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11|回复: 41

我决定学习佛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1-2009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那么多的宗教和信仰。觉得佛教是很不错的。虽然很多人搞不懂佛教和拜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1-2009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啊?!!Lz本身是什么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lter0723 于 19-11-2009 09:03 PM 发表
啊?!!Lz本身是什么教呢?

我没有宗教。。。。。。。.。。。接触过基督教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zhu 于 19-11-2009 09:10 PM 发表

我没有宗教。。。。。。。.。。。接触过基督教会。
接触过哪一种的基督教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09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000 于 19-11-2009 09:12 PM 发表
接触过哪一种的基督教会呢?

卫理会,长老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9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zhu 于 19-11-2009 08:43 PM 发表
看了那么多的宗教和信仰。觉得佛教是很不错的。虽然很多人搞不懂佛教和拜神。

看来君也差不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11-2009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悟之路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
http://sss2002.51.net/books/juewuzhilu/juewuzhilu-00.html

介绍楼住看这书,希望楼主能从中获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zhu 于 19-11-2009 08:43 PM 发表
看了那么多的宗教和信仰。觉得佛教是很不错的。虽然很多人搞不懂佛教和拜神。


請問你覺得佛教的那一方面不錯呢?介意分享一下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09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錢人 于 20-11-2009 08:34 PM 发表


請問你覺得佛教的那一方面不錯呢?介意分享一下嗎?


佛教最值得分享的地方,就是让人能够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解脱与人世的纠缠及烦恼,达到解脱彼岸。

有人会认为色身的幸福足以让他知道佛教的美好,也有人认为心灵的幸福足以让他了解佛教的美好,但这一切还是与佛有段距离的。因为此人还不能降伏调御好他那颗追逐波动不止的心。要看好自己的内心,就先看顾好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门口,在每一刻的行住坐卧去训练。而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就是皈依持戒。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2-11-2009 06: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9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沧浪澈 的帖子

兄所言甚是切實,隨喜讚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佛。。。落入凡人的手中

前有寂静园林~~

雪兰莪 加影)被指遭6名比丘占为己有的加影寂静园关闭了3年,在卫塞节期间也闭门拒绝开放。周六(5月9日)晚有信徒尝试一探究竟时,遭寺内不明人士泼水。信徒形容,由十方信徒筹集了超过百万元而建立的寂静园,如今变得数名比丘和亲信享用的“私人俱乐部”。

信徒指控寂静园的6名比丘长期不让这间公众捐款的寺院开放,较早前,来自全马各地曾经捐款建立这座寺庙的信徒聚集在寂静园外,要求6位比丘让他们进入寺院,此事引起各界关注。
“寂静园林源自十方应属十方”请愿委员会成员郭矱文和郑宝玉今日(周日,5月10日)发表文告说,周六卫塞节,寂静园林仍然大门深锁,信徒对寺院在这佛教徒最重视的节日仍然不开放待院让信徒礼佛,感到震怒。

目睹车子欲驶进寂静园当天,信徒在外门察看,目睹一辆车子欲驶进寂静园,车主警觉门外有人便把车子驶到远处使用手机,故意不进寂静园,以防他人跟随进入。当晚8点45分,在寂静园门口,信徒拍摄一名女子驾驶名车驶入园内,却被在木门内的不明人士泼水。
请愿委员会已经向警方和社团注册局作出投报,希望有关当局能够尽快展开全面的调查,让真相水落石出。

[ 本帖最后由 K男 于 23-11-2009 12: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新50位善信在加影寂静园门口抗议,发出“寂静园林 源自十方 应属十方”呼声,并提出四项诉求,内容包括禁止园林变卖资产,园林资产、账目的透明化,重新开放园林,以及公开让发心的善信注册成为合法会员。

这件事在大马佛教史上可说是头一遭,而身为佛教徒的你我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撇开个人感受而言,我认为这真的是为我们在家佛徒开了一场活生生的课。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一个马来西亚颇具规模的南传佛教道场,这个道场以僧团为主,在家居士护持僧团,履行各种俗务,从行政方面,到各种生活的细节,以确保僧团能够持戒清净,安心办道,传扬正法,让更多人能因此受益。

