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5|回复: 9
|
许多为人父母都可能忽略的问题 :学习障碍
[复制链接]
|
|
学习障碍
在学习上,许多令父母头疼的孩子并不是不会解题,而是一些看上去属于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例如明明式子列对了,答案也得出来了,却在抄写得数的时候把个位十位弄颠倒了,如把“39”抄成“93”;再比如说经常把汉字的左右偏旁部首完全抄反了,把“郑”写成“朕”等等……有些家长只要一遇到这类问题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不专心,而没有从根本上去仔细考虑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结果把孩子弄得整日惊惶失措,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到最后对会做的题也变得万分厌恶。
对待这类问题的孩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要看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是不是达到了他实际年龄的水平。特别是在做大量的作业或抄写中,如果孩子视觉分辨能力不佳,视觉广度又跟不上任务的要求,就容易忙中生乱,错误百出。数学计算中各种近似的符号,看上去简单,对初学者来说却是难于记忆的,所以常常被看串、看漏、看错位等;而语文中汉字的抄写与辨认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因为汉字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角度的关系、线条的长度和数量都决定着字写得是否正确,汉字笔划的复杂性也困扰着视知觉能力较差的孩子,稍微有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看得不正确。 其次,要注意到抄写时错误也可能是由于儿童还没有发展出很好的左右观念的缘故。有些孩子虽然能分清自己的左右边,但问到他别人的右边时,他又会思考半天拿不准主意,而在数学计算和生字辨认时,都存在区分左右的问题。如果大脑中的单边优势尚未建立,传入大脑的信息很可能不能在头脑中正确反应,或于传导过程中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的外部信息对这样的儿童来说是混乱的,个位和十位,左偏旁与右偏旁也许正确地投射到大脑中、但被认知到的却与实际相反,这是因为儿童没有可靠的经验来决定哪边是左哪边是右。还有些孩子列式中上下稍微有点对不齐,就会看错,把十位与个位相加。这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垂直感的缘故,而方向感、垂直感都需要在运动过程中才能获得。这种孩子一般还会伴随着其他学习问题的出现,如把“b"写成“d",把“p”写成“q”等等。
根据问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方法补救儿童的学习能力才是明智可靠的。对于运动功能落后的儿童,重点是在大量的运动过程中训练他建立空间观念;而提升视知觉落后儿童的能力,则可以利用剪纸、着色、走迷津、拼图等方法,练习眼睛对各种图形、线条和空间的体认,如果不断地给以练习或视觉刺激,就能由简而难地提升视觉记忆和辨别功能,奠定以后识字、写字与阅读的基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障碍学生的特征及表现
学习障碍学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智商在<9=449之间)却又在学习中表现出一两门课显著落后的学生。他们不包括弱智、身体残疾和情绪困扰的学生。他们虽经努力而收效甚微。具体表现在:(1)阅读上,速度慢,甚至不能把印在书上的符号变成有意义的观念,不能理解阅读内容。(2)数学方面,心算笔算脱节,时间、空间定向困难,把题看错,倒着算,难守恒等。(3)书写上难以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难以记笔记、抄题、写字姿势不规范,但在其它方面如打字、驾车、弹琴却能自如。(4)言语障碍。由于词汇量少,言语表达能力极差,记忆声音、、单词困难,不能拼音,理解语言差,因而影响到阅读、书写和社交技能的形成和发展。(5)行为协调困难。在大动作上笨拙,精细动作上(系鞋带、在线条内涂色等)手脚不灵活,也不熟练。(6)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易分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障碍的行为疗法
通过对行为的控制,再加上认知上的协调就可缓解学习障碍问题。
(一) 进行归因训练
努力归因是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他们研究发现具有成功倾向的儿童大多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学业挑战,倾向于将成功原因归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够。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则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将成功归因于偶然的因素。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对失败的归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样的信念: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即努力与否是一切行为成败的根本原因。其训练手段如下:一是韦纳的归因分析,用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行为原因,并由一名受过一定训练的教师对个人及整个小组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归因。然后要求每人填表,从一些备选原因中选出与自己行为最有效的因素,并对其作用的程度作等级评价。这样,可发现学生的归因特点,找出偏差,发展其积极的归因。二是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训练是自我强化、增强信心的好方法。其方法如下:(1)目的、价值要明确,目的越明确、价值估计越大而且在自己能范围之内,越有自我效能感。(2)通过自我激励、长辈朋友的肯定能增强自我效能感。(3)任务难度适中甚至偏低,多让学习障碍者体验到一次性成功。(4)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可获得主观上的满足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在原因、认知问题解决后,应从行为方式上去解决问题。
