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98|回复: 14

【T93棗香磚 - 優美的舊熟磚 (2011年4月8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4-2011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93棗香磚 - 優美的舊熟磚 (2011年4月8日)】



【尋熟茶.尋熟磚茶】

  「浮雲藏茶.自家圖區」發展至今,已介紹過不少不同年代的普洱,多以生茶為主,尤其是舊生茶。不少新手都有意見回饋說,有所裨益。

  可是,作為一個普洱入門新手,一開始就要考慮過百、上千港元的舊生茶,實在是有點兒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若不幸買到仿品,損失隨時是一千幾百元,因此,這不是新手敢隨便下手的領域。幾年下來,浮雲都收到意見:「可否介紹些平、靚、正的熟茶,作為新手入門的練習茶品?

  浮雲不是不想介紹,只是這些茶比較難找,主因是:一、「口味好的,價格卻高,不合新手」;二、「便宜的,不是倉味重、就是堆味濃厚或有其他雜味,難言品茗樂趣耶」;三、「有些熟茶雖然好喝,但入過倉,不適合某些嚴格要求茶品乾淨的入們朋友」。因此,要完全符合「平、靚、正」的條件,真的不容易。世事往往就是如此,眾裡尋它千百度,原來它就在角落處。

  由於新手也有程度之分,因此,浮雲不厭其煩地先把熟茶簡介一下,多了解熟茶的資料與個性,才一起與新手進入普洱茶的大門。

【生茶與熟茶的分別】

  「普洱生茶」即以雲南省內大葉種茶樹,經採摘、殺青、晒青後所製成的茶葉,是為「生毛茶」,亦即「生普洱」,但很少人以散茶型式長期儲存「生普洱」,多半會把它壓縮成型。將這些「生毛茶」按適當比例調配混和後,將之壓成茶餅形狀,即成為「普洱生餅」。

  年期較短的「普洱生茶」,由於刺激性很大,不適合經常飲用,要經過長時間的陳化,方變得醇和可口;由於沒有經過「人工快速」降解,因此,其活性相當高。經漫漫長路陳化後,陳期三十年的普洱青餅茶(圖:A0626),不但有醇和口感,茶湯更是高潮迭起,相當受茶友歡迎,但缺點是要等太久才陳化理想,而且價格非常高昂,動輒幾千、過萬,甚至十幾萬港元一餅茶。





  「普洱熟茶」是進一步將製作完成的「普洱生毛茶」,以人工「渥堆」發酵技術,將雲南大葉種茶內的刺激性物質降解轉化,縮短原本需要二十至三十年的陳化時間,促使「普洱熟茶」可以當天出廠,當天出售,當天飲用,以符合現代社會講求效率的要求。一般茶樓所用的,就是普洱熟茶。如果想方便運輸或儲存,把這些適當發酵的普洱熟散茶,蒸壓成餅,就成為「普洱熟餅」了。

  「普洱熟茶」由於已經「人工快速」降解其刺激性物質,因此,口感醇和,略帶陳味(註:此熟茶的「陳」有別於生茶的「陳」);也因為不用長時間儲存,所以價格相宜。口味不錯的入門熟散茶,有時候,只需幾十港元,就可以購得一斤(600g)。當然,陳期十幾年的熟茶餅,也一樣受茶友追棒,雖然相對同期生茶是較為便宜,但若以熟茶價格論之,則算是價格不菲,動輒也超過一千港元一片。

【論熟茶的優勢】

  了解到生茶與熟茶的基本分別後,品茶愛好者就會開始發現,最為理想的普洱茶質當然是:「甘香、醇厚、無雜味,還要是生茶自然發酵的」,那就是上上之品,百喝不厭。

  市場上,確實是有這些理想茶品的,例如: 1970 年代乾淨的中茶簡體1980年代乾淨的 8582 等等(已撇開了更昂貴的印級茶及古董茶)。不過,這些 1970 年代/ 1980 年代茶品的價格,貴得連收入不錯的中產人士,都覺得喝不起,根本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負擔的消費,而這些茶品,現今也變成了富豪的飲料。那麼,新手們喝一壺普洱茶,難道都要上百、上千港元嗎?這就脫離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當中的茶了,因為這個茶是指一般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解渴茶品。





  雖然大家都知道,只要好好的把生普洱(有陳化潛質的)自家儲存若干年,就可以有活力不錯的自家藏陳年普洱茶,可惜,這個「若干年」少則十載,長則三十至五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由剛推出的新普洱變成可入口的舊普洱,最少要十多年的光陰,難道這「等待中」的十多年時間裡,就不喝普洱茶嗎?喝過優質陳年普洱茶的茶友,都會認同,普洱茶那種溫醇爾雅,是獨特的,其他茶類難以取代。