我相信曾经接触过这个道场的人,都会为这个地方由衷地发出赞叹,这里的僧伽,德行受人景仰,这里曾经举办许多禅修活动、种种营队、护僧课程等等,接引大众修学佛法,实践禅修,如法护持僧团,学习如何作个正信的佛教徒。

然而,随著2006年僧团的分裂,演变成今天的局面,过去的一切对比今天,显得如此戏剧化,又是如此的讽刺。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次的抗议,是一种冒犯僧团的行为,而这四项诉求也并不是无理的要求。这次的抗议是多次向寂静园林僧团寻解决途径不果之后,而产生的行动,旨在唤起大众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依据目前寂静园林僧团所发表的声明,这次的抗议是基于这群人不尊重园林比丘僧团,他们是跟随开照比丘的人,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欠公平。寂静园林变卖资产,没有开放予大众闻法,这是经过查证的事实,若是另有内情,寂静园林为何不提出证据,澄清这些“并非事实”的事。若园林依照章程而行事,为何园林依然大门深锁?作为一个三宝道场,不是应该接引众生闻法,让大众有机会培植福慧的吗?

依照寂静园林比丘僧团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把那50位抗议的信众当作是寂静园林的信徒,而把他们当作是开照法师的跟随者,带来误导大众的讯息。若真是这样,为甚么这些人不护持开照比丘另辟一个新道场,何必老远从各地赶来,甚至连新加坡的善信也来参与这一次的抗议呢?以佛教的观点来说,深信因果的佛教徒难道不怕因果吗?

如果今天的寂静园林依然履行著三宝道场的义务与责任,开照比丘有没有在这个道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法的存在,不是因为开照比丘。

由于NKF事件,新加坡政府对于慈善管理机构的条令、管制和监督更加严谨,明义法师因涉及财务纠纷的案件表面证据已经成立。而这一次寂静园林事件,我们又能寻求哪一方面的协助呢?当我们发现寺院的管理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在家佛徒的我们,能够做些甚么?僧众与在家佛徒的职责界限在哪里?

这一次的抗议,难道不就是在家佛徒的一种觉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有新加坡仁慈~~

佛教双城双事记
本文为南洋商报《登彼岸》之特约邀稿。发表时挨了一小刀。以下是原稿。

在马来西亚南端以南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发生了一件让我国佛教徒特别留意的事件,即明义法师被新加坡当局提控失信,为行文方便,姑且称之为“明义法师事件”。在马来西亚中部、首都吉隆坡以南的一个城市加影日前也发生了一件同样让国内佛教徒留意的事件,即“寂静园林源自十方应属十方”的请愿活动。明义法师事件是法庭案件,法庭自会有所审判,案件的是非黑白我们不必也不便多谈。而寂静园林事件中,很明显的牵涉了双方多年来的各种人事纠纷。其中的是非黑白,局外人需要足够的资料和足够的智慧去判断。即使无法判断对错,这两件发生在两个城市的佛教事件以及其所引发的一些反应和言论,相信让很多像我这样的佛教徒,有很多的感受、思考和疑惑。

这个佛教双城双事件,虽然彼此之间没有牵连,但却有不少的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即是两者都牵涉出家人。明义法师事件中出家人就是当事人。寂静园林事件中,如果不谈过去的因缘,这次出家人是被动式的间接牵涉其中。第二个共同点是,这双事件都被一般人视为佛教的负面事件,对佛教的形象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公信力被因此放大在众人眼前检视。明义法师事件考验了佛教出家人的公信力,而寂静园林事件则考验了佛教组织或寺院的公信力。

寂静园林虽然表现得非常克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也产生了既得利益者不愿和对方纠缠的嫌疑。同时失去了向公众说明原委和重建公信力的机会。借用一个我的佛教界前辈的话:“一个佛教道场,尤其是以僧团为主的道场,在空间与时间的运用上,当然是以住在内部的僧人的生活作习为主,适当的开放给一般的大众到寺院学习及修持佛法,这是有关道场的义务。问题是:‘开放’的程度到那一界限?”我的另一个问题是:园林目前做到了“适当的开放”吗?

