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请问正统佛教弟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5-2009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不作诸恶,
实践善行,
清净自心,
是诸佛教。
法句经第183偈
佛法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但现今比较完整的教理来自释迦牟尼佛的分享,所以我们应该都依这些为标准。

佛陀讲述人的心理并非表面的「慈、悲、喜、舍」或「贪、噌、痴、慢、疑」等等心识。我推荐你peggy_str的主题,是因为该主题有讨论我们那颗心的「近敌」和「远敌」,而那些「近敌」和「远敌」都是来自「我」的「无明」。

不看经典,概念难免比较模糊。多看经多听闻,坦诚交流则可避免自己狭义。感谢长久来法音贤友们的无私分享

善哉!善哉!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22-5-2009 10:3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9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1-5-2009 05:30 PM 发表
你不认为活着是受罪,也不能表示生老病死是苦的本质,更不能确保自己为了生存,完全没有背负罪和业而活。

当你在讲“罪”和“业”时,你应该必须了解,其实那只是面对古代封建社会的说法,“罪”和“业”的概念并没有一大堆形而上的分类,就像萨位哈的概念就很简单,当心全然的去“做”,而不是受到各种思想概念影响你去做,那你就能免除于“业”,那是最原始的“中观”,大致上就是集中于一点的意思。也有心不随境转的意思。

好,你已经确定你现在乃至以后的生活都跟过去所作的一切没有关系吗?

引用:
我正是不害怕生老病死,所以才敢勇于尝试挑战它。相反的,不敢尝试察觉并学习如何摆脱生老病死,只有继续轮回。

你知道什么是勇敢吗?
勇敢就是害怕。
为什你不勇敢的吃饭,勇敢的冲凉,勇敢的睡觉?
因为不需要,那些事情并不可怕。
只有因为“怕”,才需要勇气,但....那依然是怕。

你连为什么要吃饭冲凉睡觉都不知道,你连吃饭冲凉睡觉到底是什么都看不清,当然只会觉得最美好就是吃饭冲凉睡觉了。

引用:
那你的内观是不往内心看自己,只往外看别人的吗?

内观是什么,你真的明白吗?
我不是说“内看”啊?

那好,就说你的内观不往内心观自己,只往外观别人的吗?

引用:
在你的理解看似在逃避生老病死的问题,其实是在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
你以为习惯生老病死痛苦就好,其实你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说到底就是没有尝试处理问题。

不需要解决啊,就像地球是圆的,但你要四方形的,你要怎样解决?

我在说着有情众生的问题呢!不是在说这些无情事物。

引用:

该灭的就灭,不该生就就别生,无论你认为怎样学习或怎样领悟解脱的方法,只有勇敢彻底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才不会有所谓害怕生老病死一说。

可以领悟生老病死的恐惧,勇敢就不需要。

你领悟的只能让你如何处理恐惧,并不能帮助你解决生老病死给你带来的问题。今天你可以在某程度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而把它解说为乐,但你不能清楚知道这些生老病死怎么开始,又怎么结束。或许你认为不需要知道这些,就因此你会继续承受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一次又一次轮回去当不同业造下的众生,去追逐你要追逐的生老病死。

引用:

刚好相反,只有无惧的人才勇于挑战生老病死的束缚。

既然已经无惧,又何须勇敢?

你不敢尝试,因为你认为习惯身在火场内的危险就能给你解脱。

引用:


如果你有办法让自己不再经历生老病死,那无需佛法又何妨。

其实我有点不明白,你“不再经历生老病死”的幻想来自哪里,我相信经典里也没说,佛陀肉体也像正常人一样生老病死啊?

佛陀是通过肉体示现人能从生老病死走出去,进入涅磐的。说回来,你到底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在经历生老病死。你说不再经历生老病死是妄想吗?那我告诉你,我可以不再吃肯德基家乡鸡,你相信吗?还是你也会把我这个决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妄想呢?

