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44|回复: 6

“有朋自远方来”的正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7-2013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朋自远方来”,是《论语》中现代人最为熟悉、运用最多的一句,也是在理解上最为肤浅、错误的一句。这句似乎意思再明白不过的话,到底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有”,通作“友”,“有朋”即是“友朋”。一些古书、古注在引用《论语》这句话时,多作“朋友自远方来”,可见“有朋”指的就是“朋友”。而“朋友”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所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门”,可以理解为“门户”。也就是说,同一位老师的学生,或是政见相同的人,称之为“朋”。所谓“朋党”中的“朋”,就是此义。而在志向上相同、兴趣上相投的人,称之为“友”。所以,“有朋”指的就是“朋”和“友”。

  “自远方来”,也是一个理解误区的所在。一般认为,这句话应该念作“自/远方/来”,即将“远方”作为一个词组来理解,而正确的读法应为“自远/方来”。

  “自”,是“从”的意思。

  “远”,与“近”相对,是“距离遥远”的意思。

  关键在于对“方”字如何理解,是否就是“方位”的意思呢?《说文解字》云:“方,併船也。”也就是说“方”与“并”同义。因此,“方来”就是“并来”,也就是“一起来”或是“一同来”的意思。

  “乐”,与上句“说”同义,也是表示高兴的意思。

  “不亦说乎”与“不亦乐乎”是以相同的句式,表示相同的意思,但为了避免重复,而换以同义字。这种现象很常见,如《诗经·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三句句式相同,而其中“流”、“采”、“芼”也都是描写女子采摘荇菜的动作,但为了避免重复而用了三个不同的字罢了。

  现在该谈一下前面留下的那个伏笔了。刚才讲了,反问句式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肯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温习它,使它真正转化成为自己的成果而不忘失,这样的“双重”收获,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

  “不亦乐乎”也是一样,必然有一件“好上加好”的事情发生,才能使人更加高兴,而不是普通的、一般意义上的高兴。可照目前的解释,“有朋自远方来”就是指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那我高兴就行了,为什么要加倍高兴呢?孔子也没有特别说明,这位朋友是否具备某种特殊身份,或是与孔子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似乎这种理解,在前后的行文语义上有所欠缺,不太尽如人意。

  按照前面的解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孔子一开门,发现自己的同事和好友,不约而同地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孔子,这怎么能不令孔子双倍高兴呢?这样句义就显然顺畅多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是“子曰”的,也就是孔子自己说的。孔子自己说话的内容,应该是从孔子的个人经验或经历出发的。据《史记·孔子世家》云:“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可见,此即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

(节选自《孺童讲论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3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遇見一些文章所謂正解'怪力亂神'的,不直兄台有何意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13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xpackabs 发表于 15-7-2013 01:40 AM
之前遇見一些文章所謂正解'怪力亂神'的,不直兄台有何意見?

在下才疏学浅,文章读得不够多,没读过“怪力乱神”的那些正解,可否请兄台指教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7-2013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xpackabs 发表于 15-7-2013 01:40 AM
之前遇見一些文章所謂正解'怪力亂神'的,不直兄台有何意見?

怪:怪異也。如:非常態之事
力:武力、勇力。如:現今也應該包括財力、勢力等。
亂:臣弒君,子弒父。如:破壞社會風氣之事
神:鬼神之事。如:鬼上身等

欠缺之處,請批評指正。若要研讀論語,不可錯過李炳南教授講述,徐醒民先生記錄的《論語講要》。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3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cy 发表于 16-7-2013 07:33 PM
怪:怪異也。如:非常態之事
力:武力、勇力。如:現今也應該包括財力、勢力等。
亂:臣弒君,子弒父。 ...

謝過。
子不語怪力亂神,還有另一種解釋:孔子停止不說話,整理思緒。網上有人做過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3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吉 发表于 16-7-2013 06:19 PM
在下才疏学浅,文章读得不够多,没读过“怪力乱神”的那些正解,可否请兄台指教指教

你可以 Google 查看:子不語怪力亂神兩種解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7-2013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但仍依據李炳南老教授的講述。因為依據一個老師或一個派系比較容易證悟。
學習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07:00 AM , Processed in 0.05875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