这佛教双城双事件两者之间,我认为明义法师事件对佛教公信力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尤其是报章的跟进报道中,让许多负面事件曝光了。如明义法师购豪宅、拥多张金卡、买名贵奢侈品、住超级旅馆等等。报章访问明义法师时本是他修补伤害的良好机会,但是看了有关的访问报道,很遗憾的发现,他的一些辩白却对佛教的公信力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如他自辩说:“僧人就应该穿破烂衣服,就像泰国到处乞食,对吗?”、“我还是得照顾自己一点。”、“我们活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以及他辩称给他红包的善信不会理会他如何运用红包钱。

信徒们的供养布施是出于对三宝的护持。出于对三宝之一的僧人的信任,信徒们自然不会过问师父如何运用他们布施的钱财。但是正因为如此,出家众必须更谨慎的应用十方来的钱财。就算他可以不必向布施者负责,他也必须向佛教的形象负责,及为维护佛教的公信力负责。

这佛教双城双事件的第三个共同点是:这两件事发生后,我都听见有人引用了“依法不依人”这一句话。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却是各自表述。有者引用这句话的用意在于强调任何个人不当的所作所为不能用以诋毁他所属的宗教,即使那个人是出家人。这可视为是损害控制的一种,希望通过这样的论述可以将这佛教双城事记对佛教的伤害减至最低。对此,我是认同的。从明义法师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结论说,除了依据佛法,国家律法也是必得依从的。

然而却有一些人,说的是“依法不依人”行的却是“依人不依法”。在寂静园林事件中,有者认为请愿者另有所图,他们背后有某个出家人在指使,认同请愿者的诉求就是依从这个背后的出家人,也就和“依法不依人”的原则相抵触。我认为恰恰是这样的思维抵触了“依法不依人”的原则。真正的“依法不依人”,应该是思索请愿者的诉求是否有理,而不是考虑他们的背后是谁,也不该以他们的动机来否决他们的诉求。同样的,若他们的诉求无理,也不能因为他们背后有谁或动机正确而予以支持。

明义法师事件由于是法庭案件,佛教社群除了静观其变之外,能做的事不多。但寂静园林事件,园林内的比丘和园林外的请愿者的纠纷,本来佛教社群应该可以做很多协调和中介的工作,实际上请愿者也公开要求佛教总会介入。但是佛教界的近乎沉默的冷静反应却是这两件事情的另一个共同点。从消极的角度来看,佛教界的沉默总比采取高压压制来的好。至少保留了往后介入的可能。但是坦白说,我对这样的冷静反应还是难免有些失望,然而却不觉得意外,因为佛教徒一般上都像经典里的波达利亚。

佛陀曾经问沙门波达利亚世间上的这四种人谁最值得敬仰:一者适时的非难不值得赞叹之事,却不赞叹值得赞叹之事、二者适时的赞叹值得赞叹之事,却不非难不值得赞叹之事、三者适时的不非难不值得赞叹之事亦不赞叹值得赞叹之事、四者适时的既非难不值得赞叹之事,亦赞叹值得赞叹之事。波达利亚回答说是第三种人,因为他的平等心值得敬仰。但是佛陀的回答却是:“波达利亚,我说既非难不值得赞叹之事、亦赞叹值得赞叹之事的人最值得敬仰与稀有。为什么呢?波达利亚,因为他适时的分辨力值得敬仰。”

从佛陀的回答中,佛陀很清楚的表达了华人传统思想中所推崇的隐恶扬善或息事宁人,并不是佛教所认同的立场。佛陀不但教导我们对事相必须如实观之,还得如实论之,他除了要我们能分辨是非外,还得说该说的话。我在网上佛使比丘之信徒为他架设的网站中发现,佛使比丘更是把这部经里所提及的赞叹和非难列为正语。

往积极的一面去看,这佛教双城双事件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带出了现存于佛教组织及制度上的缺陷。但愿佛教界的沉默不代表漠视这双城双事件所传达的警讯。就像当我们的身体得了严重的疾病,先浮现的症状若被忽视了,其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寂静的寂静园林内外
作者:廖国民 发布时间:2009-04-30 来源:星洲日报

寂静多时的寂静园林突然不寂静了。五十多名信徒在寂静园林外的诉求和园林内比丘的回应,相信让许多人不知道谁是谁非。从两年多前开照法师离开园林之前,许多有关寂静园林的消息便不时传来。然而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对细节从来不清楚。经过这两年来的变化,对寂静园林的现况更是不清楚了。因此谨能就报章的报导发表看法。

