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众说巴菲特(文本)
他 在全力卖出 国内投资者却在奋力买入
巴菲特:(油价)到75美元一桶的时候我就持比较中性的态度
李驰:我绝对不相信他现在是在倒退
中石油价值几何
李驰:如果油价下降的空间 不足以弥补产品增加 对它造成的正面因素的话 那这个公司的增长迅速就放缓了
蔡木雄:在总市值方面 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我想还是有一比的
一个4年7倍的投资故事
巴菲特:我决定投资5亿给中石油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
朱平:3到5倍的市盈率 全世界的油价都可能在上涨
李驰:大象迟早顺原路回来 去的时候让它冲过去 回来再挖一个陷阱 大象回来就掉下去了
破解巴菲特的投资之道
刘建位:他说 我们就像一个猎人一样
梁军儒:长期投资
李驰:好公司 便宜价位 这是两个最核心的要素
但斌:越战开始的时候 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 一般的老百姓撒丫子就跑了 拿了好企业 他也跑了 巴菲特为什么不跑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回归A股,上市当日,出乎市场预料,以48.62元高开,当日成交量不断放大,成交金额高达699.91亿元,最后以 43.99元收盘,根据当日收盘价计算,中石油的市值高达80501.7万亿,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与中石油在国内被热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今年7 月12日开始到今年10月19日的三个月里,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却分批卖出了他的全部中石油股票,减持的平均股价在13港元左右。
巴菲特:你知道的 有很多像这样很好的企业其实我希望我买了更多 而且本应该持有更久
在巴菲特减持之后的短短的几天里,中石油股价却出现大幅上涨,巴菲特在这一股票上大约少赚了50%。随后巴菲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电视网采访时表态,他是基于价值的评估进行抛售的,并笑言“出手有点早了。”“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把它买回来。”
有人因此认为,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巴菲特卖出中石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难道说股神的投资功力在衰退,难道是他老糊涂了?
如果一个人像巴菲特已经四 五十年 证明了非常成功了 我绝对不相信他现在是在倒退 我个人理解巴菲特 他不是越老越糊涂 而是越老越精明了 市场的短期的波动 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
蔡木雄:做出卖出中石油这么个决定他一定是经过了一个严格的思考 和基于估值的考虑 我觉得作为投资人来说 就应该坚持这种原则 就是说当他认为估值 已经超出他的合理的范围的时候 做出这种卖出 我觉得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十年之后跌得很低的时候(巴菲特)也会买啊 一般的老百姓 会等到十年之后再买吗 时间要足够长 好多人 今天卖掉 明天涨了他就觉得叫踏空了 涨20%他就觉得踏空了 大象迟早顺原路回来去的时候让它冲过去 回来再挖一个陷阱 大象回来就掉下去了 这是屡试几百年不爽的非洲土著猎象的方法
所以巴菲特要捡回来这句话 我绝对相信 不是说没有机会 绝对有可能
巴菲特为什么卖出中石油?这和中石油所处的行业有关,石油行业周期性比较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石油价格紧密相关,因此比较适合在行业低迷时买入,景气之时卖出。
如果石油在30美金一桶的时候我们很乐观 如果到了75美金 我不是说它就下跌 但是我就不像以前那么自信 30美金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价格 根据石油的价格 中石油的收入 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未来十年石油的价格我对此并不消极 不过30美金一桶的时候 我非常肯定到75美元一桶的时候 我就持比较中性的态度 现在石油的价格 已经超过了75美金一桶
因为中石油 它的盈利的模式是非常简单的 一个是产量的增长 去做一个预测 还有油价 所以如果油价下降的空间 不足以弥补产品增加 对它造成的正面因素的话 那这个公司的增长迅速就放缓了 如果公司增长放缓了的话 那这个公司的股价 通俗一点 上升就那么强劲了
一边是巴菲特在13元价位清仓,另一边是国内投资者以3倍以上的价格蜂拥而入,到底谁对谁错,目前没有人能够下定论,只能留给时间去检验。历史上,巴菲特也曾经因为卖出而后悔异常,比如他在1952年卖出全部GEICO持股;在1993年后期,卖出大都会;在1998年卖出麦当劳。对于麦当劳的卖出,他称这次行动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错误;他说,如果1998年那一年什么也不干,只是去电影院吃爆米花看大片,投资结果都可能会更好。
那么,对于中石油而言,双方出现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在哪里呢?蔡木雄,安际投资董事长,他也是中石油的股东,在2003年,他几乎与巴菲特同时买入中石油,并且一直持有到现在,到目前为止,他在中石油这支股票上已经获得了超过10倍的收益。蔡木雄分析,这两者之间差异可能是来自大家对中国的不同理解上。
蔡木雄:他作为一个外国投资人来说在对中石油进行估值的时候 实际上他也是会有某些困难所在 据说巴菲特在投资中石油的时候他当时找年报 并没有找到有英文的年报 他要看中石油的年报的时候 还要特意请来一个翻译把年报翻译成英语 他可以阅读 所以从这个角度 也可以理解
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说 来理解一个重要的企业 他还有存在相当一定的障碍和相当一定的困难 打个比方 在投资领域里面有一个对这个公司 进行估值的时候 有一个风险溢价的问题 那么你这个风险溢价要定多少 他就跟这一个公司的 你对公司的把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对这个公司的发展 你越把握 它的确定性越高 那么所需要的要求的风险溢价就越低 在理解我们中国的具体国情上新兴加转轨这么一种经济体他觉得也会或多或少 遇到某些困难 因为作为中石油来说 这是一家国有的石油公司 除了要为股东利益作为原则 进行经营之外还承担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义务 社会职责比如像在我们中国来说 前成品油的价格 还受到国家的控制 你看 原油的价格 WTI从年初到现在大概涨了46%左右 那么我们国内的成品油的价格
不升反过来可能还有所下降 再有 就是比如像天然气的价格 我们也是非市场化的现在像天然气的价格 我们国内 是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所有这些 对于中石油的 盈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在这点上可能巴菲特 作为一个外国的投资人来说 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我们中国的这种具体国情 但我们作为国内的投资人来说 我们在这方面 我们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就认为我们国家的经济一定是走市场化这种道路所有这些商品也好 所有的政策 它都是会慢慢地走向市场化机制 在这个方向上 我觉得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对同一个公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对中石油的价值应该如何进行评估呢?蔡木雄的观点值得大家参考,他认为:目前中石油香港市场19港元左右的股价,并不会贵得离谱;对于A股目前的价格,他则表示自己肯定不会买入。
蔡木雄:根据我个人的测算如果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 随着我们国家的价格的 市场化改革 成品油的价格和天然气的价格 慢慢实行市场化以后
中石油 我相信它的市盈率(基于香港19元股价而言) 大概会恢复10到14倍作为一个具有资源的垄断优势同时一定的市场的垄断地位的 这么一家石油公司来说 我觉得这个估值 也并不是说特别的离谱 相对于成熟市场来说 我们国家的新兴市场这种估值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溢价 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研究石油公司的时候 我比较喜欢去关注它的 这种油气的可采储量 现在 截止2006年埃克森美孚的油气的可采储量 大概是227亿桶这么个油气储量 它的储采比大约是14.2年 作为中石油来说 2006年底它的油气可采储量(上年底油田的剩余可采储量与上年底油田的采出量之比)大概是205亿桶储采比大约是19.2年 如果再加上新近发现的南堡油田还有龙岗气田 这个可采储量 如果加到一起 我想它的油气的可采储量 应该说会达到 甚至超过埃克森美孚的 油气的可采储量同时它的产出比 储采比也会远远地大于 埃克森美孚的储采比 所以我认为 在估值方面 在总市值方面 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 我想还是有一比的
沃伦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在中国,他被投资者们称为股神。从1965年到2007年的这42年间,巴菲特实现的收益高达3600多倍。1956年,他最初成立投资公司时只投入100美元,到现在已经积累了5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稳居全球富豪第二名。
巴菲特喜欢在拥有巨大安全边际的情况下购买企业,用他的话说就是:以4毛钱的价格购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从他重仓的几支股票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他的买入点,几乎每次都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用中国股市独有的术语来说就是:巴菲特喜欢“抄底”。
刘建位:我很欣赏巴菲特那句话他说 我们从来没有什么投资的规划 我们就像一个猎人一样 我们这个猎枪时刻地装满了弹药 时刻在找着大的猎物 只要看到 我嘣一声就会抠响扳机 但是找不到的话 那我会安静地等待
李驰:关键他整天在练瞄准偶然去抠一下扳机 所以这个他打中的概率就非常大
透过中石油,我们有了一次近距离观察股神的机会。2003年4月巴菲特开始持续大笔买入中石油的时候,正值非典流行,香港股市低迷,人心惶惶的时刻,巴菲特则做出了买入中石油的决定,而在买入之前,他仅仅只是阅读了两份中石油年报。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
巴菲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 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给中石油 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 我没有见过管理层 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
朱平:巴菲特买中国石油挣了多少钱巴菲特到这边来过吗 没来过 他只是看了报表 没有比中石油更便宜的股票 3到5倍的市盈率 全世界的油价都可能在上涨 那我为什么不买呢 你是这么大的公司
蔡木雄:我还记得 当时我们看了一下它的股价实际上它的波动性很小的 大概当时 也就是在1.5元到1.7元之间 在那儿波动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很少人会去关注它 但是我看了它的报表了以后 第一个我看到了它每股的收益应该当时大概有0.27元左右 我算了一下 简单的来算市盈率大概是5.6左右 5.6倍的市盈率 但是其中一个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当时就是我关注它的公司的 油气的可采储量这个数字因为你知道嘛作为油公司来说 实际上它的最大的资产 就是油气的可采储量 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资产 也是决定它盈利状态的 一个核心资产其中我发现:中石油的油气的可采储量 它大概有 我记得应该是23.5亿吨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当时我就把说这部分的 可采的油气储量我做了一个现金流的折现 这种折现率 我按照非常保守的10%去做折现 我发现摊薄到每股来说 每股大概有5.3元现金流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非常惊讶的结果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它的交易价格 也就是1.5元到1.7元之间 那么光它的油气的可采储量它每股都有5元多折现现金 我觉得这家公司确实是很超值
乘市道低迷时买进,市场狂热时卖出,巴菲特在中石油这个股票上获利超过7倍,赚取了200多亿元人民币。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当大家是水的时候,巴菲特热情入火;当大家热情如火的时候,巴菲特则冷静如水。如果说投资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巴菲特在面对这种考验的时候,无疑是非常从容的。
从巴菲特历年投资的公司来看,他的组合中即有持有超过30几年的,也有买入之后不到一年就卖出的股票。但是占据80%以上仓位的7大重仓股则一直长期持有,一放就是几十年。比如在他认为最成功的一项投资GEICO这只股票上,他1976年买入,至今一股都没有卖出。简单言之,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就是:以好价格买入伟大的企业,然后长期持有。
刘建位:就是说巴菲特 他选股如选妻他的态度 选择的是一世情缘 而我们大多数人炒股 是叫一夜情
梁军儒:长期投资,在西方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
虽然许多时候,人们在谈论巴菲特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长期持有。但是想要做到长期投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驰:10%的公司 能从开办到成长到十年暂时可能只有百分之几的公司 能成长到五十年 成长到一百年的公司 那又是寥若晨星 所以你做投资 要长线持有一个公司 要很成功 你实际上就在做一个预测 我现在买这个公司就能持续五十年到一百年
东方港湾基金总经理但斌也是一位巴菲特的追随者,他比巴菲特稍晚一些买入中石油,目前,他对中石油采取持有策略,他判断油价上涨的概率比较大。
他认为,在理解运用巴菲特理论的时候,即使你有了远见和洞察力,能够判断一家公司有长存的可能,你也未必就能够取得投资的成功,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要能够拿得住,这需要你即有坚强的意志,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公司进行跟踪。
但斌:比方说 我们说1896年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的一次发布的时候 它是12个股票组成 那么这12个股票当中 在经历了111年只有1个股票破产了 如果当初有一个老爷爷 做一个决定 说我在1896年的时候我这个家族投12万美元 在道琼斯指出成分股里面 持有到现在富可敌国的 而且111年经历了什么事情呢 一次世界大战 还有跌了89%的1929年的大崩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还有古巴导弹危机 等等等等你看到 如果有一个 比方说我们的祖辈 假如说很有眼光的人 能够让我们坚持这一百多年 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你说真正的好企业像万科也是这样的 你说我们在深圳 对万科的判断 或者说对招商行的判断 但实际上我觉得是非常清晰的一个判断就是这是个好企业 问题是你能不能拿得住 你能不能够坚持
在但斌看来,投资本身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它承载着沉重的责任,某种意上,我们是在用时间去换取财富。当你以合适的价位买入好企业之后,时间就站在了你的一边。
汇丰是不是大家都看好在香港 有人赚5元 有人赚50元 有人赚500元 真正的赢家是谁 实际上是几代人 持有汇丰不动的人而且顺境的时候很容易拿 碰到逆境呢 碰到比如像1987年的股灾如果你是一个美国的投资者 很多人说我在美国我敢做长线投资 在中国不敢 好了你就到美国 刚才举那个例子 如果你1896年 让你用现在的眼光 去投那12个企业 我想很多人砸锅卖铁一定会去投的 对不对 但是你想想 经历过那么重大的历史时段 他怎么可能坚持呢 他坚持不了 所以坚持是最难的
投资本身 它是对你人性的一种考验 最大的秘密 如果你说有秘密的话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秘密 投资是非常难的比如说我们说一般的导演拍电影 如果我们说 要反映一个投资家的电影 他愿意拍谁 拍索罗斯 为什么 很精彩 一会儿跟英国政府斗一会儿跟香港政府斗一会儿跟泰国 马来西亚这些政府斗 好了 你拍巴菲特拍什么呢 一个老头 生活很平淡 比如说1962年 越战开始的时候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一般的老百姓撒丫子就跑了 拿了好企业 他也跑了 巴菲特为什么不跑 面临那么大的 波澜壮阔的 这样一个变化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很遗憾 巴菲特不写自转如果他能写自转 我觉得这个 可能是对投资最关键的 就是你在这个历史的关头你怎么样来处理你的投资 我觉得这个 如果说有秘密的话 投资 我觉得这是秘密
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公司都是周期性比较弱的公司,他持有时间较短的公司则周期性比较明显。可见巴菲特即奉行长期持有,终身不卖;有时也基于估值进行高买高卖,中石油即是一个低买高卖的经典案例。李驰,这位巴菲特的追随者,对低买高卖有着高度的热情。
李驰:因为他太喜爱了 实际上错误包括我们在香港投资金蝶 也是太喜爱了 你发现它的回报并不高 短期内并不高
非常简单 一定要好公司便宜价位 这是两个最核心的要素 你任何时候 老把这个标准放宽 你到最后一定是没有原则你一定会死在你的没有原则上 所以巴菲特四十多年如一日 在重复简单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原则 纪律 原则 他很简单 低市盈率买 高市盈率卖 你去看数据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就是理性 巴菲特老用这句话 叫理性嘛 对不对 所以在一个高位买了一个好公司一样短期内会很痛苦
中移动 我们是金融风暴之前打新股买来 16元左右 金融风暴跌到9元 转眼到1994年 从9元就涨到30元了 我们赚了一倍 立马走了 觉得你是金融风暴里面还赚钱 走了之后 很快涨到90元但是科技股风暴之后 它跌到多少呢 跌到12元
今天的中移动又150元了你如果当时还是坚定不移地 看好中移动 16元买 30多元卖 再在10多元买 再持有到现在 肯定比你一直抓到现在 要赚的多的多
中移动在80元那单 谁买的呢 2000年谁买的 到现在还赚 但是你要忍受80元跌回12元你还不走 还要一直抓到今天也就涨了不到一倍 而且时间耗七年 有几个能做到 所以说投资很简单 一个不要做太多的投资 次数要少 每一次的数量要大你未来要这样做你只有研究的非常透 对你投资的标的物 对你投资的企业非常非常了解 你才会投的多 否则的话 你就变成了分散投资
一般情况下,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进行投资,有三种情况会促使你卖出股票:一、公司基本面恶化;二、发现更好的机会;三、严重高估时卖出。
但是什么是低,什么是高?低买高卖,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绝非轻而易举,巴菲特卖出中石油况且被轧空,更不用说是一般的投资人。所以卖出和买入一样需要非常谨慎。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公司已经被严重高估呢?
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或者说感觉永远都是一种模糊的精确 去年我对招行 当时做了个预测 有人说这个股票到50元 当时才10元不到好多人认为非常狂妄 这个话 来问我 我说到这个也不稀奇 当然是算了 给了它30%的年增长 只要到2008年 它赚到将近100个亿的时候它147亿的股本 去算算它 如果给它一个50 60倍的估值 也就到40 50元了 没想到提前实现了因为它的增长太快了
招行今年增长百分之一百多 明年再这个基础上赚一百多亿 明年转眼能赚两百多亿我相信这句话 我说很难 赚不到的概率可能大过赚到的概率 所以我说对未来的展望 你永远只是能把方向看对了 你基本上能不输钱了 就能做低买高卖了 而至于你说刚刚讲的你卖到多高是不是把未来的机会丢失了 那这个你去问问巴菲特这件事 他不是说未来的机会丢失了 就是一个月之内多赚50%的机会 都丢失了
如果说把汇丰银行的故事 套用在招商银行上 是很可以有对比性的通俗一点 汇丰银行的主升浪过去之后 它的回报降得很快 通俗一点汇丰银行这两年 是远远跑输大盘你要比了 但汇丰银行都不如招商银行吗 盈利能力 盈利的绝对数和公司治理 绝对不会比招商银行差 它的增长放缓了所以它的股价迅速 它就进入到一个大的波动范围内 这两年谁都知道 汇丰银行一直在130 140元晃 晃了快两年多了并不是说这个公司不好了而是公司增长放缓了 它的股价迅速就会提前反映 所以汇丰银行的故事 套到招商银行上来它这个主升这一段 迅速就在完成的过程中 等完成了之后你再拿的时候 你会很痛苦 好公司 并不是 股票长升有可能 但它中间有个三五年不升了 投资在它上面的人 而且尤其同期股票指数和其它好的公司的股票都在升的时候 你怎么样去克服你在近距离 跟人家攀比的心理 这是最大的难题 所以通俗一点 这个话是说给投资汇丰的人听的你持有汇丰这两年根本不涨人家周围 H股 什么都涨得非常凌厉 你是一种什么心态 如果你根本无所谓的话 那我就觉得你是一个超级投资人并不是说你水平不高 而是你愿意跟一个好公司 不是嘴上说的要终生持有而是以实际行动坚守 终生持有一个好公司 这个中间诱惑很多 你能克服它那你真是一个超级投资人
虽然不同的人对巴菲特都有不同理解,运用价值投资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有共同的思想。
巴菲特:投资的精髓 不管您是看公司还是股票要看企业的本身 看公司将来 五年 十年 二十年的发展 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管理层是否喜欢并且信任 如果股票价格合适你就持有 不需要巨大的智慧一般的智慧就可以 但很多时候 需要一种稳定的情感和态度 赚钱不是明天或者是下个星期的问题 而是你是买一种五年 或十年的时候能够升值的东西 不难去描述 有些人发现真的做的时候很难做到 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 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不知不觉间,中国股市已经涨到了6000点,但在一开始,又有多少人能够预见到今天的市场呢?股市上的事情往往出人意料,对于中国股市,巴菲特又是怎么看的呢,中国股市是否会出乎股神的预料呢?你是相信巴菲特呢,还是相信你自己?
