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43|回复: 5

十八般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2-2005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弩


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埶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也。」

        弩的射程比弓遠。        

        戰國時期有四弩:夾弩、廋弩、唐弩和大弩。夾弩、廋弩較輕便,發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壘;唐弩、大弩是強弩,射程雖遠,但發射速度較慢,多用於車戰和野戰。

        《戰國策‧韓策一》:「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外。」許慎注《淮南子‧俶真篇》:南方谿子蠻夷柘弩,皆善材。韓有谿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時力,作之得時,力倍於常,故名時力。距來,當為「距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望遠連弩射法具》十五篇。

        漢代的弩,有用雙臂拉開的「擘張弩」,和用腳踏的「蹶張弩」兩種。

        諸葛亮在蜀時,曾製造一種連弩,稱為元戎,弩箭用鐵製,長八寸,將十枝箭放在一個弩槽裡,扣一次板機,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隨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繼續射出。(武術論集P164)        

        晉代的弩較漢代大,有「萬鈞神弩」之號。如晉安帝義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劉裕用萬鈞神弩,連破盧循。

        宋神宗熙寧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發明踏張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說:「身長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遠,重量輕的優點,所以一直流傳到明代。

        北宋時,床弩盛行,《武經典要》載有雙弓的雙弓床弩、大合蟬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漸衰落,清朝軍隊已經不用為戰鬥武器了。




2.斧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並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為砍迆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宋曾公亮《武經總要》載有大斧、鳳頭斧,都是隋、唐遺制。元代軍隊喜用小斧、鎌斧和寬體大斧。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僅有尺餘,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戰場上使用靈活。

        我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說中則多有描述。《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輪大斧竟奔孔明。」《水滸傳》第三十八回說黑旋風李逵,「使兩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說李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從這些小說反映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斧是歷代廣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間武藝小說中一般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3.耙

鈀、朳、钂鈀、鐺、鏟、月牙鏟、馬叉
        耙頭的出現比較晚,明代以前少見載錄,至今也未見到「耙頭」實物,卻有「叉鈀」和「钂鈀」這兩種兵器。钂鈀是從農具演變來的兵器,外形像馬叉,上有利刃,兩面出鋒,刃下左右橫出兩尖股,向上彎,可以刺擊,也可以防禦。
        茅元儀《武備志》描述它的形制道:「钂鈀,上用利刃,橫以彎股,刃有兩鋒,中有一脊,造法須分脊平磨,如磨刀法,兩刃自脊平減至鋒,其鋒乃利,日久不禿,中鋒頭之下庫,可容核桃,則安於木杪,乃不折損,仍用一釘關之。」戚繼光的《練兵實紀》也說:「此器柄長八尺,於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殺倭始。」說明钂鈀是明軍為禦倭所創製的。
        實戰中,每兩名钂鈀手,配備三十支火箭,敵人遠離時,鈀叉兩股可以充當發射架;敵人迫近時,可刺擊對方;當與敵人兵刃相鬥時,可以制住對手器械。真可稱作戰爭中最有利的兵器。
        清王啅《兵仗記》載:「鈀之制有二,曰鐵鈀,曰木鈀。鐵鈀之頭,直刃橫齒皆鐵;木鈀鐵刃木橫,上施鐵齒,鐵皮裹釘。其使鈀之家五,曰雄牛出陣鈀,曰山門七埋伏鈀,曰番王倒角鈀,曰直行虎鈀,曰稍攔跟進鈀。」所說的形制,像是一般的農耙,與明代鈀形不同,可能是清代才有的兵器。清代綠營兵還使用鳳翅钂、五趐钂、月牙鈀、通天鈀等隔拿兵器,形制大同小異,各有特點。
        武俠作家蕭逸的《春江萬里情》中,男主角郭潛即用「鳳翅鐺」,長三尺許,通體紫紅,四菱鐺頭,月牙形刀刃,極為鋒利。
        耙又名「扒」,和農家的鐵齒耙差不多。主要用於船戰,可以隔架敵人長兵器,也能趁機殺傷敵人。《西遊記》中,豬八戒用的「九齒釘朳」就是這種兵器。




4.刀

漢劉熙《釋名‧釋兵》:「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其末曰鋒,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環,形似環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殺,裹刀體也。室口之飾曰琫,琫,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見也。」埤═玉+卑

        郭子橫《洞冥記》:「黃帝採首山之金,始鑄為刀。」(《初學記‧武部‧刀》)

        《初學記‧武部‧刀》:歷代有吳刀、赤刀、容刀、鸞刀、鄭刀、孟勞、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鳴鴻刀、百辟寶刀、百鍊、青犢、漏影三刀。

        曹丕《典論》:「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收入《漢魏叢書》中)p747。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刃,備儀容而已。」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周代所用的環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唐代漸改為無環的裝柄刀,刀在軍事上的應用,已超了過劍。

        唐書‧杜伏威傳》:「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拍刀,一揮殺
數人,前無堅對。」

        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雙手握柄砍殺的長刀,可以削斷或砍損對手的長兵之柄,。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
        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慓悍,雄健有力。大刀屬於長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裡藏花,雙蝶飛舞」的姿態。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兩刃、雙環刀、長刀(雙手刀)等。




5.茅

矛屬於刺兵,是槍的前身。原始社會,人類就用獸角、竹片、尖形石塊刺殺動物,後來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佔其二,可知為主要兵器。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長,二為刃、一為骹。刃之脊隆起,脊之兩旁微陷,以通空氣,取其刃而易拔也。」