引用:

我尝试在向庐山外走着。只要你认定自己走不出的话,那是肯定走不出的。

生命有你说得那么简单就好了,痴人说梦啊。

生命要说成多复杂,才不会是你所谓的痴人说梦呢?

引用:

就是因为佛陀已经在庐山外,我在庐山内,所以我才要听他的。

但多少误解了。

这句话好象很懂呢!可以肯定一点说是误解多,还是误解少,还是没误解?

引用:
现在你在庐山内难道不也这样做着?你更厉害,你还不是听佛陀说的。

我不单纯在听,我是在尝试领悟。

那你那么不单纯,尝试领悟的道理怎么没有一个是确定的答案呢?到头来是只有你自己才会懂的,还是连你自己也不清楚的呢?

引用:
哈哈。。。笑笑完了。。咳嗽两声,又要花钱买咳药水了。要努力赚钱,买药不便宜。
对啦!你不断努力赚钱,不断努力买药,直到老死;接着又重来新生命,不断努力赚钱,不断努力买药,又到老死。。。。。。无休无止。不要紧的,你乐得轻松,只要每时每刻生老病死笑笑就没烦恼解脱了。

生活劳碌贫苦无助要笑,独老身弱要多笑,病痛残疾要多笑,死前挣扎要多笑,你能确保每次生老病死你能做到?

负面的思想只看到负面的生命。

这句话适合用在不肯尝试了解生老病死本质,不想寻求解脱生老病死束缚的思想。
生活有苦有乐就是丰富生命的奥秘,如果给你意识,但要你必须永生永世呆在“空无一物”的空间里漂流,那就是你所要的解脱吗?

你以为解脱了生老病死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吗?我可以告诉你,解脱了生老病死,只有生老病死消灭罢了。
如果涅磐是进入“空无”,我宁愿当回有血有肉的人。

看不清生老病死的本质,看不清血肉生灭的原因,只会对血肉产生爱染执取,以试图满足填补那无底洞似的欲望,一切来自对外的痴心。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04: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09:49 AM 发表
你既然都承认佛法再完美不过了,那自然说明是完全无害了。


ok,你认为无害就无害。

这个话题上已经牵涉信仰的问题,多说无益,最后我只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那你知道佛法怎么分析这些历史学家吗?


偶尔看事实,不要总抱着佛经,东西方的经济结构已经揭示某些社会信仰问题。


再补充一点之前的回复:


你不必专注在我的了解到底怎么了,你需要了解的是你的人生到底是什么。



问题是你不想别人揭开你的了解,正代表你没有自我了解。你劝我去了解自己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在这个无始由来的轮回路上,有人过去的人生曾是很有爱心的仁者、也曾是杀人如麻的恶魔、也曾是被人宰杀的鸡只、也曾是很有福德的天神、也曾是很凶猛的野兽、也曾是四处飘泊的幽灵。。。。。。


我对轮回的了解是...并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神来安排这一切,简单的说...轮回是自己潜意识的选择,当然...当中牵涉深奥难懂的玄妙,很难就用“理论”来描述,但肯定的是...轮回对“我们”而言就只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因果”能说明一些事情,但因此而跌入有神论的概念就和佛法背道而驰了。

那你这一世在扮演着什么角色?这角色也会在生老病死中逐渐成为过去世,那最后请问你看清楚“你的人生” 到底是什么了没有?


我说我看得很透彻,但你会信吗?

你之所以会这么问,原因有二:

一:你在我某些论点看到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想劝我去看清我的人生。

二:你和一些学佛者一样,开始陷入自我膨胀的地步,就算遇到自己解释不了的问题,也倾向职责对方胡思乱想。

显然的,“一”的可能性不大。

那你自己不可以内观自己,你就此可以判断世上其他人都不可能了吗?