巴菲特:你们的股票市场 发展非常强劲可能现在有一些比较便宜的股票 也不像两年前那么便宜了 你们股票市场非常蓬勃我通常是在人们对股票市场 失去信心的时候购买 但是在中国的市场 人们总是很踊跃的购买当然他们有很好的理由 近年以来 我已经不像两年前那样找到容易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了 我建议要谨慎 任何时候 有巨幅上涨的时候 人们就会被表象所迷惑 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才干了两年 就会赚那么多的钱我不知道 中国股市的明后年 是不是还会涨 但我知道价格越高 越要加倍小心 不能掉以轻心 要更谨慎
http://www.qgbt.com.cn/ugu/detail.aspx?article_id=1601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神林园A股仓位降至三成,狂吞“原始股”
2007-11-21 23:32
股神林园A股仓位降至三成,狂吞“原始股”
近期股市在5000点上方震荡,成交低迷,人心颇为起伏,说多者有之,说空者也大有人在,记者想到了号称中国股神的林园,他现在对市场是什么样的看法呢。拨打林园手机已经停机,记者联系其周围人士才知,林园自6月份开始“闭关”,不再接受媒体访问。记者感觉林园目前在中国影响力颇大,特别是在一些散户群体中,他们非常希望听到林园的声音。于是记者决定继续努力,终于联系到了其助理王洪。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王洪终于答应帮助记者给林园说说。在焦急地等待一个下午后,王洪的手机号码终于显示在了记者的手机屏幕上,“只给5分钟时间,明天上午10点,你打我的手机”,王洪在告诉笔者如上信息后,就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记者准时拨打了王洪的电话,不多久那边就传来了熟悉的林园的笑声。
“怎么才给五分钟时间啊,上次中央台采访巴菲特比你这时间还要多啊”
“哈,现在忙啊,给你五分钟都是特例了,我有半年不接受采访了”林园说道。
“你现在对市场什么观点,牛市结束了吗”,记者追问。
“牛市是否结束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已经近尾声了”
“你现在还满仓A股吗?”
“早都开始减仓了,我从6月份就开始强迫自己减,一点点减”
“啊,你那些优质企业不是说要长期持有吗?”
“哈哈,那可不能简单的长期持有,这轮牛市很多股票估值已经太高了,我计算过,如果市场转熊,虽然这些企业业绩还在增长,未来三年我仍然可能一分钱赚不到,为什么?估值会下降啊,我可不干这个傻事”
“那你现在出了股票,钱闲着啊”
“那哪能闲着啊,要知道我可是钱迷,我现在在为未来三年做准备,播种子”
“现在市场估值那么高,还有什么种子可播啊?”
“哈哈,这是商业机密,不过告诉你也无妨,我现在在投一些没上市的企业,这些企业未来三年内都会上市,到时候又都有几倍的利润”
“噢,做原始股啊,那万一上市不了呢”
“这些企业虽然没上市,但我对它们的标准可没放松,也是要有竞争力的好企业,你想我前阶段买的亚都,做加湿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80%,所以尽管有可能三年不上市,早晚都会上市的,再说了,我同时投几只企业,只要有一只上市的,我就不亏钱了,要我看,这些企业都能上市,我赚个5倍是保守的”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了5分钟,看林园没有反应,记者也故意装聋作哑,继续向林园发问。
“那现在股民是否应该退出呢?”
“这我可说不好,但我知道一个牛熊周期过去以后,只有不到10%的人才能赚到钱,如果你认为自己属于10%,就继续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我没法给意见”
“你现在A股仓位几成”
“只有不到三成了"
"你会清空吗?”
“那可说不好,如果有其他赚钱的机会,卖光也不是没可能,我主要是为了赚钱,不赚钱的事我可不干”
这时候,林园好像感觉到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我们结束了电话,记者陷入沉思中。
http://www.qgbt.com.cn/ugu/detail.aspx?article_id=1810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林园
时间:2007-07-05
从8000块到亿万资产 股市江湖最大神话如何练成
林园绝对不会说是赚这百分之几十或者一两倍 我要赚十倍到二十倍
投资之道是否仅仅来源于简单的生活常识
我这个人永远不会买贵的东西
我投资这个东西到底我能够亏多少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超人财富 两次婚姻 他怎样在理性和感性交织中游走人生
钱只有花了才是钱 不然你两腿一蹬
哺乳动物它的爱情 双方的吸引力只有两年
《资本人物》 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林园
林园,籍贯:陕西,性格随和、开朗、好说,对股票有火一样的激情和冰一般的冷静。
投资经历:1989年持人民币8000元入市,18年股市生涯,如今个人管理资产据说近10亿元。被广大股民誉为“中国股神”。
林园来深圳淘金,最初是一名医生,没干多久,由于不适应昼夜倒班,后来便转行去了博物馆工作,上班期间,闲来无事,从89年开始尝试炒股,从此便一发不收,踏上一条漫漫的股海淘金之路。
1、当时的资金量、来源;
2、当时的股市情况及个人炒股的状况;
林园与深圳众多敢于吃螃蟹的人一样,靠买卖原始股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至1992年,林园手中的原始股逐渐上市后,其市值已达1000万元。这,似乎还并不足以表现其与众不同。1993年中国股市遭遇第一波熊市,这轮持续两年的熊市至今仍是很多股民心中难忘的痛。然而,正是在这个熊市中,林园忽然迸发出其过人的神奇之处。
从1999年的“519”行情开始,中国股市重新走牛,这是一轮长达两年的牛市。不过这一次,林园发现,投资股市的人们已经抛掉了所有的基本面,甚至技术面;而自己找到合适的股票已经很难,所以,自2000年以后就开始从股市撤出资金,而在股市达到顶峰之前,他已经全身而退,再次以避免熊市来展现其神奇。
2001~2003年,从股市彻底消失了,这三年做了些什么?
2003年,离开了A股市场的林园重新回归,他开始投资,不断地买入贵州茅台等股票。而此时的A股市场,仍处在相当低迷的熊市之中。他买入的贵州茅台,却从2003年开始,稳步上涨至今,表现相当抢眼。
林园确是有过人的神奇之处,这可以称之为生财之道,也可以称之为林园理论,他熊市底部踏入,牛市背上抽身,这一进一出,步步踏准,抄到了底赚到了大钱。到2006年开始并延续到2007年的新牛市行情中,林园在股市上投资所带给他的财富,已经是亿万的数字
林园选股票的标准(稀缺资源、有龙头行业里的龙头股、选股标准、财务指标等等)
经过多年股市中摸爬滚打,林园用神奇造就其成功,成功也使他信心十足,还带些自负。这其中,倒不是光体现在证券市场如鱼得水搏击风浪,而是体现在他拥有了财富之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ideo/zibenrenwu/20080316/595.shtml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0-4-2008 03:4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李振宁
时间:2007-05-10
学者炒股 超级大胆
20万入市 又是30%利息借来的
涨得最快的东西就是权证
负债千万 如何翻身
亏得自己都没有了 还欠券商两千万
当时很多朋友劝我 说这个事不能管
走过庄股盛行的时代
当时朱焕良找过我说这个公司很好 咱们把它做一做
那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 我何必呢
练就职业做手的不二法门
在中国投资 我一定要巴菲特加索罗斯
如果你有充分的自信 你有眼光 你确实看得准 买一个远比买十个好
人物简介:
李振宁
1953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85年任职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曾主持翻译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
1987年 在香港东南经济信息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时第一次炒股
1992年 开始专职投资
目前管理资产逾亿元
和一般职业投资人相比,李振宁的身份稍显复杂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曾因主持翻译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而获经济界认同,九零年代他辞去公职下海炒股,投资江湖行走,学者的光环仍在 比如说 他是索罗斯在中国谈话最投机的朋友之一
记者:学者下海,而且会选专职做炒股票,像这样的经历的人,好像很少,我想知道您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种职业的选择。
李振宁:因为我这人知识分子气非常重,当年在政府的咨询部门的时候,体改所的时候,我就有这个习惯,我有意见我就会直接告诉你,而且我从不给任何人送礼,从来就有知识分子那种气质,所以我做别的行业的话,说老实话,在中国那个时候,开发房地产、做很多生意,你就是去开个小店、百货公司租个场地,不送礼行吗?不请客行吗?我就没学会这个。做证券对我来讲,那东西,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成效看得很明确,你今天买了,明天卖了,你就赚钱了,那你就是英雄,赚不到钱就是狗熊,明摆着,它特别明显,不用拉关系,不用走后门。
之所以决定下海作专职投资人,是因为第一次炒股的经历给了李振宁相当美好的记忆。1987年10月,李振宁到香港做客座研究员,碰上全球股灾爆发,香港股市大跌,被迫休市四天后,复市当日指数再度大跌三成多,创出世界股市历史上的最大跌幅纪录。李振宁却在这时买进股票, 用的是向妹妹借来的5000美元,而这是他第一次炒股。
记者:一般大跌人们都很恐慌,你为什么那时候敢买股票呢?
李振宁:因为我对股票是有研究的,因为我觉得它基本面是可以的,而且恰恰是大跌往往就创造一种新的机会。
记者:那时候您都买了什么股票?
李振宁:当时有汇丰银行、新宏基证券,都是这一类的,买银行我觉得,因为当时是半个月,这个股票才能够换手,当时有是纸化的一张大纸要做背书…,背书…了以后半个月以后,才能够转户成功拿回来,你要买蓝筹股安全一些,如果你买了不太好的股票,万一半个月倒闭了,那我不是钱花了股票还没回来。
记者:那次是您第一次炒股是吧?收益怎么样?
李振宁:后来一年以后赚了60%吧。
记者:那也是你在股市上赚的第一笔钱。所有的人,当他第一次在股市赚到钱,都特别欣喜,我不知道您的感觉是怎么样?
李振宁:我觉得自己还是个本事吧,自己也能赚钱,而且3000美元对当时来讲也不小一笔钱了。当时,在1987年的时候,一个老干部,也就是十三级干部才150元,3000美元也不是个小钱了。
李振宁的投资生涯一开篇就有着超出常人的大胆,1987年借钱买港股如此,1993年炒宝安权证更是如此。宝安权证是深圳A股市场的第一只权证,也是A股历史上炒作最为疯狂的权证。这张被市场人士称为内在收益率实际为负数的权证,从三四块钱最高被炒到20元。李振宁毫不犹豫地上了这趟投机列车,更以30%的利息借20万入市。
记者:你为什么不买股票而选择买权证?
李振宁:买权证是因为当时我觉得,当时钱比较少,我是20万入市,又是30%利息借来的,我看到这个股市一定要大涨,那我就一定要买一些涨得最快的东西,那就是权证。
记者:不都说权证的风险会大于股票。
李振宁:对,买权证有更高的杠杆比例,一般如果你看好一个市场的时候,那你就买权证,因为它是一笔证券…,就是股票涨一块它可以涨几块。
记者:您那时候买宝安权证是一块钱。
李振宁:当时是三块多钱,3.75元,第一单下去。
记者:多少钱卖的。
李振宁:二十多块。
记者:你怎么能拿到它二十多块钱才卖呢?
李振宁:它那个时候很快,几个月就到二十多块,当时没有涨跌停板,不是很久,而且那个股市当时涨得也非常快。
记者:怎么样选择卖的时机?因为我们说卖股票比买要难。
李振宁:在当时来讲,总的来讲因为股票都很少,基本如果大盘向下的时候,可能各个股票都可能会向下。当时还是齐涨齐跌的情况比较重,很难有个股的分化,因为那个时候很少,一共十几个股票,可能涨的时候大家一起涨,跌的时候一起跌。
如果仅仅通过听他的讲述,今天你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出李振宁在股市江湖中放手一搏的生猛个性,因为他的语调太过平静。这种平静,只有被股市的大喜大悲历练过的人才会有。李振宁,也并不总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炒股两三年后,一次偶然,他背上了上千万元的债务。
也是别人的一个钱用了我的名义购买了一些股票,当时也不完全是我的意愿,但是他们用我的名字开了一个户,最后,当时亏得比较厉害。
记者:有多厉害?
李振宁:比如他有一千多万,因为他当时搞透支,在一千多点的时候,他借入两千万,一下子跌到三百点,可能就亏得自己都没有了,还欠券商两千万。
记者:自己本也亏掉的,那他等于亏三千万。
李振宁:对,差不多吧,但是这个时候,后来等于套住以后,券商就不让你做了,那当时就没办法做了。但是后来过了一段,券商觉得死马当作活马医,因为他欠券商的两千万中,有一千万是高额利息,当时是日息千分之一,其实本来也没有欠这么多,他当时日息千分之一,年息就36.5,再按月累计,那可能就50%以上了,是吧,你又不让人家做,你又算利息,那肯定就欠券商很多很多。他觉得死马当作活马医,请我过去帮他摆平这个事情,帮他再把钱赚回来。
记者:那个时候您已经有名气了吗?为什么券商会找到您?就因为是您的名义。
李振宁:在我的名义下,否则我不用管这个事。后来我觉得,既然在我名下,那我就得对这个投资负责。
记者:你要挽回损失,万一这个损失挽不回来,你的名义不是更要受损吗?
李振宁:当时很多朋友劝我,说这个事不能管,说这个事本身也不是你输的钱,是吧?又这么大一个数额。当时我面对的还有价值七百多万的股票,那么我的任务是把券商的两千万做出来,再把人家的一千多万连本带利,1500万做回来,这样就是说我要帮他做出五倍,翻了五倍之后还没有我的事,因为总不能人家本金没拿回来你就分钱吧。对,所以就觉得你这不是白干吗?你这傻不傻啊,你去干这事,五倍干出来没自己的事,你何必干这个事,但是我说这个东西是一个声誉问题,因为用了我的帐号,现在做亏了,人家就说你给人家亏了多少多少钱。我说我的名誉比这个重要,金融讲的不就是个名誉吗?我说我把他做出来的话,我自己这个人非常自信,因为我也觉得,我也对他们讲,我说,尽管鹰有的时候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这么高。我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
李振宁到了上海,开始了还债之行。一年半后,这个700万的账户市值回升到了3500万,不但全部扭亏,还赚了钱。
记者:能不能讲讲中间您是怎么做的?因为这个听得特点神,只有700万的股票,然后再没有别的现金了。
李振宁:在当时来讲,首先还是一个判断准确,判断准确,因为当时我用这700多万是买了100万股长虹,四川长虹,当时这个股票,如果按当年,到事后看到了它实现的盈利来看,实际上7.5元一股,它的盈利就有2.5元,只有3倍市盈率,很低,那么这100万长虹就帮了大忙了。因为当我买这个股票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公司是价值严重低估的,所以我就说这个长虹第一个台阶是13元,第二个台阶27元,第三个台阶可以到55元。
记者:你凭什么预测这几个台阶,你是根本什么预测的呢?
李振宁:根据整个当时大势的分析和对这个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我认为它是低估的,是严重低估的,3倍市盈率,如果涨十倍的话就是30倍市盈率,考虑到它每年 60%的增长,如果60%的增长,今年30倍,明年又变成18倍了。所以根据这样的推断的话,我认为它至少可以到55元。当然我说后面涨到多少,取决于市场的情绪。它的多少年连续的业绩,因为它一直是50%、60%的速度在增长,不是一年。如果猛的一年,另外我要看看它的数量和利润是不是匹配,它在中国彩电市场中的地位。如果跑出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说搞了什么很怪的东西看不懂,说突然挣了多少亿,那我就不信了,这个一看它的销量确实是全国第一,那这就不一样了。
记者:比如说到各个大商场去看一下它卖得怎么样?
李振宁:对,我就看它后面的标签出厂日期,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海的商场一看,好像就是跟我现在买这个彩电的时间才差两个月,我就想说明它的周转是非常好的,说明它是比较真实的。
1996年的四川长虹,成了李振宁的转运之神。这一年,A股市场是一波大牛市,四川长虹是领涨龙头股,而且这种涨升行情延续到1997年,同时,李振宁先后又做了深科技等涨幅巨大的股票,终于还债成功。经此一战,他在投资界的江湖地位更加巩固。
记者:那时候我记得都是一种庄股文化,你没有受这种庄股文化影响吗?
李振宁:你说你完全不参与做庄不可能,那时候几乎无股不庄,而且当时我们也有股评节目,股评节目都不是说让大家寻找什么价值,它不是,股评无非就告诉你庄家的蛛丝马迹,说某某股好,为什么好,有庄,那个股好,那个庄更大。股评都告诉你这个,都不是说分析怎么怎么有价值,很多都是,有价值没用,股不在好,有庄便灵,只要有庄,它就会涨得很厉害,没有庄完了,再好,再好待着不动。所以那时候是这么一个文化,当时不是没有诱惑,不是没有人来找过我。当初他们做那个中科创业,炒到180元的那个股票,也找过我,我说我不做。我说你一个养鸡场,当时他们朱焕良还找过我,说这个公司很好,咱们把它做一做,我说我不做,我说你一个养鸡场,我说西安飞机才10块,你一个养鸡场都跑到17元去了,你还价值低估啊,他跟我说价值低估,怎么低估了你这个,你这不低估。他说香港禽流感,鸡是奇缺,中国我说鸡不是有的是吗,那玩意,养鸡场,农民能办的事,那还能挣到什么钱,哗哗地养,过两天就过剩了。所以那种东西你做到后来,就变成操纵股市,他就是往上拉抬拉抬,都在自己手里,虽然当时从告诉我说170,炒到1送1以后的的80几,那也就是翻了20倍,但是都是虚的,最后有一天又跌多少个停板下来,不完蛋了吗。
2000年,李振宁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投资公司,想开始专业的投资理财业务。不过,生意没有想象中的好。
当时注册资本5000万,是希望能够理财,但是有几年没有理财了,一看世道变了,因为他们不是像我当初的理财方式。
记者:当初您是什么方式?
李振宁:当初我是一律不保底,不保底,就是说赚了以后我分成,都是这样的方式。
记者:怎么分成?
李振宁:我也可能是一九分,也可能是二八分,因为当时的利率特别高,都百分之十几,我可能15%以下不分成,还有一些给我特殊条件,比如说他两千万,他给我五千万,让我把两千万赚回来,剩下都归我,那不就40%以下我白干吗?得赚了40%以上我才能分成,都是这样一类,但是我有一个原则,就是我都不保底,而且你的钱都在你的账户上,也不让我拿到一起,我拿到一起早就是非法集资了,因为我很懂法律,我不做非法的事,都在你们自己帐号上,那不违法…,我只是以投资顾问的形式,但是我不拿顾问费,赚了钱,他分点给我,分多分少都是他分给我。所以我从今天的眼光看,它也是私募基金,它也是理财。但是到2000年的时候,我就不好做了,那时候我们的大券商通通采取保底的方式。
记者:只有你不保底,那谁还给你。
李振宁:就你不保底,你再厉害也没有券商,券商有国家信用在那儿。
记者:那你不能学学人家也保底吗?
李振宁:那我觉得这不是理财了,我这个人喜欢做,我也是个学者,我愿意按照我的方式来做,而且我个人资产也还可以,我也不是那么缺钱,我也希望做一些比较规范的事情。特别是1997年以后,我希望做比较规范,因为1997年以后我们有了《公司法》、《证券法》、《刑法修正案》,要在那个之前,你做点做庄的事,因为那个时候也只是罚款50万,那还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到后面就是违法的问题了,那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何必呢。那种东西严格讲,因为我们的大券商都是国家的,说白了,都几大银行办的,当时的南方、华夏,什么什么,这都是国家办的,国资背景的,他把钱弄到一起,给10%的利息,虽然最后输得很惨,但至少还没说他非法集资,那要是我这么做,不就变非法集资了吗?我也犯不着,我也有一定身价,我还做这个事干什么,犯不着。
记者:那你有客户吗?
李振宁:没有客户。没有客户我自己有5000万股本,那我也不怕,当时我有十个人,我有5000万的股本。我一年花几百万,我也可以花15年,我不怕。人家也会说我,说李老师这几年落后了,某某某,你看原来都钱没你多,现在你看人家管了三十个亿,私募基金,某某某…,你看人家,股票涨到一百去了…,人家已经从三亿变成五十亿身价了,你看你的身价不涨,还是这样,你本来才能比你们强,你也会受到这些议论。
记者:那你有没有受他们的影响?