        《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攻國之人眾,行地遠,食飲飢,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長。」

        《周禮‧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鄭玄注:「八尺曰尋,倍尋曰常。酋、夷,長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

        《周禮‧考工記‧廬人》:「凡為酋矛,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而圍之;五分其圍,去一以為晉圍,參分其晉圍,去一以為刺圍。」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錞,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漢代,矛的形制甚多,漢劉熙《釋名‧釋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頭曰鐏,鐏入地也,松櫝長三尺,其矜宜輕,以松作之也。櫝,速櫝也,前刺之言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仇矛,頭有三叉,言可以討仇敵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長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滅敵,亦車上所持也;?矛,長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長丈二尺而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俏═犬+ 肖。?═矛 +p55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仇矛,仇,讎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讎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鋋(小矛),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
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5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殳


單頭棍(大杆子)、雙頭棍(齊眉棍)、雙折棍(大掃子)、
三折棍、操鉤棍、狼牙棒、天門棍、悶棍、腳棍

        「殳」的淵源應該是最久的,早在文明之前,人類山居野處的時代,為了防禦無所不在的野獸侵襲,所以就地檢拾或攀折長條枝幹,作為自衛武器。後來逐漸改進成長棍型的兵器,叫作「殳」,長度大約是二至三公尺。

        殳的形狀像搗米用的杵,所以又有「杵」的稱呼,在商朝末年已經是普遍使用的兵器了。亞聖先師孟子曾經形容武王伐紂時的戰況慘烈,竟然到了「血流漂杵」的地步!可知商、周雙方軍隊都大量使用「杵」作為兵器,這種又長又重的木質兵器,竟能漂浮在兵士們的鮮血中,可見死傷之慘重!

          在周朝時,殳的形狀略有改變,和弓矢、戈、矛、戟,並列為步兵的五種主要兵器,《詩經》說的:「伯也執殳,為王前驅。」就是描述英勇的戰士,手持長殳,在戰場上與敵人進行肉博戰的情況。這時候的殳,已經變成長棍上按裝一個青銅或鐵製的圓頭,為了加強殺傷力,圓頭上有三至六個不等的乳突或棱刺。《春秋左傳》記載說:秦穆公帥軍攻打晉國,晉惠公的車右用長殳往穆公身上盡力一擊,殳頭棱刺竟然穿透穆公身上的六層鎧甲!可見殳的威力驚人!

        「殳」又稱作「棓」或「杖」。戰國時代的兵法《六韜》中,提到一種重十二斤的「方首鐵棓」,就是方形鐵頭的殳,而《呂氏春秋》說:戰國時,趙國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大將吾丘鴆,「衣鐵甲,操鐵杖」,衝擊趙軍,所向披靡。都是這種武器。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曾發現三十一件這種型式的銅殳;而河北滿城挖掘出的漢初墓葬中,也有一種二公尺長的圓形鐵棒,頂端一小段為方柱形,應該就是銅殳演變成的鐵製長殳,殺傷力就更大了。

        在後世的民間武藝中,「殳」演變成「棍」類武器,有「天門棍」,是短兵器,長度只有單頭棍的一半,兩端用銅箍紮緊;這是北方少林寺的棍法,南方武師使用者較少。

          又有「單頭棍」,據說宋代楊家將兵敗之後,楊五郎衝出重圍,到五臺山掛單出家。因為佛門不可動刀槍,所以將長槍改成木棍,又將槍法變化成棍法,就成了「五郎八卦棍」,一直流傳到現在。既然有單,當然相對也該有雙,「雙頭棍」又稱「齊眉棍」,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絕活,他就賴「一條桿棒,打出四百座軍州」來。

        另外還有「雙折棍」與「三折棍」,傳說都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而三折棍後來更成北方鏢局的標幟。至於雙折棍,則由李小龍改造成雙截棍,並且在民國七0?年代的一系列武打電影中,出盡鋒頭,享譽國際。它的殺傷力,在李小龍的操控下,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使得美國警方明令規定:雙截棍是不得隨身攜帶的殺人凶器。



7.鉞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

        漢劉熙《釋名‧釋兵》:「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釋名未見)

        春秋、戰國時,鉞出土較多,但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明堂禮樂舞蹈之用。這是因為刀劍廣泛應用在戰場,而使笨重的鉞退伍了。


8.锤



後漢書‧獨行列傳》:溫序「素有氣力,大怒,叱宇等曰:『虜何敢迫脅漢將!』因以節檛殺數人。」《舊五代史‧唐書‧李存孝傳》:「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檛,挺身陷陣。」宋洪邁《夷堅丙志‧婺州雷》:「面醜黑,短髮血赤色,蓬首不巾,執檛如骨朵狀。」

骨朵,本名胍肫,訛為骨朵,現代人猶稱花蕾為花骨朵。這種兵器,類似錘頭,木柄上安裝一個蒜頭或蒺蔾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錘擊敵人。

        明代的鎚與宋代的骨朵相似,但柄較短。

        椎,在著名的「竊符救趙」故事中,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竊得虎符,矯詔命將軍晉鄙發兵援趙,晉鄙尚有所疑,即遭勇士朱亥取出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鐵錐擊殺。過了四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至博浪沙時,張良使大力士懷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錐埋伏路旁,企圖行刺,而誤中副車。這種可以隨身攜帶的鐵錐,沒有固定形狀,隨使用者的力氣而製漢初淮南厲王劉長,刺殺辟陽侯審食其時,用的是一種小型的金錐。

