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x1139my 于 10-4-2017 09:20 PM 编辑
食肉菌凶险让人猝不及防。29岁女登山客就曾于两年前,在攀登大汉山途中遭食肉菌感染,最后凭藉坚毅,随队员拖着发黑左腿徒步两天出山,才保住左腿。 40岁职业妇女李岫励上周感染食肉菌,经过一周搏斗仍逃不过截肢命运。不过,李岫励通过脸书贴文为自己“打气”,期许可以完成手术,再活出不一样的明天。实际上,食肉菌感染近来成了网络热门搜索词。不久前,香港一名妇女就因在公厕遭污水沾脚,引发食肉菌感染,最后截肢了却也保不了命,引起广大关注。 然而,食肉菌其实一直潜伏在周遭环境。除了公厕外,高山大林也是危机四伏。其中,有至少13次带队跨越大汉山经验的“槟城纬度探险登山协会”会长蔡英伟,就曾经历惊险一役。
他周一接受本报访问时,仍心有余悸。对当年27岁的女队员,在进山第5天时发烧不退,第6天左腿发黑、肿胀,但当时他们却身处海拔约2180公尺的顶峰,是水不足、粮不多和药没有的状况,仍觉得心慌。 “那是我带队以来,第一次有队员在登山途中,感染食肉菌同时马上发作,这是很少有的。” 他指出,2015年自己和队员策划了一趟8天跨越大汉山的登山行程,全队一同入山。只是,是次行程一波三折,其中一名队员,甫入山便因家中突发丧事必须掉头离开。 “这位队员要离开,就带走了两名响导的其中一人。之后,我们就在继续行程时,发生女队员发烧、被感染。” 他说,事发至今,由于不在事发现场,没有任何一名医生能确定,女队员是通过什么媒介被感染。只是,在与医生探讨下,医生怀疑是女队员因登山而左脚有伤,最后在涉水过河时遭感染。 他回忆,女队员在行程进入第5天时,出现发烧状况,吃了退烧药后不但不见好转,隔天左腿更发黑和肿胀。直到这时,全队人才意识到事件严重,只能在顶峰扎营,静观其变。 “当时,大家看着她一个年轻女子,一条腿都黑了,有队员忆起患有糖尿病的父亲,就因这样而被迫截肢。大家心里沉重,都沉默了。” 当下身处深山老林,卫星电话线路不稳,要向国家公园求救,又在观察天气后忧心直升机无法最快时间降落,最后队伍拆散,让没受伤者尽快出山,并以6人组成小队,护女队员下山。 他说,这一路上,没人能敞怀说话,大家都小心翼翼护女队员,深怕无论是怎样的一句无心话语,会触动对方失去坚持下去的斗志。 “就这样走了两天。所幸她一路走来很坚强。平时,她健壮得一名女子可背负逾20公斤物资上山。所以出山路程,她还能自己持杖慢行踱步。” 一出大汉山,他们即刻将女队员直送国大医院,及时就医最终让她保住了左腿。 服抗生素压制病况 前方出路甚远、后方暂无救援,在进退维谷下,蔡英伟说只能放手一搏,通过手机联系医生获指示,将队伍持有的抗生素,给女队员保命保腿。 “其实,当下我们确实方寸大乱。一心想保住她的腿、她的命。一名队员在电话突有线路下,马上致电相熟医生,询问紧急措施。” 医生在了解状况后,非常时期便建议队伍,把带来的抗生素给对方服下,以压制病况。 “我们事后有问医生,医生说这确实发挥了一点效用。但我要强调,倘若新手入山,必须事先咨询医生必须携带的药物和用法,不能乱用。” 从经验吸取教训 食肉菌来势汹汹,及早治疗才是保命不二方法。只是,蔡英伟坦言,没有因此放弃登山,反而从经验中吸取教训,除了通过脸书,也不建议糖尿病患和免疫系统不佳者,攀登高山。 “这些都是听从医生的建议。事后,我内心一直放不下这次的惊险,便把这经历写成帖文,上载到登山爱好者的脸书。” 他说,这一帖非同小可,许多登山者即时回帖,原来许多登山者都有类似经验,很多人都在登山时可能因为擦伤或其他因素,出现伤口,最后因河水或其他原因而被感染。 “幸运是,这些人都保住了性命和腿。一名巫裔网友说,他是在金马仑登山时感染的。” 这名年轻巫裔,在入山不久即遭感染,而发烧不退是最明显状况,他甚至出现呕吐,腿也发黑。出山后紧急就医,动了3至4次的除皮和刮肉手术后,腿部终于得保。 他指出,后来还有队员告知,其实本身2011年带队入山归来后,也有一名来自亚罗士打的队员遭感染,但是下山后才发作并及时治疗,得以痊愈。 免疫不佳者勿犯险 这些都只是一些零星例子,还有很多无法例出。不过,蔡英伟说,他咨询医生后了解,保持身体健康、免疫系统良好很重要,是“抗拒”食肉菌惟一方法。 “因为我在过河时,腿上也有伤口。但或许就是我免疫系统较强,所以最终没受感染。” 他也强调,在医生给予劝告下,自己本身现在也会劝属于感染食肉菌的高风险群,即患有糖尿病、皮肤向来有伤便难以愈合,皮肤和身体免疫系统不佳者,不要犯险。 “这些跟体能没有关系,是跟免疫系统有关系。一切应小心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