李振宁:没有,我这人很坚定的,我说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家赚了是人家的,我也不能说人家不好,但是我不愿意做这份钱,我觉得理财就是理财,我是贡献的智慧,我用我的智慧帮助你理财,所以大部分的钱应该归你,而不是我变相地去把钱拿来保底,去博弈,我说我不愿意做这个事。我的钱足够用了,如果我要做就做一个正正经经的事,我钱也够了,我何必要去做违规的事情。这东西虽然是人人都犯规,但是是没查你,哪天查你,根本《公司法》、《证券法》,那你毛病多了,我犯不着,所以后来很多当时做得很大的私募基金,在这波熊市中全军覆没,很多理了三十亿的,什么什么的,原来都是哗哗哗,都是在国贸,都是在上海经贸大厦办公室,后来纷纷搬出来,搬到小办公室,连小办公室也找不着。对,在这波熊市中95%以上的私募基金都是灭顶之灾,我们的券商就是因为采取这样的保底的办法,几乎是全线崩溃,就是说能够保住的是凤毛麟角,如果政府不救助的话,股市不反转的话,大部分券商都是要倒闭的。
在某些事情上,李振宁有时候会小心翼翼,不过,做投资的大多数时候,他还是相当大胆,当年买申能股份就是这样。
记者:你当初怎么样一下看中申能股份?
李振宁:我就觉得它的业绩在向上,它的股价在向下,这样的话刚好形成一个剪刀差,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而且当时整个货币是通货紧缩,在这个时候它恰恰把… 电站卖掉了,卖掉了它的股权,拿回来了35个亿,所以它两年多的投资,不到三年投了17个亿,赚了35亿,这是个非常好的公司。而在那个时候,因为通货紧缩,也就是说你买房子、买什么都是在跌,只有拿钱是不跌的,所以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买这种手头有大量的货币的公司,它当时有40亿现金,那就是非常对的。像现在房产天天涨的时候,谁有房产谁好,不是谁有货币好,有货币那是傻瓜,你拿货币干什么,原来能买一大块地,能买一大块房产的,现在只能买一小块了,所以你就亏了,所以那时候我说它是现金为王。所以当时我就进去了,进去了以后,它到年底的时候,当时我买了500万股,500万股的话,平均成本在8元多,它最低的时候跌到7元多,到年底一算帐我亏了五百多万。
记者:它还是一路往下走的?
李振宁:对,当时是一路往下走,因为我买的时候就是从9元多、8元多、7元多,一路买,平均价钱到8元多。
记者:你那时候有没有怀疑自己的投资理念?
李振宁:我不怀疑,我说我并不怕它跌,因为我说我是证券,你说这玩意有没有庄,因为它盘子太大,它有26亿股,当时庄家操纵的都是小股,它一年的利润要十几个亿,你说,有时候庄家操纵要给它注入一些利润,给它注入,那谁注得起呀,注十个亿,他注不起,所以这种股是没人操纵的。你说没有庄怎么办?我说没有庄的话,没有机构主力不要紧,我说机构主力总会有,因为我会先他们发现这个东西,我看好了这东西,他们或迟或早都会发现,但他们会比我晚一些,所以我早一些。所以我等了等,等到春节的时候,它就连涨三个停板。
记者:你等待的过程有半年的时间?
李振宁:等待的过程,差不多,有半年时间。
记者:这半年时间不难熬吗?当时是个什么心态呢?
李振宁:半年时间,我觉得没有什么呀,这个东西,就是说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半年是很短的时间,就像我们如果把钱存到银行,我们也不会天天问这银行倒闭没有,还在不在,是吧?那你存三年期、五年期你都敢存,为什么买到股票你就怕呢?像当时申能这种公司也一样,它也是国家的大电厂,大发电厂。供应上海40% 的电,它能倒闭吗。咱们银行无非说这玩意国家的,不会倒闭,是吧?老百姓的钱,如果它倒闭了也得赔,说的不是这个吗?那我这个国家的电力公司能倒闭吗?也不会倒闭,是不是?它倒闭了,上海40%的电没有了行吗?也不行,况且它的财务指标这么好,40亿现金在手里,它半年都熬不过去吗?
这个公司不好,那就不是摊低的问题,而是退出来的问题,有人拿了个不好,买了一个ST,然后就说这个5元买了,跌到3元,跌不少,跌2块,再买,3元,3 元又跌到1元,说再买,再买下市了,都没了。一定是好东西,由于大市的影响,或者某种恐慌情绪,或者某些获利盘大扬使它掉下来,但它确实是物有所值,这时候你可以用摊低成本的办法。如果它不值这个钱,那你当然不能摊低了。
从借钱买权证到信奉价值,李振宁像大多数投资人一样,历经股市的悲喜震荡。然而,和一些讲究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不同,李振宁的投资之道似乎更务实。因为他是专业理财公司的老板,如今打理着上亿元的资产。
记者:您刚才说有过分的信赖这个价值,而忽视市场人气,你有没有因为这个吃过亏。
李振宁:前几年的宝钢,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宝钢当时在2004年就到了8.06元,但是大部分基金和各种投资者都认为由于宏观调控,钢铁业业绩会下降,宏观调控以后,宝钢就一路下跌,结果2004年人家宝钢业绩没下降,增长了,那也说2004年没下,2005年肯定下,结果还跌,2005年人家又没下降,照样跌,照样又跌一年,从8元多最低跌到3元多,惨不忍睹。
记者:就是市场不认可你,你再好没用。
李振宁:当然了,是金子总会闪光,它现在不是又涨上去了吗,又十几块了,十块了,它总会闪光,2006年,终于业绩又没下降,最后一直到2006年底它涨出来了。但是任何事情就要结合国情,如果是巴菲特,他三年就是不动,熬到第四年,全回来了,问题咱们不行啊,咱们的投资者给不了我这么长时间去挺在那儿。
记者:对,都要赎回了,你有赎回的压力。
李振宁:有赎回的压力,是吧,我要给人家代客理财,如果专户理财的话,我本身可能就一年一签的合同,别说三年不涨,我一年不涨也受不了,所以我现在提出来,说在中国投资,我一定要巴菲特加索罗斯,别人就觉得你这个太狂了,一个索罗斯还不够你学的,一个巴菲特还还不够你学,还巴菲特加索罗斯,我说没办法,中国就这个国情,巴菲特他有保险公司,他有长线资金,他可以熬三年,他有400亿美元经常在帐上放着,咱有吗?没有。没有的话,所以你既要坚持价值投资,这就是我学习巴菲特,但我学索罗斯是什么呢?就是把握市场的趋势,也就是在中国你既私募基金要做得好,既要选股,又要选时,选时也就是说,所以我提出三条标准:第一条叫产业资本的眼光看待价值低估,这就是我的独特标准,跟别人不一样,这是我发掘很多东西,但是发掘的这个东西如果不能被市场共识也不行,也没用,所以我叫价值低估、市场共识、沟通顺畅,我跟上市公司能够沟通,能够发挥影响力。但是如果这种结果不被市场共识,它照样不涨,那你熬不到那个时候,可能等他共识的时候,你已经熬不下去了,退出了。所以我们就是要把选股和选时还是要结合。当然首先是有价值,没有价值选谁也白选,是吧?没有价值的东西我是不会去做的。
记者:您如果在股市里,有没有比如说一次判断错误,买了之后它不断下跌,你的止损点是控制在什么样的范畴?
李振宁:我无所谓止损点,因为我这个人做股票,某种意义上是做企业,就像我投资一样,你说你投资个企业,我也说,我说当投资者买股票的时候,他就讲,似乎买100个股票比买一个好,那我们如果做实业投资的时候,当这个上市公司有三个主业,那他马上说这个公司不好,他怎么有三个主业呢,是吧。当它做组合的时候,他就说这个组合好,我有100个股票,东方不亮西方亮。当这个企业只做房地产,那他就说好,如果房地产还有超市,不好,房地产、超市加证券,更不好,实际上这个不都一个道理吗?你要真正有眼光,你是个企业家,你能看准就买一个,我是强调重点投资。比如说十个公司,它们有同样的成长性,都能成长50%,能给我带来同样的利润,你说买十个好还是买一个好,如果你有充分的自信,你有眼光,你确实看得准,买一个远比买十个好,因为你买十个,你要了解十个公司的情况,跟踪十个公司的情况,那这对你来讲工作量太大,难度太大,成本一定是比较高的,那你不如就买一个,所以我是讲重点投资。
记者:您觉得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
李振宁: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毅力和心态,就是说你一定要敢于坚持,敢于坚持,有毅力,经得住挫折,而且当你看准了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敢于坚持。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ideo/zibenrenwu/20080316/487.shtml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10-4-2008 04:1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赵银法
时间:2007-04-26
一位民间炒股高手
我是一个小股民 那我就跟着走啊
没想到真抛到了顶上
回忆他的股市传奇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那个时候我真是一身冷汗
整整抛了四十分钟 所以我后来感觉到 庄家怎么走
讲述他的进退秘诀
他妈妈说 这个东西 国家都不要了 还是好东西 你还拿着干什么
7月13日 全部清仓 那是大功告成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赵银法
赵银法
1951年生 上海人
1990年初进入股市
擅长技术分析、股市逻辑推理和心理分析
个人资产已由千元户升级为千万元户
上海 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民间炒股高手赵银法,大家都叫他老赵,已经在股市里度过了17年的春秋。十几年来,除了生病,只要股票市场开市交易,他都在营业部,风雨无阻,亲历了中国股市每一次的脉搏跳动、起起落落。
在1990年的年终 说有买深圳股票 都说深发展 那是知名度比较高的 还有金田什么 现在都没了 那么我就 当时要填单子 填了单子就是深发展 我传进去 钱也给他了 可是边上有一个人 他说应该买小盘股 小盘股投机性强 炒起来快 我想股票就是投机的东西 当然要投机快的东西 我说 这个小姐帮帮忙 给我换一换好不好 当时也不知道是撤单 反正就问她拿回来了 她给我一个白眼 拿回来 拿回来就改一改 改成 我说 哪个盘子小 别人说安达 好 那就买安达 就买了深安达 深安达进去以后 后来跌了 跌得很厉害
多少钱买的 买多少股
大概是一半 差不多是一半 这个时候 我当时第一次买的房子是一室户 我老婆和我女儿睡在床上 我睡在沙发上 我知道 到半夜 我一看时间 两点半 我老婆没睡着 我看她 她在床上翻来翻去 我也没睡着 但是当时她同意的 其实我知道她嘴上不说 心疼啊 当时我们钱不多 是吧 没想到到1991年的时候 也是夏天 反正一年不到 飞涨 后来回到家 钱拿回来一算 赚了一万多 赚了一万多
净赚一万多
净赚 这个太好了
如果深安达让老赵明白股票能赚钱,明智地购买认购证,则让他获得了在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
后来到1992年的年初 看到有买认购证 当时三十块钱一张
不需要排队吗
不需要 没人买 我就算它 一年发了多少 1991年发了六个股票 我说管一年 1991年发六个 那么1992年至少六个 至少六个 它要摇号的 而且要保证它买 那么好 我说至少一百张 不买一百张就不一定可以买到
一百张是三千块钱
三千块钱 没想到后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解放思想 好了 上海一下子发了几十个股票 发了就是我没有钱买了 它只要摇号 我基本上都是可以买到的 没钱买了 后来我老婆问我丈母娘借了五万块钱
一百张认购证让你赚了多少钱
赚了 当时应该说几十万
这回真的有钱了 是什么感觉
那时候买了大房子 灯啊什么都是比较现代化的 有一次我在浴室里面 一边是浴缸 一边是冲淋房 我把所有的灯全部打开 让淋浴在淋 淋了一个小时 我这么看 真像做梦一样 我居然还能买这么好的房子 这么好的房子 我想我这一辈子 没想到过 没想到过 我当时是独生子 我是一个儿子 想上大学的 家庭支持上大学 没想到到农村去了 到了农村当时号召扎根 不能走了 没想到会回上海 回到上海真高兴啊 没想到又让我发财
资本市场从来就不是平静的海洋,有大喜的日子,也有大悲的时候。1993年的一次失手,让老赵第一次感到了资本市场的凶险。1993年?月,老赵重仓投入股市,不料市场很快变脸,上证指数从1500点一直跌到325点,半山腰杀入的老赵被套个正着,市值缩水4 成多,老赵一时慌了。
以前深安达被套 那时候没有行情 资金量也不大 这一次不一样 60几万的资金 一下子去掉40% 心里是很恐慌的
赛翁失马,焉知福祸。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老赵开始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敬畏之情,这也为他以后的投机生涯打下了谨慎的烙印。从那时候起,他痛下决心技术分析理论,并且在以后的实践中利用技术分析多次逃顶,从此正式开始了充满诱惑而又布满荆棘的投机之路。
人啊 要看到过高价钱 你再低价把它抛掉 舍不得了 人的心态是一样的 那么所以这个教训给我是很大很大 这个教训 所以到1994年 1000点的时候 当时有股评家 电台 报纸已经有了 上海一个著名的股评家 他说到1300点 我看不行的 其实没什么原理的 这个指数也就是因为指标来说 顶背离了 我一看顶背离了 我这一些个全部把它抛掉
你逃顶了
对 对 我这个技术已经比较可以了 而且也能够知道要战胜自己 我说再上去就算了 我就抛掉了 没想到真抛到了顶上 哗啦哗啦 又到300点 我庆幸啊
随着技术分析能力的提高,老赵对股市越发熟悉,对股市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1998年成功炒作金发股份开始,他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炒股方法。
我真正发财是1998年开始了 金花股份 那是3月份 3月份 听说 有传言 它有十送三 那个时候是喜欢送股的 不喜欢 你这个业绩好不好 那无所谓 送股那就可以炒上去了 金花当时有改进 有概念了 它是生物工程 当时有生物的股票很少
不久,金花股份召开股东大会,老赵前往参加,并且在火车上遇上了几位和他一样来自上海的投资者。
你们在火车上都谈些什么呢
后来已经商量了 有的人说看车间 看它车间 那时候我倒出了一个主意 后来我说 到车间去看 看它的规模 看它流水线 很现代的 去看看还可以 但是我说 老说实话 我们这儿大概没一个人看得懂吧 这是科学家看的东西啊 是吧 我说 还不如去看看他们的销售部 我们一看 这个公司像国有企业 它上面墙上都有图表 有线 有曲线 还有柱状 还有指标 销售多少 挺现代化的 我们正好有一个人是经济师 一个老李 这个人确实 他是我们这一些人大家公认的 他提出问题 真的是巴菲特的东西 主要是他提问
当时提什么问题你觉得是巴菲特
主要是说产量 利润 你们销售的网点 全国有多少 怎么发展规划 产能 已经提出这些问题了 按照我们当时 老李他们分析下来 不错 将来它这个利润要多少 当时它这个口号很大的 到2000年 我这个利润要涨多少多少 销售多少多少 口气很大的 而且有一部分人 他们也去参观了他们的车间 车间不让你去 在车间门口看一看 他们很大的厂房 好像很现代化 感觉不错 那么就买吧 第二天 那个小青年还不错 我说你全部把我的钱都买进去 没想到第二天一个高开 高开低走 成交量相当的大 一根大阴线 一根放很大的量 我们中户室里的人全部跑了 当时看技术 高开低走 量又那么大 当时是高位放大量 跑啊 那么当时我们几个商量一下 感觉还可以买 好 那就买 那个小青年挺不错的 他给我一千股一千股一千股往下买 没有一下子买 那我的成本就高了 但是我们心中有底 我们去看过了 感觉问题不大 还会涨 当时是1998年3月份 是18到24元买的 均价是21块 它当时是十送四转二 那么到除权以后 在24元我就开始抛 当时感觉不好 除权以后它拉 拉了它就往下跌 我感觉软 盘子很软 不行了 抛吧 开抛 抛的时候没接盘 接盘最多的就是两千股 没有人接盘 一千股 九百股来接盘 我当时也有几万股 我着急 当时我只能把BP机给关掉 万一我怕店里有事打电话 或者别人找我 我把BP机关掉 我就盯住它 出来一千股我给他一千股 出来两千股给他两千股 出来五百股 八百股 我就给他 不停地给 只要他冒出来我就给他 冒出来我就给他 整整抛了四十分钟 所以我后来感觉到 庄家怎么走 像我这点股票 四十分钟给抛掉了 抛掉了以后 我松了口气 大功告成 当时赚了 两个月获利百分之七十多了
老赵在股市获得成功,技术分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他深入研究了股市里的故事,并且对这些故事进行合理的分析,从中揣测交易对手的心理,透过现象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1998年的11月26日还是28日 当时的报纸 证券报 几张大报 头版底下有一条新闻 很小 两行字 即日起停止内部职工股发行 为什么停止呢 这个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停掉呢 是吧 后来职工股 有上市的股票我调出来 我看一看 一看 只要是内部职工股三年到了上市的 前或者后都有一波很大的涨幅 少说50%以上 都有 个个有 这是好东西呀 那么我就看还有没有 正好有一个000622 叫岳阳恒立 现在退市了 正好我在琢磨的时候 它一个涨停板 涨停板的东西我们得看一看 一看 这个股票流通盘是1900万 内部职工股也是1900万 我想这个好东西 再一看 它还有两三个月 内部职工股要到期了 三年到期可以出来了 这个好东西呀 我买呀 赶快 买五万股 没想到等我买进去 套住了 涨停板高开 把我给套住了 它开始跌了 我心中有数 它跌跌跌 就是我讲的时候 我就买买买再买 不断地买 但是也不敢买很多 那个时候还在琢磨这个 人家都知道我买 当时我套住了 别人还笑话我 当时这个行情 1998年也不是很好 1998年下半年是跌的 还敢追涨停 你看 你老是追涨停 你还改不了你这个坏脾气
后来就接下来真是不出我之所料 它就是不停地涨不停地涨 等到内部职工股出来以后 涨了很多啦 当时大概十几块 涨了二十多块 好了 内部职工股出来了 他们出来了 他们走我也走
有了第一次炒作有内部职工股的股票成功之后,老赵如法炮制,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炒作了大连友谊和青山纸业,其中以大连友谊的炒作最有戏剧性也最为惊险。
接下来是1999年的12月份 当时跌啊 大盘跌 股票都在跌 这个真是成功了 我一看盘 发现有个大连友谊 000679 我发现它是横盘
你怎么发现这个
这时候它横盘 别人都跌 大盘跌 别的股票都跌 它不跌 当时已经知道有庄家 什么也知道了 庄家吸盘 这个庄家在慢慢地吸 所以跌不下去呀 还一句话叫横有多长 竖有多高 等到它拉起来 肯定涨了 我先发现 它横在那儿不跌 这才发现的 然后我再看看基本面 它是个商场 再一看 它是流通盘一个亿 内部职工股也是一个亿 好东西
那么当时不知道 后来过了两三年吧 那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我想 为什么好呢 一方面内部职工股要让他们赚点福利吧 对吧 第二个原因 我在想 我是经商办企业的人 每到逢年过节 各种大盖帽都得孝敬孝敬吧 我以前做的时候 也不是什么红包 都是什么鸡呀鸭呀往他们家里送 对吧 我工商 税务 我开饭店 还有卫生防疫站 这些方方面面的 包括消防 管消防的 当时不是武警 是公安局的 你都得去 否则他这个不行 那个不行 那就麻烦了 是吧 所以我知道 一个公司要上市不容易吧 方方面面你都得打点打点 你给钱可能说行贿 我要给个内部职工股可以吧 这样就可以呀 对 对 我想这里面肯定是各路人马 肯定在里面 总得让他们赚钱吧 而且我当时还有一个联想 就是我看了一本书 就是《胡雪岩 红顶商人》
联想真丰富
所以我就这个原理 就是这个原理 庄家 上市公司 还有方方面面 没事 我就买 我就逢低买 逢低买 买了重仓 占了我资金的80% 没有想到它又在横盘 在3块左右横了几个月 大概两三个月 等到内部股出来一天 把12元钱打穿了 打到九块几 那个时候我坐在那里 别人都知道我买 他们感觉我做得比较好 他们都跟我做 是吧 那个时候我真是一身冷汗 错了 买错了 但是看看 再看看吧 那个量大的是不得了 所以别人问我 我还硬着头皮说呢 我说 没事 你看 在往下跌的时候 在底部放量是好事 在顶部放量是坏事 我自己安慰自己
