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6678|回复: 326

至诚恭敬顶礼淨土大經解演義(无量寿经)~'~ 真信、切願,乃至一念,十念,沒有一個不成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6-2011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0-2024 11:55 PM 编辑

寿佛.jpg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1集

頂禮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_/\_


「淨土大經」就是《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在現在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們所選擇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本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依照朝代先後來排列,這是最後,就是第九個本子。

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

尤其是我們看到善導大師說了兩句話,善導是唐朝時候人,傳說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佛經上所講的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須彌山應該就是指這個黑洞。

黑洞之高大我們能理解,黑洞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了解它真正的狀況,只知道它的引力很大,連光線都沒有辦法穿過,都被它吸引。

這是銀河系的核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來轉,我們中國古人稱之為「 黃極 」,這才是一個單位世界。

千個單位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那就是一千個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現在天文學家沒觀察到,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像這樣的世界在這個太空當中無量無邊。


講到一個華藏世界,一個華藏世界好像一棟大樓樣,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都在第十三層像這樣的華藏世界又不曉得有多少!

這是佛法裡面講的世界觀,宏觀世界,確實是不可思議。

佛出現在世間,每一尊佛的教化區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是最小的。


有二、三個大千世界,五、六個大千世界,十幾個大千世界都有,佛也有福報大小不一樣。

原因在哪裡?因地修行的心量不一樣,所以感的果也不相同,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是不同的,這是講度化眾生的緣不相同。

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能夠穩當、簡單、容易、快速的回歸自性?

回歸自性就是圓滿成佛,還源了,用什麼方法?就是用淨土念佛的方法,所以善導講「唯說彌陀本願海」。。。。。。。。。。。。。(待續)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ShiYuF + 5 谢谢分享
棒棒糖学长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2011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10-2024 11:58 PM 编辑

我們要相信,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就是有機緣,你有遇到這個機會,你能夠回歸自性,你能夠圓成佛道,這個機會多難得。

所以「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 」,我們得人身、遇到佛法,又遇到佛法裡頭無比殊勝的法門,我們要珍惜這個機緣。

這個法門也稱之為難信之法,因為它的方法太簡單、太容易,所以很多菩薩不相信。

從理上講,必須要妄盡你才能還得了源,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妄是煩惱,三大類的煩惱,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這三大類。


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

所以六道不是真的,像一場夢一樣,你在六道裡沒出去,在作夢,夢中沒醒過來。


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放下,見思煩惱就是《華嚴經》講的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見思煩惱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

阿羅漢就醒過來,從六道這個大夢醒過來,就是阿羅漢,六道沒有了。

六道沒有了,醒過來,還在夢中,為什麼?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妄想,這還是煩惱,比見思煩惱輕一點,還是有。


如果把分別也放下,不再分別,不但不分別,妄想也放下。

妄想是什麼?我常常講叫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當然就沒有,你就真醒過來,這一醒過來,四聖法界沒有了,就十法界沒有了。

十法界包括六道,下面是六道,上面是四聖,這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佛也不是真的,這個要知道,不能執著、不能分別。


這個放下之後,四聖法界不見了,夢境你真的醒過來了。

這時醒過來還有境界相,還有相,這個相是什麼?我們通常稱它作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講極樂世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那都是如來的實報土。


說如來的實報土,諸位要記住,就是自己的實報土,自他不二,他是諸佛如來,真的是不二。

「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彌陀在哪裡?彌陀是自性,淨土也是自性,心跟性是一不是二。


你要真的明白了,你就曉得,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跟我們自己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11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頂禮淨空法師慈悲開示!
頂禮先輩願樂分享佛法!

常美歡喜讚嘆! 回向法界有情破迷開悟,樂行善法, 世界和平!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11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02 AM 编辑

大乘經教裡講關係講透了,講到究竟圓滿,遍法界虛空界,上面是諸佛,下面是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不是一家,一體,你說講到這種關係。

所以那個愛心叫「 無緣大慈 」,慈是愛心、關愛,無緣是沒條件;「 同體大悲 」,悲是憐憫,憐憫一切迷失自性的眾生。

要知道他跟我們是一體,不是外人,同體、無緣,沒條件的去幫助他。

所以人間有真愛,真愛是佛菩薩的愛,就是大慈大悲,真的,覺悟的人有,迷失自性的人不是沒有,他迷了,迷了它變質。


所以這個愛,佛在經上講有愛緣慈,像現在這個世間父母對子女的愛叫愛緣,他有慈悲,慈悲是他有血緣、有骨肉關係,從這個關係。

眾生緣慈悲,心量大一點,愛自己也能愛別人,《弟子規》裡頭「 凡是人,皆須愛 」,那是眾生緣慈悲。

菩薩,菩薩有法緣慈悲,又高一層,他了解事實真相。


真正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是佛的慈悲,那沒條件,那才叫真愛,其他的是有條件,這沒有條件。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學佛找到佛才找到真正的親人!

