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0-11-2009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12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须了解戒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受持八戒一时得到殊胜功德,却生命中屡屡犯五戒,那罪过其实就是授戒比丘当初随意授戒所要承担的责任了。以后来到生死诸司,福祸对辩,就连当初授戒比丘恐怕也难辞其咎
我了解你的意思,依你这么说,就算不受八关斋戒,只受五戒的人的也未必不破戒。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月 于 10-11-2009 01:25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了解你的意思,依你这么说,就算不受八关斋戒,只受五戒的人的也未必不破戒。
如果短暂受持八戒能有16世为转轮王的福报,却不持5戒,那情况就像布什一样。
你可以想象,比如说一个不守杀生戒的国王,就会为世界带来战争。方便法不应该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3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29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受持八戒能有16世为转轮王的福报,却不持5戒,那情况就像布什一样。
你可以想象,比如说一个不守杀生戒的国王,就会为世界带来战争。
乐观一点去想,受八关斋戒里面也有不少已经受五戒的人,
而那些未受五戒的人,可以透过一天的八关斋戒,
进一步学习持五戒。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月 于 10-11-2009 01:34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乐观一点去想,受八关斋戒里面也有不少已经受五戒的人,
而那些未受五戒的人,可以透过一天的八关斋戒,
进一步学习持五戒。
所以我才说,受持五戒才是八戒的基础。
不论你终生先受持五戒才受八戒,还是受八戒才受终生五戒,重点还是要把五戒的基础打下,才是戒律的精神和宗旨所在。人们既然以戒为师,就要把最基本的五戒变成生活的导师,如果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受持五戒,那不要紧,以后因缘具足了,才受持五戒八戒也不迟。千万不好抱持侥幸讨功德的心理,或一时三刻精进,半生庸碌放逸来受八戒。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4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40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我才说,受持五戒才是八戒的基础。
不论你终生先受持五戒才受八戒,还是受八戒才受终生五戒,重点还是要把五戒的基础打下,才是戒律的精神和宗旨所在。人们既然以戒为师,就要把最基本的五戒变成生活的导师, ...
简单来说,你的意思是说没有受五戒的人是不应该受八关斋?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月 于 10-11-2009 01:46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简单来说,你的意思是说没有受五戒的人是不应该受八关斋?
我只说,八戒的基础是受持五戒,就像建一座高楼的基础那样。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你觉得他们是贪图八关斋的功德而来受戒的,
但我觉得来了就对嘛,最怕你不来受戒。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1:48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只说,八戒的基础是受持五戒,就像建一座高楼的基础那样。
那么我也可以认为即使拥有基础,也未必能够完整盖完整栋楼。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月 于 10-11-2009 01:53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可能你觉得他们是贪图八关斋的功德而来受戒的,
但我觉得来了就对嘛,最怕你不来受戒。
五浊里面许多东西,是害人害己,或是利人利己也难定论,
生死轮回的路上,诸司祸福对辩难测,也就只有完满受持五戒的人可以过关。
我想我要表达得已经足够了,阿弥陀佛!诸德吉祥。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2:0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月 于 10-11-2009 01:57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我也可以认为即使拥有基础,也未必能够完整盖完整栋楼。
基础打好了,要几时盖好楼都不怕倒塌的问题,盖好也只是时日问题。基础没有打好,盖得再高的楼也会倒塌,再多的时日也难盖好。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2:0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2:01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五浊里面许多东西,是害人害己,或是利人利己也难定论,
生死轮回的路上,诸司祸福对辩难测,也就只有完满受持五戒的人可以过关。
我想我要表达得已经足够了,阿弥陀佛!诸德吉祥。
我要表达的,只是要尽量简单的去看待一些事情就好了。
唵嘛呢叭咪吽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9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不受戒的人,就像人的手在火中执取所欲。
真正受戒的人,就像人的手突然觉知在火中执取所欲,会感觉痛而不敢再把手伸入火中。
我们知道戒的积极意义,就应该对戒有所正见,并宣扬之,不应为了方便人们的欲望滋长,而任由人们误解戒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9 02:5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09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1-2009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1-2009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可吃得真饱,可能我的食量小吧。
虽然不是很丰富的饭菜,但很感恩能够坐在那边,很安乐的享用这顿饭,也希望世界的人们,能够拥有一顿安乐的午餐。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09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支布薩
節譯自A 8:42; IV 251-54
蔡奇林譯
本經敘說:佛為在家弟子安立的八條戒法。這是在五戒的基礎上,進一步節制個人日常生活的享受(感官之樂);也就是從節制傷害性的行為(不害),提升到節制享樂性的行為(離欲),以作為一種超越世俗的練習與進一步禪修的基礎。
「比丘們!行八支具足的布薩,有大果報、大功德、大光輝、大遍滿。怎樣行八支具足的布薩,有大果報、大功德、大光輝、大遍滿?」
五根本支
「比丘們!此處,聖弟子這樣省察:『阿羅漢盡形壽捨殺生,離殺生,放下刀杖;有羞恥心,有憐憫心,同情、利益一切生物、有情。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一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不與取,離不與取;只取所與,只期望所與;不偷盜,維持自己的清淨。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二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非梵行,行梵行,修遠離行,離淫欲下劣法。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三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妄語,離妄語;說真實語,值得信賴;真實、可靠,不欺世間。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四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飲酒—榖酒、果酒等種種酒類放逸處,離飲酒—榖酒、果酒等種種酒類放逸處。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五個支分。」
