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oheaven.info/
第三章 道心范围,包罗万象
无极老母曰:
“道”是创造天地万物之母,无形、无状、亦无固体、亦无声、无臭,而永远长在,芒芒而不明,不分昼夜,周流于宇宙之间,毫无罣碍。道本有心,其心至善,故曰:“道心”。道心者,大心也,亦即天地之心也。道心包罗万象,无物不包,无物不容,公正无私,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谓之道心。娘今夜特将“道心”分为八节,阐明其秘藏,以利世之诸儿女进修。
第三章
第一节 先天道之道心
“道”分为先天道与后天道,故“道心”亦有先天道之道心与后天道之道心之别也。“先天道”者,形而上也,既是形而上,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空”,也不是“寂灭”,是能达到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也。
道心之“心”,不是普通所讲之心,道心之心是“放之,则弥漫宇宙;收之,则退藏于密。”须知“心无所在,无所不在。”是故,道心之范围极广,包罗万象也。
无欲即是道心,但无欲不是枯木死灰,所谓无欲者:“至善”也。止于至善,为大学之道,实为道心之极致。修道心者,只求其“无欲”,无欲就可达到“神”,亦可达到“道”。神者,就是道的升化,故神也就是道,道也就是神。
道心是属于静态的,但静态不是寂灭,也不是枯木死灰,从中庸之“诚”,就可以看到道心的表现。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乃“坚定信仰道”之境界。道即是神,神即是道,信仰道,就是信仰神,如此坚定信神,人也可成神、也可成道。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也是来自道。何谓:神明?“其静也不移,其动也不化。”换言之,就是“不变”,不变当是“永生”。
易经云:“原始反终”,亦即“归真反璞”之意也。既曰:“真”,便是“永恒”,既曰:“璞”,便是“永生”,是故,先天道心是永恒、永生。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由“诚”而“明”,豁然开朗,就是“领悟”。凡修天道之道心者,若能领悟,就是成道矣。
道心有七个境界,即“七重天”,凡修道心者,有不同的发展与境界。
第一重天(世外天)──其境界是超越物质世界,但在第一重天仍不免有色相,以及生死题,不过在人间世界为一善良的百姓,虽有做些功德,免不了仍坠入轮回,是一重较低的天。
第二重天(外物天)──其境界与物质世界完全不同,属于灵体的世界,即鬼神的灵体世界。
第三重天(外生天)──其境界在外生天里,没有人间的生死问题,但还未到永生的境界,可除掉物质的束缚,精神升化到另外的一个境界,所有一切景象都异于以前的两重天。
第四重天(朝彻天)──朝彻天里,最为简单,在此境界中还未脱离阴阳,犹不免限制。
第五重天(见独天)──其境界是见独者,见元神也,元神为宇宙之主宰。元神即“道”,得于道者可达此境界,这是很高的境界,而是到了宇宙的根源,才称为“见独”也。
第六重天(超时天)──其境界是没有时间、空间,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整个宇宙在你眼底,也可以说: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与宇宙合成为一,而是一个宇宙的总体。
第七重天(永恒天)──其境界是永恒者本体也,宇宙的本体原是不动的,故称曰:“自然”。自然:无所然、无所不然,这是宇宙的终极,也就是先天,是修先天道者最高的境界,但也须从后天修起,所谓登高必自卑,始能渐入仙境也。
凡修先天道之道心者应体认:“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解脱人世的束缚,自然达到“天道”,天道者为“道心”最高的境界。修道心的功夫,在“原始反终”,换言之,即“回老家”,老家为“道”,就是再回复我本来的道身,回无极天与娘团聚也。希诸儿女勉而修之!
本帖最后由 foverlightman 于 19-4-2014 03:55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