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73|回复: 1

星云大师-婆媳相处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6-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云大师:




  “包容必均”很难,社会中矛盾是难免的。在我们的家庭里,亲如父子也会有矛盾;夫妻那么相爱,彼此也会有摩擦。尤其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这个很可惜。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我举一个例子,端午节那天,一个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在年轻的媳妇哪里会包粽子,不过婆婆指示了也不得不勉强去做。媳妇从早忙到晚,粽子包好了,慢慢煮,慢慢煮,终于快要煮熟了,总算对婆婆有交代,却听到婆婆打电话给小姑:“女儿啊,你赶快来,我叫媳妇包了粽子,你快回来吃。”媳妇一听,岂有此理,我辛苦了一天,才刚煮好,你就打电话叫你女儿回来吃。她一气之下丢开围裙,回了娘家。刚到门口,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女儿啊,今天我让你嫂嫂包了好多粽子,你赶快回来吃吧。”这时候,她不禁泪流满面。

  你看,原来天下的母亲对女儿就是对女儿,对媳妇就是对媳妇。自己本身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就不会有意外的纠纷。那么,婆媳关系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呢?这就要学习跳“探戈”了。你进两步的时候,我就退两步;我进一步的时候,你也退一步。彼此都能进能退,就能和谐了。其实,不论友情、爱情或是亲情,人际间的相处要多包容,少排斥,给对方留一半的空间,自然会减少冲突摩擦的发生。

  长乐先生:
  和谐,其实是两方或多方相互体谅宽容的结果。

  星云大师:
  是啊,两方相斗,会造成两败俱伤;若是两人相让,则两人都有所得。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阎罗王对两个小鬼说:“你们两个可以到人间投胎去做人了,现在我手里有两个名额,一个呢,一生都要忙着给别人东西;一个呢,一生都从别人那里拿东西,你们愿意做哪一个啊?”

  小鬼甲抢先跪下来说:“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那儿拿东西的人。”小鬼乙只能让步,选择了一生都要给予的那一个。
  阎罗王也不啰嗦,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到处向别人要东西吃;小鬼乙投胎到富裕厚德的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6-2010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雲大師眼中的“四等婆媳”



俗語說「一個廚房裡容不下兩個女人」,「婆媳問題」由來已久。

在過去農業社會裡,社區鄰裏之間,幾乎每天都在等著看婆媳吵架的笑話。有的家庭裡,婆婆如羅剎惡鬼,媳婦如冤家對頭;婆媳不和,丈夫就像夾心餅乾,兩邊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當然,也有一些婆媳融洽之家,但畢竟是少數。有很多媳婦,數十年的光陰歲月,飽受婆婆之氣,等到好不容易「多年媳婦熬成婆」,婆媳問題又再延續到下一代,始終不斷的循環發生。

婆媳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為什麼會成為仇敵呢?因為婆婆總覺得兒子是自己生的,忽然有另一個女人把兒子奪走,當然於心不甘。
另一方面,在媳婦的心裡,認為丈夫當然是她的,婆婆怎麼能干涉?所以婆媳相爭,骨子裡其實是在爭奪獨占一個男子的特權。
如何才能化解婆媳之戰?現在試為天下的婆媳擬訂一些相處之道:



一、婆媳似母女:
婆婆看媳婦,不要把她當成是外來的人,既然同為一家人,應該把她當成女兒一樣;媳婦看婆婆,也不要認為她是跟你爭奪男人的人,她是你所愛的丈夫的母親,自然也應該把她當成自己的母親一樣。如果彼此能以母女相待,婆媳怎麼會成為仇敵呢?



二、婆媳像朋友
婆媳之間要有善緣相處,最好的方法是:婆婆把媳婦當成小友,媳婦把婆婆當成老友,老少之間像忘年之交。婆婆時常找媳婦談心憶舊,媳婦經常向婆婆請示問道;婆婆體貼媳婦工作的辛勞,媳婦關心婆婆年長的辛苦。婆媳彼此都是女人,再說婆婆也曾經為人媳婦,媳婦將來也要為人婆婆,因此彼此應該相互體諒,相互關心,有了互相設想的心,自然能融洽相處。



三、婆媳如師生:
婆媳相處,能像母女最好,不然能像朋友也不錯,再不然就要像「師生」──婆婆是老師,媳婦是學生。婆婆既是老師,對學生就要愛護有加;媳婦既是學生,應該尊敬婆婆如老師。師生一向都是善緣友好,婆媳能像師生,自然不會互不相容了。



四、婆媳是婆媳:
媳婦不是女兒,既不是女兒,就應該把她當成晚輩來教導、幫助、包容;婆婆不是媽媽,既不是媽媽,就應以對待長輩之禮來親近、尊敬、讚美婆婆,主動跟她融和交心,訴說家常,共商家事,如此還會有什麼婆媳問題呢?



前編譯館館長趙麗雲女士說:「婆媳之間要『跳探戈』」。萬一連「探戈」都不能跳了,那就只好分家,免得讓男人像夾心餅乾一樣,難以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05:41 PM , Processed in 0.09838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