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07|回复: 8

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8-2007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误

曹操,字孟德,是历史上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先有黄巾军起义,后有董卓专权,诸侯各自为政。曹操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剿。初随袁绍讨董卓,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洛阳。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在赤壁征江南的战役中,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天下遂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无论正史和野史,曹操都被冠以奸贼之名。曹操真的是一个奸贼吗?他是否能摆脱历史对他奸贼的指控?我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

按理说,当时已是汉朝末年,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各个诸侯自拥兵将,诸侯之间连年混战。汉王室在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虚设而已。孙权虎据江东,刘备屯兵西川,可他们都不是奸贼,为什么奸贼之桂冠独独落在曹操的头上?

仔细想来,曹操一生犯下了一大战略性的错误。因此他后来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逃脱历史对他奸贼的指控。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剧。

这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曹操迎奉了汉献帝刘协。当他迎奉天子时,他确实可以借天子之诏以令诸侯。在军事上可望屡屡得利,这也确实是曹操迎奉刘协的本意。可是,在政治上,这一举措却大错特错,使曹操骑虎难下,只好永远背奸贼之名,令历史唾骂了。

论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曹操迎奉汉献帝的得与失。

当曹操迎奉天子后,他立即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汉臣相自居,并且以天子之诏命诸侯之间互相攻打,主要借机消灭那些对他有潜在威胁的对手,也使诸侯之间互相消耗实力。这对曹操早期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是起一定作用的,但我不认为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还是曹操的任人唯贤和他的军事才能。曹操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而且他又善于笼络人心,很早就有了一大批谋士和能征惯战的武将。我们可以从他对关羽的特殊优待看出他的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甚至对于反复无常的吕布,他也因惜才而不肯加害,是刘备在旁边敲边鼓才使他最后下决心杀掉吕布,以绝后患。因此,曹操早期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即使不利用汉天子的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曹操迎奉了汉献帝,他也招来了许多敌人。曹操的第一个敌人是汉献帝自己。当曹操最初迎奉他时,他正是在走投无路的当口。汉天子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四处流浪,担惊受怕的曰子终于终结了,他可以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却不料曹操并不想让汉献帝真正地执掌大权,他只不过是在利用汉天子之名罢了。这样,矛盾自然就不可避免。汉献帝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曾写带血诏书密令天下诸侯讨伐曹操。

朝中的诸臣以及汉朝江山的捍卫者都是曹操的潜在敌人。比如太医吉平曾图谋用毒药害死曹操,为朝廷除害。只因事情败露而没有成功。另外,各路诸侯也是曹操的敌人。他们或者忠于汉室,讨伐曹操,或者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以讨伐奸贼为名,与曹操为敌。

因此,如果说迎奉汉献帝在早期对曹操还有些作用的话,那么几年之后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这不能不说是曹操一生中的巨大失策,也是他一生最愚蠢不过的举措。

其实,只要曹操迎奉了汉献帝,他就做不得忠臣,而只能做一个奸臣了。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前,已经颇有势力,显然他不愿意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人,有谁会这样做了?即使是刘备,也不会心甘情愿。如果他不愿意拱手相让,必然要凌驾于天子之上,天子必然是傀儡。如此一来,曹操身为人臣,却控制着君王。不是奸贼是什么?他有办法逃脱历史对他的指责吗?

曹操这样做对他的人身安全也是堪虑的。因皇帝不愿意有名无实,其它的大臣们也会因为曹操欺凌主上而抱不平。曹操必须时刻提防别人的谋害,真是内忧外患,恐怕连觉都无法睡好。

也许有人会说,曹操要是让出权力就好了。但我觉得曹操是不肯这样做的。姑且不说他的个人抱负也许从此夭折,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够免于祸端。他曾经权力过重,军队本是他的。汉献帝能容他吗?朝中其它的大臣能容他吗?一旦他完全放弃权力,他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曹操不迎奉天子,凭他的实力和才干,他也同样能得到相当的地盘。汉献帝也许会被人杀死,各路诸侯可能会自立为王。即使汉献帝不死,他对诸侯们已没有了控制力。曹操曾说,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道会有多少叛逆之王。言下之意,汉室应该感谢他才对。其实不然,有谁会感谢一个欺凌主子的臣下呢?实际上,天下叛逆之王过多对曹操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也可以趁机自立为王,何须仰赖别人。当你仰赖别人的时候,即使江山是你打下的,你还得俯首称臣,否则你就是奸臣贼子。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曹操和孙权。孙权没有迎奉天子,他拥有江东之地。他没有来自汉献帝的威胁,朝中的臣子们也不会恨他,其它的诸侯也不会因为他欺凌其主而怒气不平。他不用担心有人会想尽手段谋杀他。时机成熟后他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享受臣下们的顶礼膜拜。他比曹操更有才能吗?我看不一定。可是他的曰子可比曹操好过多了。曹操身前身后都免不了奸贼骂名。可是,谁敢骂他孙权奸贼?我只看到历史对孙权的一片恭维喝彩之声。

综上所述,曹操迎奉汉献帝是他一生的最大失策。其利远小于弊,实在是不值得。一旦他迎奉了天子,曹操就毫无退路可走,也与忠臣永远无缘了。本可以为王为帝,却只能做一代奸贼。呜呼!千古骂名,一错铸成。我为曹阿瞒扼腕叹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8-2007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认为最大的错误,在于赤壁之战这一役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芭佬是山大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6-8-2007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搂主所提出的,还有一句曹操经典名言:
宁叫我负人,莫叫人负我。
经演义一改:
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意境完全不同了!
曹操得罪罗贯中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9-2007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芭佬是山大王 于 26-8-2007 06:45 PM 发表
除了搂主所提出的,还有一句曹操经典名言:
宁叫我负人,莫叫人负我。
经演义一改:
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意境完全不同了!
曹操得罪罗贯中啦!

那裡有差別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7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疑心很重,
看他杀了华陀就知道了...
厉害又怎样?心胸狭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ir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8-9-2007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人称曹操为奸臣,这是三国志“尊刘贬曹”的后果咯。。。
谢谢楼主为曹操平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9-2007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rk 于 8-9-2007 12:20 AM 发表 每人称曹操为奸臣,这是三国志“尊刘贬曹”的后果咯。。。谢谢楼主为曹操平反。。。


楼上的仁兄正是说出我的心声啊
三国志的作者- 陈寿是蜀国人,所以“尊刘贬曹”的说法是不出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水一方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0-9-2007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可是占了大便宜的哦!没有理由叫他去考虑太多千百年后的功过是非的评价吧,更何况他所处的时代是个不讲理的时代;我倒觉得迎奉汉天子在当时是个很明智的选择。还幸亏他手快,当时想这样干的可不在少数,袁绍、贾诩(劝郭祀二人)、孙策好象也想过。不能说所有人当时都糊涂了吧。可见不管是迎奉天子或者是挟持天子在当时都是大大地有利可图的。
而且,他儿子的“罪过”干嘛要他来承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9-200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rk 于 8-9-2007 12:20 AM 发表
每人称曹操为奸臣,这是三国志“尊刘贬曹”的后果咯。。。
谢谢楼主为曹操平反。。。


原帖由 Junior13 于 8-9-2007 01:50 AM 发表


楼上的仁兄正是说出我的心声啊
三国志的作者- 陈寿是蜀国人,所以“尊刘贬曹”的说法是不出奇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才是“尊刘贬曹”。《三国志》是三国史书,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别忘了陈寿本人也是晋朝臣子,晋朝可是承继曹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5:33 AM , Processed in 0.13129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