        鎚、錘,是一種帶柄的鎚狀打擊兵器。元朝蒙古騎兵善用鐵鎚,一種六稜形,稱「西夏帕耳鎚」;一種鎚頭為六角形,用短鐵鏈繫於柄上,稱「佛來爾鎚」。

        清軍入關前也很喜歡用鎚,成立過鐵鎚軍,定鼎中原後,遂不復用。

        撾是一種構造較複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長兵,一種抓槍,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但這種「抓」與「撾」是否一物呢?明茅元儀《武備志》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淨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繫之。始擊人馬,用大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

        撾兼有抓勾之作用,與宋之抓槍、抓子棒相似,但撾要拋,而抓則不離雙手;同時撾五指活動具有機械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可輔助長短兵器之不足。何良臣《陣記》亦提到明有抓槍與抓子棒,說明「撾」與抓」是有明顯區別的兵器。

        清代有一種飛爪,脫胎於棉繩套索,《中國兵器史稿》說:「此器僅一繩一爪,爪以鐵製,與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節。第一節之端銳利有如雞爪,每一節相連之處,皆活絡,裝有極小及靈活之機關,能使各節伸縮活動,蓋每節小機括,亦有弦索通於總索也。飛爪著人,將索一抽,小機括使爪深陷入人體,敵掙奔則愈深,萬難逃脫。」估計,飛爪可能是承襲《武備誌》之雙飛撾而製,而且因明之雙飛撾不便,而改為單爪。



9.叉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陝西半坡村遺址中,就曾發現過原始的骨製魚叉,用來扎取魚類。不過,居住在森林旁的獵戶們,為了獵殺大型野獸如猛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離,所以使用三股長叉,一般稱作「虎叉」。
        《水滸傳》說道解珍、解寶兩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狀,要捉山上大蟲,於是「拿了鋼叉,兩個徑奔登州山上」。可見「鋼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時為了便於遠擲以確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擲用的飛叉。
        「叉」後來發成兵器,種類很多,大致可按長短分,或以叉股分;歷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與鉤、鐮、鈀等雜兵器並論。宋代有叉竿,長二丈,用來叉飛梯與登城。南宋宗澤的偏將張純善使飛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並且教出很多使飛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餘長的「馬叉」,茅元儀的《武備誌》說:「上可叉人,下可叉馬。」是步兵所用的長兵。
        國劇《金錢豹》裡,有飛叉的特技,叉頭分成三股,股與叉柄連接處,套上鋼片兩片,隨著演員舞動、拋擲時,錚錚作響,增強了驚險與娛樂的效果。這些其實都是從民國初年江湖雜耍賣藝者學來的身段。





10.锏

鐵鞭為六角形,鐵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

        鞭、 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相提並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謂方棱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誌》亦同。清王啅《兵仗記》說:「與劍相類者為鐵,無刃起四稜,言方稜似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大小長短,各隨力所勝用之。」由以上歷史專著,我們可以了解,鞭形戕如竹根節,而狀為四稜體,二者長短因人而異,以力量大小而權衡。

        鞭與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唐初的戰將秦瓊善使雙?。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禦武器。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為完善。《周禮‧司兵》明周時已有五種盾。士卒用手執盾,可以遮擋敵人兵器,尤其弓箭的進攻。如《韓非子》上說:「趙簡圍街,犀盾遲櫓,立於矢石之所及。」說明盾之堅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離無傷。

        《周禮‧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鄭玄注:「干櫓之屬,其名未盡聞也。」林尹按:古有大盾、步盾、子盾等。

        《周禮‧夏官‧司戈盾》:「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5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剑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類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初學記‧武部‧劍》:「其後楚有龍泉,秦有太阿、工巿,吳有干將、鏌耶、屬鏤,越有純鉤、湛盧、豪曹、魚腸、巨闕諸劍。」

        《管子》曰:「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劍之始也。」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處女將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袁公,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袁公即扙箖箊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見越王,越王問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彷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越王即加女號,號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劍術之要。所謂「門戶陰陽」,即鬥劍時進退縱橫之法。而「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則是描述鬥劍時精神貫注,從容不迫,觀變進招的形態。)

        金庸更將此段傳奇,寫進了他的武俠小說《越女劍》中,將劍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劃與探討。

        在劍的演練中,一般分為「站劍」和「行劍」兩種。「站劍」一般指動作迅速敏捷,靜止動作沉穩,富雕塑性。而「行劍」則相對顯得停頓較少,動作連續不斷,均勻而有軔性。同時劍還有長穗、短穗之刀,穗又稱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動以惑敵,演練時顯得龍飛鳳舞,形象優美。尤其長穗,隨劍飄舞,更顯神妙。

        練劍要求身與劍合,劍與神合。《綠水亭雜識四》中說:劍「鋒鍔如槊刃,而以身為之柄,微州目連猷人之身法,輕如猿鳥,即劍法也。」這裡說的「以身為柄」,就是說以身領劍,這是練劍之要。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漢劉熙《釋名‧釋兵》:「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又斂也,以其在身拱時斂在臂內也。其旁鼻曰鐔,鐔,尋也,帶所貫尋也。其末曰鋒,鋒末之言也。」

