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1-9-2019 08:5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9-9-2019 08:42 PM
https://m.v.qq.com/page/x/0/s/x0918d9jg0s.html?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
https://m.youtube.com/watch?v=bQe8UygdfeE 9:33
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传说就是武则天曾让李淳风与袁天罡两人为他去踏勘选择陵园龙穴。先是李淳风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九嵕山龙穴吉壤,埋下一个铜钱;后让袁出去寻找,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了这个地方,便从头上拔一根银钗插下去。武则天让人验证二人所选龙穴吉壤是否一致,结果挖开一看,袁天罡的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方孔中。在民间认为袁天罡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9 08: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10-9-2019 08:28 PM
我是纠正一下 历史
其实是 黄巢之乱。
顺便问下,梁山选址
到底是谁先出马放了枚 铜钱?
看到台湾节目视频 好像跟我的认知不一样
(3:22~9:55)
P.S. 刚在Aeon碰到野生YBY
公元635年,88岁的袁天罡病逝,随后下葬在选定的墓穴里。
《旧唐书》记武 氏逝世时“年八十三”,倒推出她在武德七年(624年) 出生。贞观十一年(637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
公元670年,68岁的李淳风仙逝,随后下葬在之前选定的墓穴里。
光阴流转,转眼千年过去了,让后人感到吃惊的是,袁天罡的墓千年完好无损,从没被盗过,而仅隔百米的李淳风的墓却被破坏殆尽,被盗掘的千疮百孔。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秘密后来被历史专家破解了,原来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把长安县部分地区划成了军事重地,而袁天罡的墓恰恰被划到了军事管制区内,李淳风的墓被划在了军事管制区以外。
果然,从唐朝末以来,这里就一直是军队驻扎之地,所以袁天罡之墓就一直被这么保护着,直到建国后,随着国家对古代文物的重视,袁天罡之墓成了重点文物被保护起来了。而李淳风的墓不久就被盗了,因为它在军营之外。
当然,这些都是传闻。事实上,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墓地相距很远,压根就不存在互为“邻居”的情况。在《文献通考》中有过对李淳风墓地的记载,原文记载了14个字:"唐雍县有天柱山,墓在天柱山之东。"
李淳风墓地在陕西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当地有纪念碑和祠堂,清明节的时候,李氏家族还要前去祭拜这样伟大的先祖。
而袁天罡的墓地在四川的邛崃白鹤山。白鹤山是袁天罡隐居的地方。但种种迹象表明,这里也不存在袁天罡的墓地完好无缺。根据《邛崃县志》载,袁天罡的墓年久失修,在战火中早已破败不堪,只是遗迹还在,却也找不到了。后来袁天罡破败的墓地是在明朝天顺年间被人无意中再次发现的,明英宗下令重修,重新修了天宫院,上面有皇帝的亲笔提匾,气势雄伟,有正殿、观音殿、万年台、牛王亭等建筑,成了出名的景观。
总之,袁天罡和李淳风不存在传言的墓地相邻,其墓地应该相距甚远,一个被盗一个千年完好无损的情况应该是不是存的。之所以要杜撰这个说法,无法是想这两位绝代牛人能在死后分出“高低”来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9 09: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ngtk 发表于 10-9-2019 10:05 PM
我说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短命
按照网络说的 袁天罡 活了88岁
袁比李淳风大19岁
隋仁寿二年(壬戌年)(602年),逝世: 670年(67-68歲)
奇怪的是 死于公元645年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9 09: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天罡死于火井县令的任期上。

隋时为资官令,唐武德年间为蜀郡火井县县令。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贞观八年(634年),在其请求下,唐太宗复任他为火井县县令,以让他返回家乡,同年袁天罡卒亡。
扩展资料: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从嶲州召回因受太子李建成牵连而被流放的杜淹、王珪、韦挺,从他们口中得知袁天纲是蜀地卜相方面的旷古奇才,于是下诏要袁天纲到长安晋见。
唐太宗在九成宫显德殿召见了袁天纲,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他与你相比怎么样?”袁天纲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
之后将袁天纲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袁天纲自此成为唐太宗的智囊。
1、玄学成就:
袁天纲著有相书、天文书、风水书多本,其中有《九天玄女六壬课》、《五行相书》、《易镜玄要》、《三世相法》、《袁天罡称骨歌》、《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等,但大多已亡佚不可见。而他受唐太宗诏命,与弟子合著的探究历史动向的《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或许就是《推背图》最初的书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