  於是,茶廠就努力研發,有沒有辨法可以把生普洱快速降解,使其口味可以與「陳年普洱茶」匹敵。由於熟茶少了長年的倉儲存倉費及儲存其間的風險,至少使熟普洱的價格具相當的競爭力,而且熟茶有它獨特的陳香醇厚,使它多年來成為了大眾及入門新手的選擇。



  如果熟普的陳味可以完全與陳年普洱生茶相比,那當然是無與倫比。可惜,熟茶所謂的「當天飲用」,茶質上會與「陳年普洱茶」有差距,因為此「陳」不同彼「陳」,熟普洱茶製作出來「陳」味與陳年生普的「陳」味仍然有口感上及活性上的差距。熟茶如果真的如此陳舊味美,那麼,一九五零年代紅印圓茶、小黃印、中茶簡、中茶繁等等的優質陳年生茶絕對無立足之地。若百多兩百元的熟茶,已經可以做到優質生茶的口感,誰還會花一萬幾千去買一餅陳年生茶?

  很明顯,熟茶仍是有它的不足之處,所以多年以來,仍然不能取代「陳年舊生普」的市場地位。哪麼,熟茶的缺失是甚麼?

1. 茶湯較欠活力
2. 也許帶雜味
3. 不太耐泡
4. 仍然有「渥堆」味,像泥土的氣息
5. 不好的熟茶甚至帶酸味


  優質熟茶的應該可以表現出:

1. 水甜
2. 質厚
3. 醇厚
4. 耐泡
5. 便宜或性價比高




  行文至此,新手們也許會開始了解到,為何要挑選一款優質熟茶是不容易的,因為除了要有優質的表現外,更要盡量避開它的缺失,更要價格相宜;簡而言之,要「平、靚、正」。

  經過一年的時間,尋尋覓覓,都試過不少熟茶餅、熟茶磚,它們的表現都只是普普通通的,浮雲也不想隨便推薦了事。沒想過,有一天經過相熟的香港茶店,引入了一批由台灣老闆私下訂製的熟磚茶。果然,茶不可以貌相。起初浮雲都覺得它外表普普通通,沒啥特別;但一試之下,才發現,發酵得宜的熟茶,加上已有幾年陳期,口味驚艷,而且價格宜人,不難負擔。

【T93棗香磚的基本資料】

  白色光面紙袋一封四磚、每磚大約 250g,無外包紙、無內飛、無內票、有乳釘順序排列(5 x 8)、長約 13.5cm、闊約 9cm、高約 3-3.5cm。

【原封的特徵】



  原封的「T93棗香磚」正面右下角蓋有一個「T93」灰黑色的手工蓋章,「93」有一圓圈圍起來。 紙袋質地不厚,都挺容易破損的。據說,這本來是一位台灣老闆的訂製茶,因個人理由未有提貨,整批茶在 2004 年茶廠改制時被出清收購到台灣去。

【茶磚特徵】

  茶磚併配的級數相當粗老,配茶手法相似香港以往訂製的棗香磚茶,當中更併有不少茶骨。「T93棗香磚」儲存的狀態良好,是乾倉儲存的茶品,表面油亮有光澤。磚面沒有明顯的布紋,只有在乳釘的一面有些布紋持徵,有乳釘順序排列(5 x 8),共 40 夥。由於茶磚不太緊壓,有些茶磚的乳釘不明顯,不過隱隱約約都可以看到是 5 x 8 的排列方法。



【茶磚乾茶香】

  「T93棗香磚」已有一定的年份,乾茶的茶香呈現清優且爽朗的熟茶棗香味,最理想的是沒有堆味,而且開始出現誘人的年輕陳年茶香。s

  浮雲以平日試茶的 10g 重量作為個人的標準,然後把熱水注下去。飄上來的開茶香是一種熟悉的年輕棗香味,隱隱約約帶有一些陳茶茶韻,挺迷人的。稍涼之後,轉化為成熟、厚實、厚澤的棗味,甚有魅力。整體茶香清新、清爽,絕不俗氣。

【湯色】

  茶湯色不像一般重發酵的熟茶,一開始就黑如墨汁。「T93棗香磚」呈現通透、亮麗的棗栗紅色,由淺至深。茶葉舒展之後,泡出來的茶湯更是酒紅色的,蠻討好的。



【茶湯表現】

  茶湯入口爽朗明快,清新優雅,水甜是它的大特色。雖然茶湯的活性不及陳年舊生茶,但是可別忘了,這只是便宜的熟磚茶,是給茶友大壺泡的日常茶品。因此,以熟茶的定位來說,「T93棗香磚」的口味不但不錯,口感更是標準、理想且優質的棗香熟茶。