大马的佛教徒处事向来非常柔和,在园林外的集合诉求,而且诉求对像还是比丘,对大马佛教徒来说是非常激进的行为。我相信园林外的他们若不是和园林内比丘的沟通已经遇到严重障碍,应该不会干冒此大不讳。

而园林内比丘的回应,却是令人失望、对人不对事的以指园林外的他们不是园林的会员来否决他们的发言权,尽管任何人都不难推断这之中肯定存有人事问题。(题外话:我对寂静园林经过那么多年只有二十多位会员非常惊讶,也好奇园林的会员制。)我想园林内的比丘们应该提出更合理及更有说服力的说辞。

佛教寺院的资产权该归谁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没人敢或至少说没人要捅的一个蜜蜂窝。但是撇开这个大问题不谈,我认为寺院除了是让出家人共住和修行的地方,也是在家人学佛和亲近善知识的地方。而且寺院是由十方共襄建立,就该对十方开放。不能在建寺时向十方募捐,建成后却只对“支持寂静园林比丘的人士”开放。遗憾的是,在大马不对外开放的寺院可能不止一座寂静园林。

此事由佛教界具威望且又为双方所认可的组织或长者来调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园林外的诉求者已提议佛总介入,佛总副主席明吉法师也表示佛总有意协助。现在就只看园林内的比丘了。

此外,只因为此事的其中一方是出家人,便认为在家人不应或不便评论和介入的看法也很有斟酌的余地。更何况我们要讨论和解决的是寂静园林的问题,不是比丘的问题。毕竟,与此同时,不只佛教内的人,佛教外的人也都在看著呢!

*廖国民是马佛青总会前总会长
摘自星洲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靜園林資產500萬‧信眾請願要求僧侶公開帳目
2009-04-26 18:52

(雪蘭莪‧加影)“寂靜園林源自十方應屬十方”請願運動委員會主席郭矱文說,關閉之後的寂靜園林估計擁有500萬令吉的不動產和信徒捐款資產,因此,有關僧侶應公開資產帳目。

據他瞭解,寂靜園林目前擁有總值450萬房產、銀行戶頭逾17萬令吉現金、變賣資產獲22萬令吉、3輛休閒轎車及貨車等,預計總值超過500萬令吉。

資產理事出現變更

他指出,寂靜園林自2006年發生事故後,有信徒於2007年到社團注冊局查詢時,才發現園林的資產和理事已出現變更。

其中包括:
1.寂靜園林社團理事會提前在2007年沒有屆滿的情況下進行改選,(根據章程,理事會的任期為3年,而那屆的理事會任期應該是從2006年至2008年。)根據會議記錄,現任理事會的任期是2007至2008年。

2.寂靜園林3個銀行戶頭已關閉,而第4戶頭仍在運作,目前仍有不知情的信眾把錢匯入此戶頭,而戶頭的簽名權則已交給新任主席、財政與秘書,即寂靜園林裡的3位比丘(和尚)擔任。

3.寂靜園林的資產官員(Pegawai Harta)已於2007年7月4日易名,由新任的主席、財政與秘書擔任。

4.位於彭亨州馬蘭區斯里加也華人新村9的地段,已於同年9月辦理資產轉移手續,變賣給原來的地主。

5.寂靜園林的社團理事會沒有進行2008年年度會議,同時也沒有呈交財務報告給社團注冊局。

擔心捐款被濫用


因此,郭矱文認為,部份信眾擔心公眾的捐款被濫用,而目前這園林僅有21名注冊會員(較早前是擁有23名會員);依據章程只要有半數的會員通過,他們就有權利變賣寂靜園林的資產。

因此,他說,為了避免園林的土地再度被變賣,信徒們就在同年向土地局申請凍結令,凍結寂靜園林所擁有的地段。

在場的記者嘗試按門鈴欲與在寂靜園林內的人士詢問詳情,但是不知是否是電門鈴已經損壞或是園林內沒有人在,一直都沒有人出來回應。

僅20會員獲允出入‧新馬50信眾促重新開放

來自新馬兩地約50名寂靜園林信眾於今日(週日,4月26日)要求重新開放寂靜園林。

郭矱文在和平請願活動上指出,寂靜園林是一個公眾地方,但是自2006年至今已有3年沒有開放給公眾,雖然曾有關心寂靜園林的佛友經過多次交涉,但是並不成功。

他指出,加影的寂靜園林目前有6名比丘居住在此,其中一名是來自台灣,但對方只允許約20名注冊會員出入園林,其他人則不被允許。

“我們的錢從十方而來,應該回饋給十方,這原本是幾千人的供養,而不是由十多人用。”

