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回复: 0
|
置業成本平一半 租金節省近七成 住深圳樓 返香港工 降成本實現安居夢
[复制链接]
|
|
近年來,隨着交通和通關便利持續優化,港人更積極地融入大灣區,北上除了消費購物之外,更有人為追求高性價比的居住環境,選擇在深圳口岸附近置業,以更快實現安居夢,降低購房成本,過上「香港工作深圳居住」的雙城生活。以皇崗口岸附近「皇御苑」一個兩房單位為例,價格僅為沙田同等單位的一半,物業管理費和購物等也較香港便宜不少。租房方面,同等面積深圳租金更只是香港三分之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實習記者 石辰聿 深圳報道
香港的青年人,成年之後往往面臨兩種選擇:繼續與家人同住,忍受狹小的居住環境;或依靠父母經濟支持或自身薪水獨立居住,但買房或租房都是一項巨大的經濟負擔。據香港統計處數據,2023年香港平均房價達到每平米約20萬港元,許多年輕人難以實現安居夢,只能蝸居在狹小的「劏房」中。
購兩房單位享2.4%回報率
這種情況如今正在出現轉變。隨着深港之間高鐵、地鐵和跨境巴士的線路和班次增加帶來的交通便捷,越來越多港人紛紛北上融入大灣區生活,其中重點便是赴在深圳置業。深圳中原地產皇御苑店店長夏志高接觸過很多赴深看房的港人。其中,港人陳先生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陳先生在沙田工作,看中「皇御苑」四期60平方米的一個兩房單位,該樓樓齡12年,外觀仍比較新,經過多番比較後,陳先生便決定購買該單位,「成交價為320萬元(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高峰期降價了約80萬元,相當於2017年的價格,這較香港沙田同等戶型的價格低了近一半。」內地樓盤標的是建築面積,他購買的單位實用率有80%,即實用面積為48平方米;香港購房按實用面積計算,普遍兩房單位約400至500方呎(約40至50平米),這方面相差不大。
目前陳先生的房子對外出租,月租金6,500元,回報率相對較低,僅2.4%,較香港沙田同等單位的回報低了近半,但他對這一點並不十分看重。「皇御苑緊鄰正在重建的皇崗口岸和地鐵7號線皇崗站,帶來密集的人流,我相信自己的房產會具有較好的保值和升值機會。」
陳先生感嘆地說:「相對而言,深圳購房明顯具有更高的性價比,這是吸引我前來置業的關鍵,明年中出租到期後計劃重新裝修一番。兩地通勤僅需半個小時,卻可以很好地緩解香港高房價和高物價的壓力,未來會花更多時間在深圳居住和生活。」
「對工薪階層很有吸引力」
陳先生只是許多港人在深圳購買單房居住的一個縮影。深圳樂有家營業部經理張陽凱負責福田口岸房產業務,去年他接待的港客明顯增多。去年10月,他的客戶盧先生購買「天澤花園」41平方米的一房一廳單位用於自住,價格為220萬元,較2021年高峰期降低80萬元。
盧先生在香港屯門上班,他說:「如果我在屯門購買同等戶型的一房一廳,至少也要400萬港元,深圳單位較屯門節省150萬,這對我們工薪階層無疑很有吸引力。」
公共活動區域空間更大
張陽凱講述另一個港人深圳購房案例。港人周先生在香港從事教育服務行業,兩個小孩子都在香港上學,老大在港島上高中,老二在上水讀小學。因為香港房價高昂,他多年前在深圳福田口岸一小區購買一個60平米兩房單位,到現在出於改善性需求,把該單位出售後便在福田口岸「海悅華城」購買一個104平米三房單位,花費了520萬元,較香港沙田同等戶型節省約一半資金,又能住上寬闊的單位。
據了解,沙田樓齡舊一點的三房單位要價約700萬至800萬港元,較新的則要上千萬港元。
張陽凱接觸許多前來諮詢和購房的港人,他們都表達了「深圳居住和生活性價比高」的同一感受:深圳的住宅小區空間大,有綠化和花園,還有公共活動區域,不像香港住房那麼密集、街道窄,缺乏公共空間。而且,深圳一個兩房單位的物業費都較沙田便宜幾百元。同時,深圳生活方便,購物更便宜,很多外賣和超市可以配送到家,這較香港更為便利。
港人在深圳居住的理由
生活性價比高
●與香港相比,深圳的房價和生活費用相對較低。例如,同等面積戶型的價格約為香港三分之一,大大減輕港人的經濟壓力。
交通設施便利
●深圳地鐵網絡發達,港人可以「跨境上班」,在深圳居住、香港工作,雖然通勤時間較長,卻節省居住成本。
優質生活服務
●深圳餐飲業、娛樂業、醫療和教育等生活服務豐富多樣,且價格相對合理,居住的港人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服務。
文化環境吸引
●深圳作為年輕、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城市,對於尋求變化和新體驗的港人來說,可以提供一個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創業就業機會
●深圳經濟發展迅速,吸引大量的跨國公司和創業者,對於希望在科技和創意行業尋求更好發展空間的港人來說,深圳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