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行善,求解脱,求开悟。。。求发财,求顺利,求平安。。。求入流,求成菩萨,求成阿罗汉,求成佛。。。求感应,求禅定,求涅磐,求智慧。。。求喜,求乐,求自在。。。 那么,学佛修行总不能没有目标啊?目标,目标就是舍下。任何的执取追求都是苦。
修行是为了舍下。舍下一切概念,放下一切习气的逼迫。没什么“我”,“我的”,“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当下的感觉很单纯,就是--“觉知”,如此而已(这句话可是要心领神会,亲身体验)。
体验了,原来修行就是“觉知”,如此的简单。我开心极了。去见AjahnSumedho。 问:哇,原来修行就是“觉知Awareness”!如此简单Sosimple!我还以为要修十年八年。 答:(微笑)Simple—butnot easy 是的,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问:那么,是否有了这“觉知”哦,我们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答:(笑了,摆了一副悠闲的模样(可惜没照片)——说了一句他的口头禅)Itis like this如此而已。 (我也笑了。心领神会。) 我还担心,凭一个觉知,会不会做错事,才会问了这样的问题。其实,当下的觉知,是放下,贪嗔痴起不了作用,所做所为--是什么因缘,办什么事。悠哉!
AjahnSumedho有分享说,当他相信觉知(intuitiveawareness,直觉觉知),事情总是处理得好。反之,凭着概念经验分析思维(thethinking mind)做出的决定,后果往往一团糟。他说,觉知当中,自然流露了智慧,慈悲,真,善,美。要相信觉知。
经验告诉我呢,觉知(intuitiveawareness,直觉觉知)当中,还有无限创意和勇气,跳出框框的惊喜。
“觉知”。。。美妙无比但又如此平淡。你不是一无所知,你清楚知道幻变的内心。。。念佛的是谁。。。听。。。是谁在听。。。是那无边际的silencespace 寂静的空。。。
未升起念头时--silence space 寂静的空念头存在--浮现在silencespace 寂静的空到念头的消失。。。--消失在silencespace 寂静的空
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前提—是对“无我”,“性空”的正见,而正见的建立又来自亲身体验:照见五蕴皆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