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63|回复: 7

美国小剧院的营运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7-2007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感想与说明:
全世界搞戏剧的面对的问题虽因地域、文化、国情等因素而不尽相同,但如归纳起来也不离这四个:人员(艺术的、技术的、行政的\核心的、后援的)、资金(长期的、短期的、固定的、零散的)、场地(排练场、演出地)、观众(长期固定的、过路的、针对性的)。这四个“东西”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我相信这也是本地所有“搞戏的”(不包括那些“一次性玩完算数”,或资源雄厚的“长期票友”——通常是:一年一戏,自作自爽,好坏由他,风头我自出之。)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一大心结。本地华文戏剧(话剧)是从西方通过中国,再由南下文人带来。故说老祖宗在西方是没错的。认识、确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绕过中间地带直达源头去获取养料。

NOBLETHEATER先生介绍的有关美国小剧院的营运情况,对本地有心人应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只要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提国情、文化(实际上所谓国情论者,说穿了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言说) 。NOBLETHEATER 文章的原标题是:“从美国小剧院看北京民营戏剧的问题”,但从全文来看,重点还是介绍美国方面的情况。至于“北京民营戏剧的问题” 只在最后一段稍微提及。故改用“美国小剧院的营运方式”这个标题。尽管北京民营戏剧与本地又有所不同,但我相信敏感一点的人会更注意哪些同质性的方面,这样也许会激发一些有用的东西。

好,说多了,看原文吧。

从美国小剧院看北京民营戏剧的问题
作者:NOBLETHEATER  
原载:搜狐社区 -> 娱乐 -> 影视剧场 -> 戏剧综艺
(美国大学演剧)
  1。以导演为品牌的营作,只有个人的成功,不会有市场的长期积累。
  
  美国小剧院没有特定的导演和演员。业余导演和演员会到众多的小剧院去申请剧目和参加“演试”。每年会在不同的剧院里导演或表演。优秀的人才就会积累了一长串的经历,写到履历上去,然后跑到芝加哥,纽约市或者好莱坞。小剧院是永远也不会跑掉,每年默默地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合于自己特定观众群体的剧目,或者四五个剧目,或者七八个剧目,定做一个演出季(season)。这个演出季的计划是一年一作,然后将剧目,宣传和“演试”(AUDITION) 日起公布在网站上,同时电子邮件给注册的演员们。于是全年的剧目按部就班地生产和宣传。每一个剧就给下面一个剧目作出铺垫,今年给明年作出铺垫。观众有三个群体,每一个小剧院有自己的商业赞助群体,有订季度票的长期观众,还有随机而来的观众。每一场演出都给观众注册的机会,这样剧院的观众名单越来越多。每个剧目演出前便给观众寄出电子邮件。
  
  艺术总监可以改变,导演可以改变,但剧院的声誉和观众群体总是日积月累地提高。因为小剧院一般场地固定,演出日期和时间都基本固定。观众便容易养成看戏的习惯。
  
  2。以单一剧目为品牌的营作只有一时的兴旺,也不会有长期的积累。
  
  美国小剧院每年选择剧目是很关键。这里有许多优秀的成功剧本可选,同时每年也收到诸多的新剧本。大多数小剧院总是要争取做一两部新剧,做一两部市场上证实成功的成熟剧目。圣诞节再做一部经典圣诞剧。圣诞剧是最赚钱的剧目。就跟国内的贺岁剧一样。当然有些剧院专心致力于新剧目的发展,每年就可能大部分作新剧目。有些剧院专为娱乐特定的观众群体,就总是作老剧目。这样全年为特定的观众设计的剧目单就能够每年吸引更多的这个阶层的观众。每一个优秀的,让人么赞不绝口的剧目,就是这个剧院的积累。
  
  3。以明星或演员为品牌的营作有很强的明星风险,也是一时的兴旺。
  小剧院里时不时有明星级的表演,但是并不以演员为中心。偶尔有一两个著名演员出现,也是一时的新闻。过去也就过去,大家心里留下来的仍然是这个剧院的名气。同剧本一样,每一部好剧,都是这个剧院的积累。演员和剧作从这里带走经历,但是名誉和市场总是剧院品牌所拥有。
  
  这里的小剧院大都有自己的剧场。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租用国家剧场。比如当地的一家COMMUNITY THEATER, 长期租用市政府拥有的一个500人的小剧场。每年同其他拥有剧场的剧院一样地演出。我建议国内民营剧团不要把眼睛放到剧场上面。两三个人,一间办公室就可以注册一个文化公司(不知道非营利文化公司是不是允许)。非营利公司的好处是税务上的优惠,容易得到商业、媒体和政府的支持。在目前市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非营利组织可以调动各行各业来帮助推动戏剧市场。赞助非营利文化事业的公司总是在市场上得到顾客的赞许。忘记了细节,市场调查表明,女性在购买时更留心那些赞助慈善和文化事业的厂家。而剧院的观众又大部分是女性。
  