我們像小孩迷失了方向,我們真正把父母找到,關心我們的、愛我們的人找到了,這個人就是諸佛、法身菩薩,他們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回歸自性,這就功德圓滿。

所以眾生跟佛,所不同的就是迷悟,除迷悟之外沒有一樣不同。


這在大乘教裡面,愈讀你就愈清楚、愈明白,念到最後,你就豁然清楚,原來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處。。。。。。。。。。(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11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06 AM 编辑

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佛法不在寺院,在哪裡?在經典,你要真正找到佛教,你要從經典裡面去找。

我們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才知道佛法的殊勝,愈學愈歡喜,這才發現了,真的發現了寶,無比殊勝的珍寶,這是經教。

可是大乘教裡面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今天典籍有,傳人沒有了。

一念之間就通達明瞭,就看你放下多少,功夫淺深不在別的,在你放下多少。


所以諸位要想用功,千萬不能執著,你放得愈多,你的心愈清淨,你就愈接近你的自性。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證實,真的是幸福、美滿、快樂。


挫折有沒有?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試。

我們學佛,對人、對事、對物永遠要保持感恩,毀謗、障礙、甚至於陷害,你都會遇到,對這些人都要感恩。

為什麼?他來考我,我都能通過,沒有怨恨,只有感恩。

他為什麼會這樣障礙我?

大概總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過去生中也許我障礙了他,這冤冤相報,我們現在明白、覺悟了,接受這個果報,把這個冤孽化解,我不報復他,我也再不怨恨他。


另外一種,那就是古往今來都不能避免的,嫉妒障礙,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小心,姿態不夠低,引起他的嫉妒心,是我的錯,不是他的錯,我們也要感恩他。

人都是好人,老祖宗教給我們「人性本善」,大乘佛法教給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怎樣看人?


我們要看人,一切眾生都是菩薩、都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善財為什麼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他的心目當中,眾生全是善知識、全是佛菩薩,所以他成就了。


我細心去觀察,在經典裡面查這些信息,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那裡得根本智,也就是得清淨心,大徹大悟。

悟後起修,起修是什麼?起修就是生活。


文殊菩薩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參學是什麼?接觸社會各個層面,你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這一切人,全是佛、全是菩薩;凡夫,自己一個是凡夫。

他是這樣的心態,把他在老師那裡所學的,全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所以遇到佛法,命運才有個很大的轉變,每一次的挫折就是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跟在我身邊的同學都親眼看到。


我們學佛只有一個使命,希望釋迦牟尼佛的正法久住,效法釋迦牟尼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破迷開悟那就是靠教學。。。。。。。。。(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1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09 AM 编辑

個人的苦難、社會的災難,從哪裡來的?都是從眾生迷惑顛倒、造作不善業所感得來的。

大乘教裡面,宇宙從哪來的?萬法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佛說得很清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佛法裡頭教給我們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你要真正懂得「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只要把心轉變過來。


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教導我們轉惡為善,有標準,《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標準。

這個十條你別小看,在小乘教裡面展開是三千威儀,就是這十條展開的;在大乘菩薩法裡面展開是八萬四千威儀,這十條一擴展就是八萬四千條,不可思議。

所以十善修圓滿,就是八萬四千條你統統都落實,你就成佛了。

佛菩薩幫助眾生,幫助什麼?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妄盡還源,這就是教育。


幫助他還源,幫助他證得菩薩、證得佛了,有沒有功德?沒功德。

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他本來是菩薩,那個覺是本覺,本覺本有。

我們稱孔子「 至聖先師 」,我們稱也可以這樣說「 至聖本師 」,用這樣稱呼,大家就不會覺得迷惑,不會再說它是宗教,至聖本師,根本的老師。

他們都是教我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說這兩句話在《論語》裡頭,佛這兩句話在哪裡?在《華嚴經》,《四十華嚴》經題裡面,清涼大師說的,說的比孔子還要說得圓滿。

