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漫xkcd作者、前NASA机器人专家Randall Munroe最近在他的网站上开设了一个“来信侃”的问答栏目,专门回答一些奇奇怪怪的读者来信提出的假设的科学问题。
如果一枚钻石组成的直径是100英尺(约等于30米)的陨石以光速击中地球,地球君会杯具么? —— 一枚八岁的熊孩子和他的熊爹问到
没有任何物质可以以光速前行,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足够接近。 不论你以多快的速度推动什么东西,他将持续的向光速接近,这看起来很坑爹但就是这样。我们的宇宙有一些奇怪的法则。但是如果他过于接近光速,它的能量和动能将几何倍数的无限增长。 让我们别着急慢慢来~
每秒一英里
如果我们在大气层的边缘-一百英里高的地方来一发,它将会几乎毫不减速的穿透大气然后以三倍音速撸中地球表面。
在它下落的过程中,它会压缩前方的空气并加热,在它落地的时刻,下表面的温度会达到超过五百度,足以使他发光。 两分钟之后它落地了,中造出了一个300米大的坑——相当于一个学校的尺寸,然后碎成碎片。
每秒11英里
如果我们把这枚钻石放在离地球远一些的地方,让它自由落体,它会以11英里/秒的速度击中地面——第一宇宙速度。
当以十一英里每秒下落的时候,这枚钻石会向火球一样发光,落地的冲击堪比小型和谐弹,然后形成一个直径一英里的大坑-只比亚利桑那的陨石坑小一点。
然后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 百分之一光速 = 3000英里每秒
这个速度就已经很坑爹了,在这种速度下空气会开始核聚变,将会在钻石击中地面之前就吃掉它(原来核聚变是UUZ)。 但是就算是UUZ也不能吃掉地面,这个球不会变得足够大使地球君便当,它会命中一点然后释放出几千倍于沙皇和谐弹的能量,摧毁整个它的落点所在的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坑——但依然不是地球曾见过的最大的。
0.99倍光速
从这个速度开始相对论不再打酱油了。 在这个速度下,原子间的相对作用力会失去作用,我们的钻石君会变成一团快速移动的煎饼形状的碳原子(但是依然他是不可见的——废话接近光速的你看得见啊),某SRIm模拟软件告诉我们地球君开始杯具了。 这个碳煎饼里的每个碳原子携带大概 1.60217646 × 10^-10 焦耳的能量, 他们移动的太快了以至于可以直接穿过空气——它甚至捕获了更多的空气分子,在它落地的时候它的体积已经快速增长了。 当它落地时,它整个解体了,在地上挖出了一个扩散型的洞,此时冲击深度公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原子只是穿过彼此。 这些能量在地壳上打开了一个火山口一样的大洞,你可以看到熔融状态的地幔。这次冲击的能量是使恐龙灭绝的冲击的50倍,足以导致生物大灭绝。
我一直认为关于物理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在任何数字后面加更多位让它变得更劲爆,而且没人能阻止你。 0.9999999倍光速
在这个速度,每一个碳分子携带1.60217646 × 10^-7 焦耳的能量,和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粒子速度一样甚至还要快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废墟中发现希格斯波色子——如果还有废墟存在的话。 在这个速度下,这枚钻石将以和月球相同的动能击中地球,足以在击穿一个和地球大炮一样的大洞,把整个星球融化,杀死除了春哥和查克诺里斯之外的一切生物。 哦糟糕,刚才春哥用我的脸滚了键盘按下了更多的⑨ 0.9999999999999999999999951倍光速
史上有质量的移动速度最快的物体是“哦滴神啊”粒子-和上帝粒子没关系,一枚从太空来的质子于1991年击中犹他,以0.9999999999999999999951倍光速前行,也就意味着——在这一枚粒子含有和一枚全速前进的棒球一样大的动能,和他相比LHC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没人知道它是怎么移动的这么快的,每年都有许多这样的粒子击中地球——也许是爆炸的银河,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速度而且在击中地球之前毫不减速呢。。。关于这点元芳你怎么看? 让我们用“额滴神啊”粒子的速度把我们的钻石撸向地球。 这个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我的模拟软件停止工作了,然而我们可以估算。 这枚钻石流星,或者更不如说是粒子团,在一瞬间遍布了地球的整个表面,把它加热到比太阳还热。 它所携带的动能足以把地球敲出轨道——但是地球君已经不在了,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地球上所有粒子之间的重力相互作用力强一万倍,地球会被打成电浆。 太阳会像照明弹一样打嗝,因为它吸收了一大堆灰尘,火星和进行的表面将会被高能冲击波扫的一干二净。
然后或许在未来,一个几百光年外的外星人天文学家会发现一个蜂鸣作响的探测器,并且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一枚粒子以这个速度移动的,或许它会说“额滴神啊”。 最后用最近流行的句式:
宇宙物质钻石x,向他心仪的地球送出了一枚他用212次银河爆炸加速而来的钻石。这钻石的内容包括离子电浆核聚变等多种物质,他将其射向地球并取名《额滴神陨石》。地球十分感动,然后杯具了。[via XKCD ] [翻译 煎蛋 ]
本帖最后由 公天页 于 16-11-2012 09:17 A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