你不敢正面回答问题“能”和“不能”,显然你心虚了。

我还做不到内观,这一点没什么值得好伪装的,而且我并没判断你做不到,一直以来我只是在诚心的问你是否能做到。

是的,当你看不清它的本质,它的确就是有在,而且你也深深被它束缚着。


的确,但是当他涅磐了,他就彻底解决了生老病死的束缚,不再有生老病死发生在他身上。


事实上,佛陀并没有长生不老。

涅磐的含义一点都不简单,理解为脱离轮回是肤浅的。

当然,个人信仰,这一点我们不需达到共识。


当然你可以说垃圾场多么美丽,你可以说布满灰尘的空气很干净,因为你根本看不见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本身就是一颗颗污浊的尘埃所组成的。你承认你内心充满欲望吗?


你的内心充满怨恨,那些怨恨已经蒙蔽了你的佛性。

美丽的定义是什么?

立论肮脏和干净,纯净和污浊,好和坏,然后丢掉不喜欢的东西,留下喜欢的东西就是世俗公认的“美丽”。

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世俗定义的“美”与“丑”在真理的层面也是一体的,当你分裂出它们,试图丢掉“丑”时,你就会升起怨恨心,和分别心,和包容万物的“大爱”背道而驰,你是在挑剔,是在制造内心分裂,并不是追求精神圆满。


那还是看不清生老病死的真相,一个勇敢吃粪便并大声说粪便美味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解脱。


其实“看透”,是精神层面的事情。

严格看来....如果你去吃大便还是害怕生老病死的表现,就像古代的苦行僧,他们不吃不喝的折磨身体,看似勇敢的追求真理,但在心理学上看来这可能只是极度想逃避生老病死的表现,所以后来才有了中庸之道。


哦。。那你认为任由“自我”在轮回路上放逐自己,受无常摆布就等于生命恒常解脱了吗?


当你无法透彻了解“自我”时,“解脱”的理论很容易被你误解。

解脱并不是令“自我”解脱,而是领悟“自我”不是你。

这么比喻好了...人类目前的状况就像“海浪”,而海浪以为自己是海浪,实则它是大海的一部分。


我就是敢用智慧,才需要确认什么是你说的,什么是耶稣说的和佛陀说的。


不,你这叫“针对”。

用智慧去判断的意思是推理“理论”本身的正确性,而不是判断谁说的。


是的,当人们看不清生老病死的缘起缘灭,的确无法避免。
为什么一定要逃避?
那又为什么一定要认定这是逃避呢?谁见这是逃避而不是面对呢?


“看透”就够了,“无法避免”的想法是不了解的表现。

我只是举个实例,不存在的东西,就是因为你没想过。我现在说的是你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接触的世界。


你把人类想像得太厉害了,事实上异度空间的科学证据已经显示人类不过是三度空间的生物。

本质上来讲...很多东西存在,人类是感觉不到的。


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也可以说明,那些以为顺应生老病死一次次轮回,就说自己在解脱的人。


这句话显示你对“解脱”迷信到达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这么说吧...其实轮回就像一套“生命能量循环系统”,他就像万有引力般一直在运作,试图跳出这套系统几乎不可能,唯一的可能是你领悟到你的实相不过是一股“能量”。

我的推论是...如果进化论没错,人类意识即“灵性”,也是能进化的,“涅磐”可能是进化成非物质的生命,或成为能量本身,所以脱离轮回,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轮回”就像佛陀告诉你的一个“科学理论”,实则上佛法的重点还是在“领悟”,吧目标推去“解脱”是本末倒置的。

哦。。。你怎么认为生老病死,绝对改变不了它怎样一次次摧毁你美好的一切。就如我说,你可以把痛苦当作乐趣来享受的,只要你还有这种不可靠的欲望和执着。


分裂导致痛苦。


我没把什么理解成什么呀!我就理解空无一物就是空无一物,你认为没有物质实相,你认为不执着与某些思想,那都不是空无一物来的。


看来很多人都停留在字眼上的意思,不敢用自己的智慧去推理。


问题不是命名吧~

是的,问题在于你根本回答不出一个所以然。


这么说好了....科学的臆测已经到达九度空间。

佛法有佛刹,虚空,微尘,三千大世界......