他說世尊曾經講,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古佛所說的,他沒有在古佛所說經上多加一個字,述而不作,他講到這種程度,是不是真的?真的。


為什麼?今佛跟古佛沒有兩樣,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哪有兩樣!。。。。。。(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7-2011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19 AM 编辑


nmt2.jpg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集 ( 摘自片段)


頂禮净空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_/\_




「 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



開頭這一段,這一小段是讚歎淨土,把淨土讚歎到極處了。

真的是這樣嗎?釋迦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說了很多經,哪一部經是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經?我們有這個想法,殊不知古人早就有這個說法了。

當時就有祖師大德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哪一部經可以代表世尊一生的經教?


這些大德們幾乎都公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家公認的,不管哪一宗、哪一個派別都承認。

所以《華嚴》變成佛法的根本法輪,就像一棵大樹一樣,這是根,這是本,所有的支派都從這個根本衍生出來的。

《華嚴》最後再追究,《華嚴》是根本,《華嚴》最後的歸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什麼樣一種氣象?

華藏世界的本師是毘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幫助毘盧遮那佛的,教化眾生,是弟子當中的首領,這兩大弟子。


文殊主解門,代表智慧;普賢主行門,代表修證,這是一個行門、一個解門,普賢菩薩到最後,《 華嚴經 》以善財童子為代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在經裡面我們看到這兩位菩薩。

文殊是七尊佛的老師,學生都成佛了,許許多多都成佛了,他老人家還是菩薩身分,還是協助毘盧遮那佛,教導法身大士,慈悲到極處。

這叫倒駕慈航,他成佛了,他退到菩薩位置上來,這個裡頭都有表法很深的意思。

佛教眾生不好教,為什麼?佛是代表本體,就是代表法性。


法性沒有相,法性是什麼?法性是常寂光,我們淨土四土最高的叫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法性,常寂光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這兩方面都談不上,所以沒辦法才叫個常寂光。

「常」是永恆不變,這是常的意思。


「 寂 」是清淨寂滅,你看六祖惠能大師見性了,頭一句話就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寂就是這個意思。

滅是什麼?滅是滅一切煩惱,《 華嚴經 》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

妄想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無明煩惱,叫根本無明,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大乘經上說的,執著叫見思煩惱,名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 華嚴經 》上講的我們容易體會,但是那個真實義很難懂,體會得囫圇吞棗。

所以大乘經上講的根本無明、塵沙、見思是不太好懂,但是講解起來更容易理解。

所以我們曉得,這是經教上的名詞術語,它是不定的,佛無有定法可說。

所以叫我們依義不依語,你要懂得它的意思,別執著它的語言、文字、名相,都不必執著,懂得它代表的意思就對了。。。。。(待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7-2011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23 AM 编辑

所以我們學佛,要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時教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就是淨土。

在華嚴會上看到,文殊、普賢帶領著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住菩薩到十地菩薩,還到等覺,叫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就四十個,加上一個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去。

你們想想這個境界,再想想毘盧遮那佛的度量多大!


如果我們現在說,一個老師,我們跟著這個老師,我們居然發現一個好的老師,把我們的同學統統帶到那個老師那裡去了,這老師心裡怎麼想法?那不是很難過嗎?那是背師叛道。

不但毘盧遮那佛沒有反對,而且毘盧遮那佛歡喜,好,你們到那邊去太好了,去看阿彌陀佛。


為什麼?阿彌陀佛跟毘盧遮那佛不二,是一不是二。

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善巧方便,幫助你修行證果,在時間上大幅度的縮短了。

你在華藏世界,我們講圓教初住菩薩,他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要多長的時間?三大阿僧祇劫。


三大阿僧祇劫是這麼說法的,不是說從我們現在,不是的,你明心見性那一天算起,沒有明心見性不算,明心見性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從那天開始算起,要那麼長的時間。

到西方極樂世界呢?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天就圓滿了,這叫什麼?念劫圓融,不可思議!所以你說極樂世界多殊勝。

所以古大德說,再追究的時候,佛法的頂尖、尖端,從《華嚴》我們就追到了《無量壽》,《華嚴》最後歸《無量壽》,《無量壽》是專講極樂世界的。。。。。。。。(待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7-2011 06: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ttlepenguin 于 28-7-2011 07:01 AM 编辑

