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PASP1688

从来没有带业可以脱离轮回的道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009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ASP1688 于 1-11-2009 06:38 PM 发表
从来没有带业可以脱离轮回的道理。
只有一些hardsell 佛教的人士所吹牛吹出来的。
我们可以作的是极力一面作善事一面忍受来等待那个时候的出现。
业力可能要经过很多次的轮回才消化。
只有耐性的等才可以。


生死轮回跟十二因缘的“有”有关。

至于所谓的来生恶业,来生善业,跟解脱生死的圣人已经没有关系。所以业跟"有"是两回事。

可是现代的新大乘思想,一直把业看成是轮回的原因,所以发明出带业往生这样的思想。

不带业往生,不带业往生有什么问题呢?往生并没有脱离生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11-2009 09:44 PM 发表


生死轮回跟十二因缘的“有”有关。

至于所谓的来生恶业,来生善业,跟解脱生死的圣人已经没有关系。所以业跟"有"是两回事。

可是现代的新大乘思想,一直把业看成是轮回的原因,所以发明出带业往生这样的思 ...


你讲的好像没有分别。
生死轮回跟十二因缘里面的任何一个都有连贯性吧!
不单是“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9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ASP1688 于 2-11-2009 09:48 PM 发表


你讲的好像没有分别。
生死轮回跟十二因缘里面的任何一个都有连贯性吧!
不单是“有”


”有“是十二因缘其一,有连贯性已经是common sense。

我假设你知道这个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9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11-2009 09:44 PM 发表


生死轮回跟十二因缘的“有”有关。

至于所谓的来生恶业,来生善业,跟解脱生死的圣人已经没有关系。所以业跟"有"是两回事。

可是现代的新大乘思想,一直把业看成是轮回的原因,所以发明出带业往生这样的思 ...


往生并没有脱离生死。
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9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ASP1688 于 2-11-2009 09:55 PM 发表
往生=???


这只是简单的数学,

往生 = ???
往生  = ?^3

设 往=P

P生 = ?^3
   生 = (?^3)/ P

设 ?=1,那么 生 = 1/P

这证明一件事。。。 当往越小,生就越大。这启示一件事,当一个人越不想往,他就越生。

明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9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素还真 的帖子

這是''自閉樂''的數學方程式,

就連''愛因斯坦''都讚嘆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2009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ASP1688 于 1-11-2009 09:26 PM 发表




这个“准备”怕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到时又是什么年代了。。。
苦寂灭道=理论上的“唯一”,而实行的方法必有很多。

真悲哀。
以后还有几样东西要问你们。
先谢了。

这就看您用什么角度和观点来看待苦集灭道,即佛陀说的四谛。
明白四谛的人知道执著无常的事物将会带来烦恼(苦),而透过八正道的修习则可以摆脱这些烦恼。
因此,真正明白这道理的人并不感悲哀,反而会更精进

《佛陀的启示》- 四圣谛  
1。第二章 苦谛
人生的实相。一切苦难、忧患、喜乐、缺陷、不如意、无常、无实,都是人生的实际。关于这点,我们要做的,清处而澈底地了知这苦的事实。

2。第三章 集谛 ── 苦之生起
苦的根源。这根源是贪欲、“渴(爱)”以及伴随著它们的种种染污不净法。仅仅瞭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抛弃它、袪除它、消灭它、根绝它。

3。第四章 灭谛 ── 苦的止息
涅槃、绝对真理、最终实相。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去亲身体证它。

4。第五章 道谛
导向体证涅槃之路。但仅仅有了对这“道”(八正道)的智识,不论多么澈底,都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依教奉行,锲而不舍。
资料来源:觉悟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limen 于 2-11-2009 11:28 PM 发表
這是''自閉樂''的數學方程式,

就連''愛因斯坦''都讚嘆不已.


谢谢规门主赏面鉴赏,相信门主也获得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9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素还真 的帖子

我何止快樂這麼簡單,

這裡的一花 ,一草 ,一木 ,一動 ,一靜,

網友分身 ,假扮正邪火拼的刺激,

會讓我開心笑到進棺材 ,不枉此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9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3-11-2009 11:03 AM 发表

这就看您用什么角度和观点来看待苦集灭道,即佛陀说的四谛。
明白四谛的人知道执著无常的事物将会带来烦恼(苦),而透过八正道的修习则可以摆脱这些烦恼。
因此,真正明白这道理的人并不感悲哀,反而会更精进 ...


