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6-2010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會一堆佛理就在這裡刁難別人
砲轟別人你能長一自?還是想誤導別人
不見得行動來證明,我看連基本去清洗老人院都沒有
枉費聖人的教誨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0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牛奶桶
我在分享法师的教导,希望能感化更多的同修,
救的人当然比洗厕所还要多。
而我也没有如素还真同修那样以自己的观点来讨论,
我完全是依净空法师所言而行事。
请不要胡乱的套帽子,这就犯了妄语,也是法师说网络是网魔的原因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野草夫 于 19-6-2010 12:48 PM 编辑
佛教既然会出现塔利班式的思想。![](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hakehead.gif)
电视,网络,只不过是传播资讯的工具。
有的人用它们来散播有益的资讯,有的人用它们来传播有害的资讯。
请恕我无礼,既然说电视,网络是魔网,法师还不是利用电视,网络来散播资讯。![](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0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牛奶桶
我看过同修称赞法师的帖子,
http://cforum.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968340&highlight=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同修又变了样。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里面,最重要的是「四依法」,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後,我们学佛依靠谁?如果我们依靠的人与方法错误了,我们这一生就谈不上成就。这是佛灭度之後,我们面临最严重的一个大问题。佛很清楚,虽然入灭离开我们,佛的心没有离开我们,佛的愿没有离开我们,所以他对我们有个妥善的指示,那叫四依法。如果後来的人遵守佛的四依法,就跟佛陀在世没有两样。四依法里面第一个,教我们「依法不依人」。这一条很重要,特别是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讲得多清楚、多明白。「人」指什麽人?眼前出家的这些法师,是人;比出家法师修行功夫更高一等的阿罗汉、辟支佛,比罗汉、辟支佛更高的是菩萨,菩萨里面更高的是法身大士、十地菩萨,乃至於等觉菩萨,都是人。善导大师说,这些菩萨、大德以下的善知识,如果他所讲的跟佛在经上讲的不相应,我们都不可以依从;就是等觉菩萨所讲的,跟佛说的不相应,我们也不能依。不但到此地,尤其更甚的,十方诸佛来了,来教导你,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讲的净土是权巧方便,不是真实的,也不能依。为什麽?佛佛道同,他如果是真佛,一定劝你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那是真佛。如果跟这个相反的,必定是假的佛,妖魔鬼怪变现的,不是真佛。为什麽?佛佛道同,佛跟佛讲的话一定是一样的,不会是两样的。善导大师教我们,说明要怎样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义不依语」。言语长说、短说、浅说、深说,不要紧,不必去执着,意思不错就行了,意思对了就可以,这依义不依语。
第三个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句话重要。前面「依义不依语」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佛经是从印度梵文翻到中国来的,原本虽然是一个,翻经的人有很多,甚至於一部经有很多种的译本。像我们净宗《无量寿经》就有十二种译本,可惜当中失传了七种,现在剩下来的还有五种。五种翻得不一样,就是语不一样,意思一样这就行了。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样就不至於起争论,意思对了就可以。像《阿弥陀经》也有两种译本,罗什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的译本,里面文字不一样,意思一样就可以了,这就是不必要争论。依罗什大师这个本子修行,决定往生,依玄奘大师那个本子去修行,也决定往生,如果一定要执着这个本子好,那个本子不好,恐怕就都不能往生,那就错了。所以不要在这上面去执着,不要在这个地方去争论。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一切经要做一个比较,什麽是了义?能够帮助我们了生死的是了义。佛经里面有一些教人求人天福报的说法,那个不能出三界,佛为什麽说这些经典?有些众生他的志向很劣,根本就没有意思出三界,他觉得这个人生不错,很好!来生还要做个富贵人,他就很满足了。佛对这样的人也不能辜负他,你要求人天福报,我就教你求人天福报的方法,这个是不了义的。心思远大的人,晓得人间天上都是搞六道轮回,这个很苦。实在说,西洋的这些戏剧我看得少,中国的戏剧、小说我年轻的时候看得很多,可以说中国古来的,现代人写的我不知道,古来人写的历史小说,里面都含有很深教育的意义,对社会都有正面的影响。你仔细去看,都是讲的因果报应,善因善果,恶因恶报,都有很深教育的作用。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教育并不普及,为什麽老百姓这样的善良?都是这些戏剧、小说这些民间艺术在教导,他们负责很大的教育工作。你多看看、多想想,苦固然是苦,乐还是苦,它不能永远保持。不说其他的,就说历代帝王之家,这是富贵到极处,富有四海,贵为天子。我们读历史,哪个朝代的帝王不一天到晚提心吊胆有人造反、有人革他的命?那个日子不好过,怕别人篡夺他的位子。你想想看,他那个生活精神压力有多麽大?如何能保全自己的位子,如何能把帝位传给子孙,这个日子不好过,何况其余!