回复 1# 念弥陀


   不要再将净土法门和净空放在一起谈了,净空的是自创的。


净空曾经待在台湾華藏佛教圖書館17年之久。

你来看看台湾華藏佛教圖書館现在是怎样批评净空的!

http://my.so-net.net.tw/pureland/index8.htm

http://purelandtw.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1841.html


今日淨土法門 錯誤之見 (上)


徐業鴻老先生(前淨空法師)的邪知邪見:

※ 佛一生當中所說的經論很多,你只能學一種,你不能學很多。——
淨空

※ 三藏十二部這一部《大藏經》,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就像藥鋪裏全部統統都有,你要整個都吃了,必死無疑,你還會有救嗎?所以諸位要曉得,藥物能害人,佛法能害人,害法身慧命,害死人。——
淨空

※ 如果諸位說念這一部經還不夠,還要念別的經,那就是我從前都講過了,我在新加坡也講過了,第一等人就念一部經,這是上上根人,一切諸佛都向他禮敬,因為太難得了,一生念一部經;第二等人,念兩、三部經;第三等人念五部、六部經,念得越多,等級就越往下降。

你說:我還想多念一點,那我就告訴你,你往生沒指望啦!雜啦!雜修了,這就是你修的摻雜了,你摻的越多,你越沒有指望。

不 要搞得太多、不要搞得太雜,夠了!一生已經學不盡了,再貪多就錯了。我在講堂裏,中國、外國不只說一遍,說過很多遍啊!你一生依這一本無量壽經來修行,上 上根人;說這一樣不夠,恐怕不行,多學幾樣,那你好!學五經一論就多了,六樣東西了,你學六樣東西是中等人,就不是上等人了。看到五經一論,六樣恐怕太少 了,還不行,還要多加一點,那再加蕅益大師有淨土十要、印光大師有全集、蓮池大師有法匯,這些東西加起來,已經可觀了,下等人。還不夠,我還要學些大乘 法,華嚴、法華還有好些大經、大論沒有學,你再學沒指望了,西方極樂世界往生靠不住了。愈是最上乘的法愈是專、愈簡單愈容易,要你專一,這才行。——

 

此是法執,學理未圓,即成邪見:

1、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廣學多聞、一門深入,只說一半,是誹謗三寶。勸同修切莫以方便為究竟,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貽誤眾生。

2、一切修行法門無不是念佛法門,一切修行法門無不是淨土法門。舍此不知,是不明心地。

3、如來無說而說,此且不論。3藏12部只是1部經,此1部經有84000名號,愚人不知,是自絕于如來智海。3藏12部,都是無量壽;84000佛,都是阿彌陀。我真不知阿彌陀經之外,佛還說過什麼。

4、法無專雜,專雜在心不在法。圓人學佛,持名、持咒、誦經、禮拜,無不是念佛;同樣,懇切持名即是持咒、誦經、禮佛。普賢十願、菩薩六度是一中含多、多即是一,只講一半,是誹謗三寶。

5、祖師說法,從來是身口二說,且無言之教,當用法眼讀。蓮池大師是在廣學多聞、融會貫通的基礎上,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讀雲棲法匯一書可知。舍此不見,是懶惰懈怠。藕益大師一生通讀大藏經,難道他老人家與蓮池大師背道而馳不成?若此,是真誹謗矣。

6、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徑。入佛門有84000,修行路只有1條。條條道路通北京是方便說法,不可以方便為究竟。法華雲,是舍唯有一門,而複狹小。正是此意。

7、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是對文化較低人的大方便、大慈悲。若無此方便,則不識字人難睹佛光。佛法是青黴素,根機不對,一針要命。一針要命也非是佛法有毒,過在眾生。何以別人得益而自己要命?佛法青黴素有84000種,菩薩當以大慈悲心,應病與藥,應材施教,方是如來慈悲本意。

8、一句佛號、一部經,何以能夠一生成就?因為佛法可由一句義通達無量義,祖師所謂持佛名號暗合道妙即是此意。文化較低人,若不能廣讀經論,亦當如說修行、依教而證。二六時中,佛不離心、心不離佛,口喃喃、心念佛、更以耳聞,以欣厭心,念念含願,定可一心不亂而成就淨業。

9、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是84000法門之一,受持此法,定可往生。但有一先決條件:不可誹謗如來餘深法門,更當讚歎。如此,方與如來大慈悲心相應,方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應。

10、以上,願就教於大德,供養於十方。願與同修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1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淨土法門之錯誤之見(下)

http://my.so-net.net.tw/pureland/index3.htm

http://purelandtw.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html
今日淨土法門之錯誤之見(下)


1、“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三句話即便是蓮池大師的開示,也不可斷章取義,何以故,豈不聞蓮池大師勸令大家學佛要從華嚴入手乎?