您也没底
没底 谁知道啊 我庄家又不认识的 是不是 幸亏第二天开始慢慢慢慢地往上爬了 一路上涨 涨到14 15元的时候 它正常了 我拿一部分资金高抛低吸 跟我买的人 全跑的
就没把你震出去
我也稍微做了一点 而且我和他们讲了 我说 你们看 11.01 这个单子是我的 我去溜达溜达 很放心地溜达溜达 后来说成交了成交了 我说 好成交了 行了 我再买 因为我当时做了一点 别人没有人敢买了 因为是12元涨到15元了 3元了 已经不错的 都认为 我是为什么敢放在那里 因为我就是根据庄家的原理 一个股票庄家从吸筹 到拉升 到配发 它是一个很长的周期 它没有拉到翻倍的幅度 它是跑不掉的 我就是按照这个原理放在那儿的 但是真的说翻倍我又不敢了 后来出公告了 送二转六 凡是它要出货了 庄家和上市公司关系好的 当时都勾结了 勾结得好的 都是要送股的 除权 大比例 大比例一公报 人家都追 当时追呀 现在也都追嘛 追的话它就可以派发了 它除权以后又价格便宜 往上做 往上做那就全部可以跑掉 不除权它从哪儿跑啊 所以这都是统一的 有一个盈利模式 当时都是这么玩的 那么我在涨到22元的时候 我真的不敢放了 如果放到除权以后可能还多赚一点 我是4个月不到 赚了80%多
按照老赵的话说,炒股就像开车,时间久了,到最后习惯成自然了。很难说清楚老赵属于那个派别,他即精于技术分析,也擅长大众心理分析,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跟庄技术。2001年炒作凤凰股份则是他跟庄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我跟庄最成功的一个股票 就是600679凤凰股份 上海凤凰 做自行车的 现在叫金山开发 它是很厉害的 几块钱涨到十六七块 它在那里横盘 横盘了半年多 我就特别喜欢横盘的 这个股票盘子小 盘子小容易做庄 它两千多万盘子 我就盯住它 但是我不敢买 万一它往下扑通 跑了呢 那只有往上打 特别是往上打回调的时候 那就放放心心地买 后来它往上打了 往上打我就买 我就买了 买了它往下杀的时候 我再买 那个时候是2000年的12月份 我的均价是20元 20元左右 均价 20元 因为它横在那里是17元左右 往上跑 一下子就跑上去 跑到22元又回头 回头杀到19元 又起来了 所以我的均价是20元
你也不了解它的业绩
后来我有去开股东大会 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很滑稽 我去了找嘛 一堆一堆的人 我还以为什么股东在议论 有一堆人在会场门口 边上 和我年龄也差不多 他们在议论 我就慢慢地走过去 我背对着他们 否则脸对他们 人家要感觉到不礼貌 我背对着他们 我就慢慢地抽根烟 听他们在说 他们在说这个庄家厉害 我盯庄家多好啊 可以炒到这么高 什么什么 在讲 没想到后来开会了 这几个人全都坐在主席台上 都是董事 监事 其中一个还发言了 还是监事会主席还是什么 刚才庄家厉害什么就是他说的
内部人士
对 但是我听他们说 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只是说 滑稽不 这个庄家厉害吧 他们也不知道 我听他们说 他们也是猜测的 你看这个庄家厉害 我是什么什么 我就抛掉了 他们都很后悔 他们也后悔抛得早了 没想到他们是坐在主席台上的 我知道 这个庄家和他们没有勾结 我也看不出来 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的东西 那么这正是跟庄了 我是跟庄凭技术 凭胆量就跟庄家 这个股票真做成功了 我一直放着 放到什么时候 2001 年 半年多 2001年7月13日 因为2001年6月13日是顶部 2245点 但是时我这个股票 凤凰还在涨 我是看趋势 只要它还在涨 我就放着 但是为什么7月13日我走了呢 这也是碰巧了 我感觉大盘不好 个股不好 大盘不好 特别是国有股坚持10% 这是太大利空 但它却跟涨 我就放着 当时的报纸还推荐凤凰 说它要到60元 我说我不等了 这个不好 大盘不好 我就抛 没想到这个顶部 最顶部40.8元 1300股时我抛掉的
最高价
对 对 也不是我有多大本事 其实那天我就感觉不好 我是慢慢慢慢往上挂
2000 股 3000股 4000股 往上挂上去 1800股 对 对 还有2000股还没给我消掉 庄家还往上做 后来不对了 一路下跌 不对了 我看不行了 我赶快全部撤单 一边撤单 只要他进项 像当时金花一样的 冒出来一千股 冒出来我赶快给他 抛啊 拼命地抛 一直抛了半天 抛到快吃中饭了 抛完了 清仓了
当时重仓多少
抛掉以后大概有500万 赶快喝茶 抽烟 休息 它再上去我也不管了 没想到从此一路下跌 这是我做技术的最成功的一个 也是很幸运的 从此是一路下跌 最后跌到四块多钱
自从明白了股票市场游戏背后的运行的潜规则之后,老赵从此在股市如鱼得水,胜多负少,自己的资金也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有媒体报道这对证券市场是一个利好,但是市场当天以暴跌回应。老赵则通过非常平常的一句话,再次逃离大顶,避开了中国股市最惨痛的5年熊市。
都是公开媒体了 这是特大利好 我感觉怎么会特大利好呢 我正好一个朋友和我说起一件事 他说 他的妈妈叫他抛 为什么 他的妈妈又不识字 他说你看 他们在家里说 国有股坚持 他妈妈说 这个东西 国家都不要了 还是好东西 你还拿着干什么 他还当个笑话来跟我们说 我说你妈妈多高文化 我妈妈不识字 我说这个很经典的 我的感觉是增加供应量 咱们做股票知道 资金多股票上去 股票多不下来 发个大盘股要跌到几十点 不要说每个股票10% 你算一算 不得了啊 黄河缺口啊 那怎么行呢 那怎么行呢 肯定是特大利空 当时我别的股票我都抛了 都抛了 就是因为这个凤凰 它还在涨 我就拿着 所以后来 我印象太深了 7月13日 全部清仓 那是大功告成
你一股都没有了
一股都没了 这也是我比较荣幸 比较骄傲的事情 真的 我从1997年三十万开始 一直到现在 只要不生病 我天天在大户室 包括大跌四五年的时候 我天天在里面 尽管那个时候我主要是空仓 我很少买 但是我在琢磨 为什么
就是你只看不买
只看不买 有时候也说不过去 给它做做成交量吧 有时候稍微也买一点
中国的股市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在大熊市的几年里,中国的股票投资者承受了巨大的煎熬,老赵则在等待,观望,他一直在看着中国股市的起起落落。2005年4 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前无古人、意义深远的股权分置改革,有人把这场改革比喻为当年的包产到户。此后不久,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拨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行情。
2005年 这个大牛市来之前您有预感吗
没有预感 当时还不知道股改是好东西 不知道 还在跌 我还在看 一直看 一直到…前 当时还不敢买 只能少资金的买买 我是从2006年的1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天满仓的 天天满仓 我就敢做了 知道已经没事了
你这一年主要炒那股 你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比如现在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以前就跟庄 技术 现在比如说赚大钱的 2006年1月18日 买了水井坊 当时叫全兴股份 因为我看了人家的股改说明书 它要把水井坊的名字 大股东是无条件地送给他 还有成都市的一个最早的做酒的窖 就是旅游点也装进去 那个价格又便宜 才三块多 我是仓位很重 又是80%的资金进去了
三块多钱
对 但是我没放 放到今天就不得了了 我就赚了一倍 我说一倍了 当时是到月底7元的时候 我就走了 就翻倍了
根据技术分析 差不多了就走了
这个倒主要是基本面 因为从技术上来讲 它没法说的 价格又便宜 价格便宜
就是技术加基本面
加基本面 再加上大盘起来了 它没起来 别的股票走得好多了 有一个比价效应 这个股票就是比价效应
2006年一年的收益怎么样
不好
有没有跑赢大盘
没有 没有跑赢大盘 我感觉我这个知识 学识 我的能力 我感觉跟不上国际接轨 许多好东西我干嘛不放呢 水井坊到19元啊 对吧 我为什么不放呢 哪怕我放一部分也行啊 对吧 一看大盘不行了 就全部抛了 对吧 这个应该也是功力不够 说明还得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就是到市场语言告诉我了之后 我再按照市场 我们是跟市场的 跟着走的 我记得小平同志一句话 他女儿问他 你在长征干什么 他说跟着走 对吧 他是个伟人啊 他也跟着走 我是一个小股民 八千万股民中的一滴水 那我就跟着走啊 我怎么能够知道它什么是顶 不知道
您这么多年 总结一下自己的投资理念 投资方法
我就是凭感觉 我感觉就是四个度 第一思想要有深度 不要说现在人家说什么什么好 看问题要看到本质 我以为 屏幕就这么大一个屏幕 红红绿绿地翻 我认为这是一个高度浓缩的人类社会 我们现代社会上有的 这里面都有 现在社会上很少有的 这里面也肯定有 这个股票其实研究股票应该研究人 上市公司是谁在做 人在做 庄家他也是个人在做 股民是什么 又是人 研究人 人的本质是什么 好了 问题就不大了 第二个就是视野要有广度 和国际接轨 对吧 第三个就是选股要有精度 也就是说真的要真正重仓 要赚钱一定要重仓 你东一个榔头西一个棒子 这里买两千股 那里三千股 搞来搞去赚不来大钱 但是你选它的时候什么理由 只要这个理由存在 那就仓位加重 涨起来就快 看着它呼呼地就上来了
我知道有些投资者 钱全部在股市里面 平时身上就带几百块钱
对 就是我 我也是这样的
平时你用钱呢
用钱就是领导(妻子)通知我 家里钱没了 好 我就看看哪个抛掉一点 拿个几千块钱回家 给她 给她我也不管的 什么时候钱没有了 她会通知我 她会提前通知我 我就是拿钱回家
你这里就是一个提款机
对 对 这个电脑太好了 叫我说句真心话 改革开放太好了.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ideo/zibenrenwu/20080316/486.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邱力原
时间:2007-04-06
他是传说中的“三湘股神”
主要我那个神还是一个精神,一个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别人不敢买我敢买,这样一个与人为先的精神。
却也逃不过熊市的命运
最惨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天亏过五十多万。股票里面亏的钱只有在股票里面才能赚回来。
他用智慧发现机会,用胆识抓住机会。
熊市里面炒股票,叫做一人炒股全家受苦;但是牛市里面,那就一人炒股全家舒服。
资本人物之个人投资者 邱力原
邱力原,湖南人,著名的职业投资者。在中国金融证券市场十余载循环搏击征战中,抓住了权证、认购证、法人股、转配股、一级市场、B股等机遇,创造出惊人的十年百倍的超级财富,因在全国股友及湖南本土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之为“三湘股神”。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当时的邱力原在长沙一家国营企业工作,拿着铁饭碗的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决定下海经商一试深浅。
邱力原:1978年改革开放,1978年我就看到了,国家的政策会改变,经济会改变了,因为我们穷怕了,原来家里很穷,九姊妹,哪怕读个书,几个人读书的学费有时候得几十块,交了学费就没饭吃,小时候都是拖板车、挑土、在外面打零工,十几岁就做,很苦的,苦怕了。
邱力原:另外一个是我喜欢吃新鲜饭,喜欢与人为先,喜欢奋斗,不喜欢墨守成规地老在一个地方。
王君择:就是不安于现状。
邱力原:那就是想发财,发财的欲望大。
王君择:你下海做什么生意呢?
邱力原:我原来是开了一个综合商场,后来做机电化工,做得比较好。
王君择:赚到钱了吗?
邱力原:先做到一个万元户了,做了两年变成万元户了,万元户就不错了,80年代初;90年代初就是百万元户了。
敢吃螃蟹的邱力原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百万富翁中的一份子。而邱力原经商富起来之后,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了长沙商界,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似乎比做传统生意更赚钱的行业。
邱力原:进入股市主要原因是我从1980年下海以后,做了十来年的生意,生意做得比较好,也赚了一些钱,但是考虑生意场上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做生意做累了。刚好1987年深圳发行深发展的股票,我在报上看到了它的招股说明书,又学习了一下股票知识,原来我的父亲和祖父旧社会在上海他们就做过股票,有这个传统。第一次买我是买的股权证,买股权证那时候一般都赚了30%、40%,买股权证,主要是买深发展的,深发展这个股如果不抛掉的话,那就赚大钱了,有人算了一下,深发展从1986年底发行出来,一万块钱的深发展,十年以后,到1997年9月份47块钱的时候抛掉,是翻1500倍。
1991 年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不久发行了第一批新股抽签表,抽中一张可买2000股新股,邱力原意识到其中蕴涵的机遇,借用了 100多个身份证,雇了100多个人排队认购。结果一大批抽签表中签,这一笔让他赚了80多万。同年,他在较低价位买入20多万股深宝安,次年股市大涨,很多人劝他抛出,但他坚决不动,他在等待着送股填权,并最终全部在19元抛出,这笔交易让他赚了近200 万元,并从此奠定了他在湘籍股民中的“龙头”地位。
王君择:那时候选股怎么选?
邱力原:那时候只有六个股,我就一个选了深宝安为主,
王君择:为什么选它呢?
邱力原:因为深宝安一个比较便宜,开始深交所成立的时候,它只有三块多、四块钱,再一个它是做房地产的,宝安那时候还比较著名,同时盘子也不是很大,后来发行了权证,所以我们就考虑了炒深宝安,以深宝安为主,以深发展为辅。
王君择: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报道,就是说您买了深宝安之后,它涨到七块钱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劝您抛,您没抛,当时为什么不抛呢?
邱力原:当时因为深宝安,我考虑它往上涨的速度比较快,成交量也比较好,人气也比较好,反映也比较好,所以我估计它往上还有空间,而且我买的时候,那时候是比较低迷的时候,我买的时候是三块多钱,当地的一些人,我买的时候,在柜台里面买,买几万股,那时候,当地一些人,他叫我不要买。
王君择:为什么?
邱力原:他们看不准,股票又是一张纸,什么都没有,这么贵,你买几万股要几十万块钱,他讲,你买什么股,买股票,哪儿来的,我说我湖南,湖南的,好啊,你什么啊,买股票,你买什么股票,买深宝安,你买深宝安,你买这么多啊?不行啊,我说,行,好,以后就知道了,行了。
王君择:是反话。
邱力原:反话,这时候你买的,你以后就知道厉害了。本地人他都不买,变成我们外地人去买,本地人他怕,外地人不怕。我们湖南人本来也是喜欢闯,喜欢吃辣椒的省份,那是比较泼辣的、比较勇敢的,无湘不成军,敢于冒险,敢于吃第一只螃蟹,敢于往前走。所以后来他们在北京,2000在北京开全国首届股民交流报告会的时候,他们北京送了我一个三湘股神的称号,其实神也是假,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神,神只有两个,一个是神仙,另外一个是神经,神仙是没有,神经我又不是神经。主要我那个神还是一个精神,一个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别人不敢买我敢买,这样一个与人为先的精神,敢于创业的精神。同时在1993年、1994年第一个熊市来的时候,非常困难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的股市一定会走好,一定有前途,一定要赚钱,有这个不折不挠的精神,坚定地看好中国股市的那个精神,可能是这样一个神。
1992年8月,长沙证券公司开业,此时的邱力原已是湖南股市第一大户,很多湖南人都是跟着他炒股,他便率领近千湘籍股民浩浩荡荡从深圳杀回长沙。1992年9月,上海股市大跌,邱力原认为,大跌就是最大的利好,于是会同几名湘籍大户组织数百名股市湘军大举北上武汉。当时股指已跌至400点的低位, 武汉同仁害怕股指继续下调,不敢吃进,邱力原却率湘籍股民全线杀入。不久,股市开始暴涨。在这次抄底中,邱力原于 393.25点以全部资金买进新股琼能源,一天下来,他个人的琼能源成交量占据全国当日交易量的80%,摊薄后成本价11元多。不久沪深股市急剧上涨,琼能源涨到40多元,他于当日获利了结,使得他的个人财富快速增值至400多万元。他和同行的湘籍股民每人都有50%以上的盈利。
王君择:那个年代的股民是不是都很疯狂?我想让您回想一下,当时人们都是怎么买卖股票?
邱力原:我说那个时候的疯狂比现在有过之无不及。1992年底、1993年的春节,就是1993年的的2月份,春节嘛,春节开盘以后,尤其是深圳,那个盘挂出来,只有买入的,没有卖出的,有些股票,你看疯狂吧?现在都没有这种情况,只有买入的,没有卖出的,就是涨的,这是第一个疯狂;第二个疯狂,也就是 1992年的除夕,就是1993年的元月份,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在省证券公司,那时候省证券公司营业部办在留芳宾馆,它的大户室在834、835,一楼就是大厅,那时候大厅里面,我们过除夕的时候,有几十个人,坐在那里坐通晚,烧几盆大火,讨论股票,坐一晚,晚上守岁,那个疯狂现在没有了,那个只有买入没有卖出的疯狂,现在也没有了。
邱力原投资理念
耐心掌握机会,善猎者必善等待。
侥幸是加大风险的罪魁,犹豫则是错失良机的祸首。
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开设STAQ和NET法人股市场。 长沙建行同时开办了法人股交易业务,邱力原看到这个市场交易清淡,股价又十分低廉,又让他看出来了一个大的赚钱机会。
邱力原:法人股那个时候在我们曙光中路的马路口,对面那个发展大厦,在那个里面做。那时候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整个的五一路,它在五一路旁边,排通晚买法人股,排队要两百块钱一个位置。那个时候A股已经不蛮涨了,法人股也便宜,一两块钱,法人股也只疯狂了一个星期到十天,一两块钱涨到七八块钱,十多块钱,就停止了。
邱力原在10天内净赚480余万元。他开户的湖南省建行证券公司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跟随他的中小散户也人人赚钱。用他们的话说,跟邱力原炒股一不小心就跟成了大户。然而随着整个证券交易市场格局的变化,1993年底,证监会限制配股的消息出台,使本来已盲目炒高的股指当天狂泻70多点,中国股市中令投资者惨败的3年熊市由此拉开序幕。急于挽回败局的邱力原动用透支的高风险手段大量进入。然而熊市来势凶猛,邱力原账面上的资金亏损令人痛心地加大。仅仅数月,邱力原变成一文不名的人。
王君择:你为什么要透支呢?
邱力原:那时候有钱给你用,你还不用?那时候自己做得比较好,考虑比较稳健,没有什么大的风险,那时候风险意识不强。
王君择:您最惨的时候,一天亏多少钱?
邱力原:最惨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天亏过五十多万。
王君择:那你透了多少?
