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50|回复: 15

南传汉传【小空经】和【大空经】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7-2022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9-7-2022 11:33 AM 编辑

汉传小大空经被收录在中阿含190,191经。南传小大空经被收录在中部121,122经。

首先说【小空经】:南北传内容大致相同。行此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欲漏心解脫,有漏和無明漏心解脫』,作狮子吼『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
排在【小空经】之后的【大空经】到底讲述什么内容?『小空』和『大空』又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事。

首先分析南传巴利经藏的『空小经』(莊春江中文翻译)加上英语翻译Mahāsuññatasuttaṃ相互对照。

为了方便阅读,我把全经内容简述,但是保持每一个段落的思想内容,每个段落都不删减。。
  
南传【空大经】
  
汉传【大空经】
讲经因缘:由于阿难等众制僧衣的缘故,导致僧众聚集在葛勒給麼精舍。以此因缘世尊讲此经。
跟南传相同
喜欢聚集的比丘难得『離欲樂、獨居樂、寂靜樂、正覺樂』。离群的人就容易得。
喜欢聚集的比丘难得『有乐、圣乐、无欲之乐、离乐、息乐、正觉之乐、无食之乐、非生死乐』。离群的人就容易得。
喜欢聚集的比丘难得『暫時的、可樂的心解脫,或非暫時的、不動搖的[心解脫]。』。离群的人就容易得。
  
  
喜欢聚集的比丘难得『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离群的人就容易得。
  
  
从这里开始南传汉传就出现分歧。对于上述两种解脱,暂时和非暂时,南传只注意到『心解脱』,就这样。
  
  
汉传却重视两种解脱:暂时的爱乐心解脱,以及时常都在的不移动心解脱。两种解脱不同概念。
世尊不见一色,色法变异不生起愁悲苦等。理由是世尊住于内空。
  
  
世尊不见一色,色法变异不生起愁悲苦等。理由是世尊度一切色相,行于外空。
  
  
南传北传一个说内空,一个说外空。明显的,外空比较符合逻辑。佛陀哪怕聚集,拜访或被居士等拜访,心都不动摇。这聚会,拜访,不是外难道是内?
世尊教导想要住于内空的比丘:
  
从初二三四禅开始,
  
1) 作意内空,知道心还没解脱。
  
2) 作意外空,知道心还没解脱。
  
3) 作意内外空,知道心还没解脱。
  
4) 作意不动,知道心还没解脱。
  
5) 专注在先前的定
  
6) 作意内空,知道心解脱。
  
7) 作意外空,知道心解脱。
  
8) 作意内外空,知道解脱。
  
9) 作意不动,知道心解脱。
  
  
大致跟南传一样,但是
  
  
5)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比较符合逻辑)
  
  
另外汉传很重视不移动心。不移动心解脱就是独树一帜的解脱。南传则没有不把不移动心解脱当成是独一代概念。
  
  
另外汉传还有这句:『趣向于近,得清澄住』
住此解脱心,经行,坐下,谈论等内容。
  
大致跟南传一样
观五欲,观五取蕴
观五欲,观五取蕴,
  
  
但是却有这句:『谓成就此不放逸也,所以者何?因不放逸。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得觉。』
应当追随怎样的老师?
  
有三种堕落的人:老师,学生,梵行者
大致跟南传一样
  
  
但是有以下内容:
  
如来进入山林独居的两个理由,以及如来到世间,不被影响而入家。因为证不移动心解脱。


经文对比就写到这里吧。下面我做个小结:

【小空经】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行空后,最终结果是有漏无明漏解脱等。

南传的【空大经】除了一开始比丘聚集导致世尊说此法。中间作意空(方法)。后面老师,学生,梵行者接触人们而堕落。并没有围绕任何主题。
汉传【大空经】却是由始至终,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不移动心解脱』。无论是前面还开始讲述二种解脱,中间作意修行,甚至后面堕落的老师,学生,梵行者都跟『不移动心解脱』有关。

汉传的【大空经】【小空经】明显有不同的主题(小空的有漏解脱和大空的不移动心解脱,两种解脱)。而南传就没有这样的区分。【空小】【空大】貌似就比丘接触访客会否被影响,比丘聚集,如此被归类为【空大】?虽然南传有作意,外空,内外空等,但是一开始却说世尊不见一色,不被色的变异而愁苦等,是因为住于内空。

南传明显没有大空的概念而汉传却有。汉传的【小空】【大空】可以对应小和大,而且并列两种解脱。南传貌似就没有这种区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7-2022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9-7-2022 01:28 AM 编辑

『不移动心解脱』在汉传阿含经并非只是出现在『大空经』,也出现在其他经典,甚至是论藏专题讨论。如我所说,大乘思想在阿含经里面多处存在,『不移动心解脱』就是其中一个。另外观五欲,五取蕴之类都是。所以如来不放逸如此修行,最终得觉。