        《戰國策‧韓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鄧師,鄧國有工鑄劍,因名鄧師。宛馮,宛人於馮池(滎陽)鑄劍,故號。龍淵,河南西平有龍泉水,亦名龍淵,可以淬刀劍,特堅利,故名。太阿,《吳越春秋》:吳有干將,越有歐冶,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請干將鑄作名劍二枚。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越前來獻三枚,闔閭得而寶之,以故使劍匠作為二枚,一曰干將,二曰莫耶。莫耶,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而金鐵之精不銷淪流。……於是干將妻乃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耶。陽怍龜文,陰作漫理。干將匿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甚重。」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湛盧之劍惡闔閭之無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盧之劍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風胡子而問,……風胡子曰:『臣聞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盧。魚腸之劍已用殺吳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盧入楚也。……臣聞越王允常使歐冶子造劍五枚,以示薛燭,燭對曰:「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故闔閭以殺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無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盧,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寄氣託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衝拒敵。然人君有逆理之謀,其劍即出,故去無道以就有道。今吳王無道,殺君謀楚,故湛盧入楚。』」

        《初學記‧武部‧劍》:趙曄《吳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劍五枚,三大二
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燭善相劍,王取豪曹示之,薛燭曰:『實非寶劍也。今豪曹五色
,黯然無華,已殞其光,亡其神,此劍不登斬而辱,則墮於飲中矣。』王曰:『寡人置
劍盧竹上,過而墜之,斷金獸之頸,飲濡其刃,以為利也。』」

        《初學記‧武部‧劍》:《吳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名劍五枚,一曰純鉤,二曰湛盧,三曰豪曹,四曰魚腸,五曰巨闕。秦客薛燭善相劍,越王取豪曹、巨闕、魚腸等示之,薛燭皆曰:『非寶劍也。』取純鉤示,薛燭曰:『光如屈陽之華,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湖,觀其文如列星之行,觀其光如水溢於塘,此純鉤也。』取湛盧示之,薛燭曰:『善哉!銜金鐵之英,吐銀錫之精,寄氣託靈,有遊出之神,服此劍,可以折衝伐敵,人君有逆謀則去之他國。』允常乃以湛盧獻吳,吳公子光弒吳王僚,湛盧去如楚。」

        《史記‧蘇秦列傳》裴駰《集解》引《吳越春秋:「楚王召風胡子而告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寡人欲因此請二人作劍,可乎?』風胡子曰:『可。』乃往見二人作劍,一曰龍淵,二曰太阿。」

        《初學記‧武部‧劍》:《賈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為劍,臘(兩刃)廣二寸有半寸,兩從半之(劍脊兩面殺趨鍔者),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語‧好生》:「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劍自衛乎!』」

        《莊子‧說劍》:「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由此可見,當時劍術是作為主要武藝存在的。

        《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張良曰:『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劍道》三十八篇。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鬥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祕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鬥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鍊,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絕絲髮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禦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爟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沖靈劍法」,就是驚絕的特技。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云:「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云:「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云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12.枪


槍和矛一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後漢已有載錄,但是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岳家槍法。

        《宋史‧李全傳》:李全「以弓馬趫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全妻楊氏,「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戚繼光《紀效新書》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槍;圓精用不滯,又莫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金庸的《神雕俠侶》中,楊康用的就是楊家槍法。

        明代是武術發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槍術在這個階段,理論和技術都有明顯的提高,各家槍法,相競爭豔。何良臣《陣紀》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長短能兼用,虛實盡其銳,進不可擋,速不能及,而天下稱無敵者,惟楊氏梨花槍法也。」當時推崇楊家槍法,是因為楊家槍「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畢懋康《軍器圖說》,載有一幅噴火燒灼的梨花槍,並說明道:「梨花槍以梨花一筒,繫縛於長槍之首,發射數丈,敵著藥昏眩倒地,火盡則用槍刺敵。」這種槍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現之前,顯然是一種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長槍趨於簡單,偏重扁鏃形刃,圓底筒,直到今天武術運動就是使用這種類型。目前流行的槍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短槍、雙槍、鉤鎌槍等。槍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榙、掤、纏、圈、攔、拿、撲、點、撥、舞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5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3.盾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禦武器,所以類繁雜。如下:

        漢劉熙《釋名‧釋兵》:「盾,遯也,跪其後,避刃以隱遁也。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吳,為魁帥所持也。隆者曰滇,盾本出於蜀,蜀、滇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於羌也。約脅而鄒者曰陷虜,言可以陷破虜敵也,今謂之露見是也。狹而長者曰步盾,步兵所持,與刀相配者也。狹而短者曰孑盾,車上所持者也。孑,小稱也。以縫編版謂之木絡,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為名也。」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複,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木戶。」(《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唐代時有一種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質的盾,其名有膝排、團牌、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六種。

        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為馬戰和步戰用,大盾攻城時可用,且有木盾、鐵盾之分。大盾:《宋史‧趙贊傳》:「世宗移兵趨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木盾:《宋史 ‧曹利用傳》:「利用至嶺外,遇賊武仙縣,賊持健標,蒙采盾,衣甲堅利,鋒鏑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長刀破盾。」盾之威力:《宋史‧宗越傳》:「家貧無以巿馬,常刀盾步出,單身挺戰,眾莫能當。