邱力原:那时候有几倍的资金。所以我后来讲,炒股票,包括现在要进来的新股民,都要明白一点,就是不要透支,现在没有透支了,不要借钱、不要贷款,不要把亲朋戚友的钱都拿进来去炒,拿自己的钱炒就行了,因为假如你是十万块钱做股票,自己十万块钱,你再贷款,另外把钱搞进来,搞成一百万,自己只有十万块钱,你炒一百万块钱的股票,这个股票掉百分之十,你就没有钱了,掉了十万块,再掉百分之十你就亏十万块钱,再掉百分之十你就亏二十万。等到你亏了钱的时候,你就比叫花子都不如了,比叫花子、乞丐都不如了,乞丐不亏钱、不欠钱,你欠钱了,所以千万不能搞。这个你要清楚,你一旦炒股,一旦贷款炒股,亏损了,你就比叫花子都不如。在熊市里面炒股票,往下掉的时候,熊市里面炒股票,叫做一人炒股全家受苦;但是牛市里面,那就一人炒股全家舒服,一人赚钱全家都舒服,一人炒股票全家都在笑。那时候熊市是一人炒股全家都哭,都苦、都哭,是这样一个真实写照。因为这个熊市,如果一个国家,他们评价了一下,一个国家出了一个熊市,五年、六年、七年、八年的熊市,它对老百姓经济的影响、精神的刺激超过一场战争,因为战争是局部的,整个股票的熊市是全国性的。
王君择:那时候会不会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感觉?
邱力原:没有,没有,一点都没有,我最相信股市有涨有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如果股市不是有涨有跌,这个股市在美国、欧洲怎么能存下来几百年,它肯定有涨有跌,有它的好处,有它的先进之处。涨的时候你不能得意忘形,亏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失去信心,股票里面亏的钱只有在股票里面才能赚回来,你亏的钱,做个小生意、开个铺子赚回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回不了的。但是股票你只要还在做,你就要赚钱,因为社会是发展的,经济是发展的,上市公司它是发展的,它一定会不断地创出新高来。但是你抛出,你不做了,就没有了,股票是一个有价证券,它可以今天跌到一块钱,过几年可以涨到一百块钱,你怕什么呢?不要怕,尤其是牛市不要怕。
1994年下半年,三大利好政策出台,中国股市反转向上,邱力原基本上挽回了损失。经历了一个大熊市后,深感个人投资者的无力,在信息、技术等各方面都没能力抵御市场风险,1995年邱力原发起成立了“长沙证券学会”,这是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法人社会团体,日后邱力原等能在各领域里从容转战,就有这协会的功劳。1996年初,股市仍无起色,邱力原在湖南媒体上发表了“稳定心态,耐心等待,组织资金,抄底发财”这4句口号式的话,并随即掀起了一轮反攻。
王君择:那你抄底,那时候都抄了什么底,买了什么股?
邱力原:抄底,我主要炒湘股。湘股原来是发行了两个股票,一个中意,一个火炬,它是一个亿的额度,我们向管理层提意见,如果一个亿的额度,多发几个股票,发小盘股,后来就发六个,发八个,都是一千多万的盘子,后来炒到湖南六小龙长沙四小龙,长沙四小龙就是华天、通程控股、湖南海利、张家界,这些都是一千多万的小盘股,都炒到几十块。那时候我们成立长沙证券学会了,长沙证券学会配合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我们把湘股炒得很火爆,炒得好。
王君择:湘股让你翻身了。
邱力原:对,那时候把湘股炒成了中国的领袖板块,毛主席的故乡,刘少奇的故乡,炒领袖板块,变成了领袖家乡概念股,它领导中国股市的新潮流。炒到这个程度。全国很多大机构、大券商都到湖南来炒湘股,那是1996年到1999年这一段。
王君择:是不是湖南人做什么事都喜欢打头炮,而且有一种潜在中的领袖意识?
邱力原:对,湖南人搞经济不行,但是领导能力,发动大家来做,这个方面可以。
王君择:煽动性比较强。
邱力原:煽动性比较强,对,从军的比较多。从近代史、现代史,大部分都是湖南人为主,无湘不成军。另外一个,只要湖南人不死光,中国就不会灭亡,有这样一句话。每次危难的时候都是湖南救中国的。
邱力原投资理念
懵懵懂懂的随意买股票, 就象让10岁小孩在高速公路超速飚车,必然导致惨痛教训!
资本市场是让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而让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
涉险渡过难关的邱力原从此变成了一个“综合型”的股市高手,把基本面、消息面和政策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获得了更好的收益。2001年上半年,邱力原果断离开A股市场,并总结了离开A股市场的理由。
邱力原:2200多点的时候,那时候税收是千分之三,交易费是千分之五,就要千分之八,还有来回,就是1.6,1.6乘22,不是要三十多个点,三十多个点才保本,但是每天达不到三十多个点,你肯定要亏了,这就要见顶了,没钱赚了。
王君择:您当时看到了什么熊市的特征?
邱力原:上海到2200多点往下走了,往下走明显的五波下调了,熊市就是屡创新低,快涨慢跌,这都是熊市的特征。目前看来,牛市的特征就是快跌慢涨,牛市跌一天跌两天,它涨几个月,熊市涨一天涨两天,要跌几个月。
邱力原这一次的决定让他没有重蹈熊市的覆辙。当时市场扩容的压力越来越大,要赚大钱就得寻找利润空间最大的品种,邱力原认为B股市场价格低,而价格低就是最大的利好。在中国证监会宣布B股市场向中国境内的居民开放后,绝大多数股票都连拉5个涨停以上。在B股市场大胜以后,2002年邱力原又转战三板市场。其中高价股上涨20%,低价股更是上涨近100%。之后,邱力原在漫长的熊市中蛰伏,直至2006年中国股市回暖,邱力原重新出山,再战牛市。
王君择:您对现在的一些新股民,对他们有一些什么建议和忠告?
邱力原:新股民应该要先学习学习再进来,不要一点都不懂就往里面走,进来先要以小资金做,然后逐步地加大投入。
王君择:小股民往往有一种很急的心理,这个行情,大牛市来了,我要不快点冲进去,就赶不上这波赚钱的行情了。
邱力原:对,他恨不得今天晚上买了,明天就要涨,一个月就要翻几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里面赚钱的困难,也不知道风险,刚进来的人确实要注意,要加强学习。
王君择:像您刚入市的时候,其实跟他们也有相通的行为,也是想很快赚钱,只是说那个时候很幸运,没有这个熊市,一直都是牛市,好赚钱。
邱力原:对,越是牛市进来的人就越多,进来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出现调整,也容易被套。而且这个股票还有一条,不一定要你钱越做越多,但要求你的股票越做越多,你就做得好,就赚钱。要股票越做越多,我举个例,你10万块钱,你买1万股,10块钱1股,10万块钱买10000万,当这个股票涨到12块钱的时候,你就赚了2万块钱,如果你不做了,把这12万块钱取回家,你就赚了2万块钱,如果你继续做,做得不好,你赚了钱还等于亏了钱,为什么讲?这个股票你到 12块你没有抛,它又涨到13块,13块你没有抛,它又涨到14块,好,14块你抛掉了,赚了4万块钱,但是这个股票继续往上涨,它又涨到16块,你就不要买了,我14块丢了,16块怎么还买进呢?它又涨到18块,你也不买了吧,它又涨到20块,你忍不住可能就买,甚至涨到30块,你还追。好,但涨到24 块的时候,你就买进了,大家都吹牛皮了,说这支股票涨到30、40,又造题材,又造谣了,好,涨到24块你买进,12万块钱,你再买进,变成5000股,你12万块钱丢了,赚了2万块钱,你再24块钱买进,10000股变5000股,你是赚了还是亏了,你亏了。不但钱亏了,股票亏了,股票越做越少了,所以不好。好,你还有亏了的。到了24块再涨到25、26块钱,你不会丢吧,还是赚1、2万块钱,什么利空又出来了,到头了,又亏损了,又被查处了,又拐款潜逃了,原材料涨价了,什么利空都出来,它又往下跌,跌到20块,你就亏了4万块钱了,你不会丢了,跌到18块你不会丢,跌到16块,又是利空出来,最后会跌到8块钱、5块钱、3块钱,会崩盘,你要斩仓了,好,你那10万块钱掉到2、3万块钱,再搞一次,就1万块钱,你看。
王君择:没本了。
邱力原:股票越做越多,那怎么做?10万块钱或者涨到12万块、13万块、14万块抛掉,问题都不大,这个股票抛了就算了,继续涨我不买了,掉下来,掉到 12块,我又买,继续涨,我又另外去寻其他的低价股去做,涨到14块,它跌到12块、跌到10块,我又买了,1万股就变成11000股,12000股,继续往上涨,我再继续做,是这么做才赚钱,股票越做越多。
王君择:就是不能追涨?
邱力原:不能追涨,不能是无条件地追涨,不能追涨杀跌,不是不追涨,买高的,丢低的,丢了几个,你就亏损了,因为这个股票你一买进要有四个条件、四个方面,三个方面是亏,一个方面是涨,你买进的时候不涨不跌你要亏,跌你要亏,涨得不多你要亏,只有买进涨得多你才赚钱。
王君择:二十年的股海生涯,给您的人生带来了什么财富?
邱力原:给我的人生,我一点都不后悔,很多朋友都跟我讲,邱哥,你这人比较聪明,比较灵化,各方面素质也不错,你要不炒股票,你可能更有前途,我说不可能,我炒股票是最好的选择,我炒股票也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要赚钱,我可能不炒股票做生意,一直做下来做得好,可能钱比现在要多,因为一个人做自己的本行越做越好,一个人最怕就是做自己不熟悉的行当,但是我如果做了行当,可能赚钱比现在赚得多。但是名声没有这么大,但是我的收获没有这么大,我的理解、我的空间、我的胸怀没有这么大,因为我在资本市场里头游刃有余,比做企业、比做点小买卖、当个奸商、开个铺子,那要好得多了。一点都不后悔,我走对了,而且走到底。
王君择:你一辈子都以这个为职业。
邱力原:一辈子,终身在资本市场里头摸爬滚打。
邱力原投资理念
一个高明的投资家须具备五种要素:健康、胆识、金钱、耐心、运气。
顺势交易+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纪律+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敞开大门的宝藏。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ideo/zibenrenwu/20080316/483.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人物》个人投资者系列之 蔡木雄
时间:
他是亚洲最赚钱公司的股东
投资最赚钱的企业 同时又最容易赚钱的企业 再一个就是以后还能赚钱的企业
夜探中石油
我到了公司以后 我发现他们这个公司的办公大楼 好多办公室的灯都是亮着的 当时我很奇怪
巧遇巴菲特
当时香港联交所 公告了沃伦 巴非特 开始投资了中石油
股市投资要有平常心
一夜暴富 但是我个人认为 这毕竟是一个低概率的事件
1965年生 广东潮州人
198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1994年成立贸易公司
1997年至今从事股票投资
经典案例:2002年投资中石油 获利超过6倍
蔡木雄1989年研究生毕业,同年进入中国五矿进出口沈阳分公司,从事对苏联的易货贸易。1994年蔡木雄自己成立了贸易公司,这为他今后投资股票市场积累了第一桶金。
我当时应该是1994年开始 当时的进出口贸易还是蛮好做的 而且当时我在外贸那么多年 很多市场也比较了解 同时也有一些客户的网络 当时出来做的时候 应该说还是得心应手的 同时也很快的 公司就有了一些盈利 慢慢也就发展起来了 但是后来 一直到1997年的时候 应该更早一些 那时候赶上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了以后 就突然之间 这么一种小的公司 那么它的这种贸易环境 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来很多的这种盈利来源 突然之间就消失了 贸易很难做了 几乎是很薄很薄的利润 甚至有时候都是毫无利润的
那时候你在想什么
在1997年的时候开始就思考 由于公司当时通过贸易 赚了一些盈利以后 公司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那么就沉淀下来了 放在公司里头闲置着 当时就想着 我怎么样利用这部分资金 能够做一些投资活动 刚开始的时候 就是买了一部分的国债 1997年的时候 股票市场也像现在一样 非常非常的火爆
当时我周围的很多朋友 亲戚说你去投资 投资什么呀 我说 买国债呀 他说 一年守到头 才那么百分之十几的 这么一种回报 你看看我们 一天两天的话 可能百分之十几就出来了 你干嘛去买这个国债呢 应该去买股票
那你那时对股票是怎么认识的呢
像当时 说实在的 是一无所知 到底股票是什么 它为什么能赚钱 实际上自己都没有太多思考 也一无所知 但是我当时就想 要投资股票 那我就应该做一些学习的过程 那么就开始找一些相关方面的书 但是当时的那些书 都是所谓的什么K线图 什么短线是金 这些所谓经典的投资的书
那时候你周围的亲戚朋友 他们都是怎么炒股的
当时实际上是很疯狂的 很多的证券部都是 人挨着人 然后彼此之间互相推荐股 票哪支哪支股票有什么题材了 有谁 什么什么强庄在做了 怎么怎么放量 基本上大家谈论的都是这些东西
那你开始的时候紧张吗
每天都是非常非常的紧张 经常买了股票以后 涨了呢 回家的时候也经常睡不着觉 因为太兴奋了 有时候买了股票以后 跌了 那就更睡不着觉了 因为觉得 怎么办 又下跌了 到底能不能还再涨起来 处于一种非常焦急的状态 因为你根本 我想 你根本不知道它到底为什么会涨 也不知道它到底为什么会跌
作为我这个人来说 我希望我从事的这个事情 我是要把它当做一个事业来做 那么它要可以可持续性 然后长期去从事这个事业
所以实际上自己也是很彷徨 很矛盾 觉得这路应该怎么样走 所以每天都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 你每天那个时候都到证券营业部去上班 应该是 基本上每天都去 去盯那个盘面 所以当时这种压力非常大 导致晚上经常睡不着觉 从炒股那几年以后 最后我都神经衰弱了
从1997年进入股市到2002年,蔡木雄虽然每年都能赚钱,但是他还是非常迷茫,因为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赚来的,也不知道这个钱什么时候会失去。巨大的精神压力几乎要把他压垮。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的生活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
后来你什么时候 让你转变你的这个投资理念
在2002年的时候 当时实际上 是非常非常偶然的一次机会 当时我就在书摊里面随便翻一翻 看了一些书 突然看见了一本 我记得好像是叫《巴非特投资策略大全》一本非常普通的书 当时我无意中拿起来翻了一翻 无意间就拿起来翻一翻 看了一下
把它买回家了
后来买回家了 就是说确实是如获至宝 拿回家里 我从头一口气 把整本书读完 当时看到里面一些主要的观点 就是说你投资股票 就是跟你去投资企业 去拥有一家企业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的
那你接受了他的这个理念之后 你自己接下来的投资方式 理念 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应该说发生了确实是巨大的转变 接触了巴非特的 这种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以后 我回头去审视自己的过去 投资股票的过程 这种经历确实自己感觉到 真的是发了一身冷汗 现在想起来后脊梁还发冷 为什么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因为我是在做一种 自己确实是一无所知的事情 你一点都不知道 到底投资是怎么回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去从事这么一个投资 而且是拿了巨额的资金 去做这种冒险 确实是感觉到非常非常后怕
就像一个赌博一样
实际上就是赌博
接受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之后,蔡木雄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手上的股票,发现这些投资凌乱无章,除了自认为他们是绩优股之外,自己对它们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许多公司也不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蔡木雄在这时候果断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抛出手上几乎所有的股票
你抛出那支股票 亏的呢 也抛
当时确实是在一个非常非常低的 价位上抛出去的 所以后来很多股票也反弹了 但是后来看 当时是抛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价位 因为很快后来大盘又反弹了 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 我就心里想 我现<在>终于做到了 走到一个证券投资的路上了 所以就像人家说的一样 有一句话说 痛并快乐着 这些确实是我当时心里的感受 我觉得还是很快乐的 虽然说那年是亏钱了 赔了很多的钱 但是心里觉得 终于踏实了
沽出手上所有的股票之后,蔡木雄开始遵循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方法,耐心地寻找投资机会。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我是去出一个差 当时路过了大庆 当时在火车上 我看到了田野上 到处都是立着产油机 而且我有一个朋友 他告诉我说 他们家也是油田里面的 他就告诉我说 油田实际上效益还是蛮不错的 过年过节都经常分东西 当时我就想 油田确实还是应该蛮赚钱的一个行业 所以当时就留意到 现在上市公司就有一个中国石油 回来以后 当时就收集了相关的 中石油方面的一些年报 包括它的招股资料 我都详详细细地 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下 后来发现 还真的是非常赚钱 因为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都非常可观 当时我看了一下它的股价 实际上它的波动性很小的 大概当时也就是在1.5元到1.7元之间 它每股的收益大概有0.27元左右 简单地来算这个市盈率 大概是5.6左右 5.6倍的市盈率 但是其中一个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当时作为油公司来说 实际上它的最大的资产 就是油气的可<采>储量 就是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资产 其中我发现了 中石油的油气的可采储量 它大概有 我记得应该是23.5亿吨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当时我就说 把这部分可采的油气储量 我做了一个现金流的折现 这种折现率 我按照非常保守的 10%去做折现 我发现摊薄到每股来说 每股大概有5.3元现金流 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非常惊讶的 这么一个结果 为什么呢 因为它现在的交易价格 也就是1.5元到1.7元之间 那么光它的这种油气的可采储量 它每股都有5块多钱的折现现金 那么我觉得这家公司 确实是很超值
觉得它的的价值被低估了
应该它的价值是被严重低估 所以当时我很快就买了机票 到了北京 想对中石油进行调研 下了飞机以后 自己心情 当时也是非常迫不及待 马上我就打个车 到了中石油公司的总部 我记得当时 应该说到了公司是八点多 都下班了 应该是下班的时间了 我到了公司以后 我发现他们这个公司的办公大楼 好多办公室的灯都是亮着的 当时我很奇怪 八点多了 为什么好多灯还是亮着的 我进去了以后 当时好像碰到其中国际合作部 一个部门的经理还是什么 他们正好看到我了 我就说 我正好是公司的一个股东 我没事顺便想到公司看一看 我说 我挺好奇的 我说 你们怎么八点多了 还没有下班 他说 看来你是第一次到中石油 因为我们中石油员工里面 特别是很多的部门 加班都是家常便饭 经常的事 而且许多的员工都没有加班费的 都是加班 我觉得 实际上被他们的 这种很简单的几句话 说得我真的是心里非常非常感动 同时我觉得 像这样一家公司 这么多人免费 没有加班费也主动的去加班 我觉得应该是一家蛮有凝聚力 蛮有前途的一家公司
经过中石油的石油专家的详细解释,蔡木雄对中石油的形象越来越觉得清晰,但是此时他心里依然在打鼓,是不是自己估值错误?是不是自己的估值方法不对?毕竟自己计算的结果和市场价格相差太大了,这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第二天 我特意找了他们中石油的 财务部总经理周明春经理 当时我主要想找他<干>什么呢 我说 周总你看看 我这个确实有很大的困惑 我算了一下 公司的油气探明的可采储量 大概有23.5亿吨 这么大的一个数目 那么我做了一个现金流折现了以后 我觉得每股的现金流达到是5.3元 我是不是算错了 确实我心里也非常没底 因为我希望他从专业的角度 他帮我看看 我是不是哪个方面搞错了 当时他坚决地说 这就是我们认为 我们的股票 确实是被市场严重低估 他说 你算的没有错
后来 我跟中石油的董秘李怀奇先生 做了一些交谈 当时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 同时跟我详细讲了 整个中石油公司的发展状况 包括未来的规划 他非常强调一点 就是说当时的董事长马富才先生 非常重视上游勘探的投入 同时对上游 我们花大力气 一定要突出上游方面的这种发展 因为作为一家油气公司来说 这是我们的根本 我们的主业 同时对炼油 化工这一块 作为一家一体化的公司 我们也做了市场的投入 但是我们所有的这些投入 都是围绕着我们的主营 他当时说得很形象 我们所有的投入都是围绕着油气 99.9%的投资 都是围绕着我们的主业 继续进行投资的 所以这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我觉得像这样的公司 才是让我非常非常放心的
你看了之后 又跟他们交流了之后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或者你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第一点 我很受感动 就觉得这个公司的人 确实是都非常非常敬业 第二点 我觉得这个公司 应该业务也是非常非常繁忙的 应该业务也是蒸蒸日上的 是一家非常盈利的公司 同时 因为我也读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书 比如像洛克菲勒这方面的书 你们也应该知道洛克菲勒 他当时基于石油 建立一个标准石油公司 应该说当时聚集了巨大的财富 石油大王
对 石油大王
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垄断法 把标准石油公司 拆分成许多的小的公司 其中包括今天的埃克森 美孚 包括雪弗龙这些公司 但是实际上最赚钱的公司 但是今天经过将近一百年的 这种时代的变迁 它同时现在还是最赚钱的企业 所以这点当时给我的印象 影响非常深刻 我认为 应该石油 也是一个非常非常赚钱的行业
第三天,蔡木雄从中石油公司考察完毕。回到深圳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入中石油。并且在以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陆续加仓,直到重仓投入自己60%的资金。买入之后,蔡木雄所做的事情只是时刻关注中石油公司的情况,而很少去关心股价的波动。
你通过什么渠道对它进一步了解
应该说我参加股东大会 也是所谓的人家说的 三朝元老了 最早我参加股东大会的时候 我基本上自从持有了中石油以后 每一届都会去参加他们的股东大会 当时最早的时候参加股东大会 主持会议的是马富才董事长 到后来陈<耕>董事长 到现在的蒋洁敏董事长 应该说总共是三朝股东了 我还记得当时 第一次去参加股东大会的时候 应该说这个会场上 除了集团公司 当时他们是最大股东以外 那么流通股东就我一个
是不是没有投资者对它关注
我觉得这可能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点 我觉得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很多投资者 对公司这种了解 都是非常不重视参加股东大会 这么一个层面去了解公司
您会不会关注一些 比如说一些专业的投资机构 对中石油的一些评估报告 对它的一些评级
因为当时作为中石油来说 实际上对一些大机构 因为他们的这种看法 还是差别挺大的 很多不同的大行 有的是给的中性 有的是买入 有的是卖出 参差都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好象并没有去研究 到底这些不同的观点 跟我到底差别是在哪里 我更多是研究他们是怎么研究
你发现他们是怎么研究呢 你这个方法跟他们比 你觉得你的更可行一点 还是他们的方法更准确
现在我猜测应该主要问题出在这里 就是说很多的国外的投资者认为 中国的企业 首先它很信不过 政策 各方面都非常不稳定 所以要求我投资中国的企业的时候 我一定要要求一个 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风险溢价 我觉得为什么他们对中国的企业要求这么高的风险溢价 最主要来说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的企业 中国的国情 因为作为我们来说 我们对中国企业应该说 我们的感觉更真实一些 所以当时我就觉得我对中石油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因为我觉得我才是真正了解中石油的人
蔡木雄买入中石油之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中石油的股价并没有什么起色,依然在1.5到1.7之间徘徊。这不断地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这是一段非常寂寞、折磨人的等待。但是蔡木雄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怀疑,中石油每年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让他感到非常放心。加上自己对中石油的了解,他认为市场终将给中石油一个合理的估值。不出所料,转折说来就来,2003年非典前后 一位投资界的超重量级人物被公布买入了中石油,这个人又是谁呢?