1、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去想象学习的难处,这样多次的反复后,会降低学习的紧张程度,不自觉地就进入学习状态了。
2、观察学习。提供可模仿的录像和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学习行为的反应正确率。
3、强化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教学中,可用在该生姓名后插小红旗(或小红花)等方法,看谁先达到教师规定的量,谁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每期的优胜者可获得一次较大型活动的入场券、游园票、甚至家长支持下的一次旅游、社会实践等。
4、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时间发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学生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3)在体力和精力上存在着同样的投入效果却差异很大,这有一个合理使用体力和精力以及使用时机问题,这些都得教给学生。
5、保护学生的上进心与自尊心。(1)“赏识教育法”是转变学习障碍生的有效方法。(2)“分糖果法”讲的是陶行的教育艺术是把正确的道理寓于分糖果中,让学生既知道哪儿错了,又能终生不忘而受益。总之,爱心、耐心和方法正确是对学习障碍学生治疗的最佳办法。
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语文的心理历程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异常,以至于、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拼字、或演算等方面显现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些异常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调、阅读障碍、和发展性失语症等情形。此一词并不包括以视觉、听觉、动作障碍、智能不足或环境、文化、经济等不利因素为主要因素所造成的学习问题。
转自《新需要》
[ 本帖最后由 christyne 于 23-4-2009 01:03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障碍儿童的表现
1、在日常生活方面
(a)健忘;
(b)动作迟缓、不灵巧;
(c)不考虑时间和场合乱开玩笑、恶作剧;
(d)自理能力差;
(e)时间概念差;
(f)袜子、鞋子左右不分,服装不整洁,仪容不整洁;
(g)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
(h)在学校里常忘记做值日;
2、学习方面的特性
(a)不能记住汉字和英语单词的拼法,会读错形状相似的文字,读文章跳行、跳字;
(b)不能按进度进行语文、算术的学习,写字慢、完成作业、考试等比一般孩子需要时间长;
(c)在集体场合下不能理解别人的讲话;
(d)即使能听声音,对关键的音不能接受,常常将单词的音搞错;
(e)不能正确书写,常写镜像文字(反字)、漏字、错字;
(f)文章杂乱,容易搞错介词,只能写格式化的文章;
(g)对图形的理解、定位困难;
(h)不能理解题意,逻辑思维差,推理判断困难;
(i)说话没有条理,词不达意,对方难以理解;
(j)现在时、过去时概念不清。
3、对人关系的特征
(a)不能融入集体,被同学排斥,没有朋友或者朋友很少;
(b)从不主动与同学讲话或邀请朋友玩;
(c)不能连续会话;
(d)不认生;
(e)不加思考,简单地按别人说的去做;
(f)不关心集体,不知道同班同学的名字;
4、运动能力方面特性
(a)手指不灵巧,不能很好地使用剪刀、筷子等;
(b)不能很好地解扣钮扣,系鞋带;
(c)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常常表现为同手同脚;
(d)对球类运动、跳绳等全身运动协调困难。
5、其他方面的特征
(a)容易被人欺骗;
(b)方向感差,常常迷路;
(c)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
(d)多动,注意集中困难;
(e)内向,害羞;
(f)自我控制力差,粗暴;
(g)固执、任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障礙(1)‧家有學障兒‧他鄉取經教療方
2008-08-04 22:01
可能你從來也不知道,原來快樂學習對某些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智商140分的孩子,在基本聽寫測驗中只拿20分?你甚至想像不到,當一個小孩患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fficulties)之後,全家人的生活會產生那麼大的改變。
一天,當發現侄兒患上了學習障礙,全家人陷入慌亂,疲於奔命到處尋醫時,身為姑姑的蘇慧勤上網找到了良方,甚至越洋尋訪,驚喜地發現了一套治療方法,最後更造就了檳城“Kidz Grow”學習障礙中心的創立,自此也改變了蘇慧勤的命運。
說到學習障礙,我不得不對它加以解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誤解了學習障礙是智障。事實上,學習障礙的孩子課業表現不好,並不是因為笨、懶惰或者不認真,也不是因為智力低下、自閉症或聽力、視力、人格上的缺陷。
學習障礙是基於腦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不同,使得他們在聽說讀寫上無法用一般人的方式學習,導致他們在學習上產生困難,如注意力缺陷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閱讀障礙症、動作協調障礙、計算障礙、聽覺處理失調症、以及視覺處理失調症。
愛因斯坦也是學障者
然而,很不幸的是,他們時常被父母與老師誤以為學習緩慢、頑皮、懶惰、不開竅或不合作,更為了一些因為他們無法幫助孩子解決的問題而處罰他們。這樣的誤解,久而久之導致他們放棄課業,自甘墮落,間接扼殺了孩子的未來。
其實學習障礙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他們只是某一部份的認知能力有缺陷。若得到適當的幫助,發揮天賦潛能,學習障礙者也可以成功。而你一定想不到,愛因斯坦、邱吉爾、洛克菲勒、李光耀、湯告魯斯等人都是著名的成功學障者。
他們能成功,都是因為在學習上受到阻礙時,會用其他管道來取代,但是卻比別人下更多工夫,學習時間也比別人長。相反的,若他們有正常的學習能力,他們的成就將會比現在更無限宏大。
也因為一個小孩的影響,才有了今天的“Kidz Grow”學習障礙中心,讓原是會計顧問的蘇慧勤(四十餘歲),放下了已進入軌道的工作,決定走另一條更困難的開發之路,因為她希望可以幫到更多人,覺得做這個更有意義!