玄学有阴阳两界间,质子界,微观界,法界,宏观世界。

神话故事里的神界,人界,地狱....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界”。

这些命名对你很重要吗?

霍金的确提出了对空间的解释,这个系统性又是几度空间的呢?


看来你的“自大”已经判断霍金~


我是说,你说不出一个确切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本是空的。


贴切的说...你无视科学研究,也不愿意离开字眼上的理解,就是坚信“空”。


哦。。。原来只有你天赋异禀看得懂经典线索,所以我说佛陀都不如你,是贴切的。


如果有人肯去推敲佛经的含义,想必佛陀也会开心。

只是你“崇拜”佛陀的心盖过追求真理的热忱,所以你会评击我“佛陀都不如你”,因为你心里神圣的佛陀形象受损了。


到头来,你还是没解说你凭什么确定你想一想,你体验的那么真实,而不是虚幻的假相。


这个需要你自己的悟性了。

唯一我能再提点的就是....如果世界上佛法没出现过,佛陀没出现过,“空”没人讲过。

单凭你自己静坐,你会说现实一切都是空吗?

你不可能就睡一觉醒来,感觉梦里好像“空空”的,就宣扬一切都是“空”?那是疯子的表现。

有读《阿含经》的人都能发现佛陀严密的逻辑思考,他可不是随便相信幻觉的人,更不是疯子,我估计...想必他应该是真正感觉到人的本质就是一个“能量”的状态,他才会宣称“空”。

别忘记...那个年代是没有“能量”概念的,现代物理学家研究阿含经也发现了佛陀有很多精确的物理概念,比如说“缘起性空”,有人就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

你就告诉我。凭什么你想一想,体验一体验都是那么真实的就够了。

所以我时常鼓励佛教徒应该多了解科学就是这样,物理学有个定律“能量无法被创造或毁灭,只能被转换”,古人或许想到头痛都不明白“无生”是什么?

而现代人很幸运,科学得真理已经帮助佛法解释部分问题,“生命”可以比喻成某种能量,而事实上这种能量本身是无法选择“灭”或“生”的,因为我们对于这股能量而言是无意识的,轮回就是能量转换形态,但在“无明”的状态下很难会察觉到,唯有透彻的了解“生命”,把意识带进这股能量里,我们才能了解“永恒形态”的生命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无生就无灭”的意思应该是意识升华到达了生命源头,所以不需要在转换形态,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就是那股能量本身,肉体只是你的形态。但那种情况是没“自我”的,就像一滴水掉进大海,你知道成为什么,但你已经不是你,佛陀说的“无我”大概就是这么回事,进入某种浩瀚的。

放下二元性思考的方式吧,“无”不一定就是有的相反。

顺便说...原始的瑜伽派就是透过静坐来达到这种神秘经验,佛陀当时也可说是一位瑜伽行者,但后代越来越忽略静坐,直到禅宗出现后,更有人主张不需要静坐,生活便是禅,所以“无生无灭”成为某些莫名其妙的空谈理论,人们只以为透过放弃某些东西来达到,却不知道是灵修经验。


这就是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22-5-2009 10:33 AM 发表

佛法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但现今比较完整的教理来自释迦牟尼佛的分享,所以我们应该都依这些为标准。


佛法是释迦牟尼的,但要追溯佛理起源还是来自婆罗门教和瑜伽。

而我个人反对“悟道者”说的话就是“标准”。

因为“悟道”可以骗,但真理不能骗。

就像“缘起性空”,目前几乎被科学界证明了。

而像西藏的骗子喇嘛说什么自己悟道了,还出书《西藏生死书》,很长的一段时间被佛门中人崇拜,有人更没头没脑的相信他“死亡的标准”,结果不久前那位喇嘛就被揭发丑闻,还被告强奸某位女性,骗子嘴脸一览无遗。


不看经典,概念难免比较模糊。多看经多听闻,坦诚交流则可避免自己狭义。


原来就是要判断我狭义~

算了,对于“潜意识”已经自认悟道的人,我无话想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04:28 PM 发表
好,你已经确定你现在乃至以后的生活都跟过去所作的一切没有关系吗?