2、 此外,佛在那部經典裏面有這樣明確的開示,“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究竟依法不依人還是依人不依法? 又請問:“一句佛號、一部經”與一生成就是因果關係嗎?

3、專修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再讀別的經就是夾雜,那麼請問讀經尚是夾雜,那麼穿衣吃飯、上班工作、學生學習、老師看書等等是不是更是夾雜?就如在文中所引用的諸多經論,是不是已經夾雜了?佛在那部經典上講過,專修就是一部經典,再讀別的經典就是夾雜?

請讀一下地藏十輪經,如此講法直是謗佛謗法。

4、藕 益大師明確指出:夾雜不在誦經持咒而在明聞利養,並嚴厲斥責年老不必誦經的錯誤觀點。不讀佛經,三學六度怎麼修法?不讀佛經怎樣辨別邪魔外道?怎樣抵制邪 師的誘惑?可曾想過這種提法的負面影響嗎?可曾見過這種負面影響嗎?那些什麼都不用學、一句佛號念到底者,究竟有幾個念到底了?有多少修的得力?又有多少 去“轉法輪”去了?
以一部經來阻止讀誦其他經典,正是要破如來正法嚴藏,滅眾生法身慧命,正犯了地藏十輪經上所說的十惡輪之罪,其惡報之重,還請看地藏十輪經,恐怕不敢看了,因為要夾雜了,那就造罪業吧。

5、綜 觀上文法師所說,皆是轉述淨空所講,而實未曾深入經藏,而實受淨空所說之害。譬如文中有這樣一段:我們要想消業障、培福德智慧,一句佛號就解決問題了。玄 奘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在“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後面,比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多了這麼幾句:“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 多善根、福德、因緣”。請查一下:玄奘法師所譯的阿彌陀經在那個地方多出了“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作為僧人提倡佛法有如是不仔細 認真的嗎?豈能自己隨便增減佛經的嗎?文中動輒就是蓮池大師怎麼說,蓮池大師對“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二十一字,認定 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雜如正文,此語云何不尊?一部經典行嗎??

蓮池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法門,饒予別人行。」

注意:讓給別人悟,可沒講“讓給別人讀
我親耳聽淨空的講經說:

蓮池大師說啊「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法門,饒予別人行。」….. 所以啊! 「三藏十二部,就讓給別人去讀吧! 八萬四千法門,就讓給別人去行吧。」!
我們只要
『一部經, 一句佛號』 就夠了啊!

這就是導致衍慧法師公開的說 :

「近日有緣讀到一本根據淨空所講「大乘無量壽經」(偽經)的錄音帶整理的書,…..書中常常提到蓮池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
他這個沒有文化的蠢愚邪見僧卻領悟不了祖師的真意,……。」


蓮池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法門,饒予別人行。」這是蓮池大師正知正見的開示,完全不懂蓮池大師的真諦之意。

大師之意是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根據各人根器設立的開悟之門,該開悟法門雖是佛陀所授,但修行證悟得靠自己,所以謂之「讓給別人悟」,又根據跟器之不同相應不同之八萬四千法門,故為「饒予別人行」。他這個沒有文化的卻領悟不了祖師的真意,隨便亂講,壞人慧命!!!

(以上節錄自
釋衍慧法師淨宗弟子的一大災難”)


人云亦云, 加上淨空的宣傳, 推廣, 包裝, 這就是後來演變成 淨空一派信口胡說 『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三句話是蓮池大師的開示,這不是隨便講的。 … 的整個由來!

請問蓮池大師什麼時候說過『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句話!
請諸山長老、佛教會、法師、論壇版主們務必察查! 以正佛門視聽!


佛門幸甚!

