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72|回复: 12

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13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编辑/李守力) [原创 2011-9-19 16:41:14]   
李守力按:
本文出处:《无量之网》(《The Divine Matrix》)
作者:(美国)格雷格·布雷登(Gregg Braden),《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原航空计算机系统资深设计师。
本文字参考了台湾版与大陆版的译文。

历史把上个世纪(20世纪)看作是科学革命与发现的时代。可以说在过去100年中,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从1947年发现了《死海古卷》,到华生及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再到用微电子技术制作微型计算机等,科学上的进展使二十世纪成为一个空前发达的时代。所有的发现都来的那么快,以至于我们在匆忙中乱了脚步。这些发现开启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但我们仍未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新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20世纪是发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整合和消化这些发现的时代。许多主流科学家、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已经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尽管许多理论、洞见、论述及想法对统一能量场的存在作了讨论,我们却直到近期才发展出能一劳永逸证实无量之网存在的实验。
1993年到2000年间的一连串实验,证实宇宙间存在着一个基础能量场。我选择了其中三个实验,它们能清晰地说明,重新定义我们对真相的看法。我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代表性实验,因为目前似乎天天有许多类似的结果的报告被发表。
虽然实验本身非常精采,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它背后的思想。譬如科学家设计实验想了解人类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肯定某个重大的思维转变即将发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实验证明此类关系存在之前,一般的信念是世间的万物是彼此分离的。
在下列实验发表之前,大家相信世间两个“东西”一旦完全分离,就无法影响彼此,之间也没有连结。但就在上个世纪末,一切都改变了。

实验一:
量子生物学家弗拉迪米尔·琶普宁(普普宁)(Vladimir Poponin)和他的同事彼得·卡里耶夫(格瑞尔菲)(Peter Gariaev)发表了他们在俄罗斯科学学院的研究。研究论文1995年发表于美国,他们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类的DNA能直接影响物质世界。
琶普宁(普普宁)与卡里耶夫(格瑞尔菲)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测试DNA在光子(组成这个世界的量子材料)中的表现。首先,他们抽尽特殊试管中的空气,创造出所谓的真空环境。通常真空一词就表示容器内空无一物,不过科学家知道,就算把空气抽尽,里面还是有东西存在,也就是光子。科学家们可以运用精确制造的设备检测到光子在试管中所处的具体位置。
科学家想知道光子是四处分散,或者附着在试管壁,还是聚集在试管底部。结果如预期一样,光子以完全随机的方式散布在试管中。也就是说,光子分布在试管内部各处,这正是琶普宁及其研究小组所预期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人类DNA的样本被放进了试管中。光子在DNA存在的状态下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不再如之前所见的随机分布,而是在生命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重新排列。DNA显然对光子造成直接影响,彷佛透过某种隐形力量将它们规则排列。这点很重要,因为在正统的物理学里并没有任何定律能解释这一效应。然而在受控制的环境中,却记录到构成人类身体的DNA,对组成世界的量子物质产生直接效应!
当DNA从试管中被移除后,又发生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科学家相信若是移除DNA,试管中的光子应该恢复到原本的随机分布状态。……然而科学家却目睹到不同的结果:光子仍然有序地排列着,彷佛DNA仍在试管中一般。琶普宁(普普宁)描述说,光出现了“惊人且违背常理”的举动。
在重新检查过仪器与结果之后,琶普宁(普普宁)和同事们必须为观察结果提出解释,也就是当DNA被移除,影响光子排列的东西是什么?DNA被实际移走后,留下了某种残留吗?或者有更神秘的现象在运作?DNA和光子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分离,不再处于同一试管中,但是否某种程度仍然互相连结,只是我们看不见?
琶普宁(普普宁)在研究结论中写到,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实验前提,即有某种新的场域结构存在。”由于这个效应与生命体直接相关,这个现象被命名为“DNA幻影效应”(DNA魅影效应)。琶普宁的新场域结构,和普朗克于50年前提出的“母体”概念(普朗克,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普朗克1944年提出:“所有物质都由一种力量孕育并维系着它们的存在……我们必得假设,在这个力量背后存在着一个具有意识及智能的心智。这个心智是所有物质的母体。”),以及古老传承中的效应,惊人相似。
实验一的概要:这个实验之所以重要,原因有几个,最关键的是,它清楚呈现出DNA与组成世界的能量有直接关系。实验结果影响深远,并导出许多结论,其中两项尤其不容置疑:
1.有一种我们之前从未了解的能量存在。
2.细胞DNA能通过上述能量形式影响物质。