我记得好像是在<4>月28日的时候 当时香港联交所 公告了沃伦 巴非特 开始投资了中石油 这是第一次披露 因为联交所有个规定 就是说你持有这家公司的 5%以上的流通股的时候 你应该做一个公开披露从那天开始 中石油的股价就一路的上涨 就再也没有回过头了
你觉得跟大师在同行 跟投资大师在同行
这点当时确实是非常欣喜因为自己虽然当时投资中石油无意之中但是最后跟巴非特跟他
不谋而合了
不谋而合
鉴于对中石油的长期看好,蔡木雄坚决长期持有,从2002年投资,到2007年3月26日,中石油的股价已经从1.5元涨到了8.8元,最高时曾经高达 11.2元。成功投资中石油让蔡木雄在投资界名声大振,但是蔡木雄却淡然处之。他认为坚持价值投资,需要拥有正确的信念,不断寻找优秀的企业,对它进行估值,然后等待一个合理的买入价格,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你觉得坚持你的这种价值 难不难
实际上就像人家说的 价值投资是一个知易行难的 而且也是非常折磨人的 这么一种投资方式 因为你要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 你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 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时间 有时候像我说的 我们研究一个企业 一个行业是以年计的 这段时间我们根本没有买它 更多的是 我们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性的工作 最后我们决定买一家公司的股票 那么可能是瞬间就完成的事 现在不用一秒钟 你就可以完成这个交易了 但实际上我们前期的这种功课 可能是以年计的 所以这段时间 是非常非常枯燥乏味的
您现在投资企业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我要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呢 投资最赚钱的企业 同时又最容易赚钱的企业 再一个就是 以后还能赚钱的企业
您现在对哪些行业看好呢
一定 要找一些你比较容易理解的 你<能>弄懂的这样一些企业 现在我关注的一<些>行业 一个就是能源行业 我是关注得比较多的 第二个就是金融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可能包括像银行 保险 这个也是我比较关注的行业 第三个行业 就是地产
蔡木雄认为价值投资难坚持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于股市是一个不断产生暴富神话的地方。投资者如果整天处于这样一种喧嚣的环境中 很容易产生浮躁的心态 进而背离理性而长远的投资计划 因此投资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现在 特别一些媒体经常说 我们中国是一个黄金十年 经济会高速发展 股市也会暴涨 这是一个暴富的取得一个超常回报的黄金时期 我个人认为 片面强调这种低概率的事件 一夜暴富这种心态 我觉得有点不太负责任的 因为毕竟这是一个低概率的事件 大多数人 他的投资 长期的投资回报也就是 我觉得作为我个人想法的话 也就是10%左右 这么一种平均回报 我觉得这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期望说一年 两年就像很多的媒体说的一样 一年两年就能够翻个几倍 这么样我觉得本身投资者 会以一种非常浮躁的心态去进入股市 甚至很多的人连基本的金融知识都没有 贸然拿出自己的毕生的积蓄 去投入股市 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不理性的 做股票一定要用一种平常心 去做事情 同时一定要很专注 这一点一定要付出辛苦 我从来都相信 没有天上掉馅饼的这种好事情 你轻轻松松就能赚巨额的财富 你就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 第二点 一定要做得非常专业 不熟不做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ideo/zibenrenwu/20080316/482.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股收藏家 - 李剑谈股票价值投资
———谈“严格选 随时买 不要卖”的投资理念
李剑 2007.11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深圳一位成功而低调的证券投资家。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理解和运用巴菲特投资理论方面见解深刻独到,被一些股民誉为“中国了解巴菲特最深的人之一”;他2005年6月应邀在“深圳市民投资论坛”所作的演讲“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被当作学习巴菲特理论的“经典范文”;他总结的十二字投资策略“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已成为很多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本文进一步系统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深入探讨了如何选择“好股”这一重要问题。相信对那些希望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的读者会有新的启迪。
股市是一个喧嚣嘈杂的地方,很多在生活中比较明白的人一进股市便耳目失聪;股市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很多在工作中较为理性的人一进股市便方寸大乱;股市更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地方,这个世界的变数和搏弈太多太多。因此,投资股票需要独立思考,沉着镇定;需要化繁为简,弃小就大,抓住主要矛盾;需要耐心持有,“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不战而胜”的至高境界。
人性是有弱点的,我也走过很长一段弯路,属于比较愚笨之人。总结自己的投资过程,1999年到2002年期间特别重要。为了清算1999年前因盲目投机几乎导致破产的错误,连续三年读了几百本书,上千份财务报表,重点调查了十几家上市公司,在对投资的思考上可谓绞尽脑汁,几经痛苦,然而几番实践后“柳暗花明”,发现投资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条经验,即:投资要大气,选股要严格,买股要随时,持股要耐心。
投资要大气
股票投资应大气。在市场价格潮起潮落、涨跌不定的氛围之中,在牛市、熊市更迭交替、利多利空层出不穷的环境之下,应该高屋建瓴,抓住核心问题,以此为指导,就容易解决赚钱的一切问题。核心问题是,从长期而言,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股市是永远向上的。不管经历多少风风雨雨,都改变不了股市长期向上的本质。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个世纪初是100点,现在已经超过了13000点;上证指数1990年是100点,现在已经跃过了5000点。作为一个投资者,只需要严格的选股,简单的买入并持有就行了。
具体而言,投资要大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上不要计较小的利益。比如一截波段,一点差价,甚至买入卖出时讲究挂低挂高几分钱等等。关注蝇头小利而成天炒来炒去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有些股民尽管也知道某个股票有极为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十年能涨十倍,但却在买入后老是盯着起起落落,计较几块钱的差价,倒来倒去,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也买不回来了,因小而失大。比如贵州茅台、中国石油、招商银行,很多股友都跟着我在极为低廉的价格买到过,但一直持有到现在的人却极少。事实上,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炒短线的。认真思考一下就会知道,既然股市总体趋势永远向上,投资者就应有远大的目标,牢牢抱住优秀公司的股票不为所动,立志赚足利润,依靠时间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二是操作中不要讲究小的技巧。比如高抛低吸、止损、底部顶部、金字塔结构、时间之窗、黄金分割位、包括所谓的牛市策略、熊市策略等等都不外乎是技巧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智慧方面的东西。在技术分析中有1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里面充满着各类看似精妙的技巧,就象赌场里的《21点必胜法一样》,其实都是一些雕虫小技,以此操作成功的能有几人?其中波浪理论最为典型,大浪里面有小浪,小浪下面有细浪,走向永远有无数种可能,你怎么操作?我后来投资股票,自定“五不主义”(曾经讲过三不主义):不依大盘,不听消息,不作预测,不重技巧,不信技术。技术分析最致命的问题是脱离公司的基本面,空对空地以价格变化去解释一切,也就是本质和现象相脱离,或者是离开本质谈现象。投资者应该摈弃一切技巧。这并不是说过头话,而是重要的理念问题。古代项羽说过:“学剑,一人敌;学书,万人敌!”将军可以不是神枪手,但能指挥千军万马。真正的盖世高手是不要任何武器,空手就能致胜。买入并且长期持有虽然简单,却是智慧层面的东西。智慧高于技巧。人的一生当中其实只要长期拥有极为优秀的几只好股票,就享用不尽了,就象香港持有万科18年而成为巨富的刘元生那样。
三是心态稳。不去理会大盘的波动涨跌,也不要害怕类似“9·11”、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等等这类突发性事件。心态不稳是长期投资的大敌。健全稳定的神经系统是投资制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不要去预测短期的走势而自寻烦恼,那其实是为股市算命。股民一预测,上帝就发笑。我一直主张不要看盘,不要去看价格的红绿跳跃,只要关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行了。1999年前我做了5年技术分析,下的功夫远超过当年读大学,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也不用去作短期预测。要说底部顶部,改革开放前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底部”,而“顶部”这辈子是看不到的。我们只应关心是不是优秀的公司,着眼的是公司的未来,选择的是长期持有,注重的是长期回报。
四是眼界高。气魄大,眼界就高,就不会老盯着平庸的和失败的公司,也就是不会去买垃圾股,就会下决心只拥有最优秀公司的股票,就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磨练出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去辨别各种各样的公司。我们要挑选的应该是极优秀的公司,不只是在行业中最佳,而且要在国内市场中最佳,最好还要将它们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考察比较。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选择公司上面,要尽力使自己股票品种全是最好的,打开帐户,鲜花盛开,而不是杂草丛生。
投资要大气很重要,否则学价值投资就学不到精华。学价值投资当然比学技术分析和听小道消息好得多,但并不等于就是学巴菲特,学巴菲特是要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追求卓越,追求大气,有了大气的思维,在思想意识上才有远大目标,目光才可能长远,思想才可能崇高。做好人,买好股,把资金投到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公司中去。荣毅仁先生的家训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效仿:“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首先强调的也是立志要远大。这是指导思想和投资理念中很重要的东西。
选股要严格
严格挑选股票是股票投资中的主要矛盾。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较低的风险取得较高的回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选好股票。什么是投资哲学?这就是投资哲学。
回顾历史,在所有传统的股票投资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就是“长期好友理论”了。这一理论有句名言:“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它抓住了股市永远向上这一关键问题,但可惜方法不够严谨,思想不够卓越。我主张批判继承这一经典:反对“随便买”,因为“随便买”会影响长期的收益水平,流于平庸;有些赞同“随时买”,因为“随时买”适合大多数人;完全赞同“不要卖”,因为“不要卖”抓住了投资的大方向。我的格言是“严格选,随时买,不要卖”。
世界上许多投资大师的辉煌业绩证明,严格选股是极为重要的。下面着重谈“严格选”的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随机漫步理论”,这种理论莫名其妙的非常出名,它为了证明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的选股功课是徒劳的,经常举出猴子掷飞镖的例子来说明买股票用不着花工夫去认真选择,选择的结果与猴子乱掷的结果也差不了多少。这实验虽然非常有趣,却并不科学,并不能证明“随便买”正确。因为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被实验者引向了猴子,却忘了与猴子做类比的投资者是些平庸的投资者(准确地说是些华尔街的股评家)。因此,巴菲特严肃地指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话,我们这些人只有去喝西北风了。
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投资者,就必须严格挑选极为优秀的公司。我曾对采访我的记者反复说过,投资者要有“股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才是惊人的呢?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有生之年能拥有几只涨幅达到100倍的股票。我已经用五年时间拥有了几只涨幅十几倍的股票,相信能有那么一天,某只股票在我的珍藏下涨幅能超过100倍。我已年过50,深感觉悟太晚,所以只敢提100倍。我对女儿的要求就不一样了,是要在有生之年拥有几只涨幅超过300倍的股票。第二层意思是选择的股票必须要“万千宠爱在一身”,就是要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察公司,无论怎么苛刻,都挑不出影响公司长期成长和收益的毛病来,它是那样地卓越和超群。
很多人一听100倍会有些吃惊,其实稍微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明这并不罕见。比如沃尔玛和微软公司上市也不过20~30年,股价都已涨了500~600倍之多,我们身边的万科按1990年的原始股股价一元计算,则已涨了1400多倍。
具体应该怎么来选择这样的优秀上市公司或股票呢?是不是要多看财务报表呢?我要强调阅读财务报表只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基础方面。我自己就走过一段弯路,还差点钻进牛角尖。注意研读财务报表只是表明关心基本面,这与专看k线图和听小道消息确实不一样,但这还不算是价值投资,更不等于是学巴菲特。我认为,调查和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盈利模式问题,自主定价权问题,未来利润增长点问题,行业特点问题,管理层问题,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问题等等,才是价值投资的首要步骤和关键内容。这些问题财务报表上没有,或者说不直接反映。阅读财务报表含在调查里面。要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去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我思故我赚”,思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因为要选择极为优秀的公司,光阅读财务报表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投资者应该是董事长,而不是会计。
要从大处着手,首先考虑公司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个“独一无二”极其重要,你会一下子就把优势公司和一般公司筛选出来。我有个习惯,如果用半个小时都找不出一个“独一无二”出来,我就要放弃它了,尽管它可能看起来股价较低。如果有人问我某只股票怎么样,我先会反问:“它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
说到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很多人会以为这就是常说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它包括核心竞争力,但不光是核心竞争力。严格说,核心竞争力是管理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两个美国管理科学家在1990年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它强调的是核心能力和技能。这种能力,只属于我所说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仅以此来作为评判企业优劣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学是科学,投资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投资学上,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含义要丰富得多。否则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傻瓜都能赚钱”的公司了。
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为了更加易于理解“什么是好股”,我归纳了主要的六种,可能互相之间会有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
第一,垄断优势。按照经济学上的“垄断”的含义,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我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独家生意。或者说得长一点,是独家经营,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就是独家生意,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是独霸天下。当然,垄断除了独家生意以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市场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银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须通过万事达或维萨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性饮料的市场基本上就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国内牛奶的市场最大的两家是蒙牛和伊利。不过,我更推崇的是独家垄断。
第二,资源优势。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很多公司都拥有各自的资源。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比如江西铜业拥有铜矿,但却还不具备独占的优势,因为很多铜业公司也有铜矿,不能算是最高等级。中国石油的等级就要高一些,南非的黄金钻石等级更高一些,而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钾盐矿,则占全国总量的近90%,这种资源的优势就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又比如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那么茅台酒厂资源优势就具有独占性质。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企业很多,有了品牌并不等于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牌优势的独一无二简单地说就是要强大,强大到行业第一。茅台号称国酒,同仁堂号称国药,耐克公司那简单的一勾,就是世界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和运动产品的标识,已深深为全世界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所喜爱。这种优势也是巴菲特的最爱,他叫做消费独占,我有时把它叫做消费者心理霸占,就是把消费者的魂勾去了。比如同样的产品,人家就要买这个牌子的,哪怕这个牌子贵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术优势。也就是大家讲得最多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比如万科公司,它在品牌强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团队极为优秀,能力太强,堪称地产界第一。烟台万华的mdi制造技术独家拥有。微软的技术优势简直是世界老大,任何软件产品不适用dows 系统,你就麻烦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时,就深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震动。一张卡片,居然可以活期定期本币外币全包含,而且比存折易带,又不暴露存款数字。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其后他们还不断推出金融服务创新品种,一直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能力技术优势最直观的例证。
第五,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除了专利保护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外,有个原产地域保护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槟酒。香槟是法国一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别的地方就不行。政策优势,就是指这种具有限制性质的优势。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三个公司的产品被列为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在很长时间内别人都不能生产,甚至也不能叫这个名字。茅台镇上也有别的酒厂,但只有茅台酒厂的酒才能叫茅台这个名字。
最后,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 投资获胜的概率低。这是因为基本面确实如此:有些行业就是有先天优势,有些行业注定要吃亏。有些行业就是稳定增长,没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饮料业;有些行业就是门槛高,大部分企业进不来,比如航天业;有些行业就是有提价能力,不会你杀价我也杀价,比如奢侈品行业;有些行业的产品就是不怕积压,甚至越积压越值钱,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业就是集中度高,它们的优势就是竞争对手少,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更不要说交易所和银行卡国际组织。有专家喜欢用行业利润永远趋向平均化的经济学理论与我辩论,意思是当一个行业拥有暴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和企业进入,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最后平均化。其实这只是一般而论,很多情况并不如此,因为行业壁垒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拥有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广深铁路表现不佳,11年只涨了一倍多。铁路是高度垄断行业,业务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赚钱就是因为事关民生票价不能乱提。张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当没有能干的管理层去经营去继续开发的时候,它根本就赢不了利。很多公司拥有资源优势,但当国际商品资源价格处于低潮时,它也是一筹莫展。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也还得落实在收益上。
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我前面说过要“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就超过了30%。蒙牛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bb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眼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这个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也就是多种竞争优势都具有。
可能会有人说,您说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寻觅。其实在我的持股名单中符合的就不止一个,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用条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没有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谈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太重要吗?不是的,价格当然重要,“安全空间”这个词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经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概括为十二个字: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就已经把好价包括在内了。但我们谈的主要问题是优秀公司的问题。同时我认为,相对价格来说,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价;先定性,再定量。这也是一种投资哲学。
买股要随时
买股要随时,就是主张“随时买”。必须申明,这是针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稳定后续资金的工薪阶层而言的。
经常有人面容严峻地向我提出:“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的怎么办?”其实,提问题的朋友没有深思熟虑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时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大机会,当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难测,风云莫辨,不确定性是主流,必须“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我的经验是,努力捕捉机会也会丧失机会,放弃这样努力也许就逮住了更多机会。多想想方法,而不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也不要成天去盘算市赢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选和不要卖,即使是不那么幸运,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拥几百亿现金不出手,并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适价格)的例子,来反驳我的“随时买”,甚至指责我有背离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经过再三思考,坚信这并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年,眼见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结果或者是永远无法买到,或者是失去耐心买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学习巴菲特不能教条的重要意义。不要忘了,在美国投资界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组成人员状况的调查中,尽管顶尖的往往是职业投资者,但人数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战以后简单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的普通投资者。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就是“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坐拥几百亿现金的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属于世界顶尖“钱多”的那一类。我的这个“随时买”不包括拥有大资金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属于“钱少”的工薪阶层,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随时买”就是每个月都用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但由于严格挑选,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极为可观。这是靠智力的买法,只要实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不信的话,看看我给出的这个方法:
深圳的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
当然,选到平均每年不低于20%增长的优秀股票有一定难度。但工资奖金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资,不就好事易成了吗?