你太着迷于“悟道”了,以至于你无法允许别人“悟了一点”,因为如果“渐悟”是事实,你“悟道”的梦想就被破坏了。

硬要我回答的话...我敢说NLP令我免除于心理记忆负担,我懂得分析我的心境,我能察觉到一个细微习惯来自那一个记忆,也能察觉到讲话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


你连为什么要吃饭冲凉睡觉都不知道,你连吃饭冲凉睡觉到底是什么都看不清,当然只会觉得最美好就是吃饭冲凉睡觉了。


很可惜,看来勇敢的本质不是人人能领悟到的。

但你误解的“点”实在奇怪,比较像是刻意骂人。

那好,就说你的内观不往内心观自己,只往外观别人的吗?


一开始至今...不过就问你懂不懂“内观”的意思,以方便接下来的讨论,但你连“懂”和“不懂”都羞于启齿,可见你也有“扮高人”的倾向。

不明白“内观”的意思可以上网找,瞎猜是没用的。

懒惰找的话,就直接说,我帮你贴出来便是。


我在说着有情众生的问题呢!不是在说这些无情事物。


如果你的意思是怎样安慰害怕死亡的人...我觉得“天堂”的概念不错,千百年来人类就是这么相信的,而且很有效。


你领悟的只能让你如何处理恐惧,并不能帮助你解决生老病死给你带来的问题。今天你可以在某程度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而把它解说为乐,但你不能清楚知道这些生老病死怎么开始,又怎么结束。或许你认为不需要知道这些,就因此你会继续承受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一次又一次轮回去当不同业造下的众生,去追逐你要追逐的生老病死。


你已经顽固的认定生老病死就是痛苦,试想....你生命里难道连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都没有吗?

还是你喜欢当开心的事情是幻觉,而只专注去看痛苦的事情?

我尝试形容佛陀说的“空性”或“佛性”吧....苦的不是我,乐的不是我;但我可以是苦,也可以是乐。

你对“无”的理解只需稍微不执着在字眼上,并稍微和物质空间相互连续来理解,其实“无”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不是“苦”本身,也不是“乐”本身,你是那位感受的“我”。

当然....如果你属于“正信”佛教徒,已经踢掉唯识宗的八识,这些概念你不会相信,但请给予基本尊重,不要越讲越轻佻。


你不敢尝试,因为你认为习惯身在火场内的危险就能给你解脱。


只怕连火场都克服不了,却幻想好像科幻小说情节般的“解脱”。


佛陀是通过肉体示现人能从生老病死走出去,进入涅磐的。说回来,你到底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在经历生老病死。你说不再经历生老病死是妄想吗?那我告诉你,我可以不再吃肯德基家乡鸡,你相信吗?还是你也会把我这个决心看成是不可能发生的妄想呢?


看事实...佛陀也是会病,也是会死,涅磐一说应该是指精神层面的,在肉体层面而言,就是会病,就是会死。

所谓“解脱”,不过就是后人幻想解决生老病死的方便法门,你看过那位“高人”不会病,不会死的?


我尝试在向庐山外走着。只要你认定自己走不出的话,那是肯定走不出的。
生命有你说得那么简单就好了,痴人说梦啊。
生命要说成多复杂,才不会是你所谓的痴人说梦呢?