实验二:
人类情绪对身体细胞有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已无庸置疑。在20世纪90年代,服务于美国陆军的科学家展开调查,想了解人类情感对已经与身体分离的细胞,尤其是DNA,是否仍有影响。即情绪是否对身体的组织样本仍有正面或负面影响?
传统知识会认为没有影响,那我们如何对此实验还抱有什么期待呢?……依据传统思考模式,组织、皮肤、器官或骨头一旦与人体分离,任何与身体的连结也不复存在。然而,实验二却呈现出与预期完全不同的结果。
发表于1993年《前卫》(Advances)期刊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美国军方用此实验,探测情绪/DNA离开人体后是否继续与身体依然保持着联系,如果是,彼此的距离可以相距多远?研究人员首先在受试者的口中采取DNA和组织样本。样本经分离后被送到同一栋楼的另一个房间,进行一项现代科学认为不可能存在的现象的研究。DNA被放在特殊装置中测量其电流,检测它是否对受试者的情绪有反应,而受试者就在百公尺外的另一个房间。
实验对象在房间里观看一系列影片,内容包括战争影像、色情片、喜剧等,旨在让受试者产生真实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实验目的是让受试者在短时间内经历各种真正的情绪。受试者看影片时,研究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内测量DNA的反应。
当受试者经历情绪“高潮”及“低谷”,他的细胞和DNA也在同一瞬间呈现出强烈的电流反应。尽管受试者与其提供的样本相距百公尺远,DNA却表现得好像它依然在受试者体内一样。这样,问题就来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克里夫·巴克斯特博士(Dr. Cleve Backster)为军方设计的这一实验,正是一系列项目中的一部分。军方的实验研究则是基于他先前在人类意志对植物的影响上的研究。不过,巴克斯特博士接下来的谈话内容,是我分享这个故事的主因。
但在受试者和DNA仍处于同一栋大楼且相隔百公尺的情形下,陆军就停止了该实验。不过,在此初步实验之后,巴克斯特博士和研究小组继续探讨更远距的效果。某一回,受试者和细胞甚至相隔四百八十公里远。
受试者和细胞反应之间的时间差,由科罗拉多州一座原子钟负责测量。每一次实验,情绪变化与细胞反应的时间差都是零,此效应是同步发生的。不论细胞是在同一房间或相隔几百里远,结果都一样。当细胞主人经历情绪经验时,DNA的表现彷彿仍以某种方式与人体相连。
或许这一开始听起来有点诡异,想想看:如果有一个量子场连接了所有物质,那么万物一定是处于永恒连结状态。巴克斯特的同事杰佛瑞·汤普森博士(Dr. Jeffrey Thompson)说得很好,他的观点是:“人的身体其实既无结束的终点,也无开始之处。”
实验二的概要:这个实验意义深远,而且令人惊讶。既然人体的一部分和他身体分离后依然能保持联系,是否表示器官若成功移植到另一人身上时,两个个体将会彼此维持某种相连状态?
在通常的日子里,许多人会接触几十个、甚至上百人,且多半是肢体接触。每次触碰到另一个人,也许只是握个手,对方的DNA就会透过皮肤细胞的方式残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的细胞同时也会残留给对方。……假使如此,两人间的连结有多深刻?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连结似乎存在,只是连结的品质视个人对此连结的觉知程度而定。
一切的可能性说明了实验二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某种更深层的理解打下基础。假使实验对象的体内正在经历情绪变化,而DNA产生相对反应,两者间必然有某种东西使情绪得以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没错吧?
也许是……也许不是。实验二透露的可能是另一回事,一个简单但容易被忽略的神奇想法:或许受试者的情绪完全不需要经过传输。也许能量不需要从受试者身上传送到远处,就能产生影响。不论在何时或何处,情绪被挑起的瞬间,或许就已经存在于样本的DNA之中。……
就实验的结果简单来说(也是我选择分享此实验的原因),若要使DNA和受试者建立任何连结,两者之间必须有某种东西将其相连。该实验提出四项结论:
1.组织之间存在某种过去不曾被发现的能量形式。
2.细胞与DNA透过这个能量场进行沟通。
3.人类情绪对DNA具有直接影响。
4.距离似乎与其影响力无关。