持股要耐心
投资的辩证法在于:该复杂的复杂,该简单的简单。“选股要严格”,属于复杂的范围,但“买股要随时”和“持股要耐心”则格外简单,就象风暴之后天空特别碧蓝一样。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很多极具智慧的话语,如“不战而胜”,“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别是“大道至简”和“以不变应万变”这两句话。把这些用来指导投资,就成了轻松赚钱的学问。也就是说,精选了好股以后,把好股简单的留起来就行了。我曾经说过:“象集邮一样收藏好公司的股票”,更爱说的是:“做好股收藏家”。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你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没动一下,你怎么能守得住?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很急躁的人。只是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赌场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概率才多少?收藏的发财概率比赌博和摸彩要高一点,但收藏到珍品真迹的不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赝品什么的;做期货、买权证的发财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点,但长期成功的实在太少;短线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失败多于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和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认识在前面说过,也是经过惨痛的失败才换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仅次于“眼力”。我经常建议朋友,在你的投资字典里删掉那个“卖”字。
没有丰富投资实践的人大多会想,如果结合短线,不是赚得更多吗?这是不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经验的股民往往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卖。因为有些东西说说容易,就像低买高卖,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就象无法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一样。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因为放弃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这就是辩证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实践证明,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哪天卖合适?哪天卖都不合适。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逆经济发展潮流的行为。其结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个局部战役中获胜,而在全局上落败。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东西的影响还非常之大,比如“高抛低吸”就是一例。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时,每日成交量只有几十个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低吸”,上证指数涨到5000点时,每日成交量高达两三千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高抛”。再说,判断高低也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总是赚钱的人少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许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真有几个人成功?还是举大家都知道的刘元生先生长期持有万科公司股票的例子,就是简单持有,买了就不卖。其实这18年中万科股票有无数次下跌,要是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几个亿吗?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并没有给很多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房里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致是这样。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谈到这里,或会有股民质疑:“难道公司的基本面严重变坏,你也坚持不卖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便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而且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中间有一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持有的其他九个股票还是在给你赚大钱,几十年后,也就是一个亿和九千万的差别而已。何况那只股票也不会跌到零。就算你在某个优秀公司基本面出问题之后成功卖出,只是在策略上对了,战略上你却错了。你可能失去获得将来长期收益的大好机会,你也可能在心理上由于变得过于关心,由藏家变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这时卖出很难说是正确的行动。也许,情况又是恰恰相反,你要继续买进了。有几个例子很说明问题。一个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战”。1990年前后,花旗银行因房贷和拉美业务的拖累而陷入困境,当时许多人疯狂出逃,股价掉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断注资增持。4年之后,花旗银行终于渡过难关,有着坚定信念的阿瓦立德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十几年后又成了最大赢家,一举收获近百亿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说他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却陷入了暂时的困难之中。另一个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股份公司的董事长郑俊怀被抓,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股价从14元掉到9元。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些惊慌,我则劝他们在9元时再买进并一直持有,现在听我建议的朋友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深发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后基本面不佳,但从1990年就开始一直持有的人还是大大的赢家。
可能还有人会问:“如果我需要用钱也不卖吗?”这个严格地说是个投资以外的问题。需要用钱有很多种情况,除非牵涉到极其巨大的家庭或个人的剧变,需要大笔的钱来救急和转危为安,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钱,你还坚持不卖,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投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安乐。一般情况下,要学会坚持不卖,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把优秀的好股票卖出去。等到赚了大钱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意义了。到那时对资产结构进行一点调整,都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赚,而不是怎么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还会有人问到:“当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卖呢?”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叫卖,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对于非职业投资者,我还是倾向于不卖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后来的收入再买进。因为深思熟虑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换股变成炒来炒去。
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深圳人有亲身感受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大多数深圳人既买房又炒股,这几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说两个市场的赢输概率应该差不多。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买房赚钱的高达98%以上,而在今年五月的统计中,在股市牛气冲天时居然有30%的人亏损。什么原因?买房的人很少频繁地 “炒短线”,而炒股的人却不少有“手痒症”或“多动症”。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关心卖的人多,而想当收藏家的不多。其实,卖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风险。“炒”是投机者心中的魔鬼。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赌博赢钱的诀窍时,说的是“不赌”。如果有人问我炒股赚钱的诀窍,我的回答是“不炒”。我们买的是极为优秀的企业,它们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为宝贵的资源、最有前途的产品,处在最好的行业中,也有最能干的经营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劳永逸。股市其实是一个“乌龟”打败“兔子”、 “懒人”战胜“忙人”、“笨人”战胜“聪明人”的地方。
XXXXX
李剑论价值投资:做好股票的收藏家
2007-12-15 12:46
虽然李剑先生很低调,只看过他的两篇文章,但我认为他是中国理解巴菲特最深的人之一。无论是投资策略还是选择企业,都有精辟的见解。“投资要大气一些”、选择“万千宠爱在一身”的股票、“首先考虑公司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已逾知天命之年的李剑先生,儒雅几近文弱,很难想像他曾种过田、做过工、放弃省级宣传单位的处级岗位下海开广告公司。在朋友的帮助下有了一定积累后于 1995年奋勇杀入股票、期货、外汇三个市场,并一度应邀打理上海一家期货公司,每日看图画线,波浪理论江恩技术操练得滚瓜烂熟,在波峰浪底杀进杀出,却于1999年差点倾家荡产。尔后痛定思痛,思路上改弦易辙,几乎是脱胎换骨,走上了价值分析的道路。从此苦读巴菲特,精研价值投资理论。入门槛后一路登堂入室,深得其奥,终于重新在股市崛起,并带动身边一批股友成为富翁。
近日,李剑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投资要大气
记者:“您的投资回报很高,您是如何做到的?”
李剑:“主要是我持有的公司质地不错,而我又握住不放。但也要承认,有运气的成分:a股股改后这两年涨的太凶了。我不希望这样。我希望好股也应慢慢涨,不要让我有要卖的念头。”
记者:“现在学价值投资的人很多。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李剑:“投资要大气一些,选股要严格一些,赚钱要耐心一些。
我认为,投资要大气这五个字很重要,否则学价值投资就学不到精华。学价值投资当然比学技术分析和听小道消息好得多。
投资要大气包括这么几点,首先是在思想意识上要有远大目标。
第二点是眼界要高,这是第一点的顺延。我们要挑选的应该是极优秀的公司,不只是在行业中最佳,而且要在国内市场中最佳。
第三点是不要在操作上讲究小的技巧,什么高抛低吸,什么止损,什么底部顶部。更不要去计较小的利益,比如一点差价呀,波段呀。
第四点就是心理稳定,不去理会大盘的波动涨跌,也不要去预测短期的走势。”
记者:“您的意思是技术分析的不确定性很大吗?”
李剑:“是的。你看波浪理论最为典型,大浪里面有小浪,小浪下面有细浪,走向永远有无数种可能。”
股不惊人誓不休
记者:“听说您有一句很酷的话,叫作‘股不惊人誓不休!’请问什么样的股票才是惊人的股呢?”
李剑:“我想大概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它的涨幅能达到一百倍以上。第二层意思是它须要‘万千宠爱在一身’,就是要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记者:“一百倍!听起来是有些惊人!具体应该怎么来选择这样的优秀上市公司呢?是不是要多看财务报表?”
李剑:“我首先要说读财务报表只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小的方面,这方面我自己就走了一段弯路,把眼睛弄的更差了不说,还差点钻进牛角尖里去。注意研读财务报表只是表明关心基本面,这与专看k线图和听小道消息者确实不一样,但这还不算是价值投资,更不等于是学巴菲特。我认为,调查和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盈利模式问题,未来利润增长点问题,管理层问题等等,才是价值投资首先要关心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财务报表上没有,或者说不直接反映。”
记者:“那要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李剑:“首先考虑公司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个‘独一无二’极其重要,你会一下子就把优势公司和一般公司筛选出来。我有个习惯,如果我用半个小时都找不出一个‘独一无二’出来,我就要放弃它了,尽管它可能看起来股价较低。如果是股友问我某只股票怎么样,我一般也是先反问:它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吗?”
记者:“您说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是不是就是指核心竞争力呢?”
李剑:“包括核心竞争力,但不光是核心竞争力。严格说,核心竞争力是管理科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科学,投资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投资学上,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含义要丰富得多。”
记者:“哦,您是说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是吗?”
李剑:“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五种吧。虽然它们互相之间有一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但为了思路清晰,还是分类叙述为好。
第一种应该是垄断优势。按照经济学上的‘垄断’的含义,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我喜欢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独家生意。当然,这种垄断必须是价格不受管制的垄断。”
记者:“那么第二种优势呢?”
李剑:“第二种应该是资源优势。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很多公司都拥有各自的资源。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种就是能力技术优势了,也就是大家讲的最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比较好理解。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第四种应该是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相关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相关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
记者:“那么第五种呢?”
李剑:“还有一种是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我们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的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你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你投资获胜的概论低。”
记者:“拥有了您说的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是不是就可以买入这家公司呢?”
李剑:“不,这还远远不够。我的意思是,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也还得落实在收益上。”
记者:“您认为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
李剑:“我前面说过‘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以上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能超过30%就更好。”
记者:“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
李剑:“还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
记者:“您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太重要吗?”
李剑:“价格当然重要,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
耐心是一种美德
记者:“接下来该是谈收藏的问题了。您好像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吧?您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没动一下,您怎么能守得住?”
李剑:“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记者:“怎样把握不要卖呢?”
李剑:“既然是精心挑选的好公司的股票,那你就要像收藏家一样把它收藏起来。没有卖出的那一天。因为长期而言,股市永远向上,特别是优势企业的股票。”
记者:“难道涨得很高了也不卖吗?”
李剑:“有些东西说说容易,比如高抛低吸,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这些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
记者:“也会有公司因为基本面变坏而从此一蹶不振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坚持不卖的观点是不是就遇到了强有力的反驳呢?”
李剑:“公司一蹶不振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但我们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而且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一个10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中间有一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持有的其他9个股票还是在给你赚大钱。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这时卖出很难说是正确的行动。”
记者:“当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卖呢?”
李剑:“这种情况不叫卖了,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
记者:“您已经谈了严格挑和不要卖,对随时买没有讲到,而且,这里还有个问题,随时买,又有价格问题了。万一买到高价的股票怎么办?”
李剑:“前面说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不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买和不要卖,即使是不那么幸运,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记者:“‘严格挑、随时买、不要卖’是您成功的秘诀吗?”
李剑:“我还谈不上什么成功,不过是在严格挑方面下的工夫多一点,收藏起来耐心一点而已。”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alue/20080331/5591.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李剑)
时间:2005-03-31
李先生在“市民投资论坛”上演讲完毕,场上听众蜂拥而来与他交换名片,一大堆人围着他讨教,直到散场,这连组织者们都没料到,而李先生却见惯不惊。他说这还不算人多,特别多的时候让他讲得口干舌燥。以下我们将李先生的讲话整理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在“市民投资论坛”上的演讲
李剑
今天感觉真不错,按我自己感觉,当大盘涨到两三千点的时候,来听讲座的朋友成千上万,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挣钱,而在1000点的时候,听的人就会很少,所以现在来听讲座的朋友,至少在心理上、理念上,是很不错的,投资要在人家都不太感兴趣的时候进取一些,平时则要胆小一些。
我99年以后,特别是这4年熊市,感觉还可以,这四年熊市管理的资金每年收益至少在30%以上。我自己也经过了几个阶段。在99年前,也象很多朋友一样,成天在电脑面前看技术,看图形,做到最后,搞得一塌糊涂,在99年以后,做怕了,想想稳赚不赔恐怕是最重要的规则,所以99年以后就朝着价值投资的方向努力。看论坛的题目是05年的投资渠道,按我自己的看法,没有05年、04年、03年之分,哪一年都行。
我做股票是这样的,总结一下,大概有四个方法。
第一个,我叫三不主义,就是说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预测。不看大盘,很简单,大盘好的时候,不好的股票也跌得一塌糊涂,还是有股票跌停板,你要光看大盘做股票,在个股上还是要栽的,另外反过来也一样,这四年熊市,其实有些股票年年创新高,给我们带来的很不错的回报,所以看大盘没用,最终你还是要落实到个股上,这句话很少有例外,只是在指数基金这个问题上,要看大盘,在平均市盈率到多少的时候,我们应该加买,什么时候应该减仓。所以我平时是不看大盘的。
第二是不相信技术分析,99 年以前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也看得太多,当时觉得18武艺都能用,就试试看吧,有一段时间,我有些朋友是做庄的,我在大户室就明明看着庄家做庄,庄家告诉我,你看,我今天让收盘价停在**价位,结果就停在**价位,这给我印象很深,所以短期波动图这些东西,你不能说它都是骗人的,但很多是骗人的,你要是靠这些技术分析啊,就非常危险,这些危险包括,你可能在很高位置上套牢。我有很多朋友做技术分析,你看他们哪一个能说清楚明天是涨还是跌,都做不到的,你如果一直要向算命先生这样去追求,这对我们投资没什么帮助。
所以(第三)不做预测,不做预测,准确地说是不做短期的预测,可以做长期的预测,比如对中国经济或者一个行业,你大概可以说出一个长期的情况,比如手机出现了,你就别买那些BB机的股票,彩色胶卷出现了,就别买黑白胶卷的股票,数码相机出来,传统相机股票,像赫赫有名的柯达,就不要去碰它,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预测,非典来了,旅游业、航空业受影响,我们大概都可以预测到。可是你要说,明天就一定要到1000点,那绝对跌破1000点。2005年创新高,要涨到5000点,而且还说某年某月某日涨到多少点,这就是精确的错误,凡是预测说或者敢说某年某月某日某分某秒涨到多少点的,基本上都是骗人的,精确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好,所以我自己不做预测。
这是第一条,投资方法,三不主义。