那你现在走出生命去看吧,看了回来写感言。

不能立刻走出去看的话,在这之前生老病死就会找上你。


这句话好象很懂呢!可以肯定一点说是误解多,还是误解少,还是没误解?


你觉得没误解就是没误解。

那你那么不单纯,尝试领悟的道理怎么没有一个是确定的答案呢?到头来是只有你自己才会懂的,还是连你自己也不清楚的呢?


看来你对佛法的了解还是像上大学那样,以为“领悟”可以像笔记一般抄来抄去的。

生命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如果有....佛陀当初写给你了,你就能作弊涅磐。

这句话适合用在不肯尝试了解生老病死本质,不想寻求解脱生老病死束缚的思想。


看来你对自己的“坚持”到达了义正言辞的程度。

逃避生老病死的人有千万种藉口,但面对生老病死的人就只是面对就足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佛经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精简,因为学佛者发明大量“说法”去解释生命,但却鲜少有人坦然面对生命。

你以为解脱了生老病死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吗?我可以告诉你,解脱了生老病死,只有生老病死消灭罢了。


真的是很两全其妙的幻想,这种想法不必佛法解释,科学家也不必向你证明脑袋停掉那一刻你在哪里,心理学家只要拿两片电极电电你脑袋相应的部位,“你”就消失了,只剩下身体还没死。

试试思考“你”是什么?“我”是什么?

是记忆?还是意识?

看不清生老病死的本质,看不清血肉生灭的原因,只会对血肉产生爱染执取,以试图满足填补那无底洞似的欲望,一切来自对外的痴心。


贴切的说...你自以为看清生死的本质了,也自以为懂血肉生灭的原因。

不要自大,更不要小看“执”的意思,你的情况就像分裂出“外世界”和“内世界”,而你读了些佛经,就以为“外世界”都是欲望,都是苦的根源,进而你就抛弃他,向“内世界”探索。

事实上...本来无一物,何来“执”?

如果你看透欲望了“执”就会消失,而放弃“欲望”不过是幻想出一个假想敌人来对付,然后自己一头栽进“内世界”躲避假想敌人的残害。

你的“执”就在于你对世界的分裂,你已经是“无底洞欲望”的个体,但你不想接受,你执着的认为你不是。

佛法的观念里,注重看透,注重领悟,并没有教导人们像道德家一样批评这个欲望不好那个欲望不好。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以戒为师”,并不是说明“戒就是法”。不去沾那些欲望,不代表能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3# 184#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谢谢关心,我本身无意向你解释我是个怎样的人,
更相信没人可以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内心。
反正学习解脱之正法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于我个人的一切,我无能跟你说明些什么,毕竟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
对于你的个人体验,你愿意抓紧它来继续生老病死的话,
毕竟我也不能影响改变些什么。
愿你无敌意,无危险,保持身心的快乐。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10: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5-2009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5#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很漂亮的分析.

沧浪澈也是護教心切的死硬派.(Pi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limen 于 22-5-2009 10:52 PM 发表
很漂亮的分析.

沧浪澈也是護教心切的死硬派.(Pie)

呵呵。。承蒙让高高在上的你看在眼里,实在荣幸!
那是咸丰年前的事了,惭愧!惭愧!让你见笑吃饱还卖包,实在不好意思。
来!送你一朵美好盛开的花表示尊敬!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10: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如我没看错的话,又一个了。。
还有谁要跟我的龙玩过呢?
果然不龙游浅水,就是飞得高。。。

(坐凳咬花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0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2-5-2009 10:50 PM 发表
对于你的个人体验,你愿意抓紧它来继续生老病死的话,
毕竟我也不能影响改变些什么。




原来我这么理性,这么广义,集各学术在一起来剖析生老病死了,你都认为是“紧抓”?

