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67|回复: 1

上帝一词在华教里的解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9-2014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帝一词在华教里的解义

上帝是华教华人的至上最高神,正名为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太一等等,华人民间称谓为天公、上天、老天爷等等。上帝当然绝对不是异教的,然而上帝其实是我们华教华人的先祖,更是我们华人的至上最高神,那些抄袭夺篡我华教华人宗教至高上帝大名和相关字眼的将受到上帝击杀、火狱的刑罚。

上帝:
上帝,殷商甲骨文卜辞和周朝金文中又称“帝”、“天”,皇天上帝、天帝、昊天上帝等,是夏商周以来华夏民族信仰的主宰天地宇宙的神。上帝是华夏信仰系统天神、地祇、人鬼中的至上神,是仁义礼智信的神。上帝给人类指派了君和师,让他们来教化、治理上帝的子孙和子民。华教救世天子是上帝感召降世的,因此叫天子。信士的祖先是信士与上帝交流的媒介。除了祭天,上帝通常不接受祭祀,而是赐福给有德行的信士信徒。天坛是祭祀上帝的圣殿。  

上帝观:
上帝,又称帝、天帝、昊天上帝,亦称天神、天皇大帝、皇天上帝、皇皇帝天等。《说文解字》:“神:引出万物者也”。“帝”后来又用来指天子、帝王、君主。《毛诗传》:“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昊天上帝,更称为昊天、皇天、天,部分文献又称“太一”等,“天”是最通常的说法,又称苍天、上天、上苍、老天、老天爷等,如“苍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运”、“天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中的“天”。  

上帝的权能:
上帝是甲骨文卜辞卜问的对象,掌管着万物生死,国家大事都要通过龟卜征询上帝的意见,特别是祈雨、战争、农事、疾病、巡狩、灾难。先王或先公是上帝的“帝廷”,如“下乙宾于帝”( 《乙编》7197)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与华人/信士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神是向帝转达祈求人,信士祖先在天上陪伴上帝。自然神是上帝的臣侍, 如“帝史风” ( 《通纂》398) , 风神为上帝的使臣。盘庚迁都就是遵从上帝的意志。周武王病重,周公旦卜问上帝是否可以代武王死,上帝使武王病愈。周公旦平叛三监之乱也是卜问上帝的结果。为了改卜得吉,司马子鱼甚至以生命来向上帝换取楚军胜利。 上帝被被华教的众多圣经经典所记载,其中最早的是《尚书》的“虞书·舜典”。除此之外,四书等经典以及各史书中也记载了上帝,有时也称昊天上帝。在华教宗教体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着“最高的主宰”,也称为“帝”,或者“天”,“太一”。“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中华教救世天子历代皆设祭天之所,如北京天坛祈年殿即为大明皇帝祭祀上帝之处,内供奉有皇天上帝之神位。

上帝的祭祀:
西周确立了天子直接向上帝祭祀的祭天礼仪。其他人则通过祖先祭祀上帝,上帝降福给有德行的人。  

祭祀上帝的礼仪:
华教救世天子是上天感应降世,所以要祭天,与上帝交通。祭天的服饰是冕服。《周礼·春官宗伯》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这是因为“郊以祀天,祀天而必法则其所垂之象,使凡吾身之所被服、吾身之所乘驾、吾礼之所施设文饰,莫非天之象焉。”

感生帝和受天命:
救世天子是上帝之子、奉天承运,即奉天命而治理天下。 封禅,即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白虎通义》曰:“受命之君,天之所兴,四方莫敢违”。司马光于《册问王道》中谓:“王者受天命,临四海,上承天之序,下正人之统”。 本帖最后由 sinovic 于 14-9-2014 11:2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9-2014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2-2025 01:00 PM , Processed in 0.21252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