第二条,十二个字的投资策略,那十二个字呢?我把巴菲特的东西像毛主席语录一样研究五年了,我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用十二个字可以概括: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这十二个字里按轻重缓急,最重要是好股。就在好股上面,讲起来很宽,但是我想,简单地讲什么叫好股:有核心竞争力,有长久生命力,利润每年成长不低于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等。我先简要说明,再举例。我自己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这么多年来感觉到,它的概率在1000个股票中能有 50个算得上好公司的就不错了,如果频繁地买股,肯定就越出好股的范围,我这4年平均每年买的股票是2到3个,所以我买的有的赚了200%,最少最少也赚了50%,就是说你一定要在好股上下工夫。这里我讲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好价,这个好价格,很多股友,除了不买好股、乱买垃圾股的误区之外,还有价格的问题。我举些例子,我们订机票,会打很多电话看哪个航空公司打折打得多,我们到超市买菜,一定要看价格,10元钱1斤的苦瓜,我一定要找2、3元1斤的苦瓜,100元的苹果,谁会买100元的苹果?我们会去找3元的苹果。我觉得你买苹果,还可能尝一口,看苹果好不好。我们平时买东西,是不含糊的。买一件衣服,反反复复试,砍价。1000元衣服对半再拐弯。而我们很多人买股票,拿出全部身家、多年积蓄,可是买一支股票真是草率,一个电话就下单了,或者听一个朋友说:“这股票要涨了!”就买了。草率得很,而对这个股票极其重要的价位,就没去想过。或者这样想,这个股票100元1股,很贵,那个股票3元1股,很便宜。从绝对价位去看,这也是很大的误区。你到香港就会发现,130元的汇丰银行要比三毛钱的友谊国际,不知道便宜多少。三毛钱的股票市盈率1000倍,或者马上就要破产,而130元的汇丰银行,你搁在那里,平均每年赚5%,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都是对价格的误区。我对目标公司,会仔细计算,算它哪个价位,才值得我们买进。我买的茅台酒,按现在价格除权,是15元买的,动态市盈率是10倍还不到,静态市盈率是12倍,云南白药是12元买的,同仁堂科技是5.5元买的,我自己有一个纪律,凡是超过20倍市盈率以上的,通通不买,管你什么好股不好股,管人家怎么说,为什么呢?因为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有很重要的一条,你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你要想,全世界再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保持40%的增长,这样公司实在太少,你要保持40%的增长,你才能用20倍的市盈率去买它,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一条,我们要在市场价格是内在价值一半的时候,我们才能买进,当它的内在价值是40元,我们就要想办法在它的市场价格20元,也就是一半的时候去买它,你才有确切的把握,只要它向内在价值回归,你就赚了100%了。那么,稳定成长的定价比较简单,它要保持每年20%的增长,就在10倍市盈率的时候去买,我举个例子,同仁堂,你可以看看,从93年到现在,平均每年净利润增长20%,那么我们就在10倍市盈率去买它,你能买到就太容易赚钱了。现在赚不到了,大盘跌到1000点,它还有30倍市盈率,那我们可以不买,可以去买别的,你可以等到像我讲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再去买它。
稳定成长股比较简单,周期性股票就复杂一些,但是同样是定价很重要。我再举个例子,上海汽车,你要在汽车行业非常好的时候,16元18元去买上海汽车,那时候买它,就犯了错误,买了最高点,会从16元套到4元钱,特别残酷,是吧?可是用我讲的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在 16元的时候不会买,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方法,也很简单,对周期性股票,你把它7到10年的利润全部加起来,然后除以7或者10,就可以算出每年平均利润,按这个定价,风险大大降低,因为这样一算,上海汽车的最好价格是2.6元,即使在上海汽车业绩最差的时候,周期性低点的时候,用2.6元去买,你也不怕。2.6元买和16元买,相差太远,而事实上,为什么有很多人,前几年,我写字楼下面的电工都跑上来,说他要买上海汽车和长安汽车,可见多么热门,实际上那时候,现在知道了,要赔 80%。
定价很重要,好股还要有好价。
再下面是“长期持有”。四年熊市下来,大家最不能接受这个 “长期持有”,说如果四年前早抛掉,我现在太幸福了,还长期持有?我讲的前提是什么?是说,当你买的是好公司,当你买的是好价格,那你长期持有就没问题,对吧?我举国外的例子,你在十年前买的沃尔玛,长期持有,现在涨了二、三十倍,100年前买的可口可乐,你就赚了2000万倍,2000万倍呀, 1万元买,现在就是2000亿。我自己的股票,我买的茅台,我耐心地等它上市了两年,我没碰它,一直等到2003年,拐点出现了,我稍微讲一下,2003 年10月,白酒行业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白酒行业经过了5年的大熊市,全国年产量800万吨跌到320万吨,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人喝啤酒、葡萄酒,不再喝白酒,白酒萧条了。2003年,白酒销量停止下降,开始上升,茅台酒加价,我等了两年,价格下降到我定的标准,动态市盈率10倍,我认为三五年出现的大机会来了,就买了,动员很多朋友买。但是很不幸,很多朋友赚了二、三元钱,就赶快抛掉。很多人买了很差劲的股票,没赚钱,他就一直留着,结果一直套,越套越深,40元套到4 元:40套到30舍不得斩,套到20麻木了,套到10元,他也不管,几年下来,一轮熊市过来,打开帐单一看,全是垃圾股。什么原因呢?好股赚了钱都抛了,坏股不得不拿着。就像在我的别墅里,草都留下,花都打拔掉了。劣币驱逐良币,在我们很多朋友,劣股驱逐良股,留下的都是很差劲的股票,所以,好股要一直持有。听我建议买了茅台、买了双汇、买了上海机场、买了同仁堂、买了云南白药,很多朋友赚了一、两元钱,就把它抛掉,留到现在,就已经翻了两番,涨了200%,但是留下来的人不多,由此看来,买了好公司,就是有好价格,你如果不能长期持有的话,最后利润也得不倒保障。这十二字里面,长期持有,我认为至关重要。这个长期持有里面,还包括这样一个信念,我们选股要有这样的理念,当你不想持有这个股票15年、20年、一辈子,你根本就不要买它。你有这样的精神,才能买到好股。我买的股票,重仓股,不会再动了,我说不再动是这个意思,基本面不变化,就持有一生。因为它在一直赚钱嘛。
十二个字的最后,是适当分散,这比较简单,再好的公司,再好的股票,也不能只买一个,像上海机场这么好,像茅台这么好,也不能只买一个,要适当分散,适当分散到什么程度更好呢?我自己感觉5到10个比较好,不要太多,太多以后我们研究不过来,我每年要和董秘打很多电话,上市公司我要经常去跑,股东大会要参加,我要是买了100个股票,那我也忙不过来。所以适当分散。
这是第二条,十二个字。
第三条,先行业,后个股。先行业后个股是什么道理?我们买个股,经过这么多年,大家都有体会了,买个股,就要买这个行业的龙头。买最好的,你要买肉制品,肯定买双汇;你要买白酒,显然在茅台和五粮液里面选;我要买钢铁股,就买宝钢;我要买机场股,就要买吞吐量、客流量、货源最大的机场;我要买红酒,就只能买长城干红和张裕,我不会随便乱买;啤酒,显然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乳业,首屈一指是伊利股份和蒙牛,就不会去选三元和新希望这样的;电子行业,中兴通讯,假如华为上市了,那也在里面,大家都要买龙头。买龙头,还要看行业,个股里面还要选择。一般现在都不会去买垃圾股,可是同样是龙头,我认为选择行业也很重要,选择个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行业进行区分,因为时间不太多,我只能大概简单讲一下。
为什么要区分行业?首先,一定要区分稳定成长性行业和周期性行业,象食品饮料药品等,是稳定成长性行业,比如药品,不会因为经济形势好,我就多吃药,每天吃三斤半,经济形势不好,就只吃一粒,感冒药都不吃了。周期性行业,它就不一样,大家最大的误区,在市盈率方面最容易上周期性行业的当,你看,04年宏观调控到现在,很多公司亏损,都是亏损在周期性行业。04 年,周期性行业,钢铁、水泥、石化、汽车、银行,这些行业,它们的市盈率非常之低,当时市盈率好象只有2、3倍,你要是只看市盈率,以为市盈率不到10 倍,你去买这些周期性行业,那就要上大当,周期性行业实际上刚刚相反,市盈率高的时候,业绩一塌糊涂的时候,恰恰值得买。举个例子,黄金,黄金的价格暴涨,金矿的股票也暴涨,可这个时候不能买,你等到黄金的价格接近黄金矿山的开采成本,黄金矿山的开采成本大概是每盎司220美元左右,金价跌到那个时候,金矿开采都没什么赚头,就会停止开采,一停止开采,你就会看到金矿企业的市盈率非常之高,它可能高到上百倍,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你去买金矿的股票,在金价每盎司220美元的时候去买金矿的股票,那就赚大钱了。在周期性行业,很容易在市盈率、净资产方面上当,所以我认为,首先区分行业很重要。
我再举一个为什么要先选行业,再选个股的例子,我们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讲,选择行业的重要性在哪里?有些行业,它就是产生不了大牛股,你看美国道琼斯指数就可以看出,大牛股都产生于哪里?大牛股都产生于制造业、服务业、采掘业。你把组成道琼斯指数的上市公司一翻,绝大多数都属于这三个行业,我们讲通用电器、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都是制造业,沃尔玛、一些著名银行都是属于服务业,埃克森石油、中国的中国石油都属于采掘业,大牛股都是出生在这些行业里。哪些行业就是出不了大牛股呢?你想想看,公用事业,就出不了大牛股。你看看欧洲股市,从荷兰股市开始,有两百年历史了,有哪一个公用事业股成大牛股的?煤气、地铁、高速公路、隧道、电力、桥梁,这样的公司,我建议大家别买,不是说这些不能赚钱,而是说你要想在它身上赚到100倍、10倍,太难!我们要做一个职业投资者,就要有一个思想意识,就是说,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亿万富翁的投资者,我说不是好投资者,我们想当亿万富翁,我们的选股就要考虑考虑,不要从公用事业股中去选,煤气、高速公路、地铁,它们的价格受管制,你要想让地铁提价,老百姓要骂娘的,要告到人大去,你怎么能让地铁成为牛股?地铁修一下,修高速公路,动不动向银行贷款几十个亿,资本开支巨大。而制造业呢,你看中兴通讯,它已经把产品卖到欧洲去、卖到非洲去了,这就是制造业的优点,它可以卖到最偏远的地方,可以卖到地球各个角落,可口可乐就是这样的例子,沃尔玛在全球扩张,银行在全球扩张,这些行业才可以产生超级大牛股,十年涨十倍,沃尔玛从诞生开始,涨500倍。
有些行业,确实要进入夕阳行业,我们就不要买。例如,柯达,不生产黑白胶卷了。手机,刚问世的时候,是无比光辉的朝阳行业,但现在呢,大家很清楚,手机又是个夕阳行业,做手机的实在太多,它已经不赚钱了。有些行业注定不能赚大钱,举个例子,航空公司,我从来不买航空公司的股票,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两头受气的行业,什么叫两头受气啊?它一方面成本不断上升,航空公司的成本是两个,一个是汽油,一个是大量的人工,石油永远是涨价,而人的工资,我们回想一下看看,这么多年到现在,你什么时候看到工资是下降的?每个城市的最低生活费都在提高,我们没看到下降。深圳航空是做得最好的,做得这么好,它一架飞机,也要110个人,地勤、空姐、机长为一架飞机服务,成本永远在涨,航空公司的底下这一头,成本在受气。那一头又受气了,是售价,机票老打折。
可是有些行业,两头都受益,一边降低成本,一边提高价格。你看美国的菲力浦莫利斯,生产万宝路香烟的,还有上海的中华牌香烟,它的烟能够不断地引进新技术,不断地降低成本,烟草加工,把人力开支一年年缩减,反过来,烟草价格一年年上升。中华牌香烟,1000元一条,比文革的时候涨多少,我们就要找这种行业,它既能无限地提价,又能够不断地降低成本,而不能买航空公司这样的,成本提高,售价降低。青岛海尔,我很佩服它,很优秀,可是它处在一个很不幸的行业,钢材、原材料都不断涨价,可是家电很多企业,互相杀价,价格不断下跌,所以我从来不买家电的股票。我们一定要把行业分清楚。
先行业后个股,这是我的第三条。
第四条,极其苛刻的选股条件。我举个例子,国外有一个画家,非常勤奋,平均每天要画幅画,可是一年下来,一幅画也没卖出去,然后请教一个老画家,说我每天这么勤奋,怎么一张画都卖不掉。那个老画家就说,你能不能反过来,一年用364天去画一张画,用一天时间去卖画,我相信你肯定能卖掉。这个例子对我研究上市公司研究股票,很有启发,我个人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就是用364天,去研究、去调查、去从生活中发现。不要去看电脑每天的报价,每天看价格从三块掉到两块,两快涨到三块,没有太大意义。用364天去看年报,去调查,去思考,用一天时间去买股票,其实我讲一天时间,一点也不夸张,我记得我这几年每年花在买股票的时间,其实不到一天,因为现在买股票太方便,只要打个电话,只要在网上点几下,几分钟就完了。可这一点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因为大多数股友,很多老人家,整天盯着屏幕,买卖股票,真是很可怜,他们买股票,都不知道这个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这公司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整天盯在那里,能看出钱来吗?看不出钱来的。用364天研究,为什么只用一天时间买股票呢?还有几个苛刻的条件来选股。这个苛刻讲通俗点,是百里挑一,100个股票能选到一个就不错了。如果能做到千里挑一,那就更好。
我举个例子,作为结束。
苛刻到什么程度?一个是要万千宠爱在一身,我们要买的股票,要符合许多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不要去买,就是说要有一个理念,这个理念经过四年熊市,很多朋友难以接受,但我自己确实是这样贯彻的,就是说,你买的这个股票,你要像买给自己住的房子一样去买,你买一套房子不会说是随便买一套,然后三天两头卖了,又换一套吧?有很多人住一套房子要住一辈子。正因为要住一辈子,正因为你要把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就非常注意挑选,地段、通风、阳光。我们买股票,要像买房子那样去挑选。
第二个要像收藏邮票一样,去珍藏。集邮集邮,像文革时候的林彪的邮票,不会随便把它卖了,知道越放越值钱。好公司的股票也是这样,时间长了,会很值钱,中石油的股票中间经常有不动的时候,茅台也经常有不动的时候,云南白药也经常有不动的时候,但是时间一长,你就知道,它每年都给你增长15%到20%。如果现在有100万,每年增长20%,四十年后,全是亿万富翁。而且我们还很轻松,可以去度假、去玩、去钓鱼。但前提是要好的,好的你才能珍藏。像收藏邮票那样。有句话说,选股如选妻,这句话大家都听烂了,我自己觉得是真理,我们要像挑选终生伴侣一样挑选好股票。就是说,这个公司哪方面都要符合标准,我在目前持有的股票里面,有一个就是这样,从哪方面看都很好,属于这种万千宠爱在一身的,我不讲名字,讲一下它的条件,大家听可能就听出来是哪一个,但是,大家如何能够按照我这种苛刻的选股标准,相信大家不久之后,即使达不到我这种严格的标准,但只要像这种标准看齐的话,至少有一点,大家不会买到垃圾股,不会买到让你赔钱赔到百分之八、九十。也不会亏到20%以上。
它有著名的品牌,不仅是行业里的著名品牌,而且还是本民族的著名品牌。这公司有了。第二它的产品独一无二,就是说,离开了它所在的地方,别的地方没法生产。日本能想了很多办法,搞了十多年一直搞不出来。它公司自己的技术人员,把它放到附近的地方去生产,也不行。就是说,地域具有垄断性。第三,它的广告费,不要花多少。因为老有中央领导人或者著名的政治家、高层领导给它做免费广告,它广告费也不用什么。第四,它不用借很多债,它甚至没有借债。因为我们平时很多朋友买股票没有注意,有的公司负债率高得很,风险一来,有的公司一下就垮了。像上海的复星集团,我管你好不好,光你那么大的负债,我就不买。美菱电器、格力电器都是巨额负债,100多亿的负债,20亿的净资产,像这样的我都不碰。而这个公司,就没有负债。不但没有负债,而且货还没出去,就收到钱了。在中国这个缺少诚信的地方,三角债非常突出。我们买股票,要当心应收款巨大的。这么多年,我一方面很佩服中集集团,可另一方面从不买中集集团。因为中集集团的应收款实在太大,有没有应收款的,我为什么要买有这么巨大应收款的?你看前年东方锅炉,我这个不是东方锅炉,它一下子把几十亿的预付款收来了,你就知道它的产品就绝对没有收不到款的风险。而这个公司,就没有应收款,总是货还没有生产出来,人家的钱就先到了。第六,人家的货放在仓库里放几年,就不值钱了。电脑,芯片,在仓库里放个五年, 1000元的电脑,放五年,100元都卖不出去了。饼干,放五年,你还能卖出钱吗?纸板,放五年,纸都发黄了,你还能卖钱吗?可这个公司的产品,不怕积压,它越积压,时间越长,它就越值钱。第七,它的最主要的生产设备,地窖,不用维修,不会生锈、不会过时、贬值,相反,这个地窖还会增值,为什么?它的微生物种群越来越丰富,酿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好。反过来想,我们很多重工业的股票,像航空公司,飞机是最重要成本、主要设备,飞几年以后就淘汰了,它就要花钱去买新飞机,那股东赚什么钱?它好不容易从乘客那里赚来的钱,又要去买新飞机,而新飞机又是高价的。那我们为什么不买那些设备不会过时的?另外还有更多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选股,要用最挑剔的眼光来选股票,管理层也是一样,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董事长,他本身就是这个行业的技术权威,他是产品香型的提出者和标准的制订者,他在几十年里从来没有动摇它的主业,拒绝许多诱惑。像这样例子很多。最后我想归结到,要想投资成功,用两句话可以概括掉,一句就是,一年用364天精心选择最好的公司,第二句,耐心地等待,等待我讲的价位到达,好股好价,就行了。不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alue/20080331/5592.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选股比精确估值重要得多---访资深价值投资家李剑先生
时间:2008-03-31
从紧的国内货币政策、居高不下的CPI、美国次贷风波、国际股市普遍下跌、大雪灾......一连串的事件,使国内股市寒流阵阵。现在正是股民、基金经理甚至经济学家们感到非常困惑、看多看空分岐甚为激烈的时候,也是投资者的阵容大争论和大分化的时候。
是现金为王,还是持股坚守?即使是价值投资者,这也是他们目前心里嘀咕的首要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因撰写《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和《做好股收藏家》等文章而在国内投资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资深价值投资家李剑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李先生,您和但斌等几位投资家都是长期投资者,在目前股市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比如说您,还是要坚持握住手中的好股票吗?
李剑:当然,为什么不呢?股市起伏很正常,否则也就不成其为股市了。但有两点我们应该明确,一是中国的未来一定更为光明,中国经济的未来也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大国崛起,从葡萄牙开始不断转换,种种事实表明,也该轮到中国了。这是个大前提、大基础.二是我们手中握有的是极为优秀的公司股票,这些公司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周期性不太明显,它们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顺便强调一下,长期持有没问题,但要和优秀公司相配套,就象红花必须紧随绿叶、美女必须相伴英雄才能产生强烈美感一样。如果一个人想要坚定持有,买的却不是顶尖的股票甚至是一些垃圾股,那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他的上身穿的是西装,下身穿的是短裤。
记者:很多人认为,上证指数在雪灾前估值太高。把股票卖掉,等过一段时间股票估值更为合理的时候再买回来,不是做得更好吗?
李剑:我以前说过,我对顶和底从不研究,对高和低的判断也缺乏信心。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上证指数会涨到6120点才回落,也不知道下一步什么点位见底,更不会提前知道雪灾和次贷风波。说到市场估值,特别是做波段,我觉得这常常是一个大的迷局,很容易使人甚至一些优秀的投资者失去正确的方向。要么提早
出局,要么无法买回。连续三年,不断有朋友提醒我说贵州茅台、张裕、云南白药、盐湖钾肥、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太高了,可以先把它们卖掉,再去等到估值合理时买回来,可是情况怎么样呢,真要那样做只有吃后悔药!这些问题一是很难看准,二是估值高和下跌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坚定地认为卖出好股票不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那种符合我从企业产品角度严格选股的四个标准,即"一、产品独一无二;二、产品供不应求;三、产品量价齐升;四、产品永不过时。"(朋友戏称为"李剑产品标准")的优秀公司股票。
记者:"赤子之心"基金的经理赵丹阳去年年底清盘旗下系列基金的举动,现在被许多人认为很有先见之明。对比您和但斌基本不动的做法,哪种更好些呢?
李剑:对于赵丹阳先生,我是非常欣赏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前后如一的人。2005年年中市场一片低迷时他大胆地预言: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即将在中国诞生,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精彩的。2007年初他认为市场在3000点时已经估值过高,不符合他的价值投资理念,过早卖出,然后在2007年底5000点以上时和年初保持一致,果断解散基金。也让人感到震动。不过,他的做法难度太高,一是股市不确定性太多,能不能卖到最好已经是个问题,能不能跌回到3000点以下让赵丹阳先生再回来又是个问题,二是即使跌回到3000点以下,一流公司的股票不一定就会象大盘一样有同样的跌幅,这就会让赵先生失去他以前精心选择的好股。比如这次已经从6120点跌到4200点,那些特别好的公司股票就没下跌,有些还创了新高。
但斌先生比较浪漫,倡导乐观投资、长期投资。我也一样,认为股市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峰,任何一次下跌形成的窟窿,最终都将被人类不断创造的滚滚财富所填平,因此不想在做波段上费脑筋。就我个人而言,还要笨一些,我不太擅长也不会对股市作预测,我只会看上市公司本身是否强势。
我的看法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但证券史上有个很有名的事例,说明估值过
细给人带来的迷失。美国有个德州仪器公司,当年刚上市不久,投资大师费雪用他的基金购买了大量德州仪器的股票。买进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这个股票的价格涨了好几倍,于是费雪的客户们开始要求卖掉这些股票,理由就是估值太高了。费雪在压力下终于将股票卖掉。卖掉之后,股价仍在上涨。3年之后,美国发生了大股灾,德州仪器的股票价格掉了80%,但就这样,还是远高于费雪当初卖出的价格。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时至今日,德州仪器的股票至少涨了几百倍或更多。但是费雪的一些客户却没有能够分享到这个增长。
由此可见,严格选股比精确估值要重要的多!在短时间内从股市赚到一、二倍的钱,当然不错,但比起几十倍,上百倍的涨幅来,我们更应该长期稳定地获取回报,要做持续发光的"恒星",不做小赚一点就被震荡出局的股市"流星"。
记者:好象巴菲特也有过成功逃顶和抄底的经历。
李剑:是的。1969年巴菲特解散了合伙人基金,休息了几年,刚好躲过一场大股灾。1973年,巴菲特在股市低迷时进入股市,又等于是抄了一个底。另外,巴菲特还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买进和卖出过中石油。但我要强调的是,这种做法,决不是巴菲特的代表性做法。巴菲特年轻时还研究过K线图呢!那能代表他吗?1987年和2001年以及9.11还有过几次股灾,巴菲特都是纹丝不动。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清楚这种做法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巴菲特在多次场合都提到:预测高低是神做的事情而不是人做的事情。更说过:他最喜欢的持股方式是永远。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只是简单地将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无论风吹浪打都不动摇。数十年之后,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大师。试想,如果巴菲特整天都在想着股票是估值高了还是低了,整天都在想如何逃顶,如何抄底,整天想着做波段,还能有现在让世人景仰的"股神"巴菲特吗!我认为巴菲特就是股市上最为耀眼的巨大"恒星"。
记者:为什么同样是价值投资者,相互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呢?
李剑:是的,同样是学巴菲特,但各人的理解不同,因而做法不同。但无论有多少种差别,最终原因还是眼光不同。是把目光紧紧盯住价格,还是紧紧盯住好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是把眼光收缩,还是把眼光放远。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常说:"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就能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省的眼光,你就
能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国的眼光,你就能做天下的生意。"我喜欢把他的话改为投资语言:"如果你有一年的眼光,你就能赚取一年的金钱;如果你有十年的眼光,你就能赚取十年的金钱;如果你有百年的眼光,你就能轻松获得一辈子的巨大回报!"
记者:股市现在这样动荡起伏,你真的心里从来没有过慌乱吗?
李剑:我诚恳地告诉您,面对眼前股市这点风浪,我很轻松。大多数人经常想的是估值,而不太愿意寻找或拥有伟大或优秀的企业,这是最容易犯的"高级"错误。而且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年股民中越是喜欢精确估值的朋友,越是不敢持有象贵州茅台、香港交易所、万事达卡这样极其强势的股票。价值投资者的本质是投资目标公司的实体,只要公司的基本面不变,特别是公司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不变,"万千宠爱在一身"的众多优点不变,我就实在找不到慌乱的理由。同时我主张轻松快乐地投资,而不是每天紧张兮兮地盯着电脑盘算。明天,我和朋友相约乘船出海,大海的波涛比眼前股市这点风浪有趣多了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alue/20080331/5593.shtml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