  演员和导演都不难找。每年或发展新剧本,或翻译/改写外国优秀剧本,或制作中国现有的经典剧目。根据选定的观众群,制定剧目。国家拥有的小剧场有很多的空闲。选定一个剧场,签订长期合同。

[ 本帖最后由 wokaonigejiba 于 20-7-2007 04:54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多麗絲 + 10 精彩内容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7-2007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有想過類似的,不過就是在這裡沒有數據支持,現在比較有信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7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都是同本难念的经

看来作剧场,不管那里都差不多
请问有没有长期兴旺的秘诀?

大马,就是短期的条件都难成。看来。。。又要有新的冲击啦!

看招。。。:@

剧无霸出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07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小剧院组织内部结构的说明介绍

在转贴了NOBLETHEATER  的文章后,我感觉到该文对美国小剧院的介绍似乎缺失一些基本的情况,就是说文章可能没从头开始说,或者可能是她一系列文章的其中一篇,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搜索了一下,还真的让我搜到了。一看题目竟然就叫“美国小剧院的运作方式 ”,真是无巧不成书。

从内容来看,这才是美国小剧院组织内部结构的说明介绍。与上一篇的剧院对外营运的方针策略结合起来看,应能对美国小剧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同样的,此文的后段又牵扯到北京的民营戏剧,这应是作者最关心的以及写作的动机。其中提到“北剧场”的部分,不了解背景的读者可能会莫名其妙,但掠过这一段也不影响通篇文章的完整性。
当然,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继续搜索北剧场。

美国小剧院的运作方式
作者:NOBLETHEATER   
原载:搜狐社区 -> 娱乐 -> 影视剧场 -> 戏剧综艺
(美国大学演剧)  
美国非营利的小剧院大都是有三部分组成:
  1。BOARD OF DIRECTORS:
  由赞助,业界知名人士,政界知名人士,对戏剧的营作和管理有经验的人员做成。监督剧院的发展方向,财务和预算。同时在外围环境上,诸如公关,政府政策,媒体,观众关系等等给与帮助。
  
  2。MANAGEMENT:
  以当地的一个小剧院为例:
  总经理
  运营副总经理
  制作副总经理
  财会
  秘书
  这几个管理人员只有部分是拿工资的全职人员。其余均为业余和志愿义务。
  
  3。制作人,导演,演员
  每一个剧目有一组人马,都是业余时间的志愿者。获得很少的补助。
  
  一种制作方式:
  由志愿的导演选举本,然后递交建议书,每年由管理和board按照导演的建议书选择全年的剧目(小剧院一般作4-8部剧目)。同时确定制作人和剧作预算,演出日期和场次。
  
  剧院按时发布“演试”信息。当地的业余演员就都按时到指定地点去参加演试.由导演和制作人选择演员。
  然后所有的制作和宣传都有制作人和导演承担。
  
  另一种方式是由剧院公开招收剧本,或指向经纪人开放招收剧本。然后由剧院的艺术总监选择剧本,经过BOARD通过,然后由艺术总监选择导演和制作人。制作的方法一样,由制作人和导演制作。
  
  有的更小的剧院没有制作人,艺术总监负责制作。
  
  总的道理,建立的是管理机制,BOARD 和 MANAGEMENT, 最多有一个艺术总监,作为团队。导演和演员都是流动和竞争。这样的剧院是竞技场,优胜劣汰。地方业余演员和导演,有一些是爱好者,有一些是大学戏剧专业学生。学生和年轻有才华的演员是到地方剧院获得经验,演的剧目多了,不但履历上有了经验,而且同戏剧界有了人事关系,小剧院总是同大剧院有联系。 这样有才华的导演和演员就会在地方剧院里显示出实力,地方媒体就有好的评论,剧院就会帮助他们往更好的剧目和更大的剧院发展。这些导演和演员通常不是仅仅为一个剧院团演出,而是参加地方所有剧院的“演试”(AUDITION), 因为不一定每次都能被选上。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演员和导演的群体,无论到了那里,总是戏少人多,哪一个剧院都不会找不到演员和导演。有才能的演员和导演也不会找不到戏演。地方政府鼓励这样一种运作,因为不但剧作给地方的经济带来活力,而且为地方培养人才。哪个地方出了名演员或导演,都是当地的光荣。也给当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带来名气。
  
  这样的机制才能给所有的演员以平等的待遇。大部分好莱坞的明星都是从地方小剧院里走出来。我们去年全力作“演试”就是要开这样的先例。请美国导演主要是把这些细小的机制性的东西搬进来。
  