我想.....没东西称得上理性了,一切都是“紧抓”。

还有之前那位大大...copy&paste经文就说我“狭义”,哈哈~看来已经没什么是“广义”的了。

佛陀应该讲“诸法紧抓也~”

原帖由 guilimen 于 22-5-2009 10:52 PM 发表
很漂亮的分析.


paiseh~paise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22-5-2009 11:52 PM 发表
原来我这么理性,这么广义,集各学术在一起来剖析生老病死了,你都认为是“紧抓”?

我想.....没东西称得上理性了,一切都是“紧抓”。

还有之前那位大大...copy&paste经文就说我“狭义”,哈哈~看来 ...

怎样都好啦!你不喜欢“抓紧”字眼,我就说别的,用“抱住”,可以吗?
不然说你放下你的体验咩?好像又不是这个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3-5-2009 12:3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1# 沧浪澈 的帖子

可以----可以----,

我就是抱住佛祖的佛法睡覺了4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limen 于 23-5-2009 12:31 AM 发表
可以----可以----,

我就是抱住佛祖的佛法睡覺了40年.

哦。。。还好啦!你还算资历尚浅了,再多40由旬也不算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3# 沧浪澈 的帖子

再睡多40年,我就真的長睡不醒了.

我今年52歲了,你可千萬不要誤導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limen 于 23-5-2009 12:42 AM 发表
再睡多40年,我就真的長睡不醒了.

我今年52歲了,你可千萬不要誤導我.


善哉!善哉!你自己知自己事,与我无关。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3-5-2009 01: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
不用说那么多啦~
反正他的心都已经执着于他心中的那个答案~
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得~
而且哦~
在辨下去也会没完没了~
还是自己修自己的,到最后不是知道谁对,谁错咯~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A X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5-2009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chueng 于 23-5-2009 10:16 AM 发表
哎哟~
不用说那么多啦~
反正他的心都已经执着于他心中的那个答案~
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得~
而且哦~
在辨下去也会没完没了~
还是自己修自己的,到最后不是知道谁对,谁错咯~
NAMO TASSA BHAGAVATO ...

如果要讨论佛教,讨论佛法,但说无妨。
如果要针对个人学佛问题,甚至是个人过失来讨论,那是很困难的,这点我就无能跟对方讨论了。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3-5-2009 12: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y_Tantra5053 于 22-5-2009 09:12 PM 发表

对于“潜意识”已经自认悟道的人,我无话想说。

对于用“潜意识”来看别人的人,无言以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中仍把妳思念 于 19-5-2009 05:04 PM 发表
第一道问题,正统佛教如何解救身处在水深火热的信徒?

谢谢


你所指的”正统佛教“是指所有佛教团体吗?还是什么宗派;如北传,南传?或是禅宗、天台宗、净土宗?还是所有八宗呢?
假如你是指所有佛教团体,我想其中有『佛光山』啦、『慈济功德会』啦、『净宗佛学会』啦,什么『法鼓山』啦,等等等等很多!很多。。。!有哪位大德知道更详细的,帮忙介绍让这位“思念”见识!见识!

他们(佛教团体)都努力在推动佛教、佛法、教育、慈善等等。你所问的”如何解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我想是『慈善』的那一部分吧!目前很多团体都有做到,如果你想知道详细,可以去查询,我没时间挖资料与你分享!如果你知道了,就请你别在『其它宗教』那里抹黑佛教的形象,你这样是很不道德的!

佛教不光只是做慈善(帮助孤儿院、老人院,或捐款救灾等等)的工作,最主要是发展或推动佛教的事业来弘扬佛陀的真实义以及净化社会大众。

以下是你在『其它宗教』那里所发的帖,简直是侮辱佛教,危言耸听!!!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619235&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3-5-2009 12:36 PM 发表

对于用“潜意识”来看别人的人,无言以对。


噢....那对不起,我就不猜测别人的“潜意识”,干脆这么说吧...看表面都知道,一副“高姿态”的人已经显示他“比你懂”,还有什么好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2-2025 05:02 AM , Processed in 0.16583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