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一论坛 于 19-4-2015 01:26 AM 编辑
西方人眼中的矿物价值观In Western eyes 西方的博物馆和收藏家如何评价矿物标本 How Western Museums and Collectors judge mineral specimens 作者:Mineralogical Record杂志主编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The Arkenstone 矿物标本公司罗伯特·拉温斯基博士(Robert Lavinsky)编译:刘知纲 今天我们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矿晶珍宝》(Crystalline Treasures)中文版的中国读者们介绍西方国家现代地质博物馆和私人矿物收藏家们在选取矿物晶体标本时采用的鉴赏标准。博物馆和很多有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们,都认为矿物标本最主要的评估标准应该着重于标本本身所具有的“品质”。也就是说,这个“西方人的标准”是带有普遍性的,是收藏家们观察选择矿物时广泛应用的准则。通常情况下,一个收藏家第一眼看到标本时,都会立刻产生一个带有主观倾向的整体印象,但是这个印象也是基于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如果中国的矿工,博物馆,收藏家们都能清楚的了解这个评价体系,那么将更加有助于他们提升对中国矿物标本的价值认知和对市场营销的把握。
文化和历史标准 “经典老标本”指的是那些目前已停止开采多年的矿山中产出的古董式矿晶。该矿山的知名度应该已经有几十年或是上百年历史,所以“经典”标本是许多西方收藏家的最爱。经典标本最好带有详细信息的标签或其他形式能够证明它年代的文件。这种带有历史意义的标本是最珍贵的,因为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矿产开采和标本收藏的历史,“古董矿物”在西方市场上比新矿山新出产的同品种标本价格要高了很多。现在被西方人收藏的中国1990年以前的矿物标本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在那之前中国出产保存完好的标本非常稀少。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出现在西方市场的中国矿物,是1980年由北京地质博物馆第一次带到美国图森矿物展上的标本。那是中国矿物第一次和国际矿物世界的交流,而且在这次展会上它们用一块中国蓝铜矿交换了一块很典型的橱柜级美国自然金标本。
晶体的大小和形态
对于西方收藏家来说,矿物晶体的大小、造型、晶型和完整度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些因素中,晶体的大小又是最明显最真实的特征,相对来说,越大的晶体越受欢迎。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收藏家必须了解该品种目前的最大晶体有多大,这样才能得知晶体的相对大小。
对西方收藏家而言,他们永远都在追求最完美晶型的矿物晶体。在这里提到一点,矿物学基础知识是必须的,只有了解了矿物结晶学的理论,你才能明白矿物所应该具有的最理想最完美晶型是什么样。一般来说,晶体菱角越锋利,表面越平滑(不是抛光!),标本质量越高。西方收藏家通常会对一些特殊的晶体有很高的评价,比如单个晶体完整的晶面上出现了罕见晶纹,或有明显的双晶结构等。
矿物颜色 在一般情况下,鲜艳的红、橙、黄、绿、蓝、紫色矿物比棕色、黑色、灰色或白色的矿物更受欢迎。当然,通常白色或无色晶体中的微量元素或包裹体所产生的明亮的而有魅力的次生色,也可使标本获取很可观的附加值。当鲜艳矿物有黑色、白色或无色的矿物晶体衬托,标本显示出更加丰富的色彩,也能产生类似的增值效应。
透明和半透明 大多数非金属矿物能够形成半透明的(至少在其薄的边缘)晶体,少数矿物可以形成完全透明的结晶。在一般情况下,透明程度越大、晶体的价值就会越高。有些西方人只收集完全透明的(品质达到宝石级的)晶体,例如祖母绿、碧玺、托帕石。因为它们不仅是珍贵的矿物晶体,其自身所隐含的潜在价值比那些已经切磨成型的同类宝石还要珍贵很多。达到宝石级质量的矿物晶体,尤其是当它还具有异常鲜艳、明亮的色泽时,比同品种的宝石戒面和首饰的价值(价格)高好几倍。那些具有罕见和不寻常的品种、丰富多彩的色彩、完整的晶形、宝石级的晶体特性的矿物,即使尺寸很小,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中国矿物,有白钨矿,硫砷银矿,臭葱石,砷铅矿,锡石等。
光泽 任何矿物晶体的晶面如果能具有很高的光反射率,那它的价值都将是不菲的。所以矿工们都喜欢看起来很“闪”的矿物。漂亮的非金属矿物一般都是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的金属矿物则具有金刚光泽。高光泽度的金属矿物,例如辉锑矿或车轮矿晶体,他们的价值可以媲美翡翠或宝石。最后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晶体的光泽必须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处理后(上油或是化学处理)的效果。
标本美学 在接下来的三个小节里,我们要总体性地阐述矿物标本从协调性、平衡感和外部造型上所应该具备的美学特征。这种性质很难详细描述或是直接量化,它只能被看做是一种个人审美能力的体现。
