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华侨学府,创办于1960年,校区分别坐落于美丽的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和印发了《关于共同建设华侨大学的意见》,标志着华侨大学正式进入“部部省”共建的历史新阶段。学校现有28个学院;11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与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618人,研究生7392人,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和90多个国家的学生7622人。
光电功能材料是华侨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具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完备的硬件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2019年12月,华侨大学正式发文成立了正处级建制的“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Institute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s)”。研究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厦门市光电材料及其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目前研究院的院长是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魏展画教授,研究院现有专任教师9人、师资博士后2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正高级职称研究员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行政人员3名,硕博研究生40余名(含外校联培)。
发光材料与信息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发光材料及器件;(2)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3)光伏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4)柔性光电子材料与器件;(5)其他光电材料与器件;(6)光物理与器件物理。 近年来,研究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累积到账经费逾千万元。研究团队致力于基础性研究,在钙钛矿电致发光领域,围绕发光薄膜制备、缺陷钝化和器件结构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累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十余篇,特别是于2018年、2021年连续发表2篇Nature,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用方面,团队围绕高纯碘铅甲脒钙钛矿吸光层、功能化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和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相关的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Engl.、Energy &Environ. Sci.和Adv. EnergyMater.等顶尖科学杂志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和国际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研究院团队具有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深厚的研究积淀,在国内和国际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团队成员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40余次,应邀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澳门大学等知名高校讲学和交流若干次。团队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钙钛矿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上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研究院毕业的学生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境内外高校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可接收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化学(学术硕士)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 更多信息可以参考学院的官方网站(https://fgcl.hqu.edu.cn/index.htm)或者可联络魏展画教授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