佛陀的遺言:以戒為師,依教奉行。
要確實的根據經教的說法來做個抉擇
不是跟著某人學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1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0-2024 12:26 AM 编辑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8-2011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8-2011 01:40 AM 编辑

《無量壽經》有九種本子,可以說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本子是最好的一個本子,這五種本子裡面算是第一本善本書,是集五種原譯本的大成,集大成的工作。

這個事情,從宋朝時候就一直有人想做這個事情,王龍舒首先完成,這個後頭我們有詳細報告,做得是不錯,但是還是有瑕疵,不是盡善盡美。到以後清代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第二次會集,當然比王龍舒的本子好,王龍舒只看到四種原本,魏默深是五種原本都看到了,會集得不錯,可是還不是盡善盡美,裡面有問題。一直到最後,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第三次會集。很奇怪,三次會集都是在家居士、在家菩薩,說明這個淨土在家的緣非常非常殊勝,所以三次會集都是在家的。

它裡頭表法的義趣深,成就無比的殊勝,這個在這後面我們統統都能夠看到。

  他一開頭就給我們介紹,他說這個法門是「一乘了義」。什麼叫一乘經通常我們看到是二乘,二乘是大乘小乘,這叫二乘。三乘,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是把小乘開成聲聞、緣覺,聲聞是阿羅漢緣覺是辟支佛,把它分開成兩個,辟支佛比阿羅漢要高一些,叫三乘。

世尊在《法華經》上說過,說明諸佛如來應化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法華經.方便品》上有一句話,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首偈非常重要,換句話說,佛講三乘、講二乘是方便說,真實說呢?真實說就是一乘法。

「一乘」就是佛乘換句話說,這個法門是教人成佛的,而且是就在這一生成佛,這叫一乘法。

大乘,大乘是成菩薩你在這一生修到最高的果位是菩薩,這是大乘。如果你在這一生修成阿羅漢、修成辟支佛,這是小乘就跟我們讀書一樣,一乘是什麼?一乘是研究所的博士班,你這一生拿到最高學位,大乘是碩士班小乘是學士,大學畢業學士,這是佛門三個學位的名稱,
這個要知道。什麼法門一生能夠證得究竟的佛果,這就一乘,那這個法門也是一乘法門,這個經是一乘經。。。。。。。。。(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8-2011 02:03 AM 编辑

我們先講「一乘」在佛經裡一般的解釋,乘是比喻像車,古人用車來做比喻,大乘是大車,古時候的大車是馬車,馬車大,人可以坐得多。小乘,就是羊車、鹿車,鹿、羊它的車就比較小,坐一個人、二個人。

在《法華經》上用這個做比喻,乘是運載的意思「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這個涅槃是究竟涅槃

小乘也叫涅槃,叫偏真涅槃,小乘出生死是出六道輪迴的生死,所以他證得偏真涅槃。

大乘,大乘是離兩種生死第一種叫分段生死,我們現在一段一段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第二種是變易生死,變易生死不好懂,就像我們念書,就比喻來說,我們念一年級,這一年念完了,明年升二年級一年級就死了,二年級就生了,是這個意思。

這是說什麼?我們在菩提道上,無論是大乘、小乘,小乘有八個位次,大乘《華嚴經》上四十一個位次,你一步一步往上升,下面就離開,升到上面,這叫變易。

變易不是真的生死,為什麼用生死?生死苦!你升上一級你也很辛苦,你去做你的功課,不是那麼容易就升上去,所以你也得要吃一些苦頭,你才能向上提升。你看一個人從小學、中學、大學念到研究所,也得念上二十幾年,你吃了很多苦頭才能把學位拿到,這叫變易生死。

從阿羅漢以上,就是離開六道,六道裡是兩種都有,變易也有,分段也有六道之外,就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有變易,沒有分段生死。

六道裡面這種生死之苦,六道之外是沒有的,它有變易。就是修行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要真正努力精進,還得要放下分別,放下分別的習氣,再放下妄想。放下妄想,十法界就沒有了,那就到一真法界,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1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8-2011 02:30 AM 编辑

世尊既然他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希望這一切眾生快快成佛,跟他一樣。可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迷惑有淺深,習氣不一樣,迷得深,習氣重,大乘法他不能接受,所以就用方便法。

譬如我們的老師、父母都希望我們得到博士學位,博士學位不是很容易就拿到的,怎麼辦?辦學校,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慢慢把你提升。

這些小學、學、大學都是權巧方便,博士班才是真正目標,佛教學亦如此。

你看世尊在菩提樹下覺悟之後,這是大徹大悟,他把他悟入的境界圓圓滿滿的說出來,說了十四天。這十四天是在定中說的,我們看到釋迦佛在菩提樹下入定,不知道他在那裡講經,講什麼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他證得的境界。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唐朝時候惠能大師,他也明心見性了。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裡,五祖給他講《金剛經》,惠能大師不認識字,當然不會有經本,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徹大悟。