回首幾年前,因為侄兒無法順利書寫,也無法專注聽人家說話,接著被診斷為過動兒,要常常吃藥治療。吃了藥之後,也因為副作用,父母突然覺得這個孩子變得不是他們的兒子了,全家人都陷入了恐慌。
接下來的日子簡直就是煎熬,他們常常抱著他往醫院尋醫,醫院跑遍了,土方也問盡了,就是沒有什麼改變。直到有一天,蘇慧勤在網絡上搜尋到一則有關治療學習障礙的Play Attention治療法後,決定遠赴新加坡咨詢,碰碰運氣。
買專利‧對學障兒是恩物
找上門之後,蘇慧勤這才知道原來它是新加坡一間學習障礙中心,專門治療學障者,也驚覺這麼多人面對著同樣的問題,最後她不只帶回了治療方法,還在看到侄兒有顯著的改善後,決定買下了專利,在檳城及吉隆坡創辦了第一間治療學習障礙中心。
因為侄兒的問題,使她更能感同身受,這樣的遭遇,也讓蘇慧勤驚覺我國沒有一個專門治療學習障礙者的方法,即使是醫院也沒有這種專業。
能夠找到專門治療學障者的方法,對學障者來說,簡直是天掉下來的恩物。使他們不再彷徨,不用再尋覓奇門遁甲,也帶來了更多希望,繼而推動了她創立中心的念頭。
“我們希望能提高大眾對學習障礙的意識,了解什麼是學習障礙,幫助及教育父母去尋找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即使小孩有這種症狀,也希望父母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一定要盡早治療。”
打與罵‧弄巧反拙變叛逆
“不是不為,而是不能為!”Kidz Grow學習中心治療師謝衡珊覺得很多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患有學習障礙,甚至不懂孩子面對了這樣的問題。打罵往往只會讓他們自信心受損,反而弄巧成拙,使他們變叛逆。
草創初期,修讀心理學的謝衡珊剛好加入了中心行列,想不到受訓之後,她的第一個實驗品就是負責人蘇慧勤的侄兒。她說,這個小朋友聽不懂我們說的話,不懂得表達,也不能專心看完一本書。
接著衡珊喜悅地說,在做了兩個禮拜治療後,小朋友竟然自動拿出課外活動以外的書來讀,甚至告訴父母他要買書,“大家都興奮极了,到了書店就說,你要什麼,隨便拿。”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個小朋友的問題也會使到家人深陷痛苦,他的改善,也深深地影響了身邊的所有人。”
3歲後‧表達發展過程變緩
學障治療師謝衡珊說,多數學障者是在3歲之後,表達與發展過程變緩,小學一年級時最明顯,尤其是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成績很差。一直到二三年級,他與一般學童的學習能力差距就愈來愈大。現實的社會又以成績為主,若功課一不好,他們就有壓力,也影響了他們的未來。
但是家長只會覺得為什麼他們的功課就是做不好?不了解他們真正所面對的問題。生活上比較具體的表現包括,鞋子常常穿錯邊,套錯袖子,左右不分,看不到立方體,部首分不清楚,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充沛、過動)等等。
學習障礙特徵:
1. 閱讀困難:認字或拼讀困難,“b”與“d”不會分,閱讀速度很慢且常常發生錯誤,常有跳行跳字的現象。
2. 書寫困難:字的仿寫或書寫有困難,筆劃很難辨認,如“部”與“陪”,或者句子不完整。
3. 運算困難:無法瞭解數字之概念、無法心算、需用手指或實務操作才能計算,或者看不到立方體圖形。
4. 推理困難:理解文章隱含意義或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弱。
5. 聽覺處理困難:對於老師複雜的指示或者是冗長的上課內容不能理解。
6. 口語表達困難:對於上課一些問答無法說清楚。
千名孩子
90%克服障礙
提供學障者檢驗和訓練的Kidz Grow於2002年在新加坡創立,並於2005在大馬提供以腦為本的治療課程來幫助3至16歲的孩子。目前,吉隆坡和檳城的Kidz Grow已協助近千名孩子克服學習障礙,僅在大馬,成功率就高達90%。
