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96|回复: 0

檢討羽球隊培訓體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5-2010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轉貼自 ~   http://cforum2.cari.com.my/post.php?action=newthread&fid=167


檢討羽球隊培訓體制
2010-05-16 18:39

5月14日晚的2010年湯杯羽球賽半決賽,大馬以0比3不敵衛冕冠軍的中國,緣慳決賽,主場重奪冠軍的夢想破滅。當晚布特拉體育館內擠滿了1萬6000多名球迷為國家隊加油打氣,全國同時也有逾萬人通過電視現場直播見證賽事。然而,3場比賽中國皆以兩局直落輕取大馬,如斯戰果令全國人民心碎,睽違18年的湯杯寶座無緣回到我們手中。

事實上,許多人都認為半決賽大馬對中國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未料卻是中國完全占上風,大馬隊在主場失利,究其因是沒有充份利用主場優勢;球員沒有處理好壓力、心態欠佳和缺乏自信心,以及早前小組賽對壘日本隊意外失敗,對後續賽事帶來深遠影響。

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家隊技不如人的事實,備戰功夫做不好,不如對手中國般做得非常出色與精細。半決賽大馬慘敗在中國拍下,甚至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第一單打和第一雙打都發揮不出實力,反之犯下了許多傳統失誤的毛病。這場比賽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國家隊的種種不足。

今屆比賽大馬排出的陣容不弱,對手中國陣容並非近年最強;我們老將經驗老到,寶刀未老;新秀基本上實力不弱,問題是大馬球員輸給自己,越想勝利壓力就越大。要取勝就得準備充足,特別是占有主場優勢更要充份利用,但國家隊竟然是在比賽4天前才來賽館訓練;18年前國家隊是在比賽場館進行訓練一年。再者,球員比賽經驗雖然豐富,卻似乎不知道本身的優勢和弱點在哪裡。球員鬥志不強,態度亦有問題,不能承受壓力,在意外敗給日本隊時,竟有球員禁不住球迷的喝倒采,與球迷起衝突,體育精神何在?

廣大球迷和民眾依然認同球員們已經是盡了力,老將們雖然體力有所不逮,在幾場賽事中仍有展現出拼搏精神。從對手的實力中我們看到了本身的弱點,現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而是要在失敗中看到希望,期盼下屆有更好的表現。

首相納吉在賽後要求羽總鑒定弱點,把這一次的失敗當作教訓,重新檢討,在未來組織更強的隊伍。而青體部長阿末沙比里則表示我們把希望都寄托在李宗偉身上,希望他拿下重要的第一分,對他構成巨大壓力,也說明我們過度倚賴一名球員,這些談話可謂一針見血。對青體部本身,羽總、教練團和球員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各造能夠在失敗中站起來,重振旗鼓。

的確,國家隊已經面臨青黃不接,單打主將們幾年後歲數不斷增長,經驗豐富但能否繼續效力是一大問題。大馬雙打的接班問題不比單打嚴重,然而新秀們能否在一兩年內有長足進步,仍是未知數。近幾年在球場上拼搏的都是幾個舊面孔,大馬是時候讓新人有更多出征機會,以吸取更多實戰經驗。團體賽的發揮必須靠單雙打取分,雙強單弱或單強雙弱都是不平衡的形勢,何況我們現在是單打明顯積弱,亟需改進。

羽球在大馬是普遍的運動,揮拍人不少,當中不乏好手,只是大馬的栽培和訓練機制落後,沒有制度化和進階式去發掘運動人才,加上大馬教育制度偏重學術,不重視體育教育。世界上許多體育強國都是自幼發掘人才,重點栽培;大馬雖然設有羽球學院,唯缺乏一套完善的體育發展計劃的配合,也無法為國家有系統地造就人才。各級羽球賽事不停在進行,我們必須把握每一次機會,善用賽事訓練新秀,也必須不斷通過各種管道發掘新人,為國家隊不斷添加新血,重整羽球王國聲望。

星洲日報/社論‧2010.0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11:16 PM , Processed in 0.11843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