普及率较低的国家,对此,金东文表示:“在当地做羽毛球教练,由于普及率不高,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很好奇。指导他们的过程相比学校而言,更有利于学习英语。”

  金东文这次回国,并没有与7月份生完孩子的妻子罗景民同行。结婚2年后才得到儿子的金东文给孩子取名为“Hanul(音)”。奥运会上夺金的的金东文/罗敬民,在国际大赛的混合项目中曾获得70胜的优异成绩。对于儿子的前途,金东文表示只要孩子喜欢,肯定会让他走羽毛球之路。

  对于明年的奥运会,金东文说:“明年就是北京奥运会了,只要国家队有什么需要,自己会随时等待召唤。我的经验若能带来小小的帮助,我也会很欣慰。”(树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1-2025 07:00 AM , Processed in 0.1324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