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回复: 11
|
法增尊者(如何对治杂念)
[复制链接]
|
|
问:修定时我心中的杂念很多,我应当如何对治它呢?
答∶杂念的生起是因为心不习惯于宁静,因为我们的心常随五个根门往外转,这是平常时我们的事务太多太杂的关系。另一方面,饮食少吃一些高能量及煎炸的食物,少一些辛辣的调味物,这样或者有帮助。此外少去那些人事吵杂的场所,若非去不可,提高警惕,速去速回。常修习维持心安住于当下,不管它是什么念头,它生起时,只要看着它,不随它去,它灭时,只要看着它,不随它去。不要想办法去除妄念,让心回复它自然的状态。不要去分别它们的好坏是非。一切的现象是无我的,根本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我。杂念的生起是意门不安于宁静,攀缘于与现在修定无关的境尘,而开始打妄想,它是意门与境尘和意识三者的混合作用,根本没有我。因此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让心自在,维持警觉,观照它们,认识自己,就是这么简单,一切无所挂碍。这好比你走在街上,你看屋子车子等从你身旁轻轻溜过,你不需把它们带着走。当遇到烦恼时,只要看着它、放下它,越过它就是了。别思念已经经历过的烦恼,也别去防范尚未出现的困难。专注心于当下,一切都是在生灭变化之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要执着于它。如此的修行,心灵就会趋向于它自然的平静和谐状态,一切境界都将只是生起和消失,与我无关。~法增尊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我刚才在打坐的时候,有一只苍蝇在我脸上飞来飞去。我就开始观照,苍蝇在我左脸,我就感觉这是触,就造成我一种难受的感觉。
法增法师答:那个难受就是‘我’了,那个难受的感觉就是‘受是我’,‘受是属于我’,‘我在受里面’,‘受在我的里面’。你忍住的时候你要看那个‘我’,你要检讨那个‘我’,那个受是怎么样,如果你检讨那个触和那个受的时候,你会发现是六入缘触,触缘受,‘我’就不见了。如果你当下应用法的话,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那个‘我’就消失掉。你一烦就是瞋恨心,那就是‘想是我’,‘想属于我’,‘我在想里面’,‘想在我里面’,结果还有‘识’,又产生‘行’,又产生‘受’,又产生‘想’,又执着‘身体是我’,五个蕴‘二十个我’马上就出来了。苍蝇只是飞两圈,两三秒,那个‘我’就很强地跑出来了。你要应用佛陀讲的两句话:“你喜欢的不要靠近它,你不喜欢的不要逃掉。”你就靠着它看怎么样,你就在那边修了,苍蝇对你来讲是不喜欢的嘛,你就在那边修,你就忍住它。不会修的人是修忍,会修的人在那边静静观察,觉知,觉知,看那个‘我’是怎么样生起,来对付那个‘我’。~法增尊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师父,观心的时候,不小心起了思,就被牵进所观的情绪或者心念里了。如何一直冷静地看自己的心念和情绪就像在看别人的,有生气在升起却不被生气所左右,连一点点的偏差和左右都没有。答:观心是很微细的,一点偏差就转去‘想’了,所以这些法都得常练习,练习到觉知的心只是‘观’而已,不参与,不加入,不做平常那心‘想’的工作。而只是做‘观察’的工作。补充一点,若是‘观察的心’正念很强的话,心一转去‘想’‘正念’马上就知道,你一知道时,那‘想’就停了,不再进行。平常就是这样的一直训练。观察久了,你就会发现,那‘心’是‘无常’,是随缘而生灭的;那‘心’是不圆满的,因为它需要依靠缘来时才操作;那‘心’是不自主的,它是‘被动’的,所以是‘无我’!修行人就只‘观’,其他的事都不做。观心必须是在证得初果之后的工作,若是还未证得,就应自己独自努力。盼望、企求、深思、参与玄谈都不会得到。
~~法增尊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1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我们换成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看世界的话,没有你我,没有顺逆,没有众生有情,没有苦乐可言!~法增尊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死的时候你就觉知痛,然后你觉知痛的过程是在哪一个器官,是什么东西产生痛,然后那个我就不见了,就没有我产生。你平常观察痛,脚痛,你就觉察那个痛,你觉察痛的结果你就发现是那个部位的肌肉和神经把消息传到这边来,结果你就看见它不是我,很清楚的。痛还是在,你有了正知,你身体虽然痛,你不理它,过一阵子痛会减弱,消失,然后你的心是永远不痛,这就叫正知。~法增尊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慢》