所以世间六道里头没有真正的乐,佛给我们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那是真的事实,要看清楚,看清楚、看明白这就叫看破。真看破了,你就没有留恋,不值得留恋,你才会想到要超越三界。超越三界,佛就教给你声闻、缘觉、菩萨这些法门,这都是超越三界的。看你的志愿,志愿保守的,修小乘;心胸开放的,佛就教你学大乘,总是满你的愿。但是讲到究竟圆满,证到像佛自己所证得那样圆满的境界,那才叫究竟,才叫究竟了义。究竟了义在无量无边法门里面只有一个,就是《阿弥陀经》,就是信愿持名,这个法子叫究竟了义,十法界当中是教你在一生当中圆满证得佛果。其他所有一切法门,纵然是了义,是比较的了义,不是究竟的了义,要是跟这个法门来一比,他那个就是不了义。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我们才会死心塌地的修学这个法门,如果对这个法门不能死心塌地修学,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
第四是「依智不依识」,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智,识是情识。这一条是教我们应当用什麽样的态度去选择法门。声闻跟六道里面比,声闻是了义,六道不了义;声闻跟缘觉比,缘觉是了义,声闻不了义;缘觉跟菩萨比,菩萨是了义,缘觉是不了义;菩萨跟佛比,佛是了义,菩萨不了义。我们一定要用理智去选择,选择究竟了义的法门。《弥陀经》是究竟了义,了义当中的了义,大乘当中的大乘。
这是说师承自佛,我们今天是接受如来教导究竟了义的法门,跟其他不了义的经完全不相同。换句话说,一切不了义的法门,我们不能够碍於情识,一定要把它彻底放下,不受人的影响;这个人名气再大,我们也不受他影响,自己要有理智。会受人的影响是什麽?感情,不知不觉的落在情识里面,受人家影响了。所以我常常劝勉同修们,我们皈依不是皈依某个法师,我们皈依阿弥陀佛。人家问你,你跟什麽人学佛?「我跟阿弥陀佛学佛。」这是对的,确实我们依《弥陀经》,依净土三经、五经,我们真的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做佛的好学生、好弟子,《无量寿经》上讲的「如来第一弟子」。这个确实是要有理智,依智不依识。
特别是《弥陀经》跟《大势至圆通章》里所说的,五经里面这两种经真正讲到专到极处,纯到极处。一部经,甚至於就是一句名号,其他的统统放下,人心定了。同修来跟我说心不定,为什麽心不定?想东想西,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听,你的心怎麽会定得下来?你当然定不下来。定不下来,还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不能怪别人,怪自己放不下,揽得太多。所以真正想成就,一切放下,依法不依人,法里面教我们一切放下。那个人教你,那个经也很好,那个也很重要,你要看这个、看那个,那是人说的,依法不依人。
大势至菩萨,你看夏莲居老居士赞叹的,净宗初祖,是法界初祖。他老人家教给我们的,就是一句佛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任何的方法来帮助,就是这一句佛号就成功了。怎麽念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成功了。「净念」,净是决定不许可掺杂,还掺杂别的干什麽!没有必要了。学《楞严》、学《法华》、学《华严》,都没有必要,说实在话都叫障碍。你说障碍什麽?障碍你的清净心,你今天心定不下来,就是被这些东西障碍,还不觉悟吗?统统舍弃,统统放下,学祖师大德,「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为什麽让给别人?他放不下。放不下的都给你,我放下了,不要了,统统不要了。这个不要的人,心定了。想多要的人,心是永远定不下来,念佛三昧他没有分;彻底放下的人,念佛三昧成就了。这是智慧的抉择,依智不依识,我们能遵守佛这个教诲,等於我们跟在佛的身边一样,没有离开佛;何况净土三经是一切诸佛真实教诲,究竟了义,没有比这个更真实的了。
隋唐时代古大德做的比较,说明了这个事实。他们比较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所说的经,四十九年所讲的经,做个通体的比较,大家都认为《华严》第一。所以,《华严》称之为根本法轮,称为经中之王。《华严》跟《无量寿经》一比,《无量寿经》第一,这是第一的第一。为什麽?《华严》到最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达到登峰造极,达到究竟圆满。《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小本,最精彩的本子;《无量寿经》是《弥陀经》详细的说明,这两个本子是同一个本子,所以古人称为大本、小本,同一部经。《华严》最後归到净土,净土是《华严》的归宿,是《华严》的总结,所以它才是真正的第一。古人比较到这个地方,我在讲经的时候,我说我们不妨继续再往前面来追究,《无量寿经》,夏老居士会集的,分为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第一?我想大家都能公认,四十八愿是第一,第六品是第一,全经里面的第一。四十八愿里面有四十八条,哪一条是第一?这我们不要去费心,古人说过,四十八愿是第十八愿第一。第十八愿讲的什麽?「十念必生」,十念必生就说明了持名念佛第一。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认识,真正明白,「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可思议!