他說,雖然他們曾要求一名前護法團成員鐘漢源成為中間人協調此事,但是也沒有獲得最終的解決方案。

據知,請願委員會在還未舉行請願活動前曾致函給對方,告訴對方他們的訴求,但對方至今卻沒有給任何回應,所以他們才召開新聞發佈會。

或要求馬佛總介入


詢及對方若在請願活動後仍沒有任何行動時,請願運動委員會秘書鄭寶玉表示,委員會將正式致函馬佛總,要求他們介入此事,同時也會向警方報案,以及要求社團注冊局進行調查。

郭矱文說,委員會所發動的請願運動書共獲得馬新400多名佛友的參與,這不包括週早前來參與請願的信徒。

“我呼吁馬佛總能夠介入寂靜園林的事情,以便可以早日解決此事,重新開放園林給所有的人。”

“寂靜園林源自十方應屬十方”請願書4項訴求:

1.禁止現有的寂靜園林歷史與合法會員變賣寂靜園林任何的資產。

2.寂靜園林資產、賬目記錄透明化、並且公佈給所有的佈施者知道。

3.重新開放寂靜園林,讓公眾能繼續問法及供僧。

4.讓資源發心成為寂靜園林會員的認識注冊成為合法的會員。

鄭寶玉:依會議記錄‧寂靜園林有24會員

鄭寶玉指出,根據寂靜園林的會議記錄顯示,寂靜園林的會員名單里有24名會員,但若依據前理事的匯報只有23名會員。

不過,根據社團注冊局的官員透露,在2007年,寂靜園林的注冊會員只有21位;因此,他們並不確定以下哪一位已經被撤銷注冊會員的身份。
星洲日報‧2009.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通俗的字句来表达的是。。。被干掉的开照法师

《中国报》

開照法師卸下
寂靜園林常住僧

(吉隆坡4日訊)著名的“監獄法師”開照法師宣佈,他已于11月4日,卸下寂靜園林常住僧身份,以及寂靜園林住持一職。
同時,見法法師、永雋法師與法命沙彌也同時宣佈卸下寂靜園林的執事僧眾,以及常住僧眾。

即日起,寂靜園林的任何事項與開照法師,以及與上三位僧人無關。

當晚,一位法師與三十余位居士在場,聽證了開照法師做了以上的宣言,同時,作為前任寂靜園林發起人及創辦人,開照法師不忘闡明他在辦佛法教育上的理念時,也言及仍會繼續為佛教、為所有需要佛法的眾生而付出的心願。

問及開照法師未來的動向,開照法師笑答:“還是會回來馬來西亞的,因為我還是馬來西亞人嘛!”不改說法時觸動人心的幽默感。

最后,開照法師也祝願眾生所做的一切善法,帶給自己幸福、快樂與安詳,無時無刻都走在正法的道路上。

43歲的開照法師,于1987年在檳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國受比丘戒,是名行腳僧。

開照法師除了到監獄弘法,也到國內各大專院校舉辦佛學營,渡化青年學佛。他于1999年在加影成立寂靜園,常到世界各地弘法,是位走入人群的人間比丘。

以渡化囚犯為己志的他,也被稱為“囚犯救星”及“人間地藏菩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1-2009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炒冷饭是我在论坛的专项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lz仔细了解佛教发现其中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9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uzhu 的帖子

我本身非佛教徒但我非常认同佛教的理念尤其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上,因我是个不喜烧香烧金银紙的人还有一大堆算命,风水,显化等等的,但当我深入了解佛法时真正的佛法是教导我们认清自我自性而非迷信拜偶像之类,重要的是实践而得到轻安自在,所以现在的我活得更自在,在此要顺道感恩佛陀的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9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vivia 于 24-11-2009 03:35 PM 发表
我本身非佛教徒但我非常认同佛教的理念尤其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上,因我是个不喜烧香烧金银紙的人还有一大堆算命,风水,显化等等的,但当我深入了解佛法时真正的佛法是教导我们认清自我自性而非迷信拜偶像之类,重要 ...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11:57 AM , Processed in 0.1435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