我们所做的一切的行为,包括身、口、意的行为啦,他都是有一个”我”在控制着啦。这个”我”,巴利文叫做atta, 在我们佛法里面。它也叫做“我慢”,mana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自我的骄傲,自我的想法,所以叫“我慢”。我们的一切行为包括身体做的,口说的,以及意念所想的,就是被那个”我”控制住。
那么这个“我”是怎么生起的呢?在眼睛看的时候、在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在鼻子闻到、在舌头吃到、或喝到食物跟饮料,以及当身体触到的时候,以及在意念生起那个想的时候。
当然忆念想的后面还有”识”的作用。”识”就是知道。所以他就生起了那个”我的想”,当你生起一个”我的想”的时候,你就认为是”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行为,“我”的识等等,所以就产生”受、想、行、识”了。这些受想行识是心的作用,但是它背后就有一个”我”。那个”我”就叫做“我慢”。它就是一种烦恼。
那个我慢会使我们会造身口意的行为,我们就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想法要这样想,要那样想。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要这样说,要那样说,所以他这个背后都是那个”我”在控制他,然后那个我就叫做“我慢”。
所以,我们才会在自己的心里产生贪嗔痴的行为。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了,就是因为他的想法跟别人的想法,他的念头跟别人的念头,他的做法跟别人的做法,他要说的话别人未必会同意,所以就跟别人产生了冲突了。
所以它这个背后就是”我慢”的烦恼,那个“我慢”的烦恼在背后推动着。因此就会自己内心里面产生贪嗔痴,当然别人内心也是产生贪嗔痴,因此他们相处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啦,在身语意的行为就会有冲突啦,因为他们未必会同意嘛!
他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之后,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生起一个”我”、”我的想”。他那个想是从身、口、意这三个方面生起的。生起了之后他就被那个自己的内心的”我”制住。其实那个”我”就是一个念头而已,而他的念头的背后就是一个”识”的作用。“识”的作用就是一种”知道”而已,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知道而已。
--选自法增长老《观照我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3: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出生到现在,你经过不同的经历,每一段事情,每一段时间你都这样去看它啦。每一段时间的经历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身体在变化,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东西、住在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食物,这些就是‘’色”。‘’受‘’是就是你的经历,‘’想”是在那个经历里面,你起了各种各样的想念。‘’行”就是你在那样的时间里想各种各样的事情、说各种各样的话、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时,”识‘’是一天到晚一直在变化,所以你就可以看你人生的经历,从小到现在,你可以看到未来还会有时间。既然你从我所看到,刚才在一段时间内所看的都是无常苦无我。
那如果我对这个过去70多年来,我发现都是无常苦无我,那么很快就可以投射未来,我也知道如果我有未来五年,十年,20年,30年的话,也是同样的结果,它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这个佛陀就让我们观照。从11种方面来看:过去,现在,未来、内、外,所以内、外、粗、细、大的、小的、美好的,跟不美好的、远、近,你就观察它们嘛,你就可以观察到一切的人、事、物都是这样,这就是看所有的五蕴了,所有的色、受、想、行、识,全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无我就是你必须要看到无常。无常它就是没有自性的嘛,它是生灭的东西,所以它是无我的,无我就是它是生灭的东西,是住世一段时间就消失嘛,因此它就是苦的、是不圆满的嘛。