这样一个比较、一个推究,得到的结论,原来名号功德是这样的,一句名号包括一切经、一切法门,没有一个漏掉的。所以说,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一尊佛都不漏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经上说的。到现在我们才真正搞清楚、真正搞明白,那个「一」是什麽?一就是阿弥陀佛。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念这一本《弥陀经》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经论,这一部《弥陀经》就是。这个搞清楚、搞明白,其他的还不放下吗?他自然就放下了。原来放下的是渣子,我要的是精华,这是一切法门的精华,就在此地。所以一定要有理智、要有智慧,你才会选择这个究竟了义的第一法门。
这个法门选定了以後,底下『法幢佛』,法幢是表为众生,给众生做一个示范,建法幢,立宗旨。我们自己走这条路,也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认识这条路、明了这条路,发愿我们一同走这条路。把这个经典、法门普遍的宣扬、推广,利益一切众生,这叫建立法幢。民国初年,印光法师在苏州灵岩山做了一个榜样,当时是中国净宗唯一的一个道场。这个道场确实叫十方净宗道场,它里面没有派系,没有分别,任何一个人它都接纳,只要你发心专修净宗,它都欢迎。这个道场不收徒弟,收徒弟将来就有派系纠纷,任何出家人到那里面修行,地位都是平等的,而且在这里面不可以收徒弟。不做法会,不传戒,传戒也会建立派系,甚至於不讲经,专门念佛。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都是打佛七的样子,所以叫常年佛七道场。进到他那个道场,里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给我们做了个榜样。我们今天净宗道场也希望能够追随印祖的规矩,但是我们这里要讲经,为什麽要加上讲经?不讲经在现代这个时代,大家对净宗误会得太多,一定要讲清楚、讲明白。已经进来修行的人,心定了;还没有进来的人,听了之後生起仰慕之心,也会进来。当然,讲堂跟念佛堂要分开,而且不能勉强。喜欢专一念佛,不喜欢听讲的,我们不能够拒绝他,不能排斥他。你专心念佛,好!念佛堂去。还有疑问,还没有清楚,想加强信心,多了解一些,讲堂也可以来听听。总而言之一句话,讲堂的时间短,念佛堂的时间长,譬如说,一天念佛八个小时,听经两个小时。用这个方法把净宗推广弘扬到全世界,这叫真正报佛恩,真正的成就自己。
所以底下有『持法佛』,「持」是表示自己跟志同道合的大众,我们能够依教修行。就像蕅益大师前面教给我们,净宗的学人必须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永无疑惑,没有怀疑,也不迷惑,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的真实教诲。下方也是无量无边恒河沙数诸佛,像其他的四方佛一样,都是『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劝导一切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蕅益大师注子里面说「此界水轮金轮风轮之下,复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无尽也」。这个意思就不必多说了,指我们这个世界的下面还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达磨,此云法」,达磨是梵语,中国意思称之为法。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为大般涅槃经说「四依法」的内容: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中,迦叶菩萨白佛言:
“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如上所说,四人出世护持法者,应当证知而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如是四人即名如来。何以故?是人能解如来密语,及能说故。若有人能了知如来甚深密藏,及知如来常住不变。如是之人若为利养,说言如来是无常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况不依是四人也。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法性者即是如来,声闻者即是有为。如来者,即是常住。有为者,即是无常。善男子。若人破戒为利养故。说言如来无常变易。如是之人所不应依。善男子。是名定义
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来常住不变。如来常住不变义者,即是法常。法常义者,即是僧常,是名依义不依语也。何等语言所不应依?所谓:诸论绮饰文辞,如佛所说无量诸经。贪求无厌,多奸谀谄。诈现亲附,现相求利。经理白衣,为其执役。又复唱言:佛听比丘畜诸奴婢、不净之物--金银、珍宝、谷米、仓库、牛羊、象马,贩卖求利,于饥馑世怜愍子故,听诸比丘储贮陈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语所不应依。
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应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于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声闻所说应证知者,名不了义。菩萨所说应证知者,名为了义。若言如来食所长养,是不了义。若言常住不变易者,是名了义。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声闻乘法则不应依。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不了义也,是故不应依声闻乘。大乘之法则应依止。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于大乘,是故应依,是名了义,如是四依应当证知。