如果你去教书,同学会逃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10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无法悟道而苦恼就就是等于无法灭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10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这才是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10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没有带业可以脱离轮回的道理。
只有一些hardsell 佛教的人士所吹牛吹出来的。
我们可以作的是极力一面 ...
PPASP1688 发表于 1-11-2009 06:38 PM

这和沙门果经提及的六师外道之一末迦梨瞿舍梨的教理是一致的。

 (末迦梨瞿舍梨的教理)
  18.尊者,又有一次,我去见末迦梨瞿舍梨 ,互相寒暄与问安之后,我坐在一旁,请问他说:尊者,世间有各种行业,如:训象师、训马师、马车夫、弓术家、搬运工、兵营将官、突击兵、皇家重臣、前线军、骑牛军、军队勇士、铠甲兵、家奴、糖果商、理发师、侍浴者、厨师、制花环者、洗衣工、织工、编篮者、陶艺家、统计学家、会计师及类似性质的其他行业。所有这些人都享有他们的行业当下可见的成果:他们本身得到快乐与欢喜,并且将快乐与欢喜带给他们的父母、妻儿、朋友和同事;他们对沙门与婆罗门所作出的殊胜供养能导向善趣、结成乐报、引生天界。他是否能指出当下可见的沙门成果? 
  19.当我说完之后,末迦梨瞿舍梨对我说:“大王,众生的烦恼没有因或缘,不具备任何因缘,众生就生起烦恼;众生的净化没有因或缘,不具备任何因缘,众生就得以净化。没有自决定、没有他决定、也没有个人决定。没有能力、没有活力、没有个人力量、也没有个人刚毅。一切有情、一切众生、一切生物、一切灵魂都是无助、无力、无能的。他们透过命运、环境与本质而进行转变,在六类人当中经历苦乐。
  [众生]有一百四十万种主要的生起形式、六千种[其他形式]及六百种[其他形式]。有五百种业、五种业、三种业、满业及半业。有六十二道、六十二小劫、六类人、八个人生阶段、四千九百种谋生法、四千九百种修行人、四千九百种龙宅、二千根、三千地狱、三十六尘界、七个有想有情界、七个无想有情界、七种节生植物、七种神、七种人、七种阿修罗、七大湖、七种主要的结、七百种次要的结、七种主要的绝壁、七百种次要的绝壁、七种主要的梦、七百种次要的梦、八百四十万大劫。愚者与智者在这些当中流转之后,就会同样达到苦的止息。
  虽然有人会想:“籍着道德修养、或持戒、或头陀行、或梵行,我将能使未成熟的业成熟,以及去除已成熟而现起的业。”--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苦乐都是早已决定。轮回的界限是固定的,既不能缩短,也不能延长;既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就好像一粒线团被抛掷出去时,它会松开地滚下去,直到线的尽头为止;同样的,愚者与智者流转(固定的期限),然后他们都达到苦的熄灭。”
  20.如是,尊者,当我请问末迦梨瞿舍梨可见的沙门果时,他却解释透过在轮回中流转而净化[的教理]给我听。尊者,就像有人被问到芒果时,却谈论有关面包果的事;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谈论有关芒果的事。同样的,当我请问末迦梨瞿舍梨可见的沙门果时,他却解释透过在轮回中流转而净化[的教理]给我听。尊者,那时我心里想:“像我这样的人不应该想要刁难活在他自己领土上的沙门或婆罗门。”因此,我对末迦梨瞿舍梨的话既不随喜,也不反驳。然而,尽管既不随喜也不反驳他的话,我却仍然感到不满意,但是一句不满意的话也没说。我没有接受,没有信奉他的教理,就从座位上起身、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10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有业力,如果修得好,一样是可以脱离轮回.
佛陀时代有一个出了名的杀人魔ANGULIMALA,杀了很多的人,但后来被佛陀渡化了,而且还证得了阿罗汉果,杀人的恶业在他身上没有成熟的机缘.

会不会脱离轮回,取决于一个人的业力和愿力.
如果证果了,当然有能力不在轮回.
但证果了,如果他发愿要回到六道渡众生,那他还是能够回来的.
舍利弗和目建连都证了阿罗汉果,但他们还是会回来,行菩萨道,也会有一天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10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摩尼也是因为自己的业力才会在人道出生而不是天人道吧?那么除非是释迦摩尼涅槃前已经消除掉自己几辈子累积下来的的业力,不然的话就是带着业力脱离轮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0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明明已讲作人应该自作自受,自食其力和自强不息。
他老人家已讲他没有能力为你承受这些混帐的帐目。
为什么后来会有佛力加持之说?
想是有人逃避了现实了。
PPASP1688 发表于 1-11-2009 06:58 PM


逃避现实的人多得是。。。。
就如下面这个人。。。


算了吧!
戒掉不如化掉。

问题是要怎样化掉。
PPASP1688 发表于 1-11-2009 08:54 PM



明明“戒掉”是答案,却还想妄想“化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010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相信开头推荐理智想法的佛陀会360度转变去讲虚无缥缈的无量经。
阿弥陀佛是有。而且在生死关头威力奇大 ...
PPASP1688 发表于 1-11-2009 07:47 PM


生死關頭
要一心不亂地提起“阿彌陀佛”是多難的...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假若不是平時有修持,別説一心不亂...就要提起“阿彌陀佛”4個字都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0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不想轮回。。。。
你有办法吗?
PPASP1688 发表于 1-11-2009 08:46 PM


簡單的來説...
    讓你的苦滅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11:42 AM , Processed in 0.12445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