這是全馬唯一提供一站式的心智發展中心,並根據學習所需之5大條件提供3大治療課程,即訓練注意力的Play Attention、訓練聽覺系統的Fast For Word,以及訓練感覺綜合及運動技能的Revamp。
转载自光明日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過動失調症‧早發現早治療
學習障礙(3)‧過動失調症‧早發現早治療
2008-08-05 17:51
擁有20年開辦幼兒院經驗的王秀芳和任職律師的丈夫誕下兒子Terence之後欣喜不已,但Terence卻患上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失調症(ADHD),為了協助兒子開拓更美好的明天,王秀芳毅然卸下幼兒院的事業,帶著孩子到吉隆坡求醫治。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適當的醫療管道下,現年9歲但體重一直維持在13公斤左右的Terence,於短短7個月內增加了好幾公斤,以及讓原本只有4歲的成長指數劇增至7歲的成長指數。這一切的進步,令雙親雀躍不已,對於孩子的未來更是信心滿滿。
“早發現,早治療”是王秀芳語重心長的一句話。
沒有人相信,擁有20年開辦幼兒院經驗,終日和小朋友為伴的王秀芳,竟然察覺不到自己的孩子患上ADHD症;如果不是被老師的一句話敲醒,相信迄今王秀芳還以為孩子是因為學習進度緩慢,不愛講話而已……這險些令她誤了孩子的一生。
“我真的以為小時候的他只是不愛講話,或許是因為家中沒有同齡的孩子陪他一起玩的原故。後來經醫生檢查,才發現原來這麼‘大鑊’。”
想起當初醫生宣佈孩子患上ADHD那一刻,王秀芳和丈夫的心猶如被鐵搥重重的敲了一下,當下心中只有擔心和苦惱,不知該如何下手拯救孩子。如今,夫婦倆才真正的放心且開心。
“其實他在去年8歲才開始接受治療還是遲了一點,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相信他取得的進度會更大。”
早在Terence4歲時,他就給了父母種種“提示”,例如只會叫爸爸、媽媽、書、吃等單字,根本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此外,他也出現行為上的偏差問題,包括容易衝動、不專心、吸收能力差、愛“霸佔”媽媽等,但他的這些“提示”,只是讓爸爸和媽媽以為“小朋友都是這樣的”,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除了自以為是的心態拖延了孩子的治療外,親友經常掛在嘴邊的“慢慢就會好了”,也是讓夫婦倆放心的原因,因為可以讓孩子“再等一會兒”。
“Terence非常聰明,他在華小讀一年級時就考獲60、70分,算不錯了。然而他的學習態度還是出現問題,例如不專心、常在課室上走動等等。上了二年級,他的成績突然退到只考得30分……這看來有點不對勁。”
此時,一位老師提醒王秀芳應盡快帶孩子進行檢查,以瞭解孩子到底是哪方面不對勁。經醫生檢查,最終確定Terence是ADHD患者。
千里迢迢尋治療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治療和教育,王秀芳毅然決定和孩子從彭亨搬遷至吉隆坡,為孩子尋找最好的醫生、私立學校以及特殊教育機構。在短短7個月內,王秀芳看到了孩子的大轉變,這令她覺得孩子的未來是有希望的,讓她欣喜不已。
從職業女性變成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全職媽媽,王秀芳一點也不後悔,“只有24小時的母親才能捉摸到孩子的一切,唯有瞭解他的一切,才可以真正幫助他,愛護他。”
對於孩子這7個月來的轉變,王秀芳是難以言喻的興奮,“他長肉了,以前體重一直維持在13公斤,現在則重了幾公斤。上回檢驗他的成長指數只有4歲的程度,但現在竟然有7歲程度……試問還有甚麼比這還讓我高興的?”