        明代槍、炮已有相當威力,但用有限,盾牌仍然發揮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戰場上,戚繼光採用輕捷的藤牌兵屢勝倭寇。戚繼光《紀效新書》:盾牌「其來尚矣,主衛而不主刺,國初本加以革,重而不利步」,故改「以藤為牌,銃子雖不禦,而矢石槍刀皆可蔽」。至於演練藤牌的方法,何良臣《陣紀》說道:「賴禮衣勢、斜行勢、仙人指路勢、滾進勢、躍起勢、低平勢、金雞闖步勢、埋伏勢」八種,至於姿勢,則要求「?牌如壁,閃牌如電,遮蔽活潑,起伏得宜」。都是靈活的上步、退步、小跳步等。(?═斬+見)

        清軍入關時已有藤牌軍,牌用堅藤製,呈反荷葉形,因其堅又有伸縮性,所以抵禦刀劍槍斧及矢鏃彈丸,頗有效,多為衝鋒陷陣之步兵用。

        今天這古老的防禦武器,卻成了我們武術鍛鍊中的器具,用盾牌進行的對練項目,如盾牌刀對單刀、盾牌刀進棍、盾牌刀對朴刀等,不僅在國內表演時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且在國外表演也到好評。


14.鞭




鐵鞭為六角形,鐵鑭為四楞形「大小短長,
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鏈,
上繫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
還有一種鐵鏈夾棒,
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鞭、二者,始源甚早,但鮮見出土文物。《史記‧伍子胥列傳》:「及吳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用鞭。

        《初學記‧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扑罪人,亦以驅馬。故其文從革。《書》曰:「鞭作官刑。」此則施於民也。《傳》曰:「左執鞭弭。」又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此則施於馬也。其後以竹代革,則策、箠二文,又並從竹,蓋因驅策箠擊之義以立名也。

        後梁戰將王彥音,不僅善槍,而且善鐵鞭。馮雲鶻《金石索》中,圖示了王彥章鐵鞭一幅,「長僅六尺二寸強,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節,每節以銅條束之,柄飾木而束以銅,柄端如槌,四面環列『赤心報國』四字」。《中國兵器史稿》可知鞭雖屬短兵類,但其形制較長,而且較重,需大力演練。

        宋丁度、曾公亮《武經總要》:「鐵鞭多節,係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係胡人器形。鐵唐代已廣用之。」

        宋人喜歡用短小的打擊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使用者必須是力氣大的人,多在馬上使用,徒手持用則重了一些。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其形略如宋代鐵鏈夾棒,但宋器鐵鏈頗長而短棒怍方體;明器則中鏈甚短,而上下棒均係細圓體,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陣紀》說:「鈀尾鞭、丈八鞭、連珠鐵鞭、豹尾鞭、鐵,各有專門,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此可知,明軍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視以拳棍技術為基礎,來提高鞭的實戰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但軟硬之廣用,是在清軍入關之後,因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當時為九節鞭,每一節長僅三至四寸,聯以鐵環,不用時,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圍繞腰際。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擊、笞、勾、縛,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使其倒地。

        還有一種木質鞭桿,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皮革製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鞭與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剉、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

        軟鞭是軟硬兼施的兵器,其特點是身械協調性強,演練者強,既要有擊打速度,又要體現靈巧的方法。尤其舞動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光撩亂,因此有極好的表演效果。
鞭作為兵器,最早見於春秋晉公子重耳的對話中。重耳流亡至楚國時,受到楚王的熱情招待,不卑不亢的回報以:「如果有幸能回晉國即君位,遇到楚、晉戰事,一定先行退讓;如果退讓還不能解決紛爭,就只好左手執皮鞭與弓箭,右手駕著戰馬,與楚軍周旋。」可知此時的「鞭」與「弓」一樣,都成了戰爭中的攻擊性武器。後來,前秦苻堅在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前,還誇下豪語道:「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可見前秦軍士應是人手一鞭的。

       鞭的形制,到了漢代已有鐵製的,後梁戰將王彥章的鐵鞭長六尺二寸強,重十五斤,凡十九節,算是較短兵器。唐代則出了許多擅使鋼鞭的武將,如尉遲恭使得一手百三十斤重的鋼鞭,歸順李世民後,諸將不服,競與較量,卻無一得逞。

       武俠小說中,鞭也是一項利器,鄭證因的《鷹王爪》中,追風鐵翅雕侯天惠,使得一種「金線鎖口鞭」,鞭身有連環鎖子簧,尾端有兩支毒鬚,一被打中,若未筋斷骨折,也會毒發而亡,甚是陰狠。古龍的《劍氣滿天花滿樓》中,武林盟主鄭思遠就用「蛇形鞭」,帶鱗片的鞭身,軟中帶硬、硬中有軟,一鞭著身,皮肉皆爛,難有生路。

       大陸新銳武俠作家馮驥才,得到大陸首屆《小說月報》百花獎的中篇作品《神鞭》,說的是清末天津衛的傻二,練就一頭祖傳的辮子功,打遍天下無敵手,獲得「神鞭」的稱號,卻在義和團的打洋鬼戰役中,被洋鬼子一槍打斷了「神鞭」。新派作家鬼谷子的《江湖風雲錄》中,也有一個飛天魔女,將垂腰長髮箍成十三束,名為「魔髮十三鞭」,可以同時向十三個不同的方位掃出,煞是厲害!同書又有苗疆土著的「蟒鞭」,以深山巨蟒皮浸毒熬煉而成,一被鞭中,立即入肉二寸,毒氣蔓延,當場斃命




15.弓


王弓、弧弓、夾弓、廋弓、唐弓、大弓、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彊弓。馬箭、袖箭、步箭。

       