实验三:
世界各地流传的灵性思想早已告诉我们,人类的情绪能影响身体健康和免疫系统,但对一般民众有用的文献资料却不多见。
1991年,一个名为心脏数学研究所(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 (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简称IHM)正式成立,目的是探索人类情感对身体的影响力,以及情绪在世间扮演的角色。心数研究所特别把焦点放在情绪与感觉在身体上的发源地,也就是人类的心。研究人员已在各知名期刊发表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果,并被引述于诸多科学论文中。
心数研究(心脏数理研究院)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描述了一个环绕着心脏并向人体外围扩张的环形能量场。这是一个电磁能量场,具有环形的球状面,半径约一点五公尺到二点四公尺(见下图)。虽然心脏的能量场并非身体的灵光(aura)或古梵文中所提及的普拉纳(Prana),但可被视为源自心脏能量的外在表现。


(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 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提供的人体心脏能量场图片)

知道这个能量场存在后,心脏数理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便自问,在于这个能量场中是否还有另外一种尚未发现的能量存在呢?为了证实这一想法,他们决定测试人类情绪对DNA(也就是生命本质)的影响。
实验在1992年到1995年之间展开,首先将人类DNA分离出来,放在玻璃烧杯中然后暴露在一种强烈情绪之中,也就是所谓的惯性情绪(coherent emotion)。根据主要研究员格兰·瑞恩(Glen Rein)及罗林·麦克拉迪(Rollin McCraty)所说,透过“运用特殊设计的自我心神及情绪管理技术,刻意使心神安静下来,将注意力移转到心脏部位,专注于正面情绪”,就能创造出这个生理状态。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最多有五位受过协调情绪训练者参与,还运用特殊技术分析DNA的化学及视觉变化,侦测任何改变的产生。
测试结果不仅无可争辩,其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结果显示:人类情绪改变了DNA的形状!参与测试者除了在体内创造出精准的感觉之外,而且在没有实质接触或外力介入下,就能影响烧杯中的DNA分子。
第一次实验中,参与者只有一人,他透过“直接意图、无条件的爱和特定的DNA分子图像”的组合创造出情绪效果。一位研究人员如此描述:
“实验说明,不同的意图能对DNA分子创造出不同效果,导致DNA扭转或伸展。”很显然,这意味着试验的含义已经超越现有正统科学理论所能接受的范围。
长期以来,我们都相信自己体内的DNA始终表现为一种固定形态。一般都认为DNA的数量也是固定的,我们自出生以来一直都是“得到什么就拥有什么”,除了药物、化学药品、电流之外,我们的DNA不会随着我们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实验三的结果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改变世界的内在科技
这些实验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三个实验的共通点是人类DNA。就世俗的观点看来,我们从来不会认为自己身体内的生命物质会对外在的世界有任何作用。而且也从来不认为人类的情绪会对人体内的DNA有什么影响,更何况是相隔几百公里远的地方。然而,实验获得的结果正是如此。
……
在第一个实验中,琶普宁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DNA对光波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从军方的实验二则得知,不论DNA与我们同在一室或相距千里,始终与我们相连,影响力不变。心数研究所进行的实验三,显示人类情绪对DNA有直接作用。基于以上实验,发展出一项新科技,即内在科技,告诉我们人类对身体和世界具有影响力。
上述实验得到两个相似的结论,同时也是本书的重点:
1.客观上存在着某种东西,一种能量母体,能使宇宙万物彼此连结,而此一具有连结性质的能量场,是导致以上实验得到意外成果的原因。
2.人体内的DNA使我们得以运用连结宇宙的能量,而情绪是汲取此能量场的关键。
此外,这些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我们与此能量场的连结,就是我们存在的本质。假使能了解它的运作,以及彼此的连结方式,就能拥有将此能量场运用到生命中的一切所需。
我邀请你想一想这些实验结论,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能够汲取万物之源的能量,能够改变生命的量子蓝图,还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什么疾病无法治愈?什么情境无法改善?而这份蓝图就是过去未能获得认可的能量场,也就是普朗克所描述的“具有意识与智能的心智”。

以上文章摘自:http://lishouli.blog.hexun.com/68360532_d.html

在此補充布萊登博士 Gregg Braden 對物質實相的本質的註釋(附有中文字幕)





或者點擊這裡觀看布萊登博士系列有關科學新領域的相關演講


以下資料取自:悉尼《我能做到》靈修論壇報告 二Ο一Ο年八月二十一、二十二日 悉尼會展中心 漢尼夫、鍾茂森、湯維邦、威廉

Mr.Gregg Braden 桂格.布萊登
(解讀末世預言的作者)
◎ 經歷:
布萊登被視為是連結古老智慧與未來科學、療癒及和平的領導權
威。
* 《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作者
* 曾任資深太空電腦系統設計師(Martin Marietta Aerospace)、電腦
地質師(菲利普石油公司)及技術操作經理(思科)
* 二ΟΟ四年打破舊有典範出版的《神之密碼》(The God Code)一
書,揭露隱藏在所有生命DNA中古老訊息所要傳達的真實字詞。