——法增长老《观照五蕴无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0 09: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法里,想要使过去前生的恶业不成熟的方法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种:
(一)修持无量的慈悲喜舍,以无量的善业冲淡过往的恶业,虽善恶不能相抵,但却能让我们在今生使过往的重恶报提前轻受,甚至使过去的恶业没有适当的因缘成熟,可参考北传《中阿含经》之《盐水喻经》;
(二)就是般无余涅槃,一如本篇经文中佛陀的开示。
既然善恶不能相抵,又如何藉由无量的慈悲喜舍让我们在今生使过往的重恶报提前轻受?甚至使过去的恶业没有适当的因缘成熟?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先了解《清净道论》对于业的另一种四分法:令生业(janaka-kamma)、支持业(upatthambhaka-kamma)、妨害业(upapilaka- kamma)、毁坏业(upaghataka-kamma)。
(一)「令生业」(janaka)是造成投生的业,能够产生下一世结生时及那一期生命中的果报名色蕴,它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唯有在临死时成熟的业才是令生业,才能造成下一世的结生。
(二)「支持业」(upatthambhaka)本身不能产生投生的果报,但是当其他的业产生投生的果报之后,它能够强化已经生起的苦报或乐报并且使它延续下去。例如当善的令生业导致某个众生投生为人时,支持业即协助延长其寿命,确保其健康乃至丰衣足食等;而当恶的令生业导致某个众生投生为人时,支持业即令其短命、多病、丑陋、卑贱、贫穷、遭恶人陷害等。
(三)「妨害业」(upapilaka)则是在其他业产生投生的果报之后阻挠与障碍已经生起的苦报或乐报,不使它延续下去。它切断其他业的果报,但并没有产生投生的果报。例如当某个众生由于善的令生业而投生为人且出生富贵时,但由于他(她)沈溺酒色且饮食无度,或挥霍无度且不事生产,则恶的妨害业会为他(她)带来许多病痛,或家道中落,而妨害阻止此人享受其过去前生善业所带来的善报。相对的,有人因过去恶的令生业与支持业使其生来体弱多病,但由于他锻鍊身体,多运动,平时注重养生,布施并持守不杀生戒,修持慈心,其善的妨害业可使其本来多病的身体开始渐渐强健。
(四)「毁坏业」(upaghataka-kamma)本身也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它中断很弱的善或恶的业,而结成应属于自己的果报。正如一阵敌对的力量能够中止正在飞行的箭,使它坠落。例如,一个卖油的商人,因前生的令生善业与今生的支持善业使其创建了企业王国,其利润足以富可敌国,但由于不诚实的毁坏恶业而被人发现是劣质的假油,因此使其今生信誉破产,身败名裂,且官司缠身,死后堕入地狱里。相对的,某人因过去的恶业本该搭乘某死亡班机,却可能在今生某时曾拯救过比丘及他人的性命,或其他重大的善业,其善的毁害业可能会令他(她)在搭机前发生迟误登机的因缘,因而躲过一场空难死劫,使他(她)大难不死。
以提婆达多(Devadatta)的例子来说明这四种业的关系:提婆达多其前生有善的令生业使他得以投生在高贵的皇族里,且由于他的令生业及支持业的缘故,使他得以继续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但他后来心生歹念造作恶行而被僧团隔绝时,他的妨害恶业即开始生起效力,他开始受人轻视。他造成僧团分裂的重恶业便是毁坏恶业,使他死后直接坠入阿鼻地狱里。这例子非常的精妙,而我们也可以反面推论,某人因过去前生造恶而成的令生业使他(她)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由于前生造恶的令生业与支持业使他(她)从小便命运多舛。但他(她)心地善良,坚强,不畏苦难,认真努力工作,努力布施行善,持戒,广结善缘,善的妨害业便开始生起效力,他(她)的际遇渐入佳境,他(她)开始受人尊敬。当他(她)后来修持四无量心而入定,则禅定的重业是善的毁坏业,使他(她)死后下一生得以投生到梵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20 12: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20 05: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必将保护修行佛法的人不堕入恶道,当我们依着佛陀的教法正确的修行,“法”将会保护我们的心,不让它堕落。