弓箭的使用,應該是很早的。據說遠古時代沒有喪葬的習慣,人死後就將屍骸棄置在荒郊野外,有孝子不忍父母遺體被禽獸啃嚙,所以作「彈」來保護;後來,黃帝將「彈」改良成「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的弓箭。所以傳說中黃帝修練成仙後,準備騎龍上天,臣民們捨不得,都爭先恐後搶抓龍髯,想留住黃帝,結果髯斷、弓墜,上不了天庭的百姓只好抱著弓嗚號,因而後人就稱黃帝的弓為「烏號弓」。

       

古代著名的神箭手,除了傳說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之外,還有號稱「百步穿楊」的戰國楚人養由基,射百步之外的細柳枝,到了百發百中、神乎其技的地步,每次炫耀神射時,看熱鬧的觀眾都多到幾千人。他的同僚稽康也是著名射手,很不服氣,於是取出七件鎧甲,捆束成札,放在五十步外,張弓一射,竟然箭穿七甲,因而很神氣地向養由基示威。養由基卻用「催箭法」,一箭射向鎧甲上的箭尾,竟將前箭整隻推出鎧甲外,稽康瞠目結舌之餘,也不得不拜服稱謝。

       

漢代的飛將軍李廣也是精於箭法,有次外出打獵,誤將大石頭看成老虎,屏氣凝神、一箭射出,竟然連鏃帶羽,整隻箭都射進了堅硬的石頭裡去!唐代的薛仁貴則是在唐高宗面前,一箭射穿五件鎧甲;後來又在天山十餘萬突厥大軍前,三發三中、連殺三位陣前敵將,嚇得對方軍心渙散,立刻投降,嬴得「三箭定天山」的美譽。
       

四0年代鄭證因的武俠長篇鉅著《鷹爪王》中,雪山二醜的獨門暗器就是「蛇頭白羽箭」,箭尖下橫嵌兩支鋼針,只要箭尖射入人體,鋼針即蹦出左右向肉裡橫穿出去,所以中了此箭,不死也落得殘疾。另外,古龍的後期作品《那一劍的風情》中,青龍會獨有的微型暗器「情人箭」,則是一紅一黑兩支小箭。使用時,黑箭先發,讓對手被宛如情人眼波般的黝黑迷惑,正在心神蕩漾之際,紅箭已悄悄射入,血便如情人的眼淚般滴滴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5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6.戟

戟為戈、矛合體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敵,旁有橫刃,鈳勾啄敵,具有勾刺的雙重作用。

1975年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
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說明在周時已廣為使用。古籍所載「棘」即「戟」。
《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預注:
「棘,戟也。」戟又為戰國時的五兵之一,可知戟為當時常見的兵器。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
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
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錞,有的矛柄長達6.3
公尺。

漢劉熙《釋名‧釋兵》:「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
倍尋曰常,故稱常也。手戟,手所持擿之戟也。」

《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
車戟常。」

漢劉熙《釋名‧釋兵》:「戈,句孑戟也。戈,過也,所刺擣則決過,所鉤
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漢代長兵重戟,長度在長兵與短兵之間。《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坐未央
前殿,東方朔執戟立。」說明漢代文臣亦執戟。(?)又有雙戟,《三國志‧
吳志》:「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魏志》「帳下
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廣用,而且較重。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複,自謂無對;俗名雙
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為若神,對家不
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晉代,長兵重矛槍,戟已降為儀仗之器,軍士均執槍,而不執戟了。《晉書‧
王浚傳》:「浚起宅門前路,令廣數十步,曰:吾欲容長戟幟旗。」可知戟已
不在戰場上應用了。

唐代戟已廣用於舞具。《唐書‧禮樂志》:「太宗製舞圖,命呂才以圖教樂工
百二十八人,披銀甲,執戟而舞,每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刺往來,歌者和
曰『秦王陣樂』。」此雖是銀甲執戟,但戟已完全失去武器性質,淪為舞具了。

宋代的戟很少用於戰場。《武經總要》在長柄鐵刀類中,繪有一種「戟刀」,
可知其形制為適應戰場而變化,不是原形戟了。

清代雜兵中有一種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鋒、曲鉤,亦具
有勾兵、刺兵、割兵、钂兵等作用。

目前仍有練戟者,戟的練法與刀槍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
、探、掛擄、磕,為主要的招式。

古代戟分戟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樣形制的戟,
各種武術流派,亦有各種不同練法。
        綿繩套索類似美國西部牛仔套牛用的「繩套」,是一種「生擒」的兵器。傳奇小說中有此武器,說的是隋末豪俠虯髯客,深諳飛索奇技,並傳給唐開國大將李靖,李靖將此絕技用在軍戰上,挑選精兵,苦練飛索工夫。
        飛索長約一丈二尺,也有二至三丈長,最好用牛筋或鹿脊筋劈成網絲,與人髮、純絲混編,索頭繫上錨形鉤,用時將索投出,攫住敵人。每次實戰中,都將飛索軍雜佈兵士之中,趁隙擒捕敵方主帥,敵軍驟失主帥,往往未戰先怯,因而敗軍。
        元代騎兵善套馬,索的一端結成環狀活扣,後來將繩索改為「輪圈」,可以套敵之頸等部。明代將套索與檛結合,成了飛撾、飛鉤,用長繩繫住,以拋遠擊敵,比一般中短兵器稍長。但是它的缺點是拋出後收攏回來的空檔,有被敵人乘虛而入的危險,所以只能作為輔助兵器。
        古典傳奇與武俠小說中,常見戰場上使用鏢繩套住生擒對手的描述,這種武器經過歷代武師的實練與作家想像的發揮後,演化出許多同類型的暗器,例如流星槌、繩鏢、狼牙槌、龍鬚鉤、軟鞭、鐵蓮花、飛爪等,民間武術界仍然經常可見。
        蕭逸的《飲馬流花河》中,明代當朝王爺朱高煦就擅使「神鷹鐵爪」,鐵爪五指都是設計靈活、可適時曲動的鋼尖,爪由一串純綱指環連結,揮手一抖,即可抓撾敵手,威力極強。