從藥物、均衡飲食、學校教育,直到在家生活料理培訓等,王秀芳樣樣上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孩子最好的。
由於恆心和毅力,所以王秀芳成功的糾正了Terence的學習障礙,因此,她希望家中若出現患有類似症狀孩子的家長們,不要因為害怕或覺得羞恥而耽誤醫治,畢竟孩子的未來就掌握到家長的手上。
對症下藥
孩有光彩明天
直到今天,醫學仍無法提出證據,到底2名專業人士,如何會誕下一名患有ADHD的小孩。
王秀芳表示,沒有人可以針對學習障礙者、自閉兒、過動兒或ADHD患者患病的因素給予任何詮釋,它的誘發原因有很多,但也有可能是其他“不明確”,即醫學無法證明的因素所導致。
“例如遺傳,吃的食物、住的環境受到污染,懷孕時,生產時都有可能會導致有關症狀發生……。”
無論如何,家中如果真的有一名相關症狀的孩子,家長也不必過於憂心,因為它並非不治之症,只是家長會比較辛苦而已。只要對症下藥,找到正確且適合的治療方式,孩子還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個光彩明天。
老師同學各扮演重要角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促使ADHD孩童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的因素,而老師和同學的相處方式,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王秀芳深切的感受到,孩子的進步,有一部份原因是他在健康且愉快的環境下學習,這令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添加信心,且學習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由於Terence長得矮小,因此排隊總是排在第一位,老師這時會對他說:‘你排第一是因為你是整支隊伍的領袖!’雖然只是一句話,但卻給予Terence無比信心,覺得自己很棒。”
我們追求的是甚麼?無非就是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可以自由且愉快的生活及學習。
與孩同步學習
愛心耐心最重要
作為一名母親,王秀芳現今的快樂是文字所無法形容的,尤其當了全職媽媽,她才發現原來在教導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我曾經報讀兩個月的ADHD課程,瞭解到ADHD的相關知識,而在和孩子全天候相處的這7個月裡,我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在教導他的同時,我才知道愛心和耐心是最重要的。”
雖然有人為她永棄大好事業感到不值或可惜,但王秀芳卻不這麼認為;如今她還有一個心願,就是可以和家有類似症狀孩童的家長分享孩子的成長經驗,讓大家在不懼怕不慌張的情況下,攜手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转载自光明日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過動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ADHD被稱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失調症,它和注意力不集中失調症(ADD)俗稱過動或是過動兒行為失調症不一樣。ADHD是一種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症或腦功能輕微失調,屬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性症病。
過度活躍症只是輕微腦功能失調,只要早發現早治療,醫教配合,孩子就能恢復他的天真爛漫和聰明伶俐了。
患有ADD和ADHD的約佔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五到七。其中男性患者較女性患者多十倍。通常首次病發是在7歲,其中8到10歲為高峰。
ADD和ADHD的成因還是一個謎,可能是神經系統傳導不良,也可能是上腦幹或是中腦的前方缺乏活動或刺激引起,或是與環境中的污染物以及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
目前醫生使用一些能刺激中樞神經的藥物來治療此症,因這些藥物似乎能令小孩安靜下來。不過,這種藥有它的副作用,包括睡不好、憂鬱、頭痛、胃痛、食慾不佳、血壓升高、學習不佳、行為異常、發育受阻等。
符合症狀患症機率高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列出14種過動兒的症狀,如果小孩符合其中至少8項,那麼就有可能患上此症。
1.坐著的時候,手腳老是轉來轉去,動個不停。
2.即使叫他好好坐著,他也做不到。
3.一有甚麼動靜,他馬上就被吸引住。
4.在團體遊戲或活動中,老是爭先,不肯好好排隊。
5.問題還沒問完就搶著回答。
6.將規則告訴他,他也不理會。
7.在做事或遊玩時,老是心不在焉。
8.一件事沒做完就急著做下一件。
9.不肯靜靜的玩。
10.一直說話,說個不停。
11.老是喜歡打斷或幹涉別人正在做的事。
12.對他說話,他好像沒在聽。
13.在做事或遊玩時,忘東忘西的。
14.喜歡做些危險的動作,而且絲毫不覺這樣做很危險。
转载自光明日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9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也并非这一方面的专家。我也是因为最近发现自己的侄儿有这一方面的问题,甚至严重到因为功课和考试的压力而导致精神紧张引发危险动作的梦游症才开始发现有学习障碍这种病症。无论如何,以上的资料只能提供给大家一个参考,若真的要确定孩子们是否真的患上这类型的病症还是建议让医生诊断会比较准确。 |
|
|
|
|
|
|
|
发表于 26-8-2009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你的資料。我的表弟有一些以上所說的問題。會參考。 |
|
|
|
|
|
|
|
发表于 26-9-2009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资料 谢谢分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