三增上支
「『阿羅漢盡形壽受一食,戒除夜食,離非時食。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六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觀看歌舞、音樂、戲劇,捨花鬘、薰香、塗香的穿戴、裝飾、裝扮。離觀看歌舞、音樂、戲劇,離花鬘、薰香、塗香的穿戴、裝飾、裝扮。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七個支分。」
「『阿羅漢盡形壽捨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只使用卑床—或小床,或草敷之具。我也於今日,此日此夜,以此支分仿效阿羅漢,而行布薩。』這是具足的第八個支分。」
八支布薩功德
「比丘們!行這樣八支具足的布薩,有大果報、大功德、大光輝、大遍滿。有多大的果報?多大的功德?多大的光輝?多大的遍滿?」
「比丘們!譬如有人主宰、支配、統治擁有廣大七寶的十六大國,即:鴦伽、摩揭陀、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梵伽、拘樓、般闍羅、摩車、蘇羅先那、阿攝迦、阿般提、犍陀羅、劍菩闍,其果報也值不上八支具足的布薩之十六分之一。為什麼?比丘們!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五十年,是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五百天年為四天王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四天王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一百年,是三十三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一千天年為三十三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三十三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二百年,是夜摩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二千天年為夜摩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夜摩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四百年,是兜率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四千天年為兜率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兜率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八百年,是化樂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八千天年為化樂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化樂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比丘們!人間一千六百年,是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那種夜,三十夜為一月。那種月,十二月為一年。那種年,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的壽量。比丘們!有的女人或男子,行八支具足的布薩,身壞命終後,轉生為他化自在天的一員。—這是有可能的。比丘們!因此才說:人間的王權,比起天樂,實在微不足道。」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issue.asp?article=98.98.6.20$32.htm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09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GUTTARA NIKAYA 8.39
Abhisanda Sutta
奖励
佛陀:“比库们,在这世间有八种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导向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那,怎样获得此八种功德呢?
佛陀:“如果,有多闻的圣弟子们皈依佛,这是第一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如果,有多闻的圣弟子们皈依法,这是第二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如果,有多闻的圣弟子们皈依僧伽,这是第三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接着说:“在此,有五种施舍,五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
佛陀:“因此,当多闻的圣弟子们戒除杀生,夺取他人的性命,就这样,他给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在他给与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的同时,他也可以分享免于危难,免于憎恨,免于压迫。这是第一种施舍,第一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这就是第四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因此,当多闻的圣弟子们戒除偷盗,夺取不给与的东西,就这样,他给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在他给与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的同时,他也可以分享免于危难,免于憎恨,免于压迫。这是第二种施舍,第二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这就是第五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因此,当多闻的圣弟子们戒除淫邪,过着不淫邪的生活,就这样,他给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在他给与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的同时,他也可以分享免于危难,免于憎恨,免于压迫。这是第三种施舍,第三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这就是第六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因此,当多闻的圣弟子们戒除妄语,不说不真实的话,就这样,他给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在他给与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的同时,他也可以分享免于危难,免于憎恨,免于压迫。这是第四种施舍,第四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这就是第七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因此,当多闻的圣弟子们戒除令人麻醉的饮料,不喝导致麻醉的饮料,就这样,他给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在他给与免于危难,他给免于憎恨,给免于压迫于所有无限量的众生的同时,他也可以分享免于危难,免于憎恨,免于压迫。这是第五种施舍,第五种极大的施舍,即原始的,长久的,传统的,古老的与纯净的。它从开始的时候就是纯净的,是公开不被怀疑的,是永远公开不被怀疑的,是被有智慧的行者与教士所知见的。这就是第八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佛陀:“就是这八种有功德的奖励,那就是,善巧的奖励,有福的奖励,天界的奖励,是导向于快乐的奖励,是导向于天界的奖励,导向如愿的奖励,是极享受与吸引的奖励,是导向幸福与快乐的奖励。
http://buddha-spath.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