17.索

綿繩套索類似美國西部牛仔套牛用的「繩套」,是一種「生擒」的兵器。傳奇小說中有此武器,說的是隋末豪俠虯髯客,深諳飛索奇技,並傳給唐開國大將李靖,李靖將此絕技用在軍戰上,挑選精兵,苦練飛索工夫。
        飛索長約一丈二尺,也有二至三丈長,最好用牛筋或鹿脊筋劈成網絲,與人髮、純絲混編,索頭繫上錨形鉤,用時將索投出,攫住敵人。每次實戰中,都將飛索軍雜佈兵士之中,趁隙擒捕敵方主帥,敵軍驟失主帥,往往未戰先怯,因而敗軍。
        元代騎兵善套馬,索的一端結成環狀活扣,後來將繩索改為「輪圈」,可以套敵之頸等部。明代將套索與檛結合,成了飛撾、飛鉤,用長繩繫住,以拋遠擊敵,比一般中短兵器稍長。但是它的缺點是拋出後收攏回來的空檔,有被敵人乘虛而入的危險,所以只能作為輔助兵器。
        古典傳奇與武俠小說中,常見戰場上使用鏢繩套住生擒對手的描述,這種武器經過歷代武師的實練與作家想像的發揮後,演化出許多同類型的暗器,例如流星槌、繩鏢、狼牙槌、龍鬚鉤、軟鞭、鐵蓮花、飛爪等,民間武術界仍然經常可見。
        蕭逸的《飲馬流花河》中,明代當朝王爺朱高煦就擅使「神鷹鐵爪」,鐵爪五指都是設計靈活、可適時曲動的鋼尖,爪由一串純綱指環連結,揮手一抖,即可抓撾敵手,威力極強。


18.摜挍



摜挍
        白打就是赤手空拳的博鬥,唐代詩人王建云:「寒食內人嘗白打,庫中散與金錢」,是說寒食節時,縣府會禮聘府中能搏擊的人,表演白打作為餘興節目。清初周亮工《閩小記》也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鐵為白戰,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
        白打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拳術」,講求眼明手快,騰挪閃避,明朱國禎《湧潼小品》說:「即手搏之戰,俗稱打拳,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遲速,全在手法,可以日月記。」戚繼光《紀效新書》說得較清楚:「拳法似無預幹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大抵拳、棍、刀、槍、叉、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清初大儒顏習齋五十七歲時,曾拜訪當時有名的俠士李木天,李俠士就對他說:「你願意學武藝的話,應當先學拳,拳法是練習武藝的基礎。」說罷,乘興於月光下解衣為顏習齋表演各家拳法。所以武術家也流行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戚將軍又總結歷代白打的經驗,說:「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這些精闢的論述,至今在武術界廣為流傳。
        另一種白打是「摜跤」,亦即柔道、摔角之類,周代已有記載。《左傳》說二千六百年前,晉侯曾經夢見自己與楚子「搏」(摔角)。《公羊傳》說:二千六百五十年前,宋國的大力士宋萬受不了國君宋閔公的嘲謔,於是「搏閔公,絕其脰」(與閔公徒手搏鬥,折斷閔公脖子),侍從仇牧看見了,上前嚇止,也被宋萬「臂摋,碎其首」(用臂膀椎殺,並且撞碎腦袋)。可見宋萬的博鬥技巧高明,竟然徒手就將兩人的頭頸折斷撞碎。這件事發生後不久,《穀梁傳》也記錄一則史實道:魯國公子季友帥軍攻討莒國,俘擄莒君之弟莒挐,為了解決兩國的恩怨,就對莒挐說:「我們兩人有仇隙,卻要無罪的士卒犧牲,實在不該。」於是二人商議好,「屏左右而相搏」(避開親信,兩人相互搏鬥)。這些都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與盛手搏、技擊了。
        《漢書》說:漢哀帝不好聲色,只是有時喜歡欣賞「卞射武戲」。魏人蘇林注解道:「手搏為卞,角力為武戲。」《漢書‧藝文志》載有《手搏》六篇,可知角力是漢代宮廷中流行的武技,甚至還有專書介紹其技巧。曹丕也曾向善於博擊的部將鄧展請教,他記述此事道:「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善長搏擊),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於是曹丕向對方討教,二人對搏的過程,曹丕寫得十分生動:「余知其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剿,正戳其顙」,結果當然是曹丕贏了。可見曹丕竟還是三國時代的搏擊高手哩!
        武俠小說裡的拳法,如玄冥神掌、化骨綿掌、陰陽五行掌、三十六手擒拿點穴術、光明拳、空明拳、美女拳法、一陽指、金剛六陽手、拍影功……等,多得如過河之鯽,不勝枚舉。金庸的《神雕俠侶》中,楊過自創「黯然銷魂掌」一十七式,以生離死別的黯然銷魂思緒,貫入拳腳中,隨意掌擊就將大海龜背殼打得粉碎;而《笑傲江湖》令狐沖的「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開了搏擊的一個大頑笑,尤其叫人絕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5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般武器(艺)”的说法,大概从宋、元以来就流行了,如元代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就有“若论著十八般武艺,弓弩枪牌、戈矛剑戟、鞭链镗锤”的记载,而〈敬德不服老〉中也说“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这里的“武艺”,就是指运用“武器”施展出来的“技艺”。不过,各家对“十八般”的说法不太一致,综合各家说法, “十八般武器”至少有25种以上,而且,不在这些范畴中的“奇门兵刃”、“暗器”,更是不胜枚举,因此,我们不妨将 “十八”看成是一个约略的数字,不必执著在数目上计较。