大乘小乘的区别就是在对法义大小存在不同想法。前面南传『空大经』只重视内空,汉传『大空经』却重视内外空和不动。可是汉传阿含派系(说一切有部)却也解不了大乘的一切法空。

总结:阿含经有许多大乘思想,但是小乘人看不到。要么不是混在一起,要么就是解成“另一个角度”的说法。然而大乘思想却是说一就一,说二就二。比如世尊不见色,这个在大乘佛教是正常的论述。可是小乘看到此就想到『内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22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曾有法品瞻波经第六

复次,大目揵连,如彼大海阎浮洲中有五大河: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三曰、舍劳浮,四曰、阿夷罗婆提,五曰、摩企。皆入大海,及大海中龙水从空雨堕,滴如车轴,是一切水不能令大海有增减也。“


大目揵连,我正法、律亦复如是,刹利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不移动心解脱,自作证成就游。
大目揵连,不移动心解脱,于我正法、律中无增无减,如是梵志种、居士种、工师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不移动心解脱,自作证成就游。
大目揵连,不移动心解脱,于我正法、律中无增无减。大目揵连,若我正法、律刹利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不移动心解脱,自作证成就游。
大目揵连,不移动心解脱,于我正法、律中无增无减。如是梵志种、居士种、工师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不移动心解脱,自作证成就游。
大目揵连,不移动心解脱,于我正法、律中无增无减者,是谓我正法律中未曾有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22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9-7-2022 01:41 AM 编辑

阿含经有许多大乘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在『阿含经』几乎就是点到即止。把这些点到即止的概念和内容带出来就是大乘佛教。

另外大乘佛教是真的『大』。

小乘把佛看成是六尺身躯的人类。但是大乘佛教却视佛却如同【神】遍及法界。其实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身躯非常庞大。。。如果说佛只是局限于人身就的很无语。

让大乘佛教如此的『大』的就是诸法无我的概念。但是小乘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22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是什么意思?
自称学佛20年
连极乐都是空都不明白!
论空?你有资格吗?
笑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22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lakia2012 于 16-7-2022 08:48 P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9-7-2022 01:38 AM
阿含经有许多大乘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在『阿含经』几乎就是点到即止。把这些点到即止的概念和内容带出来就是 ...

诸法无我咯?
只有无我吗?
诸法指的是什么?

三界说的欲,色,无色,
是人间和天界?

笑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7-2022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9-7-2022 12:28 PM 编辑

现在随便比较下南传【长部14经】和汉传【长阿含1经】:


南传:
比丘们谈论『前世住处』,经文没有写比丘讨论具体内容。佛以天耳听闻,然而这讨论并没有被世尊苛责。世尊以此因缘深入讲说诸佛过去生。

汉传:
比丘们谈论『世尊神通威力,前生寿命,饮食等』,比丘的讨论内容就很具体。此谈论被佛以天耳听闻后,世尊认可。理由是比丘应该做的事情,一就是讨论『圣贤和佛法』相关之事,二就是保持沉默。如果有看过【大空经】就知道什么言论是比丘们应该议论的,什么言论不是比丘应该议论的。比丘议论佛的课题是被认可的。世尊以此因缘深入讲说诸佛过去生。

比较上述两个传承的经典内容,汉传阿含经的内容更加饱满,而且上下文对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22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9-7-2022 12:31 PM 编辑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结,不是以书面的形式结集,而是以耳闻口诵的形式,诸阿罗汉一同认可内容就算完成。


窑内结集完毕后,各阿罗汉也各自散去。这些大师们后面把法传给弟子,或有笔录的。但是不能保证阿罗汉A和阿罗汉B的内容一样。核心思想是一样的,但是内容就有所差异。

所以后来用文字集结出来的经典,佛法内容被写出来就不容易改动。可是不同阿罗汉,不同派系,不同大师们,笔录出来的经文内容就不同了。有些大师记忆好,有些大师记忆没有前面这位好。。。

从经典内容连贯性就可以知道,哪个派系的经典是更加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7-2022 12:3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这还不是“大乘”创造出来的字眼。
不然怎么显得“大乘”高高在上。

个人觉得,要比较经典,不是应该从原文对比吗。拿汉译南传阿含,和汉译北传阿含来对比,合适吗?

再说,南传阿含是近代才有汉译文本。目前的汉译是否能完整翻译出巴利文本的根本意思,这有待商权。

至于北传的汉译阿含,大概是南北朝至宋朝时期,当时的汉语的意思,与现代的汉语的意思是否一致也有待商权。

觉得应该用巴利文版,和梵文版来做对比比较能看出当中的差异处。

再说南传阿含已有过六次结集,至于汉译阿含,再传入汉地之前,不清楚是否也有结集过,相关所谓的大乘元素,在未有明确的证据下,也很难确定是本来就存在,还是后期经典结集时才加入的。
大乘小乘,最终目标,还不都是一样,解脱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22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
一整個的 傳法過程
只有一個 離苦 之主題。