  虽然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不会百分之百公平,人际关系在美国的戏剧和影视界,也是很重要。但是这样的机制至少是给每一个人都敞开了门。如何修行,就看个人的机遇和能力了。
  
  北京需要这样的小剧院/团。以制作剧目和培养人才为目的。并不一定每个剧院都做成剧作家的剧院,可以有即兴剧院,可以有现实问题性剧院,可以有。。。。百花齐放地作戏剧产业机制,而不是为哪一个剧作家和导演的作嫁衣裳。导演走了,茶就凉了。北剧场似乎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提北剧场的经验,不是贬低北剧场的成就。北剧场的成就就是他的经验。北剧场为将来的剧院探出了道路。开放有一句话,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北剧场虽然被水淹没,但仍旧是一块摸得着的石头。下面的民营剧院/团,无论是盈利,还是非营利, 一定要踩着这块石头,探索下一块石头。有可能还有人牺牲,成为石头。石头多了,大家才能过河。
  
  

  董事会是小剧院的社会根基。一般是有知名人士,由社会影响力的,热爱艺术的人们组成。这些人每年除了来看戏以外,就是坐在一起开一两次董事会,监督剧院的财务管理和艺术管理。同时帮助确定剧院的发展方向。
  
  董事会实际上最主要的功能是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有些戏剧界元老,会帮助有才能的导演或演员,帮助他们的发展。
  
  这种通顺的人才流动,人才的发现和剧本/剧目的培养,才是剧院真正的艺术目标。

[ 本帖最后由 wokaonigejiba 于 20-7-2007 04:58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多麗絲 + 10 精彩内容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7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戏剧发展最欠缺的就是系统化!
从人才招募和培育,剧目选择和制作,观众来源和收集,
都其实需要一连串系统化的安排来维持。
环环相扣,自然理出一条生产线。
辛苦培育出来的工作团队,因为没有付薪,难以维持。
努力规定出来的演出进度,因为不够专业,难以维持。
痛苦挖掘出来的剧场观众,因为管理不足,难以维持。
于是,问题兜兜转转,还是克服不了。
本地剧场事业,关键性的是,系统管理。
利用系统有效地去克服以上文章提到剧场普遍面临的四大问题:
观众,资金,人员,场地。

[ 本帖最后由 塞恩 于 16-9-2007 09:4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7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众与资金

演出最重要是做给观众看,
那首先要问问看,本地观众为什么要来看舞台剧?
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为什么要选择前者?
如果要吸引普罗大宗,那剧本一定要贴近观众,建立一个亲切形象给观众。
要让他们知道,观赏舞台剧,不但可以得到如同电影/电视剧的视觉听觉享受,而且还能体会舞台剧独有的现场感觉。与演员一同呼吸、一同喜怒哀乐的神奇奥妙。
许多观众看电影/电视剧是因为明星效应,舞台剧也可以!
邀请城中著名艺人参与一两部舞台剧,打响剧团名声,建立剧团品牌,
以后即使没有艺人参演,观众也会因为剧团品牌前来支持。
然后,就是观众的累积管理。
建立观众网络,利用观众填写的意见表系统化的去分门别类,以决定未来的剧种和动向。
要定期和观众互动,比如定期发送手机或电邮短讯通知最新演出或剧团资讯,成立会员制度享有门票折扣等有创意的沟通方式。不管有没有演出在跑,定期发送消息一定要维持,这样观众才会一直记得我们的存在。
管理剧场事业就像一门生意,
观众就是生意客户,
观众消费就是客户消费,
观众也就是收入的来源,
有资金,生意才能继续......
如果成功累积了一班雄厚的观众人群,
到时再去谈谈厂商赞助,可能会更得心应手。
一切一切,就是在环环相扣的。

[ 本帖最后由 塞恩 于 16-9-2007 09:4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9-2007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员与场地

剧场人才辈出,业余的,全职的,无所不在,
应该有效地去安排那些人才如何为一个演出系统或一个剧团运作付出。
从无须专业知识到需要专业剧场知识的人员,
从普通行政文员到舞台总监,
不管什么人,只要分配到对的位置,都能成为有用的人员。
累积人才,建立团队,系统管理,享受成就。
找对的人做对的事。

场地是一个演出的关键因素,
有时候观众入场率也是场地位置的考量因素之一。
同时还要兼具适合的器材设备和空间的处理等等。
如今各行各业提倡创意,
即使一个空箱子,也能变成一个恰当的演出的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7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支持

应该常常邀请媒体朋友或社会有名人士捧场。
媒体朋友可以帮忙评写成新闻报导,提高曝光率。
而社会知名人士可以增加一部戏或一个剧团的的信誉和公信力。
这样,观众自然就会慕名而来。
即使错过了,观众们也会因为极佳的口碑而期待下次的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5:48 AM , Processed in 0.12485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