  “十八般武器”是中国传统兵器的总称,每一“般”下,都各有许多形制、功能不同的兵器,如“刀”下,有九环刀、雁翎刀、春秋刀、三尖两刃刀、斩马刀、砍山刀、大刀……等等,名目繁多。这些兵器,原本都是在实际作战当中广泛使用的武器,有部分甚至原来就是农具,如“钯”是农家用来锄地、挑草的器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以“九齿钉钯”为武器,非常有名,正因他在高老庄当女婿时,是庄稼汉的身分),中国历代的战争,很多都和农民有关,因此兵器往往就从农具中脱胎换骨而成。


十八般武器」是中國傳統兵器的總稱,每一「般」下,都各有許多形製、功能不同的兵器,如「刀」下,有九環刀、雁翎刀、春秋刀、三尖兩刃刀、斬馬刀、砍山刀、大刀……等等,名目繁多。這些兵器,原本都是在實際作戰當中廣泛使用的武器,有部分甚至原來就是農具,如「鈀」是農家用來鋤地、挑草的器具(《西遊記》中的豬八戒,以「九齒釘鈀」為武器,非常有名,正因他在高老莊當女婿時,是莊稼漢的身分),中國歷代的戰爭,很多都和農民有關,因此兵器往往就從農具中脫胎換骨而成。


        使用武器,有許多訣竅,不同形製的武器,有不同的施展方法,設計的功能也有不同的重點,如「刀」以砍、斫、劈為主;「劍」以刺、割、挑為要;「槍」、「矛」用於遠刺,「盾」、「牌」適於遮擋等皆是。大體而言,訣竅不外砍斫、挑刺、架掰、遮擋、壓劈、敲擊、鉤扯、遠射、拋擲……等十來項。如果依據兵器的性質加以區分,「十八般武器」可以分成六大類:各大名家分别之处..



(一)拋射兵器:弓、弩、箭、矢、銃?

(二)長兵器:戈、矛、槍、棍、棒、撾、殳、杵、桿、杖、鈀、把頭、    鏟、斧、鉞、戟、槊、叉、钂、鉤、大刀、朳、大鐮。?

(三)短兵器:劍、刀、鞭、金間、鉤、鐮、錘、鏈、尺、拐、哨子棍、 環(圈)、輪。

(四)軟兵器:流星、綿繩套索。
(五)奇門兵刃:三尖兩刃刀、橛、點穴針、扭子、匕首、鴛鴦鉞、三節棍、盾牌、判官筆、狀元筆、陰陽銳、鐵尺。
(六)暗器:飛劍、飛刀、飛鏢、鏢刀、梅花針、飛針、飛刺、飛鉈、飛抓、飛鐃、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裝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彈弓、飛蝗石、鐵蓮花、鐵鴛鴦、如意珠、流星鎚、鐵拳、龍鬚鉤、繩鏢、羅漢錢、噴筒、龍吒、梅吒、血滴子。

 

         兵器的形製不一,適用對象也有所區別,武俠小說中柔和嬌弱的女性、溫文爾雅的書生,通常使用輕便靈活、優雅高華的「劍」;身材魁梧、性格粗豪的大漢,則不是用威風凜凜的「刀」,就是厚重沉猛的「狼牙棒」、「降魔杵」之類,就顯示了這個道理。擅於描摹人物的作家,往往將人與武器作緊密的結合,使得武器變成人物性格的延伸,如金庸《神雕俠侶》中的絕情谷主公孫止,同時使用刀與劍,而偏偏以刀為劍、以劍當刀,充分顯示了他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的個性;而古龍《大旗英雄傳》中的鐵中棠,以「雲家旗」為武器,雲旗蕭蕭的壯烈之氣,也與他正氣凜然的形象配合無間---都是很成功的例子。在中國傳統的小說中,兵器甚至成為人物的象徵,青龍偃月刀就是關羽,方天畫戟就是呂布,金箍棒就是孫悟空,就是家喻戶曉的例子。

 

         兵器與武功的施展招數也有關鍵性影想,歷代聞名的招式,有些就是從兵器中衍生而來的。中國傳統的「過年」,有貼年畫的習俗,往往在大門上貼著「門神」,這兩位「門神」,是唐朝的名將秦瓊(白面執金間)與尉遲恭(黑臉持鞭),秦瓊以「金間」為武器,最著名的一招稱為「殺手金間」,現在已成為流行的詞語了。此外,如楊家將的「回馬槍」、關羽的「拖刀」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道「十八般武器」詞語的人很多,但知道其中細目的人則寥寥可數,更別提明瞭各武器的形製、功能、源流與相關的趣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025 02:02 AM , Processed in 0.13229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