标本美学:带不带围岩的晶体 一些美国的收藏家喜欢收藏矿物单晶,就是那些没有伴随一丝岩石或是其他矿物组合的晶体。在德国,这些伴随的岩石被称为母岩(Muttergestein),我们有时也会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收藏的矿物。美国著名矿物晶体收藏家Herb Obodda 在20世纪70年代从巴基斯坦矿工手中购买矿物晶体时,如果矿物晶体有围岩, 他会对围岩单独付钱, 来鼓励矿工们提供带有围岩的矿物晶体, 从而引导了巴基斯坦矿工重视矿物晶体围岩的重要性, 围岩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个矿物晶体,没有围岩,但是展示了绝佳的对称性,教科书式的理想晶形,没有任何损伤,尤其是看不出脱离围岩时的伤痕, 那这个矿物晶体将被推崇至极。这样完全独立,看不出和围岩有任何关系的矿物晶体称为“无根的”。无根的晶体在矿物标本市场上可以得到溢价而估。例如,一些无根的,色彩缤纷的碧玺往往成为收藏家趋之若鹜的追求对象。 再比如,坦桑石,很少看到带有围岩的坦桑石矿物晶体,所以没有围岩的坦桑石也是收藏界的标准、理想形态。
标本美学:晶簇 一块标本上同时生长有几个或大量同样晶体,我们称其晶簇。这样的标本如果上有一个或两个晶体尺寸远远大于其它个体,而且生长突出,那么这晶簇自然形成“视觉焦点”,成为晶簇精品。我们把这称为“晶体突出美”。这种有视觉焦点的晶簇标本明显要比那些晶体集群生长的整齐平均的要更漂亮,更容易被收藏者喜欢。
标本美学:外部造型 当标本有一单晶或由多种晶体在一起形成组合时,我们会很在意这些晶体与围岩或者晶体之间的分布关系。理想情况下,标本的晶体或晶簇应该占据整个标本面积的一半以上,这样的布局才会显得平衡。当然,晶体与围岩或者晶体之间的颜色分布也很重要。一块漂亮的矿物晶体标本的色彩搭配必须是和谐的,颜色艳明的主要晶体位于标本顶部次要晶体分布在其四周是最理想的布局。所以,对矿物标本的围岩做适当的剪切修饰是可以接受的,但修饰后的造型要自然而不突兀,以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
标本的完整性 经验丰富的西方收藏家通常不容忍晶体任何明显可见的损伤,尤其是在光洁的晶体表面或边缘。“损伤”在这里是指可见伤痕、擦痕、裂隙、断面或晶体表面上的解理面,它也包括围岩上的难看的断面。标本主要晶体上的一个挫伤或是破碎面,即使只有很小的面积,也可以使这个标本的市场价值受到严重的贬低。所以我们希望矿工和矿物收藏家们在包装标本时尽量地小心,并使用柔软材料以保护晶体不受损伤。 使用粘合剂修复破损的晶体,把晶体表面破损用机械抛光掩盖、或用其他物质填充晶体裂隙等等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除非这一事实在交易之前就已经被卖家明确告知)。对有损伤的标本进行适当的修复是允许的,但是不能被过分地修饰,而且还必须要将修复的事实告诉买家。
我们现在正处于矿物标本收藏的黄金时期,因为不断有新的国家推出新发现的矿物。例如中国就已经为国际矿物标本收藏市场提供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标本,特别是高品质的精美矿物。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在判断“石头”的质量标准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异。我们希望这篇关于西方人对矿物标本评估标准的文章,能够有效的连接中西方的文化,激发更多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鼓励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分享自然艺术珍宝的行列里来。
附录: 矿晶珍宝的诞生:
中国矿晶珍宝收藏是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长期进行的一个项目。他收藏优质矿物晶体的兴趣已经有20年之久了。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从14岁首次参加图森展时就开始收藏优质矿标。作为中国矿物界最权威的专家之一,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发现了一些特殊矿物样本,而这些样本已经成为是私人收藏的一部分,将不予以出售。 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为这些来自中国的特殊矿物能够在公众面前展示而感到十分的骄傲。这些展览品目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弗莱德鲁科学中心和天文馆展出。 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是阿肯斯通公司(www.iRocks.com)的的创始人及董事长。除了作为网上矿物晶体主要经销商外,阿肯斯通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拥有一个占地3000平方英尺的展厅,最近位于中国上海的矿物精品馆也已经开业。
相关书籍: 除了从中国收集这些世界级的矿物标本,罗伯特·莱温斯基博士与刘光华博士以及多位德高望重的同事共同编写了一本指南手册。作为《矿物学记录》杂志2013年1-2月的增刊发表。该书主要介绍了中西方收藏偏好的不同,概述了不同的矿产丰富省份,详细阐述了数十个中国稀有矿标的典型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