本帖最后由 miaoyin 于 1-9-2013 10:3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8-2013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奧秘

很玄又很科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3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科学文章, 建议楼主帖在不可思议版会比较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3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路过的。。。帮楼主踩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3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unkai 发表于 7-8-2013 09:38 PM
好奧秘

很玄又很科學。。

的確奧祕,此篇非我所寫。

我是無意中從網絡搜索看到名叫“李守力”的博客摘錄下來。

好像專門研習國學,他的博客偶爾也對科學有所涉略。

《無量之網》<The Divine Matrix> 此書的作者,布萊登博士 Gregg Braden也是很巧妙地把科學與心靈學完美地註釋。

李守力的博客
http://lishouli.blog.hexun.com/

布萊登博士的面書
https://www.facebook.com/GreggBrad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3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iga97 发表于 13-8-2013 10:59 PM
非科学文章, 建议楼主帖在不可思议版会比较正确。

謝謝您的建議。

的確“不可思議”,不過文章內容以科學實驗為主,再加上某人已把此篇文章添加到文章列表:
網址:http://cforum3.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35116

況且本人也不知如何移去另一板塊,所以您的提議本人只好心領不便移動,除非佳禮論壇需作出論壇整理把它刪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8-2013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VI93 发表于 26-8-2013 03:25 PM
只是路过的。。。帮楼主踩一下。。。。。。。。

多謝您的路過支持,若您有認識的朋友喜愛科學,不妨轉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3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很多……我们因为知道一些事实,增强了一些信念。。。非常有用=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13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aoyin 发表于 28-8-2013 02:10 PM
謝謝您的建議。

的確“不可思議”,不過文章內容以科學實驗為主,再加上某人已把此篇文章添加到文章列 ...

很明显你没有受过正统科学教育,无法辨认什么是科学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3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iga97 发表于 28-8-2013 08:05 PM
很明显你没有受过正统科学教育,无法辨认什么是科学实验。

這是幾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無量之網”概念,普朗克科學家,普朗克是愛因斯坦的老師。

現在許多“量子力學”科學家都在這方面研究,美國歐洲許多人都從他們的著作得益匪淺,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萊登博士 Gregg Braden。


本帖最后由 miaoyin 于 1-9-2013 10:3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3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幾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無量之網”概念,普朗克科學家,普朗克是愛因斯坦的老師。"
马克斯·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無量之網”是谁的概念?谷歌的结果应是 Gregg Braden在吹的。必须认清的是不是有个“量”字的就和量子论相关,及判断是科学事实。

普朗克和愛因斯坦是师生关系? 有任何佐证吗?
马克斯·普朗克wiki
相对论

1905年,当时尚完全不为人所知的爱因斯坦在科学杂志《Annalen der Physik》(物理学大事记)中发表了三篇开创性的论文,普朗克是少数很快发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重要性的人之一,由于普朗克的影响力,相对论很快在德国内得到认可,普朗克自己也对狭义相对论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还对1887年由赫兹和威廉·哈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1859年-1922年)发现,1902年由菲利普·莱纳德进一步研究的光电效应提出了光量子假说,但是这一假说却遭到了普朗克的反对,他并不准备放弃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
“光量子理论不是后退了几十年,而是后退了几百年,那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反对牛顿业已占据优势的辐射理论。”(德语原文:Die Theorie des Lichtes würde nicht um Jahrzehnte, sondern um Jahrhunderte zurückgeworfen, bis in die Zeit, da Christian Huygens seinen Kampf gegen die überm&#228;chtige Newtonsche Emissionstheorie wagte.)
    ”
1910年,爱因斯坦指出低温下比热的不正常表现,是又一个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的现象,为了对这些有悖经典理论的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普朗克和能斯特于1911年在布鲁塞尔组织了第一次索尔维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爱因斯坦终于说服了普朗克。