後世的經文
是佛陀的弟子 為了后學能有學習的機會,結集以各人的記憶認知而記載流傳下來,
宗旨也唯有導向 到達究竟終結的涅槃 這一目標之傳承,
可是經過各種留傳的方式與多年歲月之洗禮,
亦因後人與各種個別之因素造成內容有所增減,差異亦難免,
與其在枝葉的差異上糾結,不如將時間與精力用在學習經中之精髓
“法”精髓 猶如佛陀對阿難所說的
  阿難!我將不會像陶匠對生的、生坯那樣對你們,
阿難!我斥責後 再斥責,我將會說;
阿難!不斷地、不斷地,我將會(以事實與真相而)說,凡為真髓者,它將存續。 《中部122經/空大經》

何為真髓
在經文中 佛陀都有清楚仔細的一一去教導,
真髓者,觀草,觀木,觀枯榮,皆能導向涅槃,
至於各人學習後的結果 是如何,以佛陀的智慧 也只能如此這樣的說
  婆羅門!涅槃住立,導向涅槃之道住立,我的勸導住立,然而,當我的弟子被我這樣教誡、這樣訓誡時,有一些到達究竟終結的涅槃,某一些不到達,婆羅門!在這裡,我能作什麼呢?婆羅門!如來是指路者。 《中部107經/會計師目犍連經》
由此可見,佛陀在世時 以他親自的督導,而同樣在一起向他學習的弟子 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如今的經文只不過是 轉以文字 作為指路的傳承。
至於個人學習後,能否達到 究竟終結的涅槃之結果,
只緣於 學人自己的執著 和不執著,與人無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22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12-7-2022 10:24 AM
佛陀在
一整個的 傳法過程
只有一個 離苦 之主題。

觀草,觀木,觀枯榮,皆能導向涅槃.....
卖做修行人笑,bole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22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kia2012 发表于 12-7-2022 10:39 AM
觀草,觀木,觀枯榮,皆能導向涅槃.....
卖做修行人笑,boleh?


如何才是 能 導向涅槃
能否請您說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22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lakia2012 于 13-7-2022 11:11 AM 编辑
路人。 发表于 13-7-2022 10:32 AM
如何才是 能 導向涅槃
能否請您說說?


涅槃就是不再轮回!
那是什么因造成轮回?
自己查,我懒得说!
邪见和草木有虾米关系?谁教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22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對殘害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殘害。
對殺生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殺生。
對未給予而取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未給予而取。
對妄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妄語。
對離間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離間語。
對粗惡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粗惡語。
對雜穢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雜穢語。
對貪婪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貪婪。
對有瞋害心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無惡意。

對邪見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見。

對邪志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志。
對邪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語。
對邪業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業。
對邪命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命。
對邪精進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精進。
對邪念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念。
對邪定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定。
對邪智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智。
對邪解脫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正解脫。

對被惛沈睡眠纏縛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離惛沈睡眠。

對掉舉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掉舉。
對疑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脫離疑。
對容易憤怒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無憤怒。
對怨恨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怨恨。
對藏惡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藏惡。
對專橫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專橫。
對嫉妒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嫉妒。
對慳吝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慳吝。
對狡猾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狡猾。
對偽詐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偽詐。
對剛愎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剛愎。
對極慢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極慢。
對難順從糾正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易順從糾正。
對惡朋友,有為了般涅槃的 善朋友。
對放逸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放逸。
對無信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有信。
對無慚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有慚。
對無愧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有愧。
對少聞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多聞。
對懈怠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活力激發。
對念已忘失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念已現前。
對劣慧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慧具足。
對固執己見、倔強、難棄捨的男子來說,有為了般涅槃的 不固執己見、不倔強、容易棄捨。   


像這樣,純陀! 削減法門已被我教導,
心的生起法門已被我教導,
回避法門已被我教導,
向上方法門已被我教導,  
般涅槃法門已被我教導,
。。。。。。。。。。。。。。。。。《中部8經/削減經(根本法門品[1])(莊春江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22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觀 草木枯榮,
【人】有 “受”

。。。。。。。。。。。。。。。。。
  當他在那些
住於隨觀 無常
住於隨觀 離貪
住於隨觀
住於隨觀 斷念時,
他在世間中 不執取任何事物。

不執取 則不戰慄,
不戰慄就 自己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的狀態了。」

  天帝!這個情形,簡要地,是渴愛之滅盡 而解脫、究竟終結、究竟離軛安穩、究竟梵行、究竟完結,是人與天中最上的比丘。』
。。。。。。。。。。。。。。。。。《中部37經/渴愛的滅盡小經(雙大品[4])(莊春江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22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25-7-2023 09:56 AM 编辑

涅槃
是指
將人性內
【所累積而充斥之所有不善的事物】 “清除”
回复“本來”。

又指
任何 能“緣”生“苦”【不善根源】之“緣”  削減而 “不再”

亦指  
捨棄 缘取而有之“有”。
應棄捨 所“執”
因放下 而不再執著“取”【所有應放下的】
“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2025 02:35 PM , Processed in 0.1372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