复次依义者,义名质直。质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来。又光明者,名为智慧。质直者,名为常住。如来常者,名为依法。法者名常,亦名无边,不可思议、不可执持、不可系缚,而亦可见。若有说言不可见者,如是之人所不应依,是故依法不依于人。若有人以微妙之语宣说无常,如是之言所不应依,是故依义不依于语。依智者,众僧是常,无为不变,不畜八种不净之物,是故依智不依于识。若有说言识作识受,无和合僧。何以故?夫和合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云何言常?是故此识不可依止。依了义者,了义者名为知足,终不诈现威仪清白、憍慢自高、贪求利养。亦于如来随宜方便所说法中不生执着,是名了义。若有能住如是等中,当知是人则为已得住第一义,是故名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所以者何?以取着故,于义不了。一切烧者,谓如来说涅槃亦烧。一切无常者,涅槃亦无常。苦空无我亦复如是,是故名为不了义经不应依止。
善男子。若有人言:如来怜愍一切众生,善知时宜,以知时故,说轻为重,说重为轻。如来观知所有弟子有诸檀越供给所须,令无所乏,如是之人,佛则不听受畜奴婢、金银、财宝,贩卖市易不净物等。若诸弟子无有檀越供给所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我听弟子受畜奴婢、金银、车乘、田宅、谷米、卖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当净施笃信檀越,如是四法所应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罗,不违是四,亦应依止。若有说言:有时、非时,有能护法、不能护法,如来悉听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净物者,如是之言不应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罗中,有同是说,如是三分,亦不应依。我为肉眼诸众生等,说是四依,终不为于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说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师说魔,是针对众生而说的。
所以,别把这个"魔"当作真魔。
对佛法深入了解的人,就会懂得佛魔不二。
解脱的人,不会沉迷在网络里,所以也就不需要"魔"一字来警惕。
魔,只是与佛对立的名词。没有佛,也就没有魔。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9-6-2010 03:17 PM 编辑
法师说魔,是针对众生而说的。
所以,别把这个"魔"当作真魔。
对佛法深入了解的人,就会懂得佛魔不二。
解脱的人,不会沉迷在网络里,所以也就不需要"魔"一字来警惕。
魔,只是与佛对立的名词。没有佛,也就没有魔。
文字主义者 发表于 19-6-2010 03:10 PM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佛魔不二? 怎样理解?
佛的对立就是没有佛,为什么要说佛的对立就是魔?
佛与魔对立根本是现代佛教徒发明的思想,被一神教上帝与魔鬼影响的产物。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0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素还真
佛魔不二是释迦牟尼的思想。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之前就有魔来扰乱,
这个魔不是真实的魔,而是释迦牟尼心中的魔。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0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佛魔不二是释迦牟尼的思想。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之前就有魔来扰乱,
这个魔不是真实 ...
thomaslim 发表于 19-6-2010 03:38 PM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你们自己发明的思想,别毁谤。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6-2010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素还真
这位同修只选择相信自己知道或认同的东西。
不认同就说别人自己发明,
认同的就在没有根据下说是真理,甚至自创佛法。
老实说,我不能再说什么也不敢说同修不对,
只能说同修的根基不同。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3: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現在上cari的lz會下阿b地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痴才会信那走火入魔的秃驴![](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這凈空越不知所為,根本是佛教的極端份子,封建、古板。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6-2010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Skeleto_on
论坛里还会看到一些别有机心者,
分身发帖,愚弄诸君,慢慢误导佛友离开明师,
见者要当心,勿为其所愚弄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网络和电视有几个人会认识这位“大法师”?我实在是很想骂这些妖言惑众的神棍秃驴:@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現在上cari的lz會下阿b地獄?
cheng1986的分身 发表于 23-6-2010 03:46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0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thomaslim
冤枉他人不知會不會犯佛戒,希望你的凈空法師出來說說哈哈。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6-20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Skeleto_on
我只是80%是听法师的。
maxis..是100%。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