其间,普朗克成为柏林大学的校长,他将爱因斯坦请到了柏林,并在1914年为爱因斯坦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他们很快便结下了很好的友谊。
愛因斯坦wiki
EPR悖論
二十世紀上半期愛因斯坦曾經是量子力學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滿意量子力學的後續發展,也就是以玻尔為首的哥本哈根詮釋,這一套詮釋表明自然法則中存在着一種根本的隨機性,海森堡發展出著名的“測不準原理”[12]。愛因斯坦與其他科學家提出一個“EPR悖論”來反駁哥本哈根詮釋,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不玩弄骰子”,他還有另一個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時候才存在?”愛因斯坦恪守“因果律”,一生質疑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現在許多“量子力學”科學家都在這方面研究,美國歐洲許多人都從他們的著作得益匪淺,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萊登博士 Gregg Braden。"
Gregg Braden wikiGregg Braden is an American author of New Age literature, who became notable as part of the 2012 phenomenon for his claim that the magnetic polarity of the earth was about to reverse.[1][2][3] Braden argued that the change i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might have effects on human DNA[4] He has also argued that human emotions affect DNA, and that collective prayer may have healing physical effects.[5][6][7] None of his theories are supported by mainstream science. He has published many books through the Hay House publishing house, some of which have become bestsellers.[8]

参阅 : http://americanloons.blogspot.com/2013/04/515-gregg-braden.html

基本上Gregg Braden只是文字创作者。但是因为社会普罗大众因缺乏科学知识,很容易被量子、DNA、能量场...等等字眼給唬弄,常将这些有商业利益的偽科学当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3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iga97 发表于 1-9-2013 01:24 PM
马克斯·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無量之網”是谁的概念?谷歌的结果应是 Gregg Braden在吹的。必须认 ...
马克斯·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無量之網”是谁的概念?谷歌的结果应是 Gregg Braden在吹的。必须认清的是不是有个“量”字的就和量子论相关,及判断是科学事实。

您好,您說“普朗克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這句與我在第10樓回覆一樣,非常認同。

可是若您通過google搜尋,知道普朗克是量子力學創始人,很奇怪,您可能看漏了,漏了普朗克,量子力學之父提出“母體”這詞,也就是“無量之網”。

普朗克所指的“母體”=“無量之網”

布萊登博士Gregg Braden和近年科學實驗不斷發現普朗克所說的“母體”,也就是“無量之網”存在。

請看以下:
1944年,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8226;普朗克用“母體”這個詞震撼了全世界,並提出是由它創造了星辰、生命及宇宙起始時的一切。近年來的發現不斷證實普朗克所說的母體——無量之網——是真實存在的。它為宇宙提供了容器,為我們的想像和現實架設了橋梁,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所創造的信念提供了明鏡。要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出無量之網的力量,就要懂得它是如何運作的,並學會這種與之溝通的語言。


前航空計算機系統資深設計師Gregg Braden格雷格&#8226;布雷登為尋求這個答案曾深入探尋長達20年之久。在這部開創先河的著作裡,格雷格分享了他的發現。

麻煩您不要妄下定論布萊登Gregg Braden只是一個文字創作者。
就算他只是一個文字創作這,也很少人能夠為了著作而探尋答案長達20年之久。

更何況,他不只是純粹的文字創作者,他是前航空計算機系統資深設計師。
《The Divine Matrix 無量之網》此書是Gregg Braden的著作,分享了他的探尋結果(包括分享科學實驗結果,這裡在一樓已有不重新回覆)和驚人發現,是近代為數不多,能夠把心靈與科學完美地結合註釋的真理探尋家。

好了,從您的回覆,您的“用意“非常明顯,不過也話題扯遠,離題也太離譜地加鹽添醋,捏造事實。
您可以選擇不承認他人的探尋結果,可是不代表您可以捏造事實,隨便誣賴詆毀他人聲譽。言論請務必負責任。

就如之前對您的回覆,恕本人不便移動此到佳禮論壇的“不可思議”板塊,除非論壇進行整理把此樓刪除。

最後,容我以Gregg Braden曾經在他的Official Facebook 官方面書貼上的一張圖回覆您。



此圖取自:http://www.facebook.com/GreggBraden








本帖最后由 miaoyin 于 1-9-2013 04:1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3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D
我当然不是从谷歌认识普朗克。
我是物理系毕业的。

身边有没有物理系毕业的朋友?你已经偏离现实的物理学很远了,急需有人将你救回来。

ps1: 不是强要你删此帖, 而是建议你再贴一帖在不可思议版, 会有更多人跟帖。当然如果可删会更好。
       马来西亚第一华语论坛的科学论坛有太多非科学事实的帖,会让外人知道马来西亚的科学水准。
ps2:希望你不是有意引进“无量之网”相关产品, 如果是的话,那么就是我不好了居然阻人财路。
本帖最后由 giga97 于 1-9-2013 05:5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9-2024 11:30 PM , Processed in 0.16800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