他也說出他的境界,說了五句話那五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華嚴經》沒有兩樣,《華嚴經》濃縮起來就這五句,這五句展開來就是《大方廣佛華經》。。。。。。(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2011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8-2011 12:10 AM 编辑

能大師說的五句話~~

第一句是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想到,見性了,沒想到性本來就清淨,從來沒有染污過。我們的自性有沒有染污?沒有,染污就不是真的,那就變成假東西。

我們講染污是什麼東西?阿賴耶染污,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的。

所以染是妄心,我們現在迷了,真的不認識了,把假的當作真的,虧就吃在這裡。


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不生滅就是大般涅槃,這是古印度所有宗教夢寐以求的不生不滅。

現在每一個宗教都講,講永生,就這個意思。有沒有永生?有。真的自己就是永生假我有生死,這個我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你多舒服、多舒暢,你的恐懼沒有了。這是假的東西,隨它怎麼生滅,真的我永恆不滅你把這個真的找回來,教導我們就是把的找回來,這是大事。。。。。(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8-2011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8-2011 02:00 AM 编辑

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句話,明白交代出來了,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本自具足的。

如來是講自性,大乘教裡面你看講佛、講如來,十大願王裡「禮敬諸佛、稱讚如來」講佛是從上講的講如來是從上講的,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是假的,是真的,這是這兩個名詞不同的地方。

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就是你自性,你自性裡有智慧,圓滿的智慧。這是什麼?這是自性裡本具的,這不是學來的。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一般宗教讚歎上帝的話,讚歎神的話,上帝跟神未必有,自性是真有

為什麼我們曉得?上帝跟神也是六道眾生,天道,他也沒出六道,也沒有出三界,他還是迷而不覺,福報比咱們大,智慧比我們多一點,也不是究竟圓滿的,自性本具的智慧才是圓滿的。這是什麼?這在隱的時候,佛家叫隱現,隱是什麼?譬如我們現在這螢光幕,我們把這個按鈕把它關起來,畫面上什麼都沒有了,這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不能說它沒有,你打開頻道它就現前打開頻道是什麼?「能生萬法」,它就現前不現前的時候不能說它是,現前的時候不能說它是這個《妄盡還源觀》上講得很清楚,你不能說它有。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得搞清楚。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8-2011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8-2011 12:44 AM 编辑

第四句講的是「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如如不動,這個是修行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樞紐。

你修什麼?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告訴諸位,統統修的禪定,叫三昧。三昧是梵語,三翻作正,昧翻作定,正定。所以正定,你的心本來是定的,為什麼現在心這麼亂?這個亂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本定,從來沒有動搖過。

這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這五句話說出來之後,五祖就說「行了」,衣缽就傳給他。傳給他怎麼?叫他趕快走,找個地方去避難。避什麼難?要知道,古今中外這個嫉妒障礙在所不免。你說忍和尚的道場,神秀大師在那裡住多少年,是他徒弟當中大家最敬仰的一個,每一個人都認為五祖傳法肯定傳給神秀,怎麼會無緣無故傳給別人,這個人素來又不認識,又不認識字?你看到黃梅八個月幹什麼?柴房裡面去破柴舂米。

他在黃梅八個月,禪堂沒去過,講堂也沒去過,一天經沒聽過,怎麼五祖就把衣缽傳給他,誰服?沒人服,肯定要找他麻煩,把衣缽搶回來,這是小事,大事可能還把他命害了。所以叫他趕快走,衣缽拿了趕快就走。躲在獵人隊裡十五年,十五年大家把這個事情慢慢淡忘,他出來了。出來碰到印宗法師,印宗了不起!印宗那是嶺南,這我們今天講的廣東這一帶,那個時候稱為嶺南,第一個高僧,講經說法。他講經的道場就是現在廣州的,廣州叫什麼廟?風動幡動,本煥老和尚做過住持,廣東,我一下怎麼想不起來。光孝寺,對,光孝寺,就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講《涅槃經》。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8-2011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8-2011 02:06 AM 编辑

