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max1

静坐与出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as
有位禅修师傅说修禅是先后修,恐怕我没这个天分。
1max1 发表于 31-12-2009 02:18 PM



    觉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2010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瑜伽吧...............

术业有专攻,不要当幻想大法是静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0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1max1
你的情况有两种可能:
1.你的师傅叫你若有若无,似守非守让你误以为把最少的意念守内,大部分守外(或说驰外,心跑路了).应该加重内守的力度,也不要一出定马上起来.
2.久坐偏静不动也有可能有这样情况发生.

这个不叫偏差
离顽空也还太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10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是什么入门弟子,也没什么师傅,自学而已。

回复  1max1
你的情况有两种可能:
1.你的师傅叫你若有若无,似守非守让你误以为把最少的意念守内,大部分守 ...
我又又来啦 发表于 2-1-2010 11:38 AM

如是第二该怎么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10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在生活是否有被人家说做事心不在焉,神不守舍?
有时东西就放在前面也找不到之类的现象?
1max1 发表于 30-12-2009 07:14 PM


睡眠不足,精神不好,身体衰弱,心事重重,心中着急,或发呆时,都会有这种现象。

如果静坐到如此的现象,不如别再静坐,好好的去睡一觉。

如果睡眠充足,还是有如此的现象,不如别再静坐,去陪老人家打一打麻将来锻炼头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10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motion


老人家才能打麻将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1-2010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之。”

初禅就是这样,一句概括。

初禅念出入息,离欲就能成就。

人的身心如野马,人的思想就好像依附在这个野马上面。久了,就分不清楚马和自己的分别。
在禅定过程中,通过念出入息,能够使到自己从奔乱的思绪中解脱出去。从而看到躁动不已的身体和奔乱不息的心,有寻有伺。

在静坐中,信心不足者中途放弃,信心充足者,经过身体不适合,疲劳,昏睡,起淫欲,头脑想日常想,害怕,烦躁,策划未来,空虚,愤怒,狂乱,痛,痒,无穷大力,振奋等种种情绪和身心过程,专注一致,如同驯化野马那样,开头时候,由于从昏睡中醒来,觉得野马特别颠簸,苦恼甚于昏睡时,而怀疑自己有否走错道路。但是在善于调伏中,慢慢中途各种身体不适,心灵燥乱消失,身体起大震动,喜乐生,身体不能把持,而恢复去继续乱想中,此时,身体不适已消除,剩心灵躁动,善调伏,后专注一心于出入息,以至呼吸渐轻安,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0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之。”

初禅就是这样,一句概括。

初禅念出入息,离欲就能成 ...
jaeger 发表于 5-1-2010 09:28 PM

初禅后会是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010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禅后会是怎样?
1max1 发表于 21-1-2010 09:16 PM

初禅后为二禅。
在不断寻伺中持续注意呼吸,慢慢呼吸感觉无穷大,以至难以忍受,而生杂念,要求远离,而此时继续注意呼吸状态,呼吸或变为粗,知道为粗,如果断掉闭息,则知道闭息。慢慢身心意念全部注意在呼吸上,这个注意力形成压迫感,迫使人退去进入二禅,而维持初禅状态,这个时候杂念依然会间断生起。如果在不断注意呼吸的情况下,进入恍惚状态,而俱足信心,没有退却。在恍惚状态中不断保持镇定,而不是生起念头以退出恍惚状态的话,身心涌出大喜乐,这个喜乐胜于初禅。这个时候的喜,是禅定中喜的最高点。身体由于狂喜,震动几下,不能自制,然后专注于出入息,调伏身心,久后导致身体震动停止,此时,杂念还是会间断生起,随想随灭,专注于自己的喜乐状态,通过注意出入息消灭杂念。一时二禅之喜乐渐退,回复上述动作,重新获得二禅的喜乐。如同波浪那样,二禅的喜乐是有高有低的。久而住之,成就二禅而住。

在二禅里面,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
由于浸于极大喜乐中,注意力只在出入息,灭杂念和喜乐中转移,寻伺想渐退,以至断灭。这时候的感受,只有喜乐,没有回忆,没有想我等下感受会如何,或者这是什么感受。

每一层的禅定,都有容易被人误会为错误路径为感受。如同进入初禅的身体酸痛不适,杂念奔走,各种忧愁苦恼害怕孤独等感受生起,还有二禅中的精神恍惚,失去一切想,而只有出入息的恍惚状态,如同吃迷幻药那样。这些都会导致人在禅定中停止,或者退却。
禅定,在于专注一心,专注一心就是正道。离开杂念乱想,专注一心就是正道。这中间感受,想法,路程很多,但是都是过程一样。如同善有善报那样,中间曲折无数,但是坚持正确道路,必定导致去到正确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0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禅后为二禅。
在不断寻伺中持续注意呼吸,慢慢呼吸感觉无穷大,以至难以忍受,而生杂念,要求远离,而 ...
jaeger 发表于 21-1-2010 10:58 PM

七窍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窍震动?
1max1 发表于 21-1-2010 11:13 PM

可能可以这么说。

禅定的层次和方式,可以用阿含经内关于禅定部分概括。就是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2-2025 08:06 AM , Processed in 0.11940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