比如说,若依着佛陀所教导而行布施,必定会带来很大的功德,而这些功德将保护我们的心,不让我们成为一个吝啬、贪得无厌的人。
这就是“布施行善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有慈悲心的人,常常布施行善绝不可能让人变得“黑心肠”。那些黑心肠的人都是那些不行善布施的人。他们的心充满了贪念,不管财富再多也从来不会感到满足。他们只会想到如何去把别人的财富占为己有。这就是心堕落到恶法之中了。因为他们的心,没有得到佛法的保护。
那些行善布施的人,也可说是具有德行之人,因为内心具足了“慈悲”。如果一个人没有慈悲心,他是不可能去行善布施的。
Luangpu Rian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4-2020 04: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如何解释万有引力 | 《帕奥禅师问答集》
帕奥禅师 欢喜觉悟 2017-07-26
【问题 42 】请问禅师:怎么用究竟法分析科学规律?比如半空中的小球总会下落。
帕奥禅师答:从究竟法来说,是没有球的。那球是什么呢?球,其实不外是许多比原子还要小的单位——色聚所组合而成。如果你去辨析,就会看到色聚都是由许多的色法组合而成,例如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等。
这些究竟色法一生起,马上就息灭了,它没有时间掉下来。它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生灭,一个生起、灭去,另一个又生起、灭去,接着,又生起、又灭去,它们是不断地生灭,持续地生灭。
所以,如果要根据究竟法(胜义谛)来说,是没有必要去解释球的掉落。但是,根据世间法、概念法(世俗谛),你看到的是,这个球掉落了下来。 http://t.cn/R2Wx3b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0 06: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心有三个条件
要觉知自己的感觉有三个条件。
第一,不要等着看,让感觉生起,然后才觉知。
如果等着看,大家现在看自己的感觉,看一看。现在的感觉是怎样?作意的觉知心,看到吗?空白静静的,没有什么让你看。所以觉知感觉,不要作意看,让有感觉了,才觉知。
学习佛陀的基本教导,比丘们,心里有欲望,知道有欲望。意思是说有欲望了才知道。嗔心知道嗔心。有了嗔心,然后才知道嗔心。不要等着看。
佛陀没有说,比丘们,等着看感觉,佛陀没有这样的教导。只有是有贪爱知道有贪爱,比丘们有嗔心知道有嗔心。比丘们,散乱心知道散乱心,感觉生起先,有快乐才知道快乐,苦有知道苦,所以观照心第一个条件不要等着看,让感觉有了才看。
第二个条件,观照自己这颗心,这个身体,当我们看到状况了,不要整个投入,好像局外人在看,好像不是自己。
好像看见生气了,我们看到生气和心是各别的,不是一体,生气是生气,心是觉知者,它们不是同样一个,好像局外人,不要去干涉它。好像我们站在楼上,我们看下去,汽车街上在跑,我们没有跳下街道,我们很清楚看到街上的画面。或者我们在陆地没有跳下河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水面,如果跳下水,什么都没有看到。
所以当我们要观照心时,要有一个距离,不要靠近,这是观照心的第二个条件。
第三,看了不要加资料。
看了,知道有烦恼,不需要找方法熄灭,我们需要看到实相,烦恼本身也是无常,它也不能控制,看了不要加这里,简单的看。
应用这三项条件观照心。
1.不要等着看,让有了感觉才知道。
2.在知道的时候,不要跳下去知道,保持距离,好像局外人。
3.知道了,不要另加好或者坏的资料,以中立的觉知。
如果懂得这样看,就会清楚看到这颗心,因为它无常,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它也不能控制。好像现在我们吩咐这颗心说希望你快乐,不可以苦,做得到吗?希望一直有快乐,不能阻止它的。
有的人有生活的问题,他的朋友就劝告他说,别想,你不要一直想他,让这颗心舒服快乐。劝告这个人不知道[法]的原理,做不到的。因为心的无我,不能快乐,心它要想,不能控制它,心要受苦,也不能控制它。如果我们没有再加资料,看它的当时的状况,我们会看到没有什么我们能控制它,我们看到什么都不能控制,它即是无我,看到每一样有了等下就失去,即是看到无常,如果观照身体,会看到苦,那么就看到物质(色)是无我,不是我的,如果观照身体和心就会看到无常,不稳定,看到无我是不能控制的。
LUANG POH PRAMOTE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