六祖離開獵人隊到廣東,就是遇到這麼個道場,在這裡聽經,坐在後面。聽到兩個出家人在辯論,一個人說外面掛的幡動,你看幡在動;一個說不是幡動,風動,兩個人爭論不休,他在當中插一句,他說仁者,非常謙虛、非常客氣,仁者是菩薩的稱呼,最尊敬的稱呼,他稱仁者,「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他說「仁者心動」。

這一聽的時候大家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印宗講完經下了台,跟他見面,一問他,那個對答我們現在講全是禪機。所以印宗法師就講,聽說黃梅傳法之後給這個行者,這是稱能大師,他說:莫非就是你?惠能大師就承認了。那就請求把衣缽拿出來展開我們看看,那衣缽是證明,這就認定了。

印宗法師在經教裡還有一些問題向他請教,都給他解釋了。以後印宗給他剃度出家,所以印宗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剃度師。可是剃度之後,印宗法師拜他做老師,這不是普通人,這是佛菩薩示現,哪有這麼大的度量?嶺南一代高僧馬上拜他做老師,能大師水漲船高,一下就被他抬舉起來了。否則的話,惠能大師要提到這麼深的位次上,至少得十年、二十年,這一下就提起來了。所以印宗我覺得是菩薩示現,這兩個人在唱雙簧,唱給我們看的,哪裡是凡人!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8-2011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8-2011 01:12 AM 编辑

他這五句話展開來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字字句句都離不開這五句。

所以能大師所證得的,跟釋迦牟尼佛所證得的,同樣的境界。一個是以佛身,佛的身分出現,《普門品》上講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能大師在中國,應以比丘身出現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沒有兩樣,這個我們要知道,佛法平等,這叫一乘法

所以中國禪宗是一乘,大乘那就不一定了,大乘不一定。一乘經裡面,古大德為我們講的,一乘經只有三部,《華嚴》、《法華》、《梵網經》。

《梵網》
非常可惜沒有傳到中國來,那是一部大經,分量跟《華嚴》應當是差不多的。只有一品,傳到中國只有一品,就是「菩薩心地戒品」,菩薩戒,就傳這一品,兩卷,其他的沒有看到。完整的那就是《華嚴》跟《法華》這兩部。

《法華經》上,怎麼能肯定它是一乘經?一乘經一生成佛了《法華經.提婆品》裡面講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道,八歲的龍女,在龍宮裡面文殊菩薩講經,她聽懂了,覺悟了、明白了。

諸位要知道,聞法開解,斷疑生信,她立刻就把行門成就了。行門是什麼?放下。你看大乘經上佛常講的,只要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這三種煩惱放下你就成佛了。

所以我們相信,龍女聽明白之後,她就放下了放下之後到靈鷲山見釋迦牟尼佛,拜完佛之後她就現佛身,在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法華經》。。。。。(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1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8-2011 01:27 AM 编辑

《華嚴經》裡面我們看末後,善財一生圓證無上菩提,他在文殊會上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用我們現在好懂的話來說,清淨心。

你心怎麼會清淨?那不就跟惠能大師一樣嗎?「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根本智。他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這叫什麼?頓斷,一下就斷掉,他就證得

我們現在是懂得這個,放不下,問題在這個地方。人家真放下了,不但是執著放下了、分別放下了,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妄想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叫一乘經。

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十法界是個夢境,六道是夢中之夢。

我們放下一切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不執著了,你就醒過來,六道就沒有了,好像作夢醒了。

作夢醒了,醒過之後那個境界是四聖法界,那還是一場夢,那個夢是煩惱比我們輕,是妄想分別

妄想分別放下,那個夢境也沒有了,四聖法界也沒有了。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一點都不假。

十法界沒有了,什麼境界出現?華藏世界出現了,極樂世界出現了,這是諸佛的實報莊嚴土。

它是不是真的?比我們來講是,我們這個世界千變萬化。所以我當時想這個問題想不通,它怎麼變?怎麼變都無有窮盡?

我就想起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他們找了很多萬花筒給我,就幾片,幾片彩色的這些紙片,放在片玻璃當中,你這麼轉,你一轉它裡面這個圖案從來不會有個重複的。

所以我學《還源觀》,《還源觀》裡面講「出生無盡」,用這個東西可以能代表,真出生無盡,它不是假的。

我們這個宇宙之間千變萬化是什麼?念頭在主宰,意念在主宰隨你這個念頭它起變化,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待續)

http://cn.pllc.cn/Category_449/index.aspx?4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2025 06:13 AM , Processed in 0.13412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