  把茶湯喝後,會感到稍有清涼的感覺,熟茶的茶甜韻,留於口中,也有輕輕的微回甘;呼一口氣,更容易感受到這種茶韻。如果把茶久浸一點,會發現水質算是蠻厚潤的,甜度也理想,醇厚無苦澀。

  這種茶湯韻味,實在是適合初學普洱茶的新手品嚐,以建立對茶味正確的認知。除此之外,由於茶質理想,價格便宜,浮雲認為也適合在辦公室作大壺泡,解渴之用,因為「T93棗香磚」比一般的熟茶耐泡,10g 茶葉配以 200cc 的蓋碗沖泡,可以翻沖十餘泡;若不嫌棄茶韻淡泊,更可泡上二十沖以上。

【結語.2011年價格.買進】

  浮雲常強調的一個概念,那就是「茶質」與「格價」之間的平衡。誰不知「一九五零年代的紅印圓茶」很好喝!但喝一泡的成本很可能已是一個上班族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月薪。

  2011 年在香港茶店購得此 250g 「T93棗香磚」的價格是一封四磚,港幣 $500〔人民幣約 420 一封四磚 (1:0.84)〕。換句話說,一磚茶 (250g) 是港幣 $125,每克成本約 $0.5 港元。以浮雲泡茶的準則,10g一壺茶,成本就是 $5 港元。 $5 港元的成本,可以泡到超過 2 公升的茶水,看起來,比喝汽水還要便宜,但「T93棗香磚」的茶質,絕不輸市面上的一些所謂的「陳茶」,值得熟茶愛好者留意及考慮。

2011年4月8日 謹評

現飲評級(五星為最高):
性價評級(五星為最高):
**2011年購買價只是每磚港幣 125 元,非常抵飲

浮雲(中國香港)
【浮雲藏茶.自家圖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4-2011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相關圖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巧遇、剖析、購買【T93棗香磚】~

本帖最后由 貫致駺 于 27-4-2011 02:05 AM 编辑

1.緣起:
2011年4月10日,在佳礼网络茶艺论坛  發現浮雲兄一篇關於優美的舊熟磚之文~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 ... ;extra=#pid87186933
再完整看完整篇文章後,我便短訊息浮雲兄一些關於此茶的訊息與情報~
本來想透過ems讓浮雲兄寄兩片完整的茶品給我品鑑之用,正在煩惱香港臺北ems費用竟與此兩磚茶品費用差不多~
後憶起好友娛人兄曾在t4u一篇討論中說過一些關於T93棗香磚的訊息,
於是乎我便私下短消息詢問他~
經過與娛人兄的幾輪交叉問答,我大概對於此茶品的訊息初步有了個方向~
後請娛人兄向t4u網站上的『贊助商』阿奇兄先行購買一提品鑑與剖析此茶的來歷~
阿奇兄的效率很好,隔天就將此『T93棗香磚』寄至娛人兄手上,傍晚我就從娛人兄轉收到了此茶~



為了慎重起見,我便拍了此茶品一些相關特徵與浮雲兄確認,一致認為此茶品無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華聯青磚』
就在我與浮雲兄確認的同時,我在品鑑與觀察此T93茶品外觀,
與我印象中的勐海早期茶品『銷台A磚』很類似~關於『銷台A磚』的佚史與傳聞我就不多篇幅介紹,
有興趣的茶友可以百度google搜尋看看~直覺上我覺得此『銷台A磚』與浮雲兄介紹的『T93棗香磚』有關連性~

接下來我觀察葉底,發現與90年代的名青磚『華聯青磚』的原料與製作方式也有關連~
我們先來看看關於『華聯青磚』的簡單介紹:
【1996年香港回歸在即,香港主要茶商都停止訂貨,進出口公司囤積大量毛茶。
1997年起,華聯公司依據長久的辦茶經驗,以及選茶標準,連續四年訂制青磚,
1997—2000年共四批,2000年因茶品壓制不佳,遂停止訂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上述資訊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資訊,『華聯公司』因為收購大量毛料,只好分批壓磚,
壓了四年,到了2000年後遂停止訂制~關於這個資訊的政策分析,接下來我會重點解析~
我們先來看看2000年產的『華聯青磚』的側視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論述『退耕還林』的歷史事件

從1997~2000『華聯青磚』資訊中,我們發現一個當時在中國推行的關於國土生態保持超過蘇聯史達林改造大自然計畫:『退耕還林』

【1998年,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特大洪災,追根溯源,水土流失是禍源,而坡地耕種是水土流失加劇、生態惡化的主要原因,
一旦坡地失控,長江、黃河將永無寧日,國土安全岌岌可危。
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達174萬平方公里,分別占國土面積的37%和18%,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脆弱的生態環境已成為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心腹之患。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做出決策,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共完成退耕還林任務4.27億畝,占同期全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造林總面積的52%,
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使占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了3個多百分點。
據長江水文局監測,年均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由2003年以前的1.67億噸減少到現在的0.38億噸,減少77%;
我國沙化土地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減少1283平方公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實現沙化逆轉。
實踐證明,將陡坡耕地和嚴重沙化耕地退耕還林,減輕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
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高度,著眼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是我國順應世界綠色經濟發展的潮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歷史必然。
國土安則社會和在中國社會的歷史長河中,農民一直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守著“種一坡,打一簸”的故土。雖然不願意屈服於貧窮,但他們無力擺脫現實。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使落後地區的中國農民突破了貧窮的現實,走向了現代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4-2011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由於1998年中國發生了特大洪災,在深度檢討下,發現國土生態保持才是根本~
於是在1999年由黨中央與國務院做出決策,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當時此退耕還林工程遍及全國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是一個世界級由國家重點發展的生態工程~
有興趣瞭解的茶友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1.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切實保護好我省的天然林資源
作 者: 黃炳生 來源: 雲南林業 年卷期: 1998(06)

2.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林計發第126號
作 者: 國家林業局   年卷期: 1999
3.雲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7-2010)
http://www.ynf.gov.cn/canton_model64/newsview.aspx?id=427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勐海『94銷台磚』
就在『華聯青磚』&『銷台A磚』一生一熟的比對中,
我對於此『T93棗香磚』的來歷並沒有重點突破~
直到我檢視到我的小樣品室中發現的早期購買的熟磚樣品:勐海『94銷台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4-2011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此款早期的銷台棗香磚中,我發現了勐海『94銷台磚』&『T93棗香磚』兩者的關聯性~



我發現兩款茶無論從包裝風格與製作工藝跟實際品飲口感均十分類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葉底,

在分析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勐海『94銷台磚』的訂製佚史:
勐海『94銷台磚』是由台灣台中的一位『楊姓委員』向雲南勐海茶廠所訂製的一款茶品,
由於當時兩岸的政策對立與運輸風險~
故採牛皮紙一市斤裝包裝輾轉運輸回台,由於此茶口感醇厚風味獨特,深受當地茶人喜愛,故逐年訂製,後因01年台灣普洱茶市場持續低迷,遂取消訂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5.深入『T93棗香磚』
從我手上的『T93』磚的葉底發現,『T93』磚與勐海『94銷台磚』有顯著不同~
我們再看一次兩千年的華聯磚剖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以合理推論『T93』磚的原料與『華聯青磚』的原料取得來源類似,
就是1999年『退耕還林工程』政策下的產物,有別於手採而是『大枝剪』~

這種採摘是採用非正常採摘方式,類似砍掉茶樹再行大剪茶葉的方式。
在近代,類似此類茶品的原料成形,只有『七三棗香厚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平凡』與『傳統』
行文到此,我不由得想更深入發掘此茶好味的秘密~
深度推論『T93棗香磚』中『平凡的原料』造就『傳統驚豔的口感』好味的核心~
這幾天,經過我八方與當時相關人等的訪查,我得到一個仿如『機遇』的過程~
以下是我的推論報告給各位同好與茶友分享:
我認為『T93棗香磚』好味的價值在於:
『三年陳(1999~2002)的青毛料』
與『三年陳(2002~2004)的熟磚成品放陳』
以及『七年陳(2004~2010)的陳倉退火』
此話何解?待我述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推論『T93』名稱的由來
這批『平凡的原料』原本是要用作等待壓制青餅,但當時普洱茶市場整體的世道不佳,
於是轉作為渥堆的原料,無奈2001年『楊姓委員』訂製因故未取,
這批壓成成品的熟磚便積壓入庫~一直到了2004年由台灣的『陳姓茶商』在民國93年時應改制之勢,
順便清運回台灣~出貨單號便是『T93』~
據臺北『周姓老藏家』回憶,當時並無人聞問,
直至周姓老藏家應茶館『最低消費』生意需求而發掘之,並批量收藏至今~
所謂『生活茶』 or 『家常茶』就字義來說就是適合日常飲用,
且茶質口感有一定的水準,經濟上的支出也是在可以負擔的範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總結
縱合各項數據我只能說,假如『華聯青磚』可說是繼古董茶「可以興磚」之後,另一批有指標意義的野生茶磚~

那『T93棗香磚』就是繼文革期『七三棗香厚磚』之後,另一批有指標意義的棗香厚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9.後記:
會這樣深入與認真剖析,是因為這款『T93棗香磚』想買此來作退休口糧,
經浮雲兄的推薦分析後,加上我的追根究底的陋習使然,經評估後已進了幾件大貨,
反正這款『T93棗香磚』茶已經買了, 告訴你們都無妨,才順便把剖析的過程貼出,公諸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6